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成本内部化及其对国际贸易影响
环境关税的贸易效应分析

环境关税 是指 以保 护环境 的名义对 进 出 口商品所 征收 的关税 。 根据大卫 ・ 李嘉 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 自由贸易政策能 让具有不 同资 源禀赋的国家发挥其最大优 势 , 但这一 政策无 法将对环境有利的生产体现 出来 。 随着环境 保护运动在全球 的兴起 , 许多 国家通过征收环境关税来达到环境保护 的 目的 , 通过关税 的形式把环境 费用 有效地分摊给 污染 者 , 使环境 成 本 内在化 , 而使环境 费用包含在 国际贸易商 品价格 中 i 进 l l 。 环境关税通常包括进 口环境关税 和出 口环境关 税两种 : 进 口环境税是指对 污染 环境 、 响生态的进 口产 品征 收 影 进 口附加税。 收对象是进入境 内的严重污染或 预期 污染环 征 境但又难 以治理 的原材料 、 品及大量 消耗 能源和 自然资 源 产 的工艺 、 生产设备 。主要包括两类 : 一是最终产 品 、 中间产 品 和原材料在使用过程 中会对环境产 生污染 , 如汽车 、 药 、 农 清 洁剂等 ; 二是消 费过程产 生的残余 物对环境 有害 , 商品包 如
摘
要: 环境关税作为与环境有关 的贸易措施被越来越 多的国家使 用, 实质是借助价格机制使 国际贸易商品的 其
环境 成本 内部 化 , 而 实现 利 用关 税 手 段 达 到 环 境 保 护 的 目的 。环 境 关税 的 贸 易效 应 主 要 包括 贸 易条 件 恶化 效 应 、 从 贸
易歧视 效应 、 贸易结构效应和 贸易优势效应 。当前 中国应研 究和制定环境 关税制度 , 既要 加强环境关税 的相 关立法工 作, 也要积极参与制定有关环境关税的 国规范 , 强与发展 中国 家的 团结与合 作。 加
关键 词 : 境 关 税 ; 易 效应 ; 策 选 择 环 贸 政 中 图分 类 号 : 804 F 1.2 文献标志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2 1 ( 0 0 1— 0 10 17 — 9 X 2 1 )5 0 2 — 4
经济学视角下的环境保护

经济学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并非仅仅是一种道德责任,更是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重要领域。
首先,我们要明白环境是一种资源。
就像土地、劳动力和资本一样,清洁的空气、干净的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等都是支撑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的重要资源。
然而,与传统的经济资源不同,环境资源在很多情况下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
这意味着,一个人的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对它的享用,例如大家都可以呼吸同样的空气。
但也正因为这种属性,容易导致市场失灵。
在没有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下,个人或企业可能会过度使用或滥用环境资源,因为他们无需为这种使用所带来的外部成本负责。
从生产的角度来看,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如果没有适当的环境规制,往往会忽视生产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例如,一些高污染的工业生产可能会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导致周边的土壤、水源和空气受到严重污染。
这种污染不仅会对当地居民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破坏生态平衡,影响农业、渔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从短期来看,企业可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利润,但从长期来看,环境污染带来的损失可能远远超过企业所获得的短期利益。
再看消费领域,消费者的需求和选择也对环境产生着重要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消费模式也在不断变化。
过度消费、一次性消费等现象日益普遍。
例如,大量购买和快速更新电子产品,导致电子垃圾的数量急剧增加;过度包装的商品,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
这些消费行为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加重了环境负担。
那么,从经济学的角度,如何解决环境保护的问题呢?环境税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手段。
通过对污染行为征税,将企业造成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使得企业在决策时不得不考虑污染带来的成本增加,从而减少污染排放。
例如,对碳排放征税,可以促使企业采取更环保的生产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排污权交易制度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环境绩效、环境成本内部化与环境保护一个研究综述

of environmental cost and intern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st
are
review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akeholders,it also analyzed
the game relationship among these stakeholders.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Internal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cost;Environmental protection;Review
(2)关于是否应考虑或有环境成本:现在很多 的关于环境成本的研究都只是界定了能够计量或 者是事实已经发生的支出和费用,但是对于或有 的环境成本,并没有做过多的研究,只是有的学 者提出企业应该计提或有环境成本准备金ⅢJ,但
万方数据
128
中国科技论坛
(2013年1月)第1期
对于将此类不确定是否支出的项目纳入环境成本 持怀疑态度。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学者在研究环境成本所 持有的特定的视角和目标不同,从不同的研究角 度去界定环境成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环境成本 无法形成统一规范的概念,但是都应当包含已明 确由本企业承受和支付的以环境保护支出形式承 担的实际费用等大家公认的环境成本。
Abstract:Sustainability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is facing with great challenges during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In this
paper,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vironmental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measure-
经济学视角下的环境保护

经济学视角下的环境保护在当今社会,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重要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环境保护并非仅仅是一种道德责任,更是一种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关键因素。
我们先来思考一下,为什么经济活动会对环境产生影响?经济的增长往往伴随着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
比如,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而在获取这些原材料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森林砍伐、矿产开采过度等问题,从而破坏生态平衡。
同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如果未经妥善处理直接排放,会严重污染空气、水源和土壤。
那么,环境保护对于经济发展又有何意义呢?良好的环境质量实际上是一种宝贵的经济资源。
一个干净、美丽、生态平衡的环境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比如一些以自然风光闻名的地区,如桂林、张家界等,其优美的环境成为了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撑。
而且,优质的环境能够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吸引高素质的人才,这对于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创新型经济至关重要。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忽视环境保护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成本。
环境污染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渔业受损、居民健康问题增加等,这些都会给社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例如,某些地区因为水污染导致渔业资源枯竭,渔民失去了生计,这不仅是生态的灾难,也是经济的重创。
同时,为了治理环境污染,政府和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这也是一种巨大的隐性成本。
相反,积极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通过采用环保技术和工艺,企业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一些企业通过改进生产流程,实现了废水的循环利用,不仅减少了对水资源的需求,还降低了污水处理的费用。
此外,环保产业的兴起也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
包括可再生能源开发、废弃物处理、环境监测等领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价值。
在政策层面,经济学原理也为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比如,通过征收环境税,可以将环境污染的外部成本内部化,促使企业减少污染排放。
我国贸易可持续发展的计量模型分析——基于环境成本内部化视角

基 于 环境 成 本 内部化 视 角
游 桂 云 张春 海
( 国海 洋 大 学 经 济 学 院 , 中 山东 青 岛 2 6 7 ) 6 0 1
摘 要 : 革 开 放 后 , 国 实施 了 以 出 口导 向为 主 的 发 展 模 武 , 改 我 以加 大 出 口力 度 来 促 进 经 济 的 增 长 , 现 了 我 实 国 经 济 与 世 界 经 济 的接 轨 但 贸 易使 生 产 规 模 放 大 , 之 我 国经 济 增 长 方 式 的 粗 放 型 特 征 , 易 的 快 速 增 长 在 某 加 贸 种 程 度 上 加 速 了我 国环 境 问题 日益 严 重 的进 程 。 通 过 对 影 响我 国 贸 易 可 持 续 发 展 的 因素 进 行 分 析 , 环 境 内部 化 从 视 角 对 我 国 出 口贸 易 可 持 续 发 展 提 出政 策 建 议 。 关 键 词 : 本 内部 化 ; 口 贸 易 ; 持 续 发 展 成 出 可
成 本 ( C) 和 , MS ME 之 即 C= MP C+ ME 其 中 , C;
MP C包 括生 产者 的直 接生 产成 本 , 即通 常 意 义上 的 商 品生 产成 本 ( 劳动 力 、 本 等 要 素成 本 ) 如 资 。ME C 包 括正 常使 用 环境 资 源 支 付 成 本 、 理 环 境 污 染 所 治 必 须支 付 的外 部成 本 , 以及 环 境 资 源 使 用 的机 会成
可证 的方式 实现 的 。 由于 是 以行 政 授予 的方式 向企 业 发放 排污 许可 证 , 业 以零成 本拿 到 了排污 权 , 企 环
中 图分 类 号 : 0 4 1 F 6 .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 6 23 5 ( 0 9 0 — 0 7 0 1 7— 3 X 2 0 ) 30 5-4
环境成本内部化探析

准确地 计 量企 业产 品 的真 正成 本,从而 为 绿色 G P的核 D
算 提供 真 实有效 的 依据 。 3适应 国 际 贸易竞 争机 制 的要求 . WT 的宗 旨在于 实 现 可持续 发 展,其 透 明度 和 公 平 O 竞 争原 则要 求 逐步 规 范和 消除 与 市场 经济 相悖 的政 策 和 规章 , 资 源价值 补 偿机 制 、 场竞 争机 制 等 。通 过 “ 建立 市 看 不见 的手 ” 作用 , 理 调节 要 素 流 动 方 向 、 构 和 规模 , 的 合 结
战略 高度 , 极主 动地 将 环 境成 本 内部 化 , 积 并予 以计量 , 以 便 科学 合理地 进 行生 产经 营决 策 。 2政府 政策 的要求 . 20 0 4年 3月,国家 环保 总 局 和 国家 统计 局 成 立双 边 合 作工 作小 组, 开始 联合 开展 绿色 G P的研 究 工作 。6月 D 底 , 行 了建 立 中 国绿 色 G P核算 体 系 国际研 讨 会, 式 举 D 正 提 出 了实行绿 色 GD P核算 。由此 可见 , 国家在宏 观 上 已经 将 环境 与 经济 、 发展 与生 态 紧密 地 结合 起 来, 就 要 求微 这 观 层面 上的企 业也 要实 行绿 色 会计 核算, 将环 境成 本 纳入
要求 将环境 成 本 内部化 。
圈
作者简介: 罗云桂, 江西井冈山学院招 生就 业指 导处讲 师, 主要研 究方向为经济管理。
一 .
环 境 成本 内部化 动 因分 析
未 包 括外 部 环 境成 本 , 环境 成 本 内 部化 , 能解 决 环 境 将 既
1 . 可持 续发 展 的要求 企业
循环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收稿 日期 :2 0.21 051-2
作者简介 :马期茂 ( r.,男 ,湖北恩施人 ,中南 民族 大学经济 学院硕 士研究 生 , 事国际贸易研究 。 17 ) 99 从
圈 洲~舢 唧
维普资讯
边疆经济与文化
2O 年 第 8 O6 期
贸易经济
中图分 类号 :F022 6 .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l7-4 9(06O -0 0 6250.2o )8 2 0
随着科学技术 的突飞猛进 ,国际分工 日 趋专业化 ,各国间贸易竞争也更加激烈 ,但是 WT O规则的不 断完善却限制了各国为保护本 国产业而设置的贸易壁垒 ,于是 ,不少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采用 诸如资源、环境标准等非关税贸易壁垒来保护本国的相关产业。循环经济 以其 “R 3 ”原则 ,提高了产品 和服务的出口竞争力 ,对克服国际贸易 中的非贸易壁垒具有重要意义。
( 中南 民族大学 经济学院 ,湖北 武汉 407) 304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 的发展过程 中,关税壁 垒作 用 日趋 削弱, 包括 “ 色壁 垒”在 内的 非关税壁 垒 日 绿
益 凸显。这些非关税壁 垒,对 中国发展对 外贸易,特别是扩 大 出口产 生 了很 大的影 响。面对 日 益严 峻 的非关 税壁 垒,中国要 高度重视,积极 应对,尤其是要全 面推进 清 洁生产 ,大力发展 循环 经济 ,逐步使 中国产品符 合 资源、环保等方 面的 国际标准。 关键 词 : 循环 经济;国际贸 易;环保 标准
后。
3 对外贸易受到 “ . 绿色贸易壁垒”的影 响。在全球化不断发展中,关税壁垒被 逐渐弱化 ,各 国纷纷 拿出 “ 绿色贸易壁垒” ,以环境保护为由来达到保护本国工业 , 增加本 国产品竞争优势 的目的。环境标准 增加 了我国与贸易国之间的摩擦 ,影响我 国对外贸易的稳定与发展。如 I 1 0 环境管理系统要求进入 S 40 O 0 欧盟 国家的产品从生产前到制造、销售 、使用 以及最后的处理阶段都要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有资料表 明,环境标志制度使我国约四十亿美元的产品无法出口,《 保护臭氧层国际公约》使得我国近五十亿美元 的产品出口面临各种麻烦 , 不少食品因其农药残 留量超出进 口国标准而难以出口。
韩玉军国际商务第2版框架知识点及课后习题解析

第1部分国际商务环境第2章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与社会差异2.1复习笔记考点一:概述企业从事国际商务活动的环境因素十分复杂,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之下,一个企业的发展,不仅受内部资源的制约,还受外部商务环境的影响。
商务环境可分为国内商务环境和国际商务环境,这两者又是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
国际商务环境有许多维度,如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环境等。
考点二: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体制,包括一国在对本国进行管理时所采取的结构、程序和活动。
一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它的经济体制和法律体系。
政治体制可以用两个相关的指标加以考察,一是对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重视程度,二是民主或集权的程度。
1.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个人主义(1)集体主义集体主义指集体目标优先于个人目标的一种政治体制。
在强调集体主义的环境中,当个人行为被认为与“社会利益”或者“集体利益”相悖时,其个人行动的权益就会受到限制。
(2)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一种社会学思想,主张社会应作为一个整体,由社会拥有和控制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并对其进行分配,其核心思想是建立国家所有制企业,使整个社会获益。
20世纪早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分裂为两大阵营:一是认为社会主义只有通过武装革命和专政才能成功的共产主义者;二是倡导通过民主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民主主义者。
(3)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指一个人应享有其经济和政治追求的自由。
个人主义有两个核心原则:①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表达的重要性;②强调只有通过让人民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才能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2.民主和集权(1)民主民主指政府是由人民直接选举或通过其所选代表间接选举出来的一种政治制度。
(2)集权集权指个人或一个政党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的一种制度,政治反对党派是受到限制的。
(3)民主、集权和集体主义、个人主义的关系民主往往和个人主义相连,集权通常与集体主义相连。
但可能有一个民主国家以集体主义价值为主导,也可能有一个集权国家敌视集体主义而鼓励一定程度的个人主义,尤其是在经济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成本内部化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摘要: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形成,各国以比较优势
生产产品进行贸易,全球范围内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的分配。随着全
球经济越来越一体化,世界贸易以空前的规模急剧扩大。然而世界
环境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冲击,环境保护主义者从另一个角度出发,
认为自由贸易是破坏环境最主要的因素,环境与贸易的关系备受关
注。本文以此为背景,阐述了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产生原因,重点分
析了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价格扭曲;国际贸易;环境成本;内部化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
10-0125-01
一、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产生与发展
贸易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复杂多层次的问题,但是贸易并不是引
起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环境资源作为一种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的公共物品,使用不当将产生负外部性;同时环境资源的隐性价值
被忽略,使得市场不能正确估价和分配,引发市场失灵。市场经济
需要政府干预,但政府不适当的干预和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
位”导致政府失灵。因此,环境与贸易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成
本外部性引起的市场失灵和干预失败导致的政府失灵。如果能消除
环境资源外在性的问题,使商品价格包含环境成本,市场便可以以
正确的价格信号为导向实施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政府对市场加以
的合理干预,这样便找到了环境与贸易之间的矛盾解决办法——将
环境成本内在化。
庇古在《福利经济学》中提出外部性导致私人成本和社会成不一
致,产生负外部效应,政府应通过征税、收费、补贴等行政手段来
解决环境问题。与庇古不同的是科斯认为产权是引起环境问题的主
要因素,环境的外部性的可以通过当事人之间的自愿的产权交易而
达到内部化。至此,环境成本内在化理论走向成熟,并广泛应用于
实践。
二、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影响
比较优势理论是将生产成本作为贸易参与国比较优势形成的基
础,认为一国应该出口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的产品,同时进口生产成
本相对较高的产品,从而使国家之间可以通过自由贸易达到双赢的
结果。要素禀赋学说认为比较优势的根源在于各国或各地区生产要
素相对禀赋不同,以及不同产品的生产在要素使用密集度上的差
别。可见,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一国产品比较优势的确立。
环境成本内部化使不同国家同一产品的比较优势发生了改变,传统
的国际贸易理论受到了挑战。
以大量消耗环境资源为代价实现粗放型经济增长的国家,如果其
环境成本过大,便失去其比较优势带来的竞争力。但事实上,各个
国家在环境标准、环境内部化程度等存在差异。反而是发达国家环
境政策和标准严格、环境内部化程度强,故往往处于环境比较劣势;
但发展中国家宁愿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发展经济中去,比较宽松的
环境政策和标准使之具有环境比较优势。值得注意的是,当以环境
比较优势为基础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得进行比较时,
便会发现发达国家获得更多的利益,而发展中国家对环境资源的破
坏最终会导致社会福利的下降,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环境成本内在化对国际投资的影响
生产要素的驱动是国际投资的一个重要动机,即跨国公司等投资
者利用国外较丰裕或低廉的生产要素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环境成本内在化后,资本将从环境成本高的行业中抽出转而投向环
境成本低的行业。同时,由于各个国家环境标准不同,内在化程度
存在差异,跨国公司就会改变其投资战略,将从环境成本内在化程
度高的国家向内在化程度低的国家转移。
在实际应用当中,发展中国家环境成本和环境内在化程度显然低
于发达国家,因此发达国家选择将污染严重和资源消耗大的产业转
移到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名正言顺”输出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
另一方面降低环境成本,享受投资带来的利润。而作为发达国家的
“污染避难所”的发展中国家则在国际投资中处于被动地位。
(三)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商品结构的影响
环境成本内部化一方面使污染严重的产品成本提高,价格竞争力
下降,加之越来愈严格的环境标准和逐渐增强的环保意识,这类产
业在国际贸易中将逐渐萎缩。另一方面环境成本低的产业则获得较
强竞争力,这类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生产和需求将会大大增长,更
加具有生存空间和潜力。在一个实行环境成本内在化的国际贸易体
系中,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将是那些科技含量比较高的产品,于是
企业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增加自己产品的竞争力而转向研发生产环
境成本低得高科技产品。因此国际贸易中技术密集型产品将增多,
商品结构将发生良性改变。
(四)环境成本内部化对国际贸易原则和政策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环境成本内部化可以使现存的许多贸易限制变得毫
无必要,促进和保障国际贸易更加自由化。但是因为各国环境标准
不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程度与实现方式也不一致,导致各国在国
际贸易竞争中的优劣势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对各国贸易政策提
出了新的要求。
对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言,该国企业长期在
低环境标准下生产,其产品虽然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但是环境竞
争力偏低,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就易导致下列情况的发生:一是本
国产品不符合其他国家环境标准,不能进入国际市场;二是在发展
中国家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不具备定价权,价格的需求弹性大;三
是由于环境成本内在化使本国产品价格上的竞争力下降,同时环境
竞争力又无法与外国产品抗争,部分国内市场将被外国产品占领。
而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则认为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
品是低环境标准下的“环境倾销”,为了使国内市场免受冲击,发
达国家便采取环境补贴等手段降低发展中国家产品的价格竞争力。
可见,环境成本内在化引发了国际贸易中新的矛盾与问题,而矛
盾的根源在于各国自然条件和工业进程的差异使各国存在不同的
环境标准,导致各国环境成本内在化程度不同。为了缩小这种差异,
在共同的环境目标下,各国之间环境政策的协调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赵玉焕.环境与贸易[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3-5.
[2]罗.我国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贸易的环境代价内部化:“两难”
及其化解[j].国际商务,2011(3).
[3]许.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在化问题探析[j].湘潭师范学院
学报,2009,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