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句法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_以南京市河西地区空间结构分析为例
基于微气候分析的城市中心商业区空间形态研究——以南京为例

基于微气候分析的城市中心商业区空间形态研究——以南京为例基于微气候分析的城市中心商业区空间形态研究——以南京为例一、引言城市中心商业区是现代城市的核心,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和社交功能。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心商业区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其中,微气候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中心商业区的空间形态进行研究,以了解微气候对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应对策略。
二、南京市中心商业区的微气候特征1. 城市热岛效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物的增多和人口的密集,南京市中心商业区呈现出明显的热岛效应。
夏季高温、高湿、缺乏自然通风成为常态,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便和不适。
2. 气温分布不均南京市中心商业区的微气候存在着气温分布不均的特点。
街道上的建筑物、树木、土地利用等因素导致区域内的气温存在差异。
局部热岛效应使得一些区域更容易积聚热量,进而影响周围区域的空气流动和温度分布。
3. 微风缺乏南京市中心商业区由于高楼大厦密集,周围建筑物和道路形成了一种阻挡气流的屏障,导致微风的缺乏。
缺乏微风使得人们在商业区烈日炎炎的夏季难以找到凉爽的感觉,给商业区的舒适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三、南京市中心商业区的空间形态分析1. 建筑布局南京市中心商业区的建筑布局呈现出高密度、高层的特点。
大量的商业大厦、办公楼和人口的密集,使得商业区在热岛效应方面表现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应通过合理规划建筑物的高度、密度等因素,提高绿地和水体的比例,以增加空气流动和温度调节。
2. 绿化覆盖南京市中心商业区绿化覆盖率相对较低,这使得商业区缺乏自然通风和降温的条件。
应通过增加绿地面积、引入各类植被,提高商业区的绿化率。
同时,还可以通过设置喷泉、人工湖泊等水体景观,提供湿度和降温的条件。
3. 道路布局南京市中心商业区的道路布局复杂,交通繁忙。
道路的宽度、林荫带的设置等都会对商业区的微气候产生影响。
毗邻的高楼大厦和树木林荫带能够为商业区提供遮阳、避风的条件,但过多的车辆和人员会带来噪音和污染。
老旧建筑改造设计中空间句法的应用研究

老旧建筑改造实际上是一件十分繁杂且关联性较强的工程,不仅需要考虑建筑改造的可行性,同时针对改造的模式及建筑特征,选择性地应用相关的建筑技术和设备,获取更佳的效果[1]。
老旧建筑改造存在较多的难点,其中最典型的便是空间的布设与调整[2]。
通常情况下,合理、科学的空间排布会给人更强、更宽广的视觉感受,能从整体上为建筑营造通达性和关联性[3]。
但是部分老旧建筑内部空间的布置与设计并不合理,导致空间缩小,建筑的内部结构存在缺陷[4]。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采用承接、搭接的方式,在特定的建筑环境中做出调整。
空间句法实际上是关于空间与社会转换的一种理论和技术,其应用的覆盖面较广,限制条件也较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描述语言,可以更为精准地对老旧建筑内部的空间做出划定及分割,以此进一步确定改造目标[5]。
因此,笔者对老旧建筑改造设计中空间句法的应用做出分析和研究。
考虑到最终分析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需要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之下[6],以空间句法为建筑改造的引导,设定具体的改造模式,针对老旧建筑的改造需求和标准,结合欧氏几何描述法,明确测定目标,根据建筑改造过程中室内空间之间的拓扑、实际距离等的变化逐步构建动态的改造关系,最大限度地增加空间的关联程度,营造明暗交替、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为后续的改造应用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7]。
1空间句法在老旧建筑改造设计中的应用1.1确定建筑凸空间及改造轴线在对老旧建筑进行改造之前,结合空间句法,确定建筑凸空间及改造轴线。
通常情况下,在所需要改造的老旧摘要 为加强老旧建筑的改造效果,采用更加灵活、多元化的改造技术,营造稳定的建筑环境,文章对老旧建筑改造设计中空间句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确定建筑凸空间及改造轴线,在空间句法理论下拓扑视域网络改造结构置换。
以此为基础,进行建筑改造空间全视线整合处理,采用空间重叠整改完成老旧建筑改造。
最终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空间句法将A 建筑定向分割为4个区域,将改造前后的空间规模进行对比可以发现,改造完成后A 建筑的空间规模明显扩大,表明改造应用效果更佳,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空间句法在大尺度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空间句法在大尺度城市设计中的运用分析作者:梁薇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8年第19期【摘要】伴随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城市的占地面积也呈现出逐步扩张的趋势。
现阶段我国诸多城市都逐渐朝着其周边区域扩展和延伸,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进行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求相关人员在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时候,必须借助相关空间理论与新兴规划方法。
本文笔者就针对空间句法在大尺度城市设计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空间句法;大尺度城市设计;运用1、空间句法概述1.1 空间句法的基本内涵要全面掌握空间句法理论,最为首要的就是了解空间句法这一词语本身的内涵,通常来说,空间句法主要可从句法和空间这两个词进行理解,这两个词都有着其自身独特的内涵,与此同时,而这也是密切联系的。
首先,空间句法中所研究的空间主要指的就是空间本身,其并不包含其他非空间因素,现阶段,我国在相关理论的研究方面,绝大部分研究人员都更加关注非空间因素的相关属性,将空间理解为空间属性或者空间分布,而不再是空间这一实体本身。
空间句法理论中所研究的空间实际上是和实体相对立的形态,它是人们使用和生存的物质虚体,具备宽度、高度与长度等基本特性。
其次,句法这一词语的基本内涵一直都是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在理解上面临的难点之一,它也是致使空间句法无法得到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原因,“句法”这个词实际上指的就是其在语言学中的内涵,其强调的是不同空间单元所形成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些关系之间的某些限制性规则,也就是同一个大空间内的任何一个小空间片段与其他片段之间的关系,以及形成这种关系的限制性条件。
1.2 空间句法的主要理论及其表达空间句法理论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实际上是空间功能和空间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借助模型分析与行为学调查等多样化的方法,站在系统论的视角来解读不一样的尺度之下,不同空间的关系以及形成这些关系的主要法则,进而深入探索保持城市发展活力和要素流动性的最佳空间结构,这一理论从诞生至今已经经过了无数次调整与优化,并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具有较强针对性与动态性的理论体系。
空间句法理论及其在GIS空间分析中的应用

空间句法理论及其在GIS空间分析中的应用陈媛媛 张 真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 河南郑州 450052摘要:二十多年来,空间句法理论在分析城市形态结构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研究成果。
然而这样一套有用的分析方法还没有引起GIS界的重视。
我们认为空间句法的理论可以发展成为GIS的分析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空间认知的方法作为空间句法的理论基础,然后用空间句法的视区分割分析几个在城市和建筑水平上的例子。
接着,分析了空间句法的不同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模型及其应用。
关键词:空间句法,空间分析,认知,GIS,空间分割,形态分析变量,视区1. 引言空间分析是GIS区别于其他计算机系统,如计算机辅助制图系统,计算机地图制图,空间数据库和图像处理系统的主要特征之一。
过去10年中,人们在研究GIS空间分析的理论与方法,提高现有GIS分析功能方面作了大量的努力。
但是现有的GIS仍然需要新的分析和建模方法,这是由于随着GIS应用范围的扩大,对GIS的分析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分析功能显然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如何提高和扩展GIS的分析与决策能力是GIS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过去二十年中,空间句法提出了一套计算方法来研究城市形态结构,进而研究人的空间行为如何受空间形态的影响。
空间句法广泛应用在城市人流的分析与预测,城市居民被窃的空间分布,交通排放污染的控制和复杂城市系统中的导航上。
空间句法可以集成到城市GIS中以提供分析和预测功能,并可进一步发展成为新的空间模型。
2. 空间句法的原则空间句法是一套进行城市形态分析的理论和工具,然而空间句法的基本原则和广泛的应用价值还没有引起GIS界的注意,为此首先对它作简要的介绍。
2.1. 空间分割任何一个城市系统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空间物体和自由空间。
空间物体主要是建筑物,而自由空间是指物体隔开的,人可以在其中自由活动的空间。
自由空间具有连续性特征,即从任何一点可以到达空间的任何其它点。
现代城市广场空间特性解析——以南京鼓楼广场地区为例的开题报告

现代城市广场空间特性解析——以南京鼓楼广场地区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场领域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推进城市的连接,以及如何设计公共空间以创造社交交流、文化活动、商业经济和城市生态多功能的场所。
广场空间也成为了城市文化、艺术和创新产业的重要载体。
视觉艺术、舞蹈表演、城市狂欢、清真寺、音乐会、运动会以及其他文化和娱乐活动等,无论是持续几天还是几个小时,都会吸引许多人聚集在城市广场上。
南京鼓楼广场地区是南京市中心区域,是南京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保护地区。
鼓楼广场,作为南京市中心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景观,一直以来都是南京市民及外来游客的重要聚集地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需求不断增加,鼓楼广场地区的空间特性及其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这一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旨在通过对南京鼓楼广场地区的设计及其空间特性进行分析,以揭示现代城市广场空间的特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的目的是对南京鼓楼广场地区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该广场及其周边环境的空间特性,从而揭示现代城市广场空间的特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研究可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参考,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和改善提供科学依据,为城市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本研究还可激发相关领域进一步探索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利用的新思路。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在对南京鼓楼广场地区的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该广场及周边环境的空间特性,从而探究现代城市广场空间的特性和未来发展方向。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 南京鼓楼广场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2. 调查分析鼓楼广场地区的现状和周边环境,包括城市化水平、聚集人群的特点、公共空间利用率等方面;3. 通过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探究现代城市广场空间的特性和未来发展方向,并结合南京鼓楼广场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方案和建议。
本研究将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文献分析等方法。
GIS与空间句法的集成及空间形态结构量化分析——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为例

GIS与空间句法的集成及空间形态结构量化分析——以南京
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为例
厉旭东;赵晓琴;孙毅中
【期刊名称】《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8(031)004
【摘要】空间句法从空间认知角度定量描述城市结构形态,GIS具有卓越的数据分析功能和高效的地理建模能力,两者的结合将有利于增强GIS空间分析能力和深化空间句法在城市空间形态结构的量化研究.从功能和数据角度探讨GIS和空间句法的集成,并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为例,剖析了校园空间结构布局特征,解析了形态结构组织.
【总页数】5页(P134-138)
【作者】厉旭东;赵晓琴;孙毅中
【作者单位】丽水市城建测量队,浙江,丽水,323000;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6;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08
【相关文献】
1.高校新老校区校园规划设计差异研究——以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和随园校区为例 [J], 马琳;陆玉麒;于斌;张晓鸿
2.基于GIS和空间句法的高校室外交往空间量化分析——以湘潭大学为例 [J], 张伟伟;胡喜强
3.GIS与空间数据挖掘技术集成问题的研究 [J], 杨鹏森;朱鹏军
4.基于GIS与空间句法的道路网结构对城市商业中心布局的影响 [J], 樊文平;石忆邵;车建仁;陈华杰
5.基于空间句法的校园空间形态对比研究
——以河南大学金明校区和明伦校区为例 [J], 李宏超;马倩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间句法简述PPT

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环 境心理学等领域,用于研究空间布局 对人类行为和社会活动的影响。
目的
通过分析线段的长度、方向、曲率等 属性,以及线段间的连接关系,来理 解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和规律。
连接分析
定义
连接分析关注空间中各个元素之 间的连接关系,包括连接点的位 置、连接线的长度、方向等属性。
空间关系是指物体、现象和空间位置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相对位置、距离、方向 等。
空间关系是空间句法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研究空间关系,可以揭示空间结构 的特点和规律。
空间关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同的空间关系可以表达不同的语义信息和空间结 构。
空间结构
01
空间结构是指空间中物体、现象和关系的组织方式和
空间句法的起源
空间句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 由比尔·希列尔(Bill Hillier)和朱 迪·詹森(Julie Janson)提出。
他们认为,空间结构对人类行为和社 会现象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提出了空 间句法这一概念,以探究空间与人类 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
空间句法的应用领域
城市规划
空间句法在城市规划中广泛应用于分析城市空间布局、交 通网络、公共设施分布等,为城市规划和设计提供理论依 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空间句法分析,可以理解植 物配置与景观空间的关系,为植 物配置提供依据。
05
空间句法的优缺点
优点
空间句法通过图形和图像的方式,将复杂的空间关系 简化为易于理解的视觉表达,帮助用户直观地理解空
间结构。
输入 标题
量化分析
空间句法可以对空间关系进行量化分析,通过数学模 型和算法,对空间结构进行深入挖掘,提供更为精确 和深入的见解。
排列顺序,是空间关系的综合表现。
空间句法在商业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空间句法在商业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空间句法的概念是由比尔席烈尔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首先提出的,现今已成为了完整的空间分析研究和数据计算法则应用于建筑设计、社会活动以及城区分部的理论当中,在国际上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商业建筑的设计和工程实践。
空间句法作为一种计算方法明確了个体元素和社会元素以及整体空间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活动归属,通过对经济现象的研究分析建筑与街区、街区与城市、建筑与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利益影响。
空间句法中的“空间”不仅仅是指几何意义上的空间区域,而是包括个体之间的距离、实际精准算法、空间拓扑关系和整个区域的关联影响,局部空间的作用也为空间的划分和尺度处理起到了测量和法则的认定作用。
文章通过对空间句法理论的剖析和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对其在商业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出合理建议。
标签:空间句法;商业建筑;应用分析空间句法在我国现代建筑中被广泛应用,为实现当今社会设计上和规划上的大气,整齐和人性化做出合理化设计算法和建设对策。
在城市规划的结构上可以起到数据化的理论性指导,以及整体大规模建筑进行传统经验量化以及空间适应性。
在欧洲国家之中,空间句法的理论已经被应用到了建筑常用的实践经验之中,英国的空间句法官方理论公司也和许多著名的建筑公司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因此空间句法在建筑上提供的数据依据是值得肯定和应用实践的。
现代建筑企业通过在商业建筑中应用空间句法的理论和技术,以案例的形式为城市的空间构架和理论源头进行基本剖析,同时从建筑的角度研究出更多种的空间新应用分配方式,为国内的城市建设和设计理论展开了新的思考和研究。
1、空间句法的概念和研究方向空間句法(SpaceSvntax)的核心理念是由比尔和他的研究小组提出的并首次在空间艺术和功能的问题上开始应用,该现代建筑理论的具体含义是对城市、聚落、街区等景观和建筑的功能和形式包括人类居住的处所之内进行数据化和量化的研究和描述,为确定空间流动和艺术体验以及空间构架和现今人类生活的关系和活动的重要理论依据,作为重要维度研究上应用的空间句法还可以应用于人类行动范围的预测和人类活动等行为的基础算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间句法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以南京市河西地区空间结构分析为例The Application of Space Syntax in Urban Design——Case Study of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Hexi District in Nanjing City
徐璐 徐建刚XU Lu XU Jian-gang
文章编号:1009-6000(2011)04-0042-05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B
作者简介:徐璐,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徐建刚,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导。
摘要: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已被应用于城市诸多方面的分析,包括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可达性,街道布局等。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公共空间设计,空间句法得出的结论有助于预测空间未来的使用模式且使城市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本文以南京市河西地区为例,对河西地区进行了空间句法分析,根据句法分析的结果对河西空间结构组织以及路网进行了一些建议调整,并对调整后的路网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通过空间句法的定量分析,空间结构被毫不含糊地表达了出来,分析的结果也证实了空间对发展中心以及轴线的选择具有非常强有力的作用。关键词:空间句法;城市空间结构;南京;河西
Abstract: Space syntax is a method for analyz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organization and human society. The analysis is based on the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 of spatial structure of human settlements, including architecture, settlement, city and the landscape. The method has now been applied to analysis of many aspects of the city, including urban land us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ccessibility, street layout, etc. From master plan to public space design, conclusions made by the space syntax can help predict space use pattern and can maximiz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his paper conducts space syntax analysis of Hexi district in Nanjing City, and proposes some adjustments of spatial structure and road network according to the result. After that, verification of the adjusted road has been done. The results show that spatial structure has been clearly expressed out through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pace syntax, and the results also confirm that space has a powerful force in selecting space center and axes.Key words: space syntax; urban spatial structur; Nanjing; Hexi
我国当今的城市建设以大规模物质形态建设为特征,城市设计作为一种引导、策划建设的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它是城市规划的补充。近年来,城市设计求大、求气魄、追求几何图形化,在城市结构方面单纯地追求机动化,而没有考虑到人性化的城市环境。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缺乏对新时代城市形态发展的趋势的研究,集约化、有机化和人性化等在城市形态塑造中的表形模糊。而空间句法是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良好的定量方法,本文以南京市河西地区为例,阐述了空间句法在城市空间形态分析中的作用。
1 空间句法的涵义及其研究进展1.1 空间句法的涵义空间句法(Space Syntax)理论产
空间研究SPATIAL STUDY
42现代城市研究 2011.4空间句法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以南京市河西地区空间结构分析为例徐璐 徐建刚
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由Bill Hillier及其领导的小组首次提出并使用。空间句法是一种通过对包括建筑、聚落、城市甚至景观在内的人居空间结构的量化描述,来研究空间组织与人类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论和方法[1]。空间句法的研究重点是空间,以空间作为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结合图论的思想,对空间的通达性、空间网络格局特征、空间结构与人类活动间的关系等进行研究。目前已被用于城市诸多方面的分析中,包括城市土地利用、交通网络可达性、城市分布规律、城市街道布局等城市空间各方面。此外,空间句法在预测行人流量、分析城市街道布局等研究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从城市总体规划到公共空间设计,空间句法得出的结论有助于预测空间未来的使用模式并且使城市得到最大化的发展[2]。1.2 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与进展空间句法是假设将城市空间结构看作是所有城市现象产生的首要因素,特别是,认为城市空间结构是产生运动和活动的原因[3]。在街上行走,人的感觉会随着所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空间句法研究中,城市空间被简化为拓扑网络系统,通过对拓扑结构参数和其间的函数关系对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空间句法理论的基本思想是对空间进行尺度划分和空间分割。尺度划分是空间句法建模的基础[4],划分的标准是人类能否从空间中某一固定点来完全感知此空间。而根据空间分割则可以提取出城市形态的基本特征。分割方法概括起来大体包括点、线、面3种方法。目前用得较多的是轴线方法。而涉及到具体分析,在本文分析中主要计算的几个变量的含义如下:(1) 连接值,连接值是一个局部变量,表示系统中与第i个空间相交的空间数。在连接图上,连接值表示与第i个节点相连的节点数。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它表示一个人站在空间里能看到的邻近空间的数目[7]。(2) 深度值,深度值是指系统中某一空间到达其他空间所需经过的最小连接数。在连接图中,它表示某一节点距离其他所有节点的最短距离(是指通达性,而不是真实的测量距离),即节点在空间系统中的便捷度。深度值是空间句法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蕴含着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空间句法假设连接图是非加权的,即假设所有相邻的空间的深度值为1。一般取3个步长为局部深度值,主要表达空间转换的次数。(3) 集成度,集成度描述了系统中某一空间与其他空间集聚或离散的程度。深度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系统中节点的数目,为剔除数量的影响而使用集成度值这个概念。它反应了从一点出发,遍历空间中其他各点所需的总步数,可用相对对称或真实相对对称来表示。考虑到研究选择范围的大小,集成度可分为局部集成度和整体集成度两种。整体集成度反应节点与整个系统内所有节点联系的紧密程度;而局部集成度是表示某节点与其附近几步内的节点间的紧密程度。(4) 可理解度,在本文的分析中暂时还没有用到这个变量。可理解度用来描述局部变量与整体变量之间的相关度,用来衡量从一个空间所看到的局部空间结构是否有助于建立起整个空间系统的图景,即能否作为其看不到的整个空间结构的引导。2 空间句法在城市空间分析中的应用2.1 空间句法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的应用空间句法在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道路可达性分析以及街道系统结构等方面。空间句法通过对街道网络提取轴线,计算相关特征变量来模拟和预测人流和车流量,进而为道路可达性提供全面准确的现实依据。根据世界各地不同规模的城市实例表明,这种方法在解释交通流分配及道路可达性分析方面的可靠性达到75%~80%。鲁海军[5]等对武汉总体规划道路网络系统可达性进行了研究。空间句法计算道路可达性的主要优点在于,把道路的空间位置即几何属性作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数据获取容易,计算结果具有较大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街道系统结构分析方面,空间句法计算的集成度可对城市街道效率进行一定的评价。认为如果一个城市内有一条以上集成度较高的街道空间单元相交或接近城市的核心区,或者能够直接连通外部到核心,使外来人群能够方便地进入城市核心区,那么这样的街道系统具有比较良好的稳定性。2.2 空间句法在城市形态分析中的应用空间句法对城市形态分析主要通过融合拓扑分析同时对城市的外部空间形态和内部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以集成度和连接值两个拓扑学的概念来量化分析网络的优化程度,同时加入空间社会性的认识,即注重人在空间中的实际运动和空间感受。通过计算空间句法变量集成度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某一空间与其他空间的集聚与离散程度,体现某一空间相对其余城市空间的中心性。空间句法在帮助分析城市结构形态方面有很大的作用。它的理论原理在于:(1)城市是社会经济多重因素长期影响下的复杂空间自组织系统,在长期的要素系统耦合作用过程中,物质空间与其社会功能之间产生复杂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成为协同发展的互动子系统。因此,可以借助蕴含社会性的物质空间分析,解译物质空间内在的功能结构(如中心功能)。(2)可视范围内的街道空间对主体社会运动具有意向引导作用,因此主体感知范围内的最长街道可构成空间句法分析的基本单元——轴线。在城市内部,相互连接的轴线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结构关系(不同城市的轴线网络形态可能多种多样,但各个城市内部的轴线结构关系具有相对一致性,具有严密的拓扑学逻辑特征),正是这一共性的结构关系形成城市拓扑空间内在的发展规律。因此,通过对城市拓扑空间的内在结构分析,可以捕捉不同城市内在的共性规律。(3)不同轴线引导的人流运动量存在差异,在句法结构中,拥有高集成
432011.4 现代城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