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表面积案例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案例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案例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案例分析

教学目标:

1.掌握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公式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圆柱体表面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圆柱有什么特点?侧面积怎样计算?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2.计算圆的面积.半径=3厘米.直径=5厘米

(二)新课:

1.教学例1

例1 一个圆柱,底面的直径是0.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反馈练习

①一圆柱底面半径是5厘米,高5厘米,求侧面积。

②一圆柱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直径的2倍,求它的侧面积。

③一圆柱底面周长是12厘米,高12厘米,求它的侧面积。

师:你能知道第③题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图形吗?

3.圆柱的表面积。师在课题“圆柱”后面接着写“的表面积”。

(1)推导公式。

师:同学们已经学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如果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你会求吗?圆柱的表面积是什么?(老师同时演示圆柱体平面展开图,让同学们进行讨论。) 生汇报讨论结果,老师板书公式:

S表=S侧+2S圆

(2)利用公式计算。

例2 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

同学说思路,老师板书,注意每一步结果写计量单位。

解①侧面积:2×3.14×5×15=471(平方厘米)

②底面积:3.14×52=78.5(平方厘米)

③表面积:471+78.5×2=628(平方厘米)

答:它的表面积是628平方厘米。

4.教学例3.

例3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24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读题,独立完成,指明板演.集体订正.

(1)水桶的侧面积

3.14×20×24=1507.2(平方厘米)

(2)水桶的底面积

3.14×(20÷2)2

=3.14×102

=3.14×100

=314(平方厘米)

(3)需要铁皮

1507.2+314=1821.2≈1900(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水桶要用铁皮1900平方厘米。

介绍进一法:1821.2是约等于1900还是1800呢?为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三)巩固反馈

(1)看书第54页第1题

(2)有一节直径10厘米的烟囱,长3米。这节烟囱用铁皮多少平方米?(只列式)

(3)一种轧道机,后轮直径1.32米,长1.27米。如果后轮每分钟转动6周,每分钟可轧路面多少平方米?(只列式)

4)做一对无盖水桶,要求底面半径15厘米,高4分米。至少需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5)一种圆柱形小油漆桶,底面周长50.24厘米,高20厘米。每个桶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四人讨论后口头回答)

学生做,老师巡视,找几个同学把题写在玻璃片上,然后全体订正。

四、小结:这节课学了哪些知识?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圆柱的特征和侧面积公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能根据公式求圆柱的侧面积,在此基础上认识表面积以及计算方法,并会解决生活中有关圆柱的实际问题。我的总体设计是先复习了圆面积的计算,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然后又复习了圆柱的特征和侧面积公式的推导,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新课的进行中始终能抓住重点,教学思路清晰,能引导学生大胆探索思考,独立解决问题。教学能面向全体学生,语言清晰准确,思维严密,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有争议的问题上教师能适时点拨学生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把数学与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然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因为本节课的容量比较大,计算烦琐,为了能完成教学任务,在进行新课时练习的设计单一,没有拓展开。在学完圆柱的表面积后,应该设计已知底面周长和高怎么求表面积,侧面积怎么去求表面积这样的练习,这样对发展优生有很大的好处。

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圆柱的表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第十二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有初步的几何概念,空间想象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勤于动脑,善于思考,培养以创新的思维解决开放性的问题,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生课前准备: (1)准备矿泉水瓶等一些圆柱形物品。 (2)自带小剪刀和图画纸。 二、教学课题 圆柱体表面积的教学是本单元的第二个主题活动,其前知识基础应该是圆柱体的认识和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认识和计算。 1、使学生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独立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收获,体会合作的愉悦。 三、教材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在这个阶段,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的性质,学习了这些图

形的面积计算,学生还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正方 体)表面积与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等。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圆柱的表面积的教学应该重视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有效的操作活动。本课是学生已经认识了圆柱体的特点以后进行的内容。 四、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操作演示,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五、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圆柱的表面积》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和材料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关于圆柱的视频,课堂放给学生观看,加深印象。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一些圆柱的图片,培养学生读图识别能力。通过百度在网上搜索一些关于圆柱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生动直观、活泼有趣地学习本课。 六、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实践操作法、迁移类推法

小学数学_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20-23页。 [教学目标] 1. 在探索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 通过观察、猜想、操作、发现、讨论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 使学生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学习“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知识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的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经历“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获得求“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正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的关系以及宽(高)与圆柱高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圆柱模型、圆柱形纸筒和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王师傅是加工厂车间的一名工人,他每天都和纸筒打交道,同学们看看王师傅加工的纸筒是什么形状的?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纸筒包括哪几部分?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做一个圆柱形纸筒需要多少纸板?…… 师:求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 预设:求需要多少纸板,实际上是求圆柱的表面积。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将“做一个圆柱形纸筒需要多少纸板”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从而激发学生去猜想圆柱表面积的求法。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圆柱模型,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 预设:包括两个大小相等的底面和一个侧面。 师:底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 预设:底面积=πr2。 (二)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师:圆柱侧面是一个曲面,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呢? 下面同学们四人一组对照手中的圆柱体学具进行讨论、探究。 讨论题目:展开图是什么形状?(提示:可以剪开观察) 展开图与圆柱的侧面有什么关系? 学生合作探究,汇报讨论结果。

圆柱的表面积经典题型

圆柱的表面积 一:知识点:圆的周长公式圆的面积公式 圆的侧面积公式圆的表面积公式 二:例题 1、求下列圆柱的侧面积 2、r=3厘米 h=5厘米 d=4分米 h =5米 c=18.84厘米 h=2分米 3、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37.68平方厘米,高是3厘米,底面半径是多少厘米? 4、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3.5分米,高是底面周长的2倍,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 5、一个圆柱形物体,他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每个底面的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 6、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是4分米,高是5分米,做这个水桶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接头处重叠部分不算)

7、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的,轮宽1.5米,直径是8分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机前进多少米?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8、有一个半圆柱,已知它的底面直径是20厘米,高是8厘米,求它的表面积? 9、把一个圆柱的侧面沿高展开,得到一个边长是30.14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 10、有一个圆柱形蓄水池,底面周长是25.12米,高3米。在蓄水池的周围及底部抹上水泥,如果每平方米用水泥20千克,一共需水泥多少千克? 圆柱的体积 一:知识点:圆柱的体积公式 二、例题1、求下列各圆柱的体积 R=2厘米 h=3厘米 d=10厘米 h=4厘米 c=19.84分米h=2米 s=28.26平方分米h=2米2、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底面半径的3倍,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3、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69.56立方分米,底面半径是3分米,它的高是多少分米? 4、一个圆柱的侧面积是37.68平方米,底面直径是6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5、将一个圆柱体沿底面半径切开,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6平方厘米,已知长方体的高为3厘米,求圆柱的体积。 6、把一块长31.4厘米,宽20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钢坯溶化成铸成底面半径是4厘米,圆柱的高是多少厘米? 7、横截面直径为2厘米的一根钢筋,横截成两段后,表面积的和为75.36平方厘米,原来这根钢筋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8、一个圆柱高4厘米,如果它的高增加1厘米,它的表面积就增加50.2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多少?体积是多少?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圆柱的表面积是它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面积的和,其中侧面积是新知识,底面积(即圆的面积)是学生学过的。教材选用了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从而探索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研究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时,通过让学生在侧面展开成长方形和长方形卷成侧面的活动中,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探索圆柱侧面积算法的过程中,学生把曲面转化成平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推理活动,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学情分析: 为了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情,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我在课前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进行了调研,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对圆柱体是有一定认识的,70%的学生知道圆柱体的表面积指的是哪,但是全班只有10%的学生会求圆

柱表面积,由此可知,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了解的比较少,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法运用: 本节课我采用操作和演示、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发挥互联网搜索引擎功能,使新授和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练结合,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 采取引导-放手-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运用化曲为平的方法推理发现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具准备: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形纸筒、茶叶桶。

技术支持的学情分析《圆柱的表面积》学情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学情分析 一、学情分析目的: 学习《圆柱的表面积》知识时,是在学生已掌握了长方形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和圆柱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所以本节课的学习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水平和思维出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圆柱的表面积》的学习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也为后面学习其它的几何形体知识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计算表面积,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 通过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在经历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利用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学习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培养学生

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 能力,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当中。 3、情感目标: 通过解决日常生活问题,感悟数学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利用旧知迁移到新知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转化的思想,因此“使学生理 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并探索圆柱侧面积、表面 积的计算方法”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学习探究的 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空 间想象能力以及抽象概括能力,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 活实际当中,因此“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四、班级学情: 本班共有 42 名同学,其中有十几位学生,基础比较好,一般情况下,都能回答教师提出的一些问题,有时较难的 问题也能答出来,但是班级中也有 10 名同学的基础知识 较差,他们平时上课对老师讲的知识点有听不懂的现象, 在学习中不知道怎样学习,所以上课不爱听课,很少举手 回答问题,作业质量也不高。我在教学时,注重以优带弱,利用学生给学生讲的优势,鼓励和表扬学生共同学习,尽

圆柱的表面积经典练习题

圆柱的表面积经典练习题 一、填空 1.把一个底面积是15.7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零件,高10cm,如果沿着它的一条底面直径往下切,切成大小相同的两份,表面积增加80cm2,那么原来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cm2? 3、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12.56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厘米. 6、把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7、把一张边长为5.5厘米的正方形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8、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3米,直径1.2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平方米? 9、把一根直径是20厘米,长是2米的圆柱形木材锯成同样的3段,表面积增加了()立方厘米。 二、判断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定是长方形.() 2、6立方厘米比5平方厘米显然要大.() 3、一个物体上、下两个面是相等的圆面,那么,它一定是圆柱形物体.() 4、把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分别卷成两个形状不同的圆柱筒,并装上两个底面,那么制的圆柱的高、侧面积、表面积一定相等.() 5、圆柱体的表面积=底面积×2+底面积×高.() 6、圆柱体的表面积一定比它的侧面积大.() 7、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侧面积就越大.() 8、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相等,它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9、如果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 10、做一节圆柱形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就是求它的侧面积。() 三、选择题 1、做一个无盖的圆柱体的水桶,需要的铁皮的面积是(). ①侧面积+一个底面积②侧面积+两个底面积③(侧面积+底面积)×2 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这个圆柱表面积的式子是()。 A 2πrh B 2πr2+rh C πr2+2πrh D 2πr2+2πrh 3、已知圆柱侧面积(单位:厘米),选一个合适的底面制成易拉罐形的圆柱体,这个底面的直径是()厘米。 A 3 B 4 C 6 D 9 4、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高是4分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①400 ②12.56 ③125.6 ④1256

三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

三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重量单位的认识: 我们通常所说的物品有多重,小知识: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 用克(g)作单位。过的际单位制,其国际代号为SI,我国简 表示较重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称其为国际制,将质量确定为七个基本物 用千克(kg)作单位。理量之一:其名称为“质量”(mass),简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写为M或m;其单位名称为“千克”,国际 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单位代号为“kg”;并作文字定义:“千克等 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第一单元 重量单位的换算: 1千克=1000克 1千克是1个1千克; 1000克是1000个1克;生活中的重量知识: 1千克又叫做1公斤。 1吨=1000千克 1吨=1000000克 1克1千克5吨 重量单位的认识: 我们通常所说的物品有多重,目标:实际是指物品的质量是多少。 表示较轻的物品的质量,通常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通

用克(g)作单位。过的际单位制,其国际代号为SI,我国简 表示较重的物品的质量,通常称其为国际制,将质量确定为七个基本物用千克(kg)作单位。理量之一:其名称为“质量”(mass),简 计量很重的物品或大宗物品的写为M或m;其单位名称为“千克”,国际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单位代号为“kg”;并作文字定义:“千克等于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克、千克的认识 重量单位的换算: 认识1千克=1000克 1千克是1个1千克; 1000克是1000个1克;生活中的重量知识: 1千克又叫做1公斤。 1吨=1000千克 1吨=1000000克 1克1千克5吨 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 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目标: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吨,建立质量认知目标:1、认识表示物体轻重的单位:观念。 千克。初步建立1千克的量感。2、了解克 与千克之间的进率关系:1kg,1000g。 能力目标:能进行简单的质量单位之间的 换算与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估量物体轻重的意识,逐

人教版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徐立广 参备 教师 课题圆柱表面积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圆柱的表面积是它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面积的和,其中侧面积是新知识,底面积(即圆的面积)是学生学过的。教材选用了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从而探索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研究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时,通过让学生在侧面展开成长方形和长方形卷成侧面的活动中,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探索圆柱侧面积算法的过程中,学生把曲面转化成平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推理活动,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计算长方形和圆面积知识基础,而且掌握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对表面积的意义也有着深刻的体会,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不会把曲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不能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的推导过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法运用:本节课我采用操作和演示、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发挥互联网搜索引擎功能,使新授和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练结合,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采取引导-放手-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运用化曲为平的方法推理发现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具准备: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形纸筒、彩笔筒。 教学过程 教 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 为 设计意图一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第一课时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1、复习圆柱体的特征 师: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 图形。圆柱上下两个圆形的平面叫圆 柱的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两底 面之间的距离叫什么?这个曲面叫 什么? 2、拿出圆柱体茶叶罐:想一想工人 叔叔做这个茶叶罐是怎样下料的? 学生回答各 部分名称 学生会说出 通过复习, 再次让学 生明白圆 柱的特征, 同时创设 “制作圆 柱体茶叶 罐怎样下 料的问 题”,激发

小学数学_《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求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在动手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圆柱体的表面积。 教学难点: 圆柱体的测面积。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圆柱体的表面积》 1、通过前面的学习,你对圆柱体有哪些了解? (2个底面,是2个相同的圆形,1个侧面。两底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体的高……底面面积、周长的回顾) 2、你觉得什么是圆柱体的表面积? 板书:S表=2S底+S侧 底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已经掌握了,关键来研究侧面积。 二、自主探究 1、小组用一个圆柱和一张纸研究测面积。(学生准备剪刀、尺子等物品) 研究提示: 用喜欢的方法来研究,思考几个问题: (1)圆柱的侧面展开会是什么图形? (2)展开的图形与圆柱的各部分有什么关系? (3)试着推导出测面积的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展示 = 2∏rh 总结:S侧=底面周长*高 = ∏dh (课件动画演示) 3、质疑:除了长方形还可能是其他图形吗?

出示展开的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图形有什么异同? (沿高剪开是长方形,沿斜线剪开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是地面周长,高是圆柱的高,面积也是底面周长*高。) 4、完成课堂练习第1题,计算易拉罐的表面积。 5、如果要给这个易拉罐的侧面贴一圈标签,怎么办? 点拨: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不一定就是求三个面的总面积。 6、试试看:下面的问题分别求的是什么?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里。(课件) 三、演练拓展 1、卫生纸内筒设计。(课堂练习2) 2、用长方形纸做一个笔筒的侧面,配一个底最少需要多少纸板。(课堂练习3) 四、自我评价。 《圆柱体的表面积》学情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是在学生五年级学习了长正方体表面积面的旋转,了解了点、线、面之间的关系,和认识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后,安排的一节课,通过让学生观察、想象、操作等活动,运用迁移规律掌握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加以应用,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好这部分内容,为下节探究圆柱体积降低难度,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进入中学学习其它几个几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它具有很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学生对圆柱体是有一定认识的,70%的学生知道圆柱体的表面积是哪,但是全班只有10%的学生会求圆柱表面积,而且这些孩子都是在外面上过补习班或者进行预习记住圆柱的表面积计算公式的。由此可见,学生对圆柱的表面积了解的比较少,存在一定的困难。 《圆柱体的表面积》效果分析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重点在于通过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难点是灵活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从始至终贯穿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中学习。将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作为教学难点来突破,将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作为重点来教学。 一、在复习引入环节,我首先通过复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为下面的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打下基础;复习圆柱的特征为后面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公式推导做好铺垫。 二、在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环节中,让学生自己观察、发现,形成圆柱表面积的表象。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圆柱的侧面积和两个底面面积的和。然后,在突破侧面积的计算方

圆柱的表面积经典练习题

~ 圆柱的表面积经典练习题 一、填空 1.把一个底面积是平方厘米的圆柱,切成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表面积增加了()平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零件,高10cm,如果沿着它的一条底面直径往下切,切成大小相同的两份,表面积增加80cm2,那么原来这个圆柱体的表面积是()cm2 3、一个圆柱体,底面周长是94.2厘米,高是2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4、一个圆柱体,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5、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底面半径是2分米,它的高是()厘米. 6、把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 7、把一张边长为5.5厘米的正方形白纸,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纸筒的侧面积是()平方分米. 8、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米,直径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平方米 9、把一根直径是20厘米,长是2米的圆柱形木材锯成同样的3段,表面积增加了()立方厘米。 二、判断 1、圆柱的侧面展开后一定是长方形.() 2、6立方厘米比5平方厘米显然要大.() 3、一个物体上、下两个面是相等的圆面,那么,它一定是圆柱形物体.() 4、把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分别卷成两个形状不同的圆柱筒,并装上两个底面,那么制的圆柱的高、侧面积、表面积一定相等.() 】 5、圆柱体的表面积=底面积×2+底面积×高.() 6、圆柱体的表面积一定比它的侧面积大.() 7、圆柱体的高越长,它的侧面积就越大.() 8、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相等,它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9、如果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 10、做一节圆柱形通风管要用多少铁皮,就是求它的侧面积。() 三、选择题 1、做一个无盖的圆柱体的水桶,需要的铁皮的面积是(). ` ①侧面积+一个底面积②侧面积+两个底面积③(侧面积+底面积)×2 2、已知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求这个圆柱表面积的式子是()。 A 2πrh B 2πr2+rh C πr2+2πrh D 2πr2+2πrh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李寨寄宿制实验小学刘平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在前一课时中,学生已经认识了圆柱体的各部分名称及掌握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圆柱表面积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教材中选用了许多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在操作中经历“圆柱体侧面积”的探索过程,体会圆柱侧面展开图的长和宽与圆柱的有关量之间的关系,获得求“圆柱体侧面积”的方法。对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了计算长方形和圆面积知识基础,而且认识了圆柱体的各部分名称及掌握了圆柱的基本特征。在生活中,学生对圆柱有着广泛的生活经验,对表面积的意义也有着深刻的体会,能够在实际操作的经验中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因为学生的学习水平有差异,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有的学生不知道怎么求圆柱侧面积,不会把曲面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或是有的同学已经知道怎么求圆柱的侧面积,但不能结合实验操作清晰地表述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学生对动手操作较感兴趣,通过探索操作活动,小组合作与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并发展学

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想像、操作等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加深对圆柱特征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结合具体情境和动手操作,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结合具体情境,在想像和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能力、总纳概括的能力。 3.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渗透科学研究方法,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在关注培养学生主动的探索意识、灵活的思维品质过程中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侧面展开的多样性,将展开图与圆柱的各部分联系起来,并推导出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学准备:课件圆柱模型 教学过程 (一)温故而引新巧妙入境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案

圆柱的表面积(二) 教学目标: 1. 经历认识圆柱展开图和探索表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 2. 认识圆柱展开图,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3. 积极参加数学活动,建立展开图与圆柱侧面、底面的联系,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理解求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课件、教案、一个圆柱形的纸盒。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一、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圆柱侧面积的计 算,下面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圆柱侧面积 的计算公式。 2.师:同学们已经学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如果要求这个圆柱的表面积,你会求吗?复习旧知引入新知,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连贯性。 二、讲授新知 (一)圆柱表面积 1.拿一个圆柱形的纸盒,指出它的侧面和两个底面。然后展开,使学生直观看到圆柱展开图是两个同样大的圆和一个长方形。 师引导:那么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积就是通过学生自己直观感知圆柱的表面积。得出了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 S表=s侧+2s底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对公式的吸收和运用。 2.让学生讨论,比较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区别。 (二)计算表面积 1.出示书上例题,让学生了解圆柱的高和 半径,鼓励学生自己试算。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如果出现列综合算式的,要表扬。如果没有,提出你能列成一个算式吗? 三、试一试 提出试一试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计算。然后,师生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四、练一练

第1题,由学生独立完成。巩固练习,加深知识的印象。 第 2 题,先指导学生弄清表面积的含义,再计算。 第3题,先指导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思路,再自主解答:1.计算长方形铝板的面积;2.计 算做圆柱所需要的铝板面积,即圆柱的表面积;3.求剩余铝板面积。 五、课堂总结 今天主要讲的是什么容?你是如何理解的

圆柱表面积教学设计

《圆柱表面积》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课本十二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例3、例4;及有关习题 学习目标: 1、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 2、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两个不同的用硬纸做的圆柱形教具剪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1、复习圆柱的特征。 2、大屏幕出示问题,学生口头回答: (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 面积是多少?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圆柱的侧面积。例3: (1)大屏幕出示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2)初步探讨:理解“圆柱的侧面积”的含义。用手指出实物圆住的侧面积。

(3)大屏幕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思考: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 推出: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操作验证:用剪子沿高把圆柱的侧面剪开,发现: (1) 侧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长=圆的周长c (2) 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的高=正方形的边长 3、归纳总结。 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如果题目只给出直径或半径,又如何求圆住的侧面积呢? 4、理解含义 观察自己制作的圆柱模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那么,圆柱的表面积是指什么?

圆柱底面积=3.14×半径的平方 圆柱的侧面积=长方形的面积 =底面周长×高 圆柱底面积=3.14×半径的平方 大屏幕: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5、解决实际: 教学例4。 (1)大屏幕出示例4的题目。 例4 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厘米,帽顶直径20厘米,做这样一顶帽子需要用多少面料?(得数保留整十平方厘米) 思考: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应该先求什么?后求什么? (2)学生试着解答。 (3)全班交流:为什么只求了一个底面面积呢? (4)小结。

小学数学_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五年级下册)》46~47页。 [教学目标] 1. 在探索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 通过观察、猜想、操作、发现、讨论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 使学生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学习“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知识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的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重点]经历“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获得求“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的关系以及宽(高)与圆柱高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圆柱模型、圆柱形纸筒和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圆柱和圆锥有了初步的认识,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工厂车间,看看工人们是怎样制作圆柱形纸筒的。 课件演示制作过程。 师:看到这个圆柱形纸筒,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纸筒包括哪几部分?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做一个圆柱形纸筒需要多少纸板?…… 师:求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 预设:求需要多少纸板,实际上是求圆柱的表面积。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 二、积极思考,引发猜想 (一)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圆柱模型,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 预设:包括两个大小相等的底面和一个侧面。 师:底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 预设:底面积=πr2。 (二)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师:圆柱侧面是一个曲面,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呢? 下面同学们四人一组对照手中的圆柱体学具进行讨论、探究。 讨论题目:展开图是什么形状?(提示:可以剪开观察)展开图与圆柱的侧面有什么关系?

圆柱体表面积练习题

(1)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31.4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台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3米,直径1.2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31.4平方厘米,底面周长是6.28厘米,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 )、用一张长2.5米, 宽1.5米的铁皮做一个圆柱形烟筒, 这个烟筒的侧面积是多少? (接口处忽略不计) (5)、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 高50厘米, 底面直径30厘米, 做这个水桶大约需用多少铁皮? (得数保留整数) (6)用一张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铁皮, 围成一个圆柱体, 这个圆柱体的侧面积是() (7)直圆柱的底面周长6.28分米, 高1分米, 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表面积是()平方米 (8)做一个圆柱体, 侧面积是9.42平方厘米, 高是3厘米, 它的底面半径是()厘米,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9)一种压路机滚筒,半径是4分米,长1.2米,每分钟转10周,每分钟压路多少平方米? (10)一种圆柱形油桶,高48厘米,底面直径是20厘米,做这水桶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11)一辆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1.6米,直径是0.8米。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2)把一根直径是20厘米,长是2米的圆柱形木材锯成同样的3段,表面积增加了()立方厘米。 (13)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正好得到一个边长为15.7厘米的正方形,圆柱体的高是( )厘米。 (14)将一根长5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2段,表面积增加60平方分米。这根木料的底面面积是()平方分米。 (15)一张长31.4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纸板刚好把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侧面围住(宽对高),做一个这样的茶叶筒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16、把两个底面直径都是4厘米,长都是3分米的圆柱形钢材焊接成一个大的圆柱形钢材,焊接撑的圆柱形刚才的表面积比原来两个小圆柱形钢材的表面积之和减少了多少? 17、将高都是1米,底面半径分别是1.5米、1米和0.5米的三个圆柱组成一个物体,这个物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8、把3个高相等、底面半径都是10厘米的圆柱形盒子叠放在一起。拿走1咯盒子,表面积就要减少314平方厘米。每个盒子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第21-22页的内容。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使学生理解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2.运用知识的迁移,用“化曲面为平面”的方法得出圆柱体侧面积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区分圆柱体表面积的不同情况,并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 3.让学生体验出自己探究发现的快乐;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广泛,激发起热爱数学的情感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习重点 探究求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展示课件PPT(生看屏幕) 1.找一找: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 2.说一说:圆柱有几个面?各有什么特点? 生:圆柱有三个面。 生: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 3.说一说:怎样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生:求周长:知道直径:C = πd 知道半径:C = 2πr 生:求面积:知道直径:S=π(d÷2)2 知道半径:S=πr2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圆柱的表面积 1.说一说:什么叫做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什么叫做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面积公式是:(长×宽+长×高+宽×高)×2 生: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面积公式是:边长×边长×6 师:都是求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2.合作探究: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例3) (小组讨论汇报) 生: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组成圆柱的三个面的面积之和。 3.回顾思考:圆柱的展开图是怎样的? 学生思考,教师课件展示。 4.合作探究总结:如何求圆柱的表面积? (小组讨论汇报) 生: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两个底面的面积 S表面积=2πr×h + 2×πr2 (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 两个底面的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备课讲稿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表面积后,在充分理解了表面积的含义的基础上展开的。圆柱的表面积是它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面积的和,其中侧面积是新知识,底面积(即圆的面积)是学生学过的。教材选用了来自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通过想象和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可以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从而探索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研究展开后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的关系时,通过让学生在侧面展开成长方形和长方形卷成侧面的活动中,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在探索圆柱侧面积算法的过程中,学生把曲面转化成平面,开展了一系列的推理活动,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能够得到锻炼。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概括的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主动探求知识的学习品质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圆柱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圆柱体侧面积计算方法的推导。 教法运用:本节课我采用操作和演示、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索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教学,发挥互联网搜索引擎功能,使新授和练习有机地融为一体,做到讲练结合,较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学法指导:采取引导-放手-引导的方法,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运用化曲为平的方法推理发现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圆柱体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圆柱形纸筒、茶叶桶。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引入新课 1、复习圆柱体的特征 师: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圆柱上下两个圆形的平面叫圆柱的什么?它们的关系怎样?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叫什么?这个曲面叫什么?(学生回答后课件动画闪烁各部分名称)

小学数学_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四学制)数学五年级下册》46~47页。 【学习目标】 1.在探索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并掌握“求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观察、猜想、操作、发现、讨论等活动,使学生经历“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3.使学生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中,体会学习“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知识的现实意义,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的参与数学学习。 【学习重点】 经历“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公式推导的过程,获得求“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长与圆柱底面周长的关系以及宽(高)与圆柱高之间的对应关系。 【教学准备】 圆柱模型、圆柱形纸筒和剪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圆柱和圆锥有了初步的认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工厂车间,看看工人们是怎样制作圆柱形纸筒的。 课件演示制作过程。 师:看到这个圆柱形纸筒,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纸筒包括哪几部分?侧面是怎样做成的?做一个圆柱形纸筒需要多少纸板?…… 师:求至少需要多少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 预设:求需要多少纸板,实际上是求圆柱的表面积。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入。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将“做一个圆柱形纸筒需要多少纸板”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也就是求圆柱体的表面积,从而激发学生去猜想圆柱表面积的求法。 二、积极思考,引发猜想 (一)认识圆柱的表面积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圆柱模型,想一想圆柱的表面积包括哪几个部分? 预设:包括两个大小相等的底面和一个侧面。 师:底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 预设:底面积=πr2。 (二)研究圆柱的侧面积 师:圆柱侧面是一个曲面,如何计算它的面积呢?

圆柱的表面积,学习内容分析

学段: 小学学科: 数学教材版本: 北师大版年级/册: 六年级下 目录: 1.2 圆柱的表面积本次作业的主要知识点: 底面周长X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积 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目标描述:1、通过想象、操作探究等活动,知道圆柱体侧面展开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 2、结合动手操作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灵活应用它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学习内容分析:《圆柱体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圆柱体的特征及相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已知的经验出发,推导学习的知识是本课教学智慧的体现.学会推导是数学科的基本功,是数学思维养成的基础。 教学重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 教学难点: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推导 学生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教师通过演示把立体图形转换成平面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摸、展开立体图形学具、通过观察体验圆柱体表面积的概念,从而自己推导归纳出圆柱体的表面积概念。然后,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老师明确教什么,学生明确学什么,这是有效教学的前提。学生接下来在小组组长的组织下开展有目的的小组讨论,汇报成果,逐步完成推导圆柱体侧面积公式、圆柱体表面积公式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中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本课新知识,引导他们归纳、推导出圆柱体表面积与圆柱体知识与长方形、圆面积求解公式之间的联系,“进一法”是本节课的新知识点,六年

级学生的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老师就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并没有局限在教材提供的知识源,在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要点的基础上,自己在生活中搜集与本课有关的实际物品。让学生归类,通过这一设计使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此课最后,老师设计了让学生制作笔筒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学为所用,再次从心理上让学生获得满足,特别是小学生的心理,数学不是那么枯燥,学好数学同样可以获得快乐! 教学策略设计 本节课以“探究----归纳----应用”为主线,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规律,并能应用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新知、探究未知,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并能独立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无定法,教必有法,贵在得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演示与启发引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其步骤为:直观演示---提出问题----启发引导------归纳应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信息技术运用说明 PPT课件及多媒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