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第三章测试题

统计学第三章测试题
统计学第三章测试题

统计学第三章测试题

(1)指出上面的数据属于什么类型。答:上面的数据属于顺序数据。(2)用excel做一张频数分布表。家电行业售后服务质

量调查表

满意程度

频数

A(好)14

B(较好)21

C(一般)32

D(较差)18

E(差)15

(3)绘制一张条形图,反映评价等级的分布。

(4)绘制评价等级的帕累托图。

某百货公司连续40天的商品销售额如下:

41 25 29 47 38 34 30 38 43 40 46 36 45 37 37 36 45 43 33 44 35 28 46 34 30 37 44 26 38 44 42 36 37 27 49 39 42 32 36 35

商品销售

频数(天)频率(%)

额(万元)

25~30 4 10

30~35 6 15

35~40 15

40~45 9

45~50 6 15

700 716 728 719 685 709 691 684 705 718 706 715 712 722 691 708 690 692 707 701 708 729 694 681 695 685 706 661 735 665 668 710 693 697 674 658 698 666 696 698 706 692 691 747 699 682 698 700 710 722 694 690 736 689 696 651 673 749 708 727 688 689 683 685 702 741 698 713 676 702 701 671 718 707 683 717 733 712 683 692 693 697 664 681 721 720 677 679 695 691 713 699 725 726 704 729 703 696 717 688 (1)利用计算机对上面数据进行排序。

651676685691695698704709717727 658677685691695699705710718728 661679685691696699706710718729 664681688692696700706712719729 665681688692696700706712720733 666682689692697701707713721735 668683689693697701707713722736 671683690693698702708715722741 673683690694698702708716725747 674684691694698703708717726749(2)以组距为10进行等距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频数(个)频率(%)

灯泡使用寿命

650~66022

660~67055

670~68066

680~6901414

690~7002626

700~7101818

710~7201313

720~7301010

730~74033

740~75033

(3)根据分组数据绘制直方图,说明数据分布的特点。

数据分布的特点:可以直观的看出数据呈对称分布,使用寿命在690~710小时之间分布较多。

(4)制作茎叶图,并与直方图进行比较。

灯泡使用寿命小时Stem-and-LeafPlot

FrequencyStem&Leaf

Extremes(=<651)

65.8

66.14

66.568

67.134

67.679

68.1123334

68.5558899

69.00

69.88899

70.00112234

70.89

71.002233

71.5677889

72.0122

72.567899

73.3

73.56

74.1

74.7

Extremes(>=749)

Stemwidth:

Eachleaf:1case(s)

茎叶图类似于横置的直方图,与直方图比较,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又能给出每一个原始数据,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直方图虽能很好显示数据的分布,但不能保留原始数据。在应用方面,直方图可以处理大量数据,茎叶图只能处理少量数据。

18~19 20~21 22~24 25~29 30~34 35~39 40~44 45~59 年龄

(岁)

%

(1)对这个年龄分布作直方图。

(2)从直方图分析成人自学考试人员年龄分布的特点

从直方图可以直观的看出,年龄分布右边的尾部比左边的尾部长,有明显的右偏分布。有明显的尖峰分布的特征,绝大部分考试人员年龄都分布在20~29这个年龄区间内。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 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 4、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 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 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 属于非全面调查。( )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1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 1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 1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 1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 15、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 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 16、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 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 17、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 18、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19、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2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 21、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 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 22、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 23、 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 24、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 25、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 与估计值y c 的平均误差程度( ) 26、数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总规模水平,质量指标指数反映总体的相对水平或平均水平 ( )。 27、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时期一般固定在基期( )。 28、在单位成本指数0111 p q p q ∑∑中,∑11p q —∑01p q 表示单位成本增减的绝对额( ) 。 29、平均指数也是编制总指数的一种重要形式,有它的独立应用意义。( ) 30、因素分析内容包括相对数和平均数分析。( ) 31、在各种动态数列中,指标值的大小都受到指标所反映的时期长短的制约.( ) 32、发展水平就是动态数列中的每一项具体指标数值,它只能表现为绝对数.( ) 33、若将1990-1995年末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此种动态数列称为时点 数列.( ) 34、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所以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应各个环 比增长速度积.( )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试卷有答案

1 财经大学 11-1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6003B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用对象:挂牌 试卷命题人 试卷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已知两个同类企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分别是50元和60元,则两个企业 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 A.乙大于甲 B.甲大于乙 C.甲乙相等 D .无法判断 2. 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 .0)(=∑-f x x B .0=-∑f x x C .0)(2=-∑f x x D. min )(=-∑f x x 3. 某地区人均国生产总值2007年比2002年增长45%,每增降1%的绝对值为135元,则( )。 A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共增6075元 B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共增1350元 C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每年递增9% D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0% 4. 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其实际数据计算算术平均数时,通常假定( )。 A .各组数据在组是均匀分布的 B .各组次数相等 C .各组数据之间没有差异 D. 各组数据次数不等 5.在分组时,凡遇到某一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该值不需归入任何一组 6. 一组数25,27,29,30,32,34的中位数值是 ( )。 A .29 B .29.5 C .30 D.不存在 7. 某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11月1日零点,今有甲,乙、丙、丁四人情况是:甲10月31日夜10点出生,乙10月31日夜11点去世,丙10月31日夜12点半出生,丁11月1日1点去世。调查员登记时,下列说确的是 ( ) A .甲登记、乙不登记 B .甲不登记、丁登记 C .甲登记、丙登记 D .乙登记、丁不登记 8.有效性是指( )。 A .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 .当样本容量n 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 .随着n 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 .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9. 根据月度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之和为( )。 A .400% B .100% C .1200% D .800% 10.如果11p q 、分别代表报告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00p q 、分别代表基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运用公式1101 p p q k p q = ∑∑编制的指数称为 ( )。 A .拉氏价格指数 B .拉氏销售量指数 C .帕氏价格指数 D .帕氏销售量指数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打×。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2.凡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称为质量指标。( ) 3.简单分组涉及总体的某一个标志,复合分组则涉及总体两个以上的标志。因此,将两个简单分组排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 4.若时间数列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相等,则各期逐期增长量一定相等( ) 5. 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总是相同的。( )

统计学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A只有有限总体具有 B只有无限总体具有 C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都具有 D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都不具有 2、”统计”得基本含义就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统计描述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D统计分组、统计指标、统计分析 3、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这里语种属于()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4、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就是否应该插入广告得态度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这里“不应该、应该、无所谓”就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5、学生得智商等级就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6、下列表述正确得就是() A定序数据包含定类数据与定距数据得全部数据 B定类数据包含定序数据得全部信息 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就是平行得 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与定距数据得全部信息 7、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得理论与方法,属于() A理论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 8、了解学生得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得学生,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9、了解居民得消费支出情况,则()

A所有居民得消费支出额就是总体单位 B所有居民就是总体 C某个居民得消费支出额就是总体 D所有居民就是总体单位 10、统计学得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就是() A一种纯数量得研究 B利用大量得数字资料建立数学模型 C在质与量得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得数量特征 D以数学公式为基础得定量研究 11、统计学得总体性特点就是指() A研究现象各个个体得数量特征 B研究由大量个别事物构成得现象整体得数量特征 C从认识总体入手开始研究现象得数量特征 D从现象量得研究开始来认识现象得性质与规律 12、统计研究中得大量观察法就是指() A一种具体得调查研究方法 B对总体中得所有个体进行观察与研究得方法 C收集大量总体资料得方法 D要认识总体得数量特征就必须对全部或足够多个体进行观察与研究13、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得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就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得职工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得每一个职业 14、某年全国汽车总产量就是() A随机变量 B连续变量 C离散变量 D任意变量1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得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就是()

统计学第一章练习题19785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 1.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A只有有限总体具有 B只有无限总体具有 C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具有 D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都不具有 2.”统计”的基本含义是()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B统计分析、统计推断、统计描述 C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 D统计分组、统计指标、统计分析 3.研究生招生目录中,201为英语、202为俄语、203为日语。这里语种属于()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4.电视观众对收费频道是否应该插入广告的态度为不应该、应该、无所谓。这里“不应该、应该、无所谓”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5.学生的智商等级是() A定类数据 B定序数据 C定距数据 D定比数据 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定序数据包含定类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数据 B定类数据包含定序数据的全部信息 C定序数据与定类数据是平行的 D定比数据包含了定类数据、定序数据和定距数据的全部信息 7.用部分数据去估计总体数据的理论和方法,属于() A理论统计学 B应用统计学 C描述统计学 D推断统计学 8.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9.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 A所有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单位 B所有居民是总体 C某个居民的消费支出额是总体

D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 10.统计学的数量性特点表现在它是() A一种纯数量的研究 B利用大量的数字资料建立数学模型 C在质与量的联系中来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 D以数学公式为基础的定量研究 11.统计学的总体性特点是指() A研究现象各个个体的数量特征 B研究由大量个别事物构成的现象整体的数量特征 C从认识总体入手开始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 D从现象量的研究开始来认识现象的性质和规律 12.统计研究中的大量观察法是指() A一种具体的调查研究方法 B对总体中的所有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的方法 C收集大量总体资料的方法 D要认识总体的数量特征就必须对全部或足够多个体进行观察和研究13.对全市工业企业职工的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对象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 C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D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个职业 14.某年全国汽车总产量是() A随机变量 B连续变量 C离散变量 D任意变量 1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 A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 B我国所有工业企业 C我国工业企业总数 D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16.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B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 D数量性、综合性、同质性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

统计学练习题最新版

第一章 一、判断对错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4、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5、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 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6、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 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总体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 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 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6、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 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答案D B B A B A 三、多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ABD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E、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2、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CD A、2010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 C、某市年供水量 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 E、某学员平均成绩 3、在工业普查中()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4.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BDE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统计学综合测试及答案

精心整理 综合练习(二) 一.判断题: 1.所谓序时平均数就是将同一总体的不同时期的平均数按时间顺序排列起来。× 2.发展水平就是时间数列中的每一项指标的数值,又称发展量。(√) 3.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定基增长速度也等于相 应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的连乘积。(×) 4.季节变动指的就是现象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一种有规律的变动。(×) 5. 6. 7. 8. 9. 10. 二. 1. C. 2. A. 3. 4. 5. 6. (D 7. C.各期发展水平. D.平均增长速度. 8.平均发展速度是(C) A.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B.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 C.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几何平均数. D.增长速度加上100%. 9.说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发展的总速度的指标是(C) A.环比发展速度. B.平均发展速度 C.定基发展速度. D.定基增长速度. 10.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要测定现象的(C). A.季节变动. B.循环变动. C.长期趋势. D.不规则变动.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哪些现象侧重于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BDE ).

A.基本建设投资额. B.商品销售量. C.垦荒造林数量. D.居民消费支出状况. E.产品产量. 2.下列哪些属于序时平均数( ABDE ) A.一季度平均每月的职工人数. B.某产品产量某年各月的平均增长量. C.某企业职工第四季度人均产值. D.某商场职工某年月平均人均销售额. E.某地区近几年出口商品贸易额增长速度. 3.增长1%的绝对值( AD ) A.等于前期水平除以100. B.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增长速度. C.等于逐期增长量除以环比发展速度. D.表示增加1%所增加的绝对量. E.表示增加1%所增加的相对量. 4.定基增长速度等于( BDE ). A. 5. 6. 7. . 8. A. D. 9. A. D. 10. A. D. 样调查资料。③综合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具有一定的经济内容,即说明由于指数化因素变动带来的价值总量指标的增减量,而平均指数的分子与分母之差却不具有价值总量指标增减的经济内容。特别是采用固定权数的平均指数,只有相对数的意义。因此,纵然平均指数有许多优点,也不能完全取代综合指数的应用。 2.平均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法和方程式法的计算原理有何不同?各适用于哪些现象? 几何平均法(水平法)和代数平均法(累计法或方程式法) 几何平均法侧重于考察最末一年发展水平,按这种方法所确定的平均发展速度,推算最末一年发展水平,等于最末一年的实际水平;几何平均法的实质是要求从最初水平出发,按所求的平均发展速度发展,计算出的末期水平应等于实际末期水平。适用预测目标发展过程一贯上升或下降,且逐期

统计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闽江学院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统计学 试卷类别:A卷□√B卷□考试形式:闭卷□√开卷□ 适用专业年级:2011级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保险学专业 注明:试卷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30%) 1. 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 2. 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 A.参数 B. 总体C.样本 D. 统计量 3. 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称为() A.观测数据 B. 实验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 截面数据 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5. 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这样的调查方式称为()。 A 系统抽样 B 整群抽样 C 滚雪球抽样 D 判断抽样 6.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A.条形图 B.饼图 C.雷达图 D. 直方图 7. 对于大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 A.条形图 B.茎叶图 C.直方图 D.饼图 8. 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 A.5000 B.7500 C.5500 D.6500 9.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熟极端值的影响 10.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A.平均数 B.规范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 11.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3,其意义是()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规范差的范围之内 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规范差的范围之内

统计学1-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统计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属于统计总体的是() A.某县的粮食总产量 B.某地区的全部企业 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 D.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 B 2.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D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B 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B 6.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A.总体之间有差异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 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B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B 8.某年级学生四门功课的最高考分分别是98分、86分、88分和95,这四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标志值

D 9.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B 10.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产品的产量 B.产品的出口额 C.产品的合格品数量 D.产品的评价 D 11.下列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职工的工资 B.商品的价格 C.粮食的亩产量 D.汽车的产量 D 12.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 B.如性别 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 D.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 A 13.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C 1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 A 15.以产品的等级来衡量某种产品的质量好坏,则该产品“等级”是() A.数量标注 B. 品质标志 C. 数量指标 D. 质量指标 B 16.设某地区有670家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是() A.每个工业企业; B.67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全部工业产品 C 17.某机床厂要统计该企业的自动机床的产量和产值,上述两个变量是()。 A.二者均为离散变量 B.二者均为连续变量 C.前者为连续变量,后者为离散变量 D.前者为离散变量,后者为连续变量D 18.下列哪个是连续型变量() A. 工厂数 B. 人数 C. 净产值 D.设备台数 C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统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统一体。 2、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_____________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____________,总体单位是____________。 4、标志是说明___________特征的名称,它分为__________标志和__________标志。 5、统计指标是反映____________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___________。 6、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现象总体的质量方面 B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C 现象总体的质量和数量方面 D 现象总体的质量或数量方面 2、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 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C 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 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 每个省的人口B每一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4、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值 5、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100万元。这里的四个“工业总产值”数值是()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表现 6、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25元,这里的“单位成本”是() A 指标 B 指标名称 C 标志 D 变量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回归分析法 E 因素分析法 2、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其特点有() A 数量性 B 综合性 C 具体性 D 重复性 E 差异性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 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人的年龄是变量 D 人口的性别是品质标志 E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4、要了解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 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D“总产量1000万件”是指标 E “产品等级”是标志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资产负债率B股价指数 C 人均粮食产量 D人口密度E商品库存额 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 2、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总体有哪些特征? 3、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如何?

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西安交大统计学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企业统计中,下列统计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是(C) A、文化程度 B、职业 C、月工资 D、行业 2.下列属于相对数的综合指标有(B ) A、国民收入 B、人均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设备台数 3.有三个企业的年利润额分别是5000万元、8000万元和3900万元,则这句话中有(B)个变量 A、0个 B、两个 C、1个 D、3个 4.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A ) A、身高 B、产品件数 C、企业人数 D、产品品种 5.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A ) A、库存额 B、总收入 C、平均收入 D、人均收入 6.典型调查是(B )确定调查单位的 A、随机 B、主观 C、随意D盲目 7.总体标准差未知时总体均值的假设检验要用到(A ): A、Z统计量 B、t统计量 C、统计量 D、X统计量 8. 把样本总体中全部单位数的集合称为(A ) A、样本 B、小总体 C、样本容量 D、总体容量 9.概率的取值范围是p(D ) A、大于1 B、大于-1 C、小于1 D、在0与1之间 10. 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等于(A ) A、零 B、1 C、-1 D、2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题全部答对才给分,否则不计分) 1.数据的计量尺度包括(ABCD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E、测量尺度 2.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BE ): A、工人人数 B、商品销售额 C、商品库存额 D、商品库存量 E、总产值 3.测量变量离中趋势的指标有(ABE ) A、极差 B、平均差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E、标准差 4.在工业企业的设备调查中(BDE ) 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 B、工业企业的所有设备是调查对象 C、每台设备是填报 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 5.下列平均数中,容易受数列中极端值影响的平均数有(ABC )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E、众数 三、判断题(在正确答案后写“对”,在错误答案后写“错”。每小题1分,共10分) 1、“性别”是品质标志。(对) 2、方差是离差平方和与相应的自由度之比。(错) 3、标准差系数是标准差与均值之比。(对) 4、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是一个最大值。(错) 5、区间估计就是直接用样本统计量代表总体参数。(错) 6、在假设检验中,方差已知的正态总体均值的检验要计算Z统计量。(错)

大学统计学试卷及答案3套

2011年12月考试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对单项数列,其满足左偏斜分布时有( )。(X为均值) A. B. C. D. 2. 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在计算形式上主要采取() A. 综合指数形式 B. 算术平均形式 C. 调和平均形式 D. 固定构成指数形式 3. 红星企业的2010年的产值比去年上升了8%,则8%为() A. 平均数指标 B. 总量指标 C. 相对数指标 D. 离散指标 4.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钟的产品进 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5. 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不变,则物价指数()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 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7. 根据各年的月份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其平均数为() A. 100% B. 1200% C. 120% D. 400% 8.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相对指标 C. 总量 指标 D. 变异指标 9. 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估计标准误差 10. 如果调查对象之中包含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种情 况应用()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普查 D. 统计报表 11. 某连续性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 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260 B. 215 C. 230 D. 185 12. 当已知时,总体均值μ的1-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13. 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中位数 B. 众数 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14. 若已知是的3倍,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试卷库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试卷库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6、全国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平均指标。() 7、如果两个数列的全距相同,那么它们的离散程度就完全相同。() 8、平均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9、同度量因素就是将复杂经济总体中不同度量的事物转化为同度量事物的媒介因素。() 10、抽样误差之所以能得到控制,是因为可以调整总体方差的大小。() 11、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12、据拉氏公式计算指数,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13、在三种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典型调查最好,重点调查次之。() 14、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则称为正指标。() 15、如果时间数列各期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应配合直线。()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它包括:A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 B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C数据资料的搜集手段 D事物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E抽象的数量规律 2、要对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结构进行调查,适宜的调查方式是:A非全面调查 B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E典型调查 3、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B实际产值为亿元C职工人数为10万人D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 E机器台数为750台 4、在按工人工种分组的基础上,再按性别分组,这样的分组叫: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对资料再分组 D平行分组体系 E复合分组体系 5、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A比较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E动态相对指标 6、通过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A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B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C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异程度E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7、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五次人口普查,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11年,第二次与第三次间隔18年,第三次与第 四次间隔8年,第四次与第五次间隔10年,这种调查是: A全面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专门调查 E定期调查 8、抽样调查与其它非全面调查相区别的主要特点有: A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B专门调查 C可以计算抽样误差 D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为理论基础E调查资料时效性强 9、时间序列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A绝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时点序列 E平均数时间序列 10、200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甲地区为乙地区的128%,这个指数是: A总产值指数 B产量指数 C动态指数 D静态指数 E价格指数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十七世纪中叶,威廉.配第的代表作《_______》的问世,标志着统计学说的诞生。 2、调查表一般分为单一表和_______。 3、正确地确定_______和任务是一切统计调查的最重要的问题。 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 5、计划任务的下达有的按全期累积完成总量,有的按计划期末达到的水平,因此,计划的检查相应的有_______和水平法两种。 6、在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是绝对数的对比,也可以是相对数或______的对比。 7、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两个平均数是_______。 8、时间数列中有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一个是现象所属的时间,另一个是现象的________。 9、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______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0、在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缺少总体标准差资料时,可以用______标准差来代替。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

统计学第一章 绪论习题

第一章绪论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政治算术派产生于世纪资本主义的英国,代表人物就是,代表作就是。 2.国势学派产生于世纪的德国,创始人就是。 3.数理统计学派的创始人就是比利时学者。 4.按照统计方法的类型,可将统计学分为与。 5.总体就是由许多具有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就是的组成单位。 6.统计总体具有四个基本特征,即, , 与。 7.标志就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与两种。 8.统计指标按其所说明的总体现象内容的不同,可分为与。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1)指标就是说明特征的,而标志则就是说明特征的;(2)标志有不能用表示的与能用表示的 ,而指标都就是能用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11、样本就是从中抽出来,作为代表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12、推断统计学研究的就是如何根据去推断的方法。 13、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与。 14、数学研究的就是数量规律,而统计学则就是研究、数量规律。 15、统计指标就是说明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与的统一体。 16、理论统计学就是以为中心建立统计方法体系,而应用统计学就是以为中心应用统计方法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就是指(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单位就是( ) A该全部工业企业 B 这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 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生产情况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就是( ) A每个省的人 B每一户 C全国总人口 D全国的每一个人 4、有200家公司每位员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 ) A 这200家公司的全部员工 B 这200家公司 C 这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 这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5、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就是( )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统计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的统一体。 2、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 __________________ 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 _________________ ,总体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 4、标志是说明 ______________ 特征的名称,它分为 _______________ 标志和 _____________ 标志。 5、统计指标是反映 _______________ 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 。 6、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现象总体的质量方面 B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C 现象总体的质量和数量方面 D 现象总体的质量或数量方面 2、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 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C 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 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 每个省的人口 B 每一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4、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值 5、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 20 万元、 50 万元、 65 万元、 100 万元。这里的 四个“工业总产值”数值是( )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表现 6、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 25 元,这里的“单位成本”是( ) A 指标 B 指标名称 、多项选择题 C 标志 D 变量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回归分析法 E 因素分析法 2、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其特点有( ) A 数量性 B 综合性 C 具体性 D 重复性 E 差异性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 A 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人的年龄是变量 D 人口的性别是品质标 志 E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4、要了解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 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 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 D “总产量 1000 万件”是指标 E “产品等级”是标志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资产负债率 B 股价指数 D 人口密度 E 商品库存额 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 2、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 总体有哪些特征? 3、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如何? ) C 人均粮食产量

统计学练习题

第四章统计综合指标练习题 1 .单选题 1、某企业商品销售额200万元,期末商品库存50万元,它们()。 A都是时期指标 B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C都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2、当变量值中有一项为0时,则不能计算()。 A算术平均数和调和平均数 B众数和中位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3、平均数为20,变异系数为0.4,则标准差为()。 A、50 B 8 C 0.02 D 4 4、标准差系数抽象了()。 A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 B平均水平高低的影响 C总体指标数值大小的影响 D总体单位数多少的影响 5、计划规定成本降低5%,实际提高了2%,则成本计划完成程度为()。 A、107% B、107.4% C、3.1% D、 7.4% 6、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7、加权调和平均数有时可以作为加权算术平均数的() A、变形 B、倒数 C、平均数 D、开平方 8、有甲、乙两个数列,若甲的全距比乙的大,那么() A、甲的标准差一定大于乙的标准差 B、甲的标准差一定小于乙的标准差 C、甲的标准差一定等于乙的标准差 D、全距与标准差之间不存在上述关系 9、权数对加权算术平均数的影响,决定于() A、各组标志值的数值大小 B、权数的绝对数的多少 C、各组单位数在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 D、总体单位数的多少 10、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1、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预期其变化 12、第一批产品废品率为1 %,第二批废品率为1.5%,第三批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5%,第二批占40%。则平均废品率为()% A、1.5 B、1.45 C、4.5 D、0.94 13、某商店在制定男式衬衫进货计划时,需了解已销售衬衫的平均尺寸,则计算()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众数 14、现有一数列:3,9,27,81,243,729,2187,反映其平均水平最好用()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 C、几何平均数 D、中位数 15、某企业1999年职工平均工资为5200元,标准差为110元,2002年职工平均工资增长了40%,标准差增大到150元。职工平均工资的相对变异()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比较 2 .多选题 (1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有()。 A 销售额 B 商品库存量 C 企业的资产总额 D 利润总额 (2 )下列指标中反映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A 标准差 B 标准差系数 C 全距 D 平均差 (3 )在下列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中,不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有()。 A 中位数 B 调和平均数 C 几何平均数 D 众数 (4 )影响标准差大小的因素包括()。 A 变量值水平的高低 B 变量值之间的差异程度的大小 C 变量值计量单位的变化 D 变量值的个数 (5 )在对两组数据的差异程度进行比较时,一般不能直接加以比较的离散程度指标是()。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含答案统计学A试卷库

………………………………………………………………………………………………………… 试卷编号 20 拟题教研室(或教师)签名经济与统计教研室主任签名 ………………………………………………………………………………………………………… 课程名称(含档次)统计学A 课程代号 000558 专业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层次(本、专)本考试方式(开、闭卷) 闭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分15分,每小题1分) 1、以下分组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在校学生按年级分组 B、新生儿按性别分组 C、成年人按婚姻状况分组 D、职工按年龄分组 2、某种产品按产量分为三组:(1)300公斤以下(2)300-500公斤(3)500公斤 以上,则300公斤以下的组中值为: A 、50公斤 B、150公斤 C、200公斤 D、75公斤 3、将某一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成的数列,称为: A、分配数列 B、次数分布 C、变量数列 D、动态数列 4、综合指数是()对比形成的指数。

A、两个相对指标 B、两个平均指标 C、相邻个体指数 D、两个总量指标 5、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 6、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查,最适合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7、下列各变量中,只能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的是: A、职工人数 B、产品的重量 C、职工工资 D、人口年龄 8、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 B、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 C、某一高等学校 D、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 9、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B、组织方式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 10、按一定的统计管理体制,自下而上地对统计资料进行汇总的是: A、逐级汇总 B、集中汇总 C、统计报表 D、手工汇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