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网络协议教学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网络协议教学设计

一、课型、课时

1.课型:新课

2.课时:1课时

二、目标要求

1.知识目标:了解与网络协议安装相关的硬件知识,认识采用连网设备,能够判断“网卡”是否已经正确安装。

2.能力目标:掌握安装网络通信协议软件的方法,能够了解网络协议的基本参数。对TCP/IP协议的配置参数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三、任务分析

1.学生能力起点:通过前面对网络知识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

2.新旧知识关系:相互联系,逐步深入

3.措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完成一系列的操作过程了解并掌握知识。

四、内容分析

1.重点:理解网络协议概念;描述开放互联系统分层模型的思想;描述TCP/IP协议的基本概念和思想;掌握网络协议软件的安装方法。

2.难点:开放互联系统分层模型的思想;TCP/IP协议与OSI体系结构分层情况比较。

3.要点:网络协议软件的安装方法

五、教法:注入式教学法

六、学法:注入式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1.情景引入

教师向学生提出,在学习计算机网络的连接策略与了解网络数据数据通信的知识后,是否网络中的计算机通过传输介质连接起来就可以实现信息交换?如果不行的话,缺少什么?或者说,还需要什么东西配合?

举例:打电话的过程,如果没有一个双方的谈话约定,对话是无法进行的。而这种约定、规则就是一种协议。计算机网络除了物理上的连接外。还需要考虑计算机之间、设备之间的通信规则,也就是网络协议的问题。现在网络课室中能够使用计算机网络实现共享,就是因为计算机中已经安装并配置好了网络协议。(引出网络协议的定义P21)

网络协议:在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之间交换信息有一定的规则和约定,这就是网络协议。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是如何安装网络协议,让计算机能够真正“对话”

2.活动任务(老师演示如何安装网络协议)

任务一:检查安装的硬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