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2.2中国名景欣赏教案 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2.2中国名景欣赏教案 湘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 2.2中国名景欣赏教案 湘教版选修3

2.2 中国名景欣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名山、溶洞、园林、石窟所在位置。

2.运用资料,描述我国著名旅游景区(名山、溶洞、园林、石窟)的景观特点。

3.针对某个具体的景观特点,从地理角度说明景观特点的形成原因。

4.结合实例,简述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通过不同方法、运用多种手段,收集中国的名山、溶洞、园林、石窟信息,整理分析、总结归纳这些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培养学生收集材料、获取信息、综合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例了解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在评价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我国著名的风景名山、溶洞、圆林、石窟以及世界遗产的景观特点,感受中国的山川壮美、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对中国名景的欣赏,培养学生感知发现美、鉴赏理解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从热爱大自然升华到探究自然美的境界。

3.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的学习,增加学生爱护旅游设施,保护旅游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各类名景的景观特征,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结合实例,简述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教学难点]

结合实例,简述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教学媒体与教具]

有关中国著名景区的景观照片、影像资料,借助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明白了对一处旅游景观,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怎样抓住特征来欣赏。今天我们就来具体学习中国的名山胜景。

【板书】第二节中国名景欣赏

【讲述】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又是旅游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山因其本身的自然美、生态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往往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我们首先来认识中国的名山。

【板书】一、中国的名山

【讲述】我国的名山分为三山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和其他名山等几类,你知道我国的五岳、佛教名山、道教名山都是指的哪些山吗?

【学生回答】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四大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

道教名山:湖北武当山(中国“道教第一山”)、四川青城山、青岛崂山

【读图思考】读图2-5中国部分旅游名山分布图,注意我国的名山的位置。

【讨论】每座山都有自己的地质成因和景观特征。阅读课本图文资料,讨论以下名山的

的阅读材料,了解这些名山的主要景观特点。

【实践活动】1.查阅资料和地图册,在下图标注教材中讲述的名山的位置和主峰的海拔。

2.调查不同的游客群体对我国名山的看法,并分析其产生差异的原因。

3.根据名山的特色和游客的认同情况,讨论如何开发和保护名山旅游资源。针对一两处名山,分组写出相关的进一步开发设想或保护资源的建议。

【点拨】1.标注名山位置(略)

主峰的海拔见下表:

第2、3题是对中国名山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调查不同游客群体对我国名山的看法,根据名山特色和旅客认同情况,写出进一步开发设想,可作为两个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来组织,活动开始前,要让学生了解开展研究性学习调查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以第2题为例说明)。

调查目的:了解不同游客群体对我国名山的看法。

调查对象:学校附近外出旅游的本地居民和外来人口。

调查步骤:

(1)组织调查小组,一般以3~5人一组为宜,同时进行明确的分工,比如谁为询问人,谁担任记录等。

(2)设计调查方案: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的数量、结构(年龄段、性别、职业、国别等),设计调查问卷时,对某一名山的开发条件可制定问卷表格。

(3)按照被调查对象的类型,分析不同游客群体对我国名山的看法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4)分小组撰写调查报告或小论文。

(5)组织全班同学汇报交流。

【过渡】我国是个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很广的国家,南北均有,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分布最广,岩层发育最完善。其次,鄂西、湘西、川东、山东、山西、北京等地区也有分布。它们的面积约为l3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七分之一。这些碳酸岩层为岩溶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流水侵蚀、溶蚀作用下,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演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各种岩溶景观,或以地面奇峰为主,或以地下溶洞见长,或以泉水为特色。

【板书】二、中国的溶洞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第37页内容,回答溶洞的概念、形态特征、旅游价值、主要分布区。

【学生回答】1.溶洞概念:溶洞是地下水沿可溶岩石的裂隙溶蚀、侵蚀扩大而成的地下空洞。

2.形态特征:溶洞内有多种多样的堆积形态,常见的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等。

3.旅游价值: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4.主要分布区:我国长城以南、青藏高原以东,溶洞分布广、数量多。

【思考】喀斯特地貌的成因

【点拨】喀斯特地貌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作用。

【讲述】我国岩溶洞穴众多,分布广泛,著名的溶洞有:广西桂林七星岩、芦笛岩、都乐洞,广东肇庆七星岩,贵州铜仁九龙洞、织金县织金洞、安顺龙宫、贵阳地下公园,湖南慈利黄龙洞、冷水江波月洞,江西彭泽龙宫洞,浙江金华三洞,江苏宜兴善卷洞、张公洞,北京房山云水洞、石花洞,辽宁本溪谢家崴子洞等等。

【阅读】阅读“北京的溶洞”“云贵高原名洞”材料,了解北京的云水洞、石花洞,贵州的九龙洞、织金洞、安顺龙宫景观。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古典园林艺术是我国丰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融建筑、绘画、雕塑、文学、书法为一体,达到了完美的境界,被誉为中国文化四绝之一,是具有突出地位的旅游资源。

【板书】三、中国的园林

【讲述】我国的园林分为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两大流派,各自自己独特的景观特征。

【投影】北京颐和园、苏州园林景观图

【讨论】结合北京颐和园景观图、苏州园林景观图,对比分析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的景

北方园林多为皇家园林,风格粗犷、规模宏大、金碧辉煌(颜色以红、黄两种为主)、多野趣,但幽雅婉丽不足。体现皇家至高无上的尊贵,又与宽阔整齐的地形、多蓝天白云的气候特点相辉映。

江南园林则多官、商、文人的私园,一般规模小,秀水奇石、院树庭花、清雅恬淡、玲珑剔透,颜色以黑、白为主,体现文人墨客远离世俗的心境,又与当地湿润的气候相和谐。

【阅读】阅读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材料,了解以下内容: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 是指:香山、玉泉山、万寿山、静宜园、静明园、清漪园、畅春园和圆明园。其中,圆明园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号称“万园之园”,l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目前正在对其进行遗址清理和部分修复工程。

避暑山庄也称热河行宫,位于河北东北部,有“古朴淡雅帝王家”之称。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也是全国三大古建筑群之一。

【承转】中国著名旅游资源除名山、溶洞、园林外,石窟作为佛教寺院建筑的一种,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现存石窟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广被列为世界石窟之冠,中国的石窟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板书】四、中国的石窟

【讲述】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的莫高窟,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窟内众多的古代建筑、雕塑和壁画,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l900年在此发现藏经洞,洞内大批敦煌遗书和宝贵文物先后被外国探险队掠夺而去。

【思考】历经千余年能保存下来是很不容易的,对于敦煌的资源保护已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为了保护敦煌石窟,你知道当地政府或管理局采取了哪些措施?

【点拨】采取限制游客人数、禁止游客对准壁画拍照、石窟轮流开放等等方式。目的是为了减少人类呼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对壁画产生腐蚀作用;禁止闪光灯随意对石窟中的绘画拍照,则是为了避免闪光灯的射线对绘画造成伤害。

【阅读】阅读“云冈石窟和大足石刻”材料,了解云冈石窟和大足石刻。

【探究活动】中国的石窟艺术,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查阅资料,完成下表:

【阅读】阅读“中国的世界遗产简表”材料,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

【板书设计】

第二节中国明景欣赏

第一课时一、中国的名山

五岳:东岳泰山地质成因:断块山地

景观特色: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多

佛教名山:峨眉山地质成因:断块隆升而形成的山地

景观特色:秀丽是其主要景观特色

道教名山:武当山——道教第一名山,拥有全国最大的道教建筑群

其他名山:庐山地质成因:花岗岩断块山

景观特色:山水相依、云雾缭绕、雄奇秀丽

二、中国的溶洞

概念

形态特征

分布地区芦笛岩

典型代表:广西桂林七星岩

冠岩

第二课时

三、中国的园林

北方园林:艺术风格:多皇家园林,风格粗狂、规模宏大、金碧辉煌

典型代表:北京颐和园、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江南园林:艺术风格:规模小,秀水奇石、院树庭花、清雅恬淡、玲珑剔透典型代表:苏州园林

四、中国的石窟

艺术特征:一种佛教寺院建筑

典型代表:敦煌莫高窟,以众多的佛教文物和壁画、彩塑等著称于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