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利弊

人民币国际化利弊
人民币国际化利弊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特里芬难题,货币替代,政策两难,机遇

摘要: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深入, 人民币国际化问题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 学者们对人 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条件以及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途径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形成了很多有 价值的的成果, 其中也包括对人民币国际化利弊的两面性阐述。 在以往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 进一步对该问题作了具体的解析。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含义

最终成为被国际市场广泛使用和持有的国际货币的过程。 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 它指人民币具有国际货币职能, 货币的情况下, 不具备国际货币资格, 至于人民币目前在部分周边国家

和地区流通, 属非制 度性安排, 是区域内国际经济贸易便利化之举。 另一种观点认为,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 走向国际化的趋势, 因此, 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过程, 目前人民币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 区流通, 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开始。 也有学者认为, 1996年 12月人民币实现在经常项目下可自 由兑换, 标志着人民币开始向国际化迈进, 或者说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已正式开始。 本人的观 点是,人民币国际化指人民币从走向国际化趋势开始, 最终成为可自由兑换的具国际货币职 能的世界货币。

事实上, 自20世纪 90年代起, 人民币已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使用, 且范围逐渐扩

大,人民币已部分充当交易货币和国际清算手段。 近些年, 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边境 贸易中, 人民币已被普遍作为支付和结算的硬通货, 人民币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可自由 兑换,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可以全境或局部通用, 有的国家和地区官方已正式宣布人民币 为可自由兑换货币并公布人民币的外汇牌价。 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 人民币已享有 “第二美 元”的待遇,许多居民把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储藏手段。以上种种迹象表明, 人民币国际化至 少可以说区域国际化趋势已开始呈现。 但是, 我们更应看到, 目前人民币国际化还处于初步 阶段,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与真正意义上履行国际货币职能尚有较大差距。 一般来 说,一国货币要真正成为国际货币, 首先必须是完全可自由兑换, 即在资本项目下也是可以 自由兑换的,这是一个基本条件,很显然,人民币目前尚做不到这一点。其次,在衡量货币 国际化程度的各项指标中, 人民币在境外除作为支付手段和结算货币之外, 其他指标都很弱。 再次,人民币在境外流通最多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东南亚, 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总量在全球 经济贸易中所占份额相当有限。 此外,人民币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流通仅仅是一种自发行 为,具有民间性质,还不是官方所作的正式的制度性安排。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

在国内改革开放、 向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稳步迈进的背景下,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 家的货币走向

国际化具有客观必要性。改革开放 30年来的政策极大地改变了我国的经济面

貌,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只有主动调整自己,融人世界经济大循 环中, 才不至于再次失去历史性机会。 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市场 金融体系必定是开放的体系, 货币的可兑换性是这个体系的应有之义。 顺应自然, 创造条件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可以说是我们的历史选择。 在今后的 20多年内, 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及实

力将名列世界前茅, 但要使我国角逐国际市场, 成为世界性经济大国, 必须解决人民币的可 兑换问题, 进而使之成为国际货币。 人民币逐步国际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化 的客观要求。

(一) 在我国加入 WTO 的背景下看人民币的国际化。 2001年11月,我国加入了 WTO 。加入

WTO

为人民币在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国加入 WTO 后,金融业将按照“金融

服务协议”的要求和内容来运作,到 2005年外商独资银行可以全方位经营人民币零售业务。 如果我们仍坚持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

显然违背了同等国民待遇的要求; 即使我 国引用各种例外规则坚持资本项目不可自由兑换, 在全方位开放银行零售业经营之后, 监管

资本项目的资金流动的成本将会非常高, 监管的效果也不可能好。 因此, 在我国加入 WTO 后, 金融开放的外在现实压力大大加强了,加入

WTO 从客观上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货币国际化是指一种货币在国际范围内发挥价值尺度、

支付手段、价值储备等货币功能,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 国内学者有不 因此,在人民币还未成为自由兑换

(二)在重新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背景下看人民币的国际化在国际贸易、劳务和金融进

一步融合、一体化以及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呼声日高、重新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的背景下看人民币的国际化。一国货币在国际货币结构中的地位,与该国的经济实力有很高的相关性。在建立21世纪国际金融新秩序中,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民币的地位理应得到提高,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也必将从其可兑换性和国际干预能力中体现出来。

(三)在祖国统一大业的背景下看人民币的国际化从货币可兑换角度讲,港元、澳元均属

可兑换货币,只是其普遍性不如美元、日元。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与内地的各种交流日益紧密,在一个主权国家内,货币的融合是必然趋势,而货币的可兑换性一般也是大势所趋。台湾与香港、澳门和内地之间的经济联系也达到相当深度。两岸之间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要想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最佳配置就必须最终实现货币一体化。要想在中国范围内使用同一种货币会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归属感,积极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极具必要性。

三、人民币国际化有利方面的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作为一种国际趋势,对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种利好的信号。通过人民币的区域化、国际化,可以为中国带来经济方面(可观的收入,低汇兑成本及风险,促进贸易)和政治方面(国际地位提升)的一系列的收益。

1、我国可以享受可观的铸币税收入和通货膨胀税收益。所谓铸币税是指货币发行者凭借发行货币的特权所获得的纸币发行额与纸币发行成本之间的差额。在货币币值稳定的情况下,纸币所代表的价值会远远高于纸币的发行成本,其溢价部分当然归纸币的发行国所占有。人民币替代外币后,将会从国外获得部分铸币税收入,我国就可以用很小的纸币发行成本占有和使用外国的资源和物品。据测算,2002年人民币区域化带来的国际铸币税收入可能为

152.8亿美元,到2015年约为224.6亿美元,到2020年约为300.2亿美元,我国将因人民币国际化替代外币获得的铸币税收入至少可以稳定在25亿美元左右。另外,通过人民币的境外

流通,我国还可以获得通货膨胀税。所谓的通货膨胀税是指在税率固定和累进税率的前提下,通货膨胀会使国内经济主体的名义收入增加从而缴纳的税收增加,或名义收入增加但实际收入减少,政府据此获得的收入。当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货币,就会使得本该由他国获得的部分通货膨胀税转移至我国政府,而使政府财政收入增加。

2、可以降低汇兑成本和汇率风险,促进国际贸易和边境旅游业的发展。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的货币使得人民币在双边贸易中可以被接受为计价货币,有利于降低汇率风险。人民币替代外币,境内机构签订进出口合同时可以采用人民币作为计价货币,使境内机构在对外经贸往来中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计价和结算方式,从而有助于我国边境贸易和区域贸易的发展。这些可以避免以往使用外币所支付的汇兑成本和汇价波动的风险。另外,与我国接壤的

许多国家或地区大多属于外汇短缺的发展中国家,使用人民币结算可以增强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支付能力,更多地从我国进口商品和劳务。在人民币不能完全自由兑换的情况下,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的货币,可以使中国公民无须兑换外汇就可以赴周边国家或地区旅游,大大方便了中国公民赴周边国家或地区的旅游。

3、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货币而大量流通可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货币是我国综合国力持续提高的象征,是我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象征。也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良好,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国内政局稳定,我国的国家信用度不断提高。人民币替代周边外币之后,中国也掌握了一种区域性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和调节权,对使用人民币国家的经济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可以在世界经济运行中掌握一定的主动权,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发言权也将增加,从而提高中国的区域进而国际地位。

4、可以缓解货币错配状况。由于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货币发挥价值尺度、交易媒介和储藏手段的职能,

这可以看作是人民币区域化的开始,也可以说是货币国际化的前奏。当我国的人民币满足国际化的条件并成为国际货币之一后,在国际贸易和国际融资中,我国就可以直接采用人民币来计价定值,这样就可以避免或减轻货币错配的严重程度。

5、促进我国金融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和国际化的发展,增强竞争实力和影响力。从历史事实来看,来自国际货币发行国的金融机构将比其竞争者具有先天的优势。人民币虽然还未成为国际货币,但它在周边国家的大规模流通,将会有更多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以人民币为计价货币,在这些交易中,我国银行业及其他金融部门具有明显的先天优势,从而增强我国金融业的竞争实力,推动其国际化的发展。

6、运用国外拥有的本国货币的净收益。国外政府、企业、个人等持有的国际货币,除少

量的现金外, 实际上不会离开货币发行国, 成为货币发行国商业银行存款和国债的重要资金来源。通过银行和政府的资金运用, 货币发行国金融机构和政府会获得资金利差收入。而且,

国际货币提供的结算和支付服务要通过发行国银行体系来完成, 这也给相关金融机构带来佣金收入。

7、减少国际储备的收益。国际货币发行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特殊的货币地位, 使其在面

临国际支付缺口时,既可通过增发本国货币进行清偿, 也容易筹集到其他国际货币。国际储备的节约, 既可以使国际货币发行国把尽可能多的资金投入生产经营, 扩大生产经营规模, 减少

储备货币的低收益损失, 还能减少储备货币价值变化的损失。

8、促进货币发行国对外贸易、投资和金融的发展。无汇率风险和稳定的收益预期, 会促进国际货币发行国企业扩大对外贸易、投资的积极性; 其他国家对国际货币的需要,会使这些国家向国际货币发行国开放市场, 这些都会促进国际货币发行国扩大对外贸易、投资, 从而拉动国内生产的发展。非国际货币发行国为取得国际货币而以优惠条件向国际货币发行国出口商品,也会给国际货币发行国带来利益。国际货币发行国都是世界主要的金融市场,大量资金

的汇集和交易, 既会给国际货币发行国金融业带来巨大服务和利息收益, 也会大大方便其国内企业筹资, 给国内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 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这些影响带给国际货币发行国的收益巨大, 但收益规模无法准确进行估算。

四、人民币国际化不利方面的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为我国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收益,与此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也为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影响。人民币国际化所带来的外汇市场的开放,使得我国的一系列货币政策的效果减弱;国外资本尤其是投机资本的流入会给我国经济造成剧烈震动;以及“特里芬难题”的出现。这些都会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1、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遭到削弱,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由于存在货币替代现象,当人们对人民币币值有下降的预期时,就会将其财富转换成那些币值坚挺的外币来保存,流通领域中的外币数量就会增加,货币替代最终使得我国央行独立运用货币政策的能力遭到削弱。这主要表现在货币供应量调节和利率政策上:

①货币供应量调节的两难。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后, 该国将有大量本币在境外流通(为方便起见, 本文定义在货币发行国境外流通的、不受货币发行国的国内法令管制的货币为境外货币) ,这可能会扰乱该国的国内货币政策。如国内实行紧缩政策时, 该国商业银行可很方便地从境外市场借入大量的本币资金以满足客户的借款需求, 其他逐利性资本也会迅速流入。大量的货币迅速回流, 使紧缩政策很难发挥作用。当增加政策工具来处理本国境外货币回流问题时, 可能也会对货币政策产生不利影响。如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 当预测会有大量的货币回流时, 可能会采取更加紧缩的政策, 试图抵消货币回流导致的影响。但是若回流没有实现,必然造成国内货币环境的过度紧缩。

②利率政策上的两难。利率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杠杆, 一国政府可通过它的变动, 促进资本的理想配置。但是,若该国货币是国际货币, 利率杠杆的作用就会受到限制。一方面, 低利率

有于资本输出, 因为外国人更愿意借入低成本的该国货币, 本国投资者为获利也愿意输出资本, 而增加了该货币的国际流通量。但较低的利率也减少了这种货币的吸引力, 人们不会愿意过多或过久持有这种低收益的货

币资产,因为获取利息是私人拥有外币资产的重要动机, 也是多国家把外汇作为储备资产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 高利率有利于增强该国际货币的吸引

力引起大量资本流入,有利于改善国际收支(实现平衡或顺差) , 增强该货币的国际信心, 国际资者也愿意增持该货币; 但高利率也抑制了以这种货币标值的外国借款, 这又减少了该货

币国际流通量, 难以满足资本输出的标准。

2、影响我国国际收支统计的质量和有效性。当前,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货币记

录,未纳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统计范畴。而在与周边国家的对外交易中人民币用于探亲、旅游、边境贸易方面的规模越来越大,因而直接影响到我国经常项目的精确统计,进而对我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产生很大的影响。

3、面临“特里芬难题”(即保证美元按官价兑换黄金、维持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和向世界提供清偿力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国际货币应能满足这样的条件: 对保持其信用而言国际货币应具有稀缺性,即该货币的对外输出量应与对其的价值稳定性要求相一致, 这样才能保持货币价值的稳定;对提供国际清偿力而言国际货币应保持充足性, 即国际货币发行国必须有大量的货币在境外流通, 以满足世界经济发展对国际货币的需求和本国获得国际铸币税收益的需要。但两者往往存在冲突, 难以兼得。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顺差越大, 其货币价值越高,该货币的国际信用就会因稀缺性而变得越高, 该货币的价值稳定性就越能得到更好

的维持。但国际收支顺差不仅直接导致了该货币在世界上的流通量减少, 而且持续的顺差也会导致该货币的升值,外国借款者就不愿意借入该货币, 从而使该国货币在国际经济中的流通量相对或绝对减少,不能满足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对国际清偿力的需求, 该国也无法获得因

货币的国际流通而带来的铸币税收益。国际货币发行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越大, 越能增加世界的流动性和国际清偿力,增加该国货币在世界的流通量, 满足了国际货币的充足性标准;但恶化的国际收支将会破坏国际货币的稀缺性标准, 影响对该国货币的国际信心, 该国货币的稳定性将难以维持。

目前中国国际收支的地位是比较强大的,多年的顺差和大量的储备使中国在为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人民币资产时并没有面临“特里芬难题” 的冲突。在贸易方向上,中国对亚洲出现贸易逆差,但对美国等国家的顺差则稳定了人民币币值。然而,对于任何货币国际化国

家来说,迟早都会面临“特里芬难题”。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深化和替代外币的增加,必然会面临因贸易逆差造成的贬值压力与保持币值稳定的冲突,如何解决“特里芬难题” 是必须尽早考虑的问题。

4、会加大反洗钱反造假的难度。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的货币,为不法商人洗钱提供了渠道。因为人民币的流出主要是通过地下钱庄或地摊银行等非法途径,所以他们为人民币走私及洗钱带来方便,而这就加大了我国反洗钱的难度;同时,人民币大规模的流出也增加了人民币被伪造的可能性。有关研究证明,货币被伪造的概率与货币流通的范围呈正比关系。因此,随着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货币程度的提高,境外人民币的制假者和伪造人民币的数量就会增多,如果大量假币进入境内外流通领域,势必破坏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以及影

响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这种现象一旦出现,势必加大我国反假防伪的难度。

五、我们应该注意把握几种关系

(1)推进本币国际化与完善国内金融体系的关系。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告诉我们, 本币国

际化的进程, 实际上是一个与完善国内金融体系相辅相成的过程。日本正是由于国内金融体系的健全性和开放度远远不能适应本币国际化的要求, 所以日元国际化效果与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规模不相匹配,20 世纪90 年代在货物贸易领域日元国际化程度甚至低于20 世纪80 年代。推进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该特别汲取日本在这方面的经验教训,中国金融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排序表, 必须首先完善中国的金融体系, 将深化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放在第一位。否则, 人民币国际化只是一句空谈。

(2)参与国际协调与稳定国内金融秩序的关系。在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中, 美元以外任何国民货币的国际化, 都无一例外地带有原罪色彩。在参与既定框架内的国际政策协调过程中,特别是在调整与美元汇率关系的协调过程中, 既要把握好国际协调的尺度,又必须顾及国内金融秩序的稳定, 在这个方面, 日本的教训必须汲取。从20 世纪80 年代后期开始, 日元对美元汇率的大幅波动, 严重破坏了日本国内金融秩序, 成为日本经济衰退、日元国际化进程停滞的主要原因。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开放, 国内汇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不可避免地将受到国际关键货币国家———美国的影响, 因此,中国应该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关注国

内金融序的稳定, 从中国国家利益出发, 冷静分析外部压力, 通过深化国内经济改革消化压力绝不能以牺牲国内金融秩序的稳定应对外部压力, 重蹈日本的覆辙。

(3)区域经济金融合作与本币国际化的关系。一国国民货币的国际化, 如果脱离与之密切关联的经贸与投资网络, 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只有在这个网络内, 某一国民货币的使用频率增加,交易量扩大, 从而通过该货币自身的自我强化机制形成交易惯性, 一国国民货币才有可能逐步发展成为国际货币。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 中国应该从加强人民币交易结算网络系统入手, 注重发展中国在亚洲区域内贸易和直接投资的比较优势, 扩大人民币计值定价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比例, 规避外汇风险。总之, 我们应该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有条件和发展路径做出科学准确的判断, 从目前能够起步的领域出发,在中国金融体系不断健全的过程中, 逐步争取人民币应该具有的、与中国经济地位和政治影响力相匹配的国际地位。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社会中, 人民币只有依托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的提高来实现国际化, 这一进程是极其漫长的, 需要较长时间, 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六、结论和应对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发展,在人民币货币替代而“美元化” 的同时,人民币以替代货币的身份出现进而替代周边国家货币并进入他国流通领域的规模越来越大,人民币成为区域性货币几成现实,并会向国际性货币方向发展。然而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货币替代对我国经济带来有利影响的同时,不容忽视其不利影响。为此,应该研究和采取应对措施来防范货币替代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一是建立人民币出入境的监测、预警和调控机制,通过建立人民币出入境监测网,来准确统计和预测人民币外流的范围和规模,以便对其实施有效监管。同时,修订和完善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将我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经济交易纳入国际收支统计的范畴。

二是采取措施引导和鼓励个人及企业通过银行结算,从而将人民币的对外流动逐步纳入银行体系。通过正规银行结算,不但可减轻金融监管部门的负担,而且可以规范人民币计价结算,同时还可通过银行为外贸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其在结算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

三是完善金融防范体系,减缓因人民币替代周边国家货币而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同时采取先进的防伪技术和建立必要的制度保障,减少和打击伪造和洗钱等非法行为。

四是稳定发展宏观经济、实施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构建良好的汇率形成机制。基于以前缺乏弹性的汇率形成机制下的人民币低估是造成持有人民币收益高于外币——从而使人民币替代外币的最直接原因,而当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以某种形式释放出来(可能是宣布人民币升值或者汇率形成机制的根本性改变)之后,这一直接原因将不复存在。因此,最终人民币的国际化还是有赖于稳定发展的宏观经济、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和良好的汇率形成机制。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在长期内实现持有人民币的较高收益,从而使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顺利推进,实现人民币对他国货币替代的自我强化机制效应。人民币的国际化也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中国在获得上述利益的同时,也需付出一定的代价。

在经济金融日益全球化的今天,掌握一种国际货币的发行权对于一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国货币充当国际货币,不仅可以取得铸币税的收人,还可以部分地参与国际金融资源的配置。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既能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又可以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要想在全球金融资源的竞争与博弈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加人货币国际化的角逐中。同时也应该认识到,货币国际化也将为本国经济带来不确定因素。如何在推进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发挥其对本国经济的有利影响的同时,将不利因素降至最低是一国政府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可以相信,只要我们创造条件,坚定信心,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在不远的将来,人民币就一定能够成为世界人民欢迎和接受的货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