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读题能力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一年级数学读题能力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一年级数学读题能力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一年级数学读题能力策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宝塔区实验小学刘晓华

课题编号:125YWX-2356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呈多元化,一改传统算术题单一、套路性呈现,而是以图形、表格、漫画、对话、文字等多样性提供信息,呈现问题。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加之没有主动阅读的习惯,在完成作业时往往是等待老师念题,然后讲解题意和答题要求,更有甚者还要为他们做答题示范,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惰性,不愿动脑,等待老师为其排除障碍。很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能主动去读题、看到花花绿绿的图画和较多的文字就不能正确、耐心去理解题意,凭主观判断去答题,结果出现文题不符现象,影响了答题效果、作业质量、检测目标,甚者出现不完成作业、测试空题等不良现象。根据一年级学生知识的储备、年龄特征、数学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及非认知因素的影响,过于依赖老师的读题的现状,对一年级新生读题能力的培养成为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启发我开展一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培养的研究,经过研究论证提出此微型课题的选题。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培养读题能力就是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读题的好习惯为启蒙数学教学开好头,为低年级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起好步,更为中高年级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令学生终身受益。

学会读题、学会审题可以让学生数学学得更轻松,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读题即阅读数学问题。是指学生在阅读问题时边读边思考,理解条件和问题,明确条件和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从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印象,从而为解决问题做准备。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关键。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和措施

此微型课题围绕“分析一年级学生在读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和“研究培养一年级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良好习惯、有效途径及策略”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个案研究。为达成预期效果,本课题开展以行动研究方法为指南,辅以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及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个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2、调查法:对学生现有的读题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建立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3、个案研究法:针对典型个体、典型错题、典型错因开展研究,并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揭示学生读题、审题易错原因,以寻求有效提高一年级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教学策略4、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与教学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创新。

研究设想大致将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2月)准备阶段。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调查了解一年级学生在读题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制作调查问卷,并整理归纳。

第二阶段(2015年3月—2015年5月)具体实施阶段。1、确定课题内容,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培养的方法和策略”两方面去研究;2、运用掌握的相关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3、初步实施课题方案,请教专家对本研究进行具体指导,以便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查改进,完善研究方案;4、全面实施修改后的研究方案,形成具体培养读题能力的第一手资料,如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公开课、展示课、学生资料袋等。

第三阶段(2015年6月)总结鉴定阶段:结题。进行交流、调研、收集、整理课题资料,总结如何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撰写结题报告、成果汇编,并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

四、课题成果的呈现和思考

1.结题报告。

2.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3. 调查问卷。

4. 相关课件、教学案例、随笔、教学设计。

5.教学案例与反思。

6.论文、公开课、展示课等。

小学一年级读题能力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时间:2015.01.16

学科小学数学微型课题名称小学一年级数学读题能力策略研究

所在单位宝塔区实验小学微型课题成员刘晓华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是生活中的数学,数学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呈多元化,一改传统算术题单一、套路性呈现,而是以图形、表格、漫画、对话、文字等多样性提供信息,呈现问题。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加之没有主动阅读的习惯,在完成作业时往往是等待老师念题,然后讲解题意和答题要求,更有甚者还要为他们做答题示范,长此以往学生会养成惰性,不愿动脑,等待老师为其排除障碍。很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不能主动去读题、看到花花绿绿的图画和较多的文字就不能正确、耐心去理解题意,凭主观判断去答题,结果出现文题不符现象,影响了答题效果、作业质量、检测目标,甚者出现不完成作业、测试空题等不良现象。根据一年级学生知识的储备、年龄特征、数学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及非认知因素的影响,过于依赖老师的读题的现状,对一年级新生读题能力的培养成为数学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启发我开展一年级学生数学读题能力培养的研究,经过研究论证提出此微型课题的选题。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活动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培养读题能力就是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这种读题的好习惯为启蒙数学教学开好头,为低年级数学中“解决问题”的教学起好步,更为中高年级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这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迁移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令学生终身受益。

学会读题、学会审题可以让学生数学学得更轻松,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题名称的界读题即阅读数学问题。是指学生在阅读问题时边读边思考,理解条件和问题,明确条

定和解读件和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从头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印象,从而为解决问题做准备。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关键。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此微型课题围绕“分析一年级学生在读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和“研究培养一年级学生养成认真读题的良好习惯、有效途径及策略”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个案研究。为达成预期效果,本课题开展以行动研究方法为指南,辅以文献法、观察法、调查法及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1、文献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的理论支撑,并在各个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2、调查法:对学生现有的读题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建立课题研究的现实基础。3、个案研究法:针对典型个体、典型错题、典型错因开展研究,并进行深入全面的调查和剖析,力图揭示学生读题、审题易错原因,以寻求有效提高一年级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的教学策略4、行动研究法:在课题研究中与教学紧密结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创新。

研究设想大致将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2月)准备阶段。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理论、调查了解一年级学生在读题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制作调查问卷,并整理归纳。

第二阶段(2015年3月—2015年5月)具体实施阶段。1、确定课题内容,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培养的方法和策略”两方面去研究;2、运用掌握的相关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3、初步实施课题方案,请教专家对本研究进行具体指导,以便发现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查改进,完善研究方案;4、全面实施修改后的研究方案,形成具体培养读题能力的第一手资料,如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公开课、展示课、学生资料袋等。

第三阶段(2015年6月)总结鉴定阶段:结题。进行交流、调研、收集、整理课题资料,总结如何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撰写结题报告、成果汇编,并请专家进行课题鉴定。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1.微型课题结题报告。

2.微型课题研究阶段性报告。

3. 调查问卷。

4. 相关课件、教学案例、随笔、教学设计。5.教学案例与反思。

6.论文、公开课、展示课等。

小学六年级数学能力提高题(3)

吉祥小学六年级数学能力提高题 (满分100分,90分钟) 姓名 班级 一. 填空。(每空1分,共19分) 1. 一个长方体的箱子,从里面量,长8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在箱子里放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最多能放( )块。 2. 61 ×10○6× 10 1 3.展览馆大厅前有四根长方体柱子,柱高 4.8米,底面是边长0.6米的正方形,外部全部贴上正方形瓷砖。市场上有两种规格的面砖,贴完这四根柱子至少要花费( )元。 4. 一根绳子长5 3 米,如果第一次截去2 1 米,还剩( )米;第二次 截去剩下的2 1 ,第二次截去( )米。 5.120千米的4 3 是( )千米;( )千米的4 3 是120千米;比120 千米多4 3是( )千米;120千米比( )千米多4 3 千米。 6.解决问题。 (1)服装厂要加工1600套服装,前6天加工了全部任务的83 ,照这 样计算,平均每天加工( )套服装,余下的服装还要加工( )天。 (2)一梯形面积是40平方米,上底是2 9 分米,下底是5 4 米,高是 ( )米。

(3)师傅加工一个零件需用6 1 小时,徒弟加工一个零件需要5 1 小时, 师、徒同时加工一批零件,当师傅加工了48个零件时,徒弟加工了( )个。 7.一副54张扑克牌,去掉大小王后,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 ). 8.新华乳品厂生产的一种奶制品中,奶粉与水的比是1:30,1000克奶粉中需要加水( )千克。 9.小明看一本书,6天看了这本书的32 ,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 ), 4天可以看这本书的( )。 10.被减数是80,减数和差的比是1:3,那么减数是( ) ,差是( ). 二.判断(每题2分,共10分) (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 (2).画一个面积是18平方分米的长方形,如果长和宽的比是2:1, 那么长应画6分米。( )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 (4).六(2)班学生在体育达标检测中,未达标的人数是达标人数的4%。这个班学生的体育达标率是96%。 ( ) (5).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完全一样。 ( ) 三. 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泌阳县第五小学分校王华松 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它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阅读”,乍一看好像是语文课和外语课中的专用名词,但实际上,数学课更离不开阅读能力培养这一环节。我们有一些偏见,认为阅读只是语文教学的事,在数学的教与学的过程中,仅注意数式的演算步骤,而忽略对数学语言的理解。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目前面对这样两个现象:一是学生的学习成绩两级分化比小学阶段更为严重,后进生比例越来越大,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学生学习效果亟待提高;二是课堂教学变成了活动宣传片,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出现的“调子很高,也很热闹,但和者甚少”的现象,常让老师有一种“知音难觅”的遗憾味道。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阅读能力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通过数学课堂教学的经验,我认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充分挖倔数学教材,培养阅读意识。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的起点,是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而加强数学阅读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使学生最终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特别是引导学生如

何进行数学阅读至关重要。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章节都配备了想一想、读一读、做一做、应用问题等,在教学中遇到相关内容,要让学生积极去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在教学圆、扇形、的面积后,让学生思考:一种圆管的横截面是同心圆环面。用刻度尺,只测量圆管横截面的哪一条弦的大小,就可以算出截面的面积?充分挖倔数学教材,在数学课中去体现问题解决的思想精髓。 二、培养学生反思阅读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决过程。 在阅读学习中,倡导读做结合、读练结合,实际上就是引导学生把已初步理解的一些知识,运用到新的知识情境中去,用新的知识体系去解释新的现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创造性,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学生对解决这类问题的思路更加清晰了,并对反思的对象和方法有了一些体会。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是要让学生具有积极探索的态度,猜想、发现的欲望。教学中要设法鼓励学生去探索、猜想和发现,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经常地启发学生去思考,提出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一门崭新的课程、一章新的知识、乃至一个新的定理和公式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的问题。例如小学数学教材的引言,可以让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进行阅读:平面几何是怎样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是怎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代数和几何有什么关系?平面几何将要学习哪些知识,这些知识在实际中有什么用?学习平面几何应注意些什么问题?在教学中经常提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就会让学生逐步养成求知、好问的习惯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计算能力测试题

一年级数学计算能力测试题 班级:姓名:成绩: 一、口算题。(每道小题 1分,共 26分。 ) 12-5= 18-9= 6+8= 11-9= 6+9= 7+4= 14-5= 12-4= 16-7= 13-6= 8+5= 15-8= 4+9= 5+8= 2+8= 9+8= 6+9= 9+9= 14-8= 16-9= 1角5分-4分=( )角( )分 1元-6角=( )角 4角+9角=( )元( )角 1元2角-6角=( )角 二、在○里填上“>”、“<”或“=”。(共 12分) 17-9○9 82○8+20 6○12-7 30+6○57-7 40+6○4+60 14-9○15-10 三、在○里填上“+”或“-”。(共 12分) 10○8 = 18 17○8 = 9 15○8 = 7 7○6 = 13 13○2 = 15 50○5 = 55 四、我会连。(用线将得数相等的算式连起来)(8分) 8+20 20+8 15-9 6+12 9+4 6+10 14-5 13-5 7+9 2+80 8+10 11-2 80+2 7+6 17-9 14-8

五、我会分。(12分) 40+6 30+2 39-9 4+70 60+7 13-5 得数大于30的得数小于50的 把算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是: ()﹥()﹥()﹥()﹥()﹥()六、我会想(想一想,填一填)(24分) 6+()=14 ()+7=15 77-()=70 8+()=15 ()-9=40 ()+()=40 40+5>() 60+()<65 ()+()=80 □+□>8 □-□<8 □-□<□ 七、文字叙述题(每道小题 3分,共 6分。 ) 1. 一个加数是6,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多少? 2. 从14里减去5,差是多少? 八、我来评(在你认为满意的括号中画“√”) (1)我喜欢数学。()(2)我不喜欢数学。()

最新六年级生活中的数学练习题

六年级生活中的数学练习题 “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检测题 一、填空.18% 1、如果2X = Y 2 ,那么X 和Y 成( )关系;如果14X=Y ,那么X 和Y 成( )关系. 2、估计你的身高大约是( ),你现在所在教室黑板面积大约是( ). 3、一种产品的售价是100元,先提价10%后,再降价10%,这时的售价师99元.( ). 4、一个棱长为6分米的正方体木块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把它切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5、按糖和水的比为1:19配制一种糖水,这种糖水的含糖率是( )%;现有糖50克,可配制这种糖水( )克. 二、操作和计算 16% 1、量量、算算、画画.(下图是缙云县老城区的示意图,取整厘米数.) (1)镇政府位于十字街 边大约 米处; (2)缙云实验小学在东北边,与正北成40°夹角,离十字街300米处,请用“·”在图中画出“缙云实验小学”的位置.

(3)十字街东边300米处是寺后路,它与复兴街平行,在图中画线表示寺后路. 2、画出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 3、分别过P 点画出线段OA 和OB 的平 行线与垂线. 三、综合运用 76% 1、一种液体饮料采用长方体塑封纸盒密封包装.从外面量盒子长6厘米,宽4厘米,高10厘米.盒面注明“净含量:240毫升”.请分析该项说明是否存在虚假.8% 2、有60吨沙子准备运到建筑工地,小王和大刘都想承运这项任务. 小王:我有一辆载重6吨的大卡车,每次运费120元.如果这堆沙子全部由我运,运费打九折. 大刘:我有一辆载重4吨的小卡车,每次运费85元.如果这堆沙子全部由我运,运费可以打八折.你认为给谁承运最合适,为什么? 8% 3、商店同时卖出两台洗衣机,每台2400元,其中一台比进价高20%,另一台比 O A B .P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批改作业时,常常听到老师讲:“唉,这么简单的题目又做错了,真是太粗心了!”学生什么原因会出现这么多不应该的错误呢?通过我平日的观察,有的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读完,只是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草草把题目做完了;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关键性词没有注意到,理解错误了,题也就做错了。只要老师将题目读一遍,有时甚至读到一半时,他就会叫道:“哦,原来如此!”。什么原因呢? 一、直面数学阅读的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老师把教材中的精髓挖掘出来,又通过自己的理解表达给学生,进而忽视对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似乎研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而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却是被动的接受和理解,觉得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因此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仍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多,教学效率比较低下。 针对这种情况,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使学生在不断的数学阅读中逐步领悟数学语言,提升数学素养。数学课标指出,“数学为其他科学提供了语言、思想和方法”,而“数学阅读”则是读者通过数学语言符号获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因此专家指出:“数学课堂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所以,若要切实加强数学自主学习的思维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准确性,最为重要的一个基点就是强化“数学阅读”。数学阅读是掌握数学语言的前提,是顺利、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之一。 二、追问数学阅读的本义。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出指出:“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因此,老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阅读活动,这可以使老师对阅读的本质有更为深切的了解。阅读实质上是阅读主体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筛选,并重组脑中原有的知识信息,最后将所获信息作用于主体已有知识结构,达到重整的过程。 教育心理学认为,数学阅读是阅读主体根据已有旧知,在一定阅读动机的驱使下,依托阅读习惯,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将文字语言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并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数学阅读能力指顺利完成数学阅读任务的复杂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①对已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在阅读的新情景中的重现;②对新情景中的数学语句进行分解和组合;③对新学的数学概念、问题、符号、方法和证明的理解和记忆;④用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学的知识加以整合。 三、探寻数学阅读对学生思维的影响。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练习题.doc

小学一年级数学题练习题 【导语】做数学题可以高效帮助学习者理解全方位,多角度理解基本知识,拓展思路,积累技巧。而这些恰是考试所需要的。但是,做题有用的前提是,做过的题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对,为什么做错,做错的完全理解没有,否则,只是练字,起不到做题的作用。以下是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数学题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一年级数学题练习题 一、口算。 26+8=95-30=50+26= 80-30=89-7=62+7= 46+7=41-2=29+30= 71-8=53-6=79+2= 9+27=67-20=20+39= 27+6+8=47-6+40=70+18-60= 81-7-30=53-8-30=40+37-9= 46-7+20=72+6-40=30+39+5=

二、比一比。 45+4〇50 82-9〇61 53+9〇61 4+56〇96 86-60〇26 93-7〇23 68+8〇75 52-9〇43 25+7〇95 64+2〇84 47-4〇33 76-6〇66 三、想一想,填一填。 1、9个+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它比100少()个一。 2、85比60多(),8比46少();40比9多(),30比74少()。 3、34比7(),也就是7比34()。 4、56加上(),与34+30的和同样多。 5、99减去(),与99加上()同样大。 6、90加上(),比100少1。 7、100以内的两位数中,+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差9的数是(),这个数加上最小的整+数得()。 【篇二】小学一年级数学题练习题 一、填空。

1、○○○○○○○△△△△△____比____多,多____个。 2、与19相邻的数是()和()。 3、一个加数是8,另一个加数是5,和是()。 4、减数是8,被减数是19,差是()。 5、16里面有()个一,()个十,20里面有()十。 6、()+6=138+()=17 7、6个一,1个十组成的数是()。30里面有()个一。 8、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十位是第()位。 9、写出与8+4相等的。三个加法算式。 二、把下面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17、11、79、19、42、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 1、直接写得数 4+5= 7+5= 5+8= 9+4= 8-2= 8+7= 7-3= 13-3= 7-7= 8+3= 9+6= 9+9= 18-5=

小学一年级上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总分: ( )个长方形 ( )个三角形 二、比一比,看谁写得多?(10分,每框里填上5个就得5分) + =8 9- = 里填上合适的数,使每条边上的三个数加起来都等于图形下面的数(122分))。 (9) (10) 四、在( )里填数(5分)。 1个十和5个一是( )。 1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个位是7,十位是1的数是( )。 十位是1,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3的数是( )。 五、按照规律写数(14分,每空1分)。 1、3、5、7、( )、( )、( )、( )、( )。 10、9、8、7、( )、( )、( )、( )、( )。 16、14、12、10、( )、( )、( )、( )。

六、从9,3,15,6,8,7这六个数中选三个数,组成加法算式。这样的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6分,每写对一个得2分。) 七、把0~9这十个数字填在括号里。(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10分) ( )+( )=( )+( )=( )+( ) =( )+( )=( )+( ) 八、.按规律画图形,使横行、竖行都有这四种图形但不能重复(14分)。 九、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16分,每写对一题得2分)。 ( )+( ) ( )+( ) ( )+( ) ( )+( ) 5+9= ( )+( ) 16—10= ( )+( ) ( )+( ) ( )+( ) 十、把4、5、6、7、8里,使横行、竖行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8。(5分) 6。请你把缺的三角形补上,并说说总共有多少个三角形。(4 共有( )个三角形 十二、把2、3、4、5这四个数分别填入□(每一个数只能用一次),使等式成立(4分)。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能力提升:第10讲 特殊图形(解析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能力提升:第10讲 特殊图形(解析版)全国通用 【一】认识正多边形的边和角 【热身一】正多边形的“角” 1:如图,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三角形BCE 是等边三角形,求ABE ∠、AED ∠的度数。 9060303602360(18030)60150ABE ABC EBC AED AEB BEC ?∠=∠-∠=-=∠=-∠?-∠=---=o o o o o o o o o 2:如图,ABCDEF 是正六边形,CDHG 是正方形,求DEH ∠的度数。 E D C B A H G F E D C B A

120903018030752 EDH DEH ?∠=-=-∠==o o o o o o 【热身二】正多边形的“边” 1:某正多边形的一个外角为36度,那么这个正多边形共有_______条边。 360 1036 ?=边数= 2:小明从家出发,朝正北方向走了5公里后,向东转30度又走了5公里,接着继续往东转30度走5公里,一段时间后小明回到家,请问小明一共走了________公里。 360 121256030 ?=?=边数= (条),即一共走了(公里) 3:如图,B ∠和D ∠都是直角,13584A BC AD ∠=?==,,,求四边形ABCD 的面积。 8844 2422 ABCD S ???= -= 4:如图,从正方形ABCD 的四个角上各切掉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后,剩下一个八边形,已知EF=4,GH=7,而切掉的三角形IHC 的面积等于2,那么切掉的三角形AEL 的面积等于多少? 22 55 512.52 IHC AEL S IC HC BG GH HC BF EF AE AE S ???=→==?++=++→=→= = ++例题1练一练例题2 D C B A

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日期: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数学阅读能力作为数学学习中的一门技能,一直处于“”缺位“状态。事实上,在数学学习中同样离不开阅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基本学习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长远发展。本文从数学阅读能力的特殊性、数学阅读能力的必要性以及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三方面着手,进一步阐述了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方向。 关键字: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往往在大多数老师的心目中,阅读只作为语文学习的必要手段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人文教育,有着其它任何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看不懂某些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学习中,往往就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的培养。以致于学生连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都不知道,不知道我国数学的发展水平,更不知道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更有一大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种种错误。此即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 一、明确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数学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学习也不能离开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会自学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支点。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阅读实质上是阅读主体在主动积极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

一、在下图中,给◆上面的◇涂上红色,下面的◇涂上黄色,左边的涂上蓝色,右边的涂上绿色 二、动物进行队列训练。看图填空 河马前面有()只动物,后面有()只动物; 小狗前面有()只动物,后面有()只动物。 狮子前面有()只动物,后面有()只动物。 三、用简便方法计算: 15-7+25 82-14+8 22+25-12+75

一、在空格里填数,使横行、竖行和斜行的三个数相加都是21。 二、喜洋洋、美洋洋、懒洋洋参加数学竞赛,取得了前三名的好成绩。喜洋洋不 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三名,美洋洋不是第三名,你知道三人取得的成绩吗 喜洋洋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三名 美洋洋不是第三名 喜洋洋不是第一名也不是第三名 三、在空格里填数,使每条线上三个数的和都是12。 4 57 我先想 我在想 哈哈!答案全有了

一、把0,3,6,9,12,15这六个数填在“□”里,使下面这个等式成立。□+□=□+□=□+□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 62+19-12 26-9+24 34-16+6-4 三、朗诵小组的同学排成一排表演诗朗诵。从左边数起,玲玲是第8个,从右边 起数起,玲玲是第7个,有多少同学表演节目 ○○○○○○○○○○○○○○ 答: 四、16名同学排成一队,从前往后数,小小排在第7个,从后往前数,他排在 第几个 ○○○○○○○○○○○○○○○○ 答: 五、连线

一、9只兔子参加动物王国环保大会,可到会的只有8只兔子。请你看看,谁没 有到会 二、小明从家到学校一共有4条路可走,你知道哪一条路最近 4 3 家 学校 2 1 三、在空格里填数,使横行、竖行和斜行的三个数相加都是30。 四、图中共有几个角

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精选文档

如何提高小学六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一、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纯正的计算,往往是枯燥乏味的,学生很简易产生厌倦情绪。 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例如:用游戏、比赛等方式训练;开火车、抢答、闯关卡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多讲解解题的原理,让学生了解解题思路的来龙去脉,知道这样解题的原因,加深了了解,必将提高兴趣。 二、加强学生对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要使学生会算就必须使学生明确怎样算,也就是加强法则和算理的掌握。《课标》指:“教学时应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在教学时,应结合实际问题理解算理,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是实践的一个难点。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思维多样化,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决问题,追求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是以学生的发展和提高为基本目标的。 只有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探索算法,逐步优化算法。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电影院》时让学生分析题目列出式子26×21。 两位数的乘法已经学过,本题只是多了进位,为此在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并在小组中交流计算方法。 三、重视口算训练 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确凿和熟练程度的制约。因此,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为此,我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 (一)利用课前两分钟进行口算训练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摘要: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数学阅读能力作为数学学习中的一门技能,一直处于“”缺位“状态。事实上,在数学学习中同样离不开阅读和阅读能力的培养。数学阅读有助于学生基本学习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长远发展。本文从数学阅读能力的特殊性、数学阅读能力的必要性以及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三方面着手,进一步阐述了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方向。 关键字: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 往往在大多数老师的心目中,阅读只作为语文学习的必要手段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人文教育,有着其它任何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仅具语文阅读能力的社会人已明显地显露出其能力的不足,如看不懂某些产品的使用说明书,看不懂股市走势图等等。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学习中,往往就忽视了对学生阅读的培养。以致于学生连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都不知道,不知道我国数学的发展水平,更不知道我国古代数学的骄傲。更有一大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种种错误。此即表明,现代及未来社会要求人们具有的阅读能力已不再只是语文阅读能力,而是一种以语文阅读能力为基础,包括外语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科技阅读能力在内的综合阅读能力。 一、明确数学阅读的特殊性 数学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学习也不能离开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会自学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支点。 阅读是以理解为核心的认知活动。阅读实质上是阅读主体在主动积极

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总报告

《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总报告 华店镇蓝天小学张玉青2014、7 本课题组在县教科所和校教科室的领导下,于2013年8月—2014年7月,对“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现已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总结研究的过程和结果,现报告如下: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强调的一个新理念是: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在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口号,并成为教育心理学、学习学和教学论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师围绕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然而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无疑要先从书本做起。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和较强的数学阅读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来看,小学生往往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似乎研读数学教材仅仅是老师的事,自己只要听懂课就满足了。数学课本通常仅当习题集用,正文是从来不看的,即使老师布置了阅读数学书的作业,也是蜻蜓点水式的阅读,浮光掠影、草草而过,读不出要点,读不出字里行间所蕴藏的精髓,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的独到体会及创新见解。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常常是老师反复讲解、学生被动接受,一本书快讲完了,而学生还没有掌握多少,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知识学了一大堆而能力却提高不快,教学效率比较低下。如果再不改变这种状况,数学教学就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时代的需要。因此,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寻求新的改革思路,才能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我校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学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培养,学习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我校数学教学的改革。为了加大我校教育改革的步伐,适应学校创新发展的需要,因此,我校确定《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实践与研究》研究课题,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数学交流能力,以期能克服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积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1、本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促进素质教育课堂化的研究。近十几年来,我们的数学教改取得的成绩很大,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往往把素

小学一年级数学练习题(全套)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看图写数 三、数一数,比一比,填一填。 1、 2、 3、 四、想一想,填一填。 五、在○里填<、>或= 5+7○18 2+14○15 3-0○3+0 9+6○9 10-4○9 6-3○7+3 7+5○12 16○10+2 12+3○19 12-3○11 11+5○19-4 12+3○19 6+7○16 2+17○15 13-0○16+0 19-6○19

六、看图填数。 1、☆☆☆☆☆ 2、○○○○○○ ┇┇┇┇┇┇┇┇┇┇ □□□□△△△△△△ ()比()多()和()同样多 3、☆☆☆☆☆☆ 4、○○○○○○ ┇┇┇┇┇┇┇┇┇┇┇ □□□□□□□△△△△△ ()比()多()比()少 4、与14相邻的数是()和(),比9大比12小的数是() 5、找规律:(1) 15 ,14 ,(),(),() (2) 11 ,13 , 15 ,(),() (3)(), 7 ,8 ,(),() (4) 19,(),17,(),(),() (5) 2 ,(),(),8,10 七、1、把12、18、10、16、13、15、9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写一写。 ( ) 〉 ( ) 〉 ( ) 〉 ( ) 〉( ) 〉 ( ) 2、从小到大排一排。13 10 6 4 11 15 9 20

八、数一数,填一填。 (1)一共有( )只动物。 (2) 从左数排第 ( ). 排第( ) 。 和 中间有( )只小 动物。 (3) 从左数排第( ),从右数第( )。 (4)把从后边数的三只动物圈起来。 九、接着画,你能行! 8 6 10

小学六年级数学能力提高题_3

小学六年级数学能力提高题_3 一. 填空。 1.一个长方体的箱子;从里面量;长8分米;宽4分米;高6分米。在箱子里放棱长2分米的正方体木块;最多能放( )块。 2. 61×10○6×10 1 3. 小红有36枚邮票;小新的邮票数是小红的 65;小明的有票数是小新的34。 (1)、( )的邮票数×6 5=( )的邮票数;可列算式为( );算得小新的邮票有( ) 枚。 (2)、( )的邮票数×3 4=( )的邮票数;可列算式为( );算得小明的邮票有( )。 4.展览馆大厅前有四根长方体柱子;柱高4.8米;底面是边长0.6米的正方形;外部全部贴上正方形瓷砖。市场上有两种规格的面砖;贴完这四根柱子至少要花费( )元。 5. 一根绳子长53米;如果第一次截去2 米;还剩( )米;第二次截去剩下的2 1;第二次截去( )米。 6.120千米的43是( )千米;( )千米的43是120千米;比120千米多43是( )千米;120千米比( )千米多4 3千米。 7.解决问题。 (1)服装厂要加工1600套服装;前6天加工了全部任务的 8 3;照这样计算;平均每天加工( )套服装;余下的服装还要加工( )天。 (2)一梯形面积是40平方米;上底是 29分米;下底是5 4米;高是( )米。 (3)师傅加工一个零件需用61小时;徒弟加工一个零件需要51 小时;师、徒同时加工一批零件;当师傅加工了48个零件时;徒弟加工了( )个。 8.一副54张扑克牌;去掉大小王后;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是( / ). 9.俩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用去五分之一;第二根用去五分之一米;第一根剩下的长一些;原来的绳子的长度()一米。(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10.新华乳品厂生产的一种奶制品中;奶粉与水的比是1:30;1000克奶粉中需要 加水( )千克。 11.王大妈家的柜式空调长0.4米;宽0.2米;高1.7米;为了防灰尘;王大妈准备用布做一只长方体套子从上向下把这只空调罩起来;请你帮她算一下;做这只套子至少需要( )平方米的布。(所有接头处共需用布0.2平方米) 12.小明看一本书。6天看了这本书的32;平均每天看这本书的( );4天可以这本书的( )。 13.90立方分米5000立方米=( )立方米 3.01立方米=( )立方厘米 14. 把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一个正方体;表面积减少了32平方厘米;那么原来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 。 15.两数相除的商是22;余数是8;被除数、除数、商数、余数的和是866;被除数是( ) 16.被减数是80;减数和差的比是1:3;那么减数是( ) ;差是( ) 17.一个等腰三角形的相邻两个内角的度数比是1:2;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底角是( ) 18.如果把甲桶中水的4 1 倒入乙桶后;甲、乙两桶中的水质量比是1:2;则甲、乙两桶原有水的质量比是( )。 二.判断 (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3:2:1;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 )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全套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作业设计

一年级下册数学作业设计 第1节:复习加减混合(1) 一、算一算。 二、算一算。 4+3-2= 4-2+3= 2+3+4= 9-6+3= 8-2-2= 9+1-5= 4+5-7= 3+7-2= 1+4+5= 10-4-4= 2+7+0= 7-6+5= 8-1-3= 2+6-7= 3+3+3= 7+2-5= 10-6+5= 9-2-2= 9-8+5= 10-4+5= 三、在□填数。 □+5=9 □+7=10 □+3=8 2+□= □+3=7 5+□=10 四、填空后写出四个算式。 10 6 □○□=□□○□=□□○□=□□○□=□

复习加减混合(2) 一、算一算。 9-4= 7-7= 10-5= 6+3= 8+2= 10+0= 10-0= 0+9= 5+5= 10-6= 9-9= 0+0= 0-0= 9+1= 10-1= 二、算一算。 3+7-5= 8-6+2= 10-7+0= 9-6+5=

10-6+0= 8-7+1= 3+2+4= 10-3-7= 10-6+2= 8-8+8= 10-9+7= 9+3-8= 8+2-7= 4+5+1= 7-7+6= 2+3-5=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10 ()+2=8 ()+()=10 9+()=10 8+()=9 4+()=9 ()+6=8 ()+2=7 ()+7=8 4+()=10 认识图形(1) 一、填空。 (1)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2)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是()的。 二、

小学一年级趣味数学思维能力测试题

1、按规律填数。 (1)1、2、4、7、11、16、22、()、()。 (2)1、6、16、31、()、()。 (3)2、4、6、8、()、()。 2、想一想,算一算。 (1)1+3+5+7+9+11+13+15+17+19=() (2)13-18+8=() 4、春天,小明、小冬和小强一起到野外捉蝴蝶,小明捉了3只,小冬捉了5只,他们一共捉了12只,小强捉了()只。

5、13个小朋友玩“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已经抓住了5只“小鸡”,还有()只没抓住。 6、1个西瓜的重量=3个菠萝的重量。一个菠萝的重量=3个梨的重量,1个西瓜的重量=()个梨的重量。 7、大华和小刚每人有10张画片,大华给小刚2张后,小刚比大华多()张。 8、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相加,和是12的两位数有()个。 9、小动物举行运动会,小兔、小鹿参加50米的赛跑。小兔用12秒,小鹿用了8秒。()跑得快,快()秒。 10、小华上体育课,站队时,从前向后数他是第10个,从后向前数他是第15个,问这队共有()人。 11、8名女同学站成一排,每隔2名女同学插进3名男同学,共插进()名男同学。 12、有两篮苹果,第一篮18个,第二篮10个,从第一篮中拿出()

个放入第二篮,两篮的苹果个数相等。 13、欢欢和乐乐去买练习本,欢欢买了4本,乐乐买了6本,欢欢比乐乐少花了1元钱。一本练习本()钱。 14、小明今年6岁,小强今年4岁,2年后,小明比小强大()岁。 15、9个小朋友做运球游戏,第一个小朋友从东边运到西边,第二个小朋友接着从西边运回东边,第三个小朋友又接下去……最后球是在()边,如果有12个小朋友做这个游戏,最后球在()边。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方程专项综合能力练习题

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方程专项综合能力练 习题 1.五(1)班同学植树,26个男生平均每人植6棵,24个女生平均每人植5棵。男、女生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东拿5元钱买文具。他买铅笔已用去1.5元,剩下的钱买练习簿,每本0.35元。他可以买多少本练习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批苹果,若平分给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分得6个;若平分给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分得3个;若平分给大、小两个班的小朋友,每人可分得多少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时新手表厂原计划每天生产75块手表,12天完成任务。实际10天完成任务,实际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小学开展环保周种盆花活动,前3天平均每天种114盆,后4天共种750盆,环保周内平均每天栽种盆花多少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碧波幼儿园内有一块巧而美的长方形花坛,周长是64米,长与宽的比是5∶3,这块花坛占地多少平方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台织布机7小时织布105米,照这样的速度,再织8小

时,一共可以织布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辆汽车3小时行135千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行多少千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120千克大豆可榨出豆油16.2千克,2019千克大豆可榨出豆油多少千克?(用比例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加工厂2台磨粉机3小时能磨面粉14.4吨。照这样计算,6台磨粉机8小时一共能磨面粉多少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服装厂接到生产1200件衬衫任务,前3天完成了40%,照这样计算,完成任务还需要多少天?(写出两种不同解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某工程队要铺建一条公路,前20天已铺建了2.8千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4.2千米的路段,还需要多少天才能铺建完成?(用比例方法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丰收农具厂制造一批镰刀。原计划每天制造360把,18 天完成。实际每天多制造72把,照这样计算,多少天就能完成任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再谈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 离不开阅读的。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发展水平低的学生的数学理解力也差,思维转换慢,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而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对数学语言都有较好的理解力,能正 确地理解和获取各种数学信息。国内一些较为成功的教学改革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如“青浦数学教改实验”等,无不得益于课堂阅读教学环节。因此,要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数学课程目标得到落实,就必须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领会和理解数学语言的能力。那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个人认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 认识与培养的策略上。下面仅就培养的策略结合多年的教学浅谈几点看法: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让学生带着疑问去阅读教材,寻求问题的答案。 例如教学“鸡兔同笼”问题,课始,让学生尝试解决古代名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有部分学生在尝试解决 后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解答是否正确,还有部分学生为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着急。此时,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例题“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的解法,满足了学生自主寻求答案的需求,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阅读方法的指导 1.多感官参与阅读 阅读不能只是用眼浏览,而应是眼、口、手、脑等多种感官充分协同参与。一是提倡学 生逐字逐句默读,反复咀嚼;二是教会学生运用各种符号把重要内容做好记号,如用“曲线” 标明重点词语,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用“…”表示注意等;三是引导学生用提纲式标题摘录要义,用小段文字注明自己的感受与认识,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解释教材中抽象的表述 等等,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 2.在比较中阅读 数学内涵的真正获得离不开比较、辨析活动。比较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同类题目的比较,也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 比如,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可以先让学生尝试计算“25×30”,然后请学生翻开书本进行阅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看数学书上的计算方法与原来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 数笔算方法有哪些不同的地方?0乘25这一步为什么竖式中不写出来?为什么积的末尾要添 上一个0?你喜欢哪种方法?通过这样的比较阅读,在关键处激疑点拨,有助于学生深化理 解新知。 三、阅读习惯的培养 1.学生独立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需要教。”那么,为了“不需要教”,教师应该“怎样教”呢? 笔者认为,教师要真正转变观念,把学习的权力、时间、空间还给学生,着力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逐步养成在做题之前先去阅读题目 要求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独立阅读的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能力测试题

一年级下册数学口算练习题 班级:姓名: 22-3=12+10=23-8=14-7=12-5=8+15=31-5=24+7=16-8=19-5=9+14=22-9=19-8=14-9=14-14=24-9=12-11=25-6=19-8=22-4=35+7=12+8=14+6=14-9=15+6=18+10=17+9=50-3= 60-2= 30+6= 35+6=42+3=50-2=35-30=28+30= 36+20=37+7=57-8=80-60=17+80=9+30=71-9=40+26=99-50=75-5=39+5=26-20=27+6=54-8=86+6=20+39=46-8=72-50=69-30=90-4=50-10=20+58=96-40=55-7=23+0=67-9=95-6=50-6=88-70=19+40=62-8=77-30=49+4=42-4=65-40=80-30=25+9=34-8=47-9=61-2=79-50=7+33=90-20=4+60=12+50=26-13=47+8=43+8=29+2=44+7=46+5=30+45=25+7=50+24=33-2=

18+(7-5)=15+4+6=17+6-5=47-8-3=80-20+30=100-20-40=90-50-20=87-(7+50)=86-7-50=98-9-70=79-8-40=43+3+40= 52+20+8=33+(5+30)=48-9+4=76-7+20= 35+30-5=44-8+50=94-9-60=15-7+4= 1、有50个,有30个,和一共有多少个? □○□=□() 2、美术小组一共有17人,其中女生有8人,男生有多少人? □○□=□() 3、商店卖出了8台电视机,还剩下35台,原来有多少台电视机? □○□=□() 4、共有66人,已经检查了30人,其中5人近视,还有多少人没 有检查?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