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链氯化石蜡 与POPs相关政策解析

合集下载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现状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现状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现状短链氯化石蜡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能源、化工、医药、食品工业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短链氯化石蜡的研究现状却并不十分明朗,尤其是在环境友好性和高效利用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就短链氯化石蜡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短链氯化石蜡的定义和分类短链氯化石蜡是指碳链长度较短的氯化石蜡,通常包括C10-C20范围内的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可加工性,因而在化工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根据其结构和物化性质的不同,短链氯化石蜡可以分为直链状、支链状、环状等多种不同的类别,每种类别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应用价值。

二、短链氯化石蜡的生产工艺短链氯化石蜡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氯化石蜡的合成和氯化反应两个步骤。

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氢化裂解法、氧化裂解法、氢氧化法等多种不同的技术路线,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特点。

氯化反应则是将合成的氯化石蜡与氯气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得到所需的氯化石蜡产品。

目前,短链氯化石蜡的生产工艺已经相对成熟,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但在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瓶颈和挑战。

三、短链氯化石蜡的应用领域短链氯化石蜡在能源、化工、医药、食品工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能源领域,短链氯化石蜡主要作为燃料添加剂和润滑油的成分,能够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和润滑性能,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化工领域,短链氯化石蜡主要用作润滑剂、防腐剂和表面处理剂,能够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品质。

在医药和食品工业,短链氯化石蜡主要用作包装材料和添加剂,能够起到保护和保鲜的作用。

四、短链氯化石蜡的环境友好性研究短链氯化石蜡的环境友好性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和难点。

由于其较好的溶解性和可加工性,短链氯化石蜡在大量使用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潜在的危害。

研究如何提高短链氯化石蜡的降解性和循环利用率,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是当前研究的重要方向。

POPs污染及其治理方法概述

POPs污染及其治理方法概述

POPs污染及其治理方法概述一、什么是POPs污染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是一类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巨大的有机污染物。

这些污染物具有在环境中长期存在和潜在的迁移性、蓄积性的特点,且有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主要的POPs包括多氯联苯(PCBs)、杀虫剂DDT、滴滴涕(Dieldrin)以及多溴联苯醚(PBDEs)等。

二、POPs的危害POPs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严重危害。

它们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在长期内积累并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甚至会引发癌症等严重疾病。

对于环境而言,POPs会危害野生动植物,破坏生态平衡,对水、土壤、空气等造成污染。

三、POPs的治理方法1. 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治理POPs污染的重要途径。

不同国家间可以采取共同行动,签署国际协议来共同约束和控制POPs的排放和使用。

例如,斯德哥尔摩公约就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协议,旨在减少和消除POPs在全球的使用和排放。

2. 替代技术替代技术是治理POPs污染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研发和推广替代的环保产品和技术,可以减少对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从根本上减少POPs的排放。

3. 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加强对环境中POPs的监测和风险评估也是重要的一环。

只有了解POPs的分布情况和潜在风险,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措施。

4. 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正确处理和处理有毒有害废物也是降低POPs污染的有效途径。

采用科学的废物处理方法,如焚烧、填埋、回收等,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释放。

四、结语POPs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治理起来必须各个国家和政府机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推广替代技术、加强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以及规范废物处理和回收利用,我们可以有效减少POPs的排放,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进展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进展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进展摘要短链氯化石蜡(SCPPs)是一类具有持久性、生物蓄积性、毒性和远距离迁移能力的有机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具有危害性。

目前国内还没有关于我国环境介质中SCCPs的污染水平或毒理评价的研究成果,导致我国在SCCPs的履约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

主要综述了SCCPs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分析方法等研究,并对其在我国的研究及生产提出建议。

关键词短链氯化石蜡;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性质;分析方法短链氯化石蜡(SCCPs)是一组合成混合物,因其挥发性底、阻燃、电绝缘性好及价廉等优点,广泛用于金属加工润滑剂、密封剂、橡胶、油漆、塑料添加剂和纺织品的阻燃剂、皮革加工以及涂料涂层等[1],是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大吨位精细化工产品,同时也是众多氯碱厂平衡氯气的重要产品。

SCCPs是氯化石蜡的一大类,氯化石蜡作为增塑剂,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开始生产,在我国其产量仅次于DOP、DBP。

SCCPs被定义为持久性、生物蓄积性且有毒性的有机物,已在国际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鲜有针对短链氯化石蜡环境污染的研究。

欧洲联盟及其作为《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的成员国根据《公约》第8条第1款提交了关于把短链氯化石蜡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的提案,作为《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增列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POPs)中的一类化合物,2008年10月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POPs审查委员会的第4次会议上,委员会对短链氯化石蜡进行了公约附件E关于其终点的危害评估进行了审核。

SCCPs被列在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TRI(Toxic Release Inventory)名单中;被加拿大环境保护法列为优先有毒物质;并且也被列入欧洲水框架指令的优先危险物质名单中。

因此,加强对SCCPs的研究已经成为我国环境学研究的重要任务。

现主要综述SCCPs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分析方法等研究,并对其在我国的研究及生产提出建议。

山东半岛沿岸短链氯化石蜡的分布、组成、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山东半岛沿岸短链氯化石蜡的分布、组成、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山东半岛沿岸短链氯化石蜡的分布、组成、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短链氯化石蜡(Short 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SCCPs)因其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远距离迁移能力、高毒性等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特性而受到广泛关注。

2016年,斯德哥尔摩公约POPs审查委员会第12次会议召开,通过了有关SCCPs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的公约附件F。

2017年,斯德哥尔摩公约缔约方第八次会议将SCCPs列入公约附件A以消除其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和使用。

本论文研究了山东半岛沿岸陆地土壤、潮间带沉积物、海洋表层沉积物及海水中SCCPs的含量、组成以及迁移规律。

本研究在山东半岛沿岸选取15个采样点进行样品采集。

在山东半岛黄海沿岸采集的样品中,SCCPs浓度为17.59-236.49 ng/g(干重),平均浓度为72.59ng/g(干重);在山东半岛渤海沿岸采集的样品,SCCPs浓度为64.14-531.61ng/g(干重),平均浓度为190.53 ng/g(干重)。

渤海沿岸样品中SCCPs的浓度明显高于黄海沿岸。

且在渤海沿岸,SCCPs在陆地土壤、潮间带沉积物和海洋表层沉积物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20.31 ng/g、203.17 ng/g、259.64 ng/g,从陆到海呈明显的增长趋势;而在黄海沿岸,SCCPs 在陆地土壤、潮间带沉积物和海洋表层沉积物中的平均浓度分别为83.27 ng/g、70.17 ng/g、64.32 ng/g,表现出与渤海沿岸完全相反的从陆到海减少的趋势。

表明渤海北岸和西岸污染源造成渤海的污染,可能进一步造成山东半岛渤海沿岸的SCCPs的污染,而黄海沿岸可能主要受到来自山东半岛近海内陆地区SCCPs的污染,或是受季风的影响。

从同族体组成来看,SCCPs的主要同族体为C10(在所有样品中的丰度为20.15-61.34%)和C15,6(在所有样品中的丰度为23.57-76.79%),其整体表现出从陆到海增长的趋势。

欧盟pops法规

欧盟pops法规

欧盟pops法规
欧盟POPS法规(POPs)是指包含有持久性有毒有害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的法律法规,它们是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下生产、使用并最终排放的有毒物质,它们主要用于农药、农膜、涂料、熏蒸剂和柴油燃料中,用于增加其功效、防止腐蚀和作为燃料组件。

事实上,欧洲联盟是全世界最早采取POPS法规的地区之一,早在2001年,欧盟就把POPS规定纳入其环境法规体系中,推出一项称为“欧盟持久性有毒有害污染物框架管理指令”的法规,以此来控制被称为“类醛”的持久性有有害污染物的生产、使用和排放。

前,欧盟的POPS法规包括限制使用有毒化学品的活动,以及为持久性有毒有害污染物提供去污和减排措施。

此外,欧盟POPS法规还规定国家必须制定具体的管理措施,以支持和确保能够有效地实施框架指令,从而使用问题物质得到有效控制。

欧盟POPS法规旨在限制使用和排放有毒物质,并保护欧洲联盟国家的环境和公民的健康。

其中涉及的问题物质包括甲醛、多可芴、六氯苯、四氯苯等。

因此,根据欧盟POPS法规,欧洲联盟国家必须在生产、使用、储存这些物质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限制使用的量,并定期监测排放情况。

此外,欧盟POPS法规还规定,为了确保环保,各国必须采取回收、清除和处理污染物的有效措施。

例如,必须开展定期的污染土壤检测和污染空气检测,以控制由这些物质引起的环境污染情况。

此外,
如果检测发现污染物达到一定程度,各国还必须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清洗、回收和处理措施,以有效地防止和减少环境污染。

在欧盟POPS法规的指导下,各国就有毒有害污染物的使用、排放及管理问题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短链氯化石蜡对纺织行业的影响

短链氯化石蜡对纺织行业的影响

短链氯化石蜡对纺织行业的影响裘惠敏; 潘文丽; 谭玉静【期刊名称】《《染整技术》》【年(卷),期】2019(041)007【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短链氯化石蜡; 纺织行业; 检测方法【作者】裘惠敏; 潘文丽; 谭玉静【作者单位】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071 纺织行业中短链氯化石蜡的引入短链氯化石蜡(C10~13,short 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SCCPs),因持久性、生物毒性,且可远距离迁移,被认为是危害环境的物质。

该物质并非被直接引入纺织行业,而是作为氯化石蜡的组成部分,作为纺织产品的功能性助剂而被引入纺织行业。

氯化石蜡(chlorinated paraffins,CPs)也被称为氯烃,是由石油蒸馏组分中不同正构烷烃氯化而得的一类含氯直链烷烃混合物[1],其结构通式为CxH2x+2-yCly(x=10~30,y=1~17),氯化程度在30%~70%变化。

CPs按碳链长度分成3大类,分别是SCCPs、中链氯化石蜡(C14~17,medium chainchlorinated paraffins,MCCPs)、长链氯化石蜡(C18~30,long chain chlorinated paraffins,LCCPs)[2]。

当前我国氯化石蜡的相关产品标准有HG/T 2091-1991《氯化石蜡-42》[3](含氯量40%~44%)、HG/T 2092—1991《氯化石蜡-52》[4](含氯量50%~54%)、HG/T 3643—1999《氯化石蜡-70》[5](含氯量68%~72%)。

其技术指标除了色泽、密度、黏度、折光率、加热减量、热稳定指数等通用指标外,最主要的核心指标就是含氯量,且并未对碳链长度作规定。

由此可见,国内现行氯化石蜡产品不是以碳链的长短划分,而是以含氯量进行划分。

因此,我国氯化石蜡产品仅从其明示的产品执行标准来看,无法鉴别碳链长度,也无法控制氯化石蜡产品中短链氯化石蜡的质量分数。

持久性污染物pops与斯德哥尔摩公约

持久性污染物pops与斯德哥尔摩公约

3. 《关于POPs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国际行动背景

美加有毒物质控制战略(BNS)和北美自由贸易协议(NAFTA) 海洋区域协定

1995年,保护北海环境的“Esbjerg 宣言”, “保护东北大西洋
环境的奥斯陆-巴黎协定(OSPAR)”等.....

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 “POPs议定书”

这一特性使POPs传播在全球的每一个角落,高山和极地 区都可监测到它们的存在。
北半球POPs 的主要传播途径
洋流 Ocean currents 气流 Air trajectories
河流 Riverine inputs
USA Russia
Canada
Greenland
Norway
55°N
UNEP
杀虫剂POPs执法检查培训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与『斯德哥尔摩公约』
刘建国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9.7
内容提纲
1. 2OPs特性、污染和危害
POPs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
问题背景

1930’s以来,人工化学品急剧增长,现已达1000万种 以上,有10余万种进入环境。 自60-70年代,在南极和北极开始检测到了DDT、PCBs 等POPs类有毒污染物。 目前POPs污染已遍及全球,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 和生态环境,成为重大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
值得注意的几方面 PFOS主要用于产品生产的工艺过程中, 随后被 清 洗掉。在大部分情况下,产品中不含 PFOS。
工艺过程需要 PFOS
原料: 不含PFOS 产品: 不含PFOS 清洗后PFOS被排出 在调查过程中注意收集生产过程中关于PFOS的信息。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现状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现状

短链氯化石蜡研究现状短链氯化石蜡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工产品,主要用于塑料、橡胶、涂料等行业。

随着科技的发展,短链氯化石蜡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研究也愈发深入。

本文将对短链氯化石蜡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

短链氯化石蜡是一种低分子量氯代烷烃,一般分子量在100-300之间。

它具有优良的防水、防潮、耐寒等特性,适用于橡胶制品、油墨、涂料、胶粘剂等工业领域。

由于其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腐蚀、绝缘性能优良,因此在工业应用中得到广泛应用。

短链氯化石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工艺改进短链氯化石蜡的生产工艺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目前,常见的生产方法有氯化烷烃法、氯化氢法等。

但是传统的生产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对环境的污染、能耗高、产物收率低等。

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新的生产工艺,以降低成本、提高产率,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催化剂在短链氯化石蜡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改进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可以有效改善短链氯化石蜡的生产工艺。

利用新型反应器和分离技术,也有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二、性能提升短链氯化石蜡的性能对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提高其物理化学性能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目前,一些研究着重从结构优化和配方改进两方面入手,以提高短链氯化石蜡的性能。

结构优化主要包括改变石蜡的分子结构,如链长、支链结构等,以提高其溶解性、抗氧化性、耐热性等性能。

而配方改进则通过掺入其他添加剂或树脂,形成复合材料,使短链氯化石蜡的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环境友好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研究人员也在努力寻找环保型的短链氯化石蜡替代品。

据悉,一些国外公司已经研发出环保型的石蜡产品,不但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能,而且无毒无味,对人体和环境均无害。

在我国,研究人员也在积极寻找环保型的短链氯化石蜡替代品,备受关注的是生物基石蜡。

生物基石蜡利用植物油等生物质原料生产,具有可再生、可降解、低毒、低排放等优点,有望成为短链氯化石蜡的理想替代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
具有以下特性的有机污染物:
• 环境持久性:在大气、水、土壤中半衰期较长,不 易分解 • 高脂溶性: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累积浓缩并 最终传递到人体 • 毒性:对人体和生态系统具有长期潜在毒性危害 • 半挥发性:可远距离传输,影响区域和全球环境
6
POPs 毒性危害归纳(目前科学确定的)
对我国的认识
据调查,我国的氯化石蜡生产企业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并且由于 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廉,其中有众多家庭作坊式的工厂,这些企 业在短链氯化石蜡增列后也可能面临停产。
氯化石蜡产品广泛应用于PVC增塑剂、阻燃剂、皮革、纺织品等行 业,尤其对于PVC生产,是用量仅次于DOP的第二大类辅助增塑剂。 短链氯化石蜡的控制以及由此导致的替代品问题,将会使下游应用 行业面临调整。同时,氯化石蜡也是我国化工企业平衡氯气的重要 产品,短链氯化石蜡的增列也会对整个氯碱行业造成影响。
• PCBs,DDT,HCH, PCDD/Fs ,有机汞等
神经行为失常( neural behavioural disorders)
• PCBs、DDT、有机汞、有机铅等
致癌(carcinogenicity)
• PCBs、PCDD/Fs , PAHs(多环芳烃)
目前公约控制的POPs(12+9)
杀虫剂 • 艾氏剂,氯丹,滴 滴涕,狄氏剂,异 狄氏剂,七氯,六 氯代苯,灭蚁灵, 毒杀芬 • 开蓬、林丹、 两种林丹无效 体(α-HCH和 β-HCH) 工业化学品 • 六氯代苯和多 氯联苯 • 五溴二苯醚、、 六溴代二苯、、 全氟辛烷磺酸 (盐)、八溴 二苯醚 无意产生的副产 品 • 多氯二苯并对 二恶英,多氯二 苯并呋喃 • 五氯苯
POPRC1 附件D PFOS
POPRC2
POP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C3
POPRC4 硫丹
商用八溴二苯醚 硫丹
林丹
六溴代二苯 开蓬 附件E
五氯苯
α-六氯环已烷 β-六氯环已烷 PFOS 商用八溴二苯醚
六溴环十二烷
商用五溴联苯醚 短链氯化石蜡
林丹
六溴代二苯 开蓬 附件F
五氯苯
α-六氯环已烷 β-六氯环已烷 PFOS
无意五氯苯
• • • • • •
商用五溴联苯醚 六溴代二苯 开蓬 商用八溴二苯醚 五氯苯 α-六氯环已烷、 β-六氯环已烷、 林丹
• PFOS • 短链氯化石蜡 (SCCP)
• 硫丹 • 六溴环十二烷 (HBCD)
SCCP的增列
• 短链氯化石蜡是正石蜡,其碳链长度为10 到13个碳原子,而且以重量计,氯化程度 在48%以上。现在有一些商用短链氯化石 蜡,它们往往混合了不同的碳链长度和氯 化程度,尽管其结构相同,即仲碳原子上 所附的氯原子都不超过一个。
氯化石蜡及其应用产品的产业调整及质量、环境标准控制
POPRC1 附件D PFOS 林丹 商用五溴联苯 醚
POPRC2 商用八溴二苯 醚 五氯苯 短链氯化石蜡
POPRC3 硫丹
POPRC4 硫丹 六溴环十二烷
POPRC5
POPRC6
六溴环十二烷
六溴代二苯 开蓬
附件E
α-六氯环已烷 β-六氯环已烷
PFOS 林丹 商用五溴联苯 醚 六溴代二苯 开蓬 商用八溴二苯 醚 五氯苯 短链氯化石蜡 α-六氯环已烷 β-六氯环已烷 PFOS 商用八溴二苯 醚 硫丹 无意五氯苯 短链氯化石蜡 硫丹 短链氯化石蜡 六溴环十二烷 短链氯化石蜡?
无意排放-SCCP
中国氯化石蜡可能含SCCP,预计50家以上企业,年产量在40万吨以上;
PVC辅助增塑剂、阻燃剂、金属加工润滑剂、油漆、粘合剂和密封剂、 皮革加脂液、纺织品和聚合材料 ①普通氯化石蜡生产必须减少短链含量;②必须采用短链氯化石蜡的应 用行业面临替代。
石蜡及氯化石蜡行业技术(工艺和产品)标准体系改制
免疫紊乱(immune dysfunction)
• All 12 POPs、HCH(六六六)、most EDCs(内分泌干扰物质)
内分泌干扰(endocrine disruption)
• PCBs,DDT,PCDD/Fs(二恶英类), 有机锡,其他 EDCs
遗传和发育毒性(reproductive impairment)
短链氯化石蜡 与POPs相关政策解析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胡建信 2010年6月9日 于南京
报告的内容
短链氯化石蜡的定义 《斯德哥尔摩公约》
增列短链氯化石蜡的进程
应对建议
短链氯化石蜡的定义
氯化石蜡(CPs)的一般结构式是CnH2n+2-zClz,10到38的碳链长度范围 根据碳链长度不同分为: 短链氯化石蜡(SCCPs):C10-13,
中链氯化石蜡(MCCPs):C14-17
长链氯化石蜡(LCCPs): C18-30 我国的氯化石蜡产品按照氯化程度进行产品划分,产品包括氯化石蜡-42、52、70、13、 30、40、45、55、60等
《斯德哥尔摩公约》之一
• 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 • 2001年签署,2004年5月17日生效 • 意识到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对持久性有机污 染物采取行动。。。。。 • 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免受持久性有机污染 物的危害
短链氯化石蜡
商用五溴联苯醚 短链氯化石蜡
商用八溴二苯醚
林丹
商用五溴联苯醚 六溴代二苯 开蓬
五氯苯
α-六氯环已烷 β-六氯环已烷
正在增列或者可能增列的化学品
• • • • • • • 短链氯化石蜡 硫丹 六溴环十二烷 五氯酚钠 三氯杀螨醇 PAH 等等
关于审定的化学品
基本不生产: 少量生产 大量生产
谢谢大家! 联系信息: 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胡建信
jianxin@
附件F
林丹
商用五溴联苯 醚 六溴代二苯
五氯苯
α-六氯环已烷
应对措施建议
有关新POPs的研究评估活动:
广泛开展调查,全面分析研究我国SCCP等的生产、应用、替代技术和排放 及其环境和健康影响。 在政策法规、管理方面:(1)从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如从生产装置的调整要 求,严格控制SCCP的生产和使用;(2)将SCCP逐步纳入有关化学品管理 法规;(3)建立我国SCCP相关产品质量标准,严格监控SCCP的使用范围 及在相关产品中含量;(4)调整相关经济政策,逐步淘汰SCCP的应用。 替代技术和替代品科技开发方面:综合考虑我国资源状况和环境生态保护需 求,确定优先领域,大力开展多部门合作,推动SCCP替代品和技术研究开 发工作,以保障今后SCCP的淘汰顺利进行。
对我国的认识
由于我国的氯化石蜡产品或多或少的都含有短链氯化石蜡,一旦 短链氯化石蜡被列入附件进行控制,所有这些产品都面临短链氯 化石蜡的分离问题。
从技术角度看,目前在氯化石蜡中分离短链氯化石蜡并不现实, 较为可行的方法是在石化企业的产品工艺流程中增加分流塔,分 离石蜡中的短链成分。但是,由于氯化石蜡产品相对于其他辅助 增塑剂阻燃剂主要的优势在于其价格低廉,原料蜡的成品增加, 有可能导致氯化石蜡厂商陷入无利润可图的境地。
SCCP的增列
欧洲联盟及其成员国的提案陈述了下列关注理由:
“短链氯化石蜡对水生生物具有高度毒 性,而且,它已被视为一种可能的致癌 物质。短链氯化石蜡不会自然分解,它 往往会蓄积到生物圈中。偏远地区的现 有数据清楚地表明短链氯化石蜡已经污 染了环境和生物圈。它们的持久性、生 物蓄积性和毒性意味着它们可能会在全 球范围对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总之, 我们可以认定短链氯化石蜡符合持久性、 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生物蓄积性和远距 离环境迁移潜力等方面的筛选标准。 在过去几年里,欧洲联盟对短链氯化石 蜡的市面销售和使用进行了限制,不过, 目前还没有设想加以全面禁止。另一方 面,许多其他国家仍未对短链氯化石蜡 的生产和使用进行限制。由于短链氯化 石蜡可以通过空气转移到远离[其]排放源 的地方,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都不 可能单独地消除[它们]造成的污染。考虑 到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有害特性以及 扩大其生产和使用可能导致的风险,有 理由采取国际行动来控制这一污染。”
《斯德哥尔摩公约》之二
公约的主要任务: 减少或消除源自 有意生产和使用 的排放 减少或消除源自 库存和废物的排 放
减少或消除源自 无意生产的排放
淘汰生产和使用
增列新的POPs
• 公约缔约方大会设立了下属POPs审查委员 会(POPRC),按照公约附件D(侧重POPs 持久性、生物富集、远距离迁移、毒性等 四个方面评估)、附件E(侧重远距离迁移 性和对环境与健康危害评估)和附件F(侧 重社会和经济影响评估)审议增列新POPs。
应对措施建议
积极开展宣传研讨活动,尤其是传递控制、技术方面的信息,帮助企业积 极应对淘汰SCCP等。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谈判措施,积极应对公约谈判,努力争取相 关条件,最大可能减少因淘汰新增带来的消极影响。
研究、建立和完善国家化学品环境管理制度体系,尤其是建立现有化学品 的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制度,根据国际化学品环境管理动态,预见性地提 出国家优先控制有害化学品清单,以顺应公约不断新增POPs及国际社会不 断推进的优先有害化学品风险管理行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