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示例

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示例
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示例

工厂电力负荷计算示例

式中 K——该用电设备组的需用系数;

P——该用电设备组的设备容量总和,但不包括备用设备容量(kW);P Q S——该用电设备组的有功、无功和视在计算负荷(kW);

U——额定电压(kW);

tanφ ——与运行功率因数角相对应的正切值;

——该用电设备组的计算电流(A);

2.1.4负荷计算

1.染车间动力(AP103B)

P= K·P= 67.5×0.75= 50.6Kw

Q= P·tan(arccosφ) = 50.6×tan(arccos0.8) = 38.0 Kvar S= = 63.3 KVA

2.预缩力烘干机(AP104E)

P= K·P= 50×0.7= 35.0Kw

Q= P·tan(arccosφ) = 35.0×tan(arccos0.8) = 26.3 Kvar S= = 43.8 KVA

3.树脂定型机(AP104J)

P= K·P= 150×0.7= 105.0Kw

Q= P·tan(arccosφ) = 105.0×tan(arccos0.8) = 78.8 Kvar S= = 131.3 KVA

4.车间照明(AL105C1)

P= K·P= 7.77×0.9= 7.0Kw

Q= P·tan(arccosφ) = 7.0×tan(arccos0.6) = 9.3 Kvar

S= = 11.7 KVA

5.车间检修电源(AP105E2)

P= K·P= 30×0.65= 19.5Kw

Q= P·tan(arccosφ) = 19.5×tan(arccos0.8) = 14.6 Kvar S= = 24.4 KVA

其余计算类似,最后得出整厂的P Q S

= 0.55×694.9 = 382.2 kw

= 0.55×564.1 = 310.3 Kvar

S= = 492.3 KVA

式中———同时系数;

2.1.5无功补偿

因为cosφ = = = 0.776<0.92

功率因素小于0.92的规定系数,故应该进行无功补偿。

企业生产用耗电设备多为感性负荷,除由电源取用有功功率之外,还有大量无功功率由电源到负荷往返交换,导致功率因素降低,从而造成下述不利影响。

1.引起线路电流增大,使供配电设备的容量不能充分利用,降低了供电能力;

2.电流增大,使设备和线路的功率损耗和电能损耗急剧增加;

3.线路电压损失增大,影响负荷端的电压质量;

综上所述,无功功率对电源以及企业供配电系统都有不良的影响,从节约电能、改善变配电设备利用情况和提高电能质量等方面考虑,都必须设法减少负荷无功功率带来的不利影响。

提高功率因素一般可以采取两方面措施,一是提高用电设备的自然功率因素,二是采取人工补偿的方式。人工补偿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采用同步电机补偿,二是采用并联电容的补偿。我们采用的是并联电容的补偿方式。它是目前供配电系统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无功补偿方式,具有功率损耗小、运行维护方便、补偿容量增减方便、个别电容的损坏不影响整体使用的特点。

补偿前:

P= 382.2 kw Q=310.3 Kvar S= 492.3 KVA

Cosφ = 0.776tanφ= 0.813

补偿后要达到:

Cosφ = 0.92tanφ= 0.426

根据公式 Q= P×( tanφ-tanφ ) (2-5)

Q = 382.2×(0.813-0.426)=147.9 Kvar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