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知识点与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

第十章品德心理

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

一、品德与道德

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心理学研究对象。

道德是由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动规范。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道德不以个人的存亡为转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最高水平是道德信念)

2、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

第二节品德的形成

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

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指南,成为人的道德信念。

二、道德品质形成的开端与基本条件

(一)、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多开端性(可以从知、情、意、行根据实际选择)

(二)、条件

1、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

2、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

3、在道德实践中情感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三、道德品质形成的特殊性

1、知情意行在教育活动中经常是同时存在、共同发生作用、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

2、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3、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来形成(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同伴交往)

四、品德形成的理论

(一)皮亚杰的理论

1、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对偶故事)

2、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10岁是分水岭),过程不可逾越。

3、发展阶段:

①自我中心主义(2~5岁):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

②权威阶段(6~8岁):权威的规则与要求不能更改。

③可逆阶段(8~10岁):平等阶段,道德行为准则只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用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

④公正阶段(11~12岁):真正的平等。

4、评价:研究有创造性;但当时影响不大。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

1、前习俗水平(0-9岁)

(1)、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

(2)、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取向(享乐主义)

2、习俗水平(9-15岁)

(1)、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取向

(4)、第四阶段: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取向

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1)、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

(2)、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

1、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2、替代性强化: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例如当教师强化一个学生的助人行为时,班上的其他人也将花一定时间互帮互助。

第三节、品德的培养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1、道德知识的掌握(让学生获得感性的道德经验、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德育教育上保持一贯和一致)

2、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注意道德评价的示范、组织学生进行道德评价实践、注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3.、道德信念的确立(0—10岁,无道德信念;小学三四年级道德信念考试萌芽;小学5年级道德信念开始确立)

二、道德情感的丰富

(一)、道德情感的形式

1、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

2、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3、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二)、道德情感的培养

1、使学生获得正反两面的行为经验和道德情感体验

2、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与榜样人物先进事迹的作用

3、注意在具体情感基础上,明确道德要求的概念与观点,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情理交融,逐渐理解到道德现象的实质,使道德成为一种自觉的、稳定的、具有激励作用的动力因素

4、注意培养学生对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

5、通过同情心训练方式丰富道德情感

三、道德意志的锻炼

(一)、道德意志的发展:中学生比小学生高,但仍不完善

(二)、道德意志的培养

1、让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观念和榜样,激发意志锻炼的目的性

2、组织道德行为练习,使学生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3、严格要求自己和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4、按学生的意志类型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

四、道德行为的训练

(一)、道德行为的形成

(二)、道德行为的训练

1、角色扮演法

2、价值观辨析法

3、榜样引导法

4、行为强化法

第十章品德心理与发展

1.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

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2.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5.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称之为()。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