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法及其分类

合集下载

中药调理治高血压偏方

中药调理治高血压偏方

中药调理治高血压偏方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西医治疗高血压主要依靠药物,但长期服用可能会产生一些副作用。

中医认为,高血压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与肝肾阴虚、痰湿内盛等因素有关。

因此,可以通过中药调理来辅助治疗高血压。

下面介绍几个行之有效的中药偏方。

天麻杜仲汤天麻杜仲汤是一个治疗高血压的经典方剂,具有平肝潜阳、滋养肝肾的作用。

方中天麻可以平肝息风、止眩晕;杜仲能够补肝肾、强筋骨;石决明有镇肝潜阳、平降血压的功效;合欢皮可以缓解肝郁气结;桑寄生能够滋补肝肾。

这些药物配伍使用,可以很好地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症状。

服用方法:天麻15克,杜仲15克,石决明30克,合欢皮15克,桑寄生15克。

将这些药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至汤液较浓时,取汁代茶饮用,每日1剂,连服15天。

罗布麻茶罗布麻有降血压的作用,因此可以用来辅助治疗高血压。

罗布麻茶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取罗布麻叶适量,洗净后放入杯中,沸水冲泡5-10分钟即可饮用,每日3次。

建议高血压患者可以长期饮用罗布麻茶,对稳定血压有一定的帮助。

丹参红花茶丹参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红花能够活血通经,二者配伍饮用,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对降低血压有一定的帮助。

制作方法:丹参15克,红花10克,加水煮沸5分钟,取汁代茶饮用,每日2-3次。

决明子山楂汤决明子能够降血压、降血脂,山楂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作用。

二者同用,既可以控制血压,又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消化功能。

制作方法:决明子30克,山楂30克,加水煎煮20分钟,取汁分2-3次温服,每日1剂。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中药治疗高血压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完全替代西药。

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并定期复查血压。

此外,高血压患者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食用高盐、高脂肪的食物;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戒烟限酒,避免熬夜劳累。

只有综合调理,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中医治疗高血压有妙招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中医治疗高血压有妙招

高血压患者要注意,中医治疗高血压有妙招发布时间:2022-01-03T06:54:55.54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0月19期作者:陈和超[导读]陈和超(叙永县摩尼中心卫生院;四川泸州646418)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改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同时,也使得人们出现各类疾病,高血压作为一种典型疾病,对人类身体有着很大危害,不仅对人类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还会影响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妙招。

1.高血压相关概述高血压最主要的表现特征就是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作为常见一种慢性病,对患者身体有着重要危害。

高血压受各种因素影响,主要包含年龄、遗传以及生活习惯等,这类疾病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继发性,其病因比较明确,另一种是原发性,没有明确病因。

症状根据不同人也有不同的表现,患者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通常情况下,会产生心悸、头晕和疲劳等,血压升高往往是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休息一会之后就可以恢复如初。

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就会逐步显现,患者血压持续增高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胸闷、夜尿增加等症状。

2.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法(1)气功疗法对于气功疗法,通常会选择内养静功法,不仅可以选择站姿,也可以选择坐姿。

针对坐姿,患者需要在椅子上坐着,将双腿进行分开,双脚自然踏于地面之上,两只手手心朝下,放在大腿之上,将身体保持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之下,双目微微闭起,将呼吸调整好,意守丹田。

针对站姿,就是将身体保持在自然站立状态下,两个膝盖微屈,双脚分开,与肩平行,将球抱在两手之间,放松呼吸,意守丹田,每天两次,每次时间大概保持在十到三十分钟之间。

(2)降压枕疗法从中医方面来讲,高血压属于一种热症“本草纲目”中,对石膏进行了有效记载,说明其具有治疗寒热以及头痛等功能,将其作为枕头,可以发挥以寒克制热的功效,对人脑温度和神经加以调节,确保脑血管处在正常的状态之下,对高血压这种病症进行有效缓解,使用时间一长,会慢慢将患者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

治高血压经典中药配方

治高血压经典中药配方

治高血压经典中药配方一、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对人体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

传统中医药认为高血压是由于肝火旺盛、脾气虚弱、肾阴不足等身体失调导致的。

而中药治疗高血压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二、治高血压经典中药配方1. 延年益寿散配方药材组成:•黄芪•白术•当归•丹参•龙骨•酒糟配方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以适量捣碎,然后将捣碎的药材加入足够的水中,煎煮30分钟后滤出药液。

每日服用三次,每次口服100毫升。

注意事项:该配方适用于阴虚内热型高血压患者,但孕妇、婴儿和低血压患者慎用。

2. 通络降压散配方药材组成:•桑枝•陈皮•三七•牛膝配方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清洗干净,加入适量的水中,煎煮30分钟后滤出药液。

每日分为两次服用,每次口服50毫升。

注意事项:该配方适用于肝肾阴虚型高血压患者,并不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

3.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散配方药材组成:•苍耳子•犀角•夏枯草•丹参•薄荷配方使用方法:将上述药材研磨成粉末,然后将粉末加入足够的水中,煎煮30分钟后滤出药液。

每日分为三次服用,每次口服50毫升。

注意事项:该配方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但阴虚内热型高血压患者禁用。

三、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注意事项1.在使用中药治疗高血压前,应首先咨询医生的建议,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2.中药治疗高血压的效果因人而异,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配方。

3.中药治疗高血压需要长期坚持,不能一两天见效就停止使用,应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4.使用中药治疗高血压期间,应注意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

注意: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如有需要请咨询医生。

中医怎样治疗高血压

中医怎样治疗高血压

中医怎样治疗高血压发表时间:2020-12-11T09:16:41.99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0年8期作者:陈林[导读] 大部分患者均有虚实夹杂的状况,因此在治疗时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疗效较佳。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江陵镇卫生院 637134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如今高血压的疾病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群易发,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也有高血压的症状,很多人因高血压头晕、头痛不止,服用西药有依赖性。

从整体来看,中医传统的养生观还是较适合于高血压疾病的治疗。

其主要遵循的要点为:舒缓压力、调畅情志、生活规律、饮食健康、适量运动、劳逸结合等。

在这些基础上,结合服用中药来进行调理是中医冶疗高血压疾病的传统方法。

中医遵循辩证施治的治疗原则,方法因人而异。

大部分患者均有虚实夹杂的状况,因此在治疗时应采取标本兼治的方法,疗效较佳。

1、高血压主要症状高血压患者的主要症状:1)血压升高会造成身体出现不适:头痛、头晕、失眠、耳鸣、胸闷、心悸气短、健忘易烦躁、腰酸乏力等;2)造成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如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生。

若是伴有左心衰竭时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闷、气短、紫绀(嘴唇、皮肤发紫)等症状。

2、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办法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病多于饮食失节、内伤虚损、情志失调等原因有关。

患者长期的忧思恼怒,精神过于紧张,使肝气郁滞在体内;肝郁越久,体内的火气越大,损耗肝阴,致使阴不敛阳,肝阳偏亢,因内伤和外感而引起邪化热,即为高血压症。

通常血压升高,是身体自我调节的信号,是内脏阴阳失调的结果而非原因,因此不应像西医好样需要采取强制的降压形式,中医则注重以调节阴阳的降压为治疗原则。

中医学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不同症状可分为多种类型,多采用辩证治疗的方法。

2.1肝火上炎型该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高,伴有头目眩晕、胸部胀痛、失眠多梦、容易烦燥、红苔薄黄、脉弦较细。

应遵循清热泻肝火的治疗原则,可用丹栀逍遥散方剂,加减:山栀子、丹皮、柴胡、当归、薄荷、白术、茯苓、白芍、钩藤、夏枯草、草决明各取10g,甘草取5g,用水煎服,每日1剂。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12个经验妙方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12个经验妙方

中医治疗高血压的12个经验妙方当前,我国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威胁大众健康,随着对高血压的研究逐步深入,对高血压患者的药物治疗出现较多新进展,西医降血压药物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氢氯噻嗪等利尿剂,美托洛尔等β阻剂及硝苯地平等钙拮抗剂是首选药物,但西药毒性和副作用较大,长期大量应用氢氯噻嗪会影响电解质、尿酸、血脂,美托洛尔对哮喘、心率过慢(<55次/min)等高血压患者有不良影响,硝苯地平可能引起下肢水肿、头晕等,西药治疗具有一定局限性。

中医药治疗可有效保护靶器官,与西药合还可减少副作用,中药对于某些受损器官的逆转及并发症的防治效果较好,降血压的同时还可降低血液粘稠程度,改善肾功能。

中药治疗高血压是从具体病证出发,用辩证论证方法调整体内环境,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保护心、脑、肾。

以下简要科普高血压相关知识及其12个治疗的经验妙方。

一、什么是高血压高血压是指未使用降压药物情况下,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

临床上所说的高血压并不仅是达到高血压值,血压明显高于自己年轻时的血压,有明显症状者,也需就医进行诊断。

当前,高血压已是一种中老年常见慢性疾病,高血压患者常出现视力障碍、心绞痛等并发症,使患者部分功能受到影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与生活。

高血压病发因素有家族遗传,酗酒、熬夜等不良习惯,患者常有恶心、头痛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进一步引发心脏、肾脏、大脑等靶器官受损,患者需积极接受治疗并遵医嘱调节生活习惯,需遵循医嘱保持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各个方面进行调理。

二、高血压分类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原发性高血压并非由其它疾病所导致,肥胖、有家族史人群发病率也较高,原发性高血压只能通过服用药物、改善生活习惯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是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高血压,与高血压病有本质区别,比如患嗜铬细胞瘤后,表现出高血压,治疗继发性高血压要明确原发疾病病因,最常见的如嗜铬细胞瘤,治好继发疾病,高血压就能痊愈。

中医经络调理缓解高血压

中医经络调理缓解高血压

中医经络调理缓解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高血压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中医经络调理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

本文将探讨中医经络调理对缓解高血压的作用及其相应的方法。

一、中医经络理论中医经络理论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一条复杂的经络系统,行使着运输气血、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

经络疏通与否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

中医经络调理是通过刺激和调整经络来促进气血的四通八达,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中医经络调理缓解高血压的作用1. 舒筋活络中医经络调理通过推拿、针灸等手段,能够舒缓筋脉,活络经脉,改善血液循环,从而降低血压。

2. 理气开窍中医经络调理还可以通过刺激穴位,调整气机,改善脏腑功能,缓解高血压患者的症状。

3. 平衡阴阳中医经络调理注重平衡阴阳,平衡阴阳可以调节血液的酸碱度,防止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三、中医经络调理缓解高血压的具体方法1. 中药调理中医经络调理中广泛应用的是中药调理,可根据个体情况采用不同的中药组方,调理高血压。

2.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经络调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调节气血循环,缓解高血压的症状。

3.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是一种通过按摩经络和穴位的方法来促进气血循环的治疗方式。

适量的推拿按摩可以舒缓筋脉,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高血压。

4. 太极、气功太极、气功等身体运动方式也是中医经络调理的一种方法。

这些运动可以调节呼吸,缓解紧张情绪,平衡阴阳,缓解高血压。

综上所述,中医经络调理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缓解高血压的症状。

中医经络调理疗法多样,包括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以及太极、气功等身体运动方式。

在进行中医经络调理治疗时,需要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但是,中医经络调理并不能完全替代西医治疗,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时也需要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血压,进行综合治疗。

只有综合治疗,才能更好地缓解高血压,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高血压患者中医健康干预
中医健康干预对高血压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和辅助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
医健康干预方法:
1.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高血压与肝火旺盛有关,因此应调理肝火。

患者应避免
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

2. 中药治疗:中医常使用一些具有降压作用的中药,如天麻、丹参、山楂等。

这些中药可以通过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和平衡阴阳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调节
体内的气血运行,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

常用的穴位有合谷、内关、太冲等。

4. 推拿按摩:推拿按摩可以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来调节体内的气血运行,缓解血压升高的症状。

常用的按摩穴位有风池、内关、涌泉等。

5. 气功练习:气功是一种通过调节呼吸和运动来调整体内能量的方法,可以帮
助患者放松身心,平衡体内的阴阳,从而起到降压的作用。

常用的气功练习有四正气功、五禽戏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健康干预对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不同的患者可能
会有不同的反应。

因此,在接受中医健康干预之前,建议患者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同时,中医健康干预不能替代西医的治疗方法,患者仍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

中医高血压健康指导

中医高血压健康指导

中医高血压健康指导中医高血压健康指导1.高血压概述1.1 高血压的定义1.2 高血压的分类1.3 高血压的病因1.4 高血压的临床表现2.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2.1 中医理论与高血压2.2 中医病机对高血压的解释2.3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诊断高血压3.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3.1 中药治疗高血压3.1.1 药物治疗原则3.1.2 常用中药方剂3.1.3 中药的疗效评估3.2 饮食调理3.2.1 中医食疗原则3.2.2 饮食禁忌与推荐3.3 中医针灸疗法3.3.1 针灸对高血压的疗效3.3.2 针灸治疗要点3.4 中医推拿按摩3.4.1 推拿按摩的原理3.4.2 推拿按摩的手法与注意事项4.运动与心理调节4.1 中医运动疗法4.1.1 适宜的运动方式4.1.2 运动对高血压的影响4.2 心理调节与高血压4.2.1 中医心理疗法4.2.2 常见心理调节技巧5.生活方式的调整5.1 中医养生原则5.1.1 正确认识养生5.1.2 中医养生建议5.2 中医对高血压相关习惯的指导 5.2.1 睡眠5.2.2 饮酒与吸烟5.2.3 生活压力与情绪管理6.病情监测与预防6.1 中医对高血压的监测6.1.1 血压测量方法6.1.2 监测记录与分析6.2 中医预防高血压相关疾病6.2.1 中医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6.2.2 中医预防肾脏疾病附件:1.高血压饮食禁忌表2.推拿按摩手法示意图3.中药方剂索引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高血压: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状态。

2.病因:指导致疾病产生的原因。

3.病机:指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其规律。

4.中药方剂:中药的组方形式,不同中药配伍而成用于治疗特定疾病。

5.针灸疗法:中医特有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以调节人体功能。

6.推拿按摩: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按摩手法刺激经络穴位以调整气血运行。

7.养生:指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维护身心健康,预防疾病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中医治疗高血压方法及其分类 在中医方面,将高血压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即: 1、肝阳偏盛型,表现为头痛、性情急躁、失眠、口干苦、面红目赤,治疗上以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加减; 2、肝肾阴虚型,表现为头部空虚感、头痛、眩晕、耳鸣、面部潮红、手足心热、腰膝无力、易怒、心悸、乏力、失眠、健忘,治疗上以滋养肝肾,用六味地黄汤加减; 3、阴阳两虚型,表现为严重的眩晕,走路觉轻浮无力,心悸气促,面部或双下肢水肿,夜尿多,记忆力减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胸闷,呕吐或突然晕倒,治疗上以温阳育阴,用地黄饮子加减。根据国内文献报告,某些单味中草药也有一定的降压效果。此外,近年国内外对黄芪、人参、刺五加等药物进行研究,这类药物除能增强机体对外界有害因素的抵抗力外,还能使用调节紊乱的功能趋于正常化,例如,能使低血压病人的血压升高,又能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下降等等。 除方药治疗之外,在中医方面,针刺疗法、磁疗法、气功疗法也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且疗效巩固;气功通过主动性锻炼来调整,维系机体的动态平衡,提高了抗高血压能力,从而保持血压稳定。 另外,可通过增强人体正气,避免和消除导致高血压的内外致病因素,例如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其中太极拳气功等均有良好的作用,保持心情舒畅,乐观,避免过度情绪激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暴饮暴食及过食肥甘厚味或过咸伤肾之品,尽可能及戒除烟酒,这些都是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中医对症治疗高血压 自测类型选对药 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在更年期前患病率略低于男性,但在更年期后迅速升高,甚至高于男性。中医根据不同类型的高血压对症开出一下中药方,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是怎样对症治疗高血压的吧。 中医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辨证分型有多种方式,最常用的是以脏腑、八纲、病因、病机、病名相互结合的分型方式。目前较为统一的观点是,病之本为阴阳失调,病之标为内生之风、痰、瘀血。临床上将其分为肝阳上亢型、阴虚阳亢型、肝肾阴虚型及阴阳两虚型4个证型和内风、血瘀、痰阻3个兼证。 肝阳上亢型证:见头痛头涨,眩晕耳鸣,面红赤,口苦心烦,舌红,脉弦有力。 治宜平肝潜阳,清火熄风,方剂可用天麻钩藤饮加减、钩藤、生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夜交藤、桑寄生、茯神等。若偏于风盛者,四肢麻木,手足震颤,筋惕肉目肉,宜加龙骨、牡蛎、珍珠母以镇肝熄风;若偏于火盛者,兼目赤、苔黄,可加龙胆草、丹皮以清肝泄热,便秘者可加用当归龙荟丸泻肝通腑。 阴虚阳亢型:除具有一般阳亢症状外,还有心跳,怔忡,失眠,健忘,脉弦细而数,舌苔黄,舌质绛红。 治宜滋肾养肝为主,方剂选用知柏地黄丸加减、山药、山茱萸、丹皮、泽泻、茯苓、知母、黄柏、生龙牡、龟板等。若偏于心阴虚者,可加酸枣仁、桂圆肉、远志、女贞子等以养心安神。 2

肝肾阴虚型: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腰酸腿软,五心烦热,失眠,耳鸣,舌质干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 治宜以滋肾养肝为主,可选用大补元煎加减、山药、山茱萸、枸杞子、人参、当归、何首乌、杜仲等。 阴阳两虚型:主要表现为四肢不温伴乏力,腰酸,头痛,耳鸣,心悸,舌淡苔白,脉弦细。 治宜育阴助阳为主,若偏于阳虚者,则选用右归丸加减、山药、枸杞子、杜仲、山茱萸、肉桂、附子、菟丝子、当归、鹿角胶等;若偏阴虚者,则选用左归丸加减、山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板胶、牛膝等。 以上几型若兼内风者,可加潜降熄风药,如菊花、钩藤、龙骨、牡蛎、珍珠母等;兼血瘀者,可加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之品,如丹参、川芎、当归、桃仁、红花、地龙等;若兼痰阻者,可加豁痰利气之属,如胆南星、半夏、陈皮、远志、天竺黄、川贝等。 总之,临床上应以辨证施治,随证加减为原则,不能生搬硬套。临证中往往是数型合并出现,故辨证用药要灵活多变,才能有效。

高血压的防治保健 (1)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限制钠盐摄入,每日钠的摄入量逐渐降至5克左右(约相当于食盐13克),适当增加钾、钙、镁和优质蛋白质的摄入。 (2)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防止超重和肥胖。肥胖者应减肥。 (3)戒烟酒。 (4)注意休息,劳逸结合,避免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和紧张工作。 (5)适当开展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对于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者而言,参加体育锻炼和体力劳动能解除精神过度紧张,调节生活,对防治高血压均有重要意义。可采用慢跑、步行、骑自行车、游泳、做体操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但应遵循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的原则。

中医如何有效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心血管疾病,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两种类型。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合并症,而原发性高血压多是病因不明的高血压,也叫高血压病。该病以头痛、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 3

在高血压患者中,绝大多数都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病多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用药时多从小剂量开始,根据血压的高低逐渐调整用药剂量,并提倡联合或交替使用多种药物,以期减少药物的副作用,防止或延缓患者产生耐药性。

中医认为,该病属“头痛”、“眩晕”等范畴,多为肝阳上亢,肾精不足所致,当以滋阴育阳、补肾益精为其治疗原则。中医学根据高血压患者的不同症状将该病分为多种类型,现将中医辨证治疗五种类型高血压的原则及方剂介绍如下:

一、肝火上炎型: 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高,且伴有头目眩晕,胸胁胀满疼痛,失眠多梦,烦躁易怒,舌红苔薄黄,脉弦细。

当以清热泻肝火为其治疗原则,主要方剂为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山栀子、柴胡、薄荷、当归、茯苓、白术、白芍、夏枯草、钩藤、草决明各10克,甘草5克,用水煎服,每日一剂。

也可选用中成药: ①复方罗布麻冲剂,每次口服1袋,每日服3次; ②丹栀逍遥丸,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2次; ③龙胆泻肝口服液,每次口服1支,每日服2次; ④夏枯草膏,每次口服10毫升,每日服2次; ⑤心脑静口服液,每次口服1支,每日服3次; ⑥山花晶颗粒,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3次。 二、肝阳上亢型: 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高,且伴有眩晕耳鸣,头痛头涨,时而头痛加剧,面色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细。

当以平肝潜阳,清热息风为该病的主要治疗原则,主要方剂为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钩藤、山栀子、牛膝、杜仲、黄芩、益母草、桑枝、夜交藤、夏枯草、竹茹各10克,石决明30克(先煎),用水煎服,每日一剂。

也可选用中成药: ①牛黄降压丸(片),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3次; ②天麻钩藤颗粒,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3次; ③脑立清片(胶囊),每次口服5片,每日服2次; ④牛黄上清丸,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2次; 4

⑤复方羚羊角降压片,每次口服3片,每日服3次; ⑥天母降压片,每次口服3片,每日服3次。 三、气血亏虚型: 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高并伴有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经常面色苍白,唇甲无光泽,心悸失眠,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舌质淡,脉细弱。

当以补养气血,健运脾胃为该病的治疗原则,常用的方剂为八珍汤加减:当归、川芎、白芍、熟地、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阿胶(另煎兑入)、牛膝、黄芪、灵芝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一剂。

也可使用中成药: ①归脾丸,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3次; ②补中益气丸(或合剂、口服液),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2次; ③黄芪精口服液,每次口服1支,每日服3次; ④人参健脾丸,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3次。 四、肾精不足型: 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高,且伴有眩晕,神疲健忘,腰膝酸软,遗精耳鸣。其中偏于阴虚者,表现为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偏于阳虚者,表现为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

对偏于阴虚者,当以补肾滋阴为其治疗原则,常用的方剂为杞菊地黄汤加减:枸杞子、菊花、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竹叶、旱莲草、草决明、夏枯草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一剂。

也可选用中成药: ①杞菊地黄丸(或口服液、颗粒、片),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3次; ②左归丸,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3次; ③大补阴丸,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3次; ④复方首乌地黄丸,每次口服9克,每日服3次; ⑤杜仲降压片,每次口服4片,每日服3次。 对偏于阳虚者,则宜补肾助阳,可选用的方剂为金匮肾气丸加减:附片、肉桂、熟地、山药、枣皮、茯苓、泽泻、丹皮、枸杞子、黄芪、牛膝、补骨脂各10克,用水煎服,每日一剂。

也可使用中成药: 5

①金匮肾气丸,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3次; ②右归丸,每次口服1丸,每日服3次; ③参茸丸,每次口服10克,每日服3次。 五、痰浊中阻型: 此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主要表现为血压高,且伴有眩晕,头重,胸闷,恶心,少食,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当以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为其治疗原则,可选用的方剂为平胃散加减:陈皮、厚朴、甘草、苍术、白术、茯苓、大枣、法半夏、石菖蒲、泽泻各10克,草豆蔻、白豆蔻、砂仁各5克(后下),用水煎服,每日一剂。

也可选用中成药: ①蛇胆陈皮口服液(或片、胶囊),每次口服1支,每日服2次; ②天麻片,每次口服5片,每日服3次。 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法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高血压给患者带来了十分严重影响。高血压的发病人群主要是老年人,目前有很多患者对中医治疗的方法比较认可,那高血压的中医治疗方法具体都是什么呢? 以下就是不错的中医治疗调理方案 泡脚法:高血压或轻度血压高的人,可以用桑叶、桑枝、茺蔚子各15克,用布包上,放在锅里煮水,用来泡脚,长期坚持可以会有良好的效果。 喝藕汁降血压:莲藕是甘寒的,有很好的清热作用。买回来以后,去皮、去节,切成大块,榨汁,然后滤掉杂质喝汁,有降血压的功效。 高血压病人更要加倍小心中风。大家都知道高血压的病人如果有剧烈的情绪波动,就加重了内热,热极了就是火,邪火上冲,那人体经不住这样的压力,就会出现脑出血,这在中医上也是中风的一种。 由于老年人身体衰老退化,本身就比较脆弱,更禁不住外界的刺激,所以在养阴清热的同时,一定要调节好情志,防止高血压转化为脑中风。 另外,在饮食上,中医提倡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吃刺激性的东西,第二是高热量的东西不要吃,第三是容易生痰的东西不要吃。 在生活上,中医建议高血压患者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戒掉两个不好的习惯,一个是吸烟,一个是喝浓茶。清茶化痰,浓茶生痰,所以即便茶里含有软化血管的成分,心脏不好的人还是不应该大量喝浓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