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历年中科院考试名词解释和填空

细胞生物学历年中科院考试名词解释和填空
细胞生物学历年中科院考试名词解释和填空

细胞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受体:任何能与特定信号分子(配体)结合的膜蛋白分子,通常导致细胞摄取反应或细胞信号转导。

2.细胞培养:在体外模拟体内生存环境,培养从机体中取出的细胞,并使之生存和生长的技术。

3.信号转导:细胞将外部信号转变为自身应答反应的过程。

4.细胞学说:生物科学的重要学说之一,包括三个基本内容:所有生命体均由单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细胞只能由原有细胞分裂产生。

5.应力纤维:真核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纤维束,由大量平行排列的肌动蛋白丝组成。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含有丰富的应力纤维,通过黏合斑附着在胞外基质上。

6.磷脂转换蛋白:将磷脂从一种生物膜转移到另一生物膜的水溶性转运蛋白,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7.ES细胞:在哺乳动物胚泡中发现的一类具有分化成各种胚胎组织细胞能力的细胞。可在体外培养,通过遗传修饰后导入胚泡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8.嵌合体:同一器官出现不同性状的生物体,这是由于体细胞突变形成遗传型不同的细胞所组成的。

9.交叉:细胞减数分裂的双线期,同源染色体仍然相联系的部位。

10.Hayflick界限:细胞,至少是培养的二倍体细胞,不是不死的,而是有一定的寿命;它们的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的界限,这就是Hayflick界线。

11.细胞周期: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生长到下一次分裂终了所经历的过程,所需的时间称细胞周期时间。

12.溶酶体:一层单位膜围成的囊泡状小体,球形或卵圆形、大小不一、内部电子致密度极为不同的微小颗粒。具有高度异质性。基质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膜上具有H+质子泵,溶酶体膜内存在着特殊的转运蛋白,溶酶体的膜蛋白高度糖基化

13.原癌基因:脊椎动物正常细胞中的与癌基因相似的DNA序列,为细胞生长、增殖所必须,突变后,可导致细胞增殖发生异常。

14.核小体:是染色体的基本结构单位,包括200bp左右DNA、一个组蛋白八聚体和一分子组蛋白H1。

15.线粒体半自主性:有自己的遗传物质--线粒体DNA,有蛋白质合成系统,但遗传信息量不足,仍受控于细胞核的遗传信息。

16.肌醇磷脂信号通路: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信号转导通路中的一种途径,这一信号系统又称为“双信使系统”。

17.分子伴侣:是一类能识别肽链的非天然解耦股,并能协助其他蛋白质多肽链进行正确折叠、组装、转运及降解的蛋白分子。它能介导其他蛋白质正确装配成有功能活性的空间结构,而本身不参与最终装配产物的组成。

18.全能干细胞:具有能够发育成为各种组织器官的完整个体潜能的细胞。

19.细胞呼吸: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

20.DNA甲基化:指生物体在DNA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特定的碱基上的过程。

21.核型:是指每一物种所特有的染色体的数目及每一染色体所特有的形态特征。

22.核糖体:是细胞内一种核糖核蛋白颗粒,主要由RNA和蛋白质构成,其唯一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多肽链,所以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分子机器。

23.免疫细胞: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

24.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内蛋白纤维交织而成的立体网架结构。参与细胞形态的维持、细胞运动、细胞分裂等几乎所有的细胞生命活动。包括微管、微丝、中间纤维三种成分。

25.端粒:在染色体两端、富含G的简单重复序列,是染色体末端的特化部位。能够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同时端粒的长短与细胞衰老相关、肿瘤有关

26.奢侈基因:指指导产生细胞分化时出现的各种特异蛋白,但不参与维持细胞生存的基因。

27.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 序列。

28.细胞周期蛋白:是真核细胞中的一些功能相似的同源蛋白,随细胞周期的变化呈周期性的出现与消失的蛋白质。

29.着丝粒:处于主缢痕中心部位,是主缢痕内部高度重复的异染色质结构。

30.泛素化:指泛素分子在一系列特殊的酶作用下,将细胞内的蛋白质分类,从中选出靶蛋白分子,并对靶蛋白进行特异性修饰的过程。

31.整联蛋白:整联蛋白属整合蛋白家族,是一类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细胞表面,依赖于Ca2+或Mg2+的异亲型细胞黏附分子。

32.差速离心:是交替使用低速和高速离心,用不同强度的离心力使具有不同质量的物质分级分离的方法。

33.细胞分化:是指从受精卵开始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之间逐渐产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4.微粒体:细胞匀浆后由内质网形成的囊泡。

35.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失去了发育成完整个体的能力,发育潜能受到一定的限制。

36.杂交瘤:是在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用骨髓瘤细胞和B细胞融合而成的细胞。

37.荧光原位杂交:使用荧光素标记探针,以检测探针和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或分裂间期的染色质的杂交。

38.孔膜区:细胞核核被膜上核孔周围的核膜特称为孔膜区,它也有一些特有的蛋白成分。

39.基因组:一个细胞或者生物体所携带的一套完整的单倍体序列,包括全套基因和间隔序列。

40.细胞因子:由免疫细胞和某些非免疫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41.细胞程序性死亡:是受到严格的基因调控、程序性的细胞死亡形式。对

生物体的正常发育、自稳态平衡及多种病理过程具有

重要的意义。

42.内吞:指通过细胞质膜内陷形成囊泡,将外界物质裹进并输入细胞的过程,是细胞质膜运送物质的一种方式。

43.ECM:存在和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的蛋白和多糖纤维网络交替结构体系,其来自于细胞生命代谢的分泌产物,组成细胞的微环境。包括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胶原与弹性蛋白;纤连蛋白与层粘蛋白等成分。

44.钙黏着蛋白:介导Ca2+依赖性的细胞与细胞间黏着的相关糖蛋白家族成员。

45.snRNPs:剪接体中各种核糖核蛋白颗粒。因其由snRNAs与特异蛋白质结合而组成,故称snRNPs。

46.内含子:是一个基因中非编码DNA片段,它分开相邻的外显子。

47.着丝点:着丝粒两侧的具有三层盘状或球状结构的蛋白。

48.细胞识别:是指细胞对同种或异种细胞、同源或异源细胞的认识。

49.动作电位:在神经元或肌细胞质膜上产生的一种快速、短暂、自我传播的电信号。

50.联会复合体:减数分裂前期Ⅰ染色体配对时,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复合结构

51.转分化:一种组织类型的干细胞在适当条件下可分化为另一种组织类型的细胞,称为干细胞的转分化。

52.胞吞作用:又称入胞作用,是通过质膜的变形运动将细胞外物质转入细胞内的过程。不能透过细胞膜的大分子物质转运到细胞内部的运输方式

53.癌基因:在一些逆转录病毒的基因组中存在的能促使细胞无限增殖进而癌变的DNA序列

54.减数分裂:是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其特征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分裂后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为亲代细胞的一半。

55.转录因子:指能够结合在某基因上游特异核苷酸序列上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能调控其基因的转录。

56.表观遗传:与核苷酸序列无关的调节基因表达的可遗传控制机制。

57.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

58.高尔基体:由单位膜围成的平行排列的扁平囊泡和周围的大泡、小泡构成的一组膜性结构,分布因细胞不同而异,有极性特点。主要是蛋白质和脂类组成59.间隙连结:在动物细胞间专司细胞间通信的连接方式。相邻细胞质膜上的两个连接子对接形成中空的完整的间隙连接结构,以利于小分子通过。

60.脂筏: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

61.主要组织相容体:是由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组成,定位于动物或人某对染色体的特定区域,呈高度多态性。

62.原位杂交:通过单链RNA或DNA探针对细胞或组织中的基因或mRNA进行定位的技术。

63.细胞融合:两个细胞通过质膜的接触并相互融合形成一个细胞的过程。

64.第二信使:第一信使分子(激素或其他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产生或释放到细胞内的小分子物质,如cAMP, IP3, Ca2+等,有助于信号向胞内进行传递

65.细胞全能性: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66.通讯连接:保持细胞化学信号或电信号的联系以及维持组织细胞的协调与合作等功能的连接方式。

二、填空题

1.在粗面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除进行糖基化修饰外,还可进行羟基化、形成脂锚定蛋白和跨ER膜运输等修饰作用,以使新生多肽链折叠成正确的三维结构。

2.在膜泡和细胞器的胞内运输中,微管为运输物质提供轨道和方向,而运输的动力则来自马达蛋白。

3.磷脂合成是在光面内质网的胞质溶胶面面上进行的,合成的磷脂向其他细胞部位转移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磷脂转移蛋白转运和出芽。

4.线粒体中ATP的合成是在内膜上进行的,ATP合成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糖酵解。

5.在细胞骨架系统中较为稳定的一种骨架纤维是_中间纤维_,其主要组成为_角蛋白_。

6.按功能来分类,细胞连接结构可分为_锚定连接_、_紧密连接_和_通讯连接_。

7.组蛋白是构成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结构蛋白,富含带电荷的Arg和Lys等碱性氨基酸,等电点一般在pH 7以上,属于碱性蛋白。

8.胞吞可分为两种类型:胞吞物质若为溶液的,则称为胞饮;若胞吞物为大的颗粒,形成的囊泡较大,则称为胞吃。

9.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关键反应是PIP2 水解生成IP3 和DAG二个第二信使。

10.许多科学家认为真核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细菌和蓝藻,这种理论被称为学说内共生学说。

11.分化细胞基因组中所表达的基因大致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类是持家基因;另一类称为奢侈基因。

12.在对细胞中某些成分进行定性和定位研究时,可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采用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染色方法加以显示。

13.溶酶体一般有0.25-0.8υm,最小有0.025-0.05υm,最大有1 υm

14.核糖体上具有一系列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结合位点与催化位点,结合位点主要包括A位点、P位点、E位点和mRNA结合位点等,催化位点包括肽酰转移酶位点等。

15.高尔基体修饰蛋白的过程中,糖基化修饰发生在中间膜囊面,分泌泡发生在外侧面。经高尔基体加工、分类的蛋白质的主要去向是溶酶体、细胞质膜、胞内体和分泌到细胞外。

16.线粒体外膜标记酶是单胺氧化酶,内膜标记酶是细胞色素氧化酶,基质标记酶是苹果酸脱氢酶。

17.线粒体的结构:外膜、内膜、基质、膜间间隙。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18.生物膜包括细胞质膜和器膜,构成细胞膜的脂类有磷脂,鞘脂和胆固醇。

19.细胞质膜对物质的通透有高度选择性。物质通过细胞质膜的途径有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和胞吞作用。

20.常常可以看到细胞质膜的损伤性变化,质膜上的功能性蛋白质-ATPase活性-降低。

21.按分化水平,成体干细胞可分为多能干细胞和单能干细胞。

22.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的主要研究领域是细胞编程。

23.贴壁生长的细胞具有三个特点:具有接触抑制现象,有一定的寿命,和只能是深层细胞。

24.贴附细胞的生长过程包括G0 期,G1期,S 期,G2 期,和M 期。

25.电子显微镜使用的是电磁透镜,光学显微镜使用的是玻璃透镜。

26.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长与增殖是受核基因组和自身细胞基因组两套遗传信息控制的,所以被称为半自主细胞器

27.微管周围由13 条原纤维排列而成,每一条原纤维由二种直径为4nm的球型亚单位α和β微管蛋白组成。

28.膜蛋白的三种基本类型:膜内在蛋白,膜周边蛋白,脂锚定蛋白。

30.Rab蛋白是一种单体GTPase,其作用是将GTP水解。

31.内吞作用的受体可能有三种去向:受体和配体一起由载体小泡运回到原来的质膜上再利用,大多数受体可形成载体小泡重新运回到原来的质膜上再利用,和受体和配体一起进入溶酶体被降解。

32.最小和简单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33.质体的前体叫做前质体,可以分化为质体,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

34.染色质分为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两种,异染色质的嗜碱性更强

35.细胞器和分泌泡运动是受控制的,微管决定了他们的轨道和方向,马达蛋白为其提供动力。

36.染色体的结构单元是核小体。

37.神经系统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类细胞组成。

38.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有内分泌信号传导,旁分泌信号传导,自分泌信号传导,神经信号传导。

39.神经细胞的两种基本细胞是神经元细胞,神经胶质细胞。

40.细胞周期依次为G1,S,G2和M四个时相。

41.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共同起源于外胚层,而施旺细胞则来自中胚层。

42.减数分裂过程中,第一次分裂后期是_同源染色体分离,而第二次分裂后期是非同源染色体分离。

43.补体激活途径包括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MBL激活途径

44.Na+-K+泵的能量来源是ATP ,植物细胞中发生协同运输时,能量直接来源于电化学梯度。

45.与中间纤维有关的细胞连接方式有桥粒,植物细胞间则通过胞间连丝连接。

46.能够通过核孔复合物的4种物质是核蛋白、核定位信号、输入蛋白和输出蛋白。

47.核纤层应属于细胞骨架的中间纤维家族,其主要功能是对被膜起支撑作用和参与染色质与核的组成。

48.细胞外基质中含量最高并起支架作用的蛋白是结构蛋白。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 细胞:是生命体活动的基本单位。 原位杂交:确定特殊的核苷酸序列在上染色体或细胞中的位置的方法称为原位杂交 脂质体: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其极性端插入水相而非极性尾部面向空气界面,搅动后形成乳浊液,即形成极性端向外而非极性尾部在部的脂分子团或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 主动运输:有载体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此种转运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 转移序列:存在与新生肽连中使肽连终止转移的一段信号序列,可导致蛋白质锚定在膜的脂双层中。因终止转移信号作用而形成单次跨膜的蛋白质,那么该蛋白质在结构上只有一个终止转移信号序列,没有部转移信号,但在N端有一个信号序列作为起始转移信号。 P34cdc2/cdc28:是有芽殖或裂殖酵母cdc2/cdc28基因表达一种分子量为34X103细胞周期依赖的蛋白激酶。 细胞全能性: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 指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密切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胞体和分泌泡等。 Caspase家族: Caspase活性位点是半胱氨酸(Cysteine),裂解靶蛋白位点是天冬氨酸残基后的肽键,因此称为Cysteine aspartic acic specific protease,即Caspase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有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细胞分化。或:由于基因选择性的表达各自特有的专一蛋白质而导致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差异。 分泌型胞吐途径:真核细胞都从高尔基体反面管网区分泌的囊泡向质膜流动并与之融合的稳定过程。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交织而成的立体网架结构,它充满整个细胞质的空间,与外侧的细胞膜和侧的核膜存在一定的结构联系,以保持细胞特有的形状,并与细胞运动有关。(也可以这样回答:从广义上讲,细胞骨架包括细胞质骨架、细胞核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从狭义上讲,细胞骨架即为细胞质骨架,包括微管、纤丝两大类纤维成分)。 膜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流动性,膜脂的流动性主要是指脂分子的侧向运动。 钙粘素:属亲同性CAM,其作用依赖于Ca2+。钙粘素分子结构同源性很高,其胞外部分形成5个结构域,其中4个同源,均含Ca2+结合部位。决定钙粘素结合特异性的部位在靠N末端的一个结构域中,只要变更其中2个氨基酸残基即可使结合特异性由E-钙粘素转变为P-钙粘素。钙粘素分子的胞质部分是最高度保守的区域,参与信号转导。 接合素蛋白:它既能结合网格蛋白,又能识别跨膜受体胞质面的尾部肽信号,从而介导跨膜受体及其结合配体的选择性运输。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名词解释等

1、微观经济:研究的是经济活动个体决策者的行为及后果。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 宏观经济: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宏观经济中运行的主要问题:经济波动及与此相联系的就业与失业问题;价格水平和与此相联系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增长问题。 2、需求的概念: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间内在每一个价格下对一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Qd=f(p) 需求的价格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点之间的弹性;需求的点弹性是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需求量变动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3、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因素:商品的可替代性;商品的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4、均衡:经济中的有关变量在一定条件下所达到的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水平下相等的供给与需求的数量。 5、总效用(TU):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消费一定量的商品所获得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引起的总满足程度的变化。效用函数: U = f ( X1 , X2 )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7、无差异曲线:给消费者带来同等程度的满足水平或效用指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 等产量线:经济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所有轨迹。 8、预算线: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预算线的方程:I = P1X1 + P2X2

2020-2021中科院细胞生物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等信息汇总

2020-2021中科院细胞生物学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等信息汇总 本文将由新祥旭考研简老师对中科院细胞生物学专业考研进行解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板块:中科院的介绍,院系介绍,考研科目介绍,考研参考书目以及细胞生物学考研备考经验,细胞生物学专业院校排名情况等几大方面。 一、学校简介 动物研究所历史悠久,人才辈出,贡献卓著。1962年由昆虫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合并成为现在的动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目前拥有三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即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和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有馆藏量近800万号的动物标本馆;还建立了国家动物博物馆,以及众多的野外观察研究台站和基地。研究所主要定位在围绕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及其人与自然协调并存等方面的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在珍稀濒危动物保护、有害动物控制、资源动物可持续利用、动物疾病预警与防控、生殖与发育生物学、动物系统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开展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研究。现有在学研究生600多人。

二、招生情况、考试科目071009 细胞生物学计划6人 071009 细胞生物学6 可接收推荐免 试生,可硕博连 读 1生态毒理学戴家 银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学④852细胞生物学 2分子神经毒 理 伍一 军 欢迎医学背景 考生报考 3媒介昆虫与 病毒互作 郑爱 华 4细胞运动和 肌肉收缩 李向 东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或622动物学④852细胞生物学或853遗传学 5神经细胞与 昆虫行为 王琛 柱 ①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③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或602高等数学(乙)④852细胞生物学或853遗传学 6昆虫社会行 为与神经调 节 周传同上 三、参考书目 61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化学》(2002年第三版),上、下册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基因Ⅹ》(中文版),Benjamin Lewin,科学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试卷及答案套

细胞生物学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一)A型题 1.细胞分化过程中,基因表达最重要的调节方式A.RNA编辑 B.转录水平的调节 C.转录后的修饰 D.翻译水平的调节 E.翻译后的修饰 2.溶酶体的水解酶与其它糖蛋白的主要区别是 A、溶酶体的水解酶是酸性水解酶 B、溶酶体的水解酶的糖链上含有6-磷酸甘露糖 C、糖类部分是通过多萜醇加到蛋白上的 D、溶酶体的水解酶是由粗面质网合成的 E、溶酶体的水解酶没有活性 3.构成缝隙连接的连接小体的连接蛋白分子每个分子跨膜A.1次 B.2次 C.4次 D.6次 E.7次 4.能防止细胞膜流动性突然降低的脂类是 A.磷脂肌醇 B.磷脂酰胆碱 C.胆固醇 D.磷脂酰丝氨酸 E.鞘磷脂

5.目前所知的最小细胞是 A.球菌 B.杆菌 C.衣原体 D.支原体 E.立克次体 6.电子传递链位于 A、细胞膜 B、线粒体外膜 C、膜间腔 D、线粒体膜 E、线粒体基质 7.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 A、不涉及基因的激活和表达 B、没有蛋白质合成 C、涉及一系列RNA和蛋白质的合成 D、没有RNA参与 E、DNA的分子量不变 8.胶原在形成胶合板样结构 A.皮肤中 B.肌腱 C.腺泡 D.平滑肌 E.角膜 9.细胞学说的创始人是 A.Watson &Crick B.Schleiden &Schwann C.R. Hook&A. Leeuwenhook

D.Purkinje&VonMohl E.Boveri&Suntton 10.质网与下列那种功能无关 A、蛋白质合成 B、蛋白质运输 C、O-连接的蛋白糖基化 D、N-连接的蛋白糖基化 E、脂分子合成 11.激素在分化中的主要作用 A.远距离细胞分化的调节 B.细胞识别 C.细胞诱导 D.细胞粘附 E.以上都不是 12.已知一种DNA分子中T的含量为10%,依次可知该DNA分子所含腺嘧啶的量为 A.80% B.40% C.30% D.20% E.10% 13.下列有关溶酶体产生过程说确的是 A、溶酶体的酶是在粗面质网上合成并经O-连接的糖基化修饰,然后转移至高尔基体的 B、溶酶体的酶在高尔基的顺面膜囊中寡糖链上的甘露糖残基发生磷酸化形成M6P C、在高尔基体的反面膜囊和TGN膜上存在M6P的受体,这样溶酶体的酶与其它蛋白区别开来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受体,配体:受体(receptor):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内、能接受外界的信号,并将这一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对细胞的结构或功能产生影响的蛋白质分子。 配体(ligand):受体所接受的外界信号,包括神经递质、激素、生长因子、光子、某些化学物质及其他细胞外信号。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地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与之结合的相应的信息分子叫配体。 2. 细胞通讯,信号传导,信号转导,细胞识别: 细胞通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别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信号传导:相当于是将上面细胞的刺激冲动传向下一个细胞,起着一种传递承接的作用,生化性质上没有什么改变。信号转导: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细胞识别: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是细胞通讯的一个重要环节。

3. 分子伴侣:一类在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帮助其他含多肽的结构完成正确的组装,而且在组装完毕后与之分离,不构成这些蛋白质结构执行功能时的组份。 4. 核孔复合体:在内外膜的融合处形成环状开口,直径为50~100nm,核孔构造复杂,含100种以上蛋白质,并与核纤层紧密结合。是选择性双向通道。功能是选择性的大分子出入(主动运输),酶、组蛋白、mRNA、tRNA等存在电位差,对离子的出入有一定的调节控制作用。 5. 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 在细胞核的大部分区域,染色质结构的折叠压缩程度比较小,即密度较低,进行细胞染色时着色较浅,这部分染色质称常染色质.着丝点部位的染色质丝,在细胞间期就折叠压缩的非常紧密,和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情况差不多,即密度较高,细胞染色时着色较深,这部分染色质称异染色质. 6. 核仁组织区:即rRNA序列区,它与细胞间期核仁形成有关,构成核仁的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染色体片断。这一片段的DNA转录为rRNA, rRNA所在处。 7. 多聚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同一条mRNA分子能够同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若干条蛋白质多肽链,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的核糖体就称为多聚核糖体。 8. 紧密连接,粘着带,桥粒,间隙连接:

会计考试名词解释答案

需要掌握的名词: 1、收益性支出(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的对称。是指企业单位在经营过程中 发生、其效益仅与本会计年度相关、因而由本年收益补偿的各项支出。(资本性 支出是指用于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 2、可比性原则: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与其他企业的同类会计信息尽量做到口径一 致、相互可比。P6 3、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时,对于属于估计性质 的事项,要稳妥、谨慎从事,留有余地。通常的处理原则是:应预计可能产生 的损失,但不预计可能产生的收益,不过高估计资产的价值。P26 4、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而不 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确认、计量的依据。P28 5、重置成本:现在重新购置同样资产或重新制造同样产品所需的全部成本。 6、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预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预计销售 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净值。 7、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 条件下和自愿的情况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一 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 8、存货: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 程中的在产品、准备在生产或者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明显区 别于固定资产的特点:不是自用)P86 9、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 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上购买的股票、债券、资金,以及不作为有效套期工具的 衍生金融资产等。P101 10、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是即被指定为口供出售的非衍生性金融资产,以 及除以下各类资产类以外的金融资产:(1)、贷款和应收款项;(2)、持有至到 期投资;(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例如:企业 购入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基金,没有划分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 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持有至到期投资等。P109 11、无形磨损:固定资产由于科技进步而在价值上的损失。(有形磨损:又称实物磨 损,是指设备在使用或闲置的过程在所发生的实体上的磨损或损失。) 12、无形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 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特许权等。P152 13、货币性资产: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收取的资产。(非货 币性资产: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金额收取的资产以外的其 他资产。)P154 14、资本公积:由投资者投入但不能构成实收资本,或从其他特定来源取得的由 投资人共享的部分。它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是所有者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 P206 15、股本溢价:股本溢价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实际收到的款项超过股 票面值总额的数额。(资本溢价:投资者缴付的出资额大于注册资本而产生的 差额,它是资本公积中最主要的项目。P206) 16、期间费用:企业本期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不能归属于特定核算对象的成本,因而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P228 17、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

中科院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一、是非题:(20 题,每题 1.5 分,共30分。答“是”写“ +”,答“非”写“ -”。) 1. 成熟的哺乳动物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但有转录活性。 2. 细胞质膜一侧面向细胞外环境而另一侧朝向细胞内环境,所以内外两侧的磷脂是不同的。而细胞器的膜处于细胞内,因此两侧的磷脂时相同的。 3. 酶偶连受体的下游是腺苷酸环化酶。 4. 直径约为15nm的核糖体的亚基是通过直径约为9nm的核孔运输到胞质中的。 5. B 细胞分化成熟过程中,抗体分子的重链基因重排早于轻链基因重排。 6. 病毒基因组可以是单链或双链DNA也可以是单链或双链RNA. 7. 原位杂交技术可以将特异核酸序列和蛋白质在细胞内定位。 8. 胚胎干细胞是在体内一直维持不分化的细胞群体。 9. 负责纤毛运动和内膜细胞器运输的动力蛋白(dynein )是不同的。 10. 脂双层内的脂质能围绕其长轴旋转。 11. 细胞膜上载体协同运输系统可对分子进行同向转移和异向转移。同向转移的是相同的分子而异向转移的是不同的分子。 12. 直接来自有机体组织的细胞培养称为原代培养。 13. 与微管和微丝相似,中等纤维蛋白也在各种组织中广泛表达,与细胞的分化状态无关。 14. 接头蛋白中的SH2(Src homolog region 2 )结构域可选择性地识别磷酸化的酪氨 酸残基,并与之结合。 15. 超速离心机可用来分离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 16. 线粒体的分裂有以下几种形式:间壁分离,收缩后分离和出芽。 17. 多数类型的动物细胞在离体培养时都能产生迁移运动。 18. 姐妹染色单体存在于整个细胞周期中。 19. Bcl-2 蛋白对细胞调亡有抑制作用。 20. 激光扫描共焦显微术利用激光切割细胞产生光切片(optical section ),从而得到该层的清晰图像。 二、选择题:(30题,每题 1.5 分,共45分。) 1 .导致非整倍体的不正常染色体分离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_____ . A. 前期 B. 中期 C. 后期 D. 末期 2. 光学显微镜最容易观察到的细胞器或细胞内结构是 A. 线粒体 B. 内质网 C. 细胞核 D. 微管 3. 细胞核不是哪一生命活动的场所: A. DNA合成 B. 蛋白质合成 C. RNA 合成 D. 核糖体亚基的装配 4. 桥粒与胞内的 _________ 相连。 A. 应力纤维 B. 微管 C. 中等纤维 D.胶原 5. 关于蛋白质核定位信号的论述哪一个是不恰当的: A. 含有碱性氨基酸 B. 核蛋白入核需要核定位信号 C)有核定位信号的蛋白质总时进入细胞核 D. 核蛋白入核后核定位信号不被切去

细胞生物学题库(含答案)

1、胡克所发现的细胞是植物的活细胞。X 2、细胞质是细胞内除细胞核以外的原生质。√ 3、细胞核及线粒体被双层膜包围着。√ 一、选择题 1、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集中在细胞的一个或几个区域中,密度低,与周围的细胞质无明确的界限,称作(B) A、核质 B拟核 C核液 D核孔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差别是(A) A、原核生物无定形的细胞核,真核生物则有 B、原核生物的DNA是环状,真核生物的DNA是线状 C、原核生物的基因转录和翻译是耦联的,真核生物则是分开的 D、原核生物没有细胞骨架,真核生物则有 3、最小的原核细胞是(C) A、细菌 B、类病毒 C、支原体 D、病毒 4、哪一项不属于细胞学说的内容(B) A、所有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构成 B、细胞是生命的最简单的形式 C、细胞是生命的结构单元 D、细胞从初始细胞分裂而来 5、下列哪一项不是原核生物所具有的特征(C) A、固氮作用 B、光合作用 C、有性繁殖 D、运动 6、下列关于病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病毒可完全在体外培养生长 B、所有病毒必须在细胞内寄生 C、所有病毒具有DNA或RNA作为遗传物质 D、病毒可能来源于细胞染色体的一段 7、关于核酸,下列哪项叙述有误(B) A、是DNA和RNA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 B、DNA和RNA分子中所含核苷酸种类相同 C、由碱基、戊糖和磷酸等三种分子构成 D、核苷酸分子中的碱基为含氮的杂环化合物 E、核苷酸之间可以磷酸二酯键相连 8、维持核酸的多核苷酸链的化学键主要是(C) A、酯键 B、糖苷键 C、磷酸二酯键 D、肽键 E、离子键 9、下列哪些酸碱对在生命体系中作为天然缓冲液?D A、H2CO3/HCO3- B、H2PO4-/HPO42- C、His+/His D、所有上述各项 10、下列哪些结构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均有存在?BCE A、细胞核 B、质膜 C、核糖体 D、线粒体 E、细胞壁 11、细胞的度量单位是根据观察工具和被观察物体的不同而不同,如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病毒,计量单位是(C) A、毫米 B、微米 C、纳米 D、埃 四、简答题 1、简述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整理终版题库

名词解释 1. genome 基因组p235 某一个生物的细胞中储存于单倍染色体组中的总遗传信息,组成该生物的基因组 2. ribozyme 核酶p266 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核酶又称核酸类酶、酶RNA、核酶类酶RNA。大多数核酶通过催化转磷酸酯和磷酸二酯键水解反应参与RNA自身剪切、加工过程。与一般的反义RNA相比,核酶具有较稳定的空间结构,不易受到RNA酶的攻击。更重要的是,核酶在切断mRNA后,又可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它的mRNA分子。 3. signal molecule 信号分子p158 信号分子是细胞的信息载体,包括化学信号如各种激素,局部介质和神经递质以及各种物理信号比如声、光、电和温度变化。各种化学信号根据其化学性质通常可分为3类:1、气体性信号分子,包括NO、CO,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直接激活效应酶产生第二信使cGMP,参与体内众多生理过程。2、疏水性信号分子,这类亲脂性分子小、疏水性强,可穿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与细胞内和核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3、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神经递质、局部介质和大多数蛋白类激素,他们不能透过靶细胞质膜,只能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经信号转换机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或激活蛋白激酶或蛋白磷酸酶的火星,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4. house-keeping gene管家基因p319 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如糖酵解酶系基因等。这类基因一般在细胞周期S期的早期复制。分化细胞基因组所表达的基因大致可分为2中基本类型一类是管家基因,另外一类是组织特异性基因。 5. cis-acting elements顺式作用元件 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等,它们的作用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顺式作用元件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要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而起作用。是指与结构基因串联的特定DNA序列,是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它们通过与转录因子结合而调控基因转录的精确起始和转录效率。 6. epigenetics 表观遗传学p251(重新查!!!1)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了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已知的有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母体效应,基因沉默,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和RNA编辑等。是在基因组水平上对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表观遗传现象包括DNA甲基化、RNA干扰、组织蛋白修饰等 7. Hayflick limitation Hayflick界线 Leonard Hayflick利用来自胚胎和成体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发现:胚胎的成纤维细胞分裂传代50次后开始衰退和死亡,相反,来自成年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只能培养15~30代就开始死亡。Hayflick等还发现,动物体细胞在体外可传代的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细胞的分裂能力与个体的年龄有关,由于上述规律是Hayflick研究和发现的,故称为Hayflick 界线。关于细胞增殖能力和寿命是有限的观点。细胞,至少是培养的二倍体细胞,不是不死的,而是有一定的寿命;它们的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的界限,这就是Hayflick 界线。 8. proto-oncogene原癌基因p312 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

历年考古试题

2007北大 -------------------------------------------------------------------------------- 解释:奥都威技术,魏敦瑞,西阴村,黄肠题凑,小河墓地,和林格尔壁画墓,湖州镜,世说新语,波斯陶,酋邦 论述: 1、考古发现稻作起源 2、二里头文化宫殿及其特点 3、东汉洛阳城特点 4、唐代西安地区墓葬类型与等级制度 北京大学2005 考古学通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五分) 1、金石学 2、裴文中 3、碳十四测年技术 4、朱封大墓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易县燕下都 7、低温釉陶 8、汉代铁官 9、磁县湾漳北朝壁画墓 10、天龙山石窟 二、论述题(每题25分) 1、长江中游地区新“时期”时代考古学文化编年及阶段性特征 2、概述东周列国都城类型多样化的现象及原因 3、举例说明汉代诸侯王墓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4、北宋皇陵的建制及特点 北大2003年考题 考古学通论 名词 金沙遗址李济湖州镜萨珊银币 论述 1莫维斯线述评 2商周时期陶鬲的分期特点 3龙山时代黄河流域新石器文化 4铁器的产生及其意义 5大明宫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北大2004年考题 广谱革命,葡萄镜,安伽墓,华清池,里耶秦简,沂南汉画像石墓,石器拼合, 柴尔德,还有一个想不起来了 还有长沙窑 还有什么来得,好像是个以前考过的,肯定是以前考过的

嗯嗯 大题是北魏洛阳城,农业起源,铜石并用期主要文化,秦楚墓比较 -------------------------------------------------------------------------------- 2006高校考古学考研试题 北京大学:名词解释: 三大气候信息库 AMS测年蛋壳陶瑶山墓地吴城文化涂金工艺石阙模型明器虞弘墓号墓为陵 论述: 1 什么是考古学文化史研究?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中国考古学文化史研究的任务史什么? 2 概述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其早期的发展情况 3 概述汉代工官的设置和其产品 4 概述六朝墓葬的墓壁装饰内容及其演变 山东大学:考古学通论论述题(每题30分) 1、论述大汶口文化的分期、类型及基本文化特征。 2、论述二里冈文化的发现、命名及基本文化特征。 3、论述曹魏邺城、北魏洛阳城的平面布局及其重要性。 名词解释(每题5分) 山顶洞人、裴里岗文化,石家河文化,半坡类型,夏家店上层文化,琉璃河燕国墓地.虫鸟书体,东下冯遗址,走马楼简牍,马王堆汉墓,镇墓兽,长沙窑 川大 一、名词解释 考古学文化细石器半坡遗址妇好墓侯马晋城模印拼砌画像砖墓影青瓷永乐宫 二、简答 1、史前考古学和历史考古学的断代研究方法并比较其异同 2、唐高宗至德宗时铜镜的类型和艺术风格 三、论述 1 、长江流域新石器文化的谱系关系及近十年来的新发现 2、三星堆及蜀文化发现与蜀文化的研究新进展 3、西汉长安城布局及近十年考古的发现(附西汉长安城平面图)

2020中科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及答案

历年考研真题题型及分值分析 重点关注微信公众号 (生命科学)(中外学术情报)(生物探索)(药时代)(生物谷)(Nature自然科研)(生物学霸)(科学杂志)(科研圈)(肿瘤时间)(BioArt)(细胞)

目录 2010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7) 2011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9) 2012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11) 2013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14) 2014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16) 2015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18) 2016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0) 2017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3) 2018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5) 2019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考研真题 (27) 2020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 (29) 2010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31) 2011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41) 2012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50) 2013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61) 2014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73) 2015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83) 2016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93) 2017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100)

2018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110) 2019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118) 2020年中国科学院852细胞生物学真题参考答案 (127)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 (含答案)

1.简述细胞生物学得基本概念,以及细胞生物学发展得主要阶段。 以细胞为研究对象,经历了从显微水平到亚显微与分子水平得发展过程,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从而探索细胞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代谢衰老及进化等各种生命现象得规律得科学;主要阶段:①细胞得发现与细胞学说得创立②光学显微镜下得细胞学研究③实验细胞学研究④亚显微结构与分子水平得细胞生物学。 2.简述细胞学说得主要内容。 施莱登与施旺提出一切生物,从单细胞生物到高等动物与植物均有细胞组成,细胞就是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活动得基本单位。魏尔肖后来对细胞学说作了补充,强调细胞只能来自原来得细胞。 3.简述原核细胞得结构特点。 1)、结构简单 DNA为裸露得环状分子,无膜包裹,形成拟核。 细胞质中无膜性细胞器,含有核糖体。 2)、体积小直径约为1到数个微米。 4.简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得区别。 5.简述DNA得双螺旋结构模型。 ① DNA分子由两条相互平行而方向相反得多核苷酸链组成。②两条链围绕着同一个中心轴 以右手方向盘绕成双螺旋结构。③螺旋得主链由位于外侧得间隔相连得脱氧核糖与磷酸组成,

内侧为碱基构成。④两条多核苷酸链之间依据碱基互补原则相连螺旋内每一对碱基均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垂直于螺旋纵轴,相邻碱基对之间距离为0、34nm,双螺旋螺距为3、4nm。6.蛋白质得结构特点。 以独特得三维构象形式存在,蛋白质三维构象得形成主要由其氨基酸得顺序决定,就是氨基酸组分间相互作用得结果。一级结构就是指蛋白质分子氨基酸得排列顺序,氨基酸排列顺序得差异使蛋白质折叠成不同得高级结构。二级结构就是由主链内氨基酸残基之间氢键形成,有两种主要得折叠方式a-螺旋与β-片层。在二级结构得基础上进一步折叠形成三级结构,不同侧键间互相作用方式有氢键,离子键与疏水键,具有三级结构既表现出了生物活性。三级结构得多肽链亚单位通过氢键等非共价键可形成更复杂得四级结构。 7.生物膜得主要化学组成成分就是什么? 膜脂(磷脂,胆固醇,糖脂),膜蛋白,膜糖 8.什么就是双亲性分子(兼性分子)?举例说明。 既含有亲水头部又含有疏水得尾部得分子,如磷脂一端为亲水得磷酸基团,另一端为疏水得脂肪链尾。 9.膜蛋白得三种类型。 膜内在蛋白(整合蛋白),膜外在蛋白,脂锚定蛋白 10.细胞膜得主要特性就是什么?膜脂与膜蛋白得运动方式分别有哪些? 细胞膜得主要特性:膜得不对称性与流动性; 膜脂翻转运动,旋转运动,侧向扩散,弯曲运动,伸缩与振荡运动。膜蛋白旋转运动与侧向扩散。 11.影响膜脂流动得主要因素有哪些? ①脂肪酸链得饱与程度,不饱与脂肪酸越多,相变温度越低其流动性也越大。 ②脂肪酸链得长短,脂肪酸链短得相变温度低,流动性大。 ③胆固醇得双重调节,当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时限制膜得流动性起稳定质膜得作用,在相变 温度以下时防止脂肪酸链相互凝聚,干扰晶态形成。 ④卵磷脂与鞘磷脂得比例,比值越大流动性越大。 ⑤膜蛋白得影响,嵌入膜蛋白越多,膜脂流动性越小 ⑥膜脂得极性基团、环境温度、pH值、离子强度及金属离子等均可对膜脂得流动性产生一 定得影响。 12.简述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得主要内容及其优缺点。 膜中脂双层构成膜得连贯主体,她们具有晶体分子排列得有序性,又有液体得流动性,膜中蛋白质以不同得方式与脂双层结合。优点,强调了膜得流动性与不对称性。缺点,但不能说明具有流动性性得质膜在变化过程中怎样保持完整性与稳定性,忽视了膜得各部分流动性得不均匀性。 13.小分子物质得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被动运输:简单扩散,易化扩散,离子通道扩散。主动运输:ATP直接供能,ATP间接供能。 14.简述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得区别。 被动运输不消耗细胞能量,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主动运输逆电化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都有载体蛋白介导。 15.大分子与颗粒物质得跨膜运输方式有哪几种? 胞吞作用(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受体介导得胞吞作用)。胞吐作用(连续性分泌作用,受调性分泌作用) 16.简述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得过程。 小肠上皮细胞顶端质膜中得Na+/葡萄糖协同运输蛋白,运输2个Na+得同时转运1个葡萄糖分子,使胞质内产生高葡萄糖浓度;质膜基底面与侧面得葡萄糖易化扩散运输蛋白,转运葡萄糖离开细胞,形成葡萄糖得定向转运。Na+-K+泵将回流到细胞质中得Na+转运出细胞,维持Na+穿膜浓度梯度。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Cell Biology:广泛采用现代生物学的实验技术和手段,应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将细胞的整体活动水平,亚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三方面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动态的观点观察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期最终阐明生命的基本规律。 脂筏(lipid raft)是质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microdomain)。大小约70nm 左右,是一种动态结构,位于质膜的外小叶。 质膜主要由膜脂和膜蛋白组成,另外还有少量糖,主要以糖脂和糖蛋白的形式存在。 膜骨架membrane associated skeleton 细胞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维持细胞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被动运输(passive transport):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动力来自物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疏水的小分子或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的热运动可以使分子从膜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到另一侧,其结果是分子沿着浓度梯度降低的方向转运。因无需细胞提供能量,也没有膜蛋白的协助,故名。 协助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小分子物质沿其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减小方向的跨膜运动,是由膜转运蛋白“协助”完成的。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低浓度侧到高浓度侧转运,需要供给能量。ATP直接供能、间接供能、光能。 协同运输(cotransport):由离子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利用跨膜的离子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使特定离子的顺梯度运动与被转运分子或离子的逆梯度运输相偶联。直接动力是膜两侧的离子浓度梯度。 胞吞作用:质膜内陷形成囊泡将外界大分子裹进并输入细胞的过程。 胞吐作用:与胞吞作用的顺序相反,将细胞内的分泌泡或其它某些膜泡中的物质通过细胞膜运出细胞的过程。 外膜(outer membrane):单位膜结构,厚约6nm。含40%的脂类和60%的蛋白质,具有孔蛋白(porin)构成的直径2-3nm的亲水通道,10KD以下的分子包括小型蛋白质可自由通过。内膜(inner membrane):厚约6-8nm。含100种以上的多肽,蛋白质和脂类的比例高于3:1。心磷脂含量高(达20%)、缺乏胆固醇,类似于细菌。 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内外膜之间的腔隙,延伸到嵴的轴心部。宽约6-8nm。其中含有许多可溶性酶类,底物和辅助因子。标志酶为腺苷酸激酶。 基质(matrix):内膜之内侧,类似胶状物,含有很多Pr.和脂类。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的酶类都在其中。另外还有线粒体DNA、核糖体、tRNA、rRNA、DNA聚合酶、AA活化酶等。其标志酶为苹果酸脱氢酶。 外被(outerenvelop):双层膜,每层厚6~8nm,膜间隙为10~20nm。外膜通透性大,细胞质中大多数营养分子可自由进入膜间隙。内膜对物质透过的选择性比外膜强,其上有特殊载体称为转运体,可运载物质过膜。 类囊体(Thylakoid):在叶绿体基质中由单位膜所形成的封闭扁平小囊。 光合磷酸化:由光照所引起的电子传递与磷酸化作用相偶联而生成A TP的过程,称为photophosphorylation 细胞质膜系统(cytoplasmic membrane system):是指细胞内那些在生物发生上与质膜相关的细

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九品中正制: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施行的一种选士制度。具体的实施办法大致是:朝廷在州、郡设立大、小中正官,由他们负责考察士人的家世和德才表现,据此将士人评定为九个品级,然后逐级上报。最后,朝廷选择前三个品级者授以官职,所以又称九品官人法。这种制度施行之初,试图通过品评,客观、公正地考察人才,但是后来,中正官一职完全被世族把持,这种制度逐渐贵族化了,丧失了选举贤能的功能,影响了教育的发展。九品中正制的实施,是选士制度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过程,对选士制度的完善是有意义的。 2、六学二馆 隋唐时官学有了较完善的发展,唐在隋的基础上,中央设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六学和广文馆一馆。六学中前三学似属大学性质,学习儒家经典。后三学似属专科性质。广文馆则是为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人提供学习的地方。这些学校构成了唐代中央官学的主题,都直属国子监统领。 3、学田: 我国封建社会书院或地方官学拥有的资以维持办学的田产,是其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学田在宋代开始盛行,一般由官府赐予书院或地方官学,尤其是一些著名的书院一般都拥有数量较多的学田。 4、苏湖教法: 是北宋教育家胡瑷在苏州、湖州讲学时采用的一种教学及教学管理方法,其主要做法是:设立经义斋和治事斋,创行分斋教学制度。经义斋主修六经经义,属“明体”之学,培养高级统治人才;治事斋分“治民、讲武、堰水、历算”等科,属“达用”之学,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可以主修一科,兼学一个或几个副科。胡瑗的苏湖教法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创立的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选修制度,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是最早的。 5、三舍法 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太学体制中创立的教学管理方法。即:太学生员按等差分隶于外舍、内舍、上舍。学员依学业程度,定期考试,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每年经内舍试,按名额升内舍,内舍生则经上舍试按名额升入上舍。上舍生按等级可取得科举考试的相应资格,其上等生可相当于科举及第,由太学推荐朝廷授以官职。三舍法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一定程度上也使太学学业与入仕做官直接挂钩,提高了学校教育的地位。

中科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细胞生物学样本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 本《细胞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生命学科口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并掌握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能熟练运用细胞生物学知识分析生物学基本问题,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最新进展。 一、考试内容 1.细胞生物学发展历史 1.1. 了解细胞的发现, 细胞学说的创立及其内容要点和意义 1.2. 了解细胞学经典发展时期: 原生质理论的提出, 细胞分裂和细胞器的发 现, 细胞学的建立 1.3. 了解实验细胞学时期: 细胞遗传学、细胞生理学、细胞化学 1.4. 了解细胞生物学的形成和当前与今后的发展方向--分子细胞生物学 2.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化学组成 2.1. 细胞的形态结构 ●了解形状、大小和种类的多样性 ●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掌握动物细胞的一般结构模式 ●掌握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主要结构差别 2.2. 细胞的化学组成及其意义 ●了解元素: 主要元素、宏量、微量和痕量元素 ●掌握有机小分子: 小分子糖类、氨基酸、核苷酸、脂质 ●掌握大分子: 核酸、蛋白质、大分子多糖 ●掌握水、无机盐和离子

2.3. 掌握细胞的共性, 细胞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与功能的相关性 附: 了解关于病毒与细胞的关系 3.细胞生物学研究技术和基本原理 3.1. 观察细胞形态结构的技术方法和仪器 3.1.1.光学显微技术 ●了解普通复式光学显微镜: 掌握分辨率及计算公式, 像差与复合透镜 ●了解观察样品的一般制备: 固定、切片、染色 ●了解荧光显微镜与观察样品的荧光染色 ●了解暗视野显微镜: 聚光器, 分辨率 ●了解相差显微镜: 用途、特有装置( 光栏、相版) , 原理 ●了解干涉显微镜: 用途、特有装置干涉器 ●了解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及其原理、用途 ●了解计算机等技术在光学显微技术中的应用 3.1.2.电子显微镜技术 ●了解透射电镜: 基本构造, 成像原理, 分辨率; 超高压电镜 ●了解透射电镜观察样品制备: 超薄切片技术, 负染色和暗视场制片术 冰冻劈裂一复型技术和金属投影技术 ●了解扫描电镜和隧道电镜及其原理和用途 3.2. 细胞化学组成及其定位和动态分析技术 ●理解细胞和细胞器的分离: 如匀浆和差速离心技术等 ●理解基本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 ●理解细胞化学、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细胞光度和流式细胞分离技术 ●了解电镜细胞化学和电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了解显微放射自显影、分子原位杂交 3.3. 了解细胞培养、细胞工程、显微操作、活体染色等技术方法

细胞生物学试题整理(含答案)

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试题 一:填空题(共40小题,每小题0.5分,共20分) 1:现在生物学“三大基石”是:_,__。 2:细胞的物质组成中,_,_,_,_四种。 3:膜脂主要包括:_,_,_三种类型。 4:膜蛋白的分子流动主要有_扩散和_扩散两种运动方式。 5:细菌视紫红质蛋白结构的中部有几个能够吸光的_基因,又称发色基因。6:受体是位于膜上的能够石碑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_。 7:信号肽一般位于新合成肽链的_端,有的可位于中部。 8:次级溶酶体是正在进行或完成消化作用的溶酶体,可分为_,_,及_。 9狭义的细胞骨架(指细胞质骨架)包括_,_,_,_及_。 10:高等动物中,根据等电点分为3类:α肌动蛋白分布于_;β和γ肌动蛋白分布于所有的_和_。 11:染色质的化学组成_,_,_,少量_。 12:随体是指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染色体节段,通过_与_相连。 13:弹性蛋白的结构肽链可分为两个区域:富含_,_,_区段。 14:细胞周期可分为G1期,S期,G2期,G2期主要合成_,_,_等。 二:名词解释(每个1分,共20小题) 1:支原体 2:组成型胞吐作用 3:多肽核糖体 4:信号斑 5:溶酶体 6:微管 7:染色单体 8:细胞表面 9:锚定连接 10:信号分子 11:荧光漂白技术

12:离子载体 13:受体 14:细胞凋亡 15:全能性 16:常染色质 17:联会复合体 18组织干细胞 19:分子伴侣 20:E位点 三:选择题(每题一分,共20小题) 1: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B叶绿体C细胞核D质粒 2:细细胞核主要由()组成 A:核纤层与核骨架B:核小体C:染色质和核仁 3:在内质网上合成的蛋白质主要有() A:需要与其他细胞组分严格分开的蛋白B:膜蛋白C:分泌性蛋白 D:需要进行修饰的pro 4:细胞内进行蛋白修饰和分选的细胞器有() A:线粒体 B:叶绿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5微体中含有() A:氧化酶 B:酸性磷酸酶 C:琥珀酸脱氢酶 D:过氧化氢酶6:各种水解酶之所以能够选择性的进入溶酶体是因为它们具有()A:M6P标志 B:导肽 C:信号肽 D:特殊氨基序列7:溶酶体的功能有() A:细胞内消化 B:细胞自溶 C:细胞防御 D:自体吞噬8: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是() A:苹果酸脱氢酶 B:细胞色素 C:氧化酶 D:单胺氧化酶9:染色质由以下成分构成() A:组蛋白 B:非组蛋白 C:DNA D:少量RN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