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工作研究——第五次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评析
基于SWOT-PEST矩阵分析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发展路径思考

收稿日期:2023-11-19作者简介:衣元宏(1977 ㊀),栖霞市图书馆副研究馆员㊂基于S W O T -PE S T 矩阵分析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发展路径思考衣元宏(栖霞市图书馆,山东烟台㊀265300)摘㊀要:融入国家文化发展的大局意识㊁找准服务定位㊁实施错位发展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科学转型的基本前提与重要思路㊂文章立足公共文化事业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迫切需求,阐述了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现状,构建了SWOT -PEST 矩阵,分析了当前政治㊁经济㊁社会㊁技术条件下转型发展的机遇与风险,并据此提出了具体路径㊂关键词:公共图书馆;SWOT -PEST 矩阵;阅读服务;转型发展中图分类号:G258.2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003-1588(2023)12-0040-05㊀㊀2021年3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在2035年将我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㊁人才强国,逐步提升国民素质㊁社会文明程度和国家软实力[1]㊂‘纲要“提出以后,逐步推进全民文化素养提升成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公共图书馆作为主阵地之一担负着公众素养培育和文化发展远景探究的重要使命㊂结合现有政策导向,公共图书馆应引进新理念㊁新技术,在资源供给㊁服务方式㊁阅读推广等层面进行大力创新,推动阅读服务革新和全面发展㊂此外,公共图书馆赖以生存的技术㊁社会和文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民众对阅读的期待已发生根本性转变,转型发展是新时期公共图书馆的必由之路[2]㊂为了提升研究的系统性,笔者拟采用SWOT -PEST 矩阵分析法,通过SWOT 模型分析图书馆优劣势㊁风险与机遇,通过PEST 模型分析宏观环境,两个模型交叉构建矩阵,系统分析发展过程中公共图书馆与外界环境的变化耦合关系,使整个转型过程能够科学定位㊁精准发力㊁规避风险,实现错位发展㊂1㊀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现状1.1㊀资源供给边界不断拓展㊀㊀参照2021年年底31家省级公共图书馆阅读资源数据,公共图书馆现阶段资源特色化建设水平提升明显,资源供给边界不断扩展[3]㊂首先,馆藏资源建设特色明显,资源供给方式多样化水平有所提升,部分图书馆通过开发地方特色文化资源,推进文旅高度融合,将古典传说㊁民俗文化等融入文旅空间,实现了文化宣传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并积累形成了特色馆藏资源库,如:上海图书馆的家谱知识服务平台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图书馆的 雨润天山 VR 书法展㊁福建省图书馆的福建文化记忆等[4]㊂其次, 互联网+ 快速发展,阅读资源共享水平不断提升, 互联网+物联网 推动了实现 馆㊁人㊁书 的双向多元信息交互,组织形成了多元联动生态链,固有的僵化独立㊁分散复杂的资源分布方式逐步被打破,阅读资源供给范围得到空前拓展,公益性阅读资源共享平台体系逐步建立,共享成为用户普遍使用的阅读方式,嵌入式服务有效提升了资源供给的便利性㊂1.2㊀阅读推广方式创新发展㊀㊀阅读推广是阅读服务的主要表现方式,公共图书馆利用自身馆藏资源,结合各类群体的不同阅读需求,开展一系列的品牌阅读活动,使阅读推广方式在不断创新发展,品牌建设之路愈加宽广[5]㊂基于读者需求变化,图书馆阅读推广将自身发展定位于地域文化特征与公众文化需求特征,以文化素养提升为主要目标,打造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品牌㊂当前,很多公共图书馆都有了属于自己的阅读推广服04第43卷第12期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年12月务品牌,如重庆图书馆开展 书香筑梦乡村行 文化惠民活动㊁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开展 粤 读古今 主题阅读推广活动㊁辽宁省图书馆开展 童阅乌托邦 活动等[6]㊂此外,很多图书馆还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与文化相结合的文旅融合之路,以科技为支撑点,通过对空间进行转型改造,建设增值文化教育开放空间,使读者在生态旅游中体验历史底蕴,传承文化,发扬传统㊂以区域联盟为基础的阅读推广形式正处于探索阶段,图书馆阅读品牌建设有望得到系统性发展,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实现高质量持续服务㊂1.3㊀空间服务功能逐步完善㊀㊀空间功能完善是公共图书馆自身服务改造的重要内容㊂目前,读者阅读已打破时间㊁空间㊁内容的限制,随着空间重塑的进一步推进,图书馆能够服务的群体规模更加庞大,布局也更加规范,能够为读者提供沉浸式阅读体验㊂最初,公共图书馆为了提升公共阅读服务环境,陆续开展了一系列旧馆改造工程,并在新城区开展新馆建设工程,使传统阅读空间逐步向分区阅读空间转化,各功能区也逐渐完善,能够为读者提供包含阅读㊁展览㊁交流在内的 藏㊁阅㊁听 多样化阅读服务㊂尤其是在 十三五 时期,全国新建公共图书馆单体建筑面积较以往大增,规划更加科学,将智慧阅读㊁文化教育㊁文化休闲与文化展示等进行深度融合[7]㊂技术是空间功能完善的主要发力点,公共图书馆借助互联网㊁云计算㊁大数据等新型技术将数字资源运用到阅读服务中,使读者能够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自助操作并获取相关服务,形成新型空间服务方式,如广西图书馆的VR 体验区㊁青海省图书馆的智慧阅读区等㊂2㊀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发展SWOT -PEST 矩阵分析2.1㊀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发展SWOT 分析2.1.1㊀优势(Strengths)分析㊂根据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综合阅读率多年来持续稳定增长,数字化阅读普及率提升迅速,品牌阅读活动得到了70%以上民众的认可[8]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公共图书馆3,217个,且公共图书馆事业的从业人数㊁资源总量㊁阅览座位与多媒体套数均呈连年增长趋势[9]㊂从以上数据分析不难发现,我国公共图书馆资源总量巨大且呈上升趋势,人才队伍规模日益庞大,资源供给侧服务能力强,能够满足转型发展的需要㊂从技术应用层面分析,经过长期积累建设,公共图书馆智慧化和一体化发展趋势明显,僵化的服务模式已经被打破㊂此外,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规模逐年扩大,随着政府PPP 模式的推进,将来会有更多的社会力量融入公共服务领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㊂2.1.2㊀劣势(Weaknesses)分析㊂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益性文教机构,其资源来源主要依靠财政拨款,随着全球进入经济下行周期,政府对图书馆的支持力度不能完全满足阅读服务转型的需求,需要公共图书馆寻求社会力量的参与,谋求资金和技术等外部支撑㊂阅读服务转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满足用户需求,但现有的服务反馈方式路径单一,投诉回复时间长且过程繁琐,致使部分用户放弃公共图书馆转而采用商业知识平台㊂城乡服务不平衡是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又一重要瓶颈,现有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居民的阅读量仅为50%,比城镇居民低18.5%,由于乡村分布较分散,服务转型所需的设备㊁人力有限,阅读均等化实现难度较大[10]㊂2.1.3㊀机遇(Opportunities)分析㊂‘规划“为未来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地方制定有利于公共文化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11]㊂当前,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文件都表明要加快建设与我国文化强国目标相匹配的公共文化体系,适应用户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打造现代化的城市文化空间,这无疑为现阶段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发展提供了绝佳契机,也间接推动了社会力量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㊂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要相互匹配,目前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十分旺盛,线上文化服务成为主流需求㊂数字技术赋能文化产业发展,能够为用户打造内容丰富㊁业态多元的文化服务体系,文化㊁教育㊁旅游㊁康养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促进了消费需求持续提升,这都是阅读服务创新发展的新机遇㊂2.1.4㊀外部威胁(Threats)㊂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服务行业百花齐放,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心的地位受到极大挑战,实体文化服务行业中的出版社㊁书店等都能为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读空间,数字文化服务行业中的喜马拉雅FM㊁懒人听书㊁哔哩哔哩等均能提供专业化的视听信息服务,这些机构平台14衣元宏:基于SWOT -PEST 矩阵分析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发展路径思考㊀在资源供给㊁读者服务㊁主体功能等方面均与公共图书馆存在竞争关系,导致图书馆用户大量流失㊂疫情是近年来阻碍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发展的重大外部阻碍因素,疫情的反复波动和持续使公共图书馆不得不以线上服务为主,努力通过数字服务满足用户的精神文化需求,但也在客观上造成图书馆流通人次㊁文献借阅量㊁专题讲座数量的大幅下滑㊂此外数字服务难以满足幼儿㊁老年人㊁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这也是导致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不足的重要原因㊂2.2㊀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发展PEST分析2.2.1㊀政治环境因素(Political Factors)㊂政治层面,自2018年1月1日起,阅读服务与发展已上升到法律层面,辅之已有的法律法规㊁政策文件㊁行业标准,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发展符合文化服务共建共享的社会需求,恰逢转型的良好机遇[12]㊂近年来的政府政策文件均以不同形式(如PPP模式等)鼓励社会力量逐步参与阅读服务全过程,促使不同部门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保障发展的可持续性㊂2.2.2㊀经济环境因素(Economic Factors)㊂近年来,全球经济以疫情为导火索逐步进入下行周期,公共图书馆单纯依靠财政全额拨款很难实现读者服务的转型发展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文化发展的认可度提升,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主动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中,能够为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发展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缓解其长时间面临的经济压力㊂鉴于新型设备的引进或应用成本较高,单纯依靠政府拨款与分配难以满足创新要求,因此,在经济劣势环境下,采用社会合作方式是公共图书馆在转型期的重要发展思路㊂2.2.3㊀社会环境因素(Sociocultural Factors)㊂社会环境方面主要是考虑用户结构㊁观念转变及动态需求㊂从宏观角度分析,国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较迫切,精神食粮成为居民幸福指数提升的重要指标之一㊂但是,因受疫情的影响,公共图书馆被迫以线上形式提供相关信息或阅读服务,少儿㊁青壮年群体对线上服务的适应能力较强㊁认可度也较高,但幼儿㊁老年群体很难适应数字设备的使用,数字设备应用成为转型发展中的一道鸿沟,需要在后续发展中着力解决[13]㊂2.2.4㊀技术环境分析(Technological Factors)㊂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腾飞,基于空间重塑层面,信息技术通过智慧集成打造舒适阅读智慧空间;基于服务供给层面,信息技术赋能资源可视化与极速传输,成为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高速桥梁㊂未来,信息技术完全能够实现将用户需求㊁资源供给与技术支撑组织建设成为智慧集成系统,为后续高质量阅读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不竭动力㊂从国家战略与用户需求角度分析,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事业前景广阔,需要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力,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及时跟进技术更新与软硬件配备,注重经济预算与服务效率的协调关系㊂2.3㊀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发展SWOT-PEST 矩阵分析㊀㊀运用SWOT-PEST矩阵分析能够纵览宏观环境,从微观角度梳理未来公共图书馆发展转型路径,并据此制定匹配的策略,矩阵分析见表1㊂表1㊀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发展SWOT-PEST矩阵政治(P)经济(E)社会(S)技术(T)优势(S)国家法律㊁政策等支持文件齐备文化产业发展旺盛,有利于发挥主体优势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技术发展时代红利,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劣势(W)细节性规范有待完善受全球经济影响,资金来源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特殊群体阅读素养不足技术融合有待深入机遇(O)‘规划“等文件为转型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引社会资金支持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民众观念转变信息技术发展能够解决用户所需威胁(T)区域发展不平衡,政策制定需要因地制宜转型需要持续性资金的支持全球疫情不确定爆发,行业内部竞争激烈技术发展难以与用户需求同步,信息存储与传输存在安全风险㊀㊀由上述矩阵分析可知,已有的政策法规为图书馆转型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但随着建设进程的加快,细节性规范不足的弱点也会逐步显现,阻碍转型发展进程;经济方面,公共图书馆将会面临持续性的24衣元宏:基于SWOT-PEST矩阵分析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发展路径思考资金压力,依据政策导向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成为获取资金来源㊁优化服务品质的重要路径,但持久性的资金需求依然会使公共图书馆面临不确定的资金短缺风险;社会方面,民众观念的转变与需求提升使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获得了良好的机遇,但新冠疫情㊁行业内卷等也使转型发展面临巨大压力;技术层面,采用政府提供的 PPP 模式 是公共图书馆提升自身技术实力的重要路径,共建共赢共享成为时代主旋律,但用户需求与技术应用同步发展㊁信息安全保障等仍然是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㊂3㊀基于SWOT -PEST 矩阵分析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发展路径3.1㊀精准定位转型目标,科学规划顶层设计㊀㊀由上文SWOT -PEST 矩阵分析可知,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的转型发展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工程,期间机遇与风险并存,但阅读服务转型定位与目标应以‘规划“为基础,着力解决现存的难点㊁痛点问题,给出具体措施㊂当前,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发展以资金支持㊁人力资源㊁资源调配等问题最为突出,制约了转型发展的顺利推进,为此,公共图书馆应整合现有的政策文件,将全民阅读㊁构建书香社会作为阅读服务的长远发展目标,结合幼儿㊁少儿㊁青壮年㊁老年人㊁残障群体的需求,提供精准扶持路径,促进阅读服务高质量㊁均等化发展㊂此外,公共图书馆还应根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 2035年)“等政策文件要求,精准对标特殊服务需求,实现错位发展,营造浓郁的社会阅读氛围,科学提升资源供给侧服务能力[14]㊂3.2㊀强化信息技术支撑,优化用户阅读体验㊀㊀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的数字化㊁智能化转型是时代趋势,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充分调动已有的阅读资源,多渠道引入新兴技术,以需求侧为导向,精准获取㊁分析㊁挖掘用户需求,从源头把握阅读资源供给方向,强化供给侧服务效率,对接用户智慧服务需求㊁拓展用户服务边界㊁推动智慧化转型㊂均等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的本质要求,区域协同发展是公共图书馆在阅读服务转型中的应有之策,因此应利用信息技术强化线上服务,为乡村地区配备智能服务终端,不断提升乡村居民的综合文化素养㊂同时,公共图书馆应借助智慧技术对用户行为㊁阅读习惯㊁阅读能力㊁教育背景等进行精准分析,据此基准提供个性化特征资源并合理给予科学阅读指导㊂3.3㊀科学划分用户类型,提升阅读推广精度㊀㊀强化用户类型划分有助于阅读推广主题确定㊁推广方式选择等,参照国家划分素质培育的群体类型,未来以青少年㊁农民㊁工人㊁老年人㊁残障群体等进行分类较科学[15]㊂青少年作为民族的希望,具有强大的潜能与培养价值,因此,公共图书馆可以提升其道德和科学素养为核心,将道德启蒙和科学知识融入推广活动中,以情境演出㊁科学实验㊁3D 模拟等形式引导其情操㊁启迪其智慧㊂我国拥有14亿人口,农业是国家生存的根基,农业发展需要农民推动,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应以提升农民科学素养㊁指导绿色种植㊁保护生态为目标,提供阅读资源及阅读服务㊂工人是当前我国发展的主力军,公共图书馆应引导其发扬大国工匠精神,联合企业为产业工人提供职教培训㊁技术研讨㊁经验分享等相关服务㊂老年人㊁残障群体是国家关心的对象,也是转型发展中需要特殊关照的群体,公共图书馆应强化培养其信息适应能力,提供文娱场所,保障其精神生活充实㊂3.4㊀完善社会反馈评估,动态调整服务流程㊀㊀‘纲要“明确提出应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的规划实施㊁监测评估等相关机制,保障规划制定㊁人员配备㊁政策落地的科学性,并在服务实践中不断总结成果,动态调整服务策略[16]㊂为补齐长期以来的短板,公共图书馆应在阅读服务转型过程中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重视社会反馈在阅读服务优化中的指导作用,使服务效能获得实质性提升㊂具体而言,公共图书馆应向社会主动公布阶段服务成果及工作落实情况,同时向用户开辟多条问题反映途径,使不同意见能够直达阅读服务政策制定层,促进服务动态优化㊂社会监督作为公共图书馆监督的重要力量,不仅能反映用户诉求㊁优化阅读服务,还能促进用户对图书馆的理解与信赖,使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㊂4㊀结语㊀㊀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以服务现状为基础,以‘规划“等法律法规㊁政策文件为指导,通过政治㊁㊀(下转第58页)34衣元宏:基于SWOT -PEST 矩阵分析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转型发展路径思考㊀示,公共图书馆对用户的图书馆利用行为有促进作用,但用户通过活动了解图书馆资源及服务的效果还不突出㊂访谈还发现,尽管用户有机会参与读书会㊁读者沙龙或专题讲座,但这些服务项目在服务过程中并没有发挥持续性的作用,也缺乏跟踪式的反馈㊂因而,公共图书馆应注重服务过程中用户信息的收集和意见的反馈,构建用户日志,开展连贯持续的服务㊂其次,加强宣传推广,提高服务项目评估的影响力㊂宣传推广有助于图书馆获取各方面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㊂被调查者表示,参与了公共图书馆的用户调查,却从没有看到相关的调查报告,可见公共图书馆在面向社会公众的价值宣传方面还有提升空间㊂访谈还发现,尽管公共图书馆服务项目的评估考虑到了用户的参与,但主要局限在入馆率㊁借阅量㊁活动参与人数等数据㊂因此,公共图书馆应注重服务过程中用户体验的提升,一切围绕 图书馆能够为用户带来什么 ,推动公共图书馆的良性发展㊂参考文献:[1]㊀柯平. 后评估时代 公共图书馆的战略重点与发展方向[J].图书馆论坛,2019(7):1-12.[2]㊀周丹燕,唐琼.变化理论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服务项目成效评估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2(16):48-56.[3]㊀王培林.健康信息服务驱动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基于‘英国NHS图书馆质量评估标准“的分析与启示[J].图书情报知识,2018(2):32-39.[4]㊀李丹,申晓娟,王秀香,等.新起点新视野新任务:第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成人馆部分)评估定级标准解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3(2):4-17.[5]㊀宫平,柯平,段珊珊.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绩效评估研究:基于五次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的分析[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5(6):28-32.(编校:周雪芹)(上接第43页)㊀经济㊁社会㊁技术等宏观环境分析和个体优劣势分析为依据,基于国家未来发展大局制定科学发展规划,通过强化信息技术支撑㊁精准定位用户需求㊁完善社会反馈评估等一系列举措确保阅读服务转型成果,为用户打造舒适的阅读空间,提供便捷㊁精准㊁智慧的阅读服务,促进全民文化素养提升,助力早日实现文化强国目标㊂参考文献:[1]㊀侯习哲.教育 双减 政策下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服务转型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2(5):48-53. [2]㊀白琳琳.图书馆创新转型对优化图书馆管理的价值影响:评‘图书馆管理与阅读服务创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7):2.[3]㊀孙瑞英,张朦朦. 十四五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新场域构建[J/OL].图书馆论坛:1-13[2022-10-25]. [4]㊀卞长云,袁晓静,张迎春.基于 互联网+图书馆 的阅读服务新生态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0(11):36-42.[5]㊀汤青.新时代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思考:以厦门市图书馆为例[J].福建图书馆学刊,2019(4):8-11. [6]㊀刘文先.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与服务转型实践研究:以山东省郯城县图书馆 悦读郯城 服务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2(2):84-89.[7]㊀张婕,周樱格. 十四五规划 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网络导读服务实践与策略研究[J].图书馆学刊,2022(1):46-53.[8]㊀北京大学国家现代公共文化研究中心课题组,李国新.面向2035: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公共图书馆体系[J].中国图书馆学报,2022(1):4-16.[9]㊀侯习哲. 双减 政策下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服务转型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22(3):75-80. [10]㊀汤玲玲,王梦露.文化精准扶贫视角下图书馆阅读推广转型路径研究:以福州地区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0(11):117-122. [11]㊀柯平.图书馆未来2035与 十四五 规划编制[J].图书馆杂志,2020(10):13-17.[12]㊀芦婷婷,廖雯玲.泛在阅读给我国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发展带来的驱动力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0(4):85-88.[13]㊀居迎春.移动阅读环境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转型与升级策略[J].情报科学,2020(1):103-108. [14]㊀宫平,柯平.面向2035的省域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思考[J].图书馆建设,2022(3):10-16. [15]㊀杨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图书馆阅读推广发展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8(15):67-74.[16]㊀杨前进. 十四五 公共文化服务视野下图书馆与社区融合共生路径探赜:基于重庆图书馆的实践审思[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22(5):45-50.(编校:周雪芹)85黄宝怡:基于用户视角公共图书馆服务项目成效的调查评估。
省级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数据库建设现状调研

省级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数据库建设现状调研目录一、内容综述 (3)1.1 调研背景与意义 (3)1.2 调研目的与内容 (4)1.3 调研方法与范围 (6)二、省级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数据库建设概述 (7)2.1 数据库建设背景 (8)2.2 数据库建设目标 (9)2.3 数据库建设原则 (10)三、省级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数据库资源建设 (12)3.1 资源收集与整理 (13)3.1.1 文献资料收集 (14)3.1.2 图片影像采集 (15)3.1.3 音频视频资料收录 (16)3.2 资源分类与编目 (18)3.3 资源质量与版权保护 (19)四、省级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数据库平台建设 (20)4.1 平台架构与功能设计 (21)4.2 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 (23)4.3 技术支持与系统安全 (24)五、省级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数据库服务与应用 (25)5.1 数据库访问与检索 (27)5.2 数据共享与协作 (29)5.3 个性化服务与推荐 (30)六、省级公共图书馆红色文化数据库建设成效评估 (31)6.1 资源建设成效分析 (32)6.2 平台与服务成效评估 (33)6.3 用户满意度调查 (35)七、存在问题与挑战 (36)7.1 资源建设方面的问题 (37)7.2 平台与服务方面的不足 (38)7.3 政策法规与标准制约 (39)八、对策建议与未来展望 (40)8.1 加强资源建设与管理 (42)8.2 完善平台与服务功能 (43)8.3 创新政策法规与标准体系 (44)九、结语 (46)9.1 调研总结 (47)9.2 未来展望 (48)一、内容综述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而且对当代社会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省级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红色文化的传播与研究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省级公共图书馆在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8]74号)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建标[2008]74号)](https://img.taocdn.com/s3/m/433f1e9d51e79b8968022648.png)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2007年北京(建标[2008]74号)编制说明《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是根据原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和文化部《关于请组织编制<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等三项建设用地指标的通知》精神,按照原建设部、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印发<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编制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1989]国土[建]字第169号)的规范要求,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
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对公共图书馆建设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了大量的现状建设统计资料,总结了我国公共图书馆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参照国内外公共图书馆建设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经广泛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形成了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
《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共分四章:总则、节约和合理用地的基本规定、基本术语和建设用地指标。
本建设用地指标为初次编制,在施行过程中,请各有关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发现有需要修改及补充之处,请及时将意见反馈至文化部计划财务司(地址:朝阳门北大街10号,邮编:100020),以便修订时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2007年8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节约和合理用地的基本规定 (2)第三章基本术语 (3)第四章建设用地指标 (4)第一节分类与用地构成 (4)第二节设置与选址原则 (4)第三节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5)附录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用词用语说明 (8)附加说明 (9)附件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条文说明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基本国策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适应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促进公共图书馆建设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定本指标。
第二条本指标是编制和审批公共图书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其建设用地规模的依据;是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初步设计文件,核定和审批建设项目用地面积的尺度;也是城市规划确定公共图书馆发展用地的依据。
省级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探索

鲜 明 . 其他 系 统 的图 书馆难 以与之 比肩 。文 献资 源 作 用 与 功能 :在 文 献 资 源建 设 的形 态上 以实 体 文 献 使
现 知 识 信 息 传 递 及 信 息 资 源 开 发 与 利 用 的 物 资基 础 。然 而 . 面对 现 代信 息技 术 的迅 速 发 展 、 会 环境 社
地 位 。从 其本 身 所 具 备 的性 质 、功 能 和所 承 担 的义 进 步 与个 人 发展 提 供 强 有 力 的 文 献 信 息 服 务 保 障 务 、 任 等角 度 考 虑 , 责 它对 全 省 各级 公 共 图书 馆 的文 转变 文 献资 源建 设增 长方 式 引 入 “ 存取 ” 的观念 . 利
1 文 献 资源建 设 的指 导思 想
微 观 上省 级 公 共 图书 馆 文 献资 源 建 设应 以满 足 治、 文化 、 史 、 技 、 育 等 领域 以及 自然 条件 和 民 历 科 教
挑 战 。有必 要 对传统 理 论进 行 一番 思考 . 在实 践 的基 各种 层次 的读 者需求 为 终极 目标 针对 本 省经 济 、 政
力. 为开展 远程 文献 信 息服 务创 造 条件 对 于 快速 增
文 献 资源 建 设 是 省 级 公 共 图 书 馆 立馆 的 基 础 . 坚 持 以人 为 本 、 者第 一 、 以致 用 的理 念 , 持 为 读 藏 坚
人 民服 务 、 为社 会 主 义 服务 、 为全 省 的 经济 建设 和 社 长 的音像 资料 应 给予 关 注 馆藏 文 献 资 源体 系 的 建
会 发 展 服务 以及 百 花齐 放 、 为今 用 、 古 洋为 中用 的方 立须 符合 科 学 发 展 观 , 经过 科 学论 证 , 经 确 立 , 一 须
关于图书馆馆藏质量评估指标的研究-123

关于图书馆馆藏质量评估指标的研究摘要将图书馆馆藏质量的评估放在一个四维的空间上进行,分别从建藏质量、组成质量、使用质量以及时间维度上来进行评估,在每一方面的评估都设立相应的评估指标,并对各指标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馆藏质量;评估;指标馆藏是图书馆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馆藏质量将直接影响读者服务工作的效果。
离开了高质量的馆藏,管理水平再高,服务手段再先进,都无法提供好的服务。
有了高质量的馆藏,才会有高质量服务的可能,况且,馆藏质量控制也是图书馆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图书馆赖以完成各项任务、发挥各种职能的前提。
所以,高质量的图书馆必须首先拥有高质量的馆藏。
那么,怎样去衡量馆藏质量?在《省图书馆评估标准细则》(广东省)中列出了有关馆藏质量的具体标准,其中包括了文献采选方针与执行情况;呈缴制度与执行情况;地方出版物入藏种数占地方出版物种数的百分比;建有地方文献专藏体系;多卷书、连续出版物入藏完整率。
但是这些标准仅仅能从量上来衡量馆藏的质量,作为一个完整的评估指标,馆藏质量的评估应该是质与量的统一。
本文拟就图书馆馆藏质量评估指标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对图书馆完善馆藏资源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质量,一般指产品或工作的优劣程度,那么馆藏质量,自然也就是指馆藏的优劣程度。
评估是指对事情或事物的评议估计、评价,而对馆藏质量的评估,除了要从量上进行评价之外,还应该从质上进行。
馆藏的质量构成是多方面的,现代图书馆馆藏构成实现了由单纯印刷品资源向印刷型资源与电子资源、网络资源并存的转变,急需推出一整套集成统一的馆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所以对其评估的指标也应该综合地包括各方面的内容。
馆藏质量评估指标可以放在一个四维的空间,即从馆藏的建藏质量、组成质量、使用质量和时间四个方而分别和整体来评估。
1四维空间的构建衡量一个现代图书馆是否名副其实,不能单纯看它实际拥有的馆藏量,只有量与质的统一才是评价馆藏的准确标准。
资源共享 面向基层 创新服务——甘肃省图书馆积极开展建立“图书流通站”工作 取得显著社会效益

发展 , 省现有群艺 馆 、 全 文化馆 、 图书馆 、 博物馆 20 , 化 5个 文
站 19 , 4 2个 基本形 成了省 、 、 、 地 县 乡四级文化 网络 。_ 3 20 0 4年七八月间,甘肃省文化厅抽调省图书馆和兰州市 图书馆 的专业人员 组成评估小组, 对全省 7个地级 、0个县级 4 图书馆进行 抽查评 比。情况是怎样 的呢?以甘肃省会宁县为
广大市 民 , 向工 、 、 、 、 农 兵 学 商等全 社会开 放 , 当地 广大读 为
级 政府 的重视 和大力支 持下 ,甘肃 的文化 事业有 了一定 的
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 的基础 。 截止 20 年底 , 国仍有 14 00 我 4
个县无 图书馆 ,还有 相 当数量 的 图书馆有 馆无舍或 设施简 陋 , 7 6 县级 图书馆全 年无一分 购书 经费 , 有 5个 占全 国公共 图书馆总数的 2 - 这种状况在西部 地区尤为突 出。_] 83 %, 1 甘肃是 中华 民族 和华 夏文明 的重要发 祥地 之一 ,历史 文化 源远流长。甘肃省政 府于 2 0 0 3年 6月 2 6日至 2 7日召 开了全省基层 文化工 作会议 。确立 甘肃省 各级政府 要 以建
Xu su n dn ( a s rvni i a , nhu G nu 7 0 0 h a g ig G nu Poica Lb r l zo , a s ,3 0 0) l ry a
Ab ta t T i r c e d s u s s h t s r c : h s t l i s e t a Ga s P o i ca L b ay a d v lp d h wok o s b ih n T e Mo i tt n f a i c n u r vn i l i r r h s e e o e t e r f e t l i g h b l S a i o a s e o
“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环境分析和战略思考

2021. 2总第134期K 家圖書語学珂“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发展环境 分析和战略思考**本文系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全国公共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子课题"公共图书馆发展环境及趋势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DOI :10. 13666/j. cnki. jnlc. 2021. 0201屠淑敏摘 要 为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国公共图书馆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本文分析了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环境,认为“十四五”仍是我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且仍面临着经济、技术、社会等方面的新挑战,为此提出了联合发展、社会化发展、技术引领、可持续发展和国际化发展等五个方面的战略建议。
参考文献37。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十四五环境分析发展战略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alysis and Strategic Thinking of Public Librar ies in China 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Tu ShuminAbstract :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strategic positioning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during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public librariesin China, and believes that the 14th Five-Year Plan period is still an strategic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 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hina, but with new challenges in economy, technology and societyperspective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trategic suggestions from five aspects including joint development,socialisation development, technology guidanc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37 refs.Keywords : Public Library; 14th Five-Year Plan; Environmental Analysis; Development Strategy“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 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我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新的更大发展的关键时期。
2017年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效果良好,7 分; (2)提供相应版本软件, 3 分。 加分项包括: (1)无触摸媒体,0 分;每增
A1027
1.6.3
触摸媒体服务
0-10
加 1 台, 加 1 分, 加分最高不超过 5 分; (2) 有读者体验区,并组织活动,加 5 分。
A1028
1.7
服务管理与 创新
25
20 1.指图书馆以多种方式将服务数据向社会 公示。 2.基本分项包括: (1)定期宣传发布图书馆
A1029
1.7.1
服务数据显示 度
0-5
0-10
服务数据,3 分; (2)利用图书馆网站定期 发布服务数据,2 分。 3.加分项包括: (1)图书馆馆舍入口处服务 数据实时显示,加 5 分; (2)手机等移动客
A1030
5
标号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指标值
基本 分值
加分项 分值
指标解释与分项说明 户端实时发布服务数据,加 5 分。
A1034
90 80 1.8.2 读者满意率 (%) 70 60 50
30 25 20 15 10 0-5 加分项: 读者满意率达到 95%以上, 加 5 分。 A1035
6
第二部分
标号 一级指标 馆藏发展政 2.1 策与馆藏结 构 二级指标
业务建设(基本 400 分;加分 200 分)
指标值 基本 分值 加分项 分值 指标解释与分项说明 指标索 引号
指标索 引号
3 1.7.2 服务品牌建设 2 1
10 8 6 1.基本分项包括: (1)服务推广手段与方法 创新,5 分; (2)服务创新在本区域内的推 0-5 加分项:超过 6 个,加 5 分。 A1031
1.7.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7期
甘肃 科技
Ga ns u S c i e n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I f . 2 9 Ⅳ0 .1 7
Se p. 201 3
2 0 1 3年 9月
甘 肃 省 图书 馆 西 北 地 方 文 献 资 源 建 设 工作 研 究
献数据库建设” 子项在保持原有分值( 1 O 分) 的情况 下, 将之前的“ 书 目数字化 1 0 0 %、 全文、 多媒体” 三 类合并变更 为“ 建设 内容 、 建设规 模” 两类评分 内
容, 从 而增加 了评 估 标 准 的在 考 查 公 共 图书 馆 地方
西、 青海、 宁夏、 新疆 五省 ( 区) 管辖 , 建 国后划 归其 他省( 区) 管辖 , 以及与西北 五省 ( 区) 边 联 地界 有关
况下 , 反 映了 了地 方 文献 在 资 源 建设 整 体 上 的重要 地位 , 是 图书馆 评估 考 查 的 重点 之 一 。下 面 从这 三 个方 面对省 馆地 方文献 资源建 设 的情况 进行 比对分 析见表 2 。
献方面主要是进行西北五省( 区) 文献专藏 , 最大的
文字 、 名胜
文献资源建设 和开发利用方 面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古迹等书刊资料” …这一较为完备 的西北地方文献
专藏体 系 。
2 从评估指标谈甘肃省 图书馆西北地 方文献资源建设情况
甘肃省 图 书馆 作 为 甘肃 省 省 级 图 书馆 , 地 方 文
对办馆条件和各方面综合 能力 的考查 , “ 以评促建, 以评促改 , 以评促管 , 评建结合 , 重在建设 ” , 不断地 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 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
1 第五次全 国公共 图书馆评估标准 的 变 化
在 成功进 行 了 四次全 国县 级 以上公 共 图书馆 评
表1 《 评估标准》 变更情况 ( 总分 1 0 0 0分 )
参照第五次全国省级公共 图书馆评估标准 , 省 馆地方 文献 方面 的测 评 内容 有 “ 地 方 文献 人 藏完 整 率” 、 “ 呈缴制度与执行情况” 及“ 地方文献数据库建 设” 三项 内容。每项指标中分值设 置未做调整 , 这 在所属 “ 文献资源” 类项总体分值下调 1 0 0分 的情
4年 一 评 工 作 模 式 , 以 及 严 谨 的 三 级 的评 价 标 准 。
1 0 0 0分不变的前提下 , 参考全国公共图书馆现 阶段 的发展状况与需求进行相应 的调整与完善 : 一方面 将第四次评估标 准中的“ 办馆条件” 指标项 细化另
设为“ 设备 与设 施 ”、 “ 经 费 与人 员 ” 两项 , 同时 加 强
关键词 : 公共 图书馆 ; 地方文献 ; 评估定级 中图分类号 : G 2 5 8 . 2
我国现代意义上 的图书馆评价大致始 于 2 O世
纪8 0年代 , 首先 是 高 校 图书 馆 工 作评 估 , 然后 公 共 图书 馆也开 展 了评估 活 动 。公共 图 书馆评 估前 期工
估工作的基础上 , 2 0 1 3年 即将开 展第 五次评估 工 作, 针 对 近 4年 来 全 国各 地 区各级 公 共 图 书馆 的各
项 工 作展 开全 面 的测 评 。新 的评 估 标准 细则 在总 分
作开始 于 1 9 9 2年。 目前 , 我 国已分别 于 1 9 9 4年、 1 9 9 8年 、 2 0 0 4年 、 2 0 0 9年先 后 进 行 了 四次 全 国县 以 上公共 图书馆评估活动 , 并基本上形成了程序化 的
与此 同时 , 有关 “ 地方文献” 的评估 内容 也 做 了 相应变化 , 在分值总数 ( 1 5分) 不变的情况下 , 不再 将 其作 为专 项 指标单 列 其 中 , 而 是作 为 3 3文献 人藏
与3 7数 字化 建设 的子项 , 分别 设 立 了 3 3 4地 方 文献 人藏 完 整率 与 3 7 3地 方 文献数 据库 建设 两 项评 估指
评估工作依据科学、 客观 的评估标准及其指标体系 ,
全 面 系统地 收集 被 评 图 书 馆 的 各种 相 关 信 息 , 通 过
了“ 重点文化工程 ” 的考查力度, 在原有 “ 文化共享 工 程建 设 ” 子项 目的基 础 上 , 增设 了“ 数 字 图书 馆 推
广 工程 ” 、 “ 公共 电子 阅览 室建 设 计 划 ” 、 “ 中华 古 籍 保 护计 划 ” 三 个 子 项 。另 一 方 面 , 合 并 第 四次 评 估 指 标 中 的“ 管理 ” 与“ 表 彰、 奖励 ” 两 项 内容 统 设 为 “ 管理 表彰 ” 一项 。分别 变 更 “ 基 础业 务 建 设 ” 、 “ 读 者 服务 工作 ” 指 标 内容 为 “ 文献资源” 、 “ 服务工作” 指标 。具体 分值 变更情 况见 表 1 。
— —
第 五 次省 级公 共 图书馆 评 估 指标 评 析
尹 琼
( 甘肃省 图书馆 , 甘肃 兰州 7 3 0 0 2 0 )
摘
要: 地方文献 是公 共图书馆藏书体 系中的独特 资源 , 在信 息资源 建设 中 占据 了重要地位 。通 过对 《 省 级公共 图
书馆评估标准》 及 细则 中涉及到地方文献工作 的分值进行 剖析 , 并结合甘 肃省 图书 馆( 以下简称省 馆 ) 具体 实践 , 就 公共图书馆西北地方文献资 源建 设及参考咨询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 了探讨 。
标内容 , 所属大类“ 文献资源” 的分值也 由第 四次评
9 6
甘
肃
科
技
第2 9卷
估分 值标 准 的 2 5 0分 下调 到 1 5 0分 。其 中 , “ 地方文
源建设理念。到 1 9 4 7年两馆联合开放并更名为 国
立兰州 图书馆时 , 就 已经 形 成 了 人 藏 “ 凡甘 肃、 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