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五年级下册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五年级下册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五年级下册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五年级下册

读整本书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向人们讲述了发生于东汉末年结束于西晋统一,以曹操、刘备、孙权为代表的群雄割据、混战,长达百年的历史故事。描写了三个国家魏、蜀、吴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一些历史上重大的战役。

《三国演义》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开始讲起,通过众多的历史人物和纷繁的历史事件,全面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展示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复杂的矛盾斗争。魏、蜀、吴三方为了扩充势力,削弱对方,争夺更大的利益,他们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排斥,既相互打击,又相互利用,连年烽烟滚滚,征战不断,断断续续的战火延续了近百年。《三国演义》对这近百年中所发生的历史故事做了艺术的再现,展示了魏、蜀、吴三国形成鼎立局面的全部过程。小说生动地向人们展示壮观的战争风云图景的同时,也展示了一幅在封建割据连年不断的战争中,人们饥寒交迫、流离失所、朝不保夕、哀游遍野的悲惨历史画卷。

二、阅读要点

1 .虚虚实实,使小说极具艺术魅力

“七分实事,三分虚构”的史料处理原则。《三国演义》大体按照历史真实来写,但又虚构了大量细节,使小说虚实结合。实,使读者产生真实感,虚,使小说更生动、人物形象更丰满。

2 .人物众多、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

人物众多,期中有名有姓的共1191人,期中文官451 人,武将436 人,汉、三国、晋的皇裔、后、妃、宦官等128 人,其他三教九流和官亲176 人。

人物形象鲜明而富有个性,在人物塑造方面,采用类型化的写法,专门突出人物的某一个特点,并通过夸张、对比、烘托等手法,把这一特点发展到极致。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言: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3 .故事波澜壮阔,情节跌宕起伏

本书生动地反映了从黄巾起义到西晋统一这九十多年中,各

封建统治集团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再现了三国时期的历史面貌。

全书描写上百次各种类型的战争,但都不重复。从单刀匹马的厮杀到千军万马的混战;从战场上的斗智斗勇到营帐里的用计设某,写得有虚有实,各具特色。小说在金戈铁马的争斗中,又不时穿插描写大江明月、饮酒

赋诗、山林贤士等抒情场景,从而使故事有张有弛,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叙事结构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矛盾斗争为主线,精心结构无数的故事,虽事件复杂,却不琐碎支离,虽曲折变化,然脉络分明,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

4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

《三国演义》的语言虽是文言但又夹杂着白话;是白话,但又有不少文言成分、可谓雅而不涩,俗而不俚。这种别具一格的语言风格使它既能

发挥白话之长,又能避免纯粹的文言之短。

三、问题提示

1 .你知道什么是“演义”么?《三国演义》从名字上你能知

道什么?

2 .你听过这部电视剧的片头曲吗?哪一句歌词给你的印象最深,你是怎么理解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看过三国的同学能联系故事内容理解一下这句话么?

3 .你能分别说出魏、蜀、吴各国中的几个人物?能说出他们的一两个特点么?

4 .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他?他有哪些典故?

5 .本书中的哪次战争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战争中的主角

是谁,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从这次战争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6 .谈谈本书中有哪些妙计?妙在哪里?

7 .本书既是文学宝典,又是军事宝典,既是谋略宝典,又是人文宝典。我们应该学习哪些处世之道,学习哪些人格之美,应该摈弃哪些性格之短,避免哪些品质之缺?

8 .三国鼎立,三方相互勾结、排斥、打击、利用,连年烽烟

滚滚,征战不断,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从中你有何感受?

9 .本书以人物形象塑造鲜明而著称,其中一个个活灵活现的

人物形象家喻户晓,我们应该学习作者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呢?

四、活动设计:

1 .教师谈话导入:

中国古典名著都是我们宝贵的遗产,本本都是经典著作。那么经典是什么呢?经典是人们常说的“我在重读” ,而不是“我在阅读”的那类书。当我每一次重读经典的时候,都像初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