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艺术概论各章节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1.艺术之父:费德勒

2.我国最早在艺术学方面著作的是:宗白华

3.艺术本质看法有: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柏拉图);

主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康德,

尼采)。模

仿再现说

4.艺术创作的主体:艺术家。客体:社会生活。艺术的价值是艺术创作的主体

与客体相

互作用的结果。

5.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

6.艺术生产理论的艺术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欣赏。

7.艺术的特征:A形象性:a,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蒙娜丽莎,韩熙载

夜宴图);

b,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罗丹《巴尔扎克》;c,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水浒人物,阿Q

形象)。B主体性。C审美性:a,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泰

山雄,华山

险,黄山奇,峨嵋秀);b,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清明上河图》,

《吝啬鬼》);

c,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的统一(帕提农神庙体现“美就是和谐”的理念)。

(提示:形象性与审美性重点复习)

第二章,艺术的起源

1.人类最早的艺术活动开始于:上万年前的冰河时期。

2.艺术起源:a“模仿说”(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自然的模仿)。b“游戏

说”(最早康德,“希勒—斯宾赛理论,希勒《美育书简》),人的“游戏”是以使用工具

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并具有了超越动物性的情感和想象等社会内容,成为

一种具有

符号性的文化活动。正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得人类和动物界真正区分开

来。而艺术起

源于“游戏”的说法脱离了人类社会实践,所以仍然不能解开艺术诞生的真正奥秘。c

“表现说”:(美国美学家苏珊.朗阁提出符号说)。d“巫术说”:(英国爱德华.泰勒在他

的《原始文化》提出;弗雷泽在他的《金枝》也提出)e“劳动说”:(希尔恩《艺术起源》;

普列汉诺夫《没有地址的信》)从艺术发生学的观点来看,生产劳动显然是艺术起源的根

本原因。

3.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a,在原始造型艺术中有些抽象的几何图案可能源

于生产和生活;例如:一根波纹的线条两边画着许多点就表示一条蛇,附近有黑角的长

菱形则表示鱼;螺旋形纹饰是由鸟纹变化而来,波浪形的曲线纹和垂幛纹是由蛙纹演变

而来.......b,最早的乐器往往是用兽骨兽皮制成,最早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距

今7000年的骨哨。c,神话被当作是文学最早的源头。

4.综上所述: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中可以看出艺术的生产历史经过了一个由实用到

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参透着人类模仿的需

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艺术的产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与“劳

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第三章,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1.艺术的各种社会功能只能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才发挥作用。艺术的具体社

会功能:审

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2.审美认知作用: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鉴赏活动,可以深刻的认识自然,社会,

历史,

人生。(孔子讲过:“《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观裙怨说”:兴;

指诗歌具体安排的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从中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观;反

1

映社会政治和道德风尚状况,能让人观察政治得失和风俗的兴盛。群;认为诗

歌可以让人相互交流感情,加强团结作用。怨;指文学作品有干预现实,批判社会的作用。陆机:认为艺术的审美认知作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做到“观古今于须臾,览四海于一瞬”。

3.审美教育作用:a.孔子以“礼乐相济”的思想创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体系,他以“六艺”(礼乐书数射御)教授弟子,其中乐就是“诗.歌.舞.演.奏”等的艺术综合体。孔子还明确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种思想奠定了中国教育“礼乐相济”的理论基础。b.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的特点: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

4.审美娱乐作用:a.罗马美学家贺拉斯在《诗艺》提出艺术应当“寓教于乐”.b.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种高峰体验:在这种时刻里,人会

感受到强烈的幸福,狂喜,顿悟,完美。他认为”高峰体验“尤其存在于人的高级精神活动之中,也就是人处在最佳状态的时候并感受到最高快乐的现实。

5.“美育”由18世纪的德国美学家希勒提出来,他的代表作《美育书简》。

6. a.我国近代最早公开将“美育,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的是清代王国维(《人间词话》);b.教育家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7.艺术教育的任务:a.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b.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c.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人格。

第四章.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1.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人类学确立于1922年,其标志是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

斯基和拉.布朗正式出版他们的著作“文化人类学”。

2.20世纪最具有影响的文化定义是美国文化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一书中提出来的;他们认为:文化包括各种外显和内隐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运用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素。

3.文化大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从文化结构来看: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中介,精神文化是核心。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决定和制约着精神文化。所以,经济,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精神文化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4.两千多年前,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蓝图里下令把诗人和艺术家从中驱逐。

5.艺术与科学: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是广泛和深刻的,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

果直接运用到艺术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以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家文化心理结构的改变,从而推动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革新,推动艺术形态的发展。艺术与科学联姻的第三个辉煌时期,是自20世纪下半叶以来,至今任然方兴未艾的当代社会;尤其是21世纪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给我们的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等领域带来巨大的深刻影响。

6.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A.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影响,表现在

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促使新的艺术种类和艺术形式产生。B.还表现在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为艺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以数码化信息传播为技术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推动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C.又表现在艺术与技术,美学与科

学的相互结合与相互渗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也促进了科学技术与

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工业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则是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的)。

D.更表现在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对艺术观念和美学观念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

影响,例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模糊数学等观点和方法,已经被运用到艺术创作和与艺术研究之中了,成为某些艺术理论和艺术批评的观点和方法.

7.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消极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带来了艺术的商品化与消费化倾向,导致大众审美水平降低等不良后果,成为当社会和代艺术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大众传媒与计算机游戏等给青少年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第五章, 实用艺术(重点)

1.实用艺术的主要种类:A.建筑艺术: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建筑三原

则;“实用,坚固,美观”。建筑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段:空间,形体,比例,均衡,节奏,色彩,装饰等因素。包豪斯:1919年德国创办的一所建筑设计学校,创始人是德国建

筑家格罗彼乌斯,包豪斯学派主张把建筑,美术,工艺等按照现代美学原则结合起来,

主张现代建筑艺术理论,它强调将技术与艺术,设计与造型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出一

大批具有技术与艺术双重才能的人才,对后世影响巨大,二战后,包豪斯许多成员流

亡美国,促进了美国工业设计的发展。B.园林艺术:中国园林:自然美,建筑美,文化美;中国园林的精华与核心是“文化美”。C.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世博会中国的管:

2.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A.实用性与审美性;B.表现性与形式美;C.民族性与时

代性(四合院的建筑构造体现出封建社会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伦理观念和宗法观念。四合院的入口一般都在东南角,取东青龙,南朱雀大吉大利之意,入口处再设置

一堵影壁,这些都体现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大影响)

3.中外实用艺术精品赏析:建筑艺术(北京故宫节奏:指通过建筑物的墙、柱、门、窗等构成部分由规律的变化和排列,产生一种韵律美或节奏美,如故宫的廊柱排列;色彩: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审美感受和难忘的印象,如故宫的整体色彩的金碧辉煌,

朱红色的围墙、白色的台基、大红色的柱子和门窗等;装饰:可以起到为建筑物增辉

添彩的作用,如中国古建筑物屋顶的翘脚飞檐、饰以各种彩绘等装饰;悉尼歌剧院是

澳大利亚悉尼市班尼朗岛上的一座风格独特的建筑,由丹麦设计师伍重设计与1957年,建成于1973年)。园林艺术(北京颐和园:借鉴了中国历代园林艺术的精华,容纳

了不同地区园林艺术的风格,将自然景色和人工建筑巧妙地结合起来,大量采用了对

比的手法和“借景,分景,隔景”等多种艺术手法,利用多种建筑艺术手段,创造了集

雄秀为一身的和谐统一风格,体现出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苏州拙政园:造园艺

术通过以少胜多的方法,在不大的天地里创造出美妙的空间,真正体现出“虽由人工,宛自天成”的境界,创造出一种重含蓄,重神韵,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江

南小型私家园林艺术更富有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更具有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更能反

映文人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北京和苏州园林体现出中国园林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

族文化沃土,将自然风景美,建筑艺术美,历史文化美三者融为一体,体现出浓郁的民

族风格和民族特色。)

第六章,造型艺术(重点)

1.造型艺术(绘画,雕塑,书法,摄影)的基本特征是:造型性;实用艺术(建筑,园林,工艺设计)的基本特征:表现性。表情艺术(音乐、舞蹈)、综合艺术(戏剧、戏曲、电影艺术电视艺术)、语言艺术(诗歌、散文、小说)等。

2.“墨分五彩”(墨色的焦、浓、重、淡、清)“六彩”(除了上面的五种墨色,再加上宣纸的白色)。中国画的造型空间主要有三种:A.全景式构图:是一种由高转低、远转近的

回旋往复式流动空间,如五代后梁的荆浩的《匡庐图》;B.“分段式构图”: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可以将不同的场面集中到一起,组成一幅整体有机的画面,如五代南唐的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的张择端著名风俗画《清明上河

图》;C.“分层式空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T形帛画等。

3.“六朝三杰”:东晋的顾恺之、南朝宋的陆探微和梁的张僧繇。擅长历史画和肖像画的是阎立本。山水画的风格:唐李思训的青绿山水、王维的水墨山水、五代荆浩、关仝的描绘中原地代实景为主的北方山水画派,董然、巨然以描写江南景物特色为主的南方山水画派,北宋的李成、范宽的奇雄北方山水,南宋的马远、夏珪追求以少胜多的画半边山或一角水,唐曹霸、韩干擅画马;戴嵩擅画牛,黄筌、徐熙擅画花鸟,文同、苏轼、米芾为代表的文人画家等。“元四家”:黄公望、吴镇、王蒙、倪瓒。“明四家”或“吴门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以他们为首形成了明代影响最大的画派。“四僧”:石涛、八大山人(朱耷)、、弘仁。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石谷,王原祁“扬州八怪”:是清乾隆年间活跃在江苏扬州的八个风格相近的革新派画家的总称,共同之处是强调个性的表现。画圣:吴道子;塑圣:杨惠之;摄影之父:达盖尔

4.西方雕塑:第一个高峰期古希腊罗马时期;米隆《掷铁饼者》和菲迪亚斯的《命运三女神》《维纳斯像》被罗丹称为“古代的神品”;第二个高峰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美术三杰”:米开朗琪罗《哀悼基督》、达芬奇、拉斐尔;第三个高峰期是19世纪法国雕塑;法浪漫主义派代表吕德为巴黎凯旋门创作的浮雕《马赛

曲》、法现实主义派罗丹《巴尔扎克像》;第四个高峰期是20世纪的雕塑艺术涌现出许多著名雕塑家与优秀雕塑作品,法国的马约尔《地中海》。

5.摄影艺术:摄影之父是法国的达盖尔1839年。摄影艺术独具的审美特征主

要表现在纪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摄影艺术将技术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却不是为了实用的目的,而是为了审美的需要,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特征。

6.书法艺术:“颜筋柳骨”,是对唐代的书法家颜真卿、柳公权书法作品不同

风格的评价,颜真卿:笔画刚直、浑厚丰筋,具有整齐大度的美;柳公权:结构紧凑、骨力劲健,具有刚健有力的美。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表达的是对殉国亲人的一篇祭文,形成了这篇书法作品特有的艺术风格。王羲之《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和“书法艺术精品中的精品”。凡·高用的黄色多是柠檬黄,显得明朗《向日葵》;高更用的黄色多是土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何处去?》,整幅画面的色彩都充满了原始的神秘情调,实际上是画家本人极其苦闷的内心世界的反映。

7.中外造型艺术欣赏: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全幅长卷分为五段,以屏风和

床榻起到分割画面的作用,各段相互联系,又独立成章,使全卷成为统一的大画面。全画分为“听乐”“赏舞”“休息”“清吹”“散宴”共五段,犹如连环画一样,描绘了韩熙载举办家宴、大宴宾客的全过程,尽管夜宴的排场豪华,气氛热烈,但我们能通过画面可以看出夜宴中的韩熙载自始至终闷闷不乐,忧郁惆怅的精神状态。反映出画面人物内心的矛盾和精神的失落,体现出人物形象的深动性和深刻性,也充分显示了中国绘画强调“以形写神”的艺术风格以及画家顾闳中“传神”的精湛才能和功力!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是中国绘画史上最著名的社会风俗画杰作,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全图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表现“城郊景色”,描绘了汴京郊区农村景色;第二段“汴河虹桥”;展现了汴河两岸繁荣的景象;第三段描绘“市区街道”行人热闹非凡景象。全画采用散点透视法,画中人物500多个没有女性,房屋、桥梁、城楼等各具特色。期间穿插各种活动,注

重戏剧性,构图疏密有致,注重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同时该作品还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是研究北宋人文地理,社会生活

的珍贵资料,被历代鉴赏家称为“中华第一神品”。莫奈《日出·印象》法国印象派作品,1872年创作纵48厘米,横63厘米,作者为印象派创始人之一,该作品也被视为印象派的开端。画作描绘了法国勒阿弗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两只摇曳的小船显得朦胧,船上的人影依稀可辨,远处的工厂烟囱,大船上的吊车等若因若现。从早期的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等人,发展到19世纪末法国的新印象派绘画,代表人物之一的修拉主张用纯色的点或块在画布上取得更好的光色效果,反对在调色板上调和色彩,因此又被称为“点彩派”或“新印象主义”,修拉的《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就是这种画法。

第十章,艺术创作

1.世界上最年青的艺术家:毕加索。艺术家是艺术品的生产者和创造者。塞尚被称为“西方现代美术之父”。唐代画家张璪的名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画家要向大自然学习,也是对于绘画创作中主客体关系的一个精辟独到的概括。范宽的画迹现仅存世四幅,最能代表其风格的是《溪山行旅图》。吴道子创造出了“吴家样”。绘画史上流传的“曹衣出水,吴带当风”,就是讲曹仲达的人物画,挺劲有力,画中人物衣衫紧窄贴肉,而吴道子的人物画,神采飞扬,画中人物衣服宽松、裙带飘举,富有运动感,真可以说是栩栩如生。

2.形象性思维:是人类能动地认识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形象思维的特点:一,思维过程始终不能离开感性形象;二、思维过程不依靠逻辑推理,二十始终依靠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功能;三、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代表作有《巴尔扎克像》),艺术创作的主要思维方式只能是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灵感思维:是指在创造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的产生出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灵感思维特点:突发性,超常性,偶得性,创造性,易逝性。灵感的规律:灵感产生具有一系列主客观规律;在哲学上具有认识理论根源。

3.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即“本我”(它是人的各种原始本能,冲动和欲望

在无意识领域的总和)、“自我”(它同“本我”相对立,专门控制和压抑各种不合实际标准的本能冲动)、“超我”(它是道德的,宗教的,审美的理想形态)。总体上看,艺术创作无疑是艺术家有目的、有意识的创作活动,意识在艺术创作中起着主要和支配的作用。

4.艺术风格论:艺术风格多样性形成的原因:A.艺术风格的多样性首先来自艺

术家独特的创造个性(印象派);B.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休养和艺术追求(曹雪芹《红楼梦》);C.还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格林《灰姑娘》)。从美学的角度看,艺术的民族风格又离不开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民族风格的形成,离不开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心理结构,它以一种“集体无意识”(荣格语)的方式积淀下来,并且世代承传、延续下去。

5.艺术流派:指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艺术流派的三种类型:A.一种是由一批具有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们,自觉结合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如达达主义;

B.另一种是由一批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不自觉而形成的艺术流派,如电影中的“左岸派”作品《广岛之恋》、《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等。

C.再一种是艺术家本身并没有形成流派的计划或意愿,甚至自己并没意识到属于某一流派,只是由于艺术风格的相似或相近,被后人们在艺术鉴赏或艺术批判中,将其归纳为特定的流派,如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汉末魏初以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为代表的文学流派称之为“建安文学”(陈子昂提出),又如西方现代戏剧流派中的荒诞派戏剧,其中《等待戈多》就是“荒诞派戏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