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D(m,m+8)在第二象限,点B(0,n)在y轴正半轴上,作DA⊥x轴,垂足为A,已知OA比OB的值大2,四边形AOBD的面积为12.

(1)求m和n的值.

(2)如图2,C为AO的中点,DC与AB相交于点E,AF⊥BD,垂足为F,求证:AF=DE.

(3)如图3,点G在射线AD上,且GA=GB,H为GB延长线上一点,作∠HAN交y轴于点N,且∠HAN=∠HBO,求NB﹣HB的值.

【答案】(1)

4

2

m

n

=-

?

?

=

?

(2)详见解析;(3)NB﹣FB=4(是定值),即当点H在GB的延长线上运动时,NB﹣HB的值不会发生变化.

【解析】

【分析】

(1)由点D,点B的坐标和四边形AOBD的面积为12,可列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可;(2)由(1)可知,AD=OA=4,OB=2,并可求出AB=BD=25,利用SAS可证

△DAC≌△AOB,并可得∠AEC=90°,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证;

(3)取OC=OB,连接AC,根据对称性可得∠ABC=∠ACB,AB=AC,证明

△ABH≌△CAN,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

解:(1)由题意()()

2

1

812

2

m n

n m m

--=

?

?

?

++-=

??

解得

4

2

m

n

=-

?

?

=

?

(2)如图2中,

由(1)可知,A(﹣4,0),B(0,2),D(﹣4,4),

∴AD

=OA =4,OB =2,

∴由勾股定理可得:AB =BD =25, ∵AC =OC =2, ∴AC =OB ,

∵∠DAC =∠AOB =90°,AD =OA , ∴△DAC ≌△AOB (SAS ), ∴∠ADC =∠BAO , ∵∠ADC +∠ACD =90°, ∴∠EAC +∠ACE =90°, ∴∠AEC =90°, ∵AF ⊥BD ,DE ⊥AB , ∴S △ADB =

12?AB ?AE =1

2

?BD ?AF , ∵AB =BD , ∴DE =AF .

(3)解:如图,取OC =OB ,连接AC ,根据对称性可得∠ABC =∠ACB ,AB =AC ,

∵AG =BG , ∴∠GAB =∠GBA , ∵G 为射线AD 上的一点, ∴AG ∥y 轴, ∴∠GAB =∠ABC , ∴∠ACB =∠EBA ,

∴180°﹣∠GBA =180°﹣∠ACB , 即∠ABG =∠ACN , ∵∠GAN =∠GBO , ∴∠AGB =∠ANC , 在△ABG 与△ACN 中,

ABH ACN

AHB ANC AB AC ∠=∠??

∠=∠??=?

, ∴△ABH ≌△ACN (AAS ), ∴BF =CN ,

∴NB ﹣HB =NB ﹣CN =BC =2OB ,

∵OB =2

∴NB ﹣FB =2×2=4(是定值),

即当点H 在GB 的延长线上运动时,NB ﹣HB 的值不会发生变化. 【点睛】

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相结合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图形解决问题,学会利用参数构建方程解决问题.

2.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为x 轴负半轴上的点,B 为y 轴负半轴上的点. (1)如图1,以A 点为顶点、AB 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Rt ABC ?,若2OA =,4OB =,试求C 点的坐标;

(2)如图2,若点A 的坐标为()

23,0-,点B 的坐标为()0,m -,点D 的纵坐标为n ,以

B 为顶点,BA 为腰作等腰Rt ABD ?.试问:当B 点沿y 轴负半轴向下运动且其他条件都不

变时,整式2253m n +-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3)如图3,E 为x 轴负半轴上的一点,且OB OE =,OF EB ⊥于点F ,以OB 为边作等边OBM ?,连接EM 交OF 于点N ,试探索:在线段EF 、EN 和MN 中,哪条线段等于EM 与ON 的差的一半?请你写出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答案】(1) C(-6,-2);(2)不发生变化,值为3-3)EN=1

2

(EM-ON),证明见详解. 【解析】 【分析】

(1)作CQ ⊥OA 于点Q,可以证明AQC BOA ?,由QC=AD,AQ=BO,再由条件就可以求出点C 的坐标;

(2)作DP ⊥OB 于点P ,可以证明AOB BPD ?,则有BP=OB-PO=m-(-n)=m+n 为定值,从而可以求出结论2253m n +-3- (3)作BH ⊥EB 于点B ,由条件可以得出

∠1=30°,∠2=∠3=∠EMO=15°,∠EOF=∠BMG=45°,EO=BM,可以证明ENO BGM ?,则

GM=ON,就有EM-ON=EM-GM=EG,最后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就可得出EN=1

2 (EM-

ON).

【详解】

(1)如图(1)作CQ⊥OA于Q,

∴∠AQC=90°,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C=AB,∠CAB=90°,

∴∠QAC+∠OAB=90°,

∵∠QAC+∠ACQ=90°,

∴∠ACQ=∠BAO,

又∵AC=AB,∠AQC=∠AOB,

∴AQC BOA

(AAS),

∴CQ=AO,AQ=BO,

∵OA=2,OB=4,

∴CQ=2,AQ=4,

∴OQ=6,

∴C(-6,-2).

(2)如图(2)作DP⊥OB于点P,

∴∠BP D=90°,

∵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B=BD,∠ABD=∠ABO+∠OBD=90°,∵∠OBD+∠BDP=90°,

∴∠ABO=∠BDP,

又∵AB=BD,∠AOB=∠BPD=90°, ∴AOB BPD ? ∴AO=BP ,

∵BP=OB -PO=m-(-n)=m+n, ∵A ()

23,0-, ∴OA=23, ∴m+n=23,

∴当点B 沿y 轴负半轴向下运动时,AO=BP=m+n=23, ∴整式2253m n +-的值不变为3-. (3)()1

2

EN EM ON =

- 证明:如图(3)所示,在ME 上取一点G 使得MG=ON,连接BG 并延长,交x 轴于H.

∵OBM 为等边三角形,

∴BO=BM=MO,∠OBM=∠OMB=∠BOM=60°, ∴EO=MO,∠EBM=105°,∠1=30°, ∵OE=OB, ∴OE=OM=BM, ∴∠3=∠EMO=15°, ∴∠BEM=30°,∠BME=45°, ∵OF⊥EB, ∴∠EOF=∠BME, ∴ENO BGM ?, ∴BG=EN, ∵ON=MG, ∴∠2=∠3, ∴∠2=15°, ∴∠EBG=90°,

∴BG=12EG, ∴EN=12

EG,

∵EG=EM-GM,

∴EN=1

2

(EM-GM),

∴EN=1

2

(EM-ON).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与内角的关系,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运用.

3.如图1,在△ACB和△AED中,AC=BC,AE=DE,∠ACB=∠AED=90°,点E在AB上,F是线段BD的中点,连接CE、FE.

(1)请你探究线段CE与FE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需说明理由);

(2)将图1中的△AED绕点A顺时针旋转,使△AED的一边AE恰好与△ACB的边AC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2),连接BD,取BD的中点F,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3)将图1中的△AED绕点A顺时针旋转任意的角度(如图3),连接BD,取BD的中点F,问(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案】(1)线段CE与F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CE2FE;(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3)(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连接CF,直角△DEB中,EF是斜边BD上的中线,因此EF=DF=BF,∠FEB=∠FBE,同理可得出CF=DF=BF,∠FCB=∠FBC,因此CF=EF,由于∠DFE=∠FEB+∠FBE=2∠FBE,同理∠DFC=2∠FBC,因此∠EFC=∠EFD+∠DFC=2(∠EBF+∠CBF)=90°,因此△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EF;

(2)思路同(1)也要通过证明△EF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来求解.连接CF,延长EF交CB 于点G,先证△EFC是等腰三角形,可通过证明CF是斜边上的中线来得出此结论,那么就要证明EF=FG,就需要证明△DEF和△FGB全等.这两个三角形中,已知的条件有一组对顶角,DF=FB,只要再得出一组对应角相等即可,我们发现DE∥BC,因此∠EDB=∠CBD,由此构成了两三角形全等的条件.EF=FG,那么也就能得出△CFE是个等腰三角形了,下面证明△CFE是个直角三角形.由上面的全等三角形可得出ED=BG=AD,又由AC=BC,因此

CE=CG,∠CEF=45°,在等腰△CFE中,∠CEF=45°,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因此就能得出(1)中的结论了;

(3)思路同(2)通过证明△CFE来得出结论,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得CF=FE,取AD的中点M,连接EM,MF,取AB的中点N,连接FN、CN、CF.那么关键就是证明△MEF和△CFN全等,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我们不难得出

EM=PN=1

2

AD,EC=MF=

1

2

AB,我们只要再证得两对应边的夹角相等即可得出全等的结

论.我们知道PN是△ABD的中位线,那么我们不难得出四边形AMPN为平行四边形,那么对角就相等,于是90°+∠CNF=90°+∠MEF,因此∠CNF=∠MEF,那么两三角形就全等了.证明∠CFE是直角的过程与(1)完全相同.那么就能得出△CEF是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于是得出的结论与(1)也相同.

【详解】

(1)如图1,连接CF,线段CE与FE之间的数量关系是CE;

解法1:

∵∠AED=∠ACB=90°

∴B、C、D、E四点共圆

且BD是该圆的直径,

∵点F是BD的中点,

∴点F是圆心,

∴EF=CF=FD=FB,

∴∠FCB=∠FBC,∠ECF=∠CEF,

由圆周角定理得:∠DCE=∠DBE,

∴∠FCB+∠DCE=∠FBC+∠DBE=45°

∴∠ECF=45°=∠CEF,

∴△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E.

解法2:

易证∠BED=∠ACB=90°,

∵点F是BD的中点,

∴CF=EF=FB=FD,

∵∠DFE=∠ABD+∠BEF,∠ABD=∠BEF,

∴∠DFE=2∠ABD,

同理∠CFD=2∠CBD,

∴∠DFE+∠CFD=2(∠ABD+∠CBD)=90°,

即∠CFE=90°,

∴CE.

(2)(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解法1:如图2﹣1,连接CF,延长EF交CB于点G,∵∠ACB=∠AED=90°,

∴DE∥BC,

∴∠EDF=∠GBF,

又∵∠EFD=∠GFB,DF=BF,

∴△EDF≌△GBF,

∴EF=GF,BG=DE=AE,

∵AC=BC,

∴CE=CG,

∴∠EFC=90°,CF=EF,

∴△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EF=45°,

∴CE2;

解法2:如图2﹣2,连结CF、AF,

∵∠BAD=∠BAC+∠DAE=45°+45°=90°,

又点F是BD的中点,

∴FA=FB=FD,

而AC=BC,CF=CF,

∴△ACF≌△BCF,

∴∠ACF=∠BCF=1

2

∠ACB=45°,

∵FA=FB,CA=CB,

∴CF所在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B,

同理,EF所在的直线垂直平分线段AD,又DA⊥BA,

∴EF⊥CF,

∴△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E2.

(3)(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

解法1:如图3﹣1,取AD的中点M,连接EM,MF,取AB的中点N,连接FN、CN、CF,

∵DF=BF,

∴FM∥AB,且FM=1

2 AB,

∵AE=DE,∠AED=90°,∴AM=EM,∠AME=90°,∵CA=CB,∠ACB=90°

∴CN=AN=1

2

AB,∠ANC=90°,

∴MF∥AN,FM=AN=CN,

∴四边形MFNA为平行四边形,

∴FN=AM=EM,∠AMF=∠FNA,

∴∠EMF=∠FNC,

∴△EMF≌△FNC,

∴FE=CF,∠EFM=∠FCN,

由MF∥AN,∠ANC=90°,可得∠CPF=90°,

∴∠FCN+∠PFC=90°,

∴∠EFM+∠PFC=90°,

∴∠EFC=90°,

∴△CE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CEF=45°,

∴CE2.

【点睛】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全等三角形来得出线段的相等,如果没有全等三角形的要根据已知条件通过辅助线来构建.

4.(1)如图(1),已知:在△ABC中,∠BAC=90°,AB=AC,直线m经过点A,BD⊥直线m, CE⊥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E.证明:DE=BD+CE.

(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中,AB=AC,D、A、E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拓展与应用:如图(3),D、E是D、A、E三点所在直线m上的两动点(D、A、E

三点互不重合),点F为∠BAC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CE,若∠BDA=∠AEC=∠BAC,试判断△DEF的形状.

【答案】(1)见解析(2)成立(3)△DEF为等边三角形

【解析】

解:(1)证明:∵BD⊥直线m,CE⊥直线m,∴∠BDA=∠CEA=900.

∵∠BAC=900,∴∠BAD+∠CAE=900.

∵∠BAD+∠ABD=900,∴∠CAE=∠ABD.

又AB="AC" ,∴△ADB≌△CEA(AAS).∴AE=BD,AD=CE.

∴DE="AE+AD=" BD+CE.

(2)成立.证明如下:

∵∠BDA =∠BAC=α,∴∠DBA+∠BAD=∠BAD +∠CAE=1800—α.∴∠DBA=∠CAE.

∵∠BDA=∠AEC=α,AB=AC,∴△ADB≌△CEA(AAS).∴AE=BD,AD=CE.

∴DE=AE+AD=BD+CE.

(3)△DEF为等边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2)知,△ADB≌△CEA,BD=AE,∠DBA =∠CAE,

∵△ABF和△ACF均为等边三角形,∴∠ABF=∠CAF=600.

∴∠DBA+∠ABF=∠CAE+∠CAF.∴∠DBF=∠FAE.

∵BF=AF,∴△DBF≌△EAF(AAS).∴DF=EF,∠BFD=∠AFE.

∴∠DFE=∠DFA+∠AFE=∠DFA+∠BFD=600.

∴△DEF为等边三角形.

(1)因为DE=DA+AE,故由AAS证△ADB≌△CEA,得出DA=EC,AE=BD,从而证得

DE=BD+CE.

(2)成立,仍然通过证明△ADB≌△CEA,得出BD=AE,AD=CE,所以DE=DA+AE=EC+BD.(3)由△ADB≌△CEA得BD=AE,∠DBA =∠CAE,由△ABF和△ACF均等边三角形,得

∠ABF=∠CAF=600,FB=FA,所以∠DBA+∠ABF=∠CAE+∠CAF,即∠DBF=∠FAE,所以

△DBF≌△EAF,所以FD=FE,∠BFD=∠AFE,再根据∠DFE=∠DFA+∠AFE=∠DFA+∠BFD=600得到△DEF是等边三角形.

5.如图,∠BAD=∠CAE=90°,AB=AD,AE=AC,AF⊥CB,垂足为F.

(1)求证:△ABC≌△ADE;

(2)求∠FAE的度数;

(3)求证:CD=2BF+DE.

【答案】(1)证明见解析;(2)∠FAE=135°;(3)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已知条件易证∠BAC=∠DAE,再由AB=AD,AE=AC,根据SAS即可证得

△ABC≌△ADE;

(2)已知∠CAE=90°,AC=AE,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

∠E=45°,由(1)知△BAC≌△DAE,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BCA=∠E=45°,再求得∠CAF=45°,由∠FAE=∠FAC+∠CAE即可得∠FAE的度数;

(3)延长BF到G,使得FG=FB,易证△AFB≌△AFG,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AB=AG,∠ABF=∠G,再由△BAC≌△DAE,可得AB=AD,∠CBA=∠EDA,CB=ED,所以AG=AD,∠ABF=∠CDA,即可得∠G=∠CDA,利用AAS证得△CGA≌△CDA,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G=CD,所以CG=CB+BF+FG=CB+2BF=DE+2BF.

【详解】

(1)∵∠BAD=∠CAE=90°,

∴∠BAC+∠CAD=90°,∠CAD+∠DAE=90°,

∴∠BAC=∠DAE,

在△BAC和△DAE中,

AB AD

BAC DAE

AC AE

=

?

?

∠=∠

?

?=

?

∴△BAC≌△DAE(SAS);

(2)∵∠CAE=90°,AC=AE,

∴∠E=45°,

由(1)知△BAC≌△DAE,

∴∠BCA=∠E=45°,

∵AF⊥BC,

∴∠CFA=90°,

∴∠CAF=45°,

∴∠FAE=∠FAC+∠CAE=45°+90°=135°;

(3)延长BF到G,使得FG=FB,

∵AF⊥BG,

∴∠AFG=∠AFB=90°,

在△AFB和△AFG中,

BF F

AFB AFG

AF AF

G

=

?

?

∠=∠

?

?=

?

∴△AFB≌△AFG(SAS),

∴AB=AG,∠ABF=∠G,

∵△BAC≌△DAE,

∴AB=AD,∠CBA=∠EDA,CB=ED,

∴AG=AD,∠ABF=∠CDA,

∴∠G=∠CDA,

在△CGA和△CDA中,

GCA DCA

CGA CDA

AG AD

∠=∠

?

?

∠=∠

?

?=

?

∴△CGA≌△CDA,

∴CG=CD,

∵CG=CB+BF+FG=CB+2BF=DE+2BF,

∴CD=2BF+DE.

【点睛】

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决第3问需作辅助线,延长BF到G,使得FG=FB,证得△CGA≌△CDA是解题的关键.

6.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

PA=PE,PE交CD于F

(1)证明:PC=PE;

(2)求∠CPE的度数;

(3)如图2,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ABCD,其他条件不变,当∠ABC=120°时,连接CE,试探究线段AP与线段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90°(3)AP=CE 【解析】 【分析】

(1)、根据正方形得出AB=BC ,∠ABP=∠CBP=45°,结合PB=PB 得出△ABP ≌△CBP ,从而得出结论;(2)、根据全等得出∠BAP=∠BCP ,∠DAP=∠DCP ,根据PA=PE 得出∠DAP=∠E ,即∠DCP=∠E ,易得答案;(3)、首先证明△ABP 和△CBP 全等,然后得出PA=PC ,

∠BAP=∠BCP ,然后得出∠DCP=∠E ,从而得出∠CPF=∠EDF=60°,然后得出△EPC 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出AP=CE. 【详解】

(1)、在正方形ABCD 中,AB=BC ,∠ABP=∠CBP=45°,

在△ABP 和△CBP 中,又∵ PB=PB ∴△ABP ≌△CBP (SAS ), ∴PA=PC ,∵PA=PE ,∴PC=PE ;

(2)、由(1)知,△ABP ≌△CBP ,∴∠BAP=∠BCP ,∴∠DAP=∠DCP , ∵PA=PE , ∴∠DAP=∠E , ∴∠DCP=∠E , ∵∠CFP=∠EFD (对顶角相等), ∴180°﹣∠PFC ﹣∠PCF=180°﹣∠DFE ﹣∠E , 即∠CPF=∠EDF=90°; (3)、AP =CE

理由是:在菱形ABCD 中,AB=BC ,∠ABP=∠CBP , 在△ABP 和△CBP 中, 又∵ PB=PB ∴△ABP ≌△CBP (SAS ), ∴PA=PC ,∠BAP=∠DCP ,

∵PA=PE ,∴PC=PE ,∴∠DAP=∠DCP , ∵PA=PC ∴∠DAP=∠E , ∴∠DCP=∠E ∵∠CFP=∠EFD (对顶角相等), ∴180°﹣∠PFC ﹣∠PCF=180°﹣∠DFE ﹣∠E , 即∠CPF=∠EDF=180°﹣∠ADC=180°﹣120°=60°, ∴△EPC 是等边三角形,∴PC=CE ,∴AP=CE

考点:三角形全等的证明

7.如图1,在ABC ?中,ACB ∠是直角,60B ∠=?,AD 、CE 分别是BAC ∠、BCA ∠的平分线,AD 、CE 相交于点F .

(1)求出AFC ∠的度数;

(2)判断FE 与FD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提示:在AC 上截取CG CD =,连接FG .)

(3)如图2,在△ABC ?中,如果ACB ∠不是直角,而(1)中的其它条件不变,试判断线段AE 、CD 与AC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AFC =120°;(2)FE 与F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DF =EF .理由见解析;(3)AC =AE+CD .理由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性质只要求出∠FAC ,∠ACF 即可解决问题;

(2)根据在图2的 AC 上截取CG=CD ,证得△CFG ≌△CFD (SAS),得出DF= GF ;再根据ASA 证明△AFG ≌△AFE ,得EF=FG ,故得出EF=FD ;

(3)根据(2) 的证明方法,在图3的AC 上截取AG=AE ,证得△EAF ≌△GAF (SAS)得出∠EFA=∠GFA ;再根据ASA 证明△FDC ≌△FGC ,得CD=CG 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

(1)解:∵∠ACB =90°,∠B =60°, ∴∠BAC =90°﹣60°=30°,

∵AD 、CE 分别是∠BAC 、∠BCA 的平分线, ∴∠FAC =15°,∠FCA =45°,

∴∠AFC =180°﹣(∠FAC+∠ACF )=120° (2)解:FE 与FD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DF =EF . 理由:如图2,在AC 上截取CG =CD ,

∵CE 是∠BCA 的平分线, ∴∠DCF =∠GCF , 在△CFG 和△CFD 中,

CG CD

DCF GCF

CF CF

=

?

?

∠=∠

?

?=

?

∴△CFG≌△CFD(SAS),

∴DF=GF.∠CFD=∠CFG

由(1)∠AFC=120°得,

∴∠CFD=∠CFG=∠AFE=60°,

∴∠AFG=60°,

又∵∠AFE=∠CFD=60°,

∴∠AFE=∠AFG,

在△AFG和△AFE中,

AFE AFG

AF AF

EAF GAF

∠=∠

?

?

=

?

?∠=∠

?

∴△AFG≌△AFE(ASA),

∴EF=GF,

∴DF=EF;

(3)结论:AC=AE+CD.

理由:如图3,在AC上截取AG=AE,

同(2)可得,△EAF≌△GAF(SAS),

∴∠EFA=∠GFA,AG=AE

∵∠BAC+∠BCA=180°-∠B=180°-60°=120°

∴∠AFC=180°﹣(∠FAC+∠FCA)=180°-

1

2

(∠BAC+∠BCA)=180°-

1

2

×120°=120°,∴∠EFA=∠GFA=180°﹣120°=60°=∠DFC,

∴∠CFG=∠CFD=60°,

同(2)可得,△FDC≌△FGC(ASA),

∴CD=CG,

∴AC=AG+CG=AE+C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

8.如图,在ABC ?中,5BC = ,高AD 、BE 相交于点O , 2

3

BD CD = ,且AE BE = . (1)求线段 AO 的长;

(2)动点 P 从点 O 出发,沿线段 OA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 A 运动,动点 Q 从 点 B 出发沿射线BC 以每秒 4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P Q 两点同时出发,当点 P 到达 A 点时,,P Q 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点 P 的运动时间为 t 秒,POQ ?的面积为 S ,请用含t 的式子表示 S ,并直接写出相应的 t 的取值范围;

(3)在(2)的条件下,点 F 是直线AC 上的一点且 CF BO =.是否存在t 值,使以点

,,B O P 为顶 点的三角形与以点 ,,F C Q 为顶点的三角形全等?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

件的 t 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5;(2)①当点Q 在线段BD 上时,24QD t =-,t 的取值范围是

102t <<

;②当点Q 在射线DC 上时,42QD t =-,,t 的取值范围是1

52

t <≤;(3)存在,1t =或5

3

. 【解析】 【分析】

(1)只要证明△AOE ≌△BCE 即可解决问题;

(2)分两种情形讨论求解即可①当点Q 在线段BD 上时,QD=2-4t ,②当点Q 在射线DC 上时,DQ=4t-2时;

(3)分两种情形求解即可①如图2中,当OP=CQ 时,BOP ≌△FCQ .②如图3中,当OP=CQ 时,△BOP ≌△FCQ ; 【详解】

解:(1)∵AD 是高,∴90ADC ∠= ∵BE 是高,∴90AEB BEC ∠=∠=

∴90EAO ACD ∠+∠=,90EBC ECB ∠+∠=, ∴EAO EBC ∠=∠

在AOE ?和

BCE ?中,

EAO EBC AE BE

AEO BEC ∠=∠??

=??∠=∠?

∴AOE ?≌BCE ? ∴

5AO BC ==; (2)∵2

3

BD CD =

,=5BC ∴=2BD ,=3CD ,

根据题意,OP t =,4BQ t =, ①当点Q 在线段BD 上时,24QD t =-,

∴21(24)22S t t t t =

-=-+,t 的取值范围是102t <<. ②当点Q 在射线DC 上时,42QD t =-,

∴21(42)22S t t t t =

-=-,t 的取值范围是1

52t <≤ (3)存在.

①如图2中,当OP=CQ 时,∵OB=CF ,∠POB=∠FCQ ,∴△BOP ≌△FCQ .

∴CQ=OP , ∴5-4t ═t , 解得t=1,

②如图3中,当OP=CQ 时,∵OB=CF ,∠POB=∠FCQ ,∴△BOP ≌△FCQ .

∴CQ=OP , ∴4t-5=t ,

解得t=

53

. 综上所述,t=1或5

3

s 时,△BOP 与△FCQ 全等. 【点睛】

本题考查三角形综合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9.已知:4590ABC A ACB ?∠=∠=,,,点D 是AC 延长线上一点,且

22AD =+,

,M 是线段CD 上一个动点,连接BM ,延长MB 到H ,使得HB MB =,以点B 为中心,将线段BH 逆时针旋转45,得到线段BQ ,连接AQ . (1)依题意补全图形; (2)求证:ABQ AMB ∠=∠;

(3)点N 是射线AC 上一点,且点N 是点M 关于点D 的对称点,连接BN ,如果

QA BN =, 求线段AB 的长.

【答案】(1)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22AB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可以补全图形; (2)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证明; (3)作QE ⊥AB ,根据AAS 证得

QEB BCM ?,根据HL 证得

Rt QEA Rt BCN ?,设法证得2AB CD =,设AC BC x ==,则2AB x =,

2

2

CD x =

,结合已知22AD =,构建方程即可求解. 【详解】

(1)补全图形如下图所示:

(2)解:∵∠ABH 是ABM 的一个外角,

∴ ABH BAM AMB ∠=∠+∠ ∵ABH HBQ ABQ ∠=∠+∠ 又∵45HBQ BAM ∠=∠=?

∴ ABQ AMB ∠=∠

(3)过Q 作QE ⊥AB ,垂足为E ,

如下图:

∵⊥QE AB

∴90QEB BCM ∠=∠=?,

在QEB 和BCM 中,QEB BCM QBE BMC QB BM ∠=∠??

∠=∠??=?

QEB BCM ?(AAS)

∴EB CM =,QE BC =, 在Rt QEA 和Rt BCN 中

∵QE BC =,

Q A BN = ∴Rt QEA Rt

BCN ? (HL)

∴AE CN CM MD DN ==++ ∵点N 是点M 关于点D 的对称点,

∴MD DN =

∴22AE CM MD EB MD =+=+

∴ ()2222AB AE EB EB MD EB MD CD =+=+=+= 设AC BC x ==,则2AB x =,2

2CD x =

, 又∵22AD =+,2

2

AD AC CD x x =+=+ ∴2

222

x x +

=+ 解得:2x = ∴ 22AB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外角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熟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以及正确作出辅助线、构建方程是解答的关键.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0,5),B (12,0),在y 轴负半轴上取点E ,使OA =EO ,作∠CEF =∠AEB ,直线CO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D .

(1)根据题意,可求得OE = ; (2)求证:△ADO ≌△ECO ;

(3)动点P 从E 出发沿E ﹣O ﹣B 路线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到B 点处停止运动;动点Q 从B 出发沿B ﹣O ﹣E 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到E 点处停止运动.二者同时开始运动,都要到达相应的终点才能停止.在某时刻,作PM ⊥CD 于点M ,QN ⊥CD 于点N .问两动点运动多长时间△OPM 与△OQN 全等?

【答案】(1)5;(2)见解析;(3)当两动点运动时间为72、17

4

、10秒时,△OPM 与△OQN 全等 【解析】 【分析】

(1)根据OA=OE 即可解决问题.

全等三角形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全等三角形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C CD = ,对角线BD 平分ADC ∠,连接AC ,2ACB DBC ∠=∠,若4AB =,10BD =,则ABC S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0 【解析】 【分析】 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可推出AD ∥BC ,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推出CA=CD ,可得CB=CA=CD ,过点C 作CE ⊥BD 于点E ,CF ⊥AB 于点F ,如图,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可得DE 的长和BCF CDE ∠=∠,然后即可根据AAS 证明△BCF ≌△CDE ,可得CF=DE ,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得结果. 【详解】 解:∵BC CD =,∴∠CBD =∠CDB , ∵BD 平分ADC ∠,∴∠ADB =∠CDB , ∴∠CBD =∠ADB ,∴AD ∥BC ,∴∠CAD =∠ACB , ∵2ACB DBC ∠=∠,2ADC BDC ∠=∠,∠CBD =∠CDB , ∴ACB ADC ∠=∠,∴CAD ADC ∠=∠, ∴CA=CD ,∴CB=CA=CD , 过点C 作CE ⊥BD 于点E ,CF ⊥AB 于点F ,如图,则152 DE BD ==,12 BCF ACB ∠=∠, ∵12BDC ADC ∠= ∠,ACB ADC ∠=∠,∴BCF CDE ∠=∠, 在△BCF 和△CDE 中,∵BCF CDE ∠=∠,∠BFC =∠CED =90°,CB=CD , ∴△BCF ≌△CDE (AAS ),∴CF=DE =5, ∴11451022 ABC S AB CF =?=??=. 故答案为:10.

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锐角△ABC 中,AB=5,∠BAC=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M ,N 分别是AD ,AB 上的动点,则BM+MN 的最小值是______. 【答案】5 【解析】 【分析】 作BH ⊥AC ,垂足为H ,交AD 于M 点,过M 点作MN ⊥AB ,垂足为N ,则BM+MN 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 是∠BAC 的平分线可知MH=MN ,再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如图,作BH ⊥AC ,垂足为H ,交AD 于M 点,过M 点作MN ⊥AB ,垂足为N ,则BM+MN 为所求的最小值. ∵AD 是∠BAC 的平分线,∴MH=MN ,∴BH 是点B 到直线AC 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短). ∵AB=5,∠BAC=45°,∴BH== 5. ∵BM+MN 的最小值是BM+MN=BM+MH=BH=5.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解答此类问题时要从已知条件结合图形认真思考,通过角平分线性质,垂线段最短,确定线段和的最小值. 2.如图,ABC ?中,90BAC ∠=?,AD BC ⊥,ABC ∠的平分线BE 交AD 于点F ,

AG 平分DAC ∠.给出下列结论:①BAD C ∠=∠;②EBC C ∠=∠;③AE AF =;④//FG AC ;⑤EF FG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①③④ 【解析】 【分析】 ①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即可得到结果,故①正确;②如果∠EBC=∠C ,则 ∠C=12 ∠ABC ,由于∠BAC=90°,那么∠C=30°,但∠C 不一定等于30°,故②错误;③由BE 、AG 分别是∠ABC 、∠DAC 的平分线,得到∠ABF=∠EBD .由于 ∠AFE=∠BAD+∠FBA ,∠AEB=∠C+∠EBD ,得到∠AFE=∠AEB ,可得③正确;④连接EG ,先证明△ABN ≌△GBN ,得到AN=GN ,证出△ANE ≌△GNF ,得∠NAE=∠NGF ,进而得到GF ∥AE ,故④正确;⑤由AE=AF ,AE=FG ,而△AEF 不一定是等边三角形,得到EF 不一定等于AE ,于是EF 不一定等于FG ,故⑤错误. 【详解】 ∵∠BAC=90°,AD ⊥BC , ∴∠C+∠ABC=90°,∠C+∠DAC=90°,∠ABC+∠BAD=90°, ∴∠ABC=∠DAC ,∠BAD=∠C , 故①正确; 若∠EBC=∠C ,则∠C= 12 ∠ABC , ∵∠BAC=90°, 那么∠C=30°,但∠C 不一定等于30°, 故②错误; ∵BE 、AG 分别是∠ABC 、∠DAC 的平分线, ∴∠ABF=∠EBD , ∵∠AFE=∠BAD+∠ABF ,∠AEB=∠C+∠EBD , 又∵∠BAD=∠C , ∴∠AFE=∠AEF , ∴AF=AE , 故③正确; ∵AG 是∠DAC 的平分线,AF=AE , ∴AN ⊥BE ,FN=EN , 在△ABN 与△GBN 中,

2019年全国中考作文汇编

2019年全国中考作文汇编 1,2013福州中考作文题目:兴趣是一种甜蜜的牵引 2,2013滨州中考作文题目:二选一 作文要求:1、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等。2、题材除诗歌外均可,3、字数600字以上。 3,2013青岛中考作文题目:告别与找回二选一:青岛市中考作文题目近年来均是二选一,今年的两个题目分别是“告别”和“找回____”,一个命题作文,一个是半命题作文 4,2013成都中考作文题目:再也没有 作文题目以《再也没有》为关键词进行写作。作文题目大意如下:作文给出的提示是,鲁迅的《社戏》最后一段说:“再也没有吃到像那夜的好豆,再也没有看到像那夜的好戏了。”;另一段提示为:琦君“春酒”最后一段: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找真正的家醅呢?5,2013丽水中考作文题目:那一天,我与相遇 要求:(1)在文体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并将题目写在答题纸上(2)文章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3山东德州中考作文题目:窗外有蓝天 台湾歌手齐豫的歌曲《窗外有蓝天》,歌词如下: 如果我的祝福,能够让你不再感到孤独,这属于春天的音符,我最美的祝福,是送给你成长的礼物。如果我的付出,能够让不再傍惶无助,我愿将所有的希望,化成美丽的阳光,照亮你心灵最深处……擦亮你心窗,抹去尘埃,喔,你将会看见——窗外依然有蓝天! 3,2013台州中考作文题目:二选一这就够了或这还不够,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60分)也许你不富有,但你有一个温暖的家,这就够了;也许你不聪惠,但你有一股拼搏的劲儿,这就够了;也许你不出众,但你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这就够了......也许你狠听话,但这可能还不够;也许你

2019年山东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解析

2019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解析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特点解析 在解析作文题目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济南往年的出题: 2018年中考作文“从未止步” 2017中考作文题目“醒来” 2016中考作文题目:“共度好时光”, 2015中考作文题目“那声音常在心田” 2014年济南中考题目“一个夏日的早晨” 往年都是短语形式,短语的提示好处是回给我们一些背景、次数或者频率等提示,但是去年的出题是一个词语,考生看似范围扩大,但是还要细细归类才能写好。 2019年,今年的题目,“走向深处”这是个动补短语,打破了以往的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的形式,可见,教研员在出题上的用心。但是要想写出深意来,还要看考生的扣题和写作的厚度。 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 本次题目可以分开理解: 1、“深处”的“深”字,从表面到底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与“浅”相对。 但是这个“深处”: 可以是视觉形象的角度,如:竹林深处、小巷深处、樱花林深处等 也可以是心灵深处、社会深处、艺术深处、诗词深处等。 所以,考生需要把思路打开,虚实结合,领会写作方向。 2、“走向”的理解

可以是指人本身走向可观的视觉空间,然后感受到的情感或领悟。 也可以是灵魂或思想走向抽象概念的世界,然后得到灵魂休憩,或了悟,或欣赏等。 3.“万象归四法”解析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走向深处” 之前我分析过2012至2018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解析的时候,解析过在课堂上讲过的万象归四法。当然不同的老师或学校分类也有所不同,或者按照这个思路,分类很多。有的分为6种、8种、16种等,其实,对于考生来讲,分类越多,越不容易运用和归类。“万象归四”法,是巧夫子网络课堂中,一个学生给我的灵感得得名。那么2019年济南市中考作文题目“走向深处”如何运用这四个类型实现中考作文的千变万化的无缝链接呢,实现“化万为一”呢?中考作文的命题方向有四大类: 1、成长感悟类 2、感恩感动类 3、励志素养类 4、审美感悟类 接下来,我们就用巧夫子的“万象归四”法来进行审题立意构思。 第一种:成长感悟类写法 结构上,可以用对比法来进行展现。 可分成六段: 一、成长感悟类 考生可以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触发思想的领悟或感触,进而体现主旨。比如:走向残荷深处,感受到一股坚韧而不屈的力量,鼓动着我前行……1、开篇点题 2、自然描写,衬托心境

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中考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 知识点总结 一、全等图形、全等三角形: 1.全等图形:能够完全的两个图形就是全等图形。 2.全等图形的性质:全等多边形的、分别相等。 3.全等三角形:三角形是特殊的多边形,因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同样,如果两个三角形的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 说明: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高,中线相等,对应角的平分线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也都相等。 这里要注意:(1)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 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 (2)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 (3)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 (4)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角边”或“”)。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利用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都能证明直角三角形全等.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斜边、直角边”或“”). 注意:两边一对角(SSA)和三角(AAA)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3.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对应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相等。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中线相等。 5、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 6、全等三角形周长相等。 (以上可以简称: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相等) 三、角平分线的性质及判定: 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该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该角的角平分线上。 四、证明两三角形全等或利用它证明线段或角相等的基本方法步骤: 1.确定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如公共边、公共角、对顶角、角平分线、中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ABC与△DEF是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BAC=∠D=90°,AB=AC=6.现将 △DEF与△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在一起,使△ABC保持不动,△DEF运动,且满足点E在边BC上运动(不与B,C重合),边DE始终经过点A,EF与AC交于点M.在△DEF 运动过程中,若△AEM能构成等腰三角形,则BE的长为______. 【答案】363 【解析】 【分析】 分若AE=AM 则∠AME=∠AEM=45°;若AE=EM;若MA=ME 则∠MAE=∠AEM=45°三种情况讨论解答即可; 【详解】 解:①若AE=AM 则∠AME=∠AEM=45° ∵∠C=45° ∴∠AME=∠C 又∵∠AME>∠C ∴这种情况不成立; ②若AE=EM ∵∠B=∠AEM=45° ∴∠BAE+∠AEB=135°,∠MEC+∠AEB=135° ∴∠BAE=∠MEC 在△ABE和△ECM中, B BAE CEN AE EII C ∠=∠ ? ? ∠=∠ ? ?= ? , ∴△ABE≌△ECM(AAS), ∴CE=AB6, ∵AC=BC2AB=3

∴BE=23﹣6; ③若MA=ME 则∠MAE=∠AEM=45° ∵∠BAC=90°, ∴∠BAE=45° ∴AE平分∠BAC ∵AB=AC, ∴BE=1 BC=3. 2 故答案为23﹣6或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如图,在锐角△ABC中,AB=5,∠BAC=45°,∠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M,N分别是AD,AB上的动点,则BM+MN的最小值是______. 【答案】5 【解析】 【分析】 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为所求的最小值,再根据AD是∠BAC的平分线可知MH=MN,再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如图,作BH⊥AC,垂足为H,交AD于M点,过M点作MN⊥AB,垂足为N,则BM+MN 为所求的最小值. ∵AD是∠BAC的平分线,∴MH=MN,∴BH是点B到直线AC的最短距离(垂线段最

全国中考资料汇编--半命题作文

1.(2018·安徽省中考)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成长是奇妙的旅程。软弱的可以变得坚强,自天的能够学会谦虚,自私的也会懂得感....这样,一切都在不经意间发生着变化。在你成长的过程中,应该也发生过一些事情,让你认识到另一面的自已吧。 请以”原来,我也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提示与要求】 (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取的文体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力,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2.(2018·安顺市中考)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 请以“不该丢失的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和感情等。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 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3.(2018·巴中市中考)请以“让我如此美丽”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如:微笑、勤学、他(她、它)……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④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4. (2018?白银市中考)以“唱给的赞歌”为题目作文。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④字迹清晰,卷面整洁。 5.(2018?北京市中考)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任何一个多少知道一点自已国家历史的人,都应该对本国过往的历史心怀敬意。历史不仅书写在浩瀚的史籍里,也沉淀在众多的历史古迹和历史文物中。请你任选一处古迹(圆明园除外)或一件文物,将“,让我心生敬意”补充完整,构成你的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佳作荐评

2016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作文真题解析及佳作荐评【中考真题】 火车与铁轨 铁轨:按照我设计的路径,你会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 火车:按照你设计的路径,我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 这则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写一篇文章,可以讲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抒发情感。 要求:(1)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2)自选文体,诗歌不少于16行;(3)字数不少于600;(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 【文题解读】 这道题是材料作文,选择了一则简短的寓言式材料,通过火车与铁轨的对话来限制考生的立意选择,颇具新意。就材料本身而言,理解的难度也不大。铁轨和火车所说的话,都有一个共同点“按照”“设计的路径”,只不过是结果不一样:一个是到达远方,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是会错过路径外的许多美丽。也就是说,这则材料的主要意思是面对“设计的路径”,铁轨和火车有不同的观念。把握了这点,我们便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进行构思与选材。 当然,具体写时,不能写“铁轨”“火车”,我们要将它们具体化。从象征的角度来讲,可以把“铁轨与火车”理解为“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学校与学生”“集体与个体”等等,也可以把“铁轨与火车”理解为“规则与自由”“制度与自由”“共性与个性”等等。 就立意角度来讲,既可以从“火车”切入,也可以从“铁轨”切入,还可以从“火车”与“铁轨”的关系这个角度切入。具体从哪个角度切入,关键就在于动笔写作前,要准确地理解“火车”“铁轨”的含义,并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将其具体化、形象化。 【考场佳作一】 飞向远方 ◎绍兴一考生 初三的时候,我离开父母,独自在异乡求学。

每逢佳节,老师总是特别关照我,问问我家人来没来,或是给我点粽子饺子之类的。答案总是没有,家里人都忙工作呢,老师就叹息着说:“唉,有失必有得,现在不在一起,以后会补回来的。” 我点头,说好,没关系,嗯,知道。 辛弃疾有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欲赋新词强说愁。”是的,我初来异地,写作文总要把“独在异乡为异客”之类的诗词拿来引用一番,仿佛不写异乡就不能写文章了一样。还总是掉书袋,愿意用“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之语,好像那碗兰陵的酒,焚的郁金香都斟给我喝似的。后来,我才知道这诗不是李白思念故土而作,风流名士潇洒得很,怎么有空怀念家乡呢,天下才是家乡啊。 说思乡,其实还真算不上,就是第一次回家的时候有口气梗在胸口,心里不知道哪儿来的委屈,“哇”的一声扑进母亲的怀里哭了好一会儿,哭完又是一条好汉。小表妹从门外探头进来,扑进我怀里叫“姐姐”,我走的时候,她只有一丁点大,现在居然到我腰了,让我好不感叹。 一楼人家种的香椿好几年也不长一寸的,春天摘下嫩叶,给邻居分掉,我回家的时候腌得正入味。姥爷养的黄玉鸟儿拿到他朋友那儿换成了一种翡翠绿的鸟儿,叫的也挺好听。小时候卖三无食品的小摊儿不见了,大约总算挣够了钱就不干了。 什么都变了,又好像什么都没变。 “生年不满百,长怀千岁忧”,人生一世不过百年,走的路,看的景,都是以前的人和以后的人没走过、没看过的,何必去想什么束缚不束缚的事呢? 如果我是一辆火车,却因铁轨规定了路程,不如将一身铁皮化作铁水,浇成天上飞的大铁鸟儿,飞向远方。 【评点】 文章内容比较新颖,字里行间,除了浓得化不开的情感,还富有诗情画意。无论是叙事,还是绘景,作者以一种淡淡的笔调,轻轻地叙描,从中可以窥见其日渐成长的过程,而诗词名句的巧妙引用,更是增加了文章的底蕴。 【考场佳作二】

全等三角形(历年中考题)

全等三角形专题(一) 姓名: 1.如图,OP 平分,MON PA ON ∠⊥于点A ,点Q 是射线OM 上的一个动点,若2PA =,则PQ 的最小值为( ) A.1 B.2 C.3 D. 4 2.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叠放在一起,且∠DAB=30°。有以下四个结论:①AF ⊥BC ;②△ADG ≌△ACF ; ③O 为BC 的中点; ④AG :DE =3:4,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错填得0分,少填酌情给分) 3.如图,在Rt △ABC 中,∠BAC=90°,AC=2AB ,点D 是AC 的中点,将一块锐角为45°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三角板斜边的两个端点分别与A 、D 重合,连结BE 、EC . 试猜想线段BE 和EC 的数量及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4.八(1)班同学上数学活动课,利用角尺平分一个角(如图).设计了如下方案: A B C D E O N

(Ⅰ)∠AOB 是一个任意角,将角尺的直角顶点P 介于射线OA 、OB 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M 、N 重合,即PM=PN ,过角尺顶点P 的射线OP 就是∠AO B 的平分线. (Ⅱ)∠AOB 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ON ,将角尺的直角顶点P 介于射线OA 、OB 之间,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与M 、N 重合,即PM=PN ,过角尺顶点P 的射线OP 就是∠AOB 的平分线. (1)方案(Ⅰ)、方案(Ⅱ)是否可行?若可行,请证明;若不可行,请说明理由. (2)在方案(Ⅰ)PM=PN 的情况下,继续移动角尺,同时使PM⊥OA,PN⊥OB.此方案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 5.(2010湖南娄底)如图10,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E 为CD 的中点,连结AE 、BE ,BE ⊥AE ,延长AE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1)FC =AD ; (2)AB =BC +AD 6.(2010江苏扬州)电子跳蚤游戏盘是如图所示的△ABC ,AB =6,AC =7,BC =8.如果跳蚤开始时在BC 边的P 0处,BP 0=2.跳蚤第一步从P 0跳到AC 边的P 1(第一次落点)处,且CP 1=CP 0;第二步从P 1跳到AB 边的P 2(第一次落点)处,且AP 2=AP 1;第三步从P 2跳到BC 边的P 3(第三次落点)处,且BP 3=BP 2;……;跳蚤按上述规则一致跳下去,第n 次落点为P n (n 为正整数),则点P 2007与P 2010之间的距离为( ) A .1 B .2 C .3 D .4 7.(2010安徽蚌埠)在ABC ?中,E D 、分别是AC BC 、上的点,CD BD CE AE 2,2==, BE AD 、交于点F ,若3=?ABC S ,则四边形DCEF 的面积为________。 03第8题

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word版

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专题练习(word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120°,AB=10cm,点P是这个菱形内部或边上的一点.若以P,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P,A(P,A两点不重合)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______cm. - 【答案】10310 【解析】 解:连接BD,在菱形ABCD中, ∵∠ABC=120°,AB=BC=AD=CD=10,∴∠A=∠C=60°,∴△ABD,△BCD都是等边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 ①若以边BC为底,则BC垂直平分线上(在菱形的边及其内部)的点满足题意,此时就转化为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连线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即当点P与点D重合时,PA最小,最小值PA=10; ②若以边PB为底,∠PCB为顶角时,以点C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圆,与AC相交于一点,则弧BD(除点B外)上的所有点都满足△PBC是等腰三角形,当点P在AC上时,AP -; 最小,最小值为10310 ③若以边PC为底,∠PBC为顶角,以点B为圆心,BC为半径作圆,则弧AC上的点A与点D均满足△PBC为等腰三角形,当点P与点A重合时,PA最小,显然不满足题意,故此种情况不存在; -(cm). 综上所述,PA的最小值为10310 -. 故答案为:10310 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P是ABC内任一点,PD AB,PE BC

PF AC ∥,若ABC 的周长为12cm ,则PD PE PF ++=____cm . 【答案】4 【解析】 【分析】 先说明四边形HBDP 是平行四边形,△AHE 和△AHE 是等边三角形,然后得到一系列长度相等的线段,最后求替换求和即可. 【详解】 解:∵PD AB ,PE BC ∥ ∴四边形HBDP 是平行四边形 ∴PD=HB ∵ABC 为等边三角形,周长为12cm ∴∠B=∠A=60°,AB=4 ∵PE BC ∥ ∴∠AHE=∠B=60° ∴∠AHE=∠A=60° ∴△AHE 是等边三角形 ∴HE=AH ∵∠HFP=∠A=60° ∴∠HFP=∠AHE=60° ∴△AHE 是等边三角形, ∴FP=PH ∴PD+PE+PF=BH+(HP+PE)=BH+HE=BH+AH=AB=4cm 故答案为4cm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已知A 、B 两点的坐标分别为 (0,3),(2,0),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使∠BAC =90°,如果在第二象限内有一点P (a , 12 ),且△ABP 和△ABC 的面积相等,则a =_____. 【答案】-8 3.

(2020年整理)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汇总大全.doc

全国中考作文题目汇总大全 1.XXXX年山东威海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___________的肩膀 2.XXXX年广州中考作文试题: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回大地,原野上、道路旁、房前屋后,那一棵棵、一排排的树,高的、矮的、直的、弯的、立的、倒的……无论是被凛冽寒风刮得一叶不剩的秃枝,还是依然挂着绿叶的繁枝,都又悄悄地吐出了新芽,嫩嫩的,翠翠的,或浅黄,或浅绿,或微微露出点粉色…… 请以“又见枝头吐新芽”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体裁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 3. XXXX年福建中考作文试题:选题作文(二选一):一、以“滴水之恩”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二、以“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写一篇议论文。 4. XXXX年温州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下雨天真好 5.XXXX年浙江金华中考作文试题:一颗雄心,是高飞的翅膀;一颗爱心,是挡风的屏障。坚强的心能高过大山,纯洁的心能宽过海洋。感恩之心可以获取真情,宽容之心可以赢得尊敬,奉献之心可以温暖人间。一颗心,是一束光;万众一心能把整个世界照亮…… 请以“心”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题目自拟,文体不限;⑵字数不少于600;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6. XXXX年湖州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再小的力量也是支持 7. XXXX年淄博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___________其实很快乐 8. XXXX年临沂中考作文试题:素质教育要求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我们不

能只从课本上、课堂上学知识,而应该从生活中、社会中广泛的学习知识,应该思考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学院时,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的观点,我们应该从社会中、生活中学习知识,从自然生活中学习(一草一木等),从社会万象(一人一事等)中学习,从人生百态(喜怒哀乐等)中学习,我们应该走近自然,师法自然;走进社会,认识社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3COME文档频道。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无论是学习中,生活中还是社会中,你学习到了什么,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从__________中学习_________》作文要求:1、不得超出所材料所提示的范围;2、叙真事,说真话,抒真情;3、不得出现与自己相关的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9. XXXX年济宁中考作文试题:以“成长的脚印”为话题或题目作文。 9. XXXX年宁波中考作文试题:选题作文(二选一):一、命题作文:“留在心底的风景” 二、以"致XX的一封信"为副标题写一封书信 10. XXXX年枣庄中考作文试题:半命题作文:______在细微处 11. XXXX年四川内江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仰望蓝天 12. XXXX年南通中考作文试题:命题作文:一道风景线 13. XXXX年绍兴中考作文试题:写一封信,学生要给地震灾区捐款,动员父母多捐钱。 14. XXXX扬州中考作文以"回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

2020广东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含范文)

2020广东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含范文)中考作文引佳句巧铺垫让你的中考作文出彩 中考作文在全卷中占据“半壁江山”,作文成绩的高低决定着语文成绩的优劣。 决定中考作文成绩的因素尽管很多,但从评卷实践来看,影响作文成绩的最主要的因素是“语言表达”。因为,参加中考的同学毕竟具有一定写作能力,只要考生认真审清题意,在“中心与材料”、“思路与结构”这两方面,一般是不会出现大问题的,语言表达是打动评卷老师的最主要因素。因此,科学备战中考作文,就要强化文采训练。那么,在短时间内,怎样进行文采训练最有效呢?不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善用修辞,形象描绘 把抽象的概念用具体的画面和形象加以表达,使语言具有画面感、立体感,从而增强文章语言的表现力。 我们先来比较下面一组句子: 1、春天快要来了。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朱自清《春》) 第1句,直接陈述一种现象,让读者知道一个信息。那就是,春天这个季节很快就要到来了。然而,直陈的效果不能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审美的效果比较差。 第2句,“盼望着”两个词语叠用,强化了人们对春天的期盼。 “春天的脚步近了”,更是把春天拟人化,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这就也让读者似乎看到春天正在大踏步向我们走来。 我们再来看下面一段对春花的描写: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花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春花争荣图。文章是怎样用语言构成这样生动形象画面的呢?分析后,不难发现:先创设一个具体的场面,然后分别描写这一场景中具体的“个体”形象,再进行绘声绘色绘态地描写。绘声,就是使用富有表现力的拟声词。上面文段中,蜜蜂“嗡嗡”的声音。绘色,就是遣色彩于笔端。在作者笔下,桃花像火、杏花像霞、梨花像雪,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面,绘出了生机勃勃的春景。绘态,就是抓住景物或人物具有特征的动作神态。成千成百的蜜蜂“闹着”、大小的蝴蝶翩翩起舞、花丛里的花儿在眨眼。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描绘出了不同的物象,使其姿态万千,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可见,加强绘声绘色绘态的写作训练,可使语言具有画面感、立体感,从而增强文章的语言表现力。 善引佳句增强意蕴 根据作文主旨,按照一定的线索或顺序,考生在作文中,应该学会调动平时积累的佳句,展示自己丰厚的文化积淀,增强语言表达的意蕴,让这些佳句在作文中大放异彩。 先来看下面的文段:春天是什么?是白居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红花蓝波;是志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和风细雨;是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柔情朦胧;是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莺啭花香。 这段文字紧紧围绕赞美春天这一中心,灵活运用了诗词中的佳句来描述春天的美景,使读者倍感亲切,如沐春风。 可以像上面文段直接引用诗词中的佳句,也可以间接引用,将自己的创造与佳句结合起来,为表达所用。如:乐观就是那直上青天的一行白鹭,乐观就是那沉舟侧畔的万点白帆,乐观就是那鹦鹉洲头随风拂动的萋萋芳草,乐观就是那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点点落红。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全等三角形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全等三角形解答题压轴题(难)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分别交x轴,y轴于A(a,0),B(0,b),且满足a2+b2+4a﹣8b+20=0. (1)求a,b的值; (2)点P在直线AB的右侧;且∠APB=45°, ①若点P在x轴上(图1),则点P的坐标为; ②若△ABP为直角三角形,求P点的坐标. 【答案】(1)a=﹣2,b=4;(2)①(4,0);②P点坐标为(4,2),(2,﹣2).【解析】 【分析】 (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 (2)①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 ②分两种情形:如图2中,若∠ABP=90°,过点P作PC⊥OB,垂足为C.如图3中,若∠BAP=90°,过点P作PD⊥OA,垂足为D.分别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问题即可.【详解】 (1)∵a2+4a+4+b2﹣8b+16=0 ∴(a+2)2+(b﹣4)2=0 ∴a=﹣2,b=4. (2)①如图1中, ∵∠APB=45°,∠POB=90°, ∴OP=OB=4, ∴P(4,0). 故答案为(4,0). ②∵a=﹣2,b=4 ∴OA=2OB=4 又∵△ABP为直角三角形,∠APB=45° ∴只有两种情况,∠ABP=90°或∠BAP=90° ①如图2中,若∠ABP=90°,过点P作PC⊥OB,垂足为C.

∴∠PCB=∠BOA=90°, 又∵∠APB=45°, ∴∠BAP=∠APB=45°, ∴BA=BP, 又∵∠ABO+∠OBP=∠OBP+∠BPC=90°, ∴∠ABO=∠BPC, ∴△ABO≌△BPC(AAS), ∴PC=OB=4,BC=OA=2, ∴OC=OB﹣BC=4﹣2=2, ∴P(4,2). ②如图3中,若∠BAP=90°,过点P作PD⊥OA,垂足为D. ∴∠PDA=∠AOB=90°, 又∵∠APB=45°, ∴∠ABP=∠APB=45°, ∴AP=AB, 又∵∠BAD+∠DAP=90°, ∠DPA+∠DAP=90°, ∴∠BAD=∠DPA, ∴△BAO≌△APP(AAS), ∴PD=OA=2,AD=OB=4, ∴OD=AD﹣0A=4﹣2=2, ∴P(2,﹣2). 综上述,P点坐标为(4,2),(2,﹣2).

数学八年级上册 全等三角形(篇)(Word版 含解析)

数学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篇)(Word版含解析)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我们知道,经过三角形一顶点和此顶点所对边上的任意一点的直线,均能把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1)如图,在ABC ?中,25,105 A ABC ∠=?∠=?,过B作一直线交AC于D,若BD 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BDA ∠的度数是______. (2)已知在ABC ?中,AB AC =,过顶点和顶点对边上一点的直线,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 ∠的最小度数为________. 【答案】130? 180 7 ? ?? ? ??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得:DA=DB,结合25 A ∠=?,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题意,分4种情况讨论,①当BD=AD,CD=AD,②当AD=BD,AC=CD, ③AB=AC,当AD=BD=BC,④当AD=BD,CD=BC,分别求出A ∠的度数,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1)由题意得:当DA=BA,BD=BA时,不符合题意, 当DA=DB时,则∠ABD=∠A=25°, ∴∠BDA=180°-25°×2=130°. 故答案为:130°; (2)①如图1,∵AB=AC,当BD=AD,CD=AD, ∴∠B=∠C=∠BAD=∠CAD, ∵∠BAC+∠B+∠C=180°, ∴4∠B=180°, ∴∠BAC=90°. ②如图2,∵AB=AC,当AD=BD,AC=CD, ∴∠B=∠C=∠BAD,∠CAD=∠CDA, ∵∠CDA=∠B+∠BAD=2∠B, ∴∠BAC=3∠B, ∵∠BAC+∠B+∠C=180°, ∴5∠B=180°,

历年中考作文题目汇编10篇

历年中考作文题目汇编10篇 一、作文写作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不少于600字;(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4)不限文体(诗歌除外);(5)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重拾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惊喜,每一次成功都是生命的阳光,那每一次失败呢?14岁的青春让我审思起这个问题。在岁月的冲刷中,我终于明白,在我的生命中,失败就像早晨的落花,回首夕阳,我在生命中重拾那份坚定。 那时一定是冬天了,窗外那如春的花早已凋落。那天我早早地来到教室,那天是月考报分数的一天,那分数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很重要,分数下来了,紧张的心情也放下了,可是拿月考却证明我失败了,我的目标呢?失败了,我的梦想呢?也仿佛跟着失败一同破碎了。坐在教室里,我不想哭,因为我知道最伤心的不是我,而是我的父母,我用我的生命做保证,我不是骗子,只是我的一切诺言都被那糟糕的成绩所否定,我,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你们。 又是一天过去了,甚至我还来不及望一眼手表,我就已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中,电话响了,是父亲打的,我犹豫了,我担心,我担心父亲会失望。“喂…爸,我到家了…月考考的不好…恩…”短短的几句话,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电话那头,我体会到父亲那无奈的心情,我再也忍不住泪水,犹如千军万马般的涌出眼眶。 随后,父亲也到家了,一天的工作,他也已疲惫不堪。他说需要问我借一点点时间,他要带我去一个地方。我的点点头。 15分钟的车程,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大海,伴着夕阳,这里美极了,几只海鸥也在海面上飞翔。我和父亲都只是静望大海,良久,父亲说:“孩子,你看见了嘛?你知道小麻雀和海鸥最大的区别嘛?” 我低下头,没有回答。 “并不是体态上的区别,而是当海浪冲击过来时,海面上的小麻雀总能最先起飞,动作灵敏,而海鸥则笨拙的拍动着双翅,但是最终飞越大海,横跨大洋的,还是海鸥。因为,一次失败下,它们仍能从新开始,两次,三次,一直…” 我看到了,看到了那如雄鹰般的飞翔,父亲,谢谢你,我知道,你要告诉我,失败下,自己要重拾一份坚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总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想海鸥一样飞越大海,横跨大洋。 踏着夕阳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拾起一瓣落花,我仍然可以嗅到春的希望。失败伴随着成功走在我的生命中,朝花夕拾,在失败时,我仍然可以携一份坚定,用坚定接受失败、体会失败、感悟失败…我要感谢父亲,我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就像我生命里的落花,虽感伤,但回首夕阳时,我学会:坚定。 【解析】

中考作文真题全面解析

中考作文真题全面解析 1.因为有爱,所以感动;因为感动,懂得了感恩。亲爱的同学,你在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动吗?如果你曾感动于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声祝福,一句劝勉,如果你曾感动于一抹曙光、一片绿叶、一颗露珠、一泓清泉,如果你曾感动于羔羊跪乳、乌鸦反哺、落红护花、落叶归根,那么请拿起你的笔,去记录你的情感历程,用你的智慧,去品味多彩的生活,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感谢生活中的美。 请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我手写我心,言之有物,有真情实感。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③文中不得出现自己学校、老稀和本人的真实名字。 (2005年湖北武汉市中考试题) 2.面对纷繁的生活,我们常常有许多感悟:当我们看见一轮红日冉冉升起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剖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与旺盛的生命力,当我们看见叶子从树上落下时,我们也许会感悟到生命的短暂,而应该珍惜时光发奋进取…… 朋友,你对生活有什么感悟呢?请以“感悟——”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感悟”后面的空白处填一个词或短语。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书写清楚,600字左右。 (2005年浙江衢州市中考试题) 各地中考作文的评分标准,绝大多数都把“切题”“扣题”摆在了

最前头。有许多省市如北京、黑龙江、河北、四川等地,分别将“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列为一类文、二类文的首要标准;也有许多省市如天津、上海、安徽等地,将“切题”作为一、二类的首要标准。切合题意,你的文章才是合格的,才有可能跻身优秀之列。 1.得分点策略 一是扣住话题拟新题。话题作文需要我们自己拟题,如果我们将独词式话题扩展成短语并以此作为写作题目,就能将题目限定在命题者设定的范围内。比如,以“感恩”为话题作文,有同学拟题为“提醒感恩”、“感恩的心”、“相互感恩,始得和谐”等,突出了话题的重要地位,让后面的构思选材等工作自然地围绕题目展开。 二是下笔扣题打一枪。起笔开门见山,直击题目,引得下文围绕这个方向展开。比如,有一满分作文《清晰的面孔》就是这样开头的:“人海茫茫,许多人在你的生命中成为匆匆过客,如天空中划过的流星--只留下美丽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中却保留着一张张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开头强调“清晰的面孔”“久久不能飘散”,很自然地就此展开话题,引出了下文合乎题意的描述。 三是穿插文中巧切题。可以围绕题目拟出一组小标题,穿插在文章之中;可以根据题目拟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间。比如,满分作文《“和谐”画展》一文,以参加“和谐”为主题的画展为内容,描述了“我”精心准备的三幅画:“婴儿哺乳图”、“泪眼蒙胧图”、“夕阳

全等三角形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全等三角形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 一、八年级数学轴对称三角形填空题(难) 1.如图,在△ABC和△DBC中,∠A=40°,AB=AC=2,∠BDC=140°,BD=CD,以点D为顶点作∠MDN=70°,两边分别交AB,AC于点M,N,连接MN,则△AMN的周长为 ___________. 【答案】4 【解析】 【分析】 延长AC至E,使CE=BM,连接DE.证明△BDM≌△CDE(SAS),得出MD=ED, ∠MDB=∠EDC,证明△MDN≌△EDN(SAS),得出MN=EN=CN+CE,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延长AC至E,使CE=BM,连接DE. ∵BD=CD,且∠BDC=140°, ∴∠DBC=∠DCB=20°, ∵∠A=40°,AB=AC=2, ∴∠ABC=∠ACB=70°, ∴∠MBD=∠ABC+∠DBC=90°, 同理可得∠NCD=90°, ∴∠ECD=∠NCD=∠MBD=90°, 在△BDM和△CDE中,

BM CE MBD ECD BD CD ? ? ∠∠ ? ? ? = =, = ∴△BDM≌△CDE(SAS), ∴MD=ED,∠MDB=∠EDC, ∴∠MDE=∠BDC=140°, ∵∠MDN=70°, ∴∠EDN=70°=∠MDN, 在△MDN和△EDN中, MD ED MDN EDN DN DN ? ? ∠∠ ? ? ? = =, = ∴△MDN≌△EDN(SAS), ∴MN=EN=CN+CE, ∴△AMN的周长=AM+MN+AN=AM+CN+CE+AN=AM+AN+CN+BM=AB+AC=4; 故答案为:4.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 2.我们知道,经过三角形一顶点和此顶点所对边上的任意一点的直线,均能把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1)如图,在ABC ?中,25,105 A ABC ∠=?∠=?,过B作一直线交AC于D,若BD 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BDA ∠的度数是______. (2)已知在ABC ?中,AB AC =,过顶点和顶点对边上一点的直线,把ABC ?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A ∠的最小度数为________. 【答案】130? 180 7 ? ?? ? ?? 【解析】 【分析】 (1)由题意得:DA=DB,结合25 A ∠=?,即可得到答案; (2)根据题意,分4种情况讨论,①当BD=AD,CD=AD,②当AD=BD,AC=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