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10217

英文名称:Chinese Geography

总学时:108

学分:6

适用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

一、编写所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中国地理》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是在学习了气象气候学、地质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植物地理、地图学、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区域地理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区域差异,学会研究区域地理问题的方法,这对将来从事地理教学和地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掌握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区域差异和形成原因。

2.了解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区域差异、形成原因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了解中国人口构成特征、区域差异及形成原因。

4.掌握中国土地资源开发现状、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及原因。

5.了解中国工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6.掌握东北等地理区的区域特点和内部差异。

7.学会研究区域地理问题的方法。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中国地理》课程的特点,本课程教学采用以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四﹚实践环节

﹙六﹚

中国地理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版图范围内的地理环境,是研究中国地理环境的结构、特征、区域差异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气象气候学、地质地貌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等部门地理学的知识是该课程学习的基础,中国区域地理的研究成果又可以丰富部门地理学的教学内容。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赵济,陈传康编著.中国地理(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主要参考书:

1.吴传钧主编.中国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1998

2.韩渊丰著.中国区域地理.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赵济主编.中国自然地理(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4.张治勋编著.中国自然地理图解.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八)说明

本教学大纲在执行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收集中国地理研究的新成果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此外,分区地理教学可根据主讲教师研究专长选择几个地理区进行重点讲授。

二、教学内容大纲

第一章中国自然地理环境

一、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中国地理位置、疆域与国土面积,并了解其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2.掌握中国地形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其对地理环境其他因素特征形成的影响。

3.理解中国地形特征对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

4.学会用槽台说、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中国地貌轮廓特征。

4.掌握中国气候的特征、形成原因及对地貌、植被、土壤、水文等要素的影响。

5.理解气候特征对中国农业生产的影响。

6.了解中国植被、土壤的基本特点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7.了解我国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的河道与水文特征。8.了解中国海域与海岸环境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地理位置与疆域

1.地理位置

2.地理位置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3.陆疆

4.海疆

第二节地貌

1.地貌基本特征

2.地质构造

3.地貌外营力的地域差异

4.地表组成物质

5.地貌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气候

1.气候基本特征

2.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3.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

4.季风环流

5.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6.青藏高原对气候形成的影响

7.寒潮、梅雨与台风

8.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四节河流与湖泊

1.河川径流概述

2.○长江

3.○黄河

4.○湖泊

第五节△○植被与土壤

1.中国植被的基本特征

2.中国植被的地域分异规律

3.中国土壤的基本特征

4.中国土壤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六节海域与海岸

1.○内海、领海与专属经济区的划分

2.海域

3.海岸

4.海域环境对中国发展海洋事业的影响

第二章中国自然资源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中国光热水土资源的特点,学会如何评价光热水土资源。2.掌握中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对中国基础工业发展与布局的影响3.了解中国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对旅游业发展与布局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气候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1.太阳辐射

2.气温与热量带的划分

3.降水与干湿地区的划分

4.光热水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二节○土地资源结构与评价

1.中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2.耕地资源评价

3.林地资源评价

4.草地资源评价

5.土地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三节水资源结构及其评价

1.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2.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3.水资源的综合评价

第四节○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1.中国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

2.能源资源评价

3.铁矿资源评价

4.矿产资源保证程度分析

第五节○风景旅游资源结构与开发评价

1.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划分

2.中国风景旅游资源类型结构

3.中国风景旅游资源的空间结构

第六节海洋资源及其评价

1.海洋资源的种类

2.海洋生物资源及其评价

3.海水化学资源及其评价

4.海底矿产资源及其评价

5.滩涂资源及其开发评价

第三章中国经济地理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人口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了解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特点、地区差异、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3.了解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工业布局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4.了解交通运输业发展特点、交通运输布局规律及形成原因。

5.了解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特点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人口问题

1.○人口与经济发展

2.△中国人口构成

3.中国人口发展

4.中国人口城市化的特征

5.○中国人口老龄化特征

第二节中国农业地理

1.农业在国名经济中的作用

2.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3.○中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4.○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

5.○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工业发展与布局

1.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中国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

3.○能源工业与布局

4.`○钢铁工业与布局

5.高新技术产业与布局

第四节○中国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中国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特点

3.中国交通运输网的布局

4.中国交通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节○中国旅游业

1.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2.中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3.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中国区域文化(选学)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特点

2.了解中国文化的地域差异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中国文化结构

2.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3.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4.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中国区域文化

1.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

2.中国各主要区域文化及其特征

3.中国区域文化的发展趋势

第五章中国地理区划

一、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行政区划演变及其现状特点

2.了解中国主要自然区划方案的特点

3.了解中国主要经济区划方案及其意义

4.了解中国主要综合地理区划方案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中国行政区划

1.影响行政区划的因素

2.中国行政区划的延革

3.中国现状行政区划既存在问题

第二节中国自然区划

1.自然区划的意义

2.自然区划方案介绍

第三节中国经济区划

1.经济区划的依据

2.经济区划分的意义

3.经济区划方案介绍

第六章东北地理区

一、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东北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2.了解东北自然资源的优势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了解东北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4.了解东北产业结构的特点、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形成的原因及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5.了解东北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1.冷湿的气候

2.山环水绕,平原中开的盆地地形

3.冷湿的森林与草甸草原景观

4.冻土广泛发育

5.沼泽面积广

第二节○自然资源优势

1.耕地资源

2.森林资源

3.草场资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