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宽带技术(UWB)的室内定位系统
uwb定位原理

uwb定位原理Ultra-wideband (UWB)定位原理。
UWB定位技术是一种基于超宽带信号的定位技术,它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定位、物联网、智能交通等领域。
UWB定位原理是通过发送一系列非常短脉冲的超宽带信号,利用信号的传输时间和信号的传播特性来实现目标的定位。
本文将介绍UWB定位原理的基本概念、技术特点和应用前景。
一、UWB定位原理的基本概念。
UWB定位原理是基于超宽带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来实现目标的定位。
超宽带信号是一种频率非常宽、脉冲宽度非常窄的信号,其带宽通常超过500MHz。
UWB 信号的特点是能够穿透障碍物,具有较好的抗多径干扰能力,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定位应用。
二、UWB定位原理的技术特点。
1. 高精度,UWB定位技术具有亚米级甚至厘米级的高精度,适用于对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场景,如室内导航、室内定位等。
2. 高可靠性,UWB定位技术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实现高可靠的定位,如室内环境中的多路径效应、信号衰减等问题对UWB定位的影响较小。
3. 抗干扰能力强,UWB信号的频率带宽非常宽,能够有效抵御窄带干扰和多径干扰,保证定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三、UWB定位原理的应用前景。
1. 室内定位,UWB定位技术在室内定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实现对室内环境中移动目标的高精度定位和跟踪,为室内导航、室内定位等应用提供支持。
2. 智能交通,UWB定位技术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实现车辆和行人的精确定位和跟踪,提高交通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3. 物联网,UWB定位技术可以应用于物联网领域,实现对物品、设备等的精确定位和跟踪,为物联网应用提供更加精准的定位服务。
四、总结。
UWB定位原理是一种基于超宽带信号的定位技术,具有高精度、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适用于室内定位、智能交通、物联网等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UWB定位技术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基于UWB精确定位智能搜救仪设计

基于UWB精确定位智能搜救仪设计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介绍 (2)1.2 UWB技术概述 (3)1.3 智能搜救仪的重要性 (4)1.4 文献综述 (5)二、系统总体设计 (7)2.1 设计目标与要求 (8)2.2 系统架构 (9)2.3 硬件组成 (10)2.4 软件架构 (11)三、UWB定位技术 (13)3.1 UWB原理简介 (14)3.2 UWB定位算法 (15)3.3 定位精度分析 (16)3.4 实现方式探讨 (18)四、智能搜救仪硬件设计 (19)五、智能搜救仪软件设计 (21)5.1 数据采集与处理 (22)5.2 用户界面设计 (23)5.3 信号处理算法实现 (24)5.4 搜救决策与执行 (25)六、系统测试与评估 (26)6.1 测试环境搭建 (27)6.2 测试方法与步骤 (29)6.3 测试结果分析 (30)6.4 性能评估 (31)七、结论与展望 (32)7.1 结论总结 (33)7.2 研究不足与改进 (34)7.3 未来发展方向 (35)一、内容概述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基于UWB(超宽带)技术精确定位的智能搜救仪的设计。
UWB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无线通信技术,具有短距离、高速率、低功耗和高安全性等特点,为智能搜救仪的精确定位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文首先介绍了UWB技术的原理和发展现状,然后详细阐述了智能搜救仪的整体架构、关键技术和功能模块,最后对智能搜救仪的实际应用进行了展望。
通过本文档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基于UWB技术的智能搜救仪的设计思路、技术特点和实际应用价值。
1.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安全需求的日益增长,快速准确的定位技术以及智能化搜救设备已成为应急救援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超宽带(UWB)技术的精确定位智能搜救仪应运而生。
该设计结合了无线通信技术和高精度定位算法,为搜救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精准度。
UWB技术以其高精度定位的优势,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dw1000 室内定位方案

dw1000 室内定位方案DW1000室内定位方案室内定位技术是指在室内环境下,通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技术,对目标进行定位和追踪。
DW1000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室内定位领域的超宽带(UWB)射频芯片,它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和低功耗的特点,可以实现对移动物体的高精度定位。
本文将针对DW1000室内定位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DW1000室内定位原理DW1000室内定位方案基于超宽带技术,通过发送和接收射频信号,利用超短脉冲信号的传播时间和信号强度来测量物体与基站之间的距离。
基站通过多普勒效应计算物体的速度和方向,从而实现对物体的精确定位。
二、DW1000室内定位系统组成DW1000室内定位系统主要由基站、标签和网络组成。
基站是部署在室内的定位节点,负责接收标签发送的信号,并计算标签与基站之间的距离。
标签是佩戴在被定位物体上的设备,通过发送射频信号与基站进行通信。
网络则是连接基站和标签的通信桥梁,可以是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
三、DW1000室内定位方案的特点1. 高精度:DW1000具有亚米级的定位精度,适用于对物体位置要求较高的场景,如工厂车间、物流仓库等。
2. 高稳定性:DW1000的定位精度受干扰较小,能够在复杂的室内环境下保持稳定的性能。
3. 低功耗:DW1000采用低功耗设计,可延长标签的使用寿命,减少更换电池的频率。
4. 易于部署:DW1000室内定位方案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安装和调试,可以快速部署于现有的室内环境中。
四、DW1000室内定位应用案例1. 物流仓库管理:通过在货物上安装DW1000标签,可以实现对货物的实时定位和追踪,提高仓库的管理效率和准确性。
2. 室内导航系统:将DW1000部署在商场、机场等公共场所,可以为用户提供室内导航服务,方便用户快速找到目的地。
3. 室内安全监控:在重要场所安装DW1000基站,可以实时监控区域内的人员活动情况,确保安全和秩序。
五、DW1000室内定位方案的未来发展趋势1. 多模式融合:将DW1000与其他定位技术(如惯性导航、视觉定位等)相结合,形成多模式融合的室内定位方案,提高定位精度和鲁棒性。
超宽带(UWB)定位

UWB的简介
Emitted Signal Power
Bluetooth, 802.11b Cordless Phones Microwave Ovens
GPS
PCS
802.11a
-41 dBm/MHz
“Part 15 Limit”
UWB Spectrum
1.6 1.9 2.4 3.1 5 10.6
(2)UWB生命探测雷达
UWB的简介
(3)军事通信
单兵作战示意图 战术通信网络
UWB的简介
民用方面(1)地质勘探及生命探测
UWB的简介
(2)汽车防冲撞
UWB的简介
(3)家庭设备及便携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三星C27A750 无线显 示器
UWB的简介
(4)精确定位
UWB定位系统视频演示
工业 / 自动化 实时追踪资产及库存 -改进流程 - 提高搜索效率 -减少资源浪费
© Ubisense
标签
22
UWB定位技术概述
TDOA 和 AOA 都会被使用到,以加强三维定位效果的健壮性。
AOA 矢量即来自各个传感器的绿线 TDOA 曲线则以蓝色表示
交叉位置即定位出的位置 (红色圆点)
标签位置能被任意两个信息计算 出来,比如TDOA和一个AOA; 或者两个AOA。
医疗保健 实时追踪病人,监护者, 护理者 - 过程分析与改进 - 人力资源管理 -病人安全保证/状态监控
FOCUS
定位系统如何工作?
UWB定位技术概述
从传感器
时间同步线
主传感器 传统的2.4 GHz RF 信道, 指示标签发出脉冲信号, 提供标签与传感器之间 的双向通路。注意: 2.4 G信道是私有的,并且 不会与标准的wifi起冲突。
UWB室内定位技术与其他定位技术比较

室内定位 1 / 7 UWB室内定位技术与其他定位技术的比较 --无锡艾森汇智科技有限公司 当前市场对定位的需求越来越多,所以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定位技术,并根据不同定位信号不同用途分成不同的定位系统。如利用卫星无线RF信号的GPS、利用红外和激光的光学定位、利用超声和声纳的声音定位、利用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视觉定位、利用陀螺原理的相对定位等等。 其中,GPS是目前应用最成功的定位技术,不过它也有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在室内不能定位,而且一般民用的精度也不够高(10m左右),相对于室内定位的要求(1m左右或更低)还有一段距离。目前室内无线定位技术的研究相对集中在基于RF信号,并结合各种无线网络技术如ZigBee,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Wi-Fi,蓝牙,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RFID)等定位技术的研究。详细入下:
一、 超宽带技术(UWB) 超宽带技术是近年来新兴一项全新的、与传统通信技术有极大差异的通信无线新技术。它不需要使用传统通信体制中的载波,而是通过发送和接收具有纳秒或纳秒级以下的极窄脉冲来传输数据,从而具有3.1~10.6GHz量级的带宽。目前,包括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在内的国家都在研究这项技术,在无线室内定位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 UWB技术是一种传输速率高(最高可达1000Mbps以上),发射功率较低,穿透能力较强并且是基于极窄脉冲的无线技术,无载波。正是这些优点,使它在室内定位领域得到了较为精确的结果。超宽带室内定位技术常采用TDOA演示测距定位算法,就是通过信号到达的时间差,通过双曲线交叉来定位的超宽带系统包括产生、发射、接收、处理极窄脉冲信号的无线电系统。而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则包括UWB接收器、UWB参考室内定位 2 / 7 标签和主动UWB标签。定位过程中由UWB接收器接收标签发射的UWB信号,通过过滤电磁波传输过程中夹杂的各种噪声干扰,得到含有效信息的信号,再通过中央处理单元进行测距定位计算分析。
UWB室内定位解决方案

UWB室内定位系统解决方案01系统简介02技术原理03解决方案04未来扩展目录COMPANYPart One 系统简介系统简介本系统使用物联网技术、无线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轮轴历史可溯、工序流水实时监控、提高检修工作效率的目的。
Part Two 技术原理红外线室内定位优势:红外线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用于室内定位精度相对较高;缺点:由于红外线只能视距传播,穿透性极差(可以参考家里的电视遥控器),当标识被遮挡时就无法正常工作,也极易受灯光、烟雾等环境因素影响明显;适用:红外线室内定位技术比较适用于实验室对简单物体的轨迹精确定位记录以及室内自走机器人的位置定位。
WiFi室内定位优势:总精度较高,硬件成本低,传输速率高;可应用于实现复杂的大范围定位、监测和追踪任务。
缺点:传输距离较短,功耗较高,一般是星型拓扑结构。
适用:Wi-Fi定位适用于对人或者车的定位导航,可以于医疗机构、主题公园、工厂、商场等各种需要定位导航的场合。
蓝牙室内定位优势:设备体积小、短距离、低功耗,容易集成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中;缺点:蓝牙传输不受视距的影响,但对于复杂的空间环境,蓝牙系统的稳定性稍差,受噪声信号干扰大且在于蓝牙器件和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适用:蓝牙室内定位主要应用于对人的小范围定位,例如单层大厅或商店。
RFID室内定位优势:射频识别室内定位技术作用距离很近,但它可以在几毫秒内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的信息;标签的体积比较小,造价比较低。
缺点:不具有通信能力,抗干扰能力较差,不便于整合到其他系统之中,且用户的安全隐私保障和国际标准化都不够完善。
适用:射频识别室内定位已经被仓库、工厂、商场广泛使用在货物、商品流转定位上。
Zigbee室内定位优势:功耗低、成本较低、延时短、高容量以及高安全,传输距离较长;可支持网状拓扑,树状拓扑和星型拓扑结构,组网灵活,可实现多跳传输。
缺点:传输速率低,定位精度对算法要求较高。
适用:目前Zigbee系统定位已广泛应用于室内定位、工业控制、环境监测、智能家居控制等领域。
基于超宽带(UWB)技术的无线定位系统的研究

中图分类 号 : N 2.3 T 959
文献 标志码 : A
文章编 号 :09 o32O)4 o5 2 10一l3(O8o一O1一o
定 缺 除 了 全 球 定 位 系 统 ( S G o a P st nn ytm) 覆 盖 范 围 大 、 位 导 航 信 号 免 费 ; 点 是 定 位 信 号 到 达 地 面 GP : lb l oio igS se i
基于超 宽带( UWB 技 术的 )
无 线 定 位 系统 的研 究
陈 学卿
/ , 桂 林 电子 科 技 大学 13
高凡。 马伟 朕 。
信 息 与通 信 学院 , 西 桂 林 广 桂林 5 1 0 、 404 510 , 4 0 4
\ 桂 林航 天 工业 高等 专科 学 校 电子 工 程 系, 西 2 广
在 室外 环 境 的定 位 应 用 外 , 们 对 室 内 定 位 、 距 离 测 距 等 较 弱 , 能 穿 透 建 筑 物 , 此 不 适 合 室 内 定 位 , 外 定 位 器 人 短 不 因 此 应 用不 甚 了解 。未 来 无 线 定 位 技 术 的趋 势 是 通 过 室 内 定 位 终 端 的 成 本 较 高 。当 前 比 较 流 行 的 WI IWi l sFdl F ( r e ie — es i
2 定位 方式 比较
常 用 的 无 线 定 位 方 式 有 如 下 几 种 : 号 强 度 分 析 法 信
供 了很 好 的支 撵 。
> 2 % ( 者 总 带 宽 大 于 5 0 Hz o 或 0M )
Jc
式 中 , . 分 别 为 功 率 较 峰 值 功 率 下 降 1 d 时 所 ^ ^ 0B 对 应 的 高 端 频 率 和 低 端 频 率 ;c为载 波 频 率 或 中心 频 率 。 f 常 用 的 无 线 定 位 技 术 包 括 红 外 线 、 声 波 、 频 信 号 超 射
GNSS+UWB 精确室内定位解决方案

GNSS+UWB精确室内定位解决方案一、简介UWB+GNSS定位系统,其主要的解决的问题是UWB标签在室外没有UWB的地方,可以通过GPS 来实现定位,通过运营商的NBIOT网络回传定位信息到定位引擎服务器,通过服务器反馈到用户界面。
在有UWB基站的环境中(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WUB标签的定位数据由UWB基站传输到定位引擎服务器进行定位,在室内外地图中展示。
在室外没有UWB基站的环境中,北斗GPS定位数据通过NBIOT传输到定位引擎服务器,在地图中显示位置。
北斗GPS只能用在室外定位。
本文主要针对集成UWB和北斗GPS一体标签和UWB基站的使用。
G1000标签集成UWB,NBIOT和GNSS室内外定位技术一体的标签,可以用于室内外UWB和室外北斗GPS的无缝定位。
室内外UWB定位的数据由UWB基站传输到后台进行定位,在室内外地图中展示。
注意,如果室外也布局UWB基站,也是可以再室外定位的。
室外北斗GPS定位数据通过NBIOT传输到后台,在地图中显示位置。
北斗GPS只能用在室外定位。
UWB和GPS北斗融合定位架构框图基站:要用UWB技术给一个空间做室内定位,必须要预先在该空间安装好定位基站。
基站通过UWB信号和定位标签进行通信,实现标签的定位功能。
标签:标签发射UWB信号,与基站相互通信,使标签自身被定位。
定位引擎:环境中的基站实时通过互联网网络将原数数据发送给定位引擎(可能位于本地服务器或云端)。
定位引擎运行定位算法,实时计算出待定位标签的坐标位置置。
显示终端:定位引擎计算出的标签坐标,要在显示终端上呈现。
终端可能是PC、平板电脑、手机等任意有浏览器的屏幕。
二、软件管理平台定位管理平台,既可以部署在本地服务器,也可以部署在共有云上。
定位管理平台包含几部分主要功能:定位引擎、基站和标签配置、定位呈现和管理。
当定位管理平台部署完毕后,打开任意一种终端(PC、平板、手机等)的浏览器,即可访问。
三、软件功能实时精确定位:2D高精度定位展示,运动轨迹拖尾展示(可设置长度)历史轨迹回放:历史轨迹记录、回放(可加速)电子围栏管理:多类型区域划定(安全/警告/危险)、多种触发方式(进入/离开/进出)、多种报警方式(屏幕推送/声音提示/邮件/短信/电话)、自动日志记录灵活标签管理:人员信息设置,低电量报警,异常轨迹提醒,标签分组设置,标签图标设置多屏便捷查看:中央监控屏幕,PC/Pad/手机多屏显示(无需安装应用程序)账户权限管理:自助配置管理员/访客账户,账户写操作权限灵活设置手机自主定位:被定位人员可以用手机微信看到自己的位置开放API:标签位置坐标,传感器信息(电量等),事件上报(突破围栏等)摄像头联动:摄像头自动追踪、定位、联动,支持符合ONVIF接口标准的全球主流品牌摄像头大数据分析:热点分析,位置行为分析,工序效率分析,供应链路径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超宽带技术的室内定位系统近年来,随着近距离无线电技术的高速发展和无线局域网技术的进步,使得室内定位技术突飞猛进。
在开阔的室外环境中,全球定位系统 GPS 提供了非常精确的定位信息,与此同时,人们对室内定位信息的需求也与日俱增,机场、展厅、写字楼、仓库、地下停车场、监狱、军事训练基地等都需要使用准确的室内定位信息,对可用空间和库存物资实现高效的管理。
超宽带技术作为近年来新兴发展起来的一种无线电技术,因其特有的性能,能够提供精确的室内位置信息,非常适用于室内定位系统的应用。
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近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相关技术和产品进行研究和开发。
我国正处于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应该抓住机遇,争取在室内定位系统这个有着极大现实意义和广阔应用前景的领域有所突破。
1 室内定位系统典型的室内定位系统大致包括标识、接收机、控制中心等主要部分。
标识带有发射电路,附在需要定位的个人或物体上,配置惟一的标识码,发射信号给接收机。
接收机安装在建筑物的四周或天花板上,多个接收机相互连接,组成网络。
控制中心处理各个接收机得到的数据,通过信号处理、数据融合对标识进行定位,其跟踪系统可以利用标识不同时刻传回的定位信息绘制运动轨迹,推测其未来的运动趋势,还可根据标识所在的区域,查询已知的资源分布图,帮助用户找到所需的设备。
目前,有多种无线技术可以进行室内定位,包括室内GPS、RFID、IR、WLAN、Bluetooth 以及 UWB,它们都是利用定位网络,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参数,根据特定的算法对个人或者物体在某一时刻所处的位置进行测量。
在应用精度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目标发现(Finding Applications),它不需要获得非常精确的位置坐标或者物体的特性,仅需要知道被定位目标的有无或者所在的区域;另一类是“智能空间”应用(Smart Space),它可以提供非常高的定位精度并能实时监控。
本文将从现有的室内定位算法和技术两方面进行介绍。
1.1 室内定位算法室内定位算法目前基本上是从室外定位算法中借鉴而来,最典型的有临近检测(PD)、信号强度分析法 (RSSI)、到达时间位(TOA)、到达时间差定位(TDOA)以及到达角度定位(AOA)。
▪临近检测(Proximity Detection)。
临近检测依靠密集的天线阵列,每个天线的位置已知,根据接收到信号最强的天线区域判定其位置。
这种算法的精度与天线的密度有关,普遍仅能达到米级精度,而且天线位置须是等间隔的。
▪信号强度分析法(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利用接收信号的强度与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距离的关系,建立信号的传播模型对目标进行定位。
由于这种算法对信道传输模型的依赖性非常强,多径效应、墙壁的遮挡以及环境条件的变化都会使其精度严重恶化。
▪到达时间定位(Time Of Arrival)。
标识发射信号到达3 个以上的接收机,通过测量到达不同接收机所用的时间(须保证时间同步),可以计算出标识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以接收机为圆心、标识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为半径做圆,3个圆的交点即为移动终端所在的位置。
▪到达时间差定位(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这种定位算法与TOA 类似,只是所测量为时间差而非绝对时间,利用双曲线交叉进行定位。
由于,不必满足严格时间同步的要求,使得系统相对简化,所以 TDOA 算法在定位系统中大量被应用。
▪到达角度定位(Angle Of Arrival)。
这种定位方法通过测量标识到两个接收机的信号到达角度来定位,其定位精度与 TOA 和 TDOA 算法相比有一定差距,并需配置智能天线或其他复杂天线系统,因此在室内多径环境下到达角度定位的方法一般只作为辅助手段。
1.2 室内定位系统从信号形式上看,红外、超声波和射频无线电是传统室内定位系统主要的三种形式,下面从频率范围、作用距离以及标识和天线大小、造价几方面分别进行介绍。
▪RFID。
此系统基于信号强度分析法,采用聚合算法对三维空间进行定位,通过标识检测到的信号强弱来表示标识之间的距离,主要用于门禁系统,包括主动RFID和被动 RFID。
优点是标识的体积比较小,造价比较低,但是作用距离近,不具有通信能力,而且不便整合到其他的系统之中。
采用该技术的代表有 Spoton、Wavetrend和 Bewator Cotag 等公司。
▪红外线室内定位系统。
IR 标识通过发射调制的红外射线,通过安装在室内的光学传感器接收进行定位。
虽然红外线具有相对较高的室内定位精度,但是由于光线不能穿过障碍物,使得红外射线仅能视距传播。
当标识放在口袋里或者有墙壁及其他遮挡时就不能正常工作,因此需要在每个房间、走廊安装接收天线,造价较高。
目前 Olivetti 研究实验室的 Active Badge系统采用该项技术。
▪超声波室内定位系统。
超声波定位主要采用反射式测距法,通过三角定位等算法确定物体的位置。
虽然整体的定位精度较高,但是需要大量的底层硬件设备,因此存在成本较高的缺点。
目前 Cricket System 和 Active Bat 采用该技术。
▪蓝牙室内定位系统。
蓝牙技术用于室内定位时,采用经验测试与信号传播模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测量信号强度进行定位。
其最大的优点是设备体积小、易于集成在 PDA、PC 以及手机中,因此很容易推广普及。
理论上,对于持有集成了蓝牙功能移动终端设备的用户,只要设备的蓝牙功能开启,蓝牙室内定位系统就能够对其进行位置判断。
目前蓝牙室内定位系统的主要不足在于蓝牙器件和设备的价格比较昂贵,而且对于复杂的空间环境,蓝牙系统的稳定性稍差。
目前美国的 Tadlys 等公司正在应用该技术进行相关产品的研发。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以上几种室内定位系统各有利弊。
虽然目前大多数室内定位系统都能够满足目标定位的简单需求,但是要达到室内“智能空间”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超宽带信号与传统无线电信号有着根本区别,这种新的信号形式,凭借自身的特性,应用在室内定位系统中,能够使系统在标识大小、功耗、造价、精度、实时性、通信能力以及可扩充性能等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满足人们对室内定位的新要求。
2 超宽带技术超宽带(UWB ULTRA WIDEBAND)技术是一项崭新的无线电技术,最早应用在军事上,由于其突出的性能优势也非常适合于民用的各领域,因此近年来各国对 UWB技术格外重视。
超宽带技术是基于极窄脉冲的无线电技术。
超宽带探测与传统的探测系统相比较,无论是工作机理还是技术实现都有极大的区别。
当无线电探测系统的相对带宽(信号带宽与中心频率的比值)大于 20%时就称之为超宽带探测系统。
即要满足。
式中的 fh 为频率高端-10dB 下降频点位置,fl 为低端-10dB 下频降点。
实际上,超宽带系统是产生、发射、接收、处理极窄脉冲信号的无线电系统。
超宽带系统中发射的脉冲一般是脉宽小于 1ns 的高斯脉冲,这种窄脉冲具有非常宽的频谱。
随着相关电子技术的发展,宽度在 0.2ns 以下的窄脉冲产生器已经研究成功,这种窄脉冲的相对带宽接近甚至大于 200%。
与传统的无线电探测系统相比较,在超宽带探测系统中不需要载频,能够直接用产生的窄脉冲去激励天线、辐射电磁波来进行目标的探测。
3 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图 1 所示为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的结构框图。
该系统包括被动UWB 接收机、UWB 参考标识以及若干主动 UWB 标识[7]。
图 2 为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的信号处理框图[8]。
标识的时钟从存储器中读出伪随机时间间隔调制编码信息,以控制调制电路多脉冲间隔的变换。
经过调制后的时序激励窄脉冲产生电路,产生初级窄脉冲。
为了提高探测距离,需要使用脉冲放大电路对脉冲进行放大,提高脉冲幅度后再通过天线向室内空间辐射。
每个UWB 接收机在系统时钟的控制下接收标识发射的 UWB 信号。
由于在电磁波辐射过程中,必然混杂进各种噪声及干扰信号,因此还必须对这些无用信号进行过滤。
经过这些步骤后即得到含有效信息的信号。
脉冲的宽度极窄,为了准确地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采集,必须对信号进行等效采样。
采样后的信号经筛选,提取出有效信息,最后通过中央处理单元的定位算法得到标识的精确位置信息。
3.1 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的特点3.1.1 高分辨率探测设备对目标的识别能力取决于其距离分辨率和角度分辨率(方位角和仰角),而距离分辨率又正比于发射脉冲的时域有效宽度。
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因其亚纳秒级极窄脉冲的时间宽度,因此它的距离分辨率极高,可以达到厘米量级。
利用这个特性,可以获得更多的室内距离信息。
3.1.2 频谱的有效利用超宽带室内定位系统在探测过程中发射的是窄脉冲串,但脉冲间的时间间隔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按照特定规律进行伪随机跳变。
一般情况下,相互间间隔按照伪随机规律改变后的发射脉冲信号可用公式(1)表示:其中,Tf 为脉冲重复帧时间;Tc 为时隙(time-hopping)时间;Cj 为伪随机时隙编码。
将上述变化过程看作窄脉冲串的时间间隔调制。
在调制前,对于单个窄脉冲,把很小的功率分配在极宽的频谱范围内,窄脉冲串的功率谱密度达到非常小的量级。
脉冲间隔被伪随机调制后,脉冲串的频谱更显示出类似噪声的特性。
图 3 是没有经过时间间隔调制的脉冲串的谱线,图4 是已经进行了伪随机时间间隔调制后脉冲串的频谱。
从两图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出脉冲串在时间间隔调制前和调制后的频谱变化。
类似噪声的特性使得脉冲串功率谱密度继续被平滑。
传统的无线电室内定位系统中所有信息来自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在无线电设备密集的环境中,相互之间距离很近,分配到相同频点的标识可能会接收到其他设备的同频信号,从而出现系统紊乱或错误定位。
所以定位系统必须为每个标识都分配专门的工作频点,这种工作模式是对频谱资源的一种浪费。
对超宽带系统而言,具有极低的信/扰比门限,平均发射功率很低,如工作范围在几十米以内,所需功率仅需几十到几百微瓦。
由于功率谱密度极低,甚至低于环境噪声以下,所以信号不会对其他系统产生不良的干扰,可以与之共享频带,实现共存,最大限度地利用稀缺的频谱资源也是超宽带技术可以没有限制地被用在室内定位领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3.1.3 多用户共享前面所述的伪随机时间间隔调制表达式是对单个用户而言;对于多用户,超宽带系统可以对不同的用户分配不同的伪随机编码,根据不同编码进行脉冲位置调制。
类似于无线通信中的多址通信方式。
这样在相关接收端,每个用户只能从回波信号中提取按照自身编码调制过的发射信号,其他标识发射回波即使被天线接收也会自动滤除。
因此标识能够同时使用同种定位设备,可以互不干扰地共享无线资源。
不同用户发射的第k 个窄脉冲信号如下式:3.1.4复杂环境工作在室内环境中,电磁空间环境非常复杂,再加上墙壁等障碍物,接收设备接收到的标识信号必然包含了各种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