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规培_体表肿物切除术
体表肿物的诊治

体表肿物指主要发生于皮肤及其附属组织,患者常因可见肿物而就诊.病因:有良恶性肿瘤和非肿瘤性病变。
非肿瘤性:疣,皮内或皮下肿物,炎性肉芽肿,瘢痕疙瘩,皮脂腺囊肿(表皮囊肿),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腱鞘囊肿。
肿瘤性:良:汗腺瘤,色素瘤,皮肤乳头状瘤恶:汗腺癌,黑色素瘤,皮肤癌。
诊治要点:1。
主要靠:1)视诊:大小,形态,色泽.2)触诊:硬度,性质(囊实性),活动度。
一般不为诊断而做活检,更不宜切取部分肿物组织做活检,仅与治疗相结合完整切除肿物后做病理检查。
治疗原则:良性肿物:随诊观察,若影响功能或有恶变倾向,及早切除。
恶性:根治切除,切除后送病理。
常见体表肿物:1.疣体:局麻下切除或于皮肤科电灼,冷冻或激光治疗.2.疤痕疙瘩:一般不必处理,确实影响美观或疑有恶变,手术治疗。
缝合应该无张力,术后辅以放射治疗,以免复发.3.皮脂腺囊肿(粉瘤或表皮囊肿):主要由于腺囊管皮脂腺淤积,实为非真性肿瘤,一般1-3cm,与皮肤粘连,基底可活动。
较小时不需治疗,但1cm以上为避免并发感染,宜手术切除。
如感染时,可用百多邦或抗生素治疗,1周后择期手术。
如果形成脓肿,宜切开引流,感染控制后择期手术.4.皮样囊肿:为囊性畸胎瘤,多发生在身体中线部位,与皮肤无粘连,但可与深部筋膜或骨膜粘连,诊断一般需要活检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前应该充分估计肿瘤的深度,术中保护深部重要的结构,避免遗留囊壁,防止复发,少数可恶变。
5。
表皮样囊肿:多为外伤所致,治疗时以手术治疗为主,完整手术切除,防止复发。
极少数发生恶变。
6。
腱鞘囊肿:与皮肤无粘连,但可与深部组织附着,无活动,可门诊手术刺破囊壁,抽出胶冻样囊液,或者手术切除治疗。
汗腺瘤:来源于汗腺及大汗腺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头面部、腋窝、大腿及会阴部,单发,囊性肿块,大约0.5cm大小,表皮皮色稍红,中央常凹陷,治疗以手术切除。
汗腺癌:多发生于40-60岁的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单发的皮下结节或肿块,质地较硬,直径大于2cm,与皮肤粘连,偶伴溢液,手术切除为主,切除时距肿块2—3cm,做区域淋巴结切除.色素痣:头颈部多见,有毛则更安全,不需治疗.仅在易受摩擦部位做预防性切除,但有以下恶变倾向时按黑色素瘤处理。
玻璃体切除术 指南2020

玻璃体切除术指南2020玻璃体切除术指南2020玻璃体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用于治疗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脱离等疾病。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玻璃体切除术的操作步骤、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和康复过程。
一、玻璃体切除术的操作步骤1.麻醉:手术前会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通常是眼部表面滴眼麻醉药物。
2.切口:眼科医生会在患者的眼球上作一个小切口,以便进入玻璃体腔。
3.玻璃体切除:医生使用特殊的仪器,通过切口将玻璃体逐渐切除。
在切除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保护周围的视网膜和晶状体,以防止损伤。
4.填充物注入:在切除完玻璃体后,医生会注入一种填充物来维持眼球的形态。
填充物可以是气体、硅油或玻璃体替代物,具体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
5.切口缝合:手术结束后,医生会缝合眼球表面的切口,并进行适当的包扎。
二、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1.手术前:患者需要提前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同时,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评估手术风险。
2.手术后:术后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眼部护理,避免用力擦眼或揉眼,以免刺激眼球。
同时,患者需要定期复诊,以监测眼部恢复情况。
三、可能的并发症和康复过程1.并发症:玻璃体切除术虽然安全性较高,但仍可能出现一些并发症,如眼压升高、视网膜损伤、感染等。
患者在术后如出现眼部疼痛、视力下降、眼球发红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
2.康复过程:术后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康复指导,包括定期使用抗生素眼药水、避免剧烈运动和提重物等。
一般情况下,患者需要几周到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全康复。
玻璃体切除术是一种常见的眼科手术,能够有效治疗玻璃体混浊和视网膜脱离等疾病。
患者在选择手术前,应与眼科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风险和效果。
同时,在术后的康复期间,患者需要严格遵循医嘱,保持眼部卫生和休息,以促进眼部的恢复。
如有任何不适或疑问,应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意见。
通过正确的手术操作和合理的康复护理,玻璃体切除术能够为患者带来更好的视力和生活质量。
肘窝囊肿切除术日间手术临床路径+表单(2020年版)

ƶ Პ伏
ƶ ᔪ・ᰕ䰤ᵟտ䲒⯵ ƶ ᵟ५ౡ
Ṹ俆亥˗
ƶ ⌱Ⳟ㛔
ƶ ⭘㦟५ౡ˗
ƶ ᵟᲘ㺕⏢
ƶ ᰕ䰤ᵟᇔᵟࡽ߶༷ ƶ ᵟࡽ亴䱢ᙗᣇ㧼㦟⢙
ƶ ᵟࡽ亴䱢ᙗᣇ㧼㦟⢙ ƶ ᵟࡽ哫䞹、⭘㦟
ƶ ᇓᮉǃ༷Ⳟㅹᵟ ࡽ߶༷
ƶ 䱢→Ⳟ㛔⯞ᣔ ⨶
ƶ ᵟࡽᗳ⨶ᣔ⨶ ƶ ᵟࡽ⢙૱߶༷
ᵟѝ
ƶ ᵟᇔӔ᧕ᛓ㘵˗
ƶ ᵟᆹޘṨḕ˗
ƶ 㛪࣏㜭Ựḕ ƶ 䎵༠ᗳࣘമ ƶ ަԆޣỰḕ˖
ƶ ⭥䀓䍘ǃ㛍㛮࣏㜭ǃ㹰රǃࠍ㹰࣏
˗
㜭˗
˗
ƶ ᝏḃᙗ⯮⯵ㆋḕ˄҉㛍ˈщ㛍ˈẵ
˗
∂ˈ㢮⓻⯵ㅹ˅˗
ƶ ᗳ⭥മ˗
ƶ 㜨䜘 ;㓯ᒣ⡷
ƶ 㛈䜘 ;㓯Ựḕ
ƶ 㛈䜘䎵༠Ựḕ
ޕ䲒ਾ
䇺⯇ᐕ
५ౡ
ᣔ⨶ᐕ
ᵟࡽ
ƶ ࣎⨶տ䲒㔝˗
ƶ Ҽ㓗ᣔ⨶
ƶ ޕտ、ޣᇔ˗
ƶ ᵟǃ哫䞹䇴ՠ˗
ƶ ㆮ㖢ᰕ䰤ᵟ⸕ᛵ਼Җ˗
ƶ ㆮ㖢ᵟ㠚䍩䍥䟽⭘૱ॿ䇞Җ ƶ Ӕᖵതᵟᵏ⌘һ亩 ƶ 亴㓖տ䲒ˈᰕ䰤ᵟ˗
ਟ䘹ⲴỰḕ亩ⴞ˖ ƶ 㛈ޣ㢲Ṩ⻱
ƶ ᵟࡽ५ౡ˄韋伏≤˅˗
ƶ 㛈ޣ㢲 &7
ᵟࡽ ˄䰘䇺 ᆼᡀ˅
ƶ դ䲿⯮⯵Պ䇺 ƶ ᵟࡽ亴䱢ᙗᣇ㧼㦟⢙ ᗵ享ⲴỰḕ亩ⴞ˖ ƶ 㹰ᑨ㿴ǃቯᑨ㿴䮌Ự˗
ƶ 䭷Ⰻㅹሩ⯷⋫⯇ ߥˈ᰾⺞ᱟࠪ䲒
ƶ ަԆ⢩↺५ౡ˖ ƶ ᆼᡀտ䲒ᘇǃ⯵Ṹ俆亥ǃ
ࠪ䲒ሿ㔃ㅹDŽ ƶ ੁᇦӔԓ༽䇺ᰦ䰤
ࠪ䲒५ౡ˖ ƶ ṩᦞՔਓਸᛵߥˈ亴㓖
⌘ᛓ㘵а㡜ᛵ ߥ ƶ ᵟਾᣔ⨶ ƶ ᭟ާᡆ㘵⸣㞿 ᣔ⨶ ƶ ᤷሬᇦ࣎⨶ ࠪ䲒㔝 ƶ ࠪ䲒ᇓᮉ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妇产技能考核大纲

附件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标准方案(2020版)(妇产科)一、考核形式及考站设置妇产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临床实践能力考核采用国际通行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方式。
共设3个独立考站,分别为:接诊和沟通考站、临床思维考站、基本技能操作考站。
具体设置如下:二、各考站设置具体要求(一)第1考站:接诊和沟通1.考核内容:妇产科患者接诊,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医患沟通。
2.考核形式:使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简称SP)结合模型进行考核。
考生向SP采集病史,之后进行相应的体格检查和专科查体。
体检可利用模型完成。
之后考生向SP解释病情(包括可能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方案),SP向考生提出1条以上重要的问题,考生需要解答SP问题并进行医患沟通。
每半天更换考试题目。
3.考核考题:妇产科常见疾病及重点疾病。
4.考核时长:30分钟。
5.考核人员:考官2名。
6.场地设备:(1)公共用物:桌椅4套、垃圾筐2个、考题及评分表2套、签字笔2支、计时器1个、口罩、帽子、手套、消毒液、医用垃圾袋、生活用垃圾袋若干。
考官需配备考题答案及评分表,签字笔。
(2)妇科查体用物:妇科检查床(可用诊床替代)、妇科检查模型、治疗车、治疗盘、窥器、检查棉签、刮片、玻璃片、生理盐水、10%KOH溶液等。
(3)产科查体用物:诊床、产科四步触诊模型、皮尺、多普勒等。
注:妇科查体用物及产科查体用物根据题目情况而定。
7.考核评分:由2名考官根据评分表进行独立评分,取2名考官的平均分。
总分100分。
试题范例和评分表见附件1-1和附件1-2。
(二)第2考站:临床思维1.考核内容:妇产科临床思维。
2.考核形式:面试。
此站备考2份病例,产科1例,妇科1例,考生用题倒置于考站门口,考生进入考场前,自行抽取1份考题。
普外包块切除-评分标准

11.挤出皮下积液,对合皮肤,再次消毒,敷料覆盖、固定。标本经家属或患者过目后固定、送检。检测生命体征,交代注意事项,整理用物。
10
职业素养
着装整齐,态度和蔼,遵守无菌原则,能体现人文关怀。
10
考核时间6分钟
100
裁判签名:年月日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评分表-脓肿切开标准操作
规培/实习生
年级
考生姓名
学号
操作项目
内容
标准得分
实际得分
准备
1.医师准备:穿工作服,戴口罩名、年龄、性别,了解药物过敏史。
5
3.了解、评估术区情况,测血压、脉搏等。
4
4.告知操作目的及相关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嘱排尿。
5
5.评估环境,注意保暖,保护患者隐私。
4
7.测试麻醉效果(齿镊或刀尖),术者拇指和食指协助固定切口周围皮肤,取梭形切口,注意切开手法,如有出血,及时止血。
10
8.切开皮肤后,双人配合,对称提起皮缘,沿包块一侧以组织剪或刀片钝锐性结合分离,直至完整切除,如有破损,应将残余囊壁清除并冲洗切口,如遇活动性出血需结扎止血。
10
9.检查有无活动性出血,再次消毒,选择三角针1号丝线全层间断缝合,如残腔较大可放置引流条。
2
3.再次洗手,核查物品有效期,打开切开包外层3/4,持物钳打开切开包的外层1/4及内层。将所需物品如刀片、注射器等放入包内,戴无菌手术套,查看灭菌卡,整理物品。
10
4.络合碘棉球由中央向四周消毒至切口周围30cm,消毒3次,不留空隙,每次消毒范围小于前一次。
5
5.铺洞巾,切开部位位于洞巾中央。
2
6.与助手核对麻药并开启,抽取后沿着脓肿长轴或周围皮肤进行局部皮丘注射,先回抽后再推注麻药。
手术治疗80例复发性体表良性肿物的体会

手术治疗80例复发性体表良性肿物的体会  探讨体表良性肿物手术治疗后容易复发的原因,总结其手术治疗方法及技巧。
标签:  体表良性肿物复发原因治疗体会体表良性肿物常具有包膜或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对机体影响较小,但是肿物过大挤压周围组织,影响机体正常功能时,应及时行手术摘除,此类肿物手术容易彻底摘除且不转移,未完整摘除肿物易导致复发[1]。
我科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手术治疗80例复发性体表良性肿物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158例患者,男81例,女74例,年龄18~53岁,平均(31.2±10.7)岁,经临床诊断,肿物分类如下:腱鞘囊肿64例、皮脂腺囊肿48例、纤维瘤26例、表皮样囊肿11例、脂肪瘤9例,其中第1次手术后复发者87例、第2次手术后复发者49例、第3次手术复发者22例。
术后半年内复发者69例、0.5~1年内复发者53例、1~1.5年内复发者36例。
随机分为2组,80例实验组患者与78例对照组患者在病例选择上无显著差异(P >0.05),有可比性。
1.2方法对于80例实验组患者,根据肿物分布选择局麻或椎麻,标记肿物,常规消毒术区,采用弧形皮肤切口,切口大小等于或略大于肿物直径,切开皮肤全层,分离肿物周围组织,先由瘤体边缘粘附疏松部着手分离瘤体底部,将瘤体连同顶部覆盖皮瓣一起翻转,尽可能完整切除肿物[2]。
若分多次摘除时,及时止血,使手术视野清晰,术中尽量避免损伤血管及肿物表面的皮肤。
完整切除肿物后,用3%过氧化氢冲洗创腔,并止血,采用美容缝合,加压包扎创面2~5d,必要时可暴露创面,伤口外涂红霉素软膏或应用抗生素,术后5~7d拆线。
对于78例对照组患者均采取局部麻醉,手术切口采用直切口,术毕未详细检查肿物有无残留,手术方法及术后护理均同实验组患者。
临床医生 规培 标准

P01:【培训基地】内科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培训基地P02:【培训基地】外科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培训基地P03:【培训基地】妇产科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培训基地P06:【培训基地】神经科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培训基地P07:【培训基地】皮肤科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培训基地P08:【培训基地】眼科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培训基地P09:【培训基地】耳鼻咽喉科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培训基地P12:【培训基地】康复医学科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培训基地P14:【培训基地】医学影像科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联合培训基地P17:【培训基地】口腔科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培训基地416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规培妇产科医师培养标准发布时间:2008-7-20信息来源:本站妇产科细则妇产科专业为临床医学学科,是一门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包括妇科和产科两大部分,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同时又涉及内科、外科、儿科等多门学科。
在我国,妇科学还包括计划生育相关内容。
产科和妇科既有一定的独立性,有密切相关,掌握好两大分支的基础知识是成为合格妇产科医师的必须条件。
妇产科专业包括:妇科、产科、计划生育、辅助生殖等亚专业。
妇产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培训内容包括了产科和妇科的全部基本知识和技能,不同阶段培训,必须从低级到高级逐阶段完成。
受训者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妇产科亚专业的培养。
一、培养目标通过全面、正规、严格的临床住院医师培训,使受训者在完成培训后,能独立和基本正确地对妇产科常见疾病进行诊断和处理;能够作为术者完成妇产科常见中小型手术;并具备自学能力。
二、培养方法培训时间为3年。
受训者在妇产科各亚专业轮转学习。
轮转科室具体时间安排如下:年限妇科病房产科病房门诊(含计划生育)第1年 4个月 4个月 4个月第2年 4个月 4个月 4个月第3年 4个月 4个月 4个月注:各培养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轮转时间和顺序,但不能缺项,时间不能减少第2~3年管理病人数目应超过第一阶段。
2020版肝胆外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全集

2020版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肝胆外科目录第一章肝胆外科常规操作第一节腹膜腔穿刺术第二节中心静脉压测量第三节体表肿块穿刺取样活检术第四节胃插管术第五节脓肿切开引流术第六节胃肠减压术第七节清创缝合术第八节换药术、拆线法第二章肝胆疾病常手术操作规范第一节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第二节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第三节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第四节经皮肝脓肿穿刺引流术第五节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第六节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第七节内镜鼻胆导管引流术(ENBD)第八节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PT、EST)第九节胆道镜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第十节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取息肉术第三章腹腔镜肝胆胰手术操作指南第一节总论第二节腹腔镜肝手术第三节腹腔镜胆道手术第四节腹腔镜胰腺手术第五节腹腔镜脾手术第一章肝胆外科常见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腹膜腔穿刺术【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以明确腹腔内有无积脓、积血,或抽液作化验和病理检查。
2.大量腹水引起严重胸闷、气短者,适量放液以缓解症状。
3.行人工气腹作为诊断和治疗手段。
4.腹腔内注射药物。
【禁忌证】1.严重肠胀气。
2.妊娠。
3.因既往手术或炎症腹腔内有广泛粘连者。
4.躁动、不能合作或肝昏迷先兆。
【操作】1.嘱患者排尿,以免刺伤膀胱。
2.取平卧位或斜卧位;如放腹水,背部先垫好腹带。
3.穿刺点的选择:(1)脐和髂前上棘间连线外1/3和中1/3的交点为穿刺点;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
(2)脐和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上方1cm,偏左和右1~1.5cm处。
(3)若行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在腹中线上取穿刺点。
4.常规消毒皮肤,术者带无菌手套,铺无菌孔巾,并用1%~2%普鲁卡因2ml作局麻,须深达腹膜。
5.作诊断性抽液时,可用17~18号长针头连接注射器,穿刺针垂直刺入皮下在皮下潜行后再垂直刺入腹腔;抽液后拔出穿刺针,揉压针孔,局部涂以碘酒,盖上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6.腹腔内积液不多,腹腔穿刺不成功,为明确诊断,可行诊断性腹腔灌洗,采用与诊断性腹腔穿刺相同的穿刺方法,把有侧孔的塑料管尾端连接一盛有500~1000ml无菌生理盐水的输液瓶,使生理盐水缓缓流入腹腔,当液体流完或病人感觉腹胀时,把瓶放正,转至床下,使腹内灌洗液借虹吸作用流回输液瓶中;灌洗后取瓶中液体作检验;拔出穿刺针,局部碘酒消毒后,盖无菌纱布,用胶布固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操作步骤
切除肿物
(3)按相同方法,分离肿物的另 一侧及基底部,直到肿物完全摘除 。对于囊肿而言,若分离时不慎剥 破囊肿,应先用纱布擦去其内容物 ,然后继续将囊肿完全摘除。如果 是腱鞘囊肿,需将囊肿连同其茎部 的病变组织以及周围部分正常的腱 鞘,与韧带彻底切除,以减少复发 机会(操作过程中需避免囊肿破裂 ,并注意需完整切除肿物)。
注意事项
1.应进行常规术前检查化验,包括心电图、血常规,凝血五 项、传染病检查等。
2.严格遵守无菌、无痛、无创、无张力缝合等操作原则。 3.切口选择尽可能简便、隐蔽。 4.止血彻底,保持术野清晰。 5.创缘皮肤对合整齐,防止皮下无效腔(死腔)。 6.麻醉适当,避免过量。 7.术后适当固定,定期检查。
2.然后分层注射,即由皮丘按解剖层次向 四周及深部扩大浸润范围。
局部浸润麻醉方法
3. 注药时应将较大量麻药在短时内加压注
入,使麻药在组织内产生水压作用, 即为张力性浸润,因此麻药能与神经 未稍广泛而均匀地接触,使麻醉效果 更为增强。 4. 每次注药前都要回抽注射器,以免误注 入血管内。
区域阻滞麻醉
正常皮肤,怀疑恶变的需要切除周围正 常皮肤3 cm,并将全层皮肤切除。切
下组织送病理检查。
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 神经纤维瘤是一
种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速度较慢 ,但也可阶段性加速生长,如青春 期和妊娠期,可累及神经、肌肉、 骨骼、器官和皮肤。神经纤维瘤目 前的治疗以病理组织切除、改善局 部形态、减轻瘤体负荷为主。术中 将肿瘤与其起源的神经干一并游离 出来,将病变神经及肿瘤完整切除 ,近端神经断端应置于血液供应丰 富的组织内,以防术后疼痛。如肿 瘤发源于粗大的神经干,如尺、桡 、正中神经等,则应注意手术时勿 将其损伤,如有损伤,需作神经缝 合。
体表肿物切除术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体表肿瘤
是指来源于皮肤、皮肤附件、皮下组织等浅表软组织的肿瘤。 体表肿瘤也分良性的和恶性的,以良性的多见。 体表肿瘤虽形状大小相似,但其类、性质各不相同,其治疗
方法和预后亦不同。所以一旦发现身上出现肿块,应到医 院就诊。 视诊、触诊即可诊断。 体表肿瘤以手术治疗为主,可根治。
(4)缝合切口,一般不放置引流 。
脂肪瘤
脂肪瘤手术注意事项包括:①肿瘤血运较为丰富,术中术后 出血较多,术中要彻底止血,消灭死腔,术后加压包扎, 引流通畅,防止血肿及渗出液的积聚,较大的脂肪瘤切除 后应予以留置橡皮条引流。②面部的皮下脂肪瘤可采用类 似整容手术的手术方法。③多发性对称性脂肪瘤无完整包 膜,且常沿周围组织结构间隙生长,不易切净,故手术仅 强调达到美容效果,不以完全切除为目的。
局部麻醉分类 ➢ 表面麻醉
➢ 局部浸润麻醉 ➢ 区域阻滞麻醉
➢ 神经阻滞 (臂神经丛阻滞、颈神经丛阻滞、 肋间神经阻滞、指趾神经阻滞)
局部浸润麻醉方法
1.先在皮肤切口一端皮内注射一皮丘,继 沿切口走行方向作成一连串皮丘,作 新皮丘时注射针应在前一皮丘内刺入 ,只有第一针刺入时才有痛感,此即 一针技术。
色素痣
色素痣 是由色素细胞错构并聚集所形
成的赘生或色斑。手术切除适应证包括: ①经常受摩擦部位,如足底、手掌、外生 殖器部位,或带有色素晕者;②有碍面容 ,切除后可以改善外貌者;③患者有恶变 恐惧症,经解释无效者;④凡有以下恶变 信号的痣,应立即切除,切勿延误,如: 痣骤然增大;颜色加深或不均匀;痣边界 变模糊,色素呈放射状扩展;痣周围出现 色素环、色素小点或卫星小痣;痣上原有 毛发,而毛发脱落者;局部有轻微刺痒、 灼热、疼痛;表面易出血、结痂或溃疡。 手术可在局麻下进行,切除时应包括周围
标本处理
标本处理:记录肿物的位置、大小、
外形、硬度、性质及与周围组织的毗 邻关系等;若为囊肿,还需描述囊壁 及囊内容物情况。将标本置于福尔马 林溶液标本瓶中,送病理检查。
术后处理
术后处理 切口敷料要妥善包扎,根据身体不同部位按期拆 线(一般头面颈部在4~5日拆线,下腹部、会阴部6~7日 ,胸部、上腹部、背部、臀部7~9日,四肢10~12日,减 张缝线14日,年老、营养不良病人可延迟拆线时间,有时 可以采用间断拆线)。
并发症及处理
1.出血:出血少,可局部加压包扎;出血多,需重新拆开切 口止血。
2.感染:局部热敷,更换敷料,有时需要伤口引流及使用抗 生素。
3.复发:了解病变性质后,再次手术治疗。
END
结束
常见的体表肿瘤
脂肪瘤、皮脂腺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血管瘤、色素痣 等,
目的
诊断作用:了解体表肿物的性质。 治疗作用:切除肿物以解决肿物引起的局部压迫或不适等情
况,特殊部位手术如脸部等,可满足患者对美容效果的 要求。
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影响功能、劳动、美观者可考虑手术。
全身各部位的体表肿物,如皮脂腺囊肿、表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腱鞘囊肿等,以及一些体表的良性肿瘤,如 纤维瘤、脂肪瘤、表浅血管瘤等。 禁忌症: 全身出血性疾病者。 肿物合并周围皮肤感染情况者。
血管瘤
血管瘤 是先天性毛细血管增生
扩张的良性肿瘤,多在出生时或出 生后不久发生,少数在儿童期或成 人期开始发病。手术治疗原则:尽 可能切除病灶,以免复发,切除病 灶后的创面应以能拉拢缝合,且不 引起局部器官移位及功能障碍为宜 。对于创面较大的头面部、手部及 其他重要的创面,可进行全厚皮或 中厚皮移植、修复。
松节油轻轻擦去(不提倡剔除毛发,只在毛发较多较长 时,使用剪刀剪去即可)。
操作前准备
2.材料准备 治疗车:车上载有以下物品: 切开缝合包:包括治疗碗、无菌杯、洞巾、消毒巾、布巾钳、圆刀片、
刀柄、小止血钳、组织钳、有齿镊、组织剪、3|0号线、4|0号线、中 圆针、三角针、持针器、纱布、弯盘等。 消毒用品:0.5%碘伏(目前多使用碘伏进行消毒,若使用碘酊消毒,则 需要75%酒精脱碘)。 麻醉药物:2%利多卡因10ml或1%普鲁卡因10ml(使用普鲁卡因需要 先皮试)。 其他:注射器(10ml 1个)、注射用生理盐水、甲醛(福尔马林)溶液 的标本瓶1个;抢救车1辆;无菌手套2副;胶布1卷等。
概念
– 围绕手术区四周和底部注 射局麻药,以阻滞进入手 术区的神经干和神经末梢 ,称为区域阻滞麻醉。
适应证
– 适用于短小手术及避免穿 刺病理组织的手术。操作 方法同局部浸润麻醉。
区域阻滞麻醉技术
操作步骤
切除肿物
(1)根据肿物形态不同,而采用 梭行或纵行切口(应平行于皮纹方 向,避开关节、血管等部位) (2)切开皮肤后,用组织钳将一 侧皮缘提起,用剪刀沿肿物或囊肿 包膜外作钝性或锐性分离(切除过 程中需随时止血,若使用电刀可减 少出血)。
小杯内放入数个棉球或纱布,助手协助,倒入适量0.5% 的碘伏。 (2)消毒:使用0.5%的碘伏,消毒手术区域两遍(手术切 口周围30cm范围,由内到外。消毒应由相对清洁至相对 不清洁区) (3)铺巾:术者再次手术洗手,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铺骤
3.麻醉:沿表浅肿物周围,使用1-2%利多卡因(或者其他 局麻药)作局部浸润麻醉,皮肤切口线可加用皮内麻醉。
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 又称粉瘤或皮脂
腺瘤,是一种皮脂分泌物潴留淤积 性疾病。以病损部的黑头粉刺和囊 肿感染为主要表现,偶见发生癌变 。治疗原则:手术中可在与囊肿相 连的皮肤,尤其是见到导管开口时 ,沿着皮纹方向设计梭形的皮肤切 口,连同囊肿一起摘除。分离时应 特别小心,囊壁很薄,应当尽量完 整地摘除。如果残留囊壁,则易于 复发。如果术前有红、肿、热、痛 等炎症表现,则应首先控制炎症, 后期再安排手术。
操作前准备
1.患者准备 测量生命体征(心率、血压、呼吸),评估全身状况,确定
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前的常规化验检查。 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操作过程和可能的风险(术前沟通、
确认知情同意很重要)。 告知需要配合的事项(操作过程中需保持体位,如有头晕、
心悸。气促等不适及时报告)。 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清洗局部,剪去毛发,局部若涂有油质类药物时,可用
操作前准备
3.操作者准备 (1)核对患者信息 (2)掌握体表肿物切除操作相关知识,并发症的诊断与处
理方法。 (3)了解患者病情、操作目的及术前辅助检查情况。 (4)协助患者体位摆放,操作者戴帽子、口罩,并准备器
械。
操作步骤
1.体位:根据体表肿物部位,取患者舒适体位。 2.消毒铺单。 (1)准备:术者手术洗手(按七步洗手法洗手),在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