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肺炎

合集下载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2例临床分析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22例临床分析

抢救史 , 院后 反 复抽搐 , 属要 求 放弃 入 家 治疗 ; 另外 2例 患儿 人 院 时 呼 吸 困难 明
目前青霉 素仍 是 治疗 梅毒 的有 效药 物。本研究显示 , 在早期应用青霉素治疗患 儿 中, 除了 3例 因早期病情重放弃治疗外 , 其余 1 9例完成了青霉素疗程治疗 , 中 1 其 2
论 著 ・临 床
论 坛
C H} E C o M M UN l Y D o C T R S N SE T O
新 生儿 先 天 性梅 毒 2 2例 临 床 分 析
临床表 现 : 早产 1 6例 ( 2 7 % ) 肝 7 .3 ,
栾永 刚 董 玉 斌
期梅毒 , 其胎儿发 生先 天性 梅毒的几率可 达 7 % 一9 % , 6 5 因此 , 梅毒严重 危害胎 儿和新生 儿的健康 , 对梅毒 的预防和控制 应 引妇科 和儿科临床工作者 的高度重视 。 新生儿先天性 梅毒 临床 症 状体 征缺
治 疗 方 法 :2例 新 生 儿 先 天 性 梅 毒 2
460 60 0河 南周 口 市 中 心 医 院 新 生 儿 重 症 监 护 室 ( I U) NC


要 目的 : 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 的 探
临 床 表 现 、 断 、治 疗 和 预 后 。 方 法 : 诊 NC IU收 治先 天性 梅 毒 患 儿 2 2例 , 回顾 性 分 析 其 临 床 资 料 。 结 果 :2例 先 天 性 梅 2
1 后 改 为 静 脉 注 射 。对 于 少 数 全 身 症 周 状 反 应 严 重 患 儿 , 用 丙 种 球 蛋 白和 肾上 加
放 弃 治 疗 4例 。 结 论 : 期 发 现 并 R R 早 P 及 TH P A检 查 确诊 先 天 性 梅 毒 , 期 正 规 早

肺炎鉴别诊断

肺炎鉴别诊断

肺炎首次病程录1.肺结核典型的肺结核表现为午后低热、消瘦、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等,影像学显示有多叶段多形态病变,故本患者病史、影像检查不典型,可行结核抗体检查、痰找抗酸杆菌及肺CT 检查以鉴别。

2.肺癌患者咳嗽、咳痰,需与此病鉴别。

但患者无明显痰血、声嘶、呛咳或咳嗽性质改变,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无进行性体重减轻,未闻及肺部哮鸣音,胸片未见软组织影。

行肿瘤标记物检查进一步鉴别。

3.肺栓塞多有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并多有高凝状态后血栓史,患者病史不符,影像表现不典型,可行肺CT、凝血功能、D-二聚体检查进一步鉴别。

肺炎主治医师查房1.肺癌患者咳嗽、咳痰,需与此病鉴别。

但患者无明显痰血、声嘶、呛咳或咳嗽性质改变,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无进行性体重减轻,未闻及肺部哮鸣音,胸片未见软组织影。

行肿瘤标记物检查进一步鉴别。

2.肺栓塞多有胸痛、咯血、呼吸困难,并多有高凝状态后血栓史,患者病史不符,影像表现不典型,可行肺CT、凝血功能、D-二聚体检查进一步鉴别。

3.肺结核典型的肺结核表现为午后低热、消瘦、乏力、盗汗等结核中毒症状等,影像学显示有多叶段多形态病变,故本患者病史、影像检查不典型,可行结核抗体检查、痰找抗酸杆菌及肺CT 检查以鉴别。

4.结缔组织病肺浸润多有皮肤肾脏等多脏器损害表现,患者病史不符,必要时行自身抗体检查进一步鉴别。

肺炎主任医生查房1.肺脓肿患者有咳嗽咳痰,需与此病鉴别,但患者无咯大量脓臭痰,无持续性高热,无胸痛,血象无异常升高,肺CT未见空洞及液平,故依据不足。

2.肺癌;患者咳嗽、咳痰,需与此病鉴别。

但患者无长期吸烟史,本次发病无明显痰血、声嘶、呛咳,近期无消瘦。

查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未闻及肺部局限性哮鸣音,肺CT未见肿块影及阻塞性肺炎的改变,肿瘤标志物基本正常,故依据不足。

3.肺结核患者咳嗽咳痰,需与此病鉴别,但患者无低热盗汗、乏力,无咯血,既往无结核病史,胸部CT未见多形性的改变,且痰未找到抗酸杆菌,故依据不足。

梅毒诊治中常见问题及研究进展

梅毒诊治中常见问题及研究进展

2020/11/14
14
晚期神经梅毒:
多在感染3-20年后发生, 无症状神经梅毒 脊髓痨及麻痹性痴呆 脑(脊髓)膜血管型神经梅毒
2020/11/14
15
先天梅毒
2020/11/14
16
早期粘膜损害:鼻炎为最常见和最特殊的表
现,可形成溃疡致鼻中隔穿孔。
早期先天骨梅毒: 骨软骨炎、骨膜炎引
起梅毒性假瘫。
吉海反应
青霉素过敏
时间 多在用药数小时发生
常发生于注射时或注射后30分钟 内
症状 寒战、头痛、呼吸加快、 舌麻、口干、恶心、呕吐、出冷汗
心动过速、全身不适、
荨麻疹、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
原发疾病加重。
预防 口服强的松片10mg Bid×3天 肾上腺素注射、给氧、人工呼吸、dxm
静滴
2020/11/14
2020/11/14
17
晚期先天梅毒:>2岁 ▲与晚期后天梅毒基本相似 ▲以角膜、骨和神经损害最为重要 ▲临床可见活动性损害及标记性损害
2020/11/14
18
标记性损伤 △哈钦森牙 △实质性角膜炎 抗梅毒治疗常无效 △神经性耳聋 多发生于学龄儿童 △其它 : 短颌、鞍鼻、放射状瘢痕、
军刀胫等
2020/11/14
2020/11/14
40
2、晚期胎传梅毒 普鲁卡因青霉素G,每日5万U/kg,肌注,连 续10天(对较大儿童的青霉素的用量,不应 超过成人同期患者的治疗量)。
2020/11/14
41
3、对青霉素过敏者 红霉素治疗,每日7.5-12.5mg/kg,分4
次口服,连服30天。8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 素。
2020/11/14
25

《传染病报告制度》

《传染病报告制度》

《传染病报告制度》1、各科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立即向医院预防保健科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应于6小时内向医院预防保健科进行报告,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向医院预防保健科进行报告。

2、医院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当接到疫情报告时,在规定时限内进行网上直报。

3、疫情报告实行首诊医生和首次发现者负责制,谁首次发现谁必须在规定时限内向预防保健科报告。

门诊、住院医生直接填写报告卡,检验、放射科工作人员发现传染病疫情时必须由检验、x光或ct 室工作人员及时向医院预防保健科反馈,同时向诊病医生反馈,由预防保健科工作人员督促诊治医师填写报告卡。

4、诊治医师对报告卡填写必须认真、规范、全面,字迹清楚易认。

各科应按要求完善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本和传染病登记本;预防保健科负责对医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卡的收发和核对,并按要求设立传染病报告薄,统一填报有关报表。

5、初诊者必须全部报告,即报告率100%,复诊者可不报告(在登记本上注明)。

如发现有漏报现象,甲类传染病漏报1例扣除当事人300元,乙类传染病漏报1例扣除当事人100元,丙类传染病漏报1例扣除当事人50元。

漏报者取消当年评优评奖资格。

6、节假日传染病疫情报告。

院本部医生节假日期间发现传染病疫情,按有关规定要求填写报告卡后送传达室并做好交接登记;新城医院和解兴医院医生节假日期间发现传染病疫情后按有关规定要求填写报告卡后通知传达室叫支持中心值班人员立即前往取卡,并做好交接登记,院本部传达室接到传染病报告卡后应立即通知预防保健科值班人员到传达室取卡并进行网络直报。

第二篇:传染病报告制度一、认真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全面做好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传染病报告制度。

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两种⽅法⽐较差异有显著性,⼼理护理论⽂梅毒是由苍⽩密螺旋体苍⽩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subsp,T.pallidum)引起的⼀种性病,可以侵犯⽪肤、黏膜及其他多种组织器官。

近年来,随着发病患者数⽬的增多,梅毒的临床表现和病期也呈现多样化,梅毒⾎清学检测即成了诊断梅毒的常规⼿段和重要依据。

由于该病原体所致的传染病对健康及个⼈名誉造成很⼤伤害(对患者升学、就业、参军、家庭等的影响),因此相关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直是⼗分敏感的医学和社会问题。

近⼏年有学者提出并报道了⽼年患者梅毒⾎清学TRUST法实验结果阳性率偏⾼的现象[1,2,3],我们在⼯作中也留意到有⼀些临床⽆症状、主诉⽆发病史和疾病接触史的⽼年⼈,他们在住院期间做常规检查时发现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试验[不加热甲苯胺红实验(TRUST)测定]阳性,经TPPA确诊,结果相差较⼤。

为了深⼊调查分析这⼀现象,本⽂收集了近2年来TRUST阳性的69份⽼年⼈标本资料,现报道如下。

4.统计学⽅法2.试剂和⽅法 资料与⽅法 69例标本均使⽤TRUST法及TPPA法两种⽅法进⾏检测,实验结果显⽰两种检测⽅法存在较⼤的差别,69份TRUST法阳性的标本,⽤TPPA法确认仅有25份标本显⽰为阳性,44例为阴性,阳性率为36.2%。

两种检测⽅法结果⽐较,χ2=61.69,P <0.01,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筛查阳性病例两种⽅法检测结果⽐较(略) 常规实验⽅法采⽤甲苯胺红不加热⾎清试验 TRUST法,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配套有专⽤的梅毒旋转震荡器。

确证试验采⽤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 TPPA法,试剂盒由珠海丽珠公司提供。

均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操作。

讨论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

⼈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清中可产⽣抗类脂抗原的⾮特异性抗体和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抗体(TP�Ab)。

TP�Ab出现早、消失迟,即使经过正规抗梅毒治疗,长时间内仍可从其⾎清中检出其特异性抗体,甚⾄可终⽣检出[4]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天津医药2006年7月第34卷第7期新生儿先天性梅毒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李玉萍刘晶赵颖李世娟关键谓梅毒婴儿.瓶生诊断先天性梅毒又称胎传梅毒.是梅毒螺旋体由母体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所致的梅毒感染.可导致新生儿全身多脏器的损害,并可遗留终身后遗症。

近年来随着性传播疾病的蔓延.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先天性梅毒早期诊断及时给予正确治疗,可大大减少后遣症。

提高远期生存质量。

我院2005年收治了2例先天性梅毒新生儿,现将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例1女.主因胎龄36“周早产.生后40min,于2005年4月28日人住新生儿科病房。

体质量3100go查体可见呼吸急促,口唇青紫,全身皮肤轻度黄染,手、足、骶尾部皮肤散在大疱性表皮剥脱,疱内可见黏稠脓液.前囟1cmxlcm平坦,五官无畸形,颈软无抵抗,两肺可阉及细小水泡音,心音有力,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膨隆.肝于右肋下5cm,质中等硬,脾于左季肋下3crtl,质中等硬,四肢活动可。

急查外周血象:白细胞28.3xl&/L,中性粒细胞0.51,血红蛋白113辱/L,红细胞压积0.36,血小板105x109/L,C一反应蛋白(CRP)正常。

胸片提示两侧肺纹理增粗.伴散在点片状阴影。

人院后拟诊为:新生儿肺炎,早产儿,轻度贫血,可疑宫内感染。

给予优立欣75m晷/(ks・次),1次/12h,拉氧头孢钠20mg/(ks・次).1欢/12h.静脉浦注。

能量合剂、复方丹参液保护心肌细胞及脑活素改善脑细胞代谢等综合治疗。

同时做静脉血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TORCH感染及梅毒血清学试验等相关检查。

结果报告:乙肝病毒阴性.TORCH阴性,血清直接胆红素升高,谷氨酰转肽酶明显升高,梅毒快速反应索试验(RPR)阳性,效价1:16、梅毒快速血浆反应凝集试验(TFPA)阳性。

追问母病史,否认梅毒患病史。

化验母CRP75nlg/L,RPR阳性、鼓债1:16,TPPA阳性。

诊断为先天性梅毒感染(Ⅱ期)。

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操作规范

梅毒血清学检测的操作规范
TPPA称为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实验 用超声裂解梅毒螺旋体制备抗原,致 敏明胶颗粒 致敏粒子与待检血清中的抗梅毒螺旋 体特异性抗体结合 产生肉眼可见的凝集。
TPPA操作步骤





试剂准备:恢复室温 加稀释液:每份样本做4孔,加标本稀释液 加至微量反应板孔内,第1孔100μL,第2~4 孔各25μL 样本稀释:取血清25μL加至第1孔,混匀后 取25μL至第2孔,混匀后取25μL至第3孔,混 匀后取25μL至第4孔,混匀后弃去25μL 加对照液:第3孔加未致敏颗粒25μL,第4孔 加致敏 颗粒25μL 混合:将反应板置振荡器振荡30秒 反应:孵育2h观察结果
TPPA结果判读
观察第3孔,不出现凝集为有效试验
TPPA结果判断
观察凝集反应强度:分级如下


4+~3+:颗粒光滑覆盖整个孔底,有时边缘有折叠
2+:颗粒光滑集聚覆盖孔底,周围有一颗粒环
1+: 颗粒光滑集聚覆盖孔底,周围有一明显颗粒环


±:颗粒模糊覆盖,边缘有明显的小环
一:颗粒紧密沉积孔底中央或形成一小点
50.0
-
50.0
抗原悬液(ul)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16.7
非梅毒螺旋体抗原检测意义



早期梅毒硬下疳出现1~2周后,血清学可 呈阳性 梅毒患者经治疗后血清滴度可下降并转 阴性,故可作为疗效观察、判愈、复发 或再感染的指征 为什么要做定量检测?

滴度常与病情活动相关,滴度改变4倍具有 临床意义
梅毒血清试验假阳性因素:

技术性

标本的污染 溶血 操作失误 患者有其他疾病,使梅毒血清试验出现阳性 生理机能发生变化:少数孕妇也可发生生物 学假阳性

检测梅毒的四种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检测梅毒的四种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食管癌主要以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对于晚期的食管 癌患者一旦出现转移主要是以综合治疗为主,针对淋巴结转 移我们采用化疗联合放疗的治疗手段,但一旦出现肺内多发 转移.往往只有化疗和对症治疗fl】。
近年来.紫杉醇作为主要的抗肿瘤化疗药物在消化道恶 性肿瘤的治疗上受到重视。Kim等应用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 和顺铂治疗晚期胃癌取得51%的有效率[21。美国MD Anderson 癌症治疗中心Ajanid等将其用于治疗上消化道肿瘤,取得很 好的疗效131。紫杉醇用于治疗食管癌的单药有效率町达16%- 31%。王瑞林教授采用醛氢叶酸.氟尿嘧啶,顺铂治疗晚期食 管癌,具有较好治疗效果141。紫杉醇与顺铂、氟尿嘧啶无交叉 耐药性,联合应用HT以明显提高疗效。初治患者的有效率为 62.5%~77.0%阁。
120例非梅毒对照组中.经11P地LISA检测阴性例数为114 例,特异性为95%。 3讨论
据文献报道|ll。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血清中产生的抗 螺旋体抗体比抗类脂质抗体出现早。且特异性抗体出现早、 消失迟,即使经过正规抗梅毒治疗,仍可检测出其特异性抗 体。甚至可终生检出。ELISA采用双抗原夹心法,即在聚乙烯 微孔条上预标记基因表达梅毒抗原,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fuP) 标记基因重组梅毒抗原,检测血清中11P--IgG抗体和早期的IgM 抗体。该法利用抗原的不同特性,联合使用可得到更高的敏 感性和特异性嘲。TP—ELISA有结果客观准确,操作简便,试 剂成本低等优点。可作为早期梅毒诊断的方法,尤其适用于 二期梅毒的诊断。但TP—ELISA本身也存在问题,如标本中 一些类过氧化物酶样物质的增高,血浆蛋白紊乱等,会造成 假阳性14t。而当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滴度低于试剂检测限时, 又可出现假阴性。从上述结果中可看到,对于对照组的检测, 120例中出现6例假阳性。SYP采用纯化重组基因的梅毒抗 原,以胶体金作为指示标记于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反应,以 双抗原夹心法原理快速定性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灵敏度也 较高,见表1。但血清/浆中浓度过低时,SYP会产生假阴性反 应。SYP成本低,操作简便。结果明了快速,但不适于批量检 测。TPPA为梅毒确证试验,其特异性和敏感性相当高13t,但操 作较复杂,对操作人员水平要求也较高。有资料表明HI,TPPA 对早期梅毒的检出率较低,有可能是梅毒患者血清梅毒螺旋 体抗体滴度未达到试剂盒的检测范围。而产生假阴性反应的 原因。这点从表1中也可看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