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常见流行性病害及防治

合集下载

甘蔗主要病害

甘蔗主要病害

甘蔗主要病害介绍甘蔗病害共有120多种,现在将主要的一些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甘蔗xx病甘蔗凤梨病使下种的种茎受害不能发芽,造成发芽率低,出现缺苗而影响产量;贮藏的种茎受其害即引起腐烂,损失严重。

(1)病状及发病规律①主要病状:凤梨病主要为害甘蔗种茎,也为害宿根蔗头和有伤口的蔗茎。

感病初期,种茎两端切口出现红色,数天后切口处变为黑色,纵剖种茎有凤梨(菠萝)香味,故称凤梨病。

当菌丝通过茎节而侵入节间时,种茎节间变红褐色至黑褐色,种茎髓部变为煤黑色,全部组织死亡,蔗芽也死亡。

②发病规律:凤梨病菌是伤痍寄生真菌,病菌从切口或伤口侵入,继续向内部组织扩展蔓延,使组织和蔗芽死亡。

病菌大型孢子在土壤里可以存活数年之久,可以随气流、水、老鼠、昆虫、工作人员和工具等传播而引起重复感染。

(2)预防方法①选用抗病或萌芽力强的品种。

台糖134、台糖172较易感病,其他品种抗病性较好。

②用梢头蔗茎做种。

梢头蔗茎发芽力强,发病较轻。

③种茎消毒。

斩好蔗种后,用50%多菌灵1000倍稀释液浸泡5-10分钟;也可以用50%苯来特500倍稀释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稀释液浸泡10分钟;也可以用多菌灵300-400倍稀释液浸泡5-7分钟。

④冬、春植蔗覆盖地膜能保温、保湿,使甘蔗提早萌芽,提高萌芽率。

⑤整地要精细,地要平,搞好排灌设施,避免植蔗沟长时间渍水。

⑥实行轮作。

2、甘蔗xx(甘蔗黑粉病)(1)病状及发病规律①主要病状:感病甘蔗植株梢头长出一条黑色鞭状物,称为黑穗,长达数厘米至几十厘米,感病的多为宿根蔗高位芽以及无叶鞘保护的种茎蔗芽长成的植株。

感病初期蔗苗生长不良,叶片细、,黄绿色,基部节间极短,以后提早1-3个月拔节伸长(冬、春植蔗和宿根蔗的感病植株4-5月伸长),蔗茎细,节间长,明显比其他蔗苗高。

随着病情的发展,生长点长出黑穗,有时1感病植株基部细小的分蘖也感病并陆续长出黑穗,而从地下长出的粗壮分蘖则较少感病。

甘蔗主要病害的鉴别与防治

甘蔗主要病害的鉴别与防治

甘蔗主要病害的鉴别与防治甘蔗螟虫甘蔗螟虫(甘蔗钻心虫)是为害较普遍而严重的一类害虫,以幼虫蛀入甘蔗幼苗和蔗茎为害。

在甘蔗苗期入侵生长点部位,造成枯心苗;在甘蔗生长中后期入侵蔗茎,造成虫孔节,破坏蔗茎组织,使蔗糖分降低,且易出现风折茎或枯梢,降低产量。

甘蔗伸长期受虫害造成“死尾蔗”。

甘蔗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受多种螟虫为害。

为害严重、较常见的甘蔗螟虫有5种:黄螟、白螟、条螟、二点螟、大螟(紫螟)。

蔗螟的为害时间及为害程度等因自然生态环境、作物品种不同而异。

因此要因地制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各种甘蔗螟虫的形状及为害状,简要作一介绍。

枯心苗一孔位于地上,孔大,附近暗红,虫体淡紫――紫螟位于地面,叶鞘有横列孔洞(羽化状),虫体黄白――白螟位于地下,多在节及根带附近,虫体污黄――黄螟多孔直道,虫体有5条纵线――二点螟横道,虫体有4条纵线――条螟枯梢和螟害节枯梢(扫把尾),梢头死亡,侧芽丛生,有一羽化孔――白螟孔位于芽或根带附近,蛀道短――黄螟孔大,鞘内多虫粪,多在嫩节――紫螟孔附近枯黄,蛀道有横向――条螟孔附近不枯黄,蛀道无横向――二点螟防治方法:(1)消灭越冬蔗螟,减少虫源:甘蔗收获后及时清除蔗田残、枯叶茎,就地集中烧毁;将蔗田浸水3天,消除越冬虫源;此外,选择无螟害的健壮蔗苗作种,用石灰水浸种;实行轮作。

(2)割除枯梢:割除枯梢,可以显著减轻为害。

(3)及时处理枯心苗:拔除枯心苗或人工杀灭蔗螟幼虫。

(4)药剂防治:①苗期以二点螟为主的蔗田,甘蔗下种后,盖上基肥,每亩施用2%乐果粉10千克或3%呋喃丹颗粒剂3一4千克,均匀撒施于蔗沟内,再覆土,整个苗期不再防治,螟害枯心显著减少,对天敌伤害也最小,同时还可防治蔗龟等地下害虫及白螟。

如果下种时没有施药,可在甘蔗萌芽后枯心苗发生前,按上述方法补施一次,或掌握在第一代二点螟孵化时用50%杀螟丹(巴丹)500倍喷雾,或用25%杀虫脒200倍液喷雾。

②发现刚孵化的条螟幼虫集中于甘蔗心叶食害,造成“花叶”时,可用50%杀螟丹1000倍液,每亩喷100干克;或用90%敌百虫结晶500倍液喷雾,或用25%亚胺硫磷500倍液喷雾,或用25%杀螟清500倍液喷雾。

甘蔗的病害防治,详解甘蔗病害防治方法

甘蔗的病害防治,详解甘蔗病害防治方法

甘蔗的病害防治,详解甘蔗病害防治方法
凤梨病是甘蔗常见的病害之一,需将温度控制在恒温条件小,同时使用多菌灵药剂进行消毒,在高温以及潮湿的环境中甘蔗容易患有赤腐病以及黑穗病,需在播种之前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后期养殖需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

甘蔗病害防治方法
1、凤梨病
凤梨病是甘蔗的病害防治之一,甘蔗由于感染上病菌,患病处会呈现红色,若是不及时的进行治疗,植株会有红色转变为黑色,同时甘蔗会散发处一种凤梨的香气,此时可喷洒多菌灵药剂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同时将温度提高。

2、赤腐病
赤腐病也是甘蔗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是危害到甘蔗的茎叶,病症初期会长出很多的白色圆形斑状,所以在播种之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避免处在高温以及保湿的环境中,期间不可过量施加氮肥,每隔一个月的时间可喷洒百菌清溶液进行消毒处理。

3、黑穗病
甘蔗患有黑穗病主要由于受到真菌的侵害,此病害多半发生在高温以及高湿的环境中,栽种之前需使抗病性的品种,之后可使用0.5%甲氧乙氯汞浸湿种子进行消毒处理,若是发现甘蔗患有此病,需及时
的将其拔除并喷洒专门的药剂。

4、螟虫
螟虫的繁殖能力特别的强,一年四季均可进行繁殖,使甘蔗植株容易出现折断现象,在甘蔗收割之后可将残叶以及病枝及时的处理掉,同时放水浸泡田地2~3天的时间,同时使用多菌灵溶液进行消毒处理,可减少此虫害的发生。

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高效低毒农药应用

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高效低毒农药应用

甘蔗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高效低毒农药应用投资人本文主要介绍甘蔗区的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并提出适合在甘蔗生产上可以应用的高效低毒农药,为提高甘蔗产量及稳定发展提供可行依据。

甘蔗通过蔗茎进行无性繁殖,因其经济价值高和营养价值丰富,近年来种植面积逐年增大。

但是目前由于常年连作及化学农药滥用,导致甘蔗病虫害日趋积累且逐渐加重,影响蔗糖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本文对当前甘蔗生产上主要发生的几类重要病虫害进行探讨,提出适合的防治技术,供蔗区参考。

1 甘蔗常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1.1 甘蔗黑穗病1.1.1 主要症状及发病条件甘蔗黑穗病主要危害甘蔗梢头、叶片等部位,梢头受害的主要症状是长出一条向下的黑色鞭状物,鞭外部形成黑粉,又称黑粉病。

该病初侵染源为宿根病蔗及带菌土壤,孢子可以借助雨水、气流及昆虫进行传播,春季高温多雨有利于该病的流行,通常宿根蔗田比新植蔗田发病重,宿根年限越长,发病越重。

1.1.2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目前在生产上主要抗病品种有粤糖63/237、川蔗7号、粤糖57/423及云蔗71-388;清理病穗、实行轮作:收获后要及时清理田间的病穗,病株残茬并集中烧毁;实行轮作:与玉米、甘薯、水稻、花生等作物进行轮作;种苗消毒处理:用55?热水浸种30min,再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0倍液进行消毒或直接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石灰水浸种24h即可。

1.2 甘蔗凤梨病1.2.1 主要症状及发病条件甘蔗凤梨病是甘蔗萌芽期间最主要真菌性病害之一,受害后主要症状为不能萌芽,后逐渐变黑,产生很多煤粉状物。

病甘蔗种和土壤是主要的初侵染来源,高湿和低温有利于病害的流行,另外甘蔗田积水、土壤粘重发病较重。

1.2.2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在右江选择的抗病品种有粤蔗64/395、广东3号等;加强田间管理:要及时拔除带病的植株,清理田园,增施氮肥,与玉米、花生进行合理轮作;种苗处理:可用50%的多菌灵800倍液浸种10min或使用3%的石灰水进行浸泡2h。

夏秋季甘蔗流行性病害防治

夏秋季甘蔗流行性病害防治

汇报人:日期:夏秋季甘蔗流行性病害防治防治方法防治方法症状甘蔗锈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甘蔗的叶片和叶鞘。

病斑呈黄色或黄褐色,圆形或椭圆形,有明显的边缘。

病斑表面有橙黄色的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如对锈病有抗性的品种。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甘蔗的抗病能力。

在发病初期喷洒三唑酮、烯唑醇等唑类杀菌剂进行防治。

锈病症状甘蔗褐斑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主要侵染甘蔗的叶片。

病斑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呈灰白色至浅黄色,边缘呈深褐色至紫色。

多个病斑可连成大斑,使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选用抗病品种,如对褐斑病有抗性的品种。

加强田间管理,提高甘蔗的抗病能力。

在发病初期喷洒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唑类杀菌剂进行防治。

症状防治方法甘蔗种苗带菌气候因素土壤环境030201病害病因风雨传播昆虫传播灌溉水传播人为传播传播途径种植抗病品种合理密植,避免过密导致通风不良,影响甘蔗生长。

控制灌溉水量,避免水分过多导致甘蔗根部腐烂。

定期清理蔗田,保持田间卫生,减少病菌滋生。

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甘蔗生长。

合理搭配氮、磷、钾等元素,满足甘蔗生长所需营养。

定期巡查蔗田,发现病株及时清除。

对病株进行集中处理,避免病菌传播。

使用药剂防治,对病株喷洒杀菌剂,抑制病菌繁殖。

及时清除病株残体根据甘蔗发病症状及发病原因选择药剂根据甘蔗生长阶段及生长环境选择药剂选择低毒、低残留、环保型药剂药剂选择原则苯醚甲环唑丙环唑防治甘蔗黑穗病、锈病、叶斑病等病害,稀释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吡唑醚菌酯代森锰锌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发病初期夏秋季是甘蔗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病害容易流行的季节。

在气候变化时,要特别注意加强甘蔗的病害防治。

气候变化时农事操作后定期检查多次防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要根据病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采取科学的防治方法。

如使用化学农药时,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甘蔗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合理安排防治时间在夏秋季甘蔗生长过程中,要根据甘蔗的生长情况和病害发生情况,合理安排防治时间间隔。

甘蔗病虫害防治方案

甘蔗病虫害防治方案

甘蔗病虫害防治方案甘蔗病虫害防治方案1. 引言甘蔗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种植。

然而,甘蔗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严重影响了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甘蔗病虫害的发生,在本文档中提出了甘蔗病虫害防治方案。

2. 病害防治2.1 红蜘蛛红蜘蛛是甘蔗上常见的害虫之一,其寄生并破坏甘蔗的叶片。

为了防治红蜘蛛,可采取以下措施:- 定期巡视甘蔗田,发现红蜘蛛及时采取手动清除或喷洒杀虫剂的方式进行控制。

- 推荐使用生物防治方法,例如引入天敌,如某些螨虫和捕食性节肢动物,来控制红蜘蛛数量。

-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注意使用剂量和喷洒时机,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2 甘蔗条斑病甘蔗条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常见病害之一,会导致甘蔗叶片出现黄化和条斑状病斑。

以下是对甘蔗条斑病的防治方法:- 使用抗病品种进行种植,选择抗性较强的品种将有助于减少条斑病的发生。

- 预防病原菌传播,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和病叶,消灭病源。

- 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提高甘蔗的抗病能力。

- 注意甘蔗的灌溉和排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避免水分过多和过少对病害的影响。

3. 虫害防治3.1 甘蔗象甲甘蔗象甲是危害甘蔗的重要害虫之一,会导致甘蔗的心叶蔫黄、豁口、以及蔗茎被啃食。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虫害防治方法:- 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投放陷阱,并使用适当的虫害诱捕剂,吸引甘蔗象甲进入陷阱,减少其数量。

- 使用杀虫剂喷洒防治,根据成虫孵化周期和甘蔗生长周期合理选择喷洒时机。

- 注重甘蔗田的清洁,减少病虫害的滋生环境,避免杂草和积水。

3.2 甘蔗叶螟甘蔗叶螟是引起甘蔗叶片严重损害的害虫,会导致甘蔗叶片被啃食,影响光合作用和营养吸收。

以下是对甘蔗叶螟的防治方法:- 选择抗性强的甘蔗品种进行种植,提高甘蔗的自身抗性。

- 定期巡视甘蔗田,发现甘蔗叶螟的蛀迹和粪便,及时喷洒杀虫剂进行控制。

- 引入天敌,如椿象等捕食性昆虫,进行生物防治。

4. 结论甘蔗病虫害是严重影响甘蔗产量和质量的问题。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甘蔗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主要用于生产砂糖和其他甜味产品。

在全球范围内,甘蔗的种植面积与产量均排在前列。

为了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高产栽培技术,并且及时有效地防治甘蔗病虫害。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甘蔗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的相关内容。

一、甘蔗的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甘蔗生长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也比较高。

一般来讲,甘蔗适宜于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对于土壤的pH值,最适宜的范围是6.0~6.5。

2. 种植季节:甘蔗的最佳种植季节是春季和夏季,一般在3月至5月或者9月至11月这两个时间段进行种植。

3. 良种选育: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质良种进行种植,能够显著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4. 种植密度:甘蔗的种植密度对产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一般来说,每亩地的种植量在15000~20000株之间较为适宜。

5. 施肥管理:甘蔗是一种喜欢养分的作物,对肥料的需求量比较大。

在施肥方面,应根据田间土壤的情况,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养分,丰富土壤养分,提高产量。

6. 灌溉管理:甘蔗对水分的需求比较高,在干旱季节需要适时浇水。

但是在生长初期和收获前期要注意不要积水,避免水涝导致甘蔗发生病害。

7. 田间管理:及时进行甘蔗的除草、松土、培土、翻耕等田间管理工作,保持田间通风透光,有利于甘蔗的正常生长。

8. 病虫害防治:甘蔗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发现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确保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二、甘蔗的病虫害防治1. 甘蔗蛾:甘蔗蛾是甘蔗上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幼虫以甘蔗叶片为食,严重影响甘蔗的生长发育。

对此,可采取喷施低毒、高效的杀虫剂进行防治。

2. 甘蔗蚜虫:甘蔗蚜虫主要危害甘蔗嫩叶,严重时可导致叶片卷曲和发黄。

防治方法:可在发病初期用75%敌敌畏乳油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或者在病株附近搭放蚜虫板进行黏虫。

3. 白腐病:白腐病是甘蔗的常见病害,会造成甘蔗地下部腐烂,导致甘蔗倒伏。

甘蔗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甘蔗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甘蔗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甘蔗,那可是甜蜜蜜的宝贝呀!但要是被病虫害给盯上了,可就糟糕啦!咱先说说甘蔗常见的病虫害都有啥。

甘蔗凤梨病,就像个小恶魔,专门在种苗上搞破坏。

甘蔗赤腐病呢,也不甘示弱,让甘蔗变得病恹恹的。

还有甘蔗螟虫,哎呀呀,把甘蔗咬得千疮百孔。

那可咋办呢?首先,咱得从选种开始。

就像盖房子要选好地基一样,选好甘蔗种苗那可是至关重要的。

要挑选那些健康、无病虫害的种苗,这就好比挑选手下的精兵强将,能在一开始就占据优势。

你想想,要是一开始就选了些病歪歪的种苗,那后面还怎么打胜仗呢?接着就是土壤处理啦。

给甘蔗一个好的生长环境,就像给宝宝准备一个温暖舒适的小窝。

把土壤翻耕好,晒晒太阳,杀杀菌。

这就像是给土壤洗了个“阳光浴”,把那些坏家伙都赶跑。

还可以施一些有机肥,让土壤更肥沃。

土壤好了,甘蔗才能茁壮成长呀!然后呢,田间管理可不能马虎。

及时除草,就像给甘蔗清理出一片干净的战场。

别让那些杂草跟甘蔗抢营养呀!浇水也要恰到好处,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这就跟人喝水一样,喝多了喝少了都不舒服。

发现病虫害要及时处理,可不能拖拖拉拉。

要是不赶紧处理,那病虫害可就会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到时候可就麻烦啦!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安全性和稳定性那是相当重要的。

咱不能为了治病虫害就乱用农药呀,那可不行。

要选择那些低毒、高效的农药,既能把病虫害治住,又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太大的危害。

就像医生给病人开药一样,得对症下药,还得考虑副作用。

再说说应用场景和优势。

甘蔗病虫害防治可不仅仅适用于大片的甘蔗田,小农户的甘蔗地也同样适用。

优势嘛,那可多了去了。

提前做好防治工作,可以大大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甘蔗的产量和质量。

这就好比给甘蔗穿上了一层“铠甲”,让病虫害无从下手。

而且,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法还能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土地更加健康。

我给你讲个实际案例吧。

有个农户老张,以前他种甘蔗的时候不怎么注意病虫害防治,结果甘蔗老是生病,产量也不高。

后来他听了农技人员的建议,从选种开始就严格把关,做好土壤处理和田间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蔗凤梨病
1、发生与危害
各蔗区均有发生,是甘蔗萌芽期重要病害。

从蔗种
切口、蔗桩断面侵入,感病初期常发出凤梨(波萝)香味,病菌沿病
部蔓延到蔗芽,使蔗种不到萌发就死亡。

由一种真菌引起,寄主范围
很广,除甘蔗外还有凤梨、香蕉、玉米、芒果等。

初次侵染来源主要
是带病菌的蔗种和土壤。

长期低温和高湿是本病发病严重的两个主导
诱因。

土壤粘重的蔗田,灌溉后立即犁翻,整地种植,造成土壤板结,
蔗种萌发缓慢,病害常常严重发生;春植蔗下种后遇低温阴雨,土壤
排水不良时,发病严重;连作病重;蔗种运输、堆积时间长也易感病。

2、防治
选种抗病良种;选用无病健壮蔗苗作种;选用梢头苗做种;掌握下种适期;冬植、早春植蔗采用地膜覆盖;种苗消毒、浸种处理:2%-3%石灰水浸种12-24小时或50%多菌灵、70%甲托800-1000倍液浸种3-5分钟;秋植采种及早春收砍宿根易发生凤梨病引起败蔸,用2%-3%石灰水或50%多菌灵、70%甲托600-800倍液喷淋蔗桩。

二、甘蔗黑穗病
1、发生与危害
是一种世界性的重要病害。

近年来,在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等主产蔗区普遍发生,并呈日趋加重之态势,特别在旱地蔗及宿根蔗地上更为严重。

抗病性较强品种发病率低于10%,感病品种发病率可高达50%以上,严重的甚至高达80-90%,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被害蔗梢头长出一条黑色鞭状物称黑穗。

患病蔗株在未产生鞭状物时,可从蔗叶变小而狭长、淡绿、顶叶尖挺,茎细、节疏,分蘖增多成丛簇状等特征来鉴别,发病严重时大量蔗株不能正常生长,使有效茎数减少,造成减少。

由甘蔗鞭黑粉菌引起,有小种分化,大陆2个小种,台湾3个小种;夏威夷、巴西、巴基斯坦等报道多个小种。

带病蔗种是远距离传播的来源;在病区初次侵染的来源也是带菌蔗种。

冬春长期干旱而夏季雨水偏多,常暴发流行;宿根蔗比新植蔗发病重,宿根年限越长发病越重;川糖61-408、桂糖12、新台糖22号、闽糖69-421等感病,选3、闽糖70-611、云蔗71-388、云蔗81-173及等抗病。

2、防治
选种抗病品种;种苗处理:2-3%石灰水浸种24小时;50℃热水浸种2h;选择无病或少病种苗:在热水处理的基础上建立无病苗圃;清除田间侵染源,及时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合理轮作。

三、甘蔗梢腐病
1、发生与危害
各蔗区均有危害,感病品种,发
病严重,常使大量蔗茎枯死。

受害蔗
降低糖份达3-5%,降低重力纯度
7%。

初期嫩叶基部处呈现黄白色大
斑,幼叶变形、扭曲,有时形成皱纹
状,病菌从嫩叶侵染至生长点使梢头腐烂而死。

属真菌性病害,中间寄主甚多。

初次侵染主要是病株和腐生在土表病株残余部分的分生孢子。

高温高湿、通风不良、偏施氮肥等因素有利此病发生流行;在久旱后遇雨或干旱后灌水过多,都易诱发此病,云南蔗区7-10月极易发生。

2、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合理施肥;及时清除病株;甘蔗收获后,认真清除病叶及病株残体;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苯来特600-1000倍液或1%波尔多液喷雾,每周一次,连喷2-3次,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四、甘蔗褐条病
1、发生与危害
是危害甘蔗叶部的重要病害之一,各蔗区均有分布。

发病严重田块,一般减产18-35%,重的可达40%以上,蔗糖分降低15-30%。

病斑最先发生于嫩叶,初期透明水渍状小点,后变为黄色,病斑中央出现红色小点,后期病斑变成红褐色,周围有黄晕,与眼斑病不同,没有坏死病条。

发病严重时,条斑合并成大斑块,使叶片提早干枯,甘蔗生长受抑制,叶片减少,植株矮小,造成减产减糖。

属真菌性病害。

田间病株残叶初次侵染菌源,病部中病斑大量产生分生孢子后,借气流传播蔓延。

瘦瘠或缺磷的土壤上发生严重;宿根蔗较新植蔗发病重;低温多雨、长期的阴雨天易暴发流行;台糖134、选3、桂11等易感病;川糖61-408、云蔗89-151、云蔗89-7、桂糖17及新台糖系列等较抗病。

2、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培肥土壤,增施有机肥,适当多施磷钾肥;去除发病严重病叶;剥除老脚叶,间去无效、病弱株;发病中心用50%多菌灵、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7天喷一次,连续喷施2-3次。

五、甘蔗锈病
1、发生与危害
滇西南蔗区逐年扩展、加重危害重要病害。

一般减产15-30%,重的可达40%以上,蔗糖分降低10-36%。

初期长形黄色小斑点,色泽变褐色至橙褐色,周围有黄色晕环。

后期病斑因夏孢子堆呈脓疱状,最后病斑变黑色,叶组织坏死。

真菌性病害,由屈恩柄锈菌和蔗茅柄锈菌引起。

田间病株残叶和其他中间寄主是主要侵染来源。

雨多、露水重、湿度大易流行;管理不善、土壤贫瘠、生长差田块发生较重;垄垦80-27、选3、桂糖12、桂糖15、桂引9号等易感病,闽糖70-611、云蔗81-173、云蔗89-151及新台糖系列等较抗病。

2、防治
选种抗病品种;加强水肥管理;剥除老叶、间去无效病弱株;割除发病严重病叶;收砍后及时清除残叶;发病初期可用0.5-1%波尔多液、97%敌锈钠、65%代森锌、12.5%烯唑醇或75%百菌清等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喷2-3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