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小调
小调

小调
小调音阶(minor scale)
一、自然小调:
☞音阶关系:全半全全半全全
☞scale:6712345
☞音阶色彩给人一种暗淡忧伤柔和的感觉,多用于流行音乐,伤感的情歌
二、和声小调
☞scale:671234#5(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把七级音升高半音)
☞音阶色彩古老神秘,欧洲古典音乐和新疆少数名族音乐运用广泛
三、旋律小调
☞scale:上行67123#4#5(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把六,七级音升高半音)下行:6712345 ☞音阶色彩古典柔和,在巴洛克时期的欧洲音乐和俄国音乐常见。
巴洛克时期
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一个时代,大致为17世纪。
其最早的表现,在意大利为16世纪后期,而在某些地区,主要是德国和南美殖民地,则直到18世纪才在某些方面达到极盛。
巴洛克时期在18世纪随着它的独特风格转变为洛可可(Rococo)式风格而告结束。
✔和声:已形成了完整的以主、属、下属为中心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利用不协和音作调性转换并使和声进行富有动力和情感色彩。
✔17世纪末叶以前最初用于艺术批评,泛指各种不合常规的,稀奇古怪的,因而也是离经叛道的事物。
到18世纪用作贬义,一般是指违反自然规律和古典艺术标准的做法。
在19世纪中叶之前,依然用作贬义而非艺术风格名称,直到沃尔夫林(Heinrich Wolfflin)发表《文艺复兴与巴洛克》(Renaissance and Barock)。
第七讲小调

▪ 3、时 调:经常用于商业性卖唱的小调。
▪ ▪ 时调影响较大的有: ▪ 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茉莉花调) ▪ 银纽丝调、无锡景调、绣荷包调、对花调、
紫竹调
▪ 孟姜女调
▪ (又叫“春调”、“梳妆台”、“十杯 酒”、“尼姑思凡”)
▪ 特点:
▪ 流传广、影响大。用其填词的民歌很多, 内容丰富。
1、吟唱调 ▪ 儿歌、摇儿歌、叫卖调、吟诵调
▪ 特点: ▪ 旋律接近口语形态 ▪ 朗诵性 ▪ 结构简单 ▪ 曲例:《花蛤蟆》
▪ 2、谣 曲: ▪ 诉苦歌、情歌、生活歌、嬉游歌
▪ 特点: ▪ 日常生活中经常哼唱,形式比吟唱调成熟,
节奏完整,节拍规整,表现手法丰富。 ▪ 曲例: ▪ 《揽工歌》、《绣荷包》、《数蛤蟆》。
▪ 必须掌握的《曲目》:
▪ 《解放区十唱》、《翻身五更》、《茉莉花》、 《无锡景》、《小看戏》(剪靛花)、《瞧情 郎》、《王大娘钉缸》、《花蛤蟆》、《凤阳花 鼓》、《紫竹调》、《孟姜女》、《绣荷包》、 《献花》、《斑鸠调》、《丢戒指》 (剪靛花)、 《石榴青》、《走西口》、《十大姐》、《小白 菜》、《尕老汉》、《丢丢铜仔》。
▪ (一)小调概念: ▪ 又称“小曲”、“俗曲”。
▪ 它是人民群众在娱乐、休息、集庆时演唱 的 民歌。
▪ 多流行于城镇里巷。
▪ (二)小调的艺术特色: ▪ 1、表达方法比较婉转曲折,音乐表现细致。 ▪ 2、旋法上多呈曲折形态,节奏规整均衡、
既变化又统一。
▪ 3、乐段形式变化多端,调式、衬词丰富。 独立性强,乐段终止感强。
▪ 起承转合的四句体结构。 ▪ 徵调式。
▪ 剪靛花调(剪剪花、靛开花)
▪ 特点: ▪ 具有欢快、喜悦的情绪。 ▪ 对中国戏曲、说唱音乐影响较大。
小调音阶音程关系

小调音阶音程关系小调音阶是音乐中常见的音程关系之一。
它在音乐创作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作曲家们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本文将通过对小调音阶音程关系的探讨,来说明它对音乐的影响和作用。
一、小调音阶的定义与构成小调音阶是指由七个音符组成的音阶,它的构成为:音隔、半音隔、全音隔、全音隔、半音隔、全音隔、全音隔。
小调音阶的音程关系相对于大调音阶来说更为悲伤、沉郁。
二、小调音阶的表达情感小调音阶的音程关系使得它具有独特的情感表达能力。
相比大调音阶的明亮、欢快,小调音阶更加沉闷、阴郁。
它常常被用来表达悲伤、忧伤或者痛苦的情感。
例如,在古典音乐中,小调音阶常常被用来描绘悲剧的情节或者痛苦的经历,如莫扎特的《葬礼进行曲》以及肖邦的《降E小调夜曲》等。
三、小调音阶的应用小调音阶的音程关系不仅仅用于表达悲伤的情感,还可以用于创造悬念、紧张的氛围。
在电影音乐中,小调音阶常常被用来配合悬疑、恐怖的场景,增强观众的紧张感。
此外,小调音阶还可以用于表达浪漫、温情的情感,如舒曼的《D小调小夜曲》。
四、小调音阶与其他音阶的关系小调音阶与其他音阶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例如,小调音阶与其相对应的大调音阶具有相同的音符,只是音程关系不同。
小调音阶还可以通过升高七个音符来得到它的相对大调音阶。
这种关系使得小调音阶和大调音阶可以相互转换,为作曲家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五、小调音阶的变体除了传统的自然小调音阶,还存在着一些变体的小调音阶,如和声小调音阶和旋律小调音阶。
和声小调音阶在第七个音符上升半音,以增加与和弦的和声关系。
旋律小调音阶在上升时升高第六和第七个音符,以增加音乐的变化和变化。
六、小调音阶的创作示例为了更好地理解小调音阶的音程关系和情感表达,下面以一段小调音阶的创作示例来进行说明:音程关系:1-2半音隔、2-3全音隔、3-4全音隔、4-5半音隔、5-6全音隔、6-7全音隔、7-8半音隔。
情感表达:这段小调音阶给人一种沉闷、压抑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悲伤的场景中。
宋大叔基础乐理教程第三单元04课

宋大叔基础乐理教程第四课音阶——小音阶一、(复习第三课大调的音级名称)(从略)二、小音阶时至今日,调有大调与小调。
大调:以do为主音,其音阶是do,re,mi,fa,sol,la,si,do。
小调:以la为主音,小调的音阶乃以la为首,所形成的音阶,是本课所介绍的内容。
学习小调,先要认调(调名),再学音阶,然后在音阶上建立和弦。
乐曲(歌曲,诗歌)有大调,有小调,什么样的乐曲是大调呢?什么样的乐曲是小调呢?最粗略的分辨方法:凡乐曲结尾在do的,是大调(因do是大调的主音);凡乐曲结尾在la的,是小调(因la是小调的主音)。
请看这首贝多芬的给爱丽丝(Beethoven:für Elise)这首曲结尾在la,因此是小调。
但是,在中国的简谱中,这首曲子都把调名标写成:“1=C”粗看起来,像是C大调,若为大调,确实该是C大调,但此曲却是小调,若是将它当成大调,就荒唐了!为此,宋大叔写了一篇文章,用了个带点讽刺、诙谐的题目——“(男人是穿裤子)但穿裤子的都是男人吗?”(在宋大叔圣乐事工网站()上)。
那是说乐曲就都当成大调看吗?一种调号却是表示大、小调两个调!国内的音乐学者们,你们难道就没有看到这个问题吗?任凭这样的错误,一错几十年,却从来没有人加以纠正吗?连音乐系的学生都在用简谱呀!学校的课本中也是用简谱呀!怎能任凭他们用1=C……都以大调视之?!圣诗中,也都是这样的错:(1)赞美诗歌(1218)760:以马内利C调2/4 3/4此曲停在la,该是小调,不是C(大)调,该是A小调(a小调)(6=A?!) (2)赞美诗选编(1050)797首:走出软弱1=F 4/4此曲结束在la,该是小调,怎可以以F大调(1=F)视之?不,这是D小调,或是:6=D?!)(3)赞美诗(新编),这是一本有四声部的五线谱诗本,但其调名仍错。
66首:以马内利来临歌1=G 4/4这怎么是1=G G大调呢?当然是E小调(e小调)(6=E?!)(4)谷中清泉(这是一本编写认真的诗本,但仍是大、小调不分)376首:我灵羡慕要你bE调4/4结尾在la,是小调,la在C是C小调(c小调)(6=c?!)三、小调的调名:小调的主音是la,la的位置的音名就是小调的调名。
调-调式音阶-大调式-小调式.doc

调/调式音阶/大调式/小调式
调
1、调式音阶
调式音阶
按照一定关系结合在一起的几个音(一般是七个音左右)组成一个有主音(中心音)的音列体系,构成一个调式。
把调式中的个音,从主音到主音,按一定的音高关系排列起来的音列,叫音阶。
如C调:1 2 3 4 5 6 7
2、大调式
大调式
凡是音阶排列符合全、全、半、全、全、全、半结构的音阶,就是自然大调。
这是使用的最广泛的调式。
至于为什么是自然大调以后会有讲解。
一般来说,一首音乐作品的开始音符是使用1、3或5的,而结束在1上的就是大调音乐。
比如国歌就是大调音乐。
要想真正搞懂大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
3、小调式
小调式
小调式也有三种形式:
a:自然小调:凡是音阶符合全、半、全、全、半、全、全结构的
音阶,叫自然小调。
b:和声小调:升高自然小调音阶的第VII级,叫和声小调。
注:4是半音5是一个全音加在一起就等于和声小调。
c:旋律小调:在自然小调音阶上行时升高它的4、5,而小行时还原5、4叫旋律小调。
小调音乐一般第一个音符是从6 或3 开始,而结束在6上。
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就是小调音乐。
同大调一样,要想真正搞懂小调音乐,必须要学习和声知识。
24条大调小调音阶记忆规律

24条大调小调音阶记忆规律
五度相生律啊!
不升不降C大调,向下小三度是他对应的a小调。
一个升号(升4)G大调(C向上纯五度),向下小三度是他对应的e小调。
二个升号(升41)D大调(G向上纯五度),向下小三度是他对应的b小调。
三个升号(升415)A大调(D向上纯五度),向下小三度是他对应的升f小调。
四个升号(升4152)E大调(A向上纯五度),向下小三度是他对应的升c小调。
五个升号(升41526)B大调(E向上纯五度),向下小三度是他对应的升g小调。
一个降号(降7)F大调,向下小三度是他对应的d小调。
二个降号(降73)降B大调(F向下纯五度),向下小三度是他对应的g小调。
三个降号(降736)降E大调(降B向下纯五度),向下小三度是他对应的c小调。
四个降号(降7362)降A大调(降E向下纯五度),向下小三度是他对应的f小调。
五个降号(降73625)降D大调(降A向下纯五度),向下小三度是他对应的降b小调。
六个降号(降736251)降G大调(降D向下纯五度),向下小三度是他对应的降e小调。
你弹的24个大小调,大调叫自然大调,小调叫和声小调,大调构成规律:全全半全全全版。
小调构成规律全半全全半全全。
24条大调 小调音阶 记忆规律

什么叫大调小调2008年06月11日星期三 01:32 P.M..调式的分类调式分为大调式和小调式。
由七个音组成的调式叫大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
小调式也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
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大调式的色彩。
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小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小调式的色彩。
在大小调体系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Ⅰ、Ⅲ、Ⅴ级。
这三个稳定音级的稳定程度是不同的,第Ⅰ级最稳定,而第Ⅲ级和第Ⅴ级的稳定性较差。
三个稳定音和它们的稳定性只有和主音三和弦共响时才能表现出来,假使用其他非主音三和弦时,则不具有稳定性。
第Ⅱ级、第Ⅳ级、第Ⅵ级、第Ⅶ级是不稳定音级,在适当的条件下,它们显露出二度关系进行稳定音的倾向。
1.大调依照十二平均律的系统,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半音(DO、#DO、RE、#RE、MI、FA、#FA、SOL、#SOL、LA、#LA、SI)开始,依照大调的音程排列次序来做出一个全新的大调,以C大调为例:I II III IV V VI VII I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A:主音、导音:每个大调都有七个音,您看到的罗马数字就是我们为这七个音排列的级数,第一个音为I级音做为整个大调最主要的音常常被称为"主音",而第七个音为VII级音作为引导整个音阶再度回到主音的VII级音常常被称为"导音"。
B:大调的组成规则: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大小,依序为『全-全-半-全-全-全-半』,这就是大调的组成规则,我们将整个音阶分成两部分:『DO、RE、MI、FA』 + 『SOL、LA、SI、DO』,称之为"音型",每个音型含四个音,其间的音程距离都是『全、全、半』,所以一个大调就是由两个『全、全、半』音型,中间以一个全音连接而成。
整个大调音阶组成的口决是:"全全半、全、全全半"C:升级大调例1: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只剩下后面的SOL、LA、SI、DO部分,在后面再接一个"全全半"的音型,在两个音型之间加上一个全音连接,成为"RE、MI、#FA、SOL",其中的FA需要升半音来做成"全全半"音型,因此这个大调就是:此大调的主音是SOL,所以调名就是G大调,调号是#FA例2: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RE、MI、#FA、SOL,会再得到一个新的音型LA、SI、#DO、RE:这个大调的主音是RE,所以调名就是D大调,然后调号是#FA与#DO例3: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把C大调的两个音型去掉前面那一个,保留后面的LA、SI、#DO、RE得到一个新的音型MI、#FA、#SOL、LA:这个大调的主音是LA,所以调名就是A大调,调号是#FA、#DO与#SOL 由此三例继续做下去,我们会得到7个大调:G大调、D大调、A大调、E大调、B大调、#F 大调、#C大调,而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再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FA、#DO、#SOL、#RE、#LA、#MI与#SI,列表如下:C GD AE B #F #CD 降级大调例1:降级大调与升级大调相反,以C大调为基础,一个大调应有两个音型,在一开始去掉C大调上面的音型留下下面的DO、RE、MI、FA,然后下面再接一个音型,用一个全音连接起来得到FA、SOL、LA、降SI的音型:这个大调的主音是FA,所以调名就是F大调,调号是降SI例2:一样的方法,以C大调为基础,在一开始去掉C大调上面的音型,保留下面的音型,在向下接一个音型,得到一个新音型:降SI、DO、RE、降MI 这个大调的主音是降SI,所以调名就是降B大调,调号是降SI、降MI依此类推,得到7个降级大调:F大调、降B大调、降E 大调、降A大调、降D大调、降G大调、降C大调这7个大调,这七个调的调号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延续前一个调的调号,增加一个新的调号,顺序是:降SI、降MI、降LA、降RE、降SOL、降DO、降FA,列表如下:C F 降B 降E 降A 降D 降G 降C注意:十二平均律中只有12个音,只能做出12个大调,可是您算一下,C大调 + 7个升级大调 + 7个降级大调总共有15个,怎么会多3个?原因很简单,其中一定有三个调是重复的,需要扣掉,但怎么有重复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同音异名"造成的。
七年级下册 人音版 第四单元 自然小调音阶(共14张PPT)

自然小调
❖ 小调是相对于大调而言的,现代音乐两种主要调式之一。例 如以自然C大调音阶C的音级下方小三度的音级a(la)为主音, 并以此排列成的一个八度音阶,每个音之间的音程大小,依 序为 " 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即 "1、 2 、 降3 、 4 、5 、降6 、降7"、 1(第2个八度),这就是小调的组成规 则。用自然小调写出的歌听上去忧郁、唯美
音阶排列
a小调 a b c d e f g a d小调 d e f g a 降b c d c小调 c d 降e f g 降a 降b c e小调 e #f g a b c d e f小调 f g 降a 降b c 降d 降e f g小调 g a 降b c d 降e f g b小调 b #c d e #f g a b
自然小调音阶
什么是音阶?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小调音阶
❖ 小调音阶一般分自然小调(natural minor), 和声小调(harmonic minor),旋律小调 (melodic minor)。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 自然小调 ❖方 法 ❖ 原是全音遇到半音用"b" ❖规 则 ❖ 原是半音遇到全音用"#" ❖特 色 ❖ 歌听上去忧郁、唯美
自然小调音阶色彩给人一种 暗淡 忧伤 柔和的 感觉,自然小调在现代流行音乐运用的十分广泛,主 要是用于在一些伤感的情歌中。
谢谢
音阶的主要形态
❖ 半音音阶:由12个音级组成,也是一种平均音阶 ,即将一个八度划分成相等的12个半音。虽然12 半音的律制在中国古已有之,在欧洲也在使用键 盘乐器以后定型,但将律制中的12个音不分主次 而又缺一不可地一齐用来构成乐曲则是20世纪以 来的现象。这种作曲技“大调式”和 “小调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小调的艺术特征
小调音乐的表现方法比较婉转曲折, 歌曲的内容通常用寓意的方法曲折含 蓄有节制的表达。 小调音乐表现是细致的,节奏上比较 规整均衡。 表现上常有叙事性的特点,小调的音 乐形式比较规整,结构的独立性和乐 段的终止感很强。
第四节 小调
一、小调的种类:
吟较 强的小调。如:儿歌、摇儿歌、叫卖调、吟 颂调等。 特点:旋律接近口语形态,多以朗诵性为主, 结构比较简单。 欣赏:《猜调》《对鲜花》《摇篮曲》《卖 汤圆》《卖菜》《卖余粮》
2) 谣 曲
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哼唱的小调,艺 术形式比吟唱调成熟,结构完整,节拍规 范,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具有浓郁的生活 气息。 按内容可分为诉苦歌、情歌、生活歌和嬉 游歌等。 欣赏:《小白菜》《长工调》《数蛤蟆》 《月牙五更》《瞧情郎》《三十里铺》
3)时调
是一种除了在日常生活传唱外,还经常用于商业性 卖唱的小调。演唱者大多为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艺 人。 一般有器乐伴奏。内容广泛,一个曲调可以填入多 种内容的唱词,表现各种情绪和感受。 音乐主要来自谣曲,小部分吸取了山歌和其他体裁 的音调 流传广、影响大的时调有:孟姜女调、剪靛花调、 鲜花调、银纽丝调、无锡景调、绣荷包调、对花调 等
鲜花调:
曲调柔美抒情,基本音乐形态是徵调式。 曲体结构较特殊:前半部为两个呼应性乐 句,第一句是一对重复的短句,停在徵音 上,第二句停在宫音,都是四小节;后半 部第三和第四句紧密接成一个尾部带拖腔 的八小节,终止在徵音上,与前半部相呼 应。 欣赏:《茉莉花》(江苏)、(东北)
绣荷包调:
孟姜女调:
此类小调遍布中国城乡,擅长表现哀怨之情。 基本音乐形态:徵调式,启承转合性的四句 体单乐段,每句落音分别为商、徵、羽、徵。 常见的变体民歌:南方有《孟姜女· 春调》 《月儿弯弯照九州》《哭七七》等;北方有 《十杯酒》《摇篮曲》《尼姑思凡》等
剪靛花调:
此类小调原为明末清初在北方的俗曲,流传 面极广,变体也多,擅长表现活泼、轻柔或 欢快的情绪。 基本音乐形态:宫调式,五句体单乐段---四 个乐句之后加衬句重复末句的扩充乐段,各 句落音是宫、徵、徵、宫、宫。 变体常见的有北方的《放风筝》《小看戏》 《丢戒指》等;南方有《码头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