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第5单元测试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

)

知识技能(75分)

一?填tián一y i填tián。(每空1分,共30分)

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人民币单位。

5( ) 45( ) 9( )5( ) 2.换一换。

(1)1张能换__________枚。

(2)1张能换__________张。

(3)2张能换__________张。

(4)1张能换__________张。

(5)1张能换________张和_______张。

3.写出下面的钱数。

__________元__________角__________元__________角

1

2

4.3元=( )角 6元5角=( )角 1元6角=( )角 78角=( )元( )角 60角=( )元 9元=( )角

5.1元-8角=( )角 3元+7元=( )元 9角+7角=( )角=( )元( )角 1元5角+5角=( )角=( )元 2元-5角=( )元( )角 二?比一比。(在里填上“>”“<”或“=”)(9分)

1角10分 6角5角8分 2元8角3元1角 5元50角 9元8元9角 4元7角

4元8角 20角

1元9角 9元9角

10元 10角

100分

三?选xuǎn 一y i 选xuǎn 。(把b ǎ正zh èng 确q u è答d á案àn 的d e 序x ù号h ào 填ti án 在z ài 括k u ò号h ào 里l ǐ

)(12分) 1.一本数学书的价格可能是( )。

①78元 ②7角8分 ③7元8角

2.一箱水果68元,如果只用10元的人民币付款,妈妈至少要付( )张。 ①6 ②7 ③8

3.有5枚硬币,共1元7角,第5枚硬币的面值是( )。

①1元 ②5角 ③1角

4.(2019·湖北黄冈)1枚1元,2枚5角和5枚1角组成( )。 ①3元 ②2元5角 ③1元7角

四?谁shuí的d e 钱qián 付f ù对d u ì了l e

?对d u ì的d e 画h u à

,错c u ò的d e 画h u à

。(12分

)

五?你nǐ怎zěn样yàng付fù钱qián?圈quān一y i圈quān。(12分)

1.

2.

3.

生活运用(25分)

六?解j iě决j ué问wèn题tí。(共25分)

1.体育用品商店。(10分

)

口答:一个毽子比一个羽毛球贵( )。

(2)买一个毽子和一根跳绳,一共需要多少钱?

口答:一共需要( )。

3

2.购物。(11分)

(1)

(2)

)

3.元元要买一本书和一支钢笔。(4分

(1)她最多要花( )元,最少要花( )元。

(2)元元带15元钱,她可以买( )和( ),正好把钱用完。(填序号)

(10分)

状状要给住在邻市的姑姑寄一个快递,快递费要12元。现在状状有1张,2张,15张,他有几种付钱的方法(不找零)?写一写。

4

5

2018年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套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 教学计划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教养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及答案

五年级数学(上)第一单元测试卷A卷 (测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班级:姓名: 一、填空(每空1分,共21分) 1、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乘法算式是()。 2、5.0 35 .2?的积是()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需要把0.5改为()。 3、4.032?0.8的积是()位小数,5.2 1.3?的积是()位小数。 4、4.3×0.83的积保留两位小数后约是(),保留整数后约是()。 5、把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倍。 6、在()里填上”>”、”<”或者”=”。 4.7?1.02()4.7 3.4?4()3.4?27.6?12()76?1.2 0.48?0.9()0.480.25?1.01()0.2575?0.13()0.13?7.5 7、根据924 21 44= ?,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积。 4.4?2.1=()0.44?0.21=() 8、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3.32,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9、7.8×3.5+7.8×6.5=7.8×(3.5+6.5)运用了乘法()律。 10、2.7992×2.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二、判断题。(5分) 1、7.6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7.6。()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整数乘法简便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0.7?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5、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三、计算题。(44分) 1、口算。(5分) 1.5?8= 2.4?5= 1.25?8= 3.58×2=0.5×0.9=1.2?6=0.2?0.9=0.72?5=0.37×4=0.25×0.4= 2、列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12分) 8?0.12= 1.9?3.5= 2.3?1.29= 0.17?0.71=0.401?0.3≈0.45?0.96≈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3、下列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每题3分,共27分) 3.7?1.4?0.0572?0.81+10.4 1.4?25+3.45 1.5?102 1.25?0.7?0.8 2.7? 3.7+0.37?73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带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填空 1.4.07立方米=( )立方米( )立方分米 2.9.08立方分米=( )升=( )毫升 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72平方分米,占地面积是( )平方分米. 4.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30立方厘米,长6厘米,宽5厘米,高( )厘米. 5.用一根12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形状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6.用3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粘合成一个长方体,长方体的表面积比3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少( )平方分米. 7.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长的一半,高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 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8.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96立方分米,底面积是16立方分米,它的高是( )分米. 9.一个棱长是5分米的正方体水池,蓄水的水面低于池口2分米,水的容量是( )升. 10.挖一个长和宽都是5米的长方体菜窖,要使菜窖的容积是50立方米,应该挖( )深.

二、判断 1.长方体中的三条棱分别叫做长、宽、高.…………………………( ) 2.求一个容器的容积,就是求这个容器的体积.……………………( )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2厘米.体积是1立方厘米.………… ( ) 4.正方体的棱长扩大5倍,它的体积就扩大15倍.………………… ( ) 5.把2块棱长都为2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8平方厘米.…………………………………………………………………………( ) 三、选择题 1.用一根52厘米长的铅丝,正好可以焊成长6厘米,宽4厘米,高________厘米的长方体教具. ①2 ②3 ③4 ④5 2.如果把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那么它的体积扩大________倍.①3 ②9 ③27 ④10 3.加工一个长方体油箱要用多少铁皮,是求这个油箱的 ①表面积②体积③容积 4.一个长方体水池,长20米,宽10米,深2米,占地________平方米. ①200 ②400 ③520 5.3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小方块排成一行后,它的表面积是 ①18平方厘米②14立方厘米③14平方厘米④16平方厘米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全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期中试卷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1-8每题2分,9、10两题每题3分,计22分) 1、在-9、+1.6、10、0、-4.5、+1000、-6这些数中,正数有_______________,负数有_______________。

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0.3 -0.2=□0 +0.1-0.2=□ 3、小红在银行存入100元,记作+100元;那么-200元表示_______________。 4、10月9日,新公布的珠穆朗玛峰高程数据与1975年公布的8848.13米相比,降低了3.7米。珠穆朗玛峰的现在海拔高度是()米,记作()米。 5、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2 c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6、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_______________,0.35里有_______________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7、将下面的能化简的小数化简。 1.80300 1.750 1.0020.0600 8、把下面的小数精确到十分位。 9.528.1670.09 3.8215 9、用1、2、3和小数点可以组成6个不同的两位小数,请你把这六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10、找规律填空。 ☆☆★★☆☆★★☆☆★★☆☆★★……左起第20个是(),前30个图形中有☆()个,★()个。

二、判断。(4分) 1.小数比整数小。()2.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十0.1。()3.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4.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三.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3.5×0.3=0.72÷0.9=1-0.01=0.2÷0.01= 4.8+2=0.25×40= 6.5- 5.6= 1.25×8= 2.6÷2=0.24+0.6=7.5-0.5=4×2.5= 0.6+0.34=0.12×30=0×3.96=0.1×100= 3.6-1.6=1000÷100=0.45+0.6=48÷12= 2、列竖式计算下面各题(6分)。 10.9+7.32=100-21.35=28×2.05= 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12分)。

2020年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要点:认识图形(二)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 2. 立体图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 需要8个小正方体。 第二要点:分类与整理 分类的方法:一般是(1)按形状;(2)按颜色;(3)按用途;(4)按种类。 第三要点:认识人民币

1. 人民币的单位有元(块)、角(毛)、分。 2. 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 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第四要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1. 自然数:用以表示物体的个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即数码0,1,2,3,4,…… 2. 单数:个位上是1,3,5,7,9的自然数。 3. 双数:个位上是0,2,4,6,8的自然数(0除外)。 4. 整十数:个位上是0的自然数(0除外)。 5个十,5个一,组成起来是55。(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个位上的5表示5个一。) 读作:五十五(语文用字)写作:55(数学用字) 6. 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就是一百。 7*. 比较两位数大小的方法:先看十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如果十位相同,再看个位,哪位数大它就大。(开口朝大数,尖尖朝小数。)

第五要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 不进位的加法20 + 30 = 50 67 + 2 = 69 68 + 30 = 98 2. 不退位的减法80 - 50 = 30 69 - 2 = 67 98 - 30 = 6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 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 2. 凑十法的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加剩数。 第六要点:小括号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一个算式里没有括号,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填空题。 1.13.65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来的( )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 3.4.09×0.05的积有( )位小数,5.2×4.76的积有( )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 ) 0.13×0.28=( ) 13×2.8=( ) 0.013×28=( ) 0.13×2.8=( ) 1.3×0.028=( )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0.03与0.04的积是0.12。( )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 3. 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则积( )。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中,得数小于0.85的是( )。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4.8×63=4.8×(37+63)是应用了( )。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四、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6.3 2.3×0○1 0.58×5.5○5.5×2 0.23×1○0.23 0.23×1.1○2.3×0.11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0.6×0.8= 3×0.9= 2.5×0.4= 3.6×0.4=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班级学号得分 一、口算.(另卷共6分) 二、填空题.(第7题4分,其余每空0.5分,共13分) 1、求4个0.7是多少,加法算式是( ),乘法算式是( ),用( )计算比较简单. 2、的积是()位小数,如果2.35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必须把0.5改为(). 3、4.032 0.8的积是()位小数, 的积是()位小数. 4、由7个1,9个0.1和5个0.01组成的数是(),将它精确到十分位是(). 5、把 3.964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这个小数就()倍. 6、在里填上”>:”,”<”或者”=”. 4.7 1.02 4.7 3.4 4 3.4 2 7.6 12 76 1.2 0.48 0.9 0.48 0.25 1.01 0.25 75 0.13 0.13 7.5 7、根据,直接写出下面几个算式的积.(4分) 4.4 2.1=( ) 0.44 0.21=( ) 0.924=()×()92.4=( )×( ) 8、一个数是三位小数,将它四舍五入到百分位是3.32,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三、判断题.(5分) 1、7.6乘一个小数,积一定小于7.6. () 2、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3、整数乘法简便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 4、0.7 0.7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约是0.5. () 5、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同时扩大到原来的10倍,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 四、计算题.(33分) 1、用竖式计算.(12分) 8 0.12= 1.9 3.5= 2.3 1.29= (验算) 0.401 0.3= 0.45 0.96= 0.17 0.71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72页)

第一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位置) 单元教材分析:“位置”的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儿童在生活中对上、下、前、后、左、右已有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从两个维度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如某个同学在第几组第几个的情况,使学生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系。本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的认知顺序进行编排。也就是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汽车站牌、左右手的作用教室的座位等引入教学,在各种操作、探索的活动中,观察、感知、猜测、感觉“上、下、前、后、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亲身经历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空间方位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方位观念。单元教学要求: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的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2、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3、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 单元教学重、难点: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并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 上下、前后、左右、位置各一课时 NO:1 教学内容:上下(位置)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3、初步培养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的习惯 4、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 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文试表述 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上下位置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动物分房图若干;四只动物头像若干;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初步体会上下的含义,培养想象能力 1、看看我们的教室,你发现了什么? 2、再看,你的上面有什么? 3、想像:如果再往上看,再往上,穿透屋顶,穿透这栋楼房,你的上面还会有 什么? 4、再看,你的下面是什么?继续往下想,你的下面还会有什么呢? 5、揭示课题:今天就让我们来一起感受“上、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写。22分 1、把0.59扩大到它的10倍是(),把5.9缩小到它的是()。 2、根据32×18=576,填上合适的数。 3.2×18=()0.32×0.18=() ()×18=0.576()×()=5.76 3、把8.279保留一位小数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5×0.99○3.57.1×0.54○7.1×5.4 4.25×1.1○4.25 0.83×3.02○3.02 5、6.9×4.5+3.1×4.5=(____+____)×4.5 0.25×7.8×4=7.8×(___×____) 6、两个数的积是6.4,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积变成了()。 7、6个5.4是() 1.6的3.2倍是() 8.6的一半是()72的十分之三是() 8、一个两位数,将它四舍五入到十分位约是3.6,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0分 1、16×9.8的简便算法是()。 A.16×10-16×2 B.16×(10-2) C.16×(10-0.2) 2、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后是50,这个数是()。

A.0.5 B.0.05 C.0.005 3、()的结果比第一个因数大。 A.5.4×0.9 B. 0.32×2 C.0.65×0 4、8.5小时就是8小时()分。 A.5 B.50 C.30 5、如果□×○=5.4,则(□×2)×(○÷2)=( )。 A.5.4 B.21.6 C.10.8 三、判断题。6分 ()1、两个小数的积一定是小数。 ()2、一个大于0的数的1.2倍一定比这个数大。 ()3、8.6×0.7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6.0. ()4、1.25×0.97的积大于0.97而小于1.25. ()5、8.4-1.4×0.2=7×0.2=1.4。 ()6、17.4×9+17.4=17.4×10=174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0.8×0.5= 0.9×5= 8×0.06= 0.05×1.6= 0.75+0.4= 4.3+5.7= 0.27-0.2= 1.2-0.9= 100×0.7= 2.5×8= 1.06×7= 0.01×7.2=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8分 2.3×2.5×0.40.29×102 1.2×2.5+0.8×2.5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测试题 第一单元综合测试(一) 年级: 姓名: 成绩: 1、(14分)想一想,填一填. (1)2.7×5表示(),还可以表示(). (2)3.8×0.24表示求( )的( )是多少. (3)根据2.1×0.5=1.05写出两道除法算式是( )和( ). (4)21.4÷0.2表示( ) (5)8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2、(4分)根据下面第一栏的结果,很快把下表填写完整. 3、(4分)给下面各竖式的积点上小数点. 二、计算天地 4、(12分)计算下面各题.(前面两小题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后面两小题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2.14× 3.6= 0.15×0.84= 2.07×4.8= 2.05÷11=

5、(12分)想一想,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3.04+5.83+16.96+ 4.17 1.25×32×25 3.25×1.6-0.6×3.25 0.88÷4÷0.25 6.(12分)解方程. 0.4χ÷0.32=10 5χ-6.8=3.2 4.8+12.5χ=20 2.5χ=16.5 三、动脑筋 7、(6分)不计算,直接在○里填上“>”、“<”或“=”. 6.25×0.8○6.25 6.25×3.4○6.25 4.6÷0.3○4.6 8、(5分)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12.6×0.1=0.126 () (2)在计算小数乘法时,积的小数点要与因数的小数点对齐.() (3)3.515151可以写作3.51. () (4)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 (5)比0.4大而比0.6小的数只有一个.() 四、实践活动 10、(9分)列出算式并计算出得数. (1)用3.2与3.8的和去除5.6,商是多少? (2)一个数的3.2倍是57.6,这个数的5.5倍是多少? (3)甲数是18.6,是乙数的1.5倍,乙数是多少? 11、(4分)五(1)班有学生50人,五(2)班学生人数是五(1)班的1.2倍.你能算出五(2)班有多少学生吗?

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套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期教案 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教养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1 一、填空题。 1.13.65扩大到原来的()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来的()是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3.4.09×0.05的积有()位小数,5.2×4.76的积有()位小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 0.13×0.28=() 13×2.8=() 0.013×28=() 0.13×2.8=() 1.3×0.028=()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0.03与0.04的积是0.12。 ()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 3. 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则积()。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中,得数小于0.85的是()。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4.8×63=4.8×(37+63)是应用了()。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四、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6.3 2.3×0○10.58×5.5○5.5×2 0.23×1○0.230.23×1.1○2.3×0.11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0.6×0.8=3×0.9= 2.5×0.4= 3.6×0.4= 12.5×8= 50×0.04= 80×0.3= 1.1×9= 2.列竖式计算。 1.45×0.12= 3.08×0.28=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 单元教学计划 一、单元内容及简析 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四、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单元教学措施 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七、课时安排:约5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P2~P3 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一二单元测试卷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13.65扩大到原来的( )倍是1365;6.8缩小到原来的( )是 0.068。 2.把8.25684保留整数约是( ),精确到千分位约是( )。 3.4.09×0.05的积有( )位小数,5.2×4.76的积有( )位小 数。 4.根据13×28=364,写出下面各式的积。 1.3× 2.8=( ) 0.13×0.28=( ) 13×2.8=( ) 0.013×28=( ) 0.13×2.8=( ) 1.3×0.028=( )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0.03与0.04的积是0.12。( ) 2.一个小数的16.5倍一定大于这个小数。( ) 3. 53.78保留一位小数约是53.8。 ( ) 4.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到它的100倍,则积( )。 A.扩大到它的10倍 B.扩大到它的100倍 C.扩大到它的1000倍 D.不变 2.下面各算式中,得数小于0.85的是( )。 A.0.85×1.01 B.0.85×0.99 C.0.85×1 D.0.85×2 3.4.8×37+4.8×63=4.8×(37+63)是应用了( )。 A.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B.乘法分配律 C.乘法交换律 D.乘法结合律 四、在○里填上“>”“<”或“=”。 57×0.9○57×0.7 6.3×1.01○6.3 2.3×0○1 0.58×5.5○5.5×2 0.23×1○0.23 0.23×1.1○2.3×0.11 五、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0.6×0.8= 3×0.9= 2.5×0.4= 3.6×0.4= 12.5×8= 50×0.04= 80× 0.3= 1.1×9= 2.列竖式计算。 1.45×0.12= 3.08×0.28= 13.5×26.7= 3.15×0.35=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全套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卷全套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班级 : 姓名: 分数 : 一、填空题。(20分) 1、 3.2965保留一位小数约是(),9.868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2、在计算4.9÷(8.2 - 4.7)时,应先算()法,再算()法,计算结果是(). 3、6.4÷0.004的商的最高位是在()位上。 4、两数相除的商是3.51,如果被除数扩大10倍,除数缩小到原的1/10,商是()。 5、0.444…记作( ), 2.13535…记作( )。 6、计算小数除法时,商的小数点一定要与( )的小数点对齐。 7、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计算时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 )倍。 8、25÷36的商用循环小数的简写形式表示是(),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9、在○里填上“>”、“<”、或“=” 2.4÷1.2○2.4 0.35÷0.99○0.35 0÷9.9○9.9 0÷9.9○0 1. 99÷1○1.99

10、把一个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得到的数比原大201,原的数是()。 11、在5.454,5.545 ,5.4,5. 456,5. 45这五个数中,有限小数是(),无限小数是(),循环小数是()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 1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4÷0.45=( )÷45 2.58÷0.12= ( ) ÷12 22÷8.8 = ( )÷88 9.12÷0.08= ( )÷8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0分) 1、在除数中,除不尽时商一定是循环小数。() 2、0.25÷0.12的商一定小于0.25。 ( ) 3、1÷7的商是循环小数。 ( ) 4、一个小数保留一位小数一定比保留两位小数小。 ( ) 5、1.47÷1.2的商是1.2,余数是3。() 6、3.818181是循环小数。() 7、9.993保留两位小数是10.00() 8、小数除以小数,商一定比被除数小() 三、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在除法算式中,0不能做()。 A、除数 B、商、被除数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5分,每空一分,第三题每空0.5分) 1.5.2+5.2+5.2+5.2+5.2=()×() 2.当计算2.25×0.04这个算式时,先把2.25()(填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倍,再把0.04()(填扩大或缩小)到原来的()倍,最后把两个整数相乘的结果缩小到原来的(),最后的结果是() 3.运用运算律进行计算 (1)2.5×1.6=2.5×()×()=()×0.4=() (2)6.324×9.9+6.324×0.1=()×()=()

(3)8×(6+1.25)=()×()+()×()=() 4.将0.098变成整数就是把小数点向()移动了()位,将原数扩大了()倍 5. 算式4.46×0.25的积保留整数的结果是(),保留两位小数的结果是(),保留三位小数的结果是() 6.有一个长方体的水箱,它的长为4dm,宽为3dm,高为5dm,由于水箱泄漏,现在水箱里面水的高度只有3.7dm,小红修好了水箱并往水箱添水,已知小红添加水之后,水高了0.5dm,现在水的容积为()L 7.一个长方形长2.4m,宽1.5m,则长方形的周长为(),面积为(),现在长、宽各扩大10倍与100倍,则周长为(),面积为()。 二、判断题。(10分,每空2分)

1.算式3.6×17的结果与36×1.7的结果相同() 2.小数与小数相乘,结果一定是小数() 3.一个数乘0.001,意义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千分之一() 4.近似数为5的最小的两位小数是4.99 () 5.积为两位小数,因数也一定是两位小数() 三、选择题(10分,每空2分) 1.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 A.0.92×1 B.0.92×1.1 C.0.92×0.999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单元测试题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写。22分 1、把0.59扩大到它的10倍是(),把5.9缩小到它的是()。 2、根据32×18=576,填上合适的数。 3.2×18=()0.32×0.18=() ()×18=0.576()×()=5.76 3、把8.279保留一位小数约是(),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4、在下面的○里填上“﹥”“﹤”或“=”。 3.5×0.99○3.57.1×0.54○7.1×5.4 4.25×1.1○4.25 0.83×3.02○3.02 5、6.9×4.5+3.1×4.5=(____+____)×4.5 0.25×7.8×4=7.8×(___×____) 6、两个数的积是6.4,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到它的100倍,积变成了()。 7、6个5.4是() 1.6的3.2倍是() 8.6的一半是()72的十分之三是() 8、一个两位数,将它四舍五入到十分位约是 3.6,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二、反复比较,慎重选择。10分 1、16×9.8的简便算法是()。 A.16×10-16×2 B.16×(10-2) C.16×(10-0.2) 2、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后是50,这个数是()。

A.0.5 B.0.05 C.0.005 3、()的结果比第一个因数大。 A.5.4×0.9 B. 0.32×2 C.0.65×0 4、8.5小时就是8小时()分。 A.5 B.50 C.30 5、如果□×○=5.4,则(□×2)×(○÷2)=( )。 A.5.4 B.21.6 C.10.8 三、判断题。6分 ()1、两个小数的积一定是小数。 ()2、一个大于0的数的1.2倍一定比这个数大。 ()3、8.6×0.7的积保留一位小数约是6.0. ()4、1.25×0.97的积大于0.97而小于1.25. ()5、8.4-1.4×0.2=7×0.2=1.4。 ()6、17.4×9+17.4=17.4×10=174 四、细心计算,认真检查。34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0.8×0.5= 0.9×5= 8×0.06= 0.05×1.6= 0.75+0.4= 4.3+5.7= 0.27-0.2= 1.2-0.9= 100×0.7= 2.5×8= 1.06×7= 0.01×7.2=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18分 2.3×2.5×0.40.29×102 1.2×2.5+0.8×2.5

2018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全套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单元过关检测卷 一、填空。(每题3分,共9分) 1.把一个魔方放在桌子上,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都是()。 2.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从左面看是,则这个立体图形是由()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的。 3.从同一个方向观察一个正方体最多能看到()个面。 二、判断。(每题3分,共9分) 1.由相同个数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从上面看的图形都是相同的。( ) 2.由3个拼成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是,那么这3个只有2种摆法。( ) 3.一个物体从左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不一定是由4个正方体摆成的。 () 三、选择。(每题3分,共18分) 1.如图,它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将正方体①移走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新几何体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原几何体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B.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C.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 D.从任何一面看到的图形都发生了改变 2. 用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一摆,要求从正面看到的是,从 左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下面的

摆法中,()符合要求。 A. B. C. D. 3.用5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搭成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是,从上 面看是,从右面看是,这个立体图形是()。 A. B. C. D. 4.给左边的立体图形添一个,使得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如右图,摆法正确 的是()。 A B C D 5.一个立体图形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组成,从左面看形状是,从上面看形状是,共有()种不同的搭法。 A.3B.6 C.7 D.8

6.如图所示,是由几个相同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形内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则这个几何体从前面看是 (),从右面看是()。 A B C D 四、用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下面的几个物体。(每空3分,共18分) 1.从正面和左面看都是的有()。 2.( )和()从上面看是。 3.从正面看()和从上面看()都是。 4.如果从正面看到的和⑥一样,用5个正方体摆,摆成两行,有()种不同的摆法。 五、如图是由几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所组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到的图形,小正方 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在下列方格图中画出从正面和 左面看到的图形。(10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2020新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计划 (1) 第1课时:认识图形(1) (2) 第2课时:认识图形(2) (4) 第3课时:认识图形(3) (5) 第二单元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学计划 (7) 第1课时十几减9 (8) 第2课时十几减9的练习课 (10) 第3课时十几减8 (12) 第4课时十几减7、6 (14) 第5课时十几减8、7、6练习课 (16) 第6课时十几减5、4、3、2 (17) 第7课时十几减几练习课 (18) 第8课时解决问题(一) (19) 第9课时解决问题(二) (21) 第10课时解决问题练习课 (23) 第11课时整理和复习(一) (24) 第12课时整理和复习(二) (26)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教学计划 (27) 第1课时单一标准 (28) 第2课时不同标准 (29) 第四单元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计划 (31)

第1课时数数,数的组成 (32) 第2课时读数、写数 (35) 第3课时练习课 (38) 第4课时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 (39) 第5课时多些,少些 (42) 第6课时解决问题 (44) 第7课时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 (45) 第8课时整十数加一位和相应的减法练习课 (47) 第9课时摆一摆、想一想 (48) 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教学计划 (50) 第1课时认识人民币(一) (51) 第2课时认识人民币(二)..................................... 53第3课时简单的计算(一). (54) 第4课时简单的计算(二) (56) 第六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计划 (58) 第1课时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59) 第2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 (61) 第3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63) 第4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一) (65) 第5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练习课(二) (66) 第6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 (67) 第7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退位) (69) 第8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一) (71) 第9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练习课(二) (72)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精编单元试卷 第一单元检测卷 一、我会填。 1.1.4+1.4+1.4+1.4 = 1.4×( ) = ( ) 2.根据148×23=3404,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1.48×23=( ) 148×2.3=( ) 0.148×23=( ) 14.8×2.3=( ) 1.48×0.23=( ) 0.148×0.23=( ) 3.根据乘法的运算定律填空。 8×7.2×1.25=□×(□×1.25) 2.5×5.6×0.8=(□×□)×□ (2.5+0.7)×4=□×□+□×□ 5.2×3.7+4.8×3.7=(□+□)×□ 4.在○里填上“>”“<”或“=”。 9.3×1.8○9.3 9.3×0.8○9.3 9.3×1○9.3 9.3×0○9.3 5.两个因数的积是14.8,如果两个因数同时扩大10倍,则积是( )。 二、我会判。 1.4.2×0.8的积是两位小数。( )

2.0.97保留一位小数大约是0.9。( ) 3.2.5×(0.4+1)= 2.5×0.4+1。( ) 4.两个小数相乘的积一定小于1。( ) 三、我会选。 1.0.05的6倍是( ) A.0.03 B.0.3 C.3 2.一个数乘0.1,也就是把这个数缩小到它的( ) A.1100 B.110 C.10倍 3.6.54×0.2与65.4×0.02的积( ) A.相等 B.不相等 C.无法判断 4.0.065×45=2.925,如果得数保留一位小数,则是( ) A.3.0 B.2.9 C.2.93 5.将“4.09×0.88”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所得的近似数是( ) A.3.59 B.3.6 C.3.60 四、我会算。 1.用竖式计算。 4.2×8.5= 2.5×0.42= 0.18×2.6= 0.88×0.12= 2.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五年级数学单元测试二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⑴ 2.5小时=( )分1260米=()千米 ⑵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商的小数点要和()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 ⑶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16.5,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是8,那一个因数是()。 ⑷计算中0.387÷045时,去掉除数的小数点把它变为45,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变为()。 ⑸ 1.748÷2.3=()÷2337.8÷0.18=()÷18 ⑹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一位起,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出 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 ⑺在○里填上“﹤”,“﹥”或“=”。(3分) 2.8×0.9○2.8 3.69÷0.9○3.698.8÷1.1○8 5.38÷1○5.38 2.53÷1.1○2.53 8.33÷0.98○8.33 ⑻两个数相除,商是27.6,如果把被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除数的小数 点向左移动一位,它们的商是() ⑼已知A=22.5×0.6,B=22.5÷0.6,C=0.6÷22.5,不用计算,判断出 ()最大,()最小。 ⑽ 5÷11的商用循环小数简便法表示是(),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⑾把4.83、4.8、4. . 8、4...83、4.8.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⑿根据第一栏里的数,填出其它各栏里的数。(3分)

⒀选数(只把数序填写在括号里)(4分) ①4.8686…②0.88888 ③1.7325 ④3.1415926… ⑤0.666…⑥2.4343…⑦2.3333…⑧5.1982439 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 二、判断下面各题,对的在括号里画”√” 、错的画”╳”。(5分) ⑴一个数除以一个小数,商不一定比被除数大。() ⑵循环小数一定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是循环小数。() ⑶7.232323是一个循环小数。() ⑷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就扩大100倍。() ⑸3÷7所得的商是一个无限小数。()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⑴两数相除,除数扩大10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必须() ①扩大100倍数②缩小100倍数③不变 ⑵0.6和0.60这两个数() ①0.60大②0.6大③大小相等,精确度不同 ⑶下面各式的结果大于1的是() ①0.9×0.9 ②1÷0.90 ③0.9÷1 ⑷与19.95÷5.7得数相同的算式是() ①199.5÷57 ② 1995÷57 ③ 19.95÷57 ⑸2÷11的商用循环小数表示是() ①0. .. 18② 0.1 . 8③0. . . 181 五、计算。(36分) 2、用竖式计算。(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第6小题要验算)(17分) 88.2÷7=52.65÷13 =15.75÷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