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油液发热

合集下载

煤矿设备液压系统油温高的原因及预防方式分析

煤矿设备液压系统油温高的原因及预防方式分析
科 技 论 坛
・ 7 5・
煤 矿设备 液压 系统油温高 的原 因及预 防方式分析
王 勇
( 皖 北煤 电 集 团 恒 源股 份 公 司钱 郢 孜 煤 矿 产 品 事 业 部 , 安徽 宿州 2 3 4 0 0 0 )
摘 要: 煤矿设备 工作环境 恶劣 , 其 液压 系统 油温过 高的问题 十分常见 , 因此要 对 系统发 生油 温过 高现 象的原 因进行 深入 分析 , 然后 结合具体 问题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 故障预 防与排 查。本文就煤矿 设备液压 系统 油温过 高的问题进行 讨论 , 分析产 生该问题 的主要 原 因。
并提 出相 应 的预 防 对 。 关键词 : 煤矿设备 ; 液 压 系统 ; 油温过 高
1油温过高的负面影响 计、 安装不合理 , 引起压 力损失加大 而使 油液发热 ; ( 2 ) 管路 长期 未 具 体 而 言 ,液 压 系 统 油 温 过 高 导 致 的 问 题 体 现 在 以下 几 个 方 清洗与保 养 , 增加油液流动时 的压力损失 ; ( 3 ) 误用粘度 过高的液压 面: 首先 降低 油液 的粘度 , 增加 泄漏量 , 系统 的容 积效率 也受 到影 油 ; ( 4 ) 油液在管路 、 阀内的流动速度过大。 如管道直径太小 , 当油液 响 。油液粘度降低后会导致切破相关移 动部位 的油膜 , 加剧 系统磨 通过时, 液阻增大 , 产生很大压力损失, 使油温剧烈上升, 并产生攮 损导致 系统发热 , 设 备温度上升 , 最终影 响其 正常使用寿命 。其次 , 动 和 噪声 。 油温过高会使油液产生高温氧化现象 , 从而产生一些杂质导致液 压 最后, 容积损耗大 而引起系统发热 : ( 1 ) 两个零 件的结合面之 间 元件 中的小孔或者 缝隙发生堵塞 , 最终 影响到压力 阀 、 流量阀 以及 有 间隙, 间隙较大或密封不 好则产生泄露 ; ( 2 ) 几乎所有 的液压系统 各方 向阀正常 的工作性能 。 再次 , 油 温过 高会 引发热变形 , 由于液压 都是在使用一段时 间后 ,由于液压 冲击和震动造成管接 头松 动 , 以 系统 中运动零件 的热膨胀系数存在差异 , 所 以运动零件之 间的问隙 及配合面之 间相互磨损而造成漏油 ; ( 3 )密封件与液压油不相容 而 会变小 、 出现卡死等 现象 , 影响其正常工作 。最后 , 液压系统 中油温 变质 、 密封件磨损及老化 , 密封件损 坏等。 升高 , 一 些 橡 胶 密 封 件 长 期 处 于 过 热 的 工作 环 境 , 从 而 出现 软化 、 膨 3 温 度 过 高 的排 除方 法 胀 以及硬化等现象 , 降低其密封性能导致系统泄漏。 3 . 1合理设计 液压 系统 2 煤 矿 机 械 设 备 液 压 系统 油 温 升 高 的 主 要原 因 改进液压系统 , 减少系统 中的压力油损耗 : 合理地选择 液压泵 ; 对 于工作环境 十分恶 劣的煤矿 机械而言 , 其 液压 系统发生油温 液压元件 的选 取 , 应根据系统 的工 作压力和流量来选 取 ; 液压 系统 升 高 的 主要 原 因 可 以归 纳 为 以下 几 个 方 面 : 在满足性 能要 求的前提 下 , 一般 以最 简为宜 ; 系统 中使用 的液压元 2 . 1客 观 因素 件 不仅 结构设计要合理 , 而且质量要 高 ; 对 于大功 率的液压系统 , 宜 导 致 煤 矿 机 械 设 备 液 压 系 统 油 温 升 的 客 观 因素 体 现 在 以下 几 采 用容 积调 速方式 ; 对于小 功率的液压系统 , 宜采 用节流调速方式 ; 个方面 : 液压 系统运动过程 中, 工 作 过 程 之 间总 要 间 隔 着 非 工 作 过 程 , 这个 首 先 是 液 压 系 统 进 入 了污 染 物 , 因 此 液 压 系 统 内各 执 行 元 件 是 非工作过程 的时 间段 内如果使液压泵卸荷 , 可有效防止油温上 升。 借助液压油来传递能量的 , 只有保 证液压油 的清洁度才能保证整个 3 . 2减少系统压力损耗 液压系统的清洁度。 如果液压油中混入 其它杂质会导致整个液压系 合理设计管路。尽可能缩短管长 、 减少弯曲与减少截面变化 ; 对 统 的过滤器 被堵塞 , 这种情况下 液压系统长期 处于憋压 状态 , 最终 管路要定期保养 , 使管道 内壁保持光滑 , 减小液流通过时 的压力 ; 合 导致整个系统内液压油温升高。 其次是由于泵出 口溢 流阀长期处于 理地选择液压油 。对于不同的精度 的液压设备 , 应选择 相应 质量档 开启 的状 态。 在泵出 口的位置设置溢流 阀的主要 目的是为 了防止在 次 的液压油 ; 液压 系统 中的管路 , 要根据允 许通过 的流速对管径进 发生意外情况 时泵输 出的油压 过高 , 损坏系统 的液压元器件 ; 正常 行验算 ; 此外 , 还要减少容 积损耗 , 防止 内外泄漏 , 设计上 一定要 重 情 况 下 溢 流 阀应 该 保 持 关 闭状 态 ,但 是 如果 由于 系 统 中存 在 污 染 视密封问题 , 设计 的密封要与使用条件相符 ; 合理的装配与安装 , 不 物 ,或者溢流 阀设 置不正确会 导致 阀 门长期 处于不正 常的开启状 使 密封 面损伤 , 紧 固件和螺纹接头的拧紧力要符合规定值 , 要均匀 ; 态, 此 时泵 其实是处 于溢 流阀的调定压 力状态下进 行工作 的 , 压力 合 理使用 与正常保养 。 油全部溢 出, 最终造 成液 压油 温快速升高 。 最后 , 如果卸荷 回路工作 3 . 3其它预防措施 不 良, 也会导致整个液压 系统 的油 温升高。现阶段带有负载敏感控 使用及更 换的油液要保证油品质量和适 宜的黏度 。 加油时必 制 的变量泵在煤矿设备 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当负载发生变化时 , 须 注意清洁 , 切勿带进水分 及其他杂质 , 并严格从 回油过滤器 注入 变 量 泵 可 以 根 据 负 载 变 化 对 泵 的压 力 、 流量进行调节 , 提 高 其 与 系 新油 。 更换液压元 器件 的时候 , 要注意周 围环境 , 避免粉尘及其他 统各执行原件动力输出需要 的适应性 。 但是 如果液压 系统 中某些元 可能造成 二次污染 的杂质进入液压系统 ,并 定期更换 液压系 统滤 件发生故 障 , 会 影响到其所对应 的 回路 的正 常卸荷 , 导致 系统 长期 芯 。原 则 上 高 压 滤 芯 3 0 d 更 换 1 次 ,回 油 滤 芯 每 9 0 d 更 换 一 处于憋压状 态 , 此 时泵的输 出全部为无用功 , 最 终 导 致 系 统 油 温 升 次 ; 虽 然 可 以利 用 系 统 中的 节 流 阀 仔L ) 对 执行原件的速度进行控制 , 高。 但 由系统 回路中元器件 的节 流引起的能量损失 较大 、 效率低 , 更容 2 . 2 主 观 因素 易 引 起 油 液 发 热 。所 以在 实 际 工 作 中应 合 理 选 择 系 统 中 的 节 流 阀 除 了上述环境 因素 、 运行 故障等客 观因素之外 , 造 成液压 系统 ( 孑 L ) , 不 宜过大或过小 ; 当发现系统压力 由带载状态恢复到空载状态 油温升高 的原 因还包括系统 自身 的一些缺陷。 导致液压系统油温升 情 况下 , 压力表示数 降低很 慢甚至不 降低 时 , 应 立即检查 系统 中的 高 的主观原 因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过 滤器 、 节流孔是否堵塞 , 并立 即对其清洗。 首先是液 压系统 自身的设计存在不 合理之处 。主要有 以下几 参 考 文 献 点: ( 1 )在某段特定 的工作 时间内要 求设 备的工作机构保持高压状 [ 1 】 朱 国 强 .工 程 机 械 液 压 系统 高温 的 原 因 『 J 1 .工 程 机 械 与 维修 , 态, 要求机构保持缓慢 的运动速度 , 甚至不动作 ; 如果系统处于空行 2 0 1 0 ( 2 ) . 程状 态 , 则要求机构保持低压状态 , 流量相对较大 , 这种情况下如果 [ 2 】 郭 厚 明.煤 矿 采 掘 机 械 液 压 系统 常 见 故 障 原 因分 析 [ J ] .山 西 焦 选择了不 合理的液压泵 , 会导致 系统 在工作过程中有大量 的压力油 煤 科 技 , 2 0 1 1 ( 5 ) . 经过溢流阀流 回油箱 ,造成 较大的压力损失 ,油液温度也会 升高 ; ( 2 ) 液压元件规格选择不合理 ; ( 3 ) 液压 系统 中设 置了多余的液压 回 路与液压元件 ; 或者 元件质量不合 格 、 结 构设计不合 理等 ; ( 4 ) 所选 择的调速方式 不合 理 ; ( 5 )当液压 系统处 于非 工作 状态时未采取相 应 的卸 荷 措 施 , 损耗了大量的压力油 , 导致油液温度升高。 其 次 是 由 于压 力 损 耗 大 引起 系 统 发 热 : ( 1 )液 压 系 统 中 管 路 设

液压系统温升及散热器选型计算

液压系统温升及散热器选型计算

液压系统温升及散热器选型计算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液压系统温升及散热器选型计算液压系统油液温升计算及冷却器选型摘要: 介绍了液压系统的系统损耗功率及油液温升的计算。

通过对两种冷却器的比较, 提出了正确的选型方法。

关键词: 液压系统; 油液温升; 冷却器; 损耗功率1 前言液压系统的压力、容积和机械损失构成总的能量损失, 这些能量损失都将转化为热量, 使系统油温升高。

油温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液压元件的寿命; 油温升高将使油液氧化, 加速油液的变质; 油温过高还严重影响液压油的稳定性, 进而影响液压系统的寿命和传动效率。

为此, 必须对系统进行发热与温升计算, 以便对系统温升加以控制。

下面对液压系统的发热量及温升计算和冷却器的选择予以介绍。

2 系统损耗功率和温升计算损耗功率计算液压系统发热的主要原因是由液压泵和执行器的功率损失以及溢流阀的溢流损失造成的。

其系统的损耗功率即发热功率为:H=P( 1- η)式中:P—系统泵组的总驱动功率;η—系统效率。

η=ηPηCηA其中:ηP—液压泵的效率, 可从产品样本中查到;ηA—液压执行器总效率, 液压缸一般取~;ηC—液压回路的效率。

ηC=Σp1 q1Σp P q P式中:Σp1 q1 —各执行器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即输入流量乘积的总和;Σp p q p —各液压泵供油压力和输出流量乘积的总和。

系统的损耗功率即发热功率H 也可按下式估算, 由于热能的损耗总量约占泵组驱动功率的15% ~30%, 因此:H=( 15%~30%) P油液温升计算液压系统中产生的热量H, 由系统中各个散热面散发至空气中, 其中油箱是主要散热面。

因为管道散热面积相对较小, 且与其身的压力损失产生的热量基本平衡, 故一般略去不计。

当只考虑油箱散热时, 其散热量H O 可按下式计算:H O=KAΔt式中:K—散热系数[ W(/ m2·℃) ] , 计算时可选用推荐值: 当通风很差( 空气不循环) 时, K=8[ W/ ( m2·℃) ] ; 通风良好( 空气流速为1m/s 左右) 时, K=14~20[ W(/ m2·℃) ] ; 风扇冷却时,K=20~25[ W(/ m2·℃) ] ; 用循环水冷却时,K=110~175[ W(/ m2·℃) ] 。

液压发热功率

液压发热功率

液压发热功率系统发热来源于系统内部的能量损失,如液压泵和执行元件的功率损失、溢流阀的溢流损失、液压阀及管道的压力损失等。

这些能量损失转换为热能,使油液温度升高。

油液的温升使粘度下降,泄漏增加,同时,使油分子裂化或聚合,产生树脂状物质,堵塞液压元件小孔,影响系统正常工作,因此必须使系统中油温保持在允许范围内。

一般机床液压系统正常工作油温为30~50℃;矿山机械正常工作油温50~70℃;最高允许油温为70~90℃。

1、系统发热功率P的计算:P=PB(1-η)(W)式中:PB为液压泵的输入功率(W);η为液压泵的总效率。

2、若一个工作循环中有几个工序,则可根据各个工序的发热量,求出系统单位时间的平均发热量。

式中:T为工作循环周期(s);ti为第i个工序的工作时间(s);Pi 为循环中第i个工序的输入功率(W)。

大兰液压系统3、系统的散热和温升系统的散热量可按下式计算。

式中:Kj为散热系数(W/m2℃),当周围通风很差时,K≈8~9;周围通风良好时,K≈15;用风扇冷却时,K≈23;用循环水强制冷却时的冷却器表面K≈110~175;Aj为散热面积(m2),当油箱长、宽、高比例为1∶1∶1或1∶2∶3,油面高度为油箱高度的80%时,油箱散热面积近似看成,式中V为油箱体积(L);Δt为液压系统的温升(℃),即液压系统比周围环境温度的升高值;j为散热面积的次序号。

4、当液压系统工作一段时间后,达到热平衡状态,则:P=P′。

计算所得的温升Δt,加上环境温度,不应超过油液的最高允许温度。

当系统允许的温升确定后,也能利用上述公式来计算油箱的容量。

液压系统的效率是由液压泵、执行元件和液压回路效率来确定的。

1、液压回路效率ηc一般可用下式计算:P1Q1+P2Q2+……/Pb1Qb1+Pb2Qb2式中:P1,Q1;P2,Q2;……为每个执行元件的工作压力和流量;Pb1,Qb1;Pb2,Qb2为每个液压泵的供油压力和流量。

液压系统油液温度高的分析与解决

液压系统油液温度高的分析与解决

液压系统油液温度高的分析与解决1前言:在现实的工业生产中,液压设备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多,它与机械的主机部分及电气设备紧密相关。

通常液压设备部分的价值占整体机器的5%——30%。

从机器发生故障的情况来看,液压传动往往用于转动和直线运动上,是机器的主要部分,即使小故障也会直接影响其性能。

因此液压设备的维护至关重要。

液压系统的能量传递介质通常是液压油,因此油液的性能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性能。

而控制好油液的工作温度又是液压系统正常工作的前提条件。

在钢铁企业生产中,通常液压系统的油液温度应控制在30℃-60℃较为合适,而最佳的工作温度是40±2℃。

我们力求把温度控制在这一范围内,以达到液压系统的最佳工作效果。

如果油液温度过高,会给液压系统带来许多不良的影响。

油温升高后的主要影响有以下几点:(1)油温升高使油的黏度降低,因而元件及系统内油的泄漏量将增多,这样会使液压泵的容积效率降低。

(2)油温升高使油的黏度降低,这样使油液经过节流小孔或缝隙式阀门的流量增大,这就使原来调节好的工作速度发生变化,影响工作的稳定性,降低工作精度。

(3)油温升高黏度降低后相对运动表面间的润滑油膜将变薄,这样会增加机械磨损,在油液不太干净时容易发生故障。

(4)油温升高将使机械元件产生热变形,液压阀类元件受热后膨胀,可能使配合间隙减小,因而影响阀芯的移动,增加磨损,甚至被卡住。

(5)油温升高将使油液的氧化加快,导致油液变质,降低油的使用寿命。

油中析出的沥青等沉淀物还会堵塞元件的小孔和缝隙,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

(6)油温过高会使密封装置迅速老化变质,丧失密封性能。

2案例的分析与解决:2.1粗、中轧轧机区液压站油温高2.1.1现象:液压站内油箱(5m³)温度65℃;油管路出口油温67℃。

2.1.2诊察:当时为夏季,室外温度28℃,液压站内通风情况良好;液压泵工作正常,系统压力正常,系统管路各处无泄漏点;经检验系统内油液黏度正常,无进水及变质现象;液压站循环冷却系统工作正常;油箱液位计和实际测量均显示,油箱液位过低(液位计的1/5处),接近低位报警停车点。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温高异响的故障分析及诊断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温高异响的故障分析及诊断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温高异响的故障分析及诊断
第10页
压路机机液压系统油温高、异响故障分 析与诊疗
六、压力调整不妥 系统压力调整过高时,液压泵工作力 度加大,会产生热量;溢流阀不能正 常降压,造成内泄漏增加,液压能耗 转换成热能,致使油温升高。回路上 带有背压阀液压系统,也会因回油阻 力过大而造成温度过高;压力阀调整 过低时,系统压力不足,工作无力, 各元件之间不能产生很好润滑膜而使 磨损加剧,造成油温升高。当回油滤 芯堵塞或回油管路老化脱层时也将造 成背压偏高,增加油液流动时压力损 失,造成温度升高。应及时检验压力 并合理调整压力参数。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温高异响的故障分析及诊断
第9页
压路机机液压系统油温高、异响故障分 析与诊疗
五、液压油牌号选择不妥 油液黏度是标志液压油牌号主要参数指标,油液黏度直接影响系统
工作情况:黏度过高,将造成油液流动损耗增加,传递效率降低,使 油温升高;黏度过低,泄
漏量增加,系统容积率下降 ,也会造成油温升高。而温 度又是影响油液黏度主要原 因,油液黏度随温度上升而 显著下降。如油液牌号,尤 其是油液黏度选取不妥,将 严重影响液压系统正常工作 。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温高异响的故障分析及诊断
第3页
系统图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温高异响的故障分析及诊断
第4页
压路机机液压驱动行走回路检修
(1)液压驱动行走回路 该回路是由一个变量轴向柱塞泵和两个并联定量轴向柱塞马达组成闭 式容积调速回路。该回路能够实现前进、后退、停车及作业速度无级 调速。驱动泵安装在分动箱左侧,由发动机经分动箱带动。碾破驱动 马达和前桥驱动马达是并联,所以两个马达同时由一个控制阀组控制 。液压驱动系统工 作压力在平地工作时为 4 . 2 一 9 . SMPa ,爬坡 20 %坡 度时为 14 . 0 一 28 . IMPa ,变量泵调整装置由辅助泵 经过三位四通电磁阀供油。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是什么原因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是什么原因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是什么原因液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出现压力损失、机械损失等情况,极易导致液压设备油温在短期内急剧升高,从而影响液压设备机械运动的稳定性,甚至给液压元件造成损坏,不利于液压系统的安全运行。

因此积极探讨液压设备油温过高的原因,并提出科学的控制措施,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是什么原因呢?今天北京楚海科技有限公司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话题。

一、溢流阀失效阀内油液流速过高,导致设备运作过程中承受较大压力,并且液压泵流量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此种情况下极易导致液压设备出现油温过高的情况,液压泵持续运行,油液出现温度过高现象。

二、液压泵损坏若系统内部执行单元停止反应,一旦油泵内部卸荷技术研究不到位,在高压环境下,油液经溢流阀导入油箱内,温度明显升高,导致电机与油泵设备频繁启动,最终导致部件受损,严重影响液压设备的正常运作。

与此同时,一旦空气混入液压油内部,低压环境作用下会携带部分油体气泡逸出,此种情况下极易形成压缩反应,油泡POS 后释放热能,导致液压设备油温升高,不利于液压设备的正常使用。

三、过滤器堵塞在液压系统中过滤器作为辅助元件,对系统油液进行过滤清洁,保证液压传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由于液压油太脏和滤芯保养更换不及时,过滤器会出现堵塞现象,现象初期很难被发现,致使液压泵出口油液被堵住而不能正常进入液压系统,泵出口附近的油压将持续上升直至溢流阀打开;而此时压力检测单元管路油压偏低,无法达到高压阈值,PLC不输出停止信号,液压泵持续运行,油箱中的液压油不断被重复加热,导致油液温度过高。

四、蓄能器压力低蓄能器作为液压系统在传动过程中储存压力能的重要元件,可降低液压泵的工作频率,保证液压系统压力的稳定性。

该系统采用的蓄能器内部结构为氮气气囊,压力要求8 MPa。

当氮气压力不足时,蓄能器无法长时间维持系统压力,导致液压泵工作频繁,短时间高频率工作,液压泵温度上升,出现油温过高现象,液压泵的使用寿命明显降低。

液压试验机液压系统油液发热的原因

液压试验机液压系统油液发热的原因

液压试验机液压系统油液发热的原因液压试验机是一种常用的试验设备,由于其高压液压系统的特殊性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液压油液发热的情况。

本文将探讨液压试验机液压系统油液发热的原因。

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试验机的工作原理主要在于利用气压或液压将试验材料加以压力来测试其物理性能。

液压试验机中的液压系统主要由油箱、泵、电机、压力表、电磁阀等部分组成,油液通过泵来提高压力,并通过电磁阀等部件来控制压力的变化。

液压系统工作时,油液从油箱流入泵中,被泵压缩后进入液压缸中,使其缸体以及缸杆产生运动。

液压试验机中油液的循环由回油管道和过滤器中的滤芯组成,循环的油液需要经过过滤器的滤芯才能重新进入液压系统,确保液路清洁,提高了液压系统的可靠性。

液压油液发热的原因在液压系统工作时,油液的温度会由于摩擦而自然升高,但当油液迅速加热超出一定范围时,就会产生油液发热的情况。

油液的粘度油液的粘度越大,流动时受到的阻力越大,摩擦力也会越大,进而产生过大的油液发热,这是油液发热的主要原因。

油液的泵送过量液压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的设定液压系统的最大工作压力,以及其他相关参数,泵送过量就会导致油液过多,并即使油液降温,过量的油液依然难以冷却,从而产生油液发热。

油液的使用寿命油液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氧化和污染的影响,也会会导致油液的使用寿命过短,过了寿命,油液的性能会发生变化,不仅影响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还会导致油液放热。

这也是油液发热的原因之一。

油液发热的影响如果液压系统存在油液发热的情况不加以处理,会导致液压试验机的失败甚至会威胁到工作环境的安全。

油液的发热可以导致油液膨胀,导致液压系统压力不稳定,从而导致液压系统失灵。

此外,油液的高温还会导致油封老化、液压缸内表面磨损等问题的出现,并导致液压试验机整体寿命缩短。

如何避免油液发热为了有效避免液压试验机的液压系统油液发热,需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加以完善的保养。

首先,需要检查油液的质量,保证油液的品质稳定;其次,需要开启液压系统温度过高的报警系统,实时监控液压系统的温度;再次,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液压油,在持续的使用中定期更换液压油,并严格遵守液压油的使用要求。

液压系统常见的故障原因

液压系统常见的故障原因

液压系统常见的故障原因液压系统是一种使用液体传递能量的系统,由于其运行环境复杂和液压元件结构特殊,常常会出现一些故障。

下面将介绍液压系统常见的故障原因。

液压系统的常见故障原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油液污染:油液是液压系统的工作介质,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会导致液压系统故障。

油液污染一般分为机械污染和化学污染。

机械污染是指金属切屑、磨粒等机械杂质进入油液;化学污染是指水分、氧化物、酸性物质等化学杂质进入油液。

油液污染会导致液压系统阀芯卡涩、密封件磨损、液压泵噪音大等故障。

2.油液温度过高:液压系统长时间高负荷工作或由于系统设计不合理、冷却系统故障等原因,油液温度会上升。

油液温度过高会导致液压泵泄漏、液压阀卡涩、密封件老化、润滑性能下降等故障。

3.液压元件故障:液压系统中常见的液压元件包括液压泵、液压阀、油缸等。

这些元件由于长时间使用或设计制造不合理等原因,容易出现磨损、漏油、卡涩等故障。

例如,液压泵的磨损会导致压力下降,液压阀的卡涩会导致液压系统性能不稳定。

4.密封元件老化:液压系统中的密封元件有O型圈、油封、活塞密封等。

密封元件长时间在高压、高温和高速工作环境下,容易老化、老化、变形,导致液压系统泄漏、压力下降等故障。

5.气体混入:气体混入液压系统会造成气阻,使得液压系统响应迟缓、动作不稳定。

气体混入的原因包括系统密封不严、油液回油管路设计不合理等。

6.操作不当:操作人员对液压系统的不熟悉、操作不当会导致故障。

例如,过大的压力冲击会导致液压系统泄漏、密封件磨损,操作不当也会导致液压系统过载、溢流阀不工作等故障。

7.设计制造不合理:液压系统的故障还和设计制造不合理有关。

例如,液压系统的管路设计不合理会导致压力损失大、泄漏多;设计选型不合理会导致系统工作性能不稳定等。

总之,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原因包括油液污染、油液温度过高、液压元件故障、密封元件老化、气体混入、操作不当和设计制造不合理等。

为了防止故障的发生,对液压系统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合理操作和设计,严格控制油液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液压系统油液发热、温度高,会造成操作不灵活、作业不连续、工作无力以及工作压力降低等故障。

现就液压系统发热原因及造成的危害和预防措施进行如下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一、油液发热的原因(1)油箱容积太小,散热面积不够,未安装油冷却装置,或虽有冷却装置但其容量过小。

(2)按快进速度选择油泵容量的定量泵供油系统,在工作时会有大部分多余的流量在高压下从溢流阀溢回而发热。

(3)系统中卸荷回路出现故障或因未设置卸荷回路,停止工作时油泵不能卸荷,泵的全部流量在高压下溢流,产生溢流损失而发热,导致油液发热。

(4)系统管路过细过长,弯曲过多,局部压力损失和沿程压力损失大。

(5)元件精度不够及装配质量差,相对运动间的机械摩擦损失大。

(6)配合件的配合间隙太小,或使用磨损后导致间隙过大,内、外泄漏量大,造成容积损失大,如泵的容积效率降低,发热快。

(7)液压系统工作压力调整得比实际需要高。

有时是因密封过紧,或因密封件损坏、泄漏增大而不得不调高压力才能工作。

(8)气候及作业环境温度高,致使油温升高。

(9)选择油液的粘度不当,粘度大粘性阻力大,粘度太小则泄漏增大,两种情况均能造成油液发热。

二、温度过高的危害(1)使机械产生热变形,液压元件中热胀系数不同的运动部件因其配合间隙变小而卡死,引起动作失灵、影响液压系统的传动精度,导致部件工作质量变差。

(2)使油的粘度降低,泄漏增加,泵的容积效率和整个系统的效率会显著降低。

由于油的粘度降低,滑阀等移动部件的油膜变薄和被切破,摩擦阻力增大,导致磨损加剧。

(3)使橡胶密封件变形,加速老化失效,降低密封性能及使用寿命,造成泄漏。

(4)加速油液氧化变质,并析出沥青物质,降低液压油的使用寿命。

析出物堵塞阻尼小孔和缝隙式阀口,导致压力阀卡死而不能动作、金属管路伸长而弯典,甚至破裂等。

(5)使油的空气分离压降低,油中溶解空气逸出,产生气穴,致使液压系统工作性能降低。

三、防治措施(1)根据不同的负载要求,经常检查、调整溢流阀的压力,使之恰到好处。

(2)合理选择液压油,特别是油液粘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低一点的粘度以减少粘度摩擦损失。

(3)改善运动件的润滑条件,以减少摩擦损失,有利于降低工作负荷、减少发热。

(4)提高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装配质量与自身精度,严格控制配合件的配合间隙和改善润滑条件。

采用摩擦系数小的密封材料和改进密封结构,尽可能降低液压缸的启动力,以降低机械摩擦损失所产生的热量。

(5)增设必要的冷却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