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BLE,高频测试线

合集下载

企业需求表

企业需求表
4、开展胶黏剂、油墨专用超微细碳酸钙的研制,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开发附加值最高的最细的超微细碳酸钙。
5、表面处理碳酸钙的活化率的问题,选用合适的设备,优化现有的工艺,选取合适的助剂,使干法和湿法表面改性的效果达到98%以上。
20
江西省永丰博源实业有限公司
江西永丰工业园区
高武平
材料类
1、烟气脱硫脱硝成套设备设计及配套产业,动力设备需要铸造专业技术自行生产,因为该专利较复杂,需要相关经验的工程师及团队,由于该技术对材质要求极高,经过和其它供应商沟通一些特殊材料无法加入到钢水中,所以需要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攻克材料的难关。
2、生产管理方面。管理层相对较为薄弱,需要培训。
3、车间工程技术人员及工人基层管理者,对于压力容器制造体系较为薄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培训。
4、大型设备组装技术是生产中最大的难题,大型换热器组装,寻求先进的生产工艺。
序号
企业名称
所在园区
联系人
手机号码
所属专
业领域
需求内容
21
江西九峰纳米钙有限公司
江西永丰工业园区
曾 伟
材料类
1、粉体研磨过程中颗粒分布问题,在粉体的研磨过程中,如何使粉体细度分布窄,并呈典型的单峰分布,粒度分布均匀。
2、如何解决超细或者超微细的碳酸钙粒子团聚的问题,由于碳酸钙表面是极性分子,在研磨干燥的过程中以及在后续的存储过程中容易造成粒子的团聚,如何防止其团聚,保持原生粒子的细度。
3、解决重质碳酸钙的比表面积问题,及轻质碳酸钙相比,在同样细度的情况下,提高其比表面积。
企业需求表
序号
企业名称
所在园区
联系人
手机号码
所属专
业领域
需求内容

线缆行业非移性测试规范样板

线缆行业非移性测试规范样板

1.目的:为了测试线非移性规范化特制定此办法.
2.范围:生产之线材均适用.
3.权责:品保部
4.作业说明:
4.1取样:根据要求取试件(Cable ,Write,Cord…)每段约2in共2段,测试板为ABS板和PS板,依规格要求进行选用所测试的测试板
4.2测试:根据要求设定测试温度和测试时间,将试件夹持在要求的测试板内平放入测试试验机内(高温箱),压上要求之荷重,关好试验机门进行测试。

4.3测试完成后,待测试机冷却后再将验试品取出。

4.4结果判定:
测试板上没有残留的化学物质或有残留的化学物质用手能擦掉,则判定符合标准为OK,否则为NG。

若为NG,需知会品保主管处理。

4.5记录:测试人员测试结果记录在附件1表单中。

附件一非移性移测报告
NON Migration Characteristics Test Report
WEIGHT
WIRE
CLIP PLATE
实验室文件修订履历表。

FFC CABLE 简介

FFC CABLE 简介

二、FFC产品应用领域
FFC柔性扁平线自1993年作为我国录像机国产化开房工程的配套项目,从日本 引进并成功应用于早起的录像机,影视播放机,之后历经十余年的消化吸收 和改进,FFC柔性扁平线的制造技术,产品性能不断提高,引用也越来越广 泛,已成功应用于众多高端设备。目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数码相机、打印 机、复印机、扫描仪、影像机、视听设备、通讯、MP4、显示器等各领域的电 子产品
三、 FFC CABLE 规格
四、FFC cable与连接器制造工艺
4.1
总计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五、生产设备
六、测试要求
FFC CABEL 简介
Tang Yong Guo
目录
一 二 三
产品特色 FFC产品应用领域 FFC CABLE 规格 FFC cable与连接器制造工艺
四 五

生lexible flat Cable)柔性扁平排线,具有体积小、连接 简单、耐曲折、耐磨耗、易焊接、精密度高,柔韧性好等优良性能。

DisplayPort1.2技术通报

DisplayPort1.2技术通报

佳燁科技---電線電纜及連接器高頻量測技術通報DisplayPort Spec 1.2已經公佈了親愛的客戶您好,DisplayPort協會已於2010/01/05公告了新的DisplayPort1.2規范,並於日前放置於DisplayPort網站上,您可以上網下載DisplayPort1.2規范,但必須是會員才可以下載。

与DisplayPort 1.1a标准相比,新标准的传输速率实现倍增,并正式将Mini-DP接口标准写入了DisplayPort1.2規范,成为属于DP 1.2规范的一部分。

本文將就以下三點,說明新版規範對連接器及線纜廠的影響:一、規範新增功能概要與線纜特性關係。

二、新規範對於線材及接頭結構的變動。

三、規範新增线材种类与高频测试规格的關係。

一、規範新增功能概要與線纜特性關係本節以 A、新版規範增加的七大功能與線纜的關係 B、新版规范對接頭及線材的影響,來介紹新版規範。

在向下兼容的基础上,DisplayPort 1.2的主要新特性有:A、新版規範增加的七大功能與線纜的關係:在向下兼容的基础上,DisplayPort 1.2的主要新特性有以下几点:1、传输速率的提升每个信道的数据传输率翻番到5.4Gbps,总带宽最高可达21.6Gbps,能大大提升显示分辨率、色深、刷新率、多显能力,支持全高清120Hz 3D立体显示、3840×2160×30bpp分辨率、4K×2K四倍全高清分辨率、10bit高色彩范围等等。

由于传输速率极大的提升,故需要提高线材的特性要求才能达到这样的传输速率,故对我们的线材厂商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支持多流只需一根数据线即可传输多个独立的未压缩视频和音频流,满足受保护内容播放和3D游戏等高性能应用,可配置为单链式或者中央式。

举例来说,DP 1.1a只能支持一台显示器设置为2560×1600 @ 60Hz,DP 1.2能支持两台这种显示器,或者四台1920×1200,而且都是一根线缆。

cable123[1]cn- 电线电缆绝缘检测技术的研究_第三章电缆的绝缘诊断

cable123[1]cn- 电线电缆绝缘检测技术的研究_第三章电缆的绝缘诊断

东南大学硕士论文第三章电缆的绝缘诊断技术第三章电缆的绝缘诊断技术为了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电力设备在运行前和运行中要进行交接试验、预防性试验和在线监测。

通过这些试验和监测,及早的发现绝缘缺陷,从而进行相应的维护与检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安全的运行,减少事故发生。

预防性试验可以分为两大类: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

破坏性试验又称绝缘耐压试验,是指在高于设备工作电压下进行的试验。

它主要有交流耐压和直流耐压两种试验,旨在揭露危险性大的集中性绝缘缺陷,保证绝缘有一定的裕度。

需要指出的是,耐压试验可能会对试品产生某些损坏,从而影响绝缘寿命。

非破坏性试验又称为绝缘特性试验,是指在较低电压下用其它不会损伤绝缘的方法来测量绝缘的各种特性,从而判断绝缘内部有无缺陷。

据日本方面的统计数据,在1985~1989年之间事故波及的设备中有47.8% 与电线、电缆有关,几乎占了一半,国内的情况也是如此。

此外,据日本的经验,凡敷设10年以上的电缆,绝缘不良的占10%。

因此,定期对电缆进行绝缘预防性试验显得尤为重要。

据《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针对电缆的预防性试验主要有:绝缘电阻测量、直流泄漏电流测量、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量、直流耐压试验等。

此外,根据测量、试验时电缆是否出于带电运行状态可分为停止运行诊断法和在线诊断法两种。

3.1 电缆绝缘停止运行诊断法3.1.1 绝缘电阻的测量测量绝缘电阻的仪表被称为兆欧表,传统的有靠手摇动产生电压的摇表,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各种性能优良数字兆欧表。

对于采用多层绝缘的电力电缆而言,是测量线芯导体与屏蔽层之间的绝缘电阻,接线方式如图3.1所示,测量电压在1000V以上。

对于一般低压配电网各种电线而言,可以采取测量两相间或相线对地线之间的绝缘电阻的方法,测量电压为500V或者1000V。

金属图3.1 电缆绝缘电阻测量接线图绝缘电阻的判定标准根据电缆种类、电压等级、应用场合等条件不同而不同,同时也因测试电压等级不同而不同。

CABLE信赖性测试管制办法

CABLE信赖性测试管制办法

CABLE信赖性测试管制办法1.目的:1.1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需求.1.2防止批量不良品产生.2.适用范围:凡CABLE样品,制程品信赖性测试均适用之.3.权责:品保部4.作业内容:4.1信赖性测试管制作业流程图详见(附件一).4.2测试抽样方式与频率4.2.1样品按客户需求,一般抽样5pcs进行信赖性测试;4.2.2制程产出每半个月对一个线材系列抽样5pcs左右进行信赖性测试.4.3信赖性测试项目:4.3.1电气测试:样品按样品SPEC要求,全部进行电气测试,并记录于样品检验记录报表中;制程品按照工程图面,SOP要求进行电气测试,数量以最终检验基准书为基准,并将测试结果记录于成品检验报表中;4.3.2尺寸测量:样品按样品SPEC要求,抽测10pcs,结果记录于样品检验记录报表中;制程品按照工程图面,SOP要求进行尺寸测量,抽测数量为5pcs,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于成品检验报表中;4.3.3弯曲测试:样品依客户需求进行弯曲测试,一般抽样5pcs;制程品根据测试抽样方式与频率进行抽样测试,测试条件则依厂内标准(附件二)或打样时的试验条件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于弯曲测试报告(附件四)中;4.3.4非移行性测试:样品依客户需求进行,制程品及进料零组件按厂内要求进行非移行性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于非移行性测试报告(附件五)中;4.3.5荷重测试:样品依客户需求进行,制程品依测试抽样方式与频率进行抽样测试,测试条件依厂内标准(附件二)或打样时的测试条件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于SR吊重测试报告(附件六)中;4.3.6超音波测试:样品依客户需求进行,制程品依测试抽样方式与频率进行抽样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于超音波测试报告(附件七)中;4.3.7耐老化试验:样品依客户需求进行,制程品依测试抽样方式与频率进行抽样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记录于老化试验报告(附件八)中.4.3.8绿色产品无毒测试。

4.3.8.1原材料依材料别进行例行性抽测,抽测数量20克、抽检频率依绿色产品无毒测试计划表执行之、无毒测试报告由电线厂提供。

Cable的防火等级详解

Cable的防火等级详解

ii)判定標準
標準試驗火燄的標稱高度為125mm,熱量為500W或 1700Btu/H。
5次的任一次供火後,如果試樣的25%及以上的 指示旗燒掉或炭化,則認為該電線在其長度上能 延燃。
如果試樣在任何時間散落的燃燒或通紅顆粒或者 滴熔物點燃了噴燈,角塊或試驗箱底部的棉層, 則認為該電線能延燃附近的易燃材料。
(Horizontal Sec 1100 求,使用在内
Flame Test)
部用线
(B)VW-1 (CMX级)
UL1581 A.W.M的外部用 CSA:FT-1
Sec 1080 线
JQA:
如UL20541/UL2791 “F”mark
IEC60332-1
(C)cable Flame Test
UL1581 A.W.M的外部用 ----
ii)判定標準
標準試驗火燄的標稱高度為125mm,熱量為500W或 1700Btu/H。(Btu全称是:BRITISH THERMAL UNIT/HOUR 意思是每
小时的英制散热量。 BTU和國際熱量單位换算关系是: 1 BTU =1055.06 焦 耳,1英热单位/时(Btu/h)=0.293071瓦(W) )
灭,應在上次供火後30秒後再次對試樣供火。
* 測試示意圖如VW-1
ii)判定標準
標準試驗火燄的標稱高度為125mm,熱量為500W或 1700Btu/H。
3次中的任一次供火後,如果試樣的25%及以上的 指示旗燒掉或炭化,則認為該電線在其長度上能 延燃。
如果試樣在任何時間散落的燃燒或通紅顆粒或者 滴熔物點燃了噴燈,角塊或試驗箱底部的棉層, 則認為該電線能延燃附近的易燃材料。
*CSA:加拿大標準協會(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JQA:日本质量保证协会

标准对cable的要求

标准对cable的要求

9.12.4
9.5):标称截面积大于 6mm2时,采用硬性绞 合导线,其他标称截 面,利用实心导线. 9.5.3):实心导线或绞 合导线采用较为不利 的一种 硬性导体(实心和多 表5与额定电 股绞合) 流相对应的最 大截面积 软导体 单芯聚氯乙稀绝缘铜 电缆线
/
电源端0.5m 负载端 0.25m
9.12短路试验
9.2 16916.1-2003 16917.1-2003 9.11.2
14048.1-2006 .2
9.23验证 截面积小于等于10mm2的 9.9验证 0~ 施加在接线端子螺 9.10寿命 电子元件 表8 导线为1m;截面积大于 9.8温升试验 动作特 5cm 钉上的拧紧扭矩为 试验 抗老化性 10mm2的导线为2m 性 能 表9(同10963的表 9.11 在短路情 硬性导体(实心和多 表4与额定电 10)规定值的三分 电源端0.5m 负载端 况下验证 / 股绞合) 流相对应的最 之二 0.25m RCCB的工作 软导体 大截面积 状况 截面为35mm2及以下,长 8.3.3.3.4:温升 单芯聚氯乙稀绝缘铜 表9和表10 度为1m;截面大于 试验的试验条 电缆线 35mm2,长度为2m 件 制造厂应规定接线端 子适用联接的导线的 见14048.12006表1 类型(硬线或软线,单 芯线或多股线)
单芯聚氯乙稀绝缘铜 电缆线 14048.2-2001 8.3.2.6 /
同14048.12006:表9和表 10
截面为35mm2及以下,长 度为1m;截面大于 35mm2,长度为2m 额定电流小于和等于 630A时电源端0.5m 负 载端0.25m
8.3.2.5温升试 验的试验条件 / 表4或制造厂规定 8.3.2.6短路试 验的试验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选择,同轴电缆组件,RF CABLE,高频测试线
江苏华兴射频同轴电缆厂,专业生产各式射频同轴电缆,有:RG174 ,RG178 ,RG179,RG316,RG142,RG58,RG59,RG223,RG213,RG214等等
另生产各类射频同轴连接器(RF CONNECTOR)。

有:SMA,SMB,BNC,TNC,MCX,MMCX,UHF,N型,F头,FME,SL16,L9(1.6/5.6),CC4(1.0/2.3),L29,C3,C4.6,RCA,PAL,射频同轴电缆组件(RF CABLE ASSEMBLY),在选择微波互连线时,设计工程师就应该权衡电气,机械和环境参数,使之顺应于系统应用。

这篇文章探讨了这些方面需考虑的重要因素,并提供了评估互连线应遵循的规律和方法。

电学性能
影响选择微波电缆组件的电学性能包括工作频率范围、衰减(也称亏损)、返回损耗/电压驻波比(VSWR)的特性以及屏蔽电缆外导体(处理串扰、杂散浸入,和多余噪声电平的关键)。

有些应用可能需要特别考虑相位稳定性与柔性或相位稳定性与温度和平均/峰值功率。

相位匹配和信号延迟也是需要考率在内的。

操作频率
数据传输率较低时,管理传导性和远距离传输时在电缆上消耗的信号能量是关键。

当高数比/高频传输时,使用谐波高阶频率,能保持波形平方的优势,但影响传输质量的潜在物理量为选择过程带来了新的问题。

例如,在3GHz或更高频率,封装铜芯导体的电介质材料,作用不仅仅是绝缘。

它还需要起到保护信号传播时不损耗的作用。

要达到这种程度,使用的电介质不但成本昂贵,而且难以形成。

微波介质通常选择具备软热塑性的聚四氟乙烯(PTFE),其介质常数小于2.0 ,再加上空气(真空介电常数为1),电性能提高了,但刚度降低了,从而导致电缆在压力下弯曲变形。

衰减与反射
衰减和信号反射,对高数据传输而言可能是灾难性的。

插入损耗适用于整个电缆组件,并以幅度下降作为表现。

插入损耗的来源是导体、绝缘材料、连接器/电缆内部的信号反射,及对外辐射,其中以电缆为最。

回波损耗主要是由于阻抗不匹配,它还会产生驻波问题,即VSWR。

在最坏的情况下,反射波等于入射波,并且偏离原相位180°,即形成一个没有信号通过的纯粹驻波。

连接器是常规电缆组件里形成VSWR的主要原因。

配对连接器的公母边之间的接口众所周知易于管理。

真正面临的挑战是连接器与配属电缆之间的接口。

这往往就是造成信号在电缆组件里衰减,以及品牌间性能极端变化背后的原因了。

设计一个合理的连接器至电缆的过渡方式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得到优化的VSWR性能电缆配置。

屏蔽
高频率使得导体线发挥着天线的作用。

电缆吸收了杂散辐射,要么转换成一个感应电流要么向外辐射能量,造成串扰。

首选纠正的方法是,用金属编织物屏蔽电缆。

屏蔽双绞线、屏蔽双导线馈线电缆、同轴电缆是常见的选择。

使用该类型的编织物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由于编织物被裹在织纹里,编织电线交叉的地方通常就是泄漏发生的地方。

提高编织物覆盖率其中一个方法,是使用双层编织物。

另一种方法是将金属化聚酯薄膜置于两层编织物之间或在只有单层编织物时置于其下。

这的确提供了100%的覆盖率,但由于电流容量低,其屏蔽效能也微乎其微。

机械性能
关键的机械性能包括:体积、重量、最小弯曲半径、抗压性和抗扭结性。

但平衡机械与电因素的要点是,优化连接器接口和电缆的直径两者之比。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连接器/电缆组合:
● 微型推进式连接器最适合小直径电缆如RG316;
● SMA或N型连接器最适合型号在的0.10和0.30英寸之间的电缆;
● 较大的连接器最适合尺寸大于0.30英寸的电缆。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电缆保持力和抗拉性。

同轴电缆的保持力几乎完全取决与编织层的厚度。

因此,电缆与连接器插头之间的保持力,直接与套圈和卷曲袖及其他配属器件的设计相关。

导体线材类型也是一个问题。

坚实的线芯往往有利于信号连续性,但直径和材料可以直接起决定性作用。

绞合导线灵活性好,终止起来却更难。

在某些应用中,电缆铠装被用于保护电缆远离严酷环境和初步处理,如弯曲过度。

有厚防护套/编织层和坚固绝缘套的电缆,抗压比通常在80~100ppi内,而金属护套承受能力高达300ppi。

固体绝缘电缆抗压性是最好的,除了在高频状态下。

磁绝缘电缆有良好的高频性能,但容易变形。

环境因素
操作温度、空气中的湿度以及接触化学品、液体、沙子、灰尘、盐雾、或紫外线辐射都是需要考虑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尤其是在正配置mil/aero应用中。

稳定运行和连续伸缩需考虑到。

其他需要注意的因素还有冲击和震动的级别和高度。

连接器的选择
高频连接器(大于6GHz),一般是线配,因而调节至适当的扭矩与否,会极大地影响系统性能。

如果有很多组合式接口,如SMP(指定以更高频率执行),就会存在影响系统性能的折中。

低频连接器(小于6GHz)一般是组合式设计,有令人期待的低成本安装的优点,但衡量这个优点附带的局限性同样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