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图绘制技巧(1)

分析图绘制技巧(1)
分析图绘制技巧(1)

分析图绘制技巧(1)

2014-09-02 TJR事务所唐健人设计机构

三分画七分裱,再好的设计得展示出来才算数,否则你高水准的概念就永远只有你自己一个人知道!

问题是我们建筑系的表达怎么想都不是纯艺、视传那么容易。要考虑的东西略多:

首先设计要源于场地,扎根于场地,所有的创新异象都要与场地现状密切相关,这就凸显了场地分析的重要性。具体的表达中,首要的是抓住和突出场地的独特性和你对场地的理解:

如果场地古老且建筑物密集,表现当地的拥挤和复杂多样的生活方式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1. 场地分析,尤其是总平尽量不要只用CAD,善用卫星地图!

2. 表达的内容应尽量丰富,多层次,可以用图块的方式,比较干净小清新,信息直来直去:

也可以使用分层的表达方法,看起来更复杂,图也更耐看:

缺点是有时候效果会有点脏,且图通常会比较高,会让排版比较麻烦(跟其他图组合起来时)

场地分析不能白做,要得出结论,基于生成概念。能生成结论和概念的方向没几个,总结起来常见的如下:

1. 流线:

任何城市的流线都是分主次干道和直线的,而且每个城市都不一样,具有唯一性:

通常只要将交通网有选择的提取出来就可以直观的表达城市的商业区、周边住宅区与服务区(如工业)的位置和关系:

主干道的关系是丰富的,表达方式自然多种多样。

有个普适的真理是城市的区块通常都是串联的,即使是不是很常见的北京那种环状交通网,也一样基本上是串联的。因此如果比例尺较大,我们就可以从区块之间的联系方式进行表达。

需要注意的依旧是对比度和饱和度的问题。比例尺大了,通常会涉及到涂个背景色的需求。同样的场地、表达方式,一个背景色不同,可以产生下面的情况: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测试一下在黄色的这张图上可以持续几秒钟的阅读不辣眼,笔者是2秒左右。

除了主次支,流线分组方式还有一打,包括交通工具、人群属性、年龄等等。下图是从交通工具进行区分的流线分析图:

灰色背景配中高饱和度的标注

流线能分组就说明表达起来也能分层:

很多情况下,表现流线的标注也不一定非得弄得那么明显,能辨识即可,最终还是看效果:

通常情况下城市的交通网都是以机车为主,排第二的应该是船。威尼斯那种太特殊,乌克兰的基辅群岛(Kyiv Islands)常规许多。下面展示岛和岛之间的轮船流线和“海峡两岸”的过车桥:

同一个项目,来个大比例尺。桥依旧清晰:

这样的比例尺下,桥不可能有这么粗,这事反科学反人类。但为了清晰明确的表达设计的概念,反反人类没什么不好。

需要声明的是流线的表达不一定需要较大的比例尺,也不是只能用平面(或较小透视的轴测图)来展示。用些剪贴画(Collage)的方式往往效果更引人回味(尤其是对于申请中和在读中的建筑生而言,这种表达方式更值得提倡):

Collage是电脑图,一般比较不容易和手绘以及CAD图进行结合。对这二者的结合有需求时可以考虑下面的方式:

上半部分是两排房子挤出的一条街(进行了一些标注),下半部分是建筑的剖面。

结合后,先展示人在街道上所能接触到的功能空间,之后剖面展示人在街上(建筑中)的视之所以提倡Collage的方式无非就是它更艺术,更容易体现和反应设计师的审美和感受。但制作有难度,怕做不好的可以尝试下面的方式:

实体模型是非常好用的东西。多数学生们只是把它扔在纸上列一排,这样的做法下,模型的好处一点没表现出来。既然我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做模型,那么干嘛还再花大量时间建模渲染呢?

有效的利用实体模型,效果通常比电脑图赞!

对流线的分析往往会生成一种非常类似于场所精神的结论,说白了实际上是当地人的生活和行动方式。那么在此基础之上,我们的设计就应该尽量全面的继承这样一种精神。这就涉及到了设计方案中的流线的表达:

最常用的方式是分层罗列的平面。简单标注后,通过读者的空间想象力来渗透空间的流线:

过程流程图详细绘制步骤

过程流程图详细绘制步骤 导读: 过程,是将输入转化成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或者活动。过程流程图,则是一种利用一定的符号,将实际的流程以图形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图。它能够帮助一个团队更好的分析项目,并确定该项目实施过程中一切可控或者不可控的变量,以及可能出现、存在的问题。 过程流程图通常是整个过程的第一“景象”,代表了整个过程的方向,所以绘制好一幅精准的过程流程图显得尤为重要。画好流程图其实也并非如此之难,只要选好一款合适的工具,工作也可以事半功倍!那么,使用亿图流程图软件应该如何快速、高效地绘制过程流程图呢? 过程流程图详细绘制步骤: 使用亿图内置模板或者例子快速创建流程图: 点击“文件”,在“新建”栏中的“预定义模板和例子”中选择流程图模板和例子。 1、用模板快速创建。

2、在模板中选择所需例子,调用实例,直接在例子中修改文字或形状即可。

替换形状: 方法1:选中需要修改形状的流程,点击该图形右上角的浮动按钮,选择图形替换即可; 方法2:选中形状后,点击“开始”菜单的“编辑”,选择“替换形状”。

温馨提示:替换形状中所展示的图形,取决于左侧符号库中打开的符号。也就是,当前打开的是哪个符号库,替换形状中就显示哪个符号库里的图形。 为流程添加标注: 在左侧符号库中,点击“常用基本符号”,选择“标注”。 从标注库中选择适合的标注符号拖拽到绘图页面即可。 拖动黄色的点,可以修改标注所指方向。 点击图形周围绿色的点,可以调整图形的大小。

修改连接线样式: 首先,全选(Ctrl+A),再点击“页面布局”的“连接线”选择需要的连接线样式即可。

AD10 pcb绘制 原理图技巧

AD10 PCB绘制 1、先绘制原理图~ 网络报表~ pcb布局~ 布线~ 检查~ 手工调整 2、新建pcb文件 a、文件~ 新建pcb b、File ~ pcb board wizard,当然还有pcb模板(pcb templates),原理图、工程文件可类似创建 3、在pcb界面,去掉白色外围,右键~ options ~ board options 显示页面选项 4、pcb ~ board insight ,微距放大,看到局部信息,可封装编辑 5、选择网络,edit ~ select ~ net ,点击元件即可显示该元件 所在网络 6、Edit ~ change 改变元器件属性 7、Edit ~Slice tracks 切割线

8、View Flip board 水平翻转pcb板,顶层与底层翻转 9、Edit ~ align 对齐操作 10、Edit ~ origin 设置参考点 11、Edit ~ jump 跳转 12、Edit ~ find similar objects 查找相似元件,统一修改封装 13、Edit ~ refresh 更新 14、Pcb ~ 3D可视化三个角度查看pcb板 15、View ~ toggle units ,切换单位英制~米制 16、Design ~ rules 规则设计pcb规则 17、Design ~ board shape pcb 板外形设计 a、redefine board shape 重新定义pcb的外形 b、move board shape 移动pcb板 18、Design ~ layer stack manger 层堆积管理器 19、board ~ layers Pcb 板的管理设计 20、生产pcb 元件库,design ~ make pcb library ,生产pcb元 件库 21、Tool ~ design rule check ,设计规则检查,对pcb板进行检 查 22、Tool ~ Browse violations ,浏览规则检查 23、Tool ~ manage 3 D bodies…. 管理3D模型 24、Tool ~ un-route 拆除布线,或者网络 25、Tool ~ density map 图密度查看pcb布线密度

流程图绘制方法

附录一:流程图绘制方法 (一)选用流程图的符号 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流程图是“矩阵式流程图”,这种流程图分成纵、横向两个方向,纵向表示工作的先后顺序,横向则表示承担该项工作的部门和职位,通过纵、横两个方向的坐标,就可以达到流程管理的要求,既解决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顺序问题,又解决了由谁来做的责任问题。 在流程图中,不同的符号有不同的含义,在企业内部应统一使用。对于矩阵式流程图,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规定出如下管理流程设计标准符号。 1. 流程的开始或结束,用椭圆来表示。 2. 具体任务或工作,用矩形来表示。 3. 需要决策的事项,用菱形来表示。 4. 流程线,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 5. 信息来源,用倒梯形来表示。 6. 信息储存与输出,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 流程设计常用符号如图9-1所示。 椭圆——流程的开始或结束矩形——具体任务或工作菱形——需要决策的事项 带箭头的直线——流程线倒梯形——信息来源平行四边形——信息储存与输出 图9-1 流程图常用符号示例

实际上,管理流程设计的标准符号远不止上述所列的。为了使流程图简洁、明了,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即可。一般情况下,只使用1-4项规定的4种符号就基本可以满足绘制流程图的需要了。 (二)流程图的绘制说明 1. 流程图的纵、横坐标 短阵式流程图分成纵、横两个方向,纵向表示工作的先后顺序,横向表示承担该项工作的部门和职位,从图的左上角开始,职位级别从高到低排列。通过纵、横两个方向的坐标,就可以将某项业务工作明确定位,使业务流程一目了然。 2. 流程图的层次级别 一般来说,物业公司的流程图可分为一、二、三级。 (1)一级流程图即企业级的流程图,如企业经营决策流程图、主导业务流程图等。 (2)二级流程图即部门级的流程图,如秩序管理流程图、环境管理流程图、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图等。 (3)三级流程图即部门内具体工作的流程图,如业主入住管理流程图、物业报修服务流程图、物业费用收缴流程图等。 流程图应该是环环相套的。上一个级别的流程图中的一个节点,到下一个级别可能就会演化成一张流程图。 3. 绘制流程图的注意事项 绘制流程图时,企业一般要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步骤流程图的简单画法

步骤流程图的简单画法 导语: 步骤流程图即过程流程图,通常是整个过程的第一“景象”,代表了整个过程的方向,所以绘制好一幅精准的过程流程图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想要画好流程图也并非如此之难,只要选好一款合适的工具,工作也可以事半功倍!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步骤流程图的简单画法介绍吧。 免费获取亿图图示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c815663045.html,/edrawmax/ 步骤流程图用什么软件画好 绘制步骤流程图的软件有很多种,比较推荐的还是国产的亿图图示流程图制作软件,它的模板资源十分丰富,除了可以简单高效的绘制步骤流程图外,它还可以绘制思维导图、组织架构图、线框图等200多种图形图表。同时亿图图示还支持Windows、Mac以及Linux三大系统,兼容性很好,而且绘制的图也比较美观。

亿图图示软件特色: 1、具备齐全的流程图符号,拖入画布即可。 2、搭载智能浮动按钮,可实现一键添加或修改符号。 3、画布智能识别连接点,和强迫症说再见。 4、双击符号,即可输入文本。 5、多套主题样式一键替换,所见即所得。 过程流程图详细绘制步骤: 使用亿图内置模板或者例子快速创建流程图: 点击“文件”,在“新建”栏中的“预定义模板和例子”中选择流程图模板和例子。 1、用模板快速创建。

2、在模板中选择所需例子,调用实例,直接在例子中修改文字或形状即可。 替换形状: 方法1:选中需要修改形状的流程,点击该图形右上角的浮动按钮,选择图形替换即可;

方法2:选中形状后,点击“开始”菜单的“编辑”,选择“替换形状”。 温馨提示:替换形状中所展示的图形,取决于左侧符号库中打开的符号。也就是,当前打开的是哪个符号库,替换形状中就显示哪个符号库里的图形。 为流程添加标注: 在左侧符号库中,点击“常用基本符号”,选择“标注”。 从标注库中选择适合的标注符号拖拽到绘图页面即可。 拖动黄色的点,可以修改标注所指方向。 点击图形周围绿色的点,可以调整图形的大小。

EPLAN绘制结构及技巧 问题培训资料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原理图的编辑 一、绘图的总体要求 1.转变绘图的思路 以原理图为中心,其他部分大都由原理图自动生成,设计者以重要精力集中在原理图部分,确保原理图正确无误。 2.遵循规范 整套图纸由各个部分总体有机组合而成,每一部分的绘制,需要按照绘图的规则,正确无误的绘制(如由问题,最好遵循Eplan的绘图规则,否则,可能不能正确的生成报表) 3.报表 原理图完成之后,根据需要生成不同种类的报表,如: A、图纸目录 B、端子排列图(原理图) C、端子图表(施工图) D、I/O卡总览 E、材料表 F、标识符总揽 4.元器件库 绘制原理图时,每个电气符号需要遵循国标或者IEC标准, Eplan提供的元件库有(常用) A、GB_Symbol(原理图) B、GB_Single_Symbol(单线图) 如有特殊需要,可以建立自己的元器件库 二、图纸的系统结构 1.通常的结构划分方法 A、老外通常采用的根据工艺的绘制方法; 根据工艺划分的区域来进行图纸的绘制(参考 EPLAN DEMO) 优点:MCC和PLC、仪表通常在一起,方便查看每个设备的检测点和控制方法 缺点:不太符合中国人的通常习惯,柜体厂家需花费更多的精力绘制柜体接线图 2.EPLAN的二级结构 针对一个完成的工程项目来说,EPLAN绘图通常采用二级结构: =高层代号 可分为: 基本设计(BasicDesign)、 原理图(Schematic)、 施工设计(ShopDrawing) 为高层代号的下一级结构,如按照国内习惯可分为(以=Schematic原理图为例): 3.封面 +List(图纸目录) +Nation(图纸说明) +Identifiers(结构标识符总览) +Network(网络结构图) +MaterialList(材料表) +PLC101(柜内原理图) +CabinetLayout(柜体结构和布置图) +TerminalView(端子图表)包括电缆和端子,可归入施工图 +TerminalList(端子排列图) 4.图纸的结构

典型示功图具体分析

典型示功图具体分析 1.泵工作正常时的示功图 和理论示功图的差异不大,均为一近似的平行四边形,除 了由于抽油机设备的轻微振动引起的一些微小波纹外,其它因 素影响在图上显示不明显。 2.气体影响时的示功图 由点到面在下冲程末余隙内还存在一定数量的溶解气和压缩 气,上冲程开始后泵内压力因气体的膨胀而不能很快降低,使吸入 凡尔打开滞后,加载变慢,余隙越大,残存的气量越多,泵进口压 力越低,则吸入凡尔打开滞后的越多。 特点: 下冲程时,气体受压缩,泵内压力不能迅速提高,使排出凡尔滞后打开,卸载变慢,泵的余隙 越大,进入泵内的气量越多,卸载线越长“示功图”的刀把越明显。 3.气锁现象时的示功图 是指大量气体进入泵内后,引起游动凡尔、固定凡尔均失效,活 塞对气体起压缩和膨胀的作用,泵排不出油。 4.供液不足时的示功图 沉没度小,供油不足,使液体不能充满工作筒。 下冲程中悬点载荷不能立即减小,只有当活塞遇到液面时,才 迅速卸载,所以,卸载线较气体影响的卸载线陡而直。 5.油井出砂时的示功图 油井大量出砂,油流携带着砂子冲刺,载荷受砂卡原因呈不规则 毛刺现象;致使工作筒、活塞、凡尔等磨损,导致泵效降低,严重时 固定凡尔或游动凡尔砂卡或砂埋,直接影响泵效。 6.油井结蜡时的示功图 由于活塞上行时,泵内压力下降,在泵的入口处及泵内极易结 蜡,使油流阻力增大,光杆负荷增大,引起凡尔失灵或卡死凡尔、 活塞,堵死油管等现象。

7.抽油杆断脱时的示功图 抽油杆断脱后的悬点载荷实际上是断脱点以上的抽油杆柱重 量,只是由于摩擦力才使载荷线不重合。 8.连抽带喷时的示功图 具有一定自喷能力的抽油井,抽汲实际上只起诱喷和助喷作用。 特点: 在抽汲过程中,游动凡尔和固定凡尔处于同时打开状态,液柱载荷 基本上加不到悬点,示功图的位置和载荷变化的大小取决于喷势的强弱 及抽汲流体的粘度。 9.固定凡尔漏失时的示功图 固定凡尔球和凡尔座配合不严,凡尔座锥体装配不紧,凡尔罩内落 入脏物或蜡卡着凡尔球等而造成的漏失,典型表现为加载和减载缓慢, 呈弧形,减载更严重。 10.游动凡尔漏失时的示功图 游动凡尔漏失时,活塞上冲程的有效冲程长度将减少,而下冲程 有效冲程长度将增加,漏失越严重,上冲程的有效冲程长度的减少和 下冲程长度的增加越厉害。 特点: 增载线的倾角比泵工作正常时为小,既左上角圆滑,漏失量越大,其圆滑程度愈厉害,增载线成为一圆弧线,卸载线比增载线陡。 11.双凡尔漏失时的示功图 在上冲程过程中,游动凡尔漏失起主导作用,使图形左上角和 右上角变圆,但负荷线能达到理论上负荷线。 在下冲程过程中,固定凡尔漏失起主导作用,使图形左下角和 右下角变圆,但下负荷线能降到理论下负荷线处,所以,示功图变 成两头尖圆。 12.油管漏失时的示功图 油管的丝扣连接未上紧,油管被磨损、腐蚀而产生破裂和孔洞时进入油管中的液体就会从这些裂缝、孔洞及未上紧处重新漏入油套环行空间。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图 (2) 管道和仪表流程图又称为P&ID (6) 工艺流程表示标准 (15)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图 PID图图纸规格 采用1号图纸规格(594 mm×841 mm),并用多张1号图分开表示。每张图纸的有关部分均应相互衔接,完善地表示出整个生产过程。少数物流和控制关系来往密切且内容较多,表示在一张1号图中太挤的情况下,可按图纸延长的标准加长1/4或1/2。 PID图的内容 应根据工艺流程图和公用工程流程图的要求,详细地表示装置的全部设备、仪表、管道和其他公用工程设施,具体内容如下: a) 全部设备; b) 全部仪表(包括控制、测量及计算机联结); c) 所有管道、阀门(低高点放空除外)、安全阀、大小头及部分法兰; d) 公用工程设施、取样点、吹扫接头; e) 工艺、仪表、安装等特殊要求。 PID图中设备画法 编号例如E-1由三台换热器并联操作,其编号分别为E-1A,E-1B,E-1C(或E-1A/B/C);如P-1为两台泵(一台操作,一台备用),其编号为P-1A,P-1B(或P-1A/B)。 用细实线画出装置全部操作和备用的设备,在设备的邻近位置(上下左右均可)注明编号(下画一粗实线)、名称及主体尺寸或主要特性。编号及名称应与工艺流程图相一致,编号方法与“工艺流程图”2.4.2规定相同。但同一作用的设备由多台组成(或备用)时,可在编号数字后加A,B,C。 设备的主体尺寸或特性的标注方法按不同外型或特性规定如下: a) 立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高T/T,mm, b) 卧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长T/T,mm, c) 长方型:长×宽×高,mm, d) 加热及冷换设备:标注编号、名称及其特性(热负荷、及传热面积) e) 机泵, 设备大小可不按比例画,但应尽量有相对大小的概念,有位差要求的设备,应表示其相对高度位置,例如热旁路控制流程中的冷凝器和回流罐。 设备内部构件的画法与PFD图规定要求相同。相同作用的多台设备应全部予以表示,并按生产过程的要求表示其并联或串联的操作方式。对某些需要满足泵的汽蚀余量或介质自流要求的设备应标注其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塔类和某些容器均有此要求。对于落地的立式容器,该尺寸要求也可直接表示在相关数据表设备简图中。 PID图中管道画法 装置内所有操作、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等管道及其阀门均应予表示,并用箭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方法 导语: 在技术人员眼中,运用电气原理图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分析电气线路,排除机床电路故障是十分有益的。当然,会看电气原理图就需要会画电气原理图。本文将介绍如何绘制电气原理图。 免费获取电气原理图软件软件:https://www.360docs.net/doc/c815663045.html,/circuit/ 电气原理图绘制软件 亿图电气原理图绘制软件是一款功能强大,绘图简单、易上手的设计软件。软件左侧是符号库,只需将所需的符号拖到设计图纸上,然后通过各种排列、组合、连接、参数设置,就可以轻松绘制出你所需要的电气原理图了。设计完成的电气原理图还可以分享给其他人、添加到邮件中、导出、打印等等。

用亿图绘制电气原理图的方法: 详细操作步骤: 1、新建“工程”,在右侧模板中选择“电路与逻辑”,双击进入编辑页面。(也可以在例子中打开相应的图例,进行快速编辑。) 2、在软件左侧的符号库中打开“基本电路符号”和“传输路径”的符号,如下图所示:

绘图前,应清楚电气元器件布置图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必须遵循相关国家标准设计和绘制电气元件布置图。 ●相同类型的电气元件布置时,应把体积较大和较重的安装在控制柜或面板的 下方。 ●发热的元器件应该安装在控制柜或面板的上方或后方,但热继电气一般安装 在接触器的下面,以方便与电机和接触器的连接。 ●需要经常维护、整定和检修的电气元件、操作开关、监视仪器仪表,其安装 位置应高低适宜,以便工作人员操作。 ●强电、弱电应该分开走线,注意屏蔽层的连接,防止干扰的窜入。 ●电气元器件的布置应考虑安装间隙,并尽可能做到整齐、美观。 3、开始布置电气元件

原理图绘制规范

原理图绘制要求 1. 层次性设计原理图 为了更直观的了解整个系统的概况,当电路较复杂的情况下,我们采用层次性原理图设计方法,当电路较简单时则不需要。原则上保证电路连接正确的前提下让原理图更加简单、直观、易懂。层次设计原理图的方法通常有两种: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具体实现方法可参考技术文档。 需要注意的标示规范如下: ①方块图(Sheet Symbol)的标注:【Designator】用于标示模块的一个标号,可用Part1、Part2等来进行标示。【Filename】用于标示文件的内容,可以用模块的功能进行标示如:ADC、MCU、Power等进行标注。上述两个标注应在原理图中直观的显示出来,放置于贴近模块的明显位置。 ②连接端口(Sheet Entry)的标注:【Name】用于标注引脚名称如:SDA、SCL、P1[0..8]。【I/O Type】用于设置端口方向如:Input(输入)、Output(输出)、Bidirectional(双向),需要根据引脚功能进行选择,不可随意选择。【Stytle】用于设置端口的形状,一般输入端口选择尖头向内,输出选择向外,双向这两端都为尖头。 ③在满足电路连接正确的前提下,应尽量使模块摆放规整,电路简洁明了,模块应有相应的标注提示功能,最好可以添加相应注释(简要说明电路功能,绘制PCB需要注意事项等。也可在子模块电路中进行注释)。注释添加方式:菜单栏-> Place -> Text Frame。 提示:在连接电路图时,应将栅格设置为10 ,禁止设置为1 ,以防连接失败而难于发现。当所有电路连接正确后,为方便调整字符位置可将栅格设置为 1 ,调整完毕重新设置为10。 ///绘制原理图设置栅格为10、不设置1,以防连接失效,而观察不到,在确定电路连接完毕之后,可用小的栅格来调整字符。 ///原理图中未连接引脚进行画叉号“×”在原理图编译时检查未连接引脚。 ///数据线尽量采用总线连接,减少连线数量,便于观察。 ///有时候利用离图连接方式较为简便,是否可考虑采用? 2. 原理图图纸编号规范 统一原理图模板(公司自己创建),遵守填写规范。方便打印统一用A4纸。 //在菜单栏中> DXP > Preferences(参数) > Data Management >Templates 在文件修改路径中添加模板路径。之后在菜单栏中> DXP > Preferences(参数) > Schematic > General 中的Template 中添加默认模板文件。 //标题栏中填写文字,放置String ,String自带函数库,如=Time等。 //文件包含信息?? 3. 原理图绘制注意事项 1.选择器件时统一采用公司内部原理图库和封装库,在查找不到的情况下在自己进行绘制,同时应注意符合要求的绘制规范(参见 4 原理图元器件库设计规范)。 2.数据线采用总线方式连接以简化电路。总线连接应对每个引脚添加网络标号(Net Lable),如BAT0、BAT1等,同时在总线上添加网络标号如:BAT0[0..7] 以便于进行观察分析。 3.在器件不连接的引脚要进行点“×”可在Place 工具栏中找到。 4.进行电路连接时,注意将栅格设置为10 ,避免造成难于发现的失败连接。

电气线路基本原理图绘制方法

电气线路基本原理图绘制方法 电气原理图是用来表明设备电气的工作原理及各电器元件的作用,相互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表示方式。运用电气原理图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分析电气线路,排除机床电路故障是十分有益的。 电气原理图包括: 主电路、控制电路、保护、配电电路等几部分组成。这种图,由于它直接体现了电子电路与电气结构以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所以一般用在设计、分析电路中。分析电路时,通过识别图纸上所画各种电路元件符号,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方式,就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时情况。 电原理图又可分为整机原理图,单元部分电路原理图,整机原理图是指所有电路集合在一起的分部电路图。 组成结构: 电气系统图主要有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等,绘图软件有电气CAD、protell99、Cadence等。 因此,电气原理图是电气系统图的一种。是根据控制线图工作原理绘制的,具有结构简单,层次分明。主要用于研究和分析电路工作原理。 电气布置安装图主要用来表明各种电气设备在机械设备上和电气控制柜中的实际安装位置。为机械电气在控制设备的制造、安装、维护、维修提供必要的资料。 电气安装接线图是为了进行装置、设备或成套装置的布线提供各个安装接线图项目之间电气连接的详细信息,包括连接关系,线缆种类和敷设线路。

电气控制线路原理图绘制示意图 (1)电路绘制 原理图一般分为电源电路、主电路、控制电路、信号电路及照明电路绘制。 原路图可水平布置,也可垂直布置。水平布置时,电源电路垂直画,其他电路水平画,控制电路中的耗能元件(如接触器和断电器的线圈、信号灯、照明灯等)要画在电路的最右方。垂直布置时,电源电路水平画,其他电路垂直画,控制电路中的耗能元件要画在电路的最下方。 电源电路画成水平线,三相交流电源相序L1、L2、L3由上而下排列,中线N 和保护地线PE画在相线之下。直流电源则正端在上,负端在下画出。 主电路是指受电的动力装置及保护电器,它通过的是电动机的工作电流,电流较大,主电路要垂直电源电路画在原理图的左侧。控制电路是指控制主电路工作状态的电路。信号电路是指显示主电路工作状态的电路。照明电路是指实现机床设备局部照明的电路。这些电路通过的电流都较小,画原理图时,控制电路、信号电路、照明电路要依次垂直画在电路的右侧。 (2)元器件绘制 ①原理图中,各电器的触头位置都按电路未通电或电器未受外力作用时的常态位置画出。 ②原理图中,各电器元件不画实际的外形图。而采用国家规定的统一国标符号画出。 ③原理图中,同一电器的各元件不按它们的实际位置画在一起,而是按其在

工艺流程图标准绘制方法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图 PID图图纸规格 采用1号图纸规格(594 mm×841 mm),并用多张1号图分开表示。每张图纸的有关部分均应相互衔接,完善地表示出整个生产过程。少数物流和控制关系来往密切且内容较多,表示在一张1号图中太挤的情况下,可按图纸延长的标准加长1/4或1/2。 PID图的内容 应根据工艺流程图和公用工程流程图的要求,详细地表示装置的全部设备、仪表、管道和其他公用工程设施,具体内容如下: a) 全部设备; b) 全部仪表(包括控制、测量及计算机联结); c) 所有管道、阀门(低高点放空除外)、安全阀、大小头及部分法兰; d) 公用工程设施、取样点、吹扫接头; e) 工艺、仪表、安装等特殊要求。 PID图中设备画法 编号例如E-1由三台换热器并联操作,其编号分别为E-1A,E-1B,E-1C(或E-1A/B/C);如P-1为两台泵(一台操作,一台备用),其编号为P-1A,P-1B(或P-1A/B)。 用细实线画出装置全部操作和备用的设备,在设备的邻近位置(上下左右均可)注明编号(下画一粗实线)、名称及主体尺寸或主要特性。编号及名称应与工艺流程图相一致,编号方法与“工艺流程图”2.4.2规定相同。但同一作用的设备由多台组成(或备用)时,可在编号数字后加A,B,C。 设备的主体尺寸或特性的标注方法按不同外型或特性规定如下: a) 立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高T/T,mm, b) 卧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长T/T,mm, c) 长方型:长×宽×高,mm, d) 加热及冷换设备:标注编号、名称及其特性(热负荷、及传热面积) e) 机泵, 设备大小可不按比例画,但应尽量有相对大小的概念,有位差要求的设备,应表示其相对高度位置,例如热旁路控制流程中的冷凝器和回流罐。 设备内部构件的画法与PFD图规定要求相同。相同作用的多台设备应全部予以表示,并按生产过程的要求表示其并联或串联的操作方式。对某些需要满足泵的汽蚀余量或介质自流要求的设备应标注其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塔类和某些容器均有此要求。对于落地的立式容器,该尺寸要求也可直接表示在相关数据表设备简图中。 PID图中管道画法 装置内所有操作、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等管道及其阀门均应予表示,并用箭头表示管内物料的流向。主要操作管道用粗实线表示,备用管道、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管道、其他辅助管道均用细实线表示。 装置内的扫线、污油排放及放空管道只需画出其主要的管道及阀门,并

绘制原理图步骤(精)

设计原理图步骤 一、新建设计工程(也称为“设计任务”) 建议存储在自己的U盘里,以备后用。(若设了密码,其用户名为“admin”) 二、新建一个原理图文件 (可以修改原理图名) 三、设置参数 1、设置图纸:Design→Option 1)设置纸张大小:A4; 2)图纸方向:横向(Landscape); 3)图纸标题栏(Title Block):选择标准形式; 4)设置图纸网格 “Snap”:“捕获栅格”,可以改变光标每次移动的最 小距离。系统默认值为10 mil,即1/1000英寸; “Visible”:选中此项表示网格可见; 如果将“Snap”和“Visible”设置为相同的数值,那 么光标每次移动一个网格;如果将“Snap”数值设置为 “Visible”数值的一半,那么光标每次移动半个网格。 5)设置电气栅格(设为默认) “Electrical Grids”:如果选中,系统会以“Grid Range”栏中设置的值为半径,以光标所在位置为中心,向四周搜索 电气节点。如果在电气栅格的范围内有电气节点,光标自

动移到该节点上,并且在该节点上显示一个圆亮点;如果 不选中此项复选框,则无自动寻找电气节点的功能。 2、参数设置:Tool→Preferences Schematic选项卡中: Auto-Junction:选中的话,导线连接时在T形交叉点自动放置节点,表示导线电气连接。(选中) Drag Orthogonal:选中的话,导线走线是直线或垂直移动,否则任意方向走线。(选中) 其余均为默认状态。 四、添加元件库 建议添加“Miscellaneous Devices.ddb”、“Protel DOS Schematic Libraries.ddb”两个元件库。 一次不能装入过多的元件库,用那个库就添加那个库,若装入过多,就会占用系统较大的内存空间,系统容易死机。 Find:在整个库里边进行查找元件。 其中“By Library Reference”按照元件名称查找;“By Description”按照元件描述栏的资料进行查找。(支持通配符) 五、放置元件 六、调整元件 1、改变元件的方向 X按键:水平翻转;Y按键:垂直翻转;空格:旋转90度。 2、删除元件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修订稿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 巧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液压系统原理图分析技巧作者: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书可以手把手地教会你:如何分析液压系统原理图如何将一个油路连接关系复杂、分支众多的液压系统原理图逐步分解、整理和简化如何以便于阅读的方式绘制液压系统原理图全书通过精心挑选出来的六个具有代表性的液压系统实例(包含多种基本回路并涵盖液压传动及控制系统的各种应用领域),采取模块化的编排形式,详细地介绍了液压系统原理图的分析技巧及步骤,包括了解系统,初步分析、整理和简化原理图,划分子系统,子系统分析等内容。通过阅读此书,可以使你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液压这门神奇的技术。本书适合液压技术初学者以及对液压系统原理图不太熟悉的业内读者使用,也可作为液压技术的培训用书以及广大液压技术爱好者的自学读物。 本书目录

模块一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的方法及步骤 在液压技术的学习、交流及使用过程中,都离不开液压系统的原理图,因此能够正确而迅速的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无论对于液压设备的设计、分析及研究,还是液压装置的使用、维护及调整都是十分重要的。采取正确的阅读方法以及必要的阅读步骤是正确而迅速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的关键,而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的使用和配合,为液压系统原理图的阅读提供了更有利的保障。 本章着重介绍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的基本方法及步骤,在后续章节中,结合本章的基本阅读方法及步骤,对几个典型的液压系统原理图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概述 液压系统原理图是使用连线把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连接起来的一张简图,用来描述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要做到正确而又迅速的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首先要很好地掌握液压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各种液压元件(特别是各种液压阀和各种变量机构)的工作原理、功能和特性;熟悉各种液压系统各种基本回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基本性质;熟悉液压系统的各种控制方式;由于液压系统原理图是由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组成的,因此还要熟悉液压元件的标准图形符号。其次要在实际工作中联系实际,多读多练,通过各种典型的液压系统,了解不同场合下各种液压系统的组成及工作特点,以此为基础阅读新的液压系统原理图。 如果在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时,系统图附有说明书,则根据说明书的介绍逐步看下去,这样能够比较容易地阅读清楚液压系统原理图所示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如果所阅读的液压系统原理图没有配备说明书,只有一张液压图,或者在系统原理图上还附有工作循环表、电磁铁工作表或者其他简单的说明,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必要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步骤,通过分析各种元件的作用及油路的连通情况来弄清楚系统的工作原理。 阅读液压系统原理图可以采取图1-1所示的步骤。

word流程图制作过程详解

第一种流程图制作 此流程图是最基本的流程图,也是我们平常用到最多的一种。(如下图) 制作步骤开始: 1、单击“绘图”工具栏上的“自选图形”,然后选择“流程图”,这里就可以看到众多制作流程图时所用到的形状了,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的形状; 2、单击要绘制流程图的位置,此时会出现个虚框;(如下图)

3、在绘图画布上插入你选择的图形,然后插入,(如下图); 4、此时,我们再重复上述步骤,插入多种不同的图形,(如下图,我已经插入了很多种不同的图形); 5、接下来,要做什么呢?既然是流程图,自然是要建立各种图形之间的连接了。这里我们使用Word提供的一个非常好用的自选图形——连接符来建立连接。什么是连接符?你希望使用线条来连接形状并保持它们之间的连接吗?这就是连接符的作用。连接符看起来像线条,但是它将始终与其附加到的形状相连。也就是说,无论你怎样拖动各种形状,只要它们是以连接符相连的,就会始终连在一起; 在Word提供了三种线型的连接符用于连接对象:直线、肘形线(带角度)和曲线;

选择连接符自选图形后,将鼠标指针移动到对象上时,会在其上显示蓝色连接符位置,这些点表示可以附加连接符线的位置;

(2)然后可以将其锁定到同一对象上的其他连接位置; 9、接下来,我们需要在图形中添加文字。用鼠标右键单击形状,单击“添加文字”并开始键入。可以使用文档的排版工具对文字进行居中、字体、颜色等属性修改; 需要注意的是,在Word中不能向线段或连接符上添加文字,但可以使用文本框可在这些绘图对象附近或上方放置文字。下图为流程图的范例。其中的画布颜色、线条的颜色都可以通过绘图工具栏修改;

抽油机井典型示功图分析

抽油机井典型示功图分析 学习目的:抽油机井典型示功图是采油技术人员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大多数具有一定的特征,一看就可直接定性的示功图。把这些具有典型图形特征的例子作为生产现场初步判断抽油机井泵况的参考依据,也是综合分析实测示功图的第一步。通过对本节的学习,使分析者能以此为参考,对具有典型特征的示功图做出准确的定性判断。 一、准备工作 1、准备具有典型特征的示功图若干; 2、纸,笔,尺,计算器。 二、操作步骤 1、把给定的示功图逐一过一遍,按所理解的先初步给示功图定性定类。 第一类:图形较大,除去某一个角外就近似于平行四边形的示功图——即抽油泵是在工作的示功图; 第二类是图形上下幅度很小,两侧较尖的示功图——即抽油泵基本不工作的示功图; 第三类示功图:特征不明显的示功图——即最难直接定性的示功图。 2、按定类详细分析判断。 三、实测示功图分析解释 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先从图形受单一因素影响的典型示功图着手。所谓典型示功图:就是指某一个因素的影响十分明显,其形状代表了该因素影响下示功图的基本特征。然后把典型示功图与实测示功图对比分析,以阐明分析方法和各类图形的特征。最后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用对比相面法把实测示功图与理论示功图形状进行对比,看图形变化,分析泵的工作状况。 1、泵工作正常时的示功图 所谓泵的工作正常,指的是泵工作参数选用合理,使泵的生产能力与油层供油能力基本相适应。其图形特点:接近理论示功图,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这类井其泵效一般在60%以上。

图中虚线是人为根据油井抽汲参数绘制的理论负载线,上边一条为最大理论负载线,下边一条为最小理论负载线。现场常常把增载线和减载线省略了。 2、惯性载荷影响的示功图 在惯性载荷的作用下,示功图不仅扭转了一个角度,而且冲程损失减少了,有利于提高泵效。示功图基本上与理论示功图形状相符。影响的原因是:由于下泵深度大,光杆负荷大,抽汲速度快等原因在抽油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惯性载荷。在上冲程时,因惯性力向下,悬点载荷受惯性影响很大,下死点A上升到A′,AA′即是惯性力的影响增加的悬点载荷,直到B′点才增载完毕;在下冲程时因惯性力向上使悬点载荷减小,下死点由C降低到C′,直到D′才卸载完毕。这样一来使整个示功图较理论示功图沿顺时针方向偏转一个角度,活塞冲程由S活增大到S′活,实际上,惯性载荷的存在将增加最大载荷和减少最小载荷,从而使抽油杆受力条件变坏,容易引起抽油杆折断现象。 整改措施: 1、减小泵挂深度,以减轻光杆负荷。 2、降低抽油机的抽汲参数,减小惯性力。 3、振动载荷影响的示功图 分析理论示功图可知,液柱载荷是周期性作用在活塞上。当上冲程变化结束后,液体由静止到运动,液柱的载荷突然作用于抽油杆下端,于是引起抽油杆柱的振动。在下冲程,由于抽油杆柱突然卸载也会发生类似现象。 振动载荷的影响是由抽油机抽汲参数过快,使抽油杆柱突然发生载荷变化而引起的振动,而使载荷线发生波动。 整改措施: 降低抽油机的抽汲参数,减小惯性力。 4、泵受气体影响的示功图

流程图绘制方法

流程图绘制方法

附录一:流程图绘制方法 (一)选用流程图的符号 国际上通用的一种流程图是“矩阵式流程图”,这种流程图分成纵、横向两个方向,纵向表示工作的先后顺序,横向则表示承担该项工作的部门和职位,通过纵、横两个方向的坐标,就可以达到流程管理的要求,既解决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的顺序问题,又解决了由谁来做的责任问题。 在流程图中,不同的符号有不同的含义,在企业内部应统一使用。对于矩阵式流程图,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规定出如下管理流程设计标准符号。 1. 流程的开始或结束,用椭圆来表示。 2. 具体任务或工作,用矩形来表示。 3. 需要决策的事项,用菱形来表示。 4. 流程线,用带箭头的直线来表示。 5. 信息来源,用倒梯形来表示。 6. 信息储存与输出,用平行四边形来表示。 流程设计常用符号如图9-1所示。 椭圆——流程的开始或结束矩形——具体任务或工作菱形——需要决策的事项 带箭头的直线——流程线倒梯形——信息来源平行四边形——信息储存与输出 图9-1 流程图常用符号示例

实际上,管理流程设计的标准符号远不止上述所列的。为了使流程图简洁、明了,企业可根据实际需要,使用其中的一部分即可。一般情况下,只使用1-4项规定的4种符号就基本可以满足绘制流程图的需要了。 (二)流程图的绘制说明 1. 流程图的纵、横坐标 短阵式流程图分成纵、横两个方向,纵向表示工作的先后顺序,横向表示承担该项工作的部门和职位,从图的左上角开始,职位级别从高到低排列。通过纵、横两个方向的坐标,就可以将某项业务工作明确定位,使业务流程一目了然。 2. 流程图的层次级别 一般来说,物业公司的流程图可分为一、二、三级。 (1)一级流程图即企业级的流程图,如企业经营决策流程图、主导业务流程图等。 (2)二级流程图即部门级的流程图,如秩序管理流程图、环境管理流程图、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图等。 (3)三级流程图即部门内具体工作的流程图,如业主入住管理流程图、物业报修服务流程图、物业费用收缴流程图等。 流程图应该是环环相套的。上一个级别的流程图中的一个节点,到下一个级别可能就会演化成一张流程图。 3. 绘制流程图的注意事项 绘制流程图时,企业一般要注意以下七个方面。

EPLAN绘制结构及技巧 问题

原理图的编辑 一、绘图的总体要求 1.转变绘图的思路 以原理图为中心,其他部分大都由原理图自动生成,设计者以重要精力集中在原理图部分,确保原理图正确无误。 2.遵循规范 整套图纸由各个部分总体有机组合而成,每一部分的绘制,需要按照绘图的规则,正确无误的绘制(如由问题,最好遵循Eplan的绘图规则,否则,可能不能正确的生成报表) 3.报表 原理图完成之后,根据需要生成不同种类的报表,如: A、图纸目录 B、端子排列图(原理图) C、端子图表(施工图) D、I/O卡总览 E、材料表 F、标识符总揽 4.元器件库 绘制原理图时,每个电气符号需要遵循国标或者IEC标准, Eplan提供的元件库有(常用) A、GB_Symbol(原理图) B、GB_Single_Symbol(单线图) 如有特殊需要,可以建立自己的元器件库 二、图纸的系统结构 1.通常的结构划分方法 A、老外通常采用的根据工艺的绘制方法; 根据工艺划分的区域来进行图纸的绘制(参考 EPLAN DEMO) 优点:MCC和PLC、仪表通常在一起,方便查看每个设备的检测点和控制方法 缺点:不太符合中国人的通常习惯,柜体厂家需花费更多的精力绘制柜体接线图 2.EPLAN的二级结构 针对一个完成的工程项目来说,EPLAN绘图通常采用二级结构: =高层代号 可分为: 基本设计(BasicDesign)、 原理图(Schematic)、 施工设计(ShopDrawing) 为高层代号的下一级结构,如按照国内习惯可分为(以=Schematic原理图为例): 3.封面 +List(图纸目录) +Nation(图纸说明) +Identifiers(结构标识符总览) +Network(网络结构图) +MaterialList(材料表) +PLC101(柜内原理图) +CabinetLayout(柜体结构和布置图) +TerminalView(端子图表)包括电缆和端子,可归入施工图 +TerminalList(端子排列图)

典型示功图分析及解决措施讲义

幻灯片1 幻灯片2 幻灯片3 各位观众大家好,如果您刚刚打 开电视机,现在正为您直播的是 《典型示功图分析及解决措施》, 我是主持人韩伟,和大家开个小 玩笑。 很高兴认识大家,今天这堂课我 们将学习因为单一因素影响而形 成的典型示功图的分析及解决措 施。 通过这次课程,将使大家能够快 速准确的分析判断生产中党见示 功图,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幻灯片4 众所周知,示功图是日党管理中 一项必不可少的动态资料,通过 示功图,我们可以判断深井泵及 地层的工作状况。 然而抽油井在生产过程中使深井 泵受到:制造质量、安装质量以 及砂、蜡、水气、稠油和腐蚀等 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出现了各种 各样的示功图。今天我们主要学 习由某种单一因素影响形成的典 型示功图。 在讲解前我们先来熟悉一个概 念:弹性变形。 幻灯片5 弹性变形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 时产生变形或尺寸的变化,而且 能够恢复的变形叫做弹性变形。 弹性变形的重要特征是其可逆 性,即受力作用后产生变形,卸 除载荷后,变形消失。 生产中抽油杆柱所承受的弹性变 形主要是:轴向拉伸变形和轴向 压缩变形。 幻灯片6 下面我们通过动画了解弹性变形 在深井泵工作过程中的影响及作 用。 深井泵工作原理分为两大部分, 也就是上行程和下行程。 上行程开始时,驴头上行,游动 阀、固定阀均关闭,杆柱承受光 杆向上拉伸及活塞上部液柱重力 作用在活塞上对杆柱的拉伸而伸 长,同时油管柱缩短,悬点载荷 逐步增加,达到拉伸极限时变形 结束,载荷达到理论最大值,但 是活塞未移动,加载过程AB段 形成光杆冲程损失BB1 随着驴头继续上移,活塞开始向 上移动,泵筒内压力降低,当压 力低于油套环空压力时,油套环

原理图及PCB绘制方法总结

原理图及PCB绘制方法总结 1.原理图的连线长度修改方法。点延伸标志(绿色的小方块)或者crtl+鼠标拖动Drag 2.并行的数据线接法。不用一条一条的方法,先让热点相连,然后crtl+鼠标拖动获得合适长度Drag 3.shift 可以进行复制(shift相当于word里边的ctrl了,比如选中多个对象需要按住shift) 4.网络标号也要和热点相连 5.查找元件可以直接在列表的位置输入相应的名称,如Header 8 6.Area 选项可以选取关心的部分进行放大 7.元件列表可以用altium designer生成,Bill of Material(BOM) 8.元件的序号可以用altium designer生成,不用一个一个去修改Annotate Schematics(很方便), 如果要恢复初始状态,选择Reset Schematic Designator即可 9.放置No REC 检测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报错(很实用) 10.如果有不明白的菜单,可以求助knowledge center或者help(权威详细) 11.查找用crtl+F ,查找替换用crtl+H(比如批量修改总线的各支路名称) 12.Find Similar Object(批量修改功能)很强大,凡是批量的才是真正方便好用的。取消遮蔽点右下角Clear 13.Footprint manager可以查看修改所有的元件封装(set as current),并且能够实时预览当前封装 14.如果想要把某一部分当成一个整体拖拽,可以考虑创建一个联合体(union) 15.将单元电路或者一个最小系统创建成一个Snippet保存下来,可以实现复用,提高画图效率 16.像430等引脚很多的芯片,画原理图可以优先考虑做成几块(new part:part A part B等),化整为零 17.在编辑原理图库菜单下,点击Model Manager可以查看整个库里芯片的具体封装(非常逼真的3D模型) 18.绘制完原理图库文件后,建议进行Component rule check,系统进行错误检查,从而保证正确性 19.绘制原理图库的快捷方法之一,就是从现有的库里边copy某一个部分,移花接木,而且美观 20.绘制pcb库时,先找原点(0,0),快捷键为crtl+end 21.mm和mil单位的快速切换在属性菜单的最左上角Toggle Units(或者crtl+Q) 22.1英寸(inch)=1000mil(或者记1英寸=2.54cm,100mil等于2.54mm)22.自己按照元件pdf画pcb封装时,要考虑实际焊接情况。比如引脚的长度方向要多留1mm方便焊接 23.规范的封装类型不用手绘,因为非常不方便。用wizard向导生成为上策 24.用向导生成的封装,也要考虑实际焊接情况,把多留出来的算进去,可以测测(ctrl+M)看余量是多少 25.焊盘经验值设定为外径是内径的2倍,焊接比较牢固 26.标注的是公差尺寸的(上下两个尺寸),一般选较大的尺寸设计焊盘,取平均值设计引脚距离等距离尺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