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句式》:省略句—补出省略成分再翻译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句式》:省略句—补出省略成分再翻译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句式》:省略句—补出省略成分再翻译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句式》:省略句—补出省略成分再

翻译

文言文语句中根据习惯,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的句子叫省略句。有承前省略、蒙后省略、承宾省略、对话省略以及概括性省略等。省略句主要有五种形式:

例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不涉旬,出为湖南观察使。左迁太子詹事,分司东都。穆宗立,即拜河南尹,以工部尚书召。未行,卒,年六十二,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贞。

(据《旧唐书》《新唐书》删改)

(1)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张宿)将要出使淄青,宰相裴度要替他请求章服。

(2)这件事就停止不办了。张宿对此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被陷害,(张宿)以朋党之罪诬陷他,他被罢免了所任官职而任吏部侍郎。

【参考译文】

有个叫张宿的人,很有口才,受到宪宗的宠幸,被提升为左补阙。(张宿)将

要出使淄青,宰相裴度要替他请求章服,韦贯之说:“此人已备受皇帝宠幸,为何还要再给他优厚的宠幸呢?”这件事就停止不办了。张宿对此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被陷害,(张宿)以朋党之罪诬陷他,他被罢免了所任官职而任吏部侍郎。不到十天,又外任为湖南观察使。后来又罢为太子詹事,在东都分司任职。穆宗即位,随即下令授拜他为河南尹,召入朝廷任工部尚书。(韦贯之)还未赴任,就去世了,终年六十二岁,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号贞。

省略句

省略句是英语的一种习惯用法。按照语法的分析,句子应该具备的成分, 有时出于修辞上的需要, 在句中并不出现,这种句子叫做省略句(elliptical sentences,这种语法现象称为“省略”(ellipsis or leaving words out。其特点是:虽然省去句子语法构造所需要的组成部分, 但仍能表达其完整的意义。 省略句是英语的一种习惯用法。按照语法的分析,句子应该具备的成分,有时出于修辞上的需要,在句中并不出现,这种句子叫做省略句(elliptical sentences,这种语法现象称为“省略”(ellipsis or leaving words out。其特点是:虽然省去句子语法构造所需要的组成部分,但仍能表达其完整的意义。 省略形式多样,从单词、短语到分句,都可以省略,而且各有一定的衔接关系,不容臆断。“省略”不但是一种“以无为有”的最简便的表达方法,而且也是一种简便至极,“虽无胜有”的修辞手段。 如果弄不清一句中哪些部分省略了,就可以产生误解或歧义。 下面从翻译角度谈谈一些比较特殊的省略。 一、原文“空缺”,译文“增补” 两个主语不同的句子,谓语有相同部分, 也有不同部分,如果用连词连接起来进行对比,则其相同部分在后面分 句中可以省略,这样,后面分句中就出现“空缺”现象。“空缺”处通常被 省略的是动词,或动词及其宾语、补足语等。汉译时不妨采用“补齐”的 方法。例如: A sound must be heard,a colour seen,a flavour tasted, an odour inhaled.,颜色必须目视,滋味必须口尝,气味必须鼻吸。(后 三句省略must be)Histories make men wise;mathematic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数学使人精细;逻辑和修辞使人善辩。(原文 后两句省略make men) 二、英语状语从句中的省略部分可不译 than引出的比较从句中,套有when引导的时间从句或if引导的条件从句,而且该比较从句中的省略部分与整个句子的主要结构一致时则比较从句的省略部分可省略不译。例如: My uncle is better than when I wrote to我伯父的身体比我上次给你去信时好些了(...than后面省略了he was) 三、对英语中一些特殊省略结构译法需灵活,指的是按正常语法规则分析,有的无法增补,有的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增补,使之成为完全句。因此,汉译英时,视上下文加以灵活处理。 1.“宾语+主语+谓语……and +谓语”结构 其中and连接的,是用作不同成分的同一个词,这个词既是第一分句的宾语,又是第二分句的主语。此结构的特点是,把宾语提到句首,使之兼任后一分句的主语,达到简化句子结构的目的。汉译时,可仍先译宾语,不必改变原文的语序。例如: This substance we call water,and come next only to oxygen.这种物质称为水,其重要性仅次于氧。(=We call this substance water,and this substance comes next only to oxygen.) 2.以“Hence +名词”开头的结构 hence是表示结果意义的连接副词,hence前面的句子表示原因,hence后面则省略了类似come的动词。它是倒装句。例如: Hence(comes)this instruction of the experiment因此,有这本实验说明书。 3.某些常用词组引导的省略疑问句,通常不需要写出其省略部分。例如: How(is it)about the result?结果怎么样呢? 4.由习语组成的省略结构 So much is for the foundry processes.工艺过程的内容就是这些。(=Enough has been said or done about...;That is all we'll say about...) Now for the sound-wave method.现在谈谈风波方法。(=And we will now talk about...) The

最新2020高考文言文翻译常用技巧总结

最新2020高考文言文翻译常用技巧总结 【增补法】 文言文言简意赅,故省略成分现象较突出。文言文翻译的增补法,就是要把语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补全,使句子意思完整。文言文中大量省略主语、谓语、宾语、兼语和介词、中心词等。 如"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中就省略了主语"异蛇",翻译时如果不增补齐全,意义就不太明确。 特别是一些句子成分省略较多的文言文句子,如"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一句就省略了主语和兼语,不增补全句子成分就译成"叫进来,让拜见夫人",直接译出来,让人觉得莫名其妙,可是增补后的句子应该是"(左光斗)召(史可法)入(家),使(史可法)拜夫人",翻译成"左光斗叫史可法来自己家里,让他拜见自己的夫人",大家一看就明白。 【调换法】 文言文中许多句子结构和现代汉语语序不同,经常出现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统称倒装句),如果原封不动地按照原句顺序翻译出来,意思就含糊不清。 如"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琵琶行并序》)译成了"曾经学习弹琵琶向穆、曹两位乐师",让人不知所云,调换成正确的语序"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后就译为"曾经向穆、曹两位乐师学习弹琵琶"。 【留借法】 "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译。翻译文言文时,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国号、帝号年号、典章制度和度、量、衡等专有名称直接留用,不用翻译。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一句中,"庆历"是年号,"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毋须翻译照用即可。 "借"即借用相关的词语代替现有的词语,这主要是针对文言文中的"通假"而言。文言文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新的物象,而没有现成的字词,只得借用相关的字词来寄托所要表达的意义(即许慎在《说文》中称之为"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在文言文翻译中,如果不懂通假借用,有的句子是无法翻译的。如"操吴戈兮被犀甲"(《国殇》)

第8讲 省略句的翻译

第八讲省略句的翻译 The translation of elliptical sentences Complete sentences in Chines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elliptical sentences 1. 要注意你的一言一行。 Mind your p’s and q’s. 2. 你是傻子?你才一点不傻呢! You foolish? Not a bit of it. Chinese elliptical sentence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elliptical sentences 1.必要的话,我可以马上离开。 If necessary, I’ll be leaving at once. 2. 遇到困难,可找我帮助。 When in trouble, turn to me for help. Chinese elliptical sentence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complete sentences 1.大伙劝他歇歇,他不。 They all advised him to have a rest, but he wouldn’t listen. 课堂练习 1. 好久不见了。 2. 怎么啦?小伙子!找下个对象没有? 3. 怕不能去。 4. 他有自己的打算,但不愿意向别人谈论。 5. 多年来一直喝这种苦药,我真是喝够了。 6. “她怎么啦?” 又饿又急,昏过去了。 7. 这件事你不懂,就别在操心了。 8. 她找着了就送过来。 9. 妈不像您,见钱就忘了命。 10.严重吗?不,只是胃有点疼。一定是吃多了。 1. 好久不见了。 I haven’t seen you for ages. Long time no see 2. 怎么啦?小伙子!找下个对象没有? What about it young man? Have you found yourself a girl yet? How are you doing, young man/lad? Have you found a girl friend yet?/a girl friend for you would-be wife?/a girl friend after your heart?/a partner

最新整理高考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高考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师;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如果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学习,把他当作老师,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因此,不论地位显贵还是地位低下,不论年长年少,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呐!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引起的吧! 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他们自己呢,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他们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并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不理解文句,疑惑得不到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却不向老师求教(意思是不知句读的倒要从师,不能解惑的却不从师),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看不出他们有什

么明智的呢。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嘲笑他的原因),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人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足以感到羞愧,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医生、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类的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不如他们。难道值得奇怪吗?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经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一类人,他们的道德才能(当然)不如孔子。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就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强,听闻道理有先有后,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主攻方向,像这样罢了。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学习了,不被世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高考文言文原文及翻译】相关文章: 1.《口技》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2.《师说》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3.文言文大全原文翻译 4.狼文言文原文翻译 5.文言文原文加翻译

文言文省略句倒装句

省略句 (省略了什么成分、补出来、翻 译) 省略句主要有如下几类:主语的省略、宾语的省略、谓语的省略、量词的省略等,对于原文中省略的成分,翻译时一般应将其补充出来。 1、主语的省略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对话时可以用非主谓句,省略主语;如:(见到老熟人)问:“吃了吗”答:“吃了。”陈述事情的时候却要用主谓句,是主谓句就要有主语,文言文因为种

种原因,常常省略了主语,翻译时一般应将它补充出来。 示例: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武陵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打鱼为生。(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忘记走了多远路。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③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省略成分在翻译时都要补充出来,有些句子如果补了反而显得啰嗦、累赘。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前面已经有了主语,后一句虽然少了主语,也没必要补充了,这样看起来更简练。 2、宾语的省略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动词宾语的省略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1)动词宾语“之”的省略。

示例: 便要(之)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译:(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备酒杀鸡款待他。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之)学(《伤仲永》) (2)介词宾语的省略,如介词“以”“为”“与”后省略宾语“之”。示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之)分人(《曹刿论战》)译:衣食这些养生的东西……,一定把(这些东西)分给别人。

①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桃花源记》)②旦日,客从外来,与(之)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3、谓语的省略在结构相同的句子中,前一个句子用了某个动词谓语,后面相同的动词谓语可以省略。这一类句子也较少。 示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第二次(击鼓)士气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竭尽。 练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高考文言文翻译专题训练 ?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夜谈茶事。(羽衣、羽客) ?遗药数剂,不索直而去.亡是公(人名)复留兼旬而后别,唯不敢纵饮矣. ?无虑吾农事 ?所谓岿然独存者,无虑十去五六矣。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吏民皆安堵如故 ?赵简子按兵而不动 ?既而中州板荡,戎狄交侵 ?匈奴人民每来降汉,单于亦辄拘留汉使以相报复 ?宽尝于坐被酒 ?倍道、倍日 ?比年一小聘 ?比年以来,曾无宁岁 1、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昔周人有仕数不遇,年老白首,泣涕于途者。人或问之:“何为泣乎?”对曰:“吾仕数不遇,自伤年老失时,是以泣也。”人曰:“仕奈何不一遇也?”对曰:“吾年少之时,学为文,文德成就,始欲仕宦,人君好用老。用老主亡,后主又用武。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少主始立,好用少年,吾年又老。是以未尝一遇。 ⑴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译文: ⑵吾更为武,武节始就,武主又亡。 译文: 2、阅读下文,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002年北京卷) 管仲曰:“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⑴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 译文: ⑵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译文: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⑴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 ⑵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易错题诊断 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 具体来说,应从“留”“换”“补”“删”“调”“贯”六个方面进行。“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可记住口诀: 文言翻译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 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 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1.(湖北卷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二世祖讳伍,有善行,称善人公。……好施予,岁时勤力活家,人产计口给食,余悉以贩乡里贫乏者。门前植槐一株,枝叶扶疏,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高祖讳重光,字廷宣。……丁巳,肃皇新三殿,求大木,取办贵竹。公至,彝人争以所知异木走报公。公深入其阻。冲风瘴疠,勤事以死。事闻,特加恩恤,赐祭葬。壬戌秋,三殿告成,以公前绩诏赠太仆寺少卿。公性孝友,为颖川公次子,方龀而母沈安人亡。三事继母常、岳、卢,如所生。两弟早夭,抚其遗孤,不殊己子。居乡,恂恂退让,君子也。遇事慷慨,不避艰险。及卒,无一语及家事。世庙谕祭文,有“忠勤报国”之褒,故称忠勤公焉。 【解析】 (1扶:古代的长度单位,四寸为扶。“枝叶扶疏”是说枝叶相距很近,意译为“枝叶繁茂”。“时作糜哺饿者于其下”既承前省主语(善人公,又是介宾短语(“于其下”后置。翻译时既要“补”——补出主语,又要“调”——把“于其下”放到谓语“作”前。参考译文:家门前种有一棵槐树,枝叶繁茂,(善人公时常在树下煮粥给饥民吃。 (2所知异木:知道的奇异树木。走:跑。从文意通顺的角度应放到“争”的后面。参考译文:忠勤公到后,彝人争着跑去把他们知道的奇异树木告诉他。 (3“孝友”是两个单音节词,应“换”为双音节词。参考译文:忠勤公天性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颖川公的二儿子,刚换牙时母亲沈安人就去世了。 2.(福建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孟子去齐,充虞①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孟子·公孙丑下》 [注]①充虞:孟子弟子。

(完整版)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 所谓省略句,就是指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有意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句子。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都有省略句。文言文中语言表达更为简洁凝练,所以省略句出现得更加频繁。中学课本中出现的省略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主语的省略 文言文中经常省略主语,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文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如果不断重复前边的词句就会显得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会多起来。主语的省略大致有以下三种。 1、承前省。如: (1).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疾)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疾)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承接前面的主语“疾”省略。译:病发生在皮肤,是汤熨所能治好的;(病)发生在肌肉;用针砭就能治好;(病)发生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汤药来治疗。(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木)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承接前面的主语“木”省略。译:木材直得合乎墨线,用火烤把它变成车轮,它的弧度符合圆规。(木)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啊! 2、蒙后省。如: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蒙后主语“公”省略。译为:(您)估计我到了咱们军营中,您再进去。 3、对话省。对话中,根据对话的情境,对话双方都明确所指,亦不会令读者产生歧义的内容作主语,可以省略,如: (1)、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舍人们)曰:“(廉将军)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这种情况,读者可根据对话内容自觉补全省略的主语。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住他们,(蔺相如)说:“你们比一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舍人们)说:“(廉将军)不如秦王。” 谓语的省略 谓语是一个句子中最主要的成分,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省略谓语的情况都相对较少。在语言高度凝练的文言文作品中,如果前后相连的句子用的是相同的动词作谓语,后面句子的谓语则往往省略。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的谓语如:(2)、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译:军营中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来舞剑(作为娱乐)吧。 宾语的省略 文言文中省略宾语是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特别是代词“之”作宾语,常常被省略。常见的有动词宾语省略和介词宾语省略两种情况。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应将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1、动词宾语的省略 (1)、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译:私下里会见张良,把项羽将要攻打刘邦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 (2)、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译:有了志向,不跟着(别人)中途停止,然而力量不够的人,也不能到达。 (3)、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因为蔺相如功劳大,所以升(他)做上卿。 2介词宾语的省略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

对点专练4特殊句式译到位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王方庆,雍州咸阳人也。方庆年十六,起家越王府参军。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拜广州都督。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当时议者以为有唐以来,治广州者无出方庆之右。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1)尝就记室任希古受《史记》《汉书》。希古迁为太子舍人,方庆随之卒业。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 解析要点:“就”“受”“卒”。 (2)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饷,未尝鞫问。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到官府诉冤的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不曾审问。 解析要点:“以”“鞫问”,定语后置句。 (3)方庆乃集止府僚,绝其交往,首领纵暴者悉绳之,由是境内清肃。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 解析要点:“集止”“绳”“清肃”,“首领纵暴者”定语后置。 参考译文 王方庆是雍州咸阳人。他十六岁,就被任命为越王府参军。(王方庆)曾经跟随记室任希古学习《史记》《汉书》。任希古升迁做了太子舍人,王方庆也因此终止了学业。王方庆官拜广州都督。他所管辖之内的各州首领,过去多贪婪放纵,有到官府诉冤的百姓,府中官员因为事先接受了首领的贿赂,不曾审问。王方庆就约束府僚,断绝他们与各州首领的私人交往,放纵残暴的首领均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境内清明整肃。当时人们认为唐以来治理广州的官员没有谁能超出王方庆的。 2.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李乂,字尚真,赵州房子人。第进士、茂才异等,累调万年尉。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韦氏之变,诏令严促,多乂草定。进吏部侍郎,仍知制诰。景云元年,迁吏部侍郎,与宋璟等同典选事,请谒不行,时人语曰:“李下无蹊径。”改黄门侍郎,封中山郡公。制敕不便,

(完整版)省略句精讲

高二英语上省略句精讲 省略句是英语的一种习惯用法。按照语法的分析,句子应该具备的成分,有时出于修辞上的需要,在句中并不出现,这种句子叫做省略句(elliptical sentences,这种语法现象称为“省略”(ellipsis or leaving words out。其特点是:虽然省去句子语法构造所需要的组成部分,但仍能表达其完整的意义。 省略形式多样,从单词、短语到分句,都可以省略,而且各有一定的衔接关系,不容臆断。“省略”不但是一种“以无为有”的最简便的表达方法,而且也是一种简便至极,“虽无胜有”的修辞手段。 如果弄不清一句中哪些部分省略了,就可以产生误解或歧义。 下面从翻译角度谈谈一些比较特殊的省略。 一、原文“空缺”,译文“增补” 两个主语不同的句子,谓语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如果用连词连接起来进行对比,则其相同部分在后面分句中可以省略,这样,后面分句中就出现“空缺”现象。“空缺”处通常被省略的是动词,或动词及其宾语、补足语等。汉译时不妨采用“补齐”的方法。例如: A sound must be heard,a colour seen,a flavour tasted,an odour inhaled.,颜色必须目视,滋味必须口尝,气味必须鼻吸。(后三句省略must be)Histories make men wise;mathematic 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数学使人精细;逻辑和修辞使人善辩。(原文后两句省略make men) 二、英语状语从句中的省略部分可不译 than引出的比较从句中,套有when引导的时间从句或if引导的条件从句,而且该比较从句中的省略部分与整个句子的主要结构一致时则比较从句的省略部分可省略不译。例如: My uncle is better than when I wrote to我伯父的身体比我上次给你去信时好些了(...than后面省略了he was) 三、对英语中一些特殊省略结构译法需灵活,指的是按正常语法规则分析,有的无法增补,有的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增补,使之成为完全句。因此,汉译英时,视上下文加以灵活处理。

高考文言文翻译大全

高考文言文翻译大全 专题高考文言文翻译大全 一、文言文翻译注意“五看” 从近几年的文言文主观翻译题来看,考查的是对全句的理解,但命题人选择文句是独具慧眼的。他们往往会选择那些有重要语法现象的文句让考生翻译,同时也将其列为高考阅卷的采分点,因此,考生必须特别注意这些采分点。在答题时,我们除了把握句子翻译“信、达、雅”的要求,掌握“留、对、拆、增、删、调”等六种翻译方法外,还需注意五看: 一看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省略句(省略主语、省略谓语或谓语动词、省略宾语,省略介宾短语以及介词的省略)。在复习中,考生必须对各种句式的表现形式做到心中有数,考试时才能运用自如。如: (2004?福建)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译文:(你)想要的(东西)已得到了,还请求什么呢? (2004?广东)不识吾子奚以知之? 译文: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 以上两例中,“何请”和“奚以”都是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现象,翻译时须按现代汉语的语序译出。又如: (2004?上海)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不与也。

译文:如果有人像这个老人—样被欺负,也—定不会给他马驹的。 此例中,“有见暴如是叟者”,是定语后置句,“者”是定语后置的标志,只有弄明白了句式才好下手。 二看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考查得比较多的是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如: (2002?上海)然亦奇其不用吾言而行其志也 译文是:然而也对他不采纳我的意见而实现自己的心愿感到惊异。要翻译好这个句子,须弄清“奇”字是意动用法。又如:(2003?全国)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是: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还有: (2004?湖南) 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句中“全”和“名”,一个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一个是名词用作动词,知晓这两个字的活用现象,才能翻译得准确得体。 三看通假现象 通假现象大致有五种情况:1、音同形似;2、音同形异;3、音近形似;4、音近形异;5、音异形似。中学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有180个左右,平时注意了积累,考试时就不为难了。如:

高三复习 文言文翻译(1)省略句 答案

【高三复习】文言文句子翻译(1)参考译文 一、请你写出考纲要求掌握的文言文句式: 1、省略句 2、判断句 3、被动句 4、倒装句 2、其中倒装句又分为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 省略句: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介词或省介词宾语等。 二、请把下面的省略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指出省略部分): 1、使还,具言可取之状,遂命处耘图之。 翻译:(卢怀忠)出使回来,(向太祖)详细说明(荆南)可以攻取的情况,于是(太祖)就命令处耘来谋划这件事。 2、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翻译:(有一个懈怠了想出去的人)说:“(我们如果)再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了。”于是(我)和他一起出了洞。 3、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翻译:(项伯)对沛公说:“你明天不可以不早点儿亲自来向项王谢罪。”

4、比去,以手阖hé门。 翻译:等到[她(祖母)]离开的时候,用手把门(轻轻地)关上。 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翻译:(沛公说:)将军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 6、(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翻译:[(秦)就可以将皇位传递到三世以至万世而做国君,]谁又能灭亡它呢 7、本长安倡女。 翻译:(我)原本(是)长安的歌伎jì。

8、纫秋兰以为佩。 翻译;(我)用绳子把秋兰串起来(把它)当作配饰。 9、(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翻译:(农历每月十五的晚上,)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 10、吾儿,久不见若影。 翻译:我的孙儿啊,(我)很久没有见到你的影子了。

1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翻译:每隔五步或十步,(就有)一座楼或阁。或者:每隔五步(就有)一座楼,每隔十步(就有)一个阁。 12、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chén。 翻译; 这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长,农民把(旱情)告诉焦令谌。 13、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翻译;(苏武)在壮年时出使,等到(他)回国的时候,胡子头发已经全白了。 14、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练习与答案

高考文言文翻译练习与答案 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 向利背义乎?” ①衣我以其 衣 ②食人之食者死人之 事 ③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 不知,尚矣。虽桀纣犹有可畏而可取者,而况于贤者乎? ①假人之长以补其 短 ②无丑不能,无恶不 知

③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 矣 4.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骏也。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府而著之外府也,君奚患焉?” ①假道于虞以伐 虢 ②若受吾璧而不吾假道,将奈 何? ③君奚患 焉? 5.其夏,上立胶东王为太子。梁王怨爰盎及议臣,乃与羊胜、公孙诡之属谋,阴使人刺杀盎及他议臣十余人,贼末得也。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之。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事。捕公孙诡、羊胜,皆匿王后宫。使者责二千石急,梁相轩丘豹及内史安国皆泣,谏王。王乃令胜、诡皆自杀,出之。

①梁王怨爰盎及议 臣 ②于是天子意梁,逐贼,果梁使 之 ③遣使冠盖相望于道,覆按梁 事 6.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口呙口。叔父怪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愕,呼太祖,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风,己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 嵩终不复信。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①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 之。 ②太祖口貌如 故 ③但失爱于叔父,故见罔 耳

省略句知识整理

三、省略句 1.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更为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词语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如:(1)承前省 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异蛇)黑质而白章,(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 (2)蒙后省 ①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司马迁《鸿门宴》) ②(尔)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3)对话省 ①(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王)曰:“不若与人。” ②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这事)甚急。”(司马迁《鸿门宴》) 2.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需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如: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司马迁《鸿门宴》) (2)蒙下文谓语而省略,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追之),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如: ①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俟)狱门外。(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②后公改(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3.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之)较。 4.省略兼语 “使、命、令”这类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边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作兼语。现代汉语的兼语一般不能省略,文言里的兼语却往往被省略,所省多是代词“之”。如: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 5.省略介词 古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还有介词“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这个介词常常被省掉。 (1)省略介词“于”: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司马光《赤壁之战》)(2)省略介词”以”,如: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成言。 另外,介词“自”也可省略,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白帝,暮到江陵。(郦道元《三峡》)

古代汉语省略句的例子 1

古代汉语省略句的例子 1.主语的省略 例:1.虎见之(指“驴”),〔驴〕,庞然大物也。(柳宗元?三戒) 2.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你〕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 (左传?曹刿论战) 4.樊哙曰:“今曰之事何如?”良曰:“〔今曰之事〕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 其意常在沛公也。”(史记?项羽本纪) 5.吾入关,〔吾〕秋毫无所敢取,〔吾〕籍吏民,〔吾〕封府库,〔吾〕待将军 。〔吾〕所以守关者,备他盗也。〔吾〕日夜望将军到,〔吾〕岂敢反耶? 〔吾〕愿伯明言〔吾〕不敢背德。(同上) 6.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诸侯〕奉之弥繁,〔暴秦〕侵之愈急。 (六国论) 7.〔孟子〕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宣王〕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8.〔愚公〕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 9.〔刘禅〕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10.〔我〕受任于败军之际。(同上) 11.〔渔人〕缘溪行。(桃花源记) 12.〔桃花源中的人〕见渔人,乃大惊。(同上) 13.飞少负气节,〔飞〕沈厚寡言。〔飞〕天资敏悟,〔飞〕强记书传,〔飞〕尤 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飞〕家贫,〔飞〕拾薪为烛,〔飞〕诵习达旦不寐。〔飞〕生有神力,〔飞〕未冠,〔飞〕能挽弓三百斤。〔飞〕学射于周同。 (宋史?岳飞之少年时代) 14.徐以杓酌油沥之,〔油〕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欧阳修?卖油翁) 15.〔余〕因坐法华西亭。(始得西山宴游记) 16.然后〔余〕知吾向之未始游。(同上) 2.谓语的省略 例:1.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鼓〕。”(左传?曹刿论战)

高中英语语法—省略句

省略句 一、如果从句的主语和主句的主语一致,且从句的谓语含有be动词的某种形式 (am/is/are/was/were),可同时省略从句的主语和be动词的某种形式。 1、when,whil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e.g. Do be careful when (you are) crossing the street. When/While (I was) on my way to work, I met her. 2、if,unless,once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 e.g. If (it is) properly treated, waste will do no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I’ll not go to the party unless (I am) invited. Once (you are) caught stealing in a supermarket, you will be punished. 3、though,although,whether,no matter whether/what/how/who等引导 的让步状语从句 e.g. He was happy, though/although (he was) poor.

Whether (she is) sick or well, she is always cheerful. No matter how/However hard the task (is), we must fulfill it in time. (注:从句的主语和主句的主语不一致时,只省略从句中的be动词形式) 4、as if,as though引导的方式状语从句 e.g. He rubbed his eyes and yawned as if/though (he was) waking up after a long sleep. He stood up as if/though (he wanted) to leave.(as if/though + to do表示一个将来的动作) 二、than,as引导的比较状语从句中的省略用法:当不同的主语进行比较时, 一般省略从句中的谓语;当从句中的主语与谓语(be动词除外)和主句中的主语与谓语相同时,通常省略从句中的主语和谓语,只保留比较部分。 e.g. He is taller than his brother (is). I have as much as confidence in you as (I have confidence) in him. 三、以if从句为代表的状语从句中的特殊省略用法:通常省略了it is,that is, there is/are。 e.g. If (it is) possible/necessary, this old temple will be rebuilt. If (that is) so, I will call you back at 5:00 pm. There are only a few books in our school library, if (there are) any. Ⅱ、定语从句中的省略用法 关系词的省略关系代词that,which,whom等在限制性定语从句中充当宾语且不位于介词之后时,可以省略;in which或that在先行词way后作方式状语从句时可省略。 e.g. The man (that/who/whom) you visited last night is my grandpa. I don’t like the way (in which/that) you treat the girl. Ⅲ、虚拟语气中if及should的省略 1、当条件状语从句中有were,had,should等时省略if,把它们提至句首,形 成倒装句。 e.g. If I were a teacher, I would be strict with my students. = Were I a teacher, I would be strict with my students. 2、Suggest,insist,order,require等表示建议、要求、命令的动词后接的名词 性从句中,谓语动词常用“should+动词原形”,should可以省略。 e.g. The doctor suggested that he (should) try to lose weight. Ⅳ、不定式符号to的省略 1、感官动词see,hear,feel,watch等和使役动词have,make,let等后接不 定式作宾语时,不定式省略to。 2、do nothing but,can’t help but等结构常接省略to的不定式。 e.g. We didn’t do anything but stay at home watching TV yesterday. Hearing the news, she couldn’t help but cry. 3、在特定语境中为了避免重复,当不定式再次出现时,在want,wish,hope,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最新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1、训练考点意识,对一些考点词不能简单组词。 如"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新元史·董俊传》)中的"夺",很多学生简单地翻译成"抢夺、夺取",这样的不注意语境、不认真推断而出现的错误其实是学生屡犯而不改的,其实在上文有语句"(武)仙攻之,不能下,乃纵兵蹂民禾。(董)俊呼语之曰:汝欲得民,而夺之食,无道贼不为也!"这里的"夺"是和上文的"蹂"照应的,所以应该翻译成"毁坏、践踏"。 2、要注意对省略的主语、宾语、兼语的补充翻译 人物的姓名要完整译出,这些是语意通顺的基本要求。如"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三国志·魏延传》)要译成"只有杨仪不宽容他。魏延对杨仪十分仇恨,两人关系如同水火。" 3、掌握行之有效的理解推断方法。 (1)结构推断法——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

的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如:"屡遣兵戍池河、浦口,援庐州,扼滁阳,有警辄发,节制精明。"(《明史·范景文传》)前三句构成排比,其中"戍、援、扼"三个动词对举,分别译成"守卫、救助、控制"。 (2)联想课文法——联想课文推断法: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语例。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由此正确理解词义。联想成语推断法:借助熟知的成语推断词义。在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在掌握了一定量的成语后,便可以根据一些成语的意义、用法,推断出文言词义。联想双音词推断法: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今汉语一脉相承,因此我们就可借助现代汉语双音节词来解古汉语的单音词。如:我与(申屠)季虽无素故,士穷相归,要当以死任之,卿为何言?(《后汉书·冯鲂传》)中"素故"联想《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译成"一向交情好","相"联想《孔雀东南飞》"嬉戏莫相忘"译成"我","穷"联想成语"穷途末路"译成"走投无路","任"联想双音词组词"担任"推断译成"担保") (3)邻字借推法——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