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副本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服务与建设——以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为例

154_
高校图书馆现代化服务与建设——以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为例陈 艳
(温州大学 图书馆,浙江 温州 325035)
摘 要: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资源,是高校师生学习、科研的重要场所。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高校图书馆也走上了现代化转型之路。本文以正在向现代化、智慧型图书馆转型的温州大学育英图书馆为例,阐述其在馆舍环境、资源建设、管理与服务现代化等方面采取的转型措施,指出其在现代化服务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现代化 服务 管理 转型
一、我国图书馆历史考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所谓图书馆,是大规模地、集中地搜集、整理、储藏并保存图书资料及文献资源的专门性场所。[1]由
于历史文献资料的缺乏,目前关于图书馆到底产生于何时尚未有定论。根据目前的资料记载来看,或许早在殷商时期即已有了图书馆的早期形式。众所周知,甲骨文产生于公元前1400年的殷商时期,而这些甲骨文据有关专家考证,其中有一些除了正文之外均有一定编号,很可能就是由当时的图书馆或档案馆保存的。只是现在时移境迁,早期形式的图书馆早已变为废墟,无迹可寻了。至迟在周朝(大约在公元前的10世纪),有了正式的文献可考的图书馆,即藏室。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就曾任职于藏室,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名耳,字聃,姓李氏,周守藏室之史也。”司马贞索隐:“藏室史,周藏书室之史也。”用现代话来说,老子担任的便是周王朝王室图书馆管理员一职。历代以来,官府藏书室都是朝廷宣扬文教的重要文化学术机构,每个朝代的王室及官府都会修建不少大型的藏书室,派人搜集、采购并修撰大量的图书资
料(包括经史子集四部书以及图像、图画等)收藏于其间,另选派饱读诗书的博学之士进行管理。例如,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便在阿房宫设立了专门的藏书机构,并设立御史这一固定的官职以管理这些重要的典籍文献。此外,汉代的“石渠阁”、宋代的“崇文院”以及清代乾隆皇帝为加强文治和“寓禁于征”,下令纂修《四库全书》,由此产生的“四库七阁”(即北京的文渊阁和北京圆明园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沈阳的文溯阁、镇江金山寺内的文宗阁、扬州天宁寺的文汇阁和杭州西湖孤山的文澜阁,这七阁在清代分别收藏了一部《四库全书》),均属于官府的藏书机构。现代汉语中使用的“图书馆”,并非汉语原本就有的词汇,而是属于日源外来词,为近现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于1896年根据日语翻译而来。不言而喻,现代意义上的图书馆与我国古代的藏书室在诸多方面均存有巨大差异。古代藏书室主要为官府修建,服务于皇亲贵族、官员、知识分子等上层阶级,有如此财力能够网罗众书并建立专门的藏书室的私人甚是少见,私人藏书阁比较有名的如天一阁、铁琴铜剑楼、奎文阁等,主要集中于江浙、山东等富庶之地或文教兴盛之地。然1552022. 2_
高校图书馆数字信息资源建设与服务研究

“ 中国大学学报数据库”和 “ 文图书联合 编 目系统 ” 西 。在
随后的 3 o年内 ,“ 中文书 目合 作 回溯建 库试验 ” “ 、 中国高 等教育文献 保障系统工程 ” 国家科技文献 资源网络服 务 、“
系统” “ 、 中美 百万册 书数字 图书馆”等数字 图书馆 的建 设
新速度快 、时效性强等特点。在互联 网信息技术 日 益发展 , 国内外高校图书馆越来越 深刻 的认识 到 ,数字信息资 源建
设对 促进 高校 资源 的整 合、提高高校 图书馆的服 务 ,满 足 用户 需求 等方 面的具有 重要意义 。高校 图书馆为 了更好地 实现 其信 息知识服务功 能 ,数字信息资源 被作为其最重 要
源的高速发展 ,并积 累了很多不可 替代的成 果和经 验 。首 先,馆藏文献数字化 ,各个高 校图书 馆先后采 用国 际先进 图书馆 自动化管 理技术建立在 线文献数据 库 ;其次 ,镜 像
的信 息知识来 源 ,均将数字 信息资源建 设、数 字信息 资源
服务 作为一项 重大的 系统 工程 ,用 以判 断高校图书馆 的建
DOl1 3 6 / . s .0 8—0 2 .0 2.5.4 :O.9 9 ii n 1 0 s 8 12 1 0 00
[ 中图分类号]G5. [ 207 6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8 02 21)0 — 18 0 0 — 81( 2 5 06 — 4 0 0
Di i l n o ma in Reo r e n e vc so ie st b a y gt f r t s u c sa d S r ie fUnv ri Li r r a I o y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
综述
图书馆作为大学的核心资源,对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很强的实际意义和战略意义。
本文就本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设计与规划,力求为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与提供参考。
建设目标
1. 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全天候、全方位、高效快捷的图书馆服务。
在多样化的服务形式中,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2. 打造数字图书馆
建设数字化知识资源库,建立学术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最大化利用信息资源,提升文献检索和知识获取能力。
3. 强化自身管理
通过自身管理信息化建设,提升系统化和科学化,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在运营过程中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完善馆内信息化管理流程和服务流程。
4. 实现现代化运营。
实体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

实体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实体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现代图书馆建设的重要趋势之一。
但是,实体图书馆仍然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场所,因此,实体图书馆需要融合数字化技术,建设智慧化图书馆,以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本文提出了一份实体智慧图书馆建设方案。
一、基础资源建设1、信息化系统: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化图书资料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图书征订、采编、编目等一系列流程,有效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2、图书馆收藏建设:精选优质的中外文图书,全面覆盖学科领域,并针对学科热点、前沿、重点领域及历史文化遗产、地方文献等特色资源进行周全策划和建设,为读者提供数量丰富、各具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
3、场馆硬件建设:为读者提供一个舒适、安全、便捷、和谐的学习、休闲、交流空间。
通过场馆硬件建设,提供专业的环境控制、阅览座椅、书架、电子读者室设施、应急设备、视频监控等设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突出实体图书馆的文化与服务价值。
二、数字化资源建设数字化资源建设是智慧化图书馆建设的核心。
具体包括:1、数字化馆藏数据库:前沿数据库系统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开展数字馆藏抢救性保护、数字馆藏开发、数字化浙江以及面向全球展示、整合、应用等工作,扩大数字馆藏服务范围,提高学术信息服务水平。
2、数字阅读平台:建设专业化的数字阅读平台,为师生提供了在网上阅读图书、期刊、报纸、学位论文等的服务,使读者随时随地、自由便捷地获取信息。
3、数字文化展示中心: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数字文化展示中心,集成图书、影像、声音等各种文献信息形式,以点面结合的方式,构建面向全球的数字文化展示中心。
同时,通过数字文化展示中心,推动其他社会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开发、推广,促进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智慧化服务建设实体智慧图书馆对外服务不再是简单的借阅和咨询,而是打造成为内容多样、服务贴心、智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具体包括:1、智能查询系统:通过实体查询终端、移动设备查询、智能嵌入式查询等各种便捷查询方式,实现多元化的图书检索、文献导航、专题查询等功能。
智慧图书馆建设与管理

智慧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智慧图书馆是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图书馆进行升级与改造的产物,旨在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通过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可以实现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为读者提供更加便捷、个性化的服务。
一、智慧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意义1. 丰富的数字资源:智慧图书馆可以通过数字化手段将纸质图书、期刊、报纸等资源转化为数字形式,使得读者可以在线浏览、检索和借阅,大大丰富了图书馆的资源种类和数量。
2. 网络化的服务:智慧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技术,为读者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在线服务,无论身处何地,读者都能够方便地查询图书馆的资源信息、借阅图书、预约座位等。
3. 智能化的管理:智慧图书馆可以通过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实现对图书馆资源的自动化管理,包括自动化采编、自动化存储、自动化借阅等,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效率。
4. 个性化的服务:智慧图书馆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读者的借阅习惯、阅读偏好等信息,为每个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二、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关键要素1. 建设和整合数字资源:图书馆需要将纸质图书、期刊等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并建设一个统一的数字资源管理平台,以便读者能够方便地在线检索、浏览和借阅。
2. 搭建网络化的服务平台:图书馆需要建设一个网络化的服务平台,为不同终端设备提供统一的接口和用户界面,读者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设备方便地获取图书馆的服务。
3. 构建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图书馆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化的图书馆管理系统,通过自动化技术对图书的采编、存储、借阅、还书等流程进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4. 数据分析与个性化推荐:图书馆需要收集读者的借阅行为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以了解读者的阅读需要和偏好,从而为每个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推荐服务。
三、智慧图书馆建设与管理的挑战和解决方案1. 技术挑战:智慧图书馆建设涉及多种技术手段的应用,需要图书馆具备相应的技术人员和技术支持能力。
图书馆与文献资源建设

CHAPTER 05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未来发展
数字化与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数字化资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书馆将更加 注重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包括电子图 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以满足用 户对便捷、高效的信息获取需求。
信息化服务
图书馆将借助信息化手段,提供更加 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如个性化推 荐、智能检索、数据分析等,提升用 户的信息获取体验。
图书馆与文献资源的相互影响与促进
图书馆的馆藏建设与文献资源的数量、 质量密切相关,馆藏资源的丰富程度和 品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和学术影响力。
图书馆通过不断优化馆藏结构、提升馆 藏品质,推动文献资源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图书馆与文献资源的相互影响与促进是 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图书馆不断适应 学术发展和读者需求的变化,积极探索 创新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以实现文献
图书馆与文献资源建设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8
CONTENTS 目录
• 图书馆概述 • 文献资源建设 • 图书馆与文献资源的关系 •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挑战与对策 • 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未来发展
CHAPTER 01
图书馆概述
图书馆的定义与功能
定义
图书馆是收集、整理、保存和提 供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学习和 研究的场所。
CHAPTER 03
图书馆与文献资源的关系
图书馆是文献资源的重要载体
图书馆作为文献资源的集中地, 承担着保存、整理、传播文献资 源的重任,是文献资源的重要载
体。
图书馆通过收集、整理、保存各 种类型的文献资源,为读者提供 了一个系统、全面的文献资源保
障体系。
浅谈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

第21卷第3期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9月堕:至!,№:兰丝墅咝堡蛩墅咝墼型笪型垡基婴墅:2坚浅谈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王英(新乡学院图书馆,河南新乡453000)摘要:文章介绍了数字化图书馆的概念、特征。
通过建设数字化图书馆,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信息交流诸方面彻底改变传统图书馆的模式,使图书馆工作融入整个社会信息存储、检索、利用、分析和服务的网络体系中。
关键词:网络环境;数字化图书馆;共建共享中圈分类号:G250.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25【2008)03砌2d03作者简介:王英(1959-),女,河南新乡人,馆员。
研究方向:数字图书馆。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环境给传统的图书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当今世界正在阔步进入信息时代,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的保存地和传播者,在信息时代自然应该加快自身的发展和变革,因此数字图书馆应运而生就是必然的了,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实际上主要是信息资源的建设,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不仅是图书馆工作的目标,也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
数字图书馆建设必须加强相互问合作,彼此遵守相关的协议,联合攻克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促进知识的融合和资源的共享,加强全方位大协作已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的必然。
[1】一、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建设的内容图书馆数字化信息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传统馆藏文献信息的数字化转换(如书目回溯建库、特色数据库、期刊篇目库、书刊全文库等)、商业性学术数据库购买(如中外文全文库、文摘题录库、引文库等)、网络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如网络导航、网上资源下载与保存等)。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可以进行数字化处理的信息量非常庞大,但是任何一个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都不可能涵盖所有的信息资源,而必须对其进行适度的控制。
这不仅仅是基于信息精选的重要意义的考虑,更是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各种内在因素协调发展的需要。
读者的信息需求特点、建设成本、信息产权、信息质量、建设时效等是图书馆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对相关信息进行精选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

第一节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平台的构建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文字、图像和音频的存储技术使信息记录的保存产生了变革。
因特网技术使信息的传递产生了质的飞跃。
这个演变进程,深刻地引起了图书馆的嬗变。
一、文献信息呈现出多元性、准确性和高效性的需求特点因特网把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推向了全方位的、网络化的新阶段。
图书馆集信息的搜集、加工、储存、传播、再造于一身,具有教育和提供信息服务的双重职能。
用户对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图书馆文献资源组织和服务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信息咨询在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文献信息的服务需求更是呈现出了多元性、准确性和高效性知识经济时代与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构建信息服务平台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1.构建信息服务平台一一实现网络化信息服务的基础构建信息服务平台是实现网络化服务的基础。
图书馆是一个信息界面是一个以数字化知识资源为基础,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平台的服务系统。
构建这个服务平台的基本要素为信息挖掘、信息参考咨询个性化信息推荐、信息定制和人性化信息服务等,文献资源的数字化建设是图书馆收藏的所有资源实现网络化信息服务的前提条件。
构建信息检索系统,信息挖掘检索。
信息挖掘是指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是指从数据仓库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
一是信息挖掘又是知识发现过程的一个基本步骤。
数字图书馆提供各种类型的、容量十分巨大的图像、图形、文字、语音到电子文档等各种媒体类型的数字资源,如网上资源、数据库资源、各种多媒体资源等等。
二是通过挖掘检索,可以从数据仓库或信息存储中提取有用的知识、规律或高层信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
有用资源都是通过信息挖掘检索而形成的。
拟定网络信息资源不同的检索系统。
一是启动图书馆OPAC联机信息查询系统,可以提供馆藏书目数据,特色文献数据库等馆藏信息的多途径检索实现馆藏资源的网络公共检索机制。
二是建立数字化期刊、会议论文、图书等全文文献数据库智能化检索系统,用户可以选用适合自己的途径查询到所需信息的原文,由信息的多次满足转变为一次性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