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水印)题库-大气辐射学复习题

(无水印)题库-大气辐射学复习题
(无水印)题库-大气辐射学复习题

84.

晴朗天空呈蓝色的原因(多选)? 【答案】:AD

A. 主要是分子散射

B. 主要是粗粒散射

C. 散射能力与波长四次方成正比

D. 散射能力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

85.地面辐射差额的定义是()。【答案】:D

A.地面吸收的太阳直接辐射与地面长波出射度之差;

B.地面吸收的长波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

C.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长波出射度之差;

D.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

86.下列哪一种说法不正确:()【答案】:C

A.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能力越强;

B.物体在热辐射平衡条件下,吸收多少辐射,放出多少辐射;

C.黑体的辐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正比,与其它因素无关;

D.黑体最大放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与其绝对温度成反比。

87.大气具有保温效应的原因是【答案】:C

A.大气容易吸收太阳短波辐射 B.大气容易发射短波辐射

C.大气对长波辐射吸收多,对短波辐射透明度高 D.大气中水汽含量多

88.下列哪一条不是晴空呈兰色的原因:

A.到达人眼的可见光,既非波长太长的光,又非波长太短的光;

B.到达人眼的光是不同波长的混合散射光;

C.到达人眼的光是不同波长的混合折射光;

D.人眼感觉敏锐的色光偏向于绿色【答案】:C

89.温度为T的灰体球,对长波辐射吸收率为Aλ,对短波辐射发射率为ελ,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Aλ=ελ<1

B.Aλ〈ελ<1

C.Aλ〉ελ>1

D.Aλ=ελ=1 【答案】:A

90.一年中南京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日总量最大的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答案】:B

91.关于长波辐射在大气中传输不同于太阳辐射的特征,下列哪一条不正确()

A.不计散射削弱作用

B.可以不考虑大气本身发射的长波辐射

C.具有漫射性质

D.必须考虑大气本身发射的长波辐射【答案】:B

92.分子散射的特点是:()

A.与波长无关,前向散射大;B.与波长成正比,后向散射大;

C.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前向后向散射相同;

D.与波长四次方成正比,前向后向散射相同。【答案】:C

93.一年中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是()

A.3月22日

B. 6月21日

C. 9月22日

D.12月22日【答案】:D

94.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可多选)()

A.大气逆辐射B.太阳直接辐射C.地面有效辐射D.天空散射辐射【答案】:BD

95.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影响因素有(可多选)()

A.太阳常数B.太阳高度角C.大气透明系数D.天空散射辐射【答案】:BC

96.到达地面的辐射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可多选)()

A.大气逆辐射B.太阳直接辐射C.地面有效辐射D.天空散射辐射【答案】:ABD 97.由于辐射的作用,多年平均来说,大气是净得到能量还是净失去能量()

A.通过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净得到能量B.通过太阳直接辐射净得到能量

C .通过大气长波辐射净失去能量

D .通过天空散射辐射净失去能量【答案】:C

172. 从理论上说,任何绝对零度以上的物体,都发射所有波段范围的辐射。【答案】:√ 173.黑体的辐射通量密度与温度的四次方成反比。【答案】:╳

174.黑体是一种各向同性辐射体。【答案】:√

175.对某波长而言,物体的吸收能力强,辐射能力不一定强。【答案】:╳

176. 无论对于任何辐射体,辐射通量密度与辐射率都存在关系【答案】:╳

177. 随着温度升高,黑体辐射能力增强,最强辐射能力对应的波长也增大。【答案】:╳ 178. 基尔霍夫定律反映了普通物体的辐射与黑体辐射之间的联系。【答案】:√ 179.物体的颜色是由于物体对辐射的吸收和反射选择性造成的。【答案】:√

180. 物体对辐射的吸收率、反射率和透射率之和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答案】:╳ 181. 黑体最大辐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与温度成正比。【答案】:╳

182. 维恩定律表示:黑体最大辐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与温度成反比。【答案】:√ 289.单位时间通过空间某一个面的辐射能称为(1)。【答案】:(1)辐射通量

290. 单位时间通过(1)的辐射能,称为辐射通量密度,到达某一面的辐射通量密度称为(2),从某一面发射的辐射通量密度,称为(3)。【答案】:(1)单位面积(2)辐照度(3)辐出度 291. 如果是各向同性的辐射体,那么,辐射率和辐射通量密度的关系为(1)。【答案】:

(1)B E π=

292. 黑体对于所有波长的辐射吸收率都(1),灰体对于所有波长的辐射吸收率都 (2)。

【答案】:(1)等于1(2)相等且小于1

293. 物体对辐射有吸收、(1)和(2)作用。【答案】:(1)透射(2)反射

294. 如果物体对某波长的辐射吸收率等于0.6,且完全不透明,那么,对于该波长其反射率为 (1)。【答案】:(1)0.4

295. 基尔霍夫定律的表达式为(1)或(2),通过该定律,将(3)联系在一起,也将(4)联系在一起。【答案】:(1)λλ

λ0B A B =(2)λλε=A (3)普通物体的辐射和黑体的辐射 (4)物体对辐射的吸收能力和发射能力

296.物体的温度越高,发射辐射的本领(1),随着温度升高,最大辐射能力对应的波长(2)。

【答案】: (1)越强 (2)变短

297.黑体的辐射通量密度与(1)成正比【答案】: (1)温度的四次方

298.大气窗是指吸收带之间的(1),红外辐射大气窗波段范围主要位于(2)。

【答案】:(1)准透明区(2)8-12微米

299.布格-朗伯定律形式为(1)。【答案】:(1))exp()0()(0?-=l

a dl k B l B ρλλλ 300.分子的散射能力与(1)成反比,大气分子对红光的散射能力远远(2)大气分子对紫色光的散射能力。【答案】:(1)波长的四次方(2)小于

301.Mie 散射与波长(1)明显的依从关系,因此,当天空尘粒较多时,常呈(2)色。

【答案】:(1)没有(2)灰白

302.散射截面是粒子的散射总通量与入射(1)之比,其大小表示单个分子的(2)强弱。

【答案】:(1)辐射通量密度(2)散射能力

303.太阳常数是在(1)距离处,在与太阳光线(2)的面上所接受的太阳辐照度。

【答案】:(1)日地平均(2)垂直

304.到达地表的太阳直接辐射的大小主要决定于(1)和(2)。

【答案】:(1)太阳高度角(2)大气透明系数(透过率)

305.大气质量数表示铅直方向上的光学厚度与(1)方向上的光学厚度之比。

【答案】:(1)倾斜

306.与短波辐射相比,长波辐射在大气中传输具有以下特征(1)、(2)、(3)。

【答案】:(1)不计散射(2)必须考虑大气本身发射的长波辐射(3)具有漫辐射性质 307.地面有效辐射的定义为(1)

【答案】:(1)地面发射的辐射与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308.地面辐射差额是指(1)与地面有效辐射之差,一般,在夜间,地面辐射差额为(2)值。

【答案】:(1)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2)负

309.大气保温效应是由于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1),对地面长波辐射(2),又以(3)方式将辐射返还给地表,从而使地表温度升高的现象。

【答案】:(1)吸收少(透明)(2)吸收多(不透明)(3)大气逆辐射

393.黑体【答案】:对所有波长的辐射吸收率都为1的辐射体。

394.灰体【答案】:对所有波长的辐射吸收率都相等,并且小于1的辐射体。

395.物体的吸收选择性

【答案】:物体对不同波长的辐射吸收率不同,称为物体的吸收选择性。

396.辐射通量【答案】:单位时间通过空间的辐射能。

397.辐射通量密度【答案】: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通过空间的辐射能。

398.辐射率

【答案】:在辐射传输方向单位立体角内,通过该方向单位面积、单位时间的辐射能。 399.辐射吸收率【答案】:物体吸收的辐射能与入射的总辐射之比。

400.辐射透射率【答案】:物体透射的辐射能与入射的总辐射之比。

401.辐射反射率【答案】:物体反射的辐射能与入射的总辐射之比。

402.分子散射(瑞利散射)

【答案】:当尺度参数(12<<=λπαr

)时,称该粒子对该波长的散射为分子散射。

403.Mie 散射(粗粒散射) 【答案】:当尺度参数(5021.0<=<λπαr )时,称该粒子对该波长的散射为粗粒散射。

404.散射截面【答案】:粒子散射的辐射通量密度与入射总辐射通量密度之比。 405.散射效率因子【答案】:散射截面与粒子的几何截面之比。

406.光学厚度【答案】:定义?=l

dl k 0ρδλλ。 407.太阳常数【答案】:日地平均距离处到达大气上界与太阳光垂直面上的太阳辐照度。 408.太阳直接辐射【答案】:由太阳发射的透过大气到达地球的辐射。

409.散射辐射【答案】:由大气分子、尘粒等经过一次或多次散射的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 410.大气质量数【答案】:定义倾斜方向的光学厚度与铅直方向的光学厚度之比。 411.行星反照率【答案】:地球—大气系统的总反照率。

412.漫射因子

【答案】:把铅直方向上的光学质量扩大β=1.66倍,就可以把长波辐射作为平行辐射来处理,β称为漫射因子。

413.地面有效辐射【答案】:地面发射的大气长波辐射与吸收的大气逆辐射之差。

414.大气保温效应

【答案】: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少,让其透射到地表被吸收;大气对长波辐射吸收率高,吸收大部分地表辐射,然后以大气逆辐射返回到地表,从而使地表升温的现象。 415.地面辐射差额【答案】:地面吸收的太阳总辐射与地面有效辐射的差值。

416.辐射通量散度【答案】:大气辐射通量密度随高度的变化。

417.辐射逆温【答案】:由于地表辐射冷却而产生的逆温现象。

468.简述物体对辐射的作用。【答案】:吸收、反射和透射。

469.简述普朗克函数的基本原理?简要绘图说明。

【答案】:绘图。任何黑体,理论上都发射波长从0-∞的辐射;温度越高,对应辐射能力越强;最大辐射能力对应的波长,随着温度增高移向短波。

470.写出基尔霍夫定律,说明物理意义?【答案】:定律:λλε=A ;λλ

λ0B A B =。 意义:将物体的吸收能力与发射能力联系起来;将普通物体的辐射与黑体的辐射联系起来。 471.简述晴空呈蓝色的物理原因?

【答案】:我们所看到的天空颜色是大气分子对太阳光的散射。分子散射能力与入射光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因此,对波长短的篮紫光散射能力强,对波长长的红光散射能力弱,因此,天空呈蓝色。

472.简述长波辐射在大气中传输的基本特征。

【答案】:不计散射;必须考虑大气本身发射的长波辐射;具有漫辐射性质。

473.辐射在大气中传输主要包含哪些削弱,遵循什么规律?

【答案】:辐射在大气中传输,主要经历吸收削弱和散射削弱,都遵循布格-朗伯定律。 474.简述大气具有保温效应的基本原理?

【答案】:大气对长波和短波辐射具有选择性,对短波辐射透明,让地表吸收;对长波辐射吸收多,以大气逆辐射方式返还给地表,起到保温作用。

475.为什么在地球北半球夏季离太阳远冬季离太阳近,温度却是夏高冬低?

【答案】:因为影响地球水平面上日总量的因素有日地距离和太阳高度角,其中最主要影响因子是太阳高度角,其可以从0到最大90(赤道)变化,其平均值夏季远远大于冬季。而日地距离的影响却相对较小,因此,地球北半球夏季离太阳远冬季离太阳近,温度却是夏高冬低。

476.在长波辐射传输的“二流模式”中,漫射因子起什么重要作用?

【答案】:当将铅直方向的光学质量扩大1.66倍,就可以将长波漫辐射作为平行辐射来处理。这个1.66就是漫射因子,引入漫射因子后,计算辐射的总透射只需考虑平行辐射,不需对角度进行积分。

477.在其他条件相近的两个夜晚,为什么有云时比无云感觉更暖和?

【答案】:晚上,地面通过有效辐射失去能量,而大气吸收地表发射的长波辐射,以大气逆辐射的方式返还地表,当云量增多时,将增强大气逆辐射,因此,有云感觉更暖和。

540.某地(60oN )6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多少?计算并绘图示之,若大气透过率为0.7,计算该地此时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忽略日地距离影响)

【答案】:(1)绘图如图

?=?-?-?=5.53)5.2360(90θh

(2))90sec(200'sinh )(

θθh m m m p D D S p S S -===732.7(w/m 2) 541.某地(纬度为60°N )春分正午时刻,到达地表水平面上的太阳直接辐射为多少?(设Pm=0.8, 忽略日地距离影响))

【答案】:)90sec(200'sinh )(θθh m m m p D

D S p S S -== ?=?-?=306090θh )/(44.4372m w s =

542.设南京地面温度t=27℃ , 到达地面的大气逆辐射E A =350W/m 2,地面的比发

射率ε=0.9 。(σ=6×10-8W ·m -2·K -4)

(1)试计算地面有效辐射R OL ; (2) 就R OL 而言,此时地面是净得还是净失能量

【答案】:(1))/(4.122)350300106(9.0)(2484m w E T R A g ol =-???=-=-σε

(2)净失能量

S

放射防护学试题(答案)

放射防护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正当化原则正当化原则是指在进行任何放射性工作时都应当进行代价和利益的分析,只要达到某项目标所获得的效益明显的大于所付出的全部代价就是正当的。 2、时间防护时间防护就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在辐射场中逗留的时间,使其所受的剂量当量在限值以下或减少所受剂量,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3、距离防护 距离防护是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增大人体与辐射源的距离,减少受照剂量。 4、激发能激发能:处于基态或低激发态的氢原子与具有一定动能的外来电子碰撞,使氢原子发生跃迁,那么外来电子传递给氢电子的能量称为激发能。 5、康普顿效应康普顿效应又称康普顿散射,是射线光子能量被部分吸收而产生散射线的过程。 6、肯定效应 肯定效应以前叫非随机效应,也称确定效应,也就是射线对人体的损害不存在几率性,只要达到一定量的照射,就可以出现一定

程度的损伤。射线会杀死细胞,如果剂量足够大,损失的细胞过多,就会影响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肯定效应就发生了。剂量越大损害越严重,担当剂量降到一定水平是,这种损害就不会发生,所以肯定效应是有阈值的 二、填空 1、在辐射剂量与防护工作中,涉及个人的量有:(放射性活度)、(照射量)、(吸收剂 量)、剂量当量和(有效剂量当量)等。 2、x 射线是(德国)物理学家于(1895 年11 月08 日)发现的,第一张x 线片摄于(1895年12月22日),是伦琴夫人手的照片。 3、x 线是电磁波,具有电磁波的共性:(波动性)、(粒子性)。 4、(电离作用)或(激发作用)可以造成人 体的细胞、分子发生结构性变化,引起细胞染 色体的畸变和基因的突变。 5、辐射的遗传效应属于(随机效应),受照剂量越大发生几率(越大)。 6、皮肤Ⅱ度损伤症状为(红斑)、(毛囊 疹)、(水泡),受照剂量在(10Gy)左 右。 7、放射诊疗工作按照诊疗风险和技术难易

放射卫生学复习

放射卫生学 绪论 第二节几个基本概念 1.核素:原子核的质子数、中子数和原子核所处的能量状态均相同的原子属于同一种核素(nuclide)。例如1H、12C、 Au表示不同的核素。具有放射性,称为放射性核素。 198 2.同位素:凡原子核具有相同的质子数而中子数不同的元素互为同位素(isotope)。如1H、2H、3H均有1个质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故把它们互称同位素,它们是同一元素——氢元素,但它们是不同的核素。一个元素所有同位素的化学和生物性质几乎都一样,但物理性质却不同。 3.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是一类不稳定的核素,原子核能自发地不受外界影响(如温度、压力、电磁场),也不受元素所处状态的影响,只和时间有关。而转变为其他原子核或自发地发生核能态变化的核素,同时释放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这一变化的过程称为放射性核衰变(radioactive nuclear decay),或蜕变(简称核衰变)。核衰变是由原子核内部的矛盾运动决定的。每种元素的原子核,其质子数和中子数必须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才是稳定的,比例过大过小放射性核素都要发生核衰变。 第四节放射性衰变的规律和半衰期 1.有效半衰期(effective half life,T eff):由于物理衰变与生物的代谢共同作用而使体内放射性核素减少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有效半衰期(effective half life,Te)。 第五节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不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γ射线和X射线属于电磁辐射,都是中性光子流,与物质相互作用方式相同。主要产生三个效应: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1.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γ光子和原子中内层壳层(如K、L层)电子相互作用,将全部能量交给电子,使之脱离原子成为自由的光电子

放射防护培训试题

放射防护培训试题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放射防护培训试题 科室 1.下列哪项不是《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安全标准》规定的责任方() A.许可证持有者 B.用人单位 C.注册者 D.放射工作人员 2.放射工作单位未按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多少元罚款 () A.3000元 B.1万元 C.2万元 D.3万元 3.张某是某医院的放疗科职工,他在医院因更换钴-60治疗机的放射源而受到照射,这种照射称为 () A.公众照射 B.职业照射 C.医疗照射 D.潜在照射 4. 放射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由承担。()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健康检查机构或政府 D.诊断为职业病者则用人单位承担,否则由劳动者承担 5.外照射屏蔽防护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对于电子,用重物质防护; B.对于离子,用低Z物质防护; C.对于中子,用铅、水泥防护; D.对于X线或γ射线,用高Z物质或混凝土、砖等防护。 6. 放射人员健康监护档案保存时间为 ()

A.10年 B.20年 C.30年 D.长期保存 7. 一医疗机构欲开展γ刀放射治疗工作,它应该向哪个部门申请办理许可手续。() A.卫生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8. GB18871规定了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放射工作人员连续5年中平均每年不应超过() A.5mSv B.10mSv C.20mSv D.50mSv 9. 医疗机构未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者未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多少元以下的罚款() A.10-50万元 B.3-5万 C.5-20万 D.3万以下 10.世界平均每人天然照射的剂量约为 () A.5mSv B. C. D.1mSv

介入放射学试题及标准答案

介入放射学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介入放射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1、应用下列哪种栓塞材料后,侧支循环难以建立?() A、不锈钢圈 B、明胶海绵 C、微球 D、血凝块 E、球囊 2、中效栓塞剂的栓塞时间通常为() A、48小时以内 B、48小时~1个月 C、1个月以上 D、2个月以上 E、3个月以上 3、PTA的全称是() A、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B、腔内支架术 C、经皮引流术 D、血管内化疗术 E、经导管血管内灌注化疗术 4、无水乙醇特点是() A、价格昂贵 B、不溶于水 C、有抗原性 D、固体 E、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持久栓塞 5、介入放射学依据其诊治途径一般分为() A、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B、血管性和非血管性 C、诊断性和治疗性 D、神经 性 E、非神经性 6、不属于介入导向设备的是() A、胃镜 B、超声 C、透视 D、CT E、心电图 7、介入治疗中,血管内给予尿激酶的意义是() A、扩血管 B、抗肿瘤 C、缩血管,止血 D、溶 栓 E、降低血液粘度 8、属于血管介入的是() A、PTCD术 B、脾动脉栓塞术 C、经皮腰穿刺术 D、经皮腰间盘切吸术 E、冠脉搭桥术

9、脑膜瘤术前栓塞最常用的栓塞物质为( ) A、明胶海绵颗粒 B、碘油 C、微粒 D、无水酒精 E、自身血凝块 10、下列“灌注加压素治疗动脉出血”技术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A、超选择插管,微导管给药 B、灌注时间可维持24~48小时 C、对结肠出血,比栓塞法更安全 D、对骨盆外伤性出血疗效好 E、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好 11、动脉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A、假性动脉瘤 B、暂时性动脉痉挛 C、插管器械折断 D、血管断裂 E、皮下血肿 12、属中期栓塞物的是( ) A、自体血块 B、明胶海绵 C、可脱球囊 D、螺圈 E、聚乙烯醇 13、不属于血管介入的是( ) A、血管内灌注药物治疗 B、血管腔内成形术 C、血管内导管栓塞术 D、血管内血栓抽取术 E、血管造影术 14、动脉DSA血管穿刺最常用的部位是( ) A、左腹股沟区股动脉 B、右腹股沟区股动脉 C、左肱动脉 D、右肱动脉 E、颈动脉 15、下腔静脉滤器通常置于( ) A、右肾上腺水平 B、双肾静脉下方1~2cm C、左肾下极水平 D、髂嵴水平 E、左肾上腺水平 16、颈内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诊断( ) A、小脑病变 B、颈髓病变 C、大脑半球和鞍区病变 D、脑干病 变 E、四脑室病变 17、穿刺插管,局部出现血肿,最恰当的治疗措施为( ) A、静脉内注射右旋糖酐 B、静脉内注射盐酸罂粟碱

放射工作人员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试题答案

放射工作人员法规及防护知识培训试题 工作单位:__________岗位_______姓名_______评分_______ 一、名词解释(10分每题5分) X线检查的正当化原则:合理应用X射线检查。 X线检查的最优化原则:任何必要的照射应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的尽可能低的水平。 二、填空(60分每题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 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3、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放射诊疗管理规定》中的放射诊疗工作,是指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进行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健康检查的活动。 5、新建、改建、扩建放射工作场所的放射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校验。 6、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的总体布局遵循合理、安全、卫生的原则。 7、医用诊断X射线机房应有足够的使用面积,单管头200毫安X机房面积不应小于24平方米;双管头面积不应小于36平方米。 8、根据国家《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医用射线诊断卫生防护标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连续五年内平均年有效剂量20毫希伏特。

9、为了防止受检者非检查部位受到不必要的照射应做到限制照射野、屏蔽防护、 体位防护。 10、根据卫生部四十六号令《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诊疗工作按诊疗风险和技 术难易程度分为: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学、射线影像诊断四类管理。 11、辐射所致的显现在受照者本人身上有害效应称为躯体效应;辐射所致的影响 到受照者后代的有害效应称为遗传效应。 12、放射工作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对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和职业健康管 理的规定 三、问答题:(每题10分) 1、外照射防护的基本方法与措施? 时间、距离、屏蔽防护。 2、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哪些基本条件?(一)年满18周岁,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要求;(二)具备放射卫生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三)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3、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一)具有经核准登记的医学影像科诊疗科目;(二)具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的放射诊疗场所和配套设施;(三)具有质量控制与安全防护专(兼)职管理人员和管理制度,并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监测仪器;(四)产生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的,具有确保放射性废气、废液、固体废物达标排放的处理能力或者可行的处理方案;(五)具有放射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卫生部题库放射卫生多选题参考答案

1.控制医疗照射的剂量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ABD A.医疗照射实践的正当性 B.医疗照射防护的最优化 C.个人剂量限值 D.剂量约束 2.介入放射学与其他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场所应当配备下列哪些物品? BD A.剂量监测系统 B.工作人员防护用品 C.个人剂量报警仪 D.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 3.对医疗机构违反《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的行为,有下列哪些情节严重的,行政机关可对吊销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AC A.未取得放射诊疗许可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B.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健康检查的 C.使用不具备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放射诊疗工作的 D.未按照规定对放射诊疗设备、工作场所及防护设施进行检测和检查的 4.《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校验,申请校验时应当提交本周期内哪些相关材料ABC A.有关放射诊疗设备性能的检测报告 B.辐射工作场所的检测报告 C.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资料和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D.放射诊疗经济收入情况报告. 5.放射工作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有ABCD A.年满18周岁 B.经职业健康检查,符合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要求 C.遵守放射防护法规和规章制度,接受职业健康监护和个人剂量监测管理 D.持有放射工作人员证并在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考核合格 6.危害严重类的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包括ACD A.医用加速器 B.DSA诊疗 C.PET影像诊断 D.放射性药物治疗 7.由原批准部门注销放射诊疗许可的情形有 BCD A.医疗机构申请变更的 B.逾期不申请校验或者擅自变更放射诊疗科目的 C.歇业或者停止诊疗科目连续1年以上的 D.被卫生行政部门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

介入放射学试题及答案

介入放射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1、应用下列哪种栓塞材料后,侧支循环难以建立?() A、不锈钢圈 B、明胶海绵 C、微球 D、血凝块 E、球囊 2、中效栓塞剂的栓塞时间通常为() A、48小时以内 B、48小时~1个月 C、1个月以上 D、2个月以上 E、3个月以上 3、PTA的全称是() A、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B、腔内支架术 C、经皮引流术 D、血管内化疗术 E、经导管血管内灌注化疗术 4、无水乙醇特点是() A、价格昂贵 B、不溶于水 C、有抗原性 D、固体 E、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持久栓塞 5、介入放射学依据其诊治途径一般分为() A、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B、血管性和非血管性 C、诊断性和治疗性 D、神经性 E、非神经性 6、不属于介入导向设备的是() A、胃镜 B、超声 C、透视 D、CT E、心电图 7、介入治疗中,血管内给予尿激酶的意义是() A、扩血管 B、抗肿瘤 C、缩血管,止血 D、溶栓 E、降低血液粘度 8、属于血管介入的是() A、PTCD术 B、脾动脉栓塞术 C、经皮腰穿刺术 D、经皮腰间盘切吸术 E、冠脉搭桥术

9、脑膜瘤术前栓塞最常用的栓塞物质为 ( ) A、明胶海绵颗粒 B、碘油 C、微粒 D、无水酒精 E、自身血凝块 10、下列“灌注加压素治疗动脉出血”技术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 A、超选择插管,微导管给药 B、灌注时间可维持24~48小时 C、对结肠出血,比栓塞法更安全 D、对骨盆外伤性出血疗效好 7 / 1 E、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好 11、动脉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 A、假性动脉瘤 B、暂时性动脉痉挛 C、插管器械折断 D、血管断裂 E、皮下血肿 12、属中期栓塞物的是 ( ) A、自体血块 B、明胶海绵 螺D、 C、可脱球囊圈 E、聚乙烯醇 13、不属于血管介入的是 ( ) A、血管内灌注药物治疗 B、血管腔内成形术 D、血管内血栓抽取术 C、血管内导管栓塞术 E、血管造影术 ) 14、动脉DSA血管穿刺最常用的部位是 ( B、右腹股沟区股动脉 A、左腹股沟区股动脉 D、右肱动脉 C、左肱动脉 、颈动脉E )( 15、下腔静脉滤器通常置于 1~2cm 、右肾上腺水平B、双肾静脉下方A 、髂嵴水平 D C、左肾下极水平 、左肾上腺水平E ) 16、颈内动脉造影主要用于诊断 ( 、颈髓病变、小脑病变A B C、大脑半球和鞍区病变 D、脑干病变 E、四脑室病变 ) 17、穿刺插管,局部出现血肿,最恰当的治疗措施为 ( 、静脉内注射盐酸罂粟碱 B A、静脉内注射右旋糖酐 D、手术C、局部热敷、静脉内注射肝素 、以上都不对E 18、短期栓塞物为 ) ( 血、B体自海A、明胶绵 块 水、 D酒无硅C、酮

放射卫生学复习题

第一章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 1、天然本底照射的类型: 主要有宇宙辐射、宇生放射性核素辐射、原生放射性核素辐射(陆地辐射)(源自百度百科) 2、各种类型的放射性核素致成人年有效剂量:(数据源自课件,与往年数据有异) 1)天然辐射(总计):2.4mSv 宇宙射线:0.38mSv 宇生放射性核素:0.01 mSv (14C是12μSv,22Na是0.15μSv,3H是0.01μSv,7Be是0.03μSv )原生放射性核素:外照射0.46mSv,内照射(Rn除外)0.23 mSv 氡及其子体: 1.2 mSv(室内:1.0mSv;室外:0.095mSv) 吸入照射:1.26 mSv,食入照射0.29mSv 2)人工辐射源:医学照射(X射线诊断):0.4mSv 大气层核试验:0.005mSv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0.002mSv 核能发电0.0002mSv 人工辐射源对职业人员的照射年有效剂量:0.6mSv 3、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 磷酸盐加工(对居民产生的剂量贡献最大)、金属矿石加工、铀矿开采、锆砂、钛色素生产、化石燃料、石油和天然气提取、建材、钍化合物、废金属工业、含铀的矿物质存放 4、被确定为职业照射的人类活动增加的辐射是:机组人员所受的宇宙辐射 5、新建房屋和已建房屋,氡及其短寿命子体的浓度限值是多少? 关注的是222Rn,年平均值为400Bq/立方米,新建住房年平均值≦100Bq/立方米,已建住房年平均值≦200Bq/立方米 6、理解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 天然辐射源:自然界存在的能释放出放射线的物质 人工辐射源:人工生产的能释放电离辐射的装置或经加工提炼的天然辐射源 7、理解地球辐射带、地磁纬度效应 地球辐射带指地球周围空间大量高能带电粒子的聚集区,又称为Vallen辐射带 地磁纬度效应:在赤道有最小的辐射强度和剂量率,而接近地磁两极处则最大 8、何为宇生放射性核素和原生放射性核素 宇生放射性核素:宇宙射线与大气层粒子相互作用产生的放射性核素,如3H、7Be、14C 及22Na等。 原生放射性核素:自地球形成以来就存在于地壳中的放射性核素。如40K、238U系、232Th 系 9、理解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 确定性效应:效应的发生存在剂量阈值,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的一类辐射效应。如放射性皮肤损伤、生育障碍。 随机性效应:效应的发生不存在剂量阈值,发生几率与剂量成正比,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一类辐射效应。主要指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 第二章辐射防护目的与三原则 10、放射卫生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放射防护培训试题1

放射防护培训试题 科室 1.下列哪项不是《国际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安全标准》规定的责任方() A.许可证持有者 B.用人单位 C.注册者 D.放射工作人员 2.放射工作单位未按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培训,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多少元罚款() A.3000元 B.1万元 C.2万元 D.3万元 3.张某是某医院的放疗科职工,他在医院因更换钴-60治疗机的放射源而受到照射,这种照射称为 () A.公众照射

B.职业照射 C.医疗照射 D.潜在照射 4. 放射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的费用由承担。() A.劳动者 B.用人单位 C.健康检查机构或政府 D.诊断为职业病者则用人单位承担,否则由劳动者承担 5.外照射屏蔽防护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对于电子,用重物质防护; B.对于离子,用低Z物质防护; C.对于中子,用铅、水泥防护; D.对于X线或γ射线,用高Z物质或混凝土、砖等防护。 6. 放射人员健康监护档案保存时间为() A.10年 B.20年 C.30年 D.长期保存 7. 一医疗机构欲开展γ刀放射治疗工作,它应该向哪个部门申请办理许可手续。() A.卫生部 B.省级卫生行政部门 C.市级卫生行政部门

D.县级卫生行政部门 8. GB18871规定了职业照射的剂量限值:放射工作人员连续5年中平均每年不应超过() A.5mSv B.10mSv C.20mSv D.50mSv 9. 医疗机构未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或者未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由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多少元以下的罚款?() A.10-50万元 B.3-5万 C.5-20万 D.3万以下 10.世界平均每人天然照射的剂量约为 () A.5mSv B.2.4mSv C.1.6mSv D.1mSv

(完整版)放射卫生学复习题修正版

1.电磁辐射和粒子辐射的区别。 辐射:仅有能量,没有质量。 粒子辐射:既有能量,又有质量。通过消耗自己的能量传递给其他物质,主要有:α、β。既有能量又有质量。 2.重要的地球辐射系,地球辐射对人体的照射方式 一、地球辐射系:原生放射性核素:自地球形成以来就存在于地壳中的放射性核素(40K:238U系:232Th系:)氡的辐射 二、地球辐射对人类的照射方式:外照射、内照射(主要照射方式,最主要的贡献者是氡) 3.各种类型的放射性核素(天然、人工、宇生、原生、氡等)致成人年有效剂量 天然:2.4mSv 宇生放射性核素的年有效剂量,14C是12μSv,22Na是 0.15μSv,3H是0.01μSv,7Be是0.03μSv。 原生放射性核素(即天然放射性核素):外照射:0.46mSv, 内照射(Rn除外):0.23Rn 人工辐射源人均年有效剂量:医学X射线诊断:0.4mSv 大气层核试验:0.005mSv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0.002mSv 核能发电小于0.2μSv 人工辐射源对职业人员的照射年有效剂量:0.6mSv Rn致成人年有效剂量:1.2mSv(室内:1.0mSv;室外:0.095mSv) 食入:0.29吸入:1.26 4.何为天然辐射,人类活动增加的天然照射有哪些? 天然本底照射:自然界中本来就天然存在的辐射,包括宇宙辐射和陆地辐射, 人类活动增加的天然照射有磷酸盐加工、金属矿石加工、铀矿开采、锆砂、钛色素生产、化石燃料、石油和天然气提取、建材、钍化合物、废金属工业、含铀的矿物质存放。(要理解,不要去背具体有哪些!!) 5.放射防护的目的?理解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 目的是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诱发。 随机性效应:效应的发生不存在剂量阈值,发生几率与剂量成正比,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的一类辐射效应。 确定性效应:效应的发生存在剂量阈值,效应的严重程度与剂量有关的一类辐射效应。 6.放射卫生防护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什么,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放射防护设计和人员工 作安排的依据是什么?个人剂量限值的意义和本质。 实践的正当性:辐射照射的实践对受照个人或社会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包括健康危害和非健康危害)。利益>危害(是最优化过程的基本前提)。 防护的最优化:在考虑了经济和社会因素之后,辐射实践过程中,保证做到将辐照保持在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水平。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是最优化过程的基本要求,是放射防护设计和人员工作安排的依据)。 个人剂量限值:(是最优化剂量的约束)。

辐射防护试题A

一.填空 1.辐射防护学中使用的吸收剂量用( Gy )单位表示。 2.内照射与外照射的人体吸收剂量均采用( sv )单位制表示。 3.当量剂量用于(人体器官吸收剂量)的测量。 4.当量剂量的国际计算单位是( sv )。 代表(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 代表(合理使用低剂量) 7.辐射防护的三原则分别是(实践正当化)(放射防护最优 化)(个人剂量限制) 8. 针对外照射的防护三原则分别是(时间)(距离)(屏 蔽)。 9. 主射线朝向墙壁的防护标准是( 2mm ) 。 10. 职业照射的规定是,在任意单个年份内有效剂量不得超过(50) mSv。 11. 公众年安全接受的辐射剂量允许值是( 1msv )。 12. 激光照射对人体所产生的有害作用属(非电离)辐射。 13.铅防护服与铅手套主要防护的是辐射中的(散射线)与(泄 漏射线)而不是(原发射线)。 14.组织权重因子用于测量人体的(当量吸收剂量)剂量。 线照射剂量单位是( R )。 16.本底照射剂量值一般在()之间。

17.人体受照敏感度最高的三种组织依次分别是1...血液..... 2...淋 巴... 3.....骨髓.....。 18.内照射人体辐射吸收的主要途径是分别通过1..口...... 2...呼吸..... 3......皮肤伤口.....。 19.辐射防护的目标主要针对的是(随机)效应。 20.人类接受来至本底照射的最大剂量部分主要是自然界的 (氡)。 线照射强度与(照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2.波长单位用()符号代表。 23.散射线与原发射线相比更易被人体吸收是(散射线)。 24.防护围脖主要用于人体(甲状腺)的防护。 25.透视累计时间设定和报警装置的两个主要使用目的分别是(曝光时间)(曝光计量)。 26.女性放射线从业者怀孕期间的安全允许剂量为( 1mGy )。 27.胚胎的致畸敏感期是受精后的( 3---8周)。 28.孕妇的高剂量医疗辐射主要指1....DSA.... 2........ 介入 3...放疗........。 29.诱发胚胎畸形的辐射阈值为( 100msv-----200msv )。 30.铝制滤过板在辐射防护中的主要作用是(去除软射线)。 31.淘汰胸部常规透视的三个主要原因分别是1...辐射剂量大... 2...影像质量差..... 3.......无影像记录....

放射卫生学复习题答案

1.电磁辐射与粒子辐射得区别。 电磁辐射就是指就是电磁波,仅有能量,而无静止质量,通过在物质与空间得穿行将能量传递给相互作用得物质。根据电磁辐射得频率与波长得不同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X射线与r射线 粒子辐射实际上就是一些组成物质得基本粒子,或者由这些基本粒子构成得原子核。它包括电子、质子、a粒子、中子、负π介子与带电重离子等。它们既有能量,也有静止质量,通过消耗自己得动能把能量传递给相互作用物质。 2.重要得地球辐射系,地球辐射对人体得照射方式 一、地球辐射系:原生放射性核素:自地球形成以来就存在于地壳中得放射性核素(40K:238U系:232Th系:)氡得辐射 二、地球辐射对人类得照射方式:外照射、内照射(主要照射方式,最主要得贡献者就是氡) 3.各种类型得放射性核素(天然、人工、宇生、原生、氡等)致成人年有效剂量天然:2、4mSv 宇生放射性核素得年有效剂量,14C就是12μSv,22Na就是0、15μSv,3H就是0、01μSv,7Be就是0、03μSv。 原生放射性核素(即天然放射性核素):外照射:0、46mSv, 内照射(Rn除外):0、23Rn 人工辐射源人均年有效剂量:医学X射线诊断:0、4mSv 大气层核试验:0、005mSv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0、002mSv 核能发电小于0、2μSv 人工辐射源对职业人员得照射年有效剂量:0、6mSv Rn致成人年有效剂量:1、2mSv(室内:1、0mSv;室外:0、095mSv)食入:0、29吸入:1、26 4.何为天然辐射,人类活动增加得天然照射有哪些? 天然本底照射包括宇宙辐射与陆地辐射,人类活动增加得天然照射有磷酸盐加工、金属矿石加工、铀矿开采、锆砂、钛色素生产、化石燃料、石油与天然气提取、建材、钍化合物、废金属工业、含铀得矿物质存放。 5.地球辐射带得特点。 ⑴地球辐射带:被地球磁场捕俘得宇宙辐射中质子与电子流等带电粒子流所形成得区域。 ①内辐射带:距地球赤道2、8倍地球半径范围内得辐射带。质子能量可达数百M eV。 ②外辐射带:距地球赤道2、8倍地球半径范围以外得辐射带 ③地球辐射带得电子空间分布有两个明显得峰值。第一个峰值在内辐射带,第二个峰值在外辐射带。 6.放射防护得目得?理解确定性效应与随机性效应。 ⑴目得就是防止确定性效应得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得诱发。 ⑵确定性效应:当受照剂量超过某一特定得阈剂量以后,病理改变得严重程度 将随受照剂量得增加而加重。其发生概率与严重程度随受照剂量得增加而增大,剂量与效应得关系呈S型,存在阈剂量,表现主要就是:①皮肤损伤(非恶性损伤但有损美容)②眼晶体白内障③再生障碍性贫血④不育 ⑶随机性效应:发生癌症得概率(不就是严重程度)随着受照剂量得增加而增 大,意思就是“随机性质得,或统计性质得效应”,如果就是具有向后代传递信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试题(医学)

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考核试题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 得分: _______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 ?世界人口受到的人工辐射源的照射中,居于首位的是() A .大气层核实验 B .医疗照射 C .地下核试验 D .核能生产 2 .下列人体组织和器官中哪一种的辐射敏感性最低:() A .心脏 B .淋巴组织 C.肌肉组织 D .骨髓 3 .对于相同厚度的下列物质,那种对1MeV能量的丫射线屏蔽效果最好() A .水 B.水泥 C.铁 D.铅 4 .如果能量相同,下面哪种粒子的穿透力最弱() A . 丫光子 B .中子 C 粒子 D . a粒子 5.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 和防护状况进行 ________________ 。发现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整改。每年1月31日前报各级环保部门。() A、月度评估 B、季度评估 C、年度评估 D、日常评估 6 .对直接从事生产、销售和使用活动的工作人员进行辐射安全与防护知识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 岗。初训合格以后每 ________________ 年进行一次复训。() A、2 B、3 C、4 D、5 7、___________ 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依法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A、国务院卫生 B、国务院环境保护 C、国务院公安 8、___________ 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放射性同位素、射线装置的安全和防护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A、省 B、市 C、县 9、生产、进口放射源的单位在销售I类、II类、山类放射源时,应当与__________ 放射源的单位签定废旧 放射源返回合同。() A、使用 B、回收 C、审批 10、生产、销售、使用、贮存、处置放射性物质和射线装置的场所,以及运输放射性物质和含放射源的射线装置的工具,应当设置明显的______________ 警告标志。() A、文字 B、剧毒 C、放射性 D、危险 11、放射源使用单位在取得环境保护主管部门颁发的______________ 后,方可开展使用放射源的相关工作。 A、辐射环境影响评价 B、辐射安全许可证 C、辐射工作人员上岗证 12、下列仪器哪个用于放射性药物影像诊断:() A .丫照相机 B .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 C .核子称 D .料位计 13?固定多束远距离放射治疗装置(丫刀)所用放射源属于 ________ 放射源。() A. I类 B. n类 C.川类 D. W类 E. V类 14. 在放射源治疗中,进行近距离浅表治疗一般使用() A . 丫放射源 B .B放射源 C .a放射源 D .中子源 15. 辐射事故的定性定级,由下列哪个部门负责?() A.环保部门 B.公安部门 C.卫生部门 D.安监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 1.生产、销售、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单位,在发生辐射事故时,应当立即启动本单位的应急方案,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向当地下列部门报告。() A .环境保护主管部门 B .公安部门 C .卫生主管部门 D .新闻单位 2 . 3. 4. F列哪些活动需要办理备案( A .转让放射源 B.进口放射源 F列哪些属于辐射事故?( A .放射源的丢失、被盗、失控 C.废旧放射源送贮 D.放射源转移 B .造成环境污染 C .放射源、射线装置失控导致人员受到超剂量照射 F列哪些工作场所要实施退役? A .生产放射性同位素的场所 C.产生放射性污染的射线装置 5.外照射的防护主要是针对( A .a射线 B.中子 6.内照射的一般防护方法( D .放射源转移 B.甲级、乙级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工作场所 D.使用I、n、川类放射源的场所 D.Y射线 A .非密封源包容 B.净化和稀释 C.做好个人防护 D.正确使用呼吸器 7、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是( A .实践正当性 B .辐射防护最优化 C.剂量限值或约束 D.医疗照射水平 8.使用放射源单位辐射活动终止的,应将本单位的放射源事先如何处理?( A.依法转让 C.自行处理 B. D. 交回生产单位或返回原出口方 送交废旧放射源收贮单位贮存 9.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 内的途径主要有() A .吸入 B.伤口进入 C.食入 D.皮肤进入 10. 下述关于确定性效应,正确的是: () A.由高剂量照射所致; B.损伤的严重性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 C.存在剂量阈值; D.癌症的发生属于确定性效应。

《介入放射学基础》复习题及答案

《介入放射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IVR(介入放射学)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在医学影像设备的监视下,利用较小的创伤技术达到诊断或治疗为目的的手段的总称。 2、TAE(经导管血管栓塞术)指在X线电视透视下将某种物质通过导管注入血管内而使之阻塞以达预期治疗目的的技术。 3、PTA(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 是指经皮穿刺置入球囊导管等器材,对狭窄段血管进行扩张成形的一系列技术。 4、PTCD(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在影像设备引导下,利用特制穿刺针经皮穿入肝内胆管,再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胆道而使肝内外胆管迅速显影,同时通过造影管行胆道引流。 5、栓塞综合征指靶器官栓塞后出现的预料中的症状和体征. 二、单选题(每题仅一个最佳答案) 1、应用下列哪种栓塞材料后,侧支循环难以建立?(C ) A、不锈钢圈 B、明胶海绵 C、微球 D、血凝块 E、球囊 2、中效栓塞剂的栓塞时间通常为( B ) A、48小时以内 B、48小时~1个月 C、1个月以上 D、2个月以上 E、3个月以上 3、PTA的全称是( A ) A、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B、腔内支架术 C、经皮引流术 D、血管内化疗术 E、经导管血管内灌注化疗术 4、无水乙醇特点是(E ) A、价格昂贵 B、不溶于水 C、有抗原性 D、固体 E、破坏血管内皮细胞、持久栓塞 5、介入放射学依据其诊治途径一般分为( B ) A、肿瘤性和非肿瘤性 B、血管性和非血管性 C、诊断性和治疗性 D、神经性 E、非神经性 6、不属于介入导向设备的是( E ) A、胃镜 B、超声 C、透视 D、CT E、心电图 7、介入治疗中,血管内给予尿激酶的意义是( D ) A、扩血管 B、抗肿瘤 C、缩血管,止血 D、溶栓 E、降低血液粘度 8、属于血管介入的是( B ) A、PTCD术 B、脾动脉栓塞术 C、经皮腰穿刺术 D、经皮腰间盘切吸术 E、冠脉搭桥术 9、脑膜瘤术前栓塞最常用的栓塞物质为 ( A ) A、明胶海绵颗粒 B、碘油 C、微粒 D、无水酒精 E、自身血凝块 10、下列“灌注加压素治疗动脉出血”技术特点,说法错误的是 ( D ) A、超选择插管,微导管给药 B、灌注时间可维持24~48小时 C、对结肠出血,比栓塞法更安全 D、对骨盆外伤性出血疗效好 E、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疗效好 11、动脉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 B ) A、假性动脉瘤 B、暂时性动脉痉挛 C、插管器械折断 D、血管断裂 E、皮下血肿 12、属中期栓塞物的是 ( B ) A、自体血块 B、明胶海绵 C、可脱球囊 D、螺圈 E、聚乙烯醇 13、经动脉栓塞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A.误栓致器官梗死 B.疼痛 C.感染 D.栓塞后缺血 E.其它 14、动脉DSA血管穿刺最常用的部位是 ( B )

辐射防护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辐射防护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课程名称:辐射防护基础班级:__________ 姓名:学号_____ 一、名词解释(2×5=10分) 1.半衰期:放射性母核数目衰变掉一半所需时间,或放射性活度 减弱一半所需时间。 2.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称为同位 素。 3.松散污染:指该污染用擦拭、清洗等方法可以转移或去除的污 染。 4.感生放射性:稳定的核素吸收一个中子后转变成放射性核素也 就是活化产物,活化产物衰变时产生的放射性称为感生放射性。 5.半厚度:r射线经过n个半厚度的屏蔽层后,其强度将减弱到 原来强度的1/2 n。

二、填空题(1×33=33分)1.填写下列辐射物理量对照表 辐射物理 量吸收剂量剂量当量 放射性活 度 SI单位焦耳·千克-1 (J·kg-1) 焦耳·千克-1 (J·kg-1) 秒-1 SI单位专 名 戈瑞希弗贝可定义式 D = d E /d m H=DQN A=dN/dt 2.外照射防护一般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和_源强防护四种方法。 3.根据国标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我国将核电厂厂区划分为非限制区、监督区和控制区三个区域。 4.放射性活度是指放射性物质原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的___核衰

变的数目___。 5.放射性核素经过2个半衰期后,其量将减少至原来数目的____4_____分之一。 6.工作场所中的放射性物质可通过____食入_____、___吸入______和__伤口进入_______三种途径进入体内形成内照射。 7.辐射防护的目的在于防止______确定性效应_____的发生,并把__随机性____ 的发生率限制到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水平。 8.工作场所辐射监测包括____外照射____、____表面污染______、____空气污染___。 9.根据国家辐射防护标准,辐射工作人员5年累积有效剂量应不超过__100___mSv,且任何一年不应超过___50___mSv;眼晶体每年不应超过__150___mSv,皮肤每年不应超过____500_____ mSv。 辐射防护标准中剂量当量限值不包括___天然本底__和____医疗照射______两种照射。 10.表面污染的监测方法一般有两种,分别为__直接测量法___、__间接测量法__。

放射卫生学复习资料(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名词解释:天然放射源、人工辐射源、松散型污染,控制区、监督区、医疗照射、职业照射,封闭源,开放源(选三个) 1、人工辐射源:人工生产的能释放电离辐射的装置或经过加工提炼的天然辐射源 2、天然辐射源:自然界存在的能释放出放射线的物质 3、松散型污染:既非固定性污染,污染物与表面结合差,可轻易转移的污染 4、控制区:要求或可能要求采取专门防护措施或安全手段的任何区域,以便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控制正常照射或防止 污染扩展和防止潜在照射或限制其程度。 5、监督区:未被确定为控制区,通常不需要采取专门防护措施的安全手段的、但要不断检查其职业照射条件的任何 区域。 6、医疗照射:在医学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被检者或病人受到电离辐射的内、外照射。 7、职业照射:除了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所排除的照射以及根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予以豁免的实践或辐射源所产生的照射以外,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所受的所有的照射。 8.、封闭源:永久地密封在包壳内并于某种材料紧密结合的放射性物质 9、开放源:非密封的,与环境介质接触的放射源 二:1、人类受到在照射包括哪些?天然辐射有哪些类型? 天然照射与人工照射。天然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和天然放射性核素发出的射线(陆地辐射、增加了的天然照射、天然本地照射致人类有效剂量) 2、各种类型的放射性核素(天然、人工、宇生、原生、氡等)致成人年有效剂量,以及新建房屋和 已建房屋氡浓度的要求。 天然:2.4mSv 宇生放射性核素的年有效剂量,14C 是12μSv,22Na 是0.15μSv,3H 是0.01μSv,7Be 是0.03μSv。 原生放射性核素(即天然放射性核素):外照射:0.46mSv,内照射(Rn 除外):0.23Rn 人工辐射源人均年有效剂量:医学X 射线诊断:0.4mSv 大气层核试验:0.005mSv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0.002mSv 核能发电小于0.2μSv 人工辐射源对职业人员的照射年有效剂量:0.6mSv Rn 致成人年有效剂量:1.2mSv(室内:1.0mSv;室外:0.095mSv) 3、放射防护的目的?辐射防护发展几个阶段特点 目的:防止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减少随机性效应的诱发 ?防护发展几个阶段特点:1928 年,“国际X 射线与镭防护委员会”成立 ?1930 年,出现加速器,防护跟不上 ?1934 年,国际X 射线与镭防护委员会提出以每天0.2R 或每周1R 作为“耐受剂量” ?1942 年,美国建成反应堆,防护需要激增 ?1950 年,“国际X 射线与镭防护委员会”更名“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耐受剂 量”下降为每周0.3R,同时易名“容许剂量” ?1953 年,导出90 种放射性核素最大容许浓度 ?1958 年,ICRP 第1 号出版物,公布剂量限值5rem(50mSv) ?1977 年,26 号出版物,从放射生物学、剂量限制制度、辐射防护标准等方面提出许多 新建议 ?1990 年,60 号出版物,我国新的防护标准等效采纳其中剂量限值 ?

介入放射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介入放射学试题及答案 一、多选题: 1.关于介入放射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c,d a是以影像诊断为基础 b无须通过医学影像诊断设备的引导而进行 c通过利用穿刺针、导管及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 d通过采集组织学、细菌学及生理、生化资料对疾病进行诊断e是一种无创的治疗方法 2.下列哪些影像诊断设备可作为介入放射学的导引设备: a,b,c,d,e a X线透视 b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c超声检查 d CT e MR 3.下列关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描述错误的是:a,e a提高了空间分辨率 b消除了肌肉骨骼等造成的重叠伪影 c可进行多种后处理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d图象数字化便于储存和传输 e难以达到实时显影 4.下列关于介入器材描述错误的是:a,b,e

a穿刺针以“G”作为单位,其前号码越大针越粗 b导管管径的规格用英寸来表示 c导丝的作用是对导管起引导和支持作用 d导管鞘的作用是为了避免由于导管反复出入组织或管壁对局部造成的损伤,另外还可减少由于血管迂曲等造成的导管操作困难 e金属支架只可用于血管系统不可用于非血管系统 5.下列关于碘对比剂描述正确的是:b,c,d a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也可使用碘对比剂 b对比剂肾病是指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血管内途径应用对比剂后3 d内肾功能与应用对比剂前相比明显降低 c对比剂肾病判断标准为血清肌酐升高≥44 μmol/L(5 g/L)或超过基础值25% d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肾病、高龄(年龄>70岁)为发生对比剂肾病的高危因素 e使用离子型对比剂比非离子型对比剂导致对比剂肾病发生的危险度小 6.下列关于介入栓塞物质描述正确的是:a,d,e a自家血凝块属于短期栓塞剂,栓塞时间可维持24~48小时 b碘油和明胶海绵属于永久栓塞剂 c长期栓塞剂栓塞时间可维持数周或数月 d无水乙醇属于永久栓塞剂 e螺圈属于永久栓塞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