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造板工艺复习资料

(完整版)人造板工艺复习资料
(完整版)人造板工艺复习资料

人造板:以木材或其它非木材植物为原料,经机械加工分离成各种单元材料后,施加或不施加胶、添加剂胶合而成的板材、方材、横压制品。构成要素:原料(木、竹、农作物秸秆),纤维单元(单板、刨花、纤维、板材、木条),胶和添加剂(有机合成树脂:MF、PF、UF、MDI,无机胶凝材料:水泥、石膏、矿渣、菱苦土,添加剂:阻燃剂、防水剂、防虫剂),产品形状(平面状、曲面状)。4R原则:可再生资源Renewable、减熵原则Reduce Entropy、再使用原则Reuse、再循环原则Recycle。外观性能:规格尺寸及偏差、翘曲度、边缘不直度、对角线差、材质缺陷、加工缺陷。内在性能:物理性能(含水率、密度、尺寸稳定性:所处环境变化是维持其自身尺寸不变能力、吸水厚度膨胀率TS=厚度变化量/原厚度、吸水率=质量增量/原质量),力学性能(静曲强度MOR 最大载荷作用下,弯矩与最大截面模量之比、静曲弹性模量MOE弹性极限范围内,载荷产生的应力与应变之比、平面抗拉强度即内结合强度IB、握螺钉力SHC将拧入螺钉拔出时的最大拉力、表面结合强度),耐久性(人造板抵抗外界作用的耐久能力),表面物理力学性能(颜色、纹理、粗糙度、表面吸收性能),特殊性能(环保性能、阻燃性、防腐性)原料:植物纤维原料:木质(各种径级原木、采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非木质(竹材、秆类、草类、壳类、渣类)木质物理性质:①水,存在状态,MC、FSP、EMC,干缩湿胀②密度③热学、电学性质。力学性质:强度、弹性、影响因素:缺陷、密度、温度MC。化学性质:纤维素:聚合度、吸湿性、化学性质(降解反应,酸性水解,热解)。半纤维素:聚合度小更易吸湿润胀。木素:热塑性。抽提物与酸碱性:缓冲容量(外加酸碱作用维持自身pH不变的能力)。非木质物理力学性质:聚戊糖含量高使板子尺寸不稳定;冷热水抽提物高于木材热压时粘板;灰分高表面润湿性差胶合差;纤维素含量低本身强度低。胶粘剂:应具有①流动性,很好润湿固体表面②满足使用性能(粘度,固含量,活性期,固化条件、速度)③固化后胶层牢固、化学稳定性、耐久性④内应力小。合成树脂胶粘剂:优点:资源品种地理条件限制少,可根据需要选择工艺。UF①特点:生产工艺简单,胶合性好,固化后胶层无色,价廉②应用:室内③形式:水溶液、固体粉末、泡沫状④问题:游离甲醛⑤解决途径:合成工艺、添加辅助剂、降低F/U摩尔比⑥并发症:胶结性能、贮存期、初粘性、水溶性、尺寸稳定性低⑦改性:苯酚、间二苯酚、三聚氰胺。PF①特点:优异的胶结性能,耐水耐气候耐虫菌耐化学稳定性②缺点:颜色深,固化温度时间高价高③应用:室外结构型④形式:液体、固体粉末。MF①特点:耐水性大于UF,耐沸水热化学腐蚀摩擦,价高②应用:浸渍纸③改性:M+UF—MUF。异氰酸酯①特点:化学活性高②易与垫板粘连、毒性、价高③应用:秸秆类、农作物人造板。胶粘剂使用特性:①粘度:过小加压时过度渗透②固含量:冷压短周期时高,强度低渗透量大时低③适用期:生产周期长短而定④固化条件、时间。固化剂:UF树脂:酸性盐、NH4Cl、(NH4)2SO4。PF热固性不需,冷固性:酸性固化剂苯磺酸。填充剂:作用:改善赋予胶粘剂新的性能,降低成本。提高粘度和固含量,降低胶层内应力。面粉、木粉、淀粉、大豆粉。大于5%,过多降低胶合质量。阻燃剂:防止抑止终止微生物、昆虫对木质材料的侵害。

胶合板:三层或以上的单板按对称原则、直角组合原则组坯后胶合而成的板材。流程:原木横截—热处理—剥皮—单板旋切—干燥—剪切—修补—施胶—组坯—预压—热压—冷却—裁边—砂光—分等—包装入库。分类:按用途(普通、特种),按耐水性(室内用、室外用),其他。结构基本原则:对称原则、直交组合、奇数层原则、层厚原则。原木锯断:原木横截得到一定长度规格的木段。目的:得到所需木段,提高利用率。原则:按料取材,缺点集中,合理下锯,材尽其用。方法:截掉不允许的缺陷、腐朽;尽量多出直的,小弧度木段;缺陷集中。设备:链锯、截锯机、圆锯。木段软化处理:目的:①提高塑性,减小反向弯曲的应力,减小背面裂隙产生及深度,大大提高单板质量②降低节子硬度,不易伤刀③降低木材硬度,降低切削阻力、能耗④有利于干燥、胶合、涂饰。方法:水煮、水与空气热处理法、蒸汽处理法。常见缺陷:端头径向开裂或环裂(升温或降温过快),塑性过大或不足(温度时间不够,背面裂隙深,表面质量差,透胶,胶合强度低)剥皮:目的:皮无用;堵塞刀门,影响旋切进行;夹杂物损伤旋刀。方法:化学机械人工。旋切:定中心,旋切基本原理:木段定轴回转,旋刀作直线进给运动,刀刃基本平行木材纤维,刀刃做垂直于纤维方向的切削。角度参数:研磨角β(与刀材料、单板厚度、树种、温度和含水率有关)增大,旋刀强度、切削角、反向弯曲、背面裂隙、切削阻力均增大,反之减小。一般18—23°。后角α增大,切削角δ增大,反向弯曲和背面裂隙增大,刀架易振动;反之减小,刀与木段接触面增大,压力增大使木段劈裂弯曲。α实质是接触面与支撑力的大小,力大,刀对木段推力导致弯曲,切削质量下降,力小,刀架振动单板质量下降。合适接触宽度硬2—3mm,软2—4mm。α随木段直径减小而减小。D大于30cm,α=2—4°,D小于30cm,α=1—2°,甚至为负值。旋切力学:旋刀作用:P1劈力,超前裂隙和背面裂隙,P2切削力,P3压力,存在且稳定,刀利时=0.2P2,刀钝时=(0.8—1.0)P2。压尺作用:减小劈裂和背面裂隙,去除部分水,降低干燥时间和能耗。压尺种类:接触型(固定压尺:①圆压棱,薄单板和硬质木材②斜面压棱:软质木材和厚单板;辊柱压尺:软质木材和厚单板),非接触型:喷射压尺(常温压缩空气和蒸汽)。卡轴作用:克服旋刀和压尺的合力R形成的阻力矩M,带动回转。压辊作用:抵消由旋刀和压尺的合力R,防止木段弯曲。旋切质量评定:①厚度偏差(①原因:机床精度、切削条件、木材弯曲②影响:涂胶不均、压缩不均、胶合强度不均、板材易变形、成板厚度差异大③指标:实际平均厚与名义厚的差值、单板各处厚度差值)②背面裂隙(①原因:反向弯曲、超前裂隙②影响:胶合强度③指标:裂缝形状及各种形状百分比,最大最小高度,平均裂缝度,每cm长上平均条数)③表面粗糙度(①原因:撕裂、温度过高或刀刃钝②影响:胶合强度,耗胶量增大③指标:轮廓算术平均偏差,不平度十点高度,最大高度)④横纹抗拉强度:与裂隙相关。

质量影响因素:工艺条件;旋切机精度及切削被加工物系统的刚性;机床磨损及保养。出板率:减小厚度偏差,提高有用体积。措施:降低木芯D;合理挑选单板及窄长单板。干燥:目的:便于贮存运输,满足干热法工艺要求,保证产量和质量。终MC:PF5—15%,UF8—12%(表10—12%,芯8—16%)特点:①单板厚度小,水分扩散路径短②单板木材结构疏松,水分移动阻力小③水分内扩v与表面蒸发v 差异小④变形开裂相对较缓。影响因素:介质①温度140—180℃温度升高,干燥速率增大②相对湿度RH=10—20%,RH增大速率减小,RH减小热量损失增大。③风速增大速率增大,对流1—2m/s,喷气式15—20m/s④流动方向。单板本身影响①树种:高D壁厚腔小,后阻力大,速率减小②初MC增大时间增大③单板厚增大,水分传导扩散路程增大时间增大。设备:传热方式分(对流式、接触式、联合式),传送方式分(网带、辊筒)。干燥段加热单板蒸发水分,冷却段消除单板内应力使其平整,温度梯度蒸发部分水分。干燥质量评定:①干缩(宽弦向,厚径向)②变形(①原因:干缩率不一致,单板边缘中心差别②措施:逐张干燥时前后板边重叠1—2cm;带状干燥边部6mm宽喷水;遍布贴上加强胶带,提高横纹强度。)③MC及其分布(干燥机各处介质状态差异,单板心边材初MC差异。在线MC测定及监控或堆放后使用)④色变及内含物(防止异常色变的炭化,防止内含物外析到表面)剪切:先剪后干需要二次剪切,湿剪时暂保留边部1.0mm内缺陷。先干后剪以补代拼,尽可能不进行二次剪切。设备:人工剪板机,机械传动剪板机,气动剪板机。分选:目的:合理利用单板,提高木材利用率;避免高质量背裂低质量面裂造成浪费,降低等级;分出需要进行进一步不同加工的单板。修补:①修理小裂缝:中板不影响胶合不处理,面板叠层离缝,正面贴胶带纸②挖补:去除标准不允许缺陷,贴上补片,人工机械。拼接:①接长:斜接指接。②胶拼:纵拼横拼。纵横向纸带式胶拼机,纵横向无带式,热熔性树脂横拼机。

胶合:①调胶:在树脂中加入固化剂或其他添加剂调制成胶的过程。UF室内用,固化剂NH4Cl延缓剂六次甲基四胺、氨水。PF室外用,仅冷压加,苯磺酸②施胶干法:胶膜纸(热固性PF胶膜夹在单板中间),粉状胶(喷粉装置或抛撒辊将粉状树脂均匀散落在单板表面)。液体:淋胶、挤胶、喷胶、辊筒涂胶法。施胶量:g/m2,过大胶层厚,收缩应力大性能低成本高;过小难以形成连续均匀胶层。UF60—65%固含量220—340g/m2,PF45—48%固含量200—320g/m2。组坯:把涂胶后的单板和未涂胶的单板按层数和结构要求组成板坯的过程。原则:对称、奇数层、层厚。陈化目的:降低水分,提高粘度聚合度,避免胶液挤出造成缺胶透胶。预压:热压前在冷压机中短期加压,使单板基本粘合成一整体。目的:板坯厚减小,降低开档和热压周期,提高生产率;整体防止芯板错位歪斜,保证质量。周期式冷压机成摞加压,压力:1—1.2MPa时间:10—20min。热压:作用:固化塑化汽化,胶流展再分布。UF105—120℃,PF130—150℃。压力:作用:使木材—胶层—木材接触紧密,实现要求的压缩率。考虑因素:板用途结构密度,树种,胶使用性能,温度,MC。普通板0.8—1.5MPa航空胶合板20—25MPa。表压力=(单位压力×4板面积)/(πd2mk)。热压曲线:板坯能承受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T1装板时间无压力T2开始闭合到完全闭合,P=0取决于压机T3升压P从0到最大T4保压P最大T5降压P 从最大到0T6张开T7卸板T1—7热压周期T2—5热压时间(板坯压力达到最大—卸压开始—多段连续,UF0.5—0.7min/mm 板厚PF1.0—1.2min/mm板厚)。裁边:目的:裁去疏松的边部,使长宽达到规定的要求。要求:四角呈直角,边部平直,保边部质量。余量:25—30mm/边,设备:纵横裁边锯,圆锯。表面加工:目的:提高板材表面质量,弥补缺陷,为二次加工准备。方法:表面修补(可修复缺陷),刮光(木材损失大),砂光(降低厚度公差,提高表面质量)。检验:①规格尺寸,翘曲度②外观质量③物理力学性能:MCⅠⅡ类6—14%Ⅲ类6—16%;胶合强度④室内:甲醛。常见缺陷:①胶合强度低(胶质量、胶合工艺、单板陈化、涂胶工艺)②鼓泡、局部开胶(胶合工艺、单板MC、涂胶空白点单板污染和夹杂物)③翘曲(内应力、表背板MC一致、单板搭配)④透胶(胶液稀、胶量过大、背面裂隙深、单板MC大、陈化时间和压力过大)⑤边角开胶⑥芯层叠层离缝⑦表板砂透。特种胶合板:特殊结构胶合板(LVL、夹芯结构:细木工板、复合胶合板),表面特殊加工(表面机械加工、贴面、涂饰),药剂处理(防火防虫尺寸稳定等),成型(曲面模具压制成曲面形状),木材层积塑料(PF浸渍单板制成),非木材(竹材)。

刨花板:将原料经专门设备加工成刨花,加入胶粘剂的和添加剂,在温度和热量作用下压制成的板材。纤维板:以植物纤维为原料,经过纤维分离,成型,干燥或热压等工序制成的板材。分类:①按原料分(木材,非木材)②按加压方法分(平压法、挤压法、辊压法、模压法)③按使用胶凝材料分(有机,无机)④按产品密度分(高﹥800,中500-800,低200-400)⑤按产品适用范围分:刨花板(干态普通板、干态家具装修用材、干态结构用板、潮湿结构用板、干态增强结构用板、潮湿增强结构用板);纤维板(室内型、室内防潮型、室外型)⑥按产品结构分:a层(单层、多层、渐变);b 空心实心;c刨花排列—随机铺装;纤维排列--定向铺装。生产工艺流程:刨花板:干法;纤维板:干法(以空气为输送成型介质,板坯MC8%左右);湿法(以水作为纤维输送和成型介质)原料及准备:原料种类:三剩(原木造材剩余物,采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及小径级原木等外材。非木质原料:竹材及农作物桔杆:原料选择原则:1资源丰富,价格低廉;2树种密度低,强度高;(压缩比:板材密度比原料密度。比表面积:单位质量所具有的表面积A=2/(密度×厚度))3选择单一或材性相近树种为原料4与胶相容5注意各种原料搭配6树皮含量尽可能少。原料质量评定:1化学成分:纤维素含量大于30%,含量高,分离时纤维得率高,机械强度好,耐水性好。半纤维素及水抽提物含量高,提高耐水性措施。2纤维含量(含量高,县委得率低,滤水困难,降低质量)与形态(长度长,长宽比大,具有好的交织能力;)原料贮存:1目的:保持生产连续,有利于原料之间相互搭配,原料的预

处理。2 方法:按品种分类贮存或者不同密度的原料按照均匀的比例混合堆放,成垛分类或碎料成捆。原料准备:1水热处理:MC:40%--60%;过低,切削阻力增加,过细碎料增加;过高,不利于刨花制备和干燥2剥皮3原木的截断与劈裂4去除金属杂质。刨花的类型与特征:a特制刨花:扁平刨花、棒状刨花、微型刨花、纤维刨花;b废旧刨花:工厂刨花、颗粒状刨花及木粉。刨花制备的工艺流程:1直接刨片法:用刨片机直接将原料加工成薄片状刨花,作多层结构刨花板芯层原料或单层结构刨花原料。经过再碎,粉碎成细刨花,作表层原料。(工艺特点:刨花质量好,表面平整,原料要求为较大体积的木材,小径材,原木芯等。)2削片—刨片:用削片机将原料加工成木片,然后用双鼓轮刨片机加工成窄长刨花。其中粗的做芯层,细的作表层。(工艺特点:生产效率高。对原料适应性强。)制造设备:分类:1按设备的切削原理分(纵向,横向,端向)2按加工原料分(初碎型,再碎型,研磨型);初碎型机床:削片机(盘式,鼓式)、刨片机(盘式,鼓式);再碎型机床(双鼓轮刨片机:作用:对削片机削得的木片进行再加工;锤式再碎机:作用:冲击将大刨花或木片进行再加工);研磨型机床:挤压、剪切、摩擦等共同作用下加工成细小刨花。

干燥目的:控制含水率,使前后工序更好配合,满足干热法(MC8—14%)生产需要。影响干燥的因素(1刨花物料:初MC上升,时间变长;原料树种;刨花尺寸、厚度。2干燥介质:温度上升,干燥v上升。RH下降,干燥v上升。3干燥机工作状态的影响:(充实系数;干燥转筒安装角度与转速;物料停留时间)4周围环境(温湿度)干燥过程监控与调整:1参数(干燥前后MC;进出口温度)2过程中MC的测量与调控:1MC的测量:红外线测湿器,电阻测湿仪,介电常数测湿仪;2调控:a调整进料量:初终MC偏高,降低进料量;b调整干燥机内气流温度:初终MC偏高,提高温度;c 刨花在干燥机内停留时间:若MC高,可降低干燥机转速或降低转子转速;总的说初MC调温度,终MC调时间,都不行调下料量。干燥质量:终MC;MC的均匀性;刨花碎料率(筛分法);刨花表面的污染情况。干燥设备:分类:a 按加热传动方式分:接触加热—机械传动;对流换热—机械传动;对流换热—气流传动。b按设备结构分(回转式,固定式)c按介质分(热水,热油,热空气,烟气等)几种典型干燥机:1转子式干燥机2滚筒干燥机(工作原理:圆筒滚动,加热管道不动)3通道式干燥机(工作原理:圆筒可回转,对刨花形态破坏小)。分选目的:去除不合格料,合格刨花,合理施胶。分选工序的设置:1干燥之前(过细小易粘附在湿刨花表面;干燥再破碎)2干燥之后(最大限度控制形态、尺寸,保证施胶均匀性)3干燥,分选同步进行(悬浮式气流干燥机)4与铺装同步进行分选方法:1机械分选:种类:平面筛(借助重力,水平方向惯性力进行分选。振幅大,分选效果尚好,生产能力小,目前已少用)振动筛(借重力,垂直方向惯性力分选,振幅小,分选效果差)摆动筛(几种平面与振动筛的特点,优点。分选效果好,生产能力高,普遍使用)圆筒筛(借绕轴转动的圆形筛网上的网孔进行分选)。2气流分选:工作原理:根据刨花厚度分选,刨花质量与表面积比例。分选方式:单击气流分选,双级,曲折型。3机械气流。刨花施胶:将胶与其他添加剂施加到刨花表面上的过程。树脂与添加剂:1合成树脂(PF、MDI、MUF、UF—室内,最广泛。固含量:60—65%;PH:7—8;游离醛:小于0.5%)2固化剂(NH4Cl、),延迟剂(抑制剂尿素)3防水剂石蜡(固体蜡:粉末—喷管喷洒;熔融石蜡:温度大于40,但易堵塞喷头,管道;石蜡乳液:可浸入胶中施加或先胶喷,效果好,均匀,但会提高刨花MC)。施胶量=固体树脂/绝干刨花。确定依据:胶量越高,性能越好,成本越高,在保证性能合格时,降低胶量。胶种PF比UF差;刨花尺寸薄板>厚;其他因素表面粗糙的胶量>光滑平整的,表芯层分开施胶,平均胶量低,施胶前分选效果好,用胶量少。常用范围UF:单层结构板8%-12%,三层芯8-10%,表10-12%,PF:表9-10%,芯10-12%,MDI:6-8%。

施胶方法和设备:喷胶法、摩擦法。搅拌机按施胶方法分为喷雾式、淋胶式(摩擦法)。按刨花运动状态分:重力式、抛料、环式。纤维制备及加工:备料、筛选、水洗(排除杂物,延长磨盘寿命,提高MC,有利于纤维分离)、干洗(振荡筛选与重力分离相结合,去除杂质)纤维分离:将植物纤维原料分离成细小纤维的过程。一些术语:纤维:木材学中,单个纤维类细胞,形态细长,厚壁细胞,针之管胞,阔之木纤维。纤维板中,纤维分离所得的全部,即单个纤维类细胞,纤维束(多个纤维类细胞的结合)少量导管薄壁细胞。纤维得率:经备料分离后所得的绝干纤维对绝干原料的质量百分比。分离要求:纤维损失和损伤尽可能小,能耗小,形态好(单体纤维或细长纤维束,碎屑少),柔韧性好(有一定比表面积,交织能力)方法:(机械法—纯机械法、化学法、化学机械法、热机械法、爆破法)加热机械法:水煮或汽蒸木片,使胞间层软化或部分溶解,然后经机械外力作用分离成纤维,特点是削弱木素结合,易分离,纤维损伤小,得率高达95%,方法是热磨、高速磨浆机。化学机械法:化学药品预处理,经机械外力作用分离纤维的方法,特点是纤维得率低,化学药品提高了成本,纤维有酸碱性。纯机械法:不作预处理,直接机械分离,特点是纤维得率高,色泽浅,纤维形态差,能耗高。爆破法:高压高压处理,突然降压,蒸汽瞬间膨胀,爆破成纤维,特点是得率低,色泽深,设备要求高。热机械法:(木片压力蒸煮软化处理)目的:提高原料塑性,提高分离纤维质量,降低解纤时间,降低能耗,方法是加压蒸煮,蒸煮工艺是:1温度,适当提高,可提高塑性,大大提高,纤维本身受到破坏,机械强度下降,降低产品,2时间,适当提高,有利于板性,过高,降低板强度,国产一般是,饱和蒸汽时间5-10分钟,压力是0.8-1.2MPa。加热机械法(热磨法分离纤维)原理是冲击疲劳,多次机械力作用,弹性塑性变形,塑性变形积累,导致分离,影响因素:1原料弹塑性(弹性好,变形可恢复,且时间短,解纤时间长,纤维切断多,塑性好,解纤时间短,温度含水率与分子间结合力,聚合度等有关)2外力作用频率,频率下降,产量下降,提高的方法是提高磨盘转速,齿形。3纤维分离单位压力(单位磨削面积上所受的

压力):依木片弹塑性而定,塑性提高,压力下降,提高压力,降低分离时间。4原料含水率。工艺特点1基础:木材细胞胞间层主要成分是木素,以及木素的热塑性。2特点:纤维结构完整,纤维较长,颜色变深,存在少量纤维束。分离设备热磨机、高速磨浆机。纤维分离质量评定指标1指标(纤维形态:长宽及比值,筛分值:各种形态纤维所占比例,滤水性:过滤水的性能,分离程度平均反应)。2纤维分离度(①滤水度测定,干法20—25s②筛分值(粗14目以上小于20%,中长28—100目50—60%,细小过200目小于30%③松散系数:描述松散物料堆积效果,制材料未压实的密度,干法16—22kg/m3)

纤维处理:施加防水剂,胶粘剂,功能性添加剂及干燥,目的:适应满足干法工艺要求,赋予板材各方面性能。方法:1防水处理:施加防水剂(①石蜡乳液:先干后施,先施后干或与胶液混合同时施加;熔融石蜡;加量=固体石蜡/绝干纤维,一般1%左右)、②产品浸油、产品贴面、表面喷涂防水剂。施胶1方法(①分离时,磨室体加入,仅限PF施加,较早。②先干燥后施胶,缺点是易结网,铺装不均,板间有胶斑,不易均匀③管道施胶:先施后干,由输胶泵输入排料阀或干燥机进口端,施胶均匀,无胶斑,干燥后MC可高,无需施胶设备投资,用胶量稍高。④组合式:表,先施后干,芯,先干后施。施胶工艺:①施胶量一般在8%~12% :量越大,性能越好;板密度越大,胶量越少;多层结构:表板10%~12%,芯板8%~10%;纤维质量越大,胶量越少。②施加工艺:UF 40%~45%(管道法),50%~55%(拌胶机法),先施后干施加量略高于先干后施,固化剂量0.5%~1.0%纤维干燥:方式:一级管道气流干燥机(特点:纤维一次干燥到终含水率的要求,240—350℃前段加速,后段干燥)二级管道气流干燥机(特点:第一级预干燥,第二级温度较低;与一级相比温度低,条件柔和,纤维质量好,火灾小,占地面积大。240℃以下)风压形式:正压式、负压式。影响质量因素:1干燥介质温度;2纤维MC适宜,(过低会传热慢,板面起毛,板边松散,热压压力提高;过高会提高热压时间,可能鼓泡分层粘挂从而引起火灾和铺装不均,先施后干:8—12%,表9—11,芯8—9;先干后施3—5%);3气流速度,气流速度大于悬浮速度,20—30m/s;4送料浓度(输送1kg绝干纤维所需标态下的空气量,一般12m3/kg,停留时间 3.5—4.0s)纤维分选:目的:去除过大的纤维束,多层板制备要求分开贮存铺装。方式:预分选(一级分选分开合格不合格,二级分选分开粗细)和自然分选(机械铺装再分选,气流分选再铺装,机械气流混合铺装再分选。)物料贮存:作用1保证物料需求平衡2短时混合均匀3废料再利用提供贮存点。要求:连续均匀顺利出料。物料运输:要求能力适应,连续稳定工作,物料不破坏,成本低。方式有气流输送,机械输送。

刨花板板坯成型:要求1均匀稳定2结构对称3结构合理4细密性。结构有单层,渐变,多层。铺装方法有机械铺装,气流铺装,机械气流混合铺装。铺装机由定量装置,铺装装置组成。纤维板板坯成型:要求同刨花板。方法:机械成型(特点:板坯蓬松难以高速运输,板坯密度小,纤维自身沉降速度低成型速度低,适合薄板。典型铺装机有回转辊成型机和双辊筛网成型机,此外还有机械气流铺装:机械铺装,成型网带负压抽吸)气流成型(真空气流成型机特点:1正压气流铺撒纤维,负压抽吸2板坯密实,便于运输3适合不同板厚的铺装4能耗大。典型成型机有普通气流成型机和普通真空气流成型机。板坯预压目的1板坯密实,可防止板坯塌散断裂2排除部分空气,可实现压机快速闭合3减少板坯厚度,缩小压机开档4缩短压机开闭时间缩短周期提高效率。刨花板预压:单位压力1.5—1.8MPa。影响因素:树种、刨花尺寸、刨花弹性、板坯含水率、胶初粘性。时间10~30s,压缩率=[(压前厚度-压到最小厚度)/压前厚]×100%,30—50%;回弹率=[(毛板厚-压到最小厚)÷压前厚]×100%,15—25%。预压方式有周期式平压法和连续式平压法(辊式预压机,履带式预压机)纤维板预压:压缩率60—75%,回弹率15—30%。方式:连续式为主也有周期式。预热:目的:提高板坯压缩率,降低回弹率,减少热压时间。热压:温度,时间,压力作用下,带胶粘剂板坯胶结成板的过程。目的:达到预定厚度,使胶固化,使板材性能达到要求。热压方法:平压法,挤压法;接触加热,高频加热,混合加热;周期式,连续式。热压三要素:温度,压力,热压时间。温度作用:是胶粘剂固化,加热使板内水汽化,木质单元受热后,塑性增加,使板坯不易变形,改善胶与物料接触,胶能更均匀分布。考虑因素:胶种,树种,板坯MC和厚度密度。UF多层150—180,单层连续180—220;PF多层180—200。压力是单位面积上的最大压力,作用是压缩板坯,使单元—胶层—单元接触紧密,加速热量传递。确定依据:最大压力保证板坯一次压到要求厚度。PF2.5—3,MDF2.5—3.5,HDF5—7。考虑因素:1密度2树种3胶量4板厚5板坯的含水率6热压温度7闭合速度。热压曲线:热压周期内板坯所受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作用:胶固化,板材性能达到要求。确定:每毫米板厚热压所需时间,压力达到最大到压板张开时间。热压曲线影响因素有胶种、树种、板种、板坯MC,板密度等。缩短时间措施:提高温度、采用汽击法、板坯预热、用快速固化胶。厚度方向密度分布VDP:特点:总体上密度表大于芯。近表层密度较低,曲线形状。预固化层:砂光前,制品表面密度较低的疏松层。热压出现质量问题:分层,鼓泡,厚度不均,表面缺陷,翘曲变形。后期加工:冷却目的:1消除残余热应力2钝化表芯层温度含水率梯度3降低板材游离甲醛4温湿度趋于平衡,减小翘曲变形。方式:散置冷却。裁边目的:去除疏松边部,长宽尺寸达到要求。裁边余量25~30mm/边。设备:纵横锯边机。砂光目的:减小厚度偏差,去除预固化层,提高表面外观质量和平整度。余量:PB,MDF0.5~1.5mm。设备:砂光机(宽带式)砂纸粗40中80细100。其他处理:降醛处理、其他功能性处理、阻燃剂、防霉等。

制药工艺学期末完整参考模板

制药工艺学期末复习(完整版) 设计药物合成路线的方法:类型反应法、分子对称法、逐步综合法、追溯求源法(逆合成分析法) 上课逆合成习题

杂环章节 ① ② ③Hantzsch 吡啶合成法 二、书本重要反应 1. P15益康唑(为上面的第1题) 2.P16克霉唑 3. P20普萘洛尔 4. P29盐酸苯海索 5. P36美托洛尔 6. P41 三氟拉嗪 7. P47克霉唑 8. P51 呋喃丙胺(即为上面的第7题) 9. P75 罗格列酮,吡格列酮 10. P82 乙胺嘧啶 名词解释 1.硫酸脱水值(Dehydrating value of sulfuric acid, D. V. S.):混酸硝化反应终了时废酸中硫酸和水的比值。 D. V. S.=混酸中的硫酸(%)/废酸中的水量(%) 2.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或清洁化学,是指涉及和生产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小的环境负作用并且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化学品和化学过程。 3.原子经济性: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以实现最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原子经济性可用原子利用率来衡量。 原子利用率:原子利用率%=(预期产物的分子量/全部反应物的分子量总和)×100%4.环境因子(E):E因子是以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的多少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E-因子=废物的质量(kg)/预期产物的质量(kg) 环境商(EQ):环境商(EQ)是以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量的多少、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其在环境中的毒性行为等综合评价指标来衡量合成反应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EQ = E×Q 式中E为E-因子,Q为根据废物在环境中的行为所给出的对环境不友好度。

minecraft工业2说明书

Chirstmas editon 工业2说明书:完整版by johnbanq ——————————————资源篇—————————————————— 1.新增基础矿物: 铜矿:在地下70层到10层可以找到,大多用来制造铜电缆和青铜(比例15:10)锡矿:在地下40层以下可以找到,大多用来制造好用的电池和空槽 铀矿:64层以下就可以找到的矿物,用途只有1个= = 就是发电 2.非矿物类新增基础资源: 橡胶树: 这玩意的树干。。。。看起来像屎黄色= = 最大的特点是头上那点树叶子(这玩意非常蛋疼,你开游戏把画质开到流畅度优先,这玩意的树叶还是不变) 用处呢,自然很简单,在找到橡胶树后 先打掉叶子找树种,还有可采取洞:

找到后拿木龙头右击就可以吸到原胶了 ————————资料———————————————————————————— 橡胶树的生成取决于地形,Taiga地形有0%-6%的几率每chunk生成3个 Forest地形有2%-12%的几率每chunk生成1-6个 Swampland 地形有10%-20%的几率每个chunk生成5-15个 橡胶树的可采取洞:这样子: 每个橡胶木有25%的几率成为可采取状态,每棵树最大同时产生3个(几率很小,除非你走运) ————————————基础矿物篇——————————————————————本章主要介绍各种工业的矿锭 钢:这个东西是由铁锭在炉子中烧成的,制成机器的必备品 铜:这个东西是由铜矿或者铜粉烧制而成的,主要用来制作电缆 锡:这个矿是由锡矿或者锡粉烧成的,主要用来制作电池或者空槽(尤其是电池,这玩意在初期很有用) 青铜:这玩意是工业之路上必须要的(扳手要),但与其他矿不同,这个不是挖到的, 是合成出来的,合成步骤: 1.先把铜矿和锡矿打粉(要打粉机和发电机) 2.再这样子合成青铜粉: 3.再烧青铜粉,你就得到青铜了 铀锭:这个东西在初期,或者不玩核电的话,就是废柴1个

《人造板工艺学》试卷答案

《人造板工艺学》试卷答案 一、名词解释 细木工板——由木条组成的拼板或木框结构外覆单板、胶合板或其他材料而制成的板材。 E1级刨花板——甲醛释放量低于10 mg/100g的刨花板。 纤维分离度——纤维分离的程度,通常利用滤水性能的快慢,间接反映纤维的粗细程度。 刨花板施胶量——在刨花拌胶过程中,加入的胶粘剂绝干质量与绝干木材质量的百分比。 预固化层——人造板板面胶粘剂提前固化形成的疏松层。 二、填空 1、对称原则,层间纹理排列原则,奇数层原则 2、圆压棱压尺,斜面压棱压尺,辊柱压尺,喷射压尺 3、削片机,双鼓轮刨片机 4、8%~12%,0.5%~1%,0.5%~1.5% 5、0.6MPa 6、机械成型,气流成型,机械气流成型,定向成型 7、热压温度,热压压力,热压时间 三、简答题答题要点 1、关键工序:削片,刨片,筛选,干燥,打磨,施胶,铺装、预压、热压、冷却、裁边、砂光。 2、纤维先干燥再施胶:施胶均匀性差,纤维易结团,密度与厚度均匀性受影响,热压前的板坯含水率不易控制;增加专门的施胶机。 纤维先施胶后干燥:施胶均匀,纤维干燥后对含水率要求低,干燥工艺易控制,简化工艺流程,省却施胶机。但少量胶粘剂提前固化,施胶量略高。 3、刨花分选目的:除去过大的不合格刨花和细碎粉屑;粗细刨花分开,便于施胶、铺装等工艺操作。分选方式:机械分选、气流分选与机械气流分选。 4、刨花板机械式铺装机是利用机械产生的动力,将刨花均匀地铺撒在铺装带上。一般多使用刷辊、刺辊或光滑辊作用转换为运动,将刨花抛撒在运行的铺

装带上。由于刨花的大小不同,抛撒的距离远近不同,对刨花起到分选作用。气流式铺装机借助气流的流速和流量的作用,达到对刨花分选与铺装的目的。特点是效率高,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动力消耗也高。 5、热压温度:提供胶粘剂固化所需要的热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物料塑性,便于加压。热压压力:使板坯内物料之间紧密接触,为胶合创造条件;使板坯达到预期的密度要求。 四、论述题答题要点 1、断面密度形成原因 在热压过程中,热量主要依靠水分传递,先从板坯表面传递到中心,然后从中心扩散到板坯的四边,最后从板边逸出。因此,从板坯表面到中心形成由高到低的温度分布,各部分刨花的可塑性和受到的压缩力不一致,使得厚度方向的剖面密度也不一致,形成了密度梯度。 2、UF的特点与应用:具有较好的胶合性能、力学性能与耐水性能,价格低廉,但耐候性较差。在人造板生产中的应用最为广泛,可用于室内型的胶合板、刨花板、中密度纤维板等产品。 PF的特点与应用:胶合强度高,耐候性突出,价格高于UF。广泛应用于室外型胶合板、定向结构板等人造板产品。 MDI的特点与应用:胶合强度优异,耐候性较好,但价格高,热压粘板。用于结构人造板的芯层或农作物秸秆原料人造板。 3、减少预固化层的工艺措施: 适当提高闭合速度,因为闭合速度慢,则预固化层厚度大; 适当降低热压温度,因为热压温度高,易产生预固化层; 可以增加表层喷水,因为板坯含水率低,易增加预固化层厚度。 4、辊压式连续热压机的工艺特点:简单、配套、投资省;制品长度不限,适合薄板生产;厚度偏差小,砂光量小;制板同时可以贴面等二次加工。 钢带平板式连续压机的工艺特点:板面平整,厚度均匀;生产率高;裁边损失小;厚度偏差小;热能利用率高,电能消耗较低;断面密度分布均匀,强度性能好,质量稳定;节省占地面积,可减小厂房高度50%。但结构复杂,一次性投

制药工艺学试题及习题答案

《化学制药工艺学》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工艺路线: 一个化学合成药物往往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合成途径制备,通常将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 径称为该药物的工艺路线。 2、邻位效应: 指苯环内相邻取代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基团的活性和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能发生显著变化的 一种效应。 3、全合成: 以化学结构简单的化工产品为起始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 药物,这种途径被称为全合成。 4、半合成: 由具有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化学合成药物的途径。 5、临时基团: 为定位、活化等目的,先引入一个基团,在达到目的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将这个基团予以除去,该基团为临时基团。 6、类型合成法: 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的方法。 7、分子对称合成法: 由两个相同的分子经化学合成反应,或在同一步反应中将分子相同的部分同时构建起来,制得具有分子对称性的化合物,称为分子对称合成法。 8、文献归纳合成法: 即模拟类推法,指从初步的设想开始,通过文献调研,改进他人尚不完善的概念和方法来进行药物工艺路线设计。 二、问答题 1、你认为新工艺的研究着眼点应从哪几个方面考虑? 答: (1)工艺路线的简便性, (2)生产成本因素, (3)操作简便性和劳动安全的考虑, (4) 环境保护的考虑, (5) 设备利用率的考虑等。 2、化学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 一方面,为创新药物积极研究和开发易于组织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安全和环境友好的 生产工艺;另一方面,要为已投产的药物不断改进工艺,特别是产量大、应用面广的品种。研究和开发更先进的新技术路线和生产工艺。 3、你能设计几种方法合成二苯甲醇?哪种路线好? 答:

(完整版)工厂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 第二节设计原则 第三节建筑规模和产品方案 第四节项目进度建议 第五节主要原辅料供应情况 第六节厂址概述 第七节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 第二章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第一节总平面布置 第二节工厂运输 第三章劳动定员 第四章车间工艺 第一节工艺流程及相关工艺参数 第二节物料衡算 第三节车间设备选型配套明细表 第五章管道设计 第一节管道计算与选用 第二节管道附件与选用 第三节管路布置 第六章项目经济分析 第一节产品成本与售价 第二节经济效益 第三节投资回收期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设计依据和范围 一、设计依据 设计依据食品工厂建设的国家标准,拟建工厂所在地理位置、地势环境、水源充足、原料来源,交通运输、消费市场等进行设计。工厂的设计符合经济建设的总原则、长远规划和地区发展,符合各行业开发发展政策,同时也符合本行业的法规政策。 二、建筑制图标准 建筑制图标准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颁布的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01、 《总图制图标准》GB/T 50103-2001、 《建筑制图标准》GB/T 50104-2001、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2001、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 50106-2001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 50114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三、生产用水 工厂应有足够的生产用水,水压和水温均应满足生产需要;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如需配备贮水设施,应有防污染措施,并定期清洗、消毒。 非饮用水不与产品接触的冷却用水、制冷用水、消防用水、蒸汽用水等必须用单独管道输送,不得与生产(饮用)用水系统交叉连接,或倒吸入生产用水系统中。这些管道应有明显的颜色区别。 蒸汽用水直接或间接用于加工产品的蒸汽用水,不得含有影响人体健康或污染产品的物质。 四.厂区道路 厂区路面应坚硬(如混凝土或沥青路面)无积水。停车场及其他场地的地面为混凝土。其他地带应绿化,应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制药工艺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制药工艺学》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 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是()。 A.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B.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C.新药审批办法 D.标准操作规程 2.药品是特殊商品,特殊性在于 ()。 A.按等次定价 B.根据质量分为一、二、三等 C.只有合格品和不合格品 D.清仓在甩卖 3.终点控制方法不包括()。 A.显色法 B. 计算收率法 C.比重 法 D. 沉淀法 4.温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是()。 A.温度升高,活性增大 B.温度升高,活性降低 C.温度降低,活性增大 D.开始温度升高,活性增大,到最高速度后,温度升高,活性降低 5.中试一般比小试放大的位数是 ()倍。 ~10 ~30 C.30~50 ~100 6.利用小分子物质在溶液中可通过半 透膜,而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的性质,借以达到分离的一种方法是()。 A.透析法 B.盐析法 C.离心法 D.萃取法 7.液体在一个大气压下进行的浓缩称 为()A. 高压浓缩 B.减压浓缩 C. 常压浓缩 D.真空浓缩 8.下列不属于氨基酸类药物的是 () A.天冬氨酸 B.多肽 C.半胱氨酸 D.赖氨酸 9.下列不属于多肽、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是() A.抽提法 B.凯氏定氮法 C.紫外分光光度法 D.福林-酚试剂法 10.下列属于脂类药物的是()。 A.多肽 B. 胆酸类 C.胰脂酶 D 亮氨酸 11.()抗生素的急性毒性很低,但副作用较多,另外,对胎儿有致畸作用。 A.四环素类 B.大环内酯类 C.氨基糖苷类 D. β-内酰胺类 12.生产抗生素类药物发酵条件不包括()。 A.培养基及种子 B.培养温度及时间及通气量 D.萃取及过滤 13.下列不属于动物细胞培养方法的是()。 A.贴壁培养 B.悬浮培养 C.直接培养 D.固定化培养 14.抗生素类药物生产菌种的主要来源是()。 A.细菌 B.放线菌 C.霉菌 D.酵母菌 15.将霉菌或放线菌接种到灭菌后的大米或小米颗粒上,恒温培养一定时间后产生的分生孢子称为()。 A. 米孢子 B.种子罐 C.发酵 D. 试管斜面

家具制造工艺学

家具制造工艺学课程作业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目录 一、工艺设计的任务 二、工艺设计依据 2.1 生产特点和类型 2.2 产品结构和技术条件 三、设计内容 四、产品设计图、结构图、零件图 五、材料的计算 5.1 原材料计算 5.2 其他材料的计算 5.3原材料清单 六、确定工艺路线 6.1、开料工艺说明 6.2、开料图 6.3人造板工艺路线 6.4实木加工工艺路线 6.5车间的划分 6.6工序及工时定额的计算 6.7工艺卡片的制作 七.机床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7.1机床设备和工作位置的计算 7.2设备负荷的平衡和调整 7.3编制设备清单 八.车间规划和设备布置 8.1车间设备的布置 8.2车间面积的计算 九.技术经济指标

一、工艺设计的任务 设计一件产量10万件的家具 上述产品的结构特点和类型、生产计划为依据,在对产品进行深化设计,确定产品结构和技术条件的基础上、计算原材料、核算经济成本、制订工艺过程、最后计算加工设备工时。 二、工艺设计依据 2.1 生产特点和类型 (1)产品名称:柜当桌。 (2)产品特点:以人造板、实木为原料生产的板木家具。 (3)生产类型:独立工厂,批量生产10万件,原材料从外采购。 2.2 产品结构和技术条件 (1)基材原料:水曲柳锯材(1500mm *320mm*10mm、2000mm*360mm*10mm、1200mm *320mm*25mm、1900mm*400mm*40mm、1900mm*300mm*20mm),中密度纤维板(2440mm *1220mm *20mm、2440mm*1220mm*15mm、2440mm*1220mm*12mm)。 (2)贴面材料:表层采用0.5mm水曲柳木皮,采用真空覆膜工艺贴面。(3)封边材料:四边采用0.5mm水曲柳木皮,采用封边机进行封边。 (4)结合方式:采用偏心连接键结合、胶结合、螺钉结合、榫卯结合、直接钉接五种方式进行结合。 (5)实木采用榫卯结构加工方式,中密度纤维板以32mm系统机械加工辅之以人工加工,加工精度控制如各个工艺图所示。 (6)装饰质量要求:装配后应对称、牢固,结合处无松动,产品表面平整光滑,底部着地应平整。 三、设计内容 1、设计图、结构图、零件加工图。 2、工艺过程的制订。 3、机床设备的选择和计算。 4、车间规划和设备的布置。

制药工艺学考试整理

1、制药工艺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制药工艺学是主要研究、设计和选择安全、经济、先进的药物工业化生产途径和方法,解决药物在生产和工业化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和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同时根据原料药物的理化性质、产品的质量要求和设备的特点,确定高产、节能的工艺路线和工业化的生产过程,实现制药生产过程的最优化。 制药工艺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化学制药工艺、中药制药工艺生物技术制药 1、制药工艺研究的阶段:实验室工艺研究、中试放大研究 2、化学合成药物生产的特点: 1)品种多,更新快,生产工艺复杂; 2)需要原辅材料繁多,而产量一般不太大; 3)产品质量要求严格;4)基本采用间歇生产方式; 5)其原辅材料和中间体不少是易燃、易爆、有毒; 6)三废多,且成分复杂。 3、我国新药现阶段的主要发展战略: 答:1)原创性新药研究开发,创制新颖的化学结构的新化学本体(突破性新药研究开发) 2)模仿性新药创制,即在不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情况下,对新出现的、很成功的突破性新药进行较大的化学结构改造,寻求作用机理相同或相似,并具有某些优点的新化合物。 3)已知药物的化学结构修饰以及单一对映体或异构体的研究和开发(延伸性研究开发。 4)应用生物技术开发新的生化药物。 5)现有药物的药剂学研究开发。(应用新辅料或制剂新技术,提高制剂质量、研究开发新剂型、新的给药系统和复方制剂)(三类新药) 6)新技术路线和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制药工艺学研究开发重点)4、药物传递系统(DDS)分类: 答:缓释给药系统(SR-DDS)、控释给药系统( C R-DDS )、靶向药物传递系统(T-DDS)、透皮给药系统、粘膜给药系统、植入给药系统 第二章药物工艺路线的设计和选择 1、药物工艺路线设计的主要方法 答:1)类型反应法、2)分子对称法、3)追溯求源法、4)模拟类推法、5)光学异构体拆分法 4、药物合成工艺路线中的装配方式:直线型装配方式、汇聚型装配方式 5、衡量生产技术高低的尺度 答:药物生产工艺路线是药物生产技术的基础和依据。它的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是衡量生产技术高低的尺度。 6、进行药物的化学结构整体及部位剖析的要点答:对药物的化学结构进行整体及部位剖析时,应首先分清主环与侧链,基本骨架与官能团,进而弄清这官能团以何种方式和位置同主环或基本骨架连接。

人造板工艺学

一、名词解释 1、人造板: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他纤维植物为原料,通过专门的工艺加工成单板、纤维或刨花,施加或不加胶粘剂,经过成型(或组坯)、热(冷)压所制成的一类板材。 2、胶合板:把由原木旋切或刨切成的单板按一定规则胶合起来形成的板材。 3、单板层积材(LVL):将单板基本按对称原则和沿长度方向顺纹排列的原则胶合而成的板材。 4、纤维板:以木材或其它非木材植物纤维原料,经分离纤维、干燥、铺装、热压而制成的板材。 5、刨花板、碎料板:以小径木、间伐材、人工速生林为原料,通过刨片机加工成刨花,然后经过干燥、施胶、铺装板坯、热压制成的板材。 6、华夫板:用扁平大片刨花胶合而成的板材。 7、E0级刨花板:甲醛释放量低于5mg/100mg的刨花板 8、静曲强度(MOR):静曲强度是指人造板抵抗外力而不破坏的最大能力。 9、弹性模量(MOE):弹性模量是人造板在比例极限内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10、内结合强度 (IB):内结合强度是测定人造板胶接性能的重要指标 表面结合强度:表面结合强度是测定人造板表面性能的指标 11、蠕变:人造板是弹塑性材料,当人造板在弯曲载荷作用下,除产生弹性变形外,还会产生塑性变形,人造板变形随时间的延长,变形增加,这种现象称为人造板的蠕变。 12、握钉力:人造板对钉子的握持能力称为握钉力 绝对握钉力:指拔出钉子的最大阻力值 比握钉力:指最大拔出阻力与钉子钉入部分展开表面积的比值 握螺钉力:指人造板对木螺钉的握持能力 13、胶合强度:胶合板试件承受平行于板面的拉力作用时,胶层抵抗剪切破坏力的能力。 14、胶合板的比强度:比强度是强度与密度的比值。该比值反映了某些运动构件材料的重要特性。 硬度:抵抗其他不会产生残余变形物体凹入的能力 耐磨性:指板抵抗磨损的能力 抗冲击强度:人造板的抗冲击强度反映了产品抵抗动载荷破坏的能力 工艺性质:是人造板的可加工性能(机械加工性能、拼缝的性能和表面装饰性能)15、集成材(Glued Laminated Timber):是一种沿板材或枋材平行纤维方向,用胶粘剂沿其长度、宽度或厚度方向胶合而成的实木板枋材。 16、压缩木:是木材经过加压处理而制成的质地坚硬、密度大和强度高的材料 17、胶粘剂调制:指在胶粘剂中加入固化剂、防水剂等添加剂,并调制均匀的过程 18、剖面密度曲线(VDP):也称剖面密度梯度(VDG),是指木质人造板在厚度方向上的密度变化,通常表层密度高,芯层密度低,密度高峰值离板材表面有一定距离。 19、添加剂:添加剂是指在人造板生产过程中,施加除胶粘剂以外的其他化学药剂。 20、固化剂:加入树脂中,在特定的条件下促使树脂固化的物质,称之谓固化剂。 21、施胶:施胶是将胶粘剂和其他添加剂(防水剂、固化剂、缓冲剂等)施加到人造板基本单元的过程。 22、热压:是指将人造板板坯在热量和压力作用下,经过一定的时间使胶粘剂固化,制成一定密度和一定厚度的人造板。 23、定向刨花板(OSB):将扁平窄长刨花分3或5层铺装胶合而成的板材,同一层内刨花的纹理方向基本一致,相邻层刨花的纹理互相垂直。 24、定向刨花层积材(OSL或LSL):用长细比较大的扁平刨花材料按长度方向顺纹理排列

制药工艺学_期末试题

一、填空(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和大规模生产的中间环节。 2, 目标分子碳骨架的转化包括分拆、连接、重排等类型。 3,路线设计是药物合成工作的起始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4,试验设计的三要素即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试验效应。 5,制药工艺的研究一般可分为实验室工艺研究(小试)、中试放大研究、工业化生产3个阶段。 6,中试放大车间一般具有各种规格的中小型反应罐和后处理设备。 7,化工过程开发的难点是化学反应器的放大。 8,常用的浸提辅助剂有酸、碱、表面活性剂等。 9,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的生物药物品种繁多,通常是重组基因的表达产物或基因本身。 10,超过半数的已获批准的生物药物是利用微生物制造的,而其余的生物药物大多由通过培养哺乳动物细胞生产。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把“三废”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在 D ____ ,是防止工业污染的根本途径。 A放大生产阶段 B. 预生产阶段C.生产后处理 D.生产过程中 2, 通常不是目标分子优先考虑的拆键部位是_B 。 A. C-N B. C-C C . C-S D. C-O 3 ,下列哪项属于质子性溶剂_D ______ 。 A.醚类 B. 卤代烷化合物 C.酮类 D. 水 4, 病人与研究者都不知道分到哪个组称为C_。 A. 不盲 B. 单盲 C.双盲 D. 三盲 5, 当药物工艺研究的小试阶段任务完成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将小型试验规模倍的中试放大。 A. 10?50 B. 30?50 C . 50?100 D. 100?200 6, 酶提取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较多的是_C 。 A.蛋白酶 B. 果胶酶 C.纤维素酶 D. 聚糖酶 7, 浓缩药液的重要手段是C 。 A.干燥 B.纯化 C.蒸发 D. 粉碎 8, 用于生产生物药物的生物制药原料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通常以A_ 为主。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说明书【共2页】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说明书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说明书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是生产许可证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由国家主管产品生产领域质量监督工作的行政部门制定并实施的一项旨在控制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生产条件的监控制度。该制度规定:从事产品生产加工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必须具备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基本生产条件,按规定程序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方可从事产品生产,没有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得生产产品,任何企业和个人不得无证生产。 需要的基础条件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一)有营业执照; (二)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生产条件和检验检疫手段; (四)有与所生产产品相适应的技术文件和工艺文件; (五)有健全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 (六)产品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七)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不存在国家明令淘汰和禁止投资建设的落后工艺、高耗能、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情况。

法律、行政法规有其他规定的,还应当符合其规定。 办理步骤 1、质检总局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材料的初次审查 2、质检总局或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实地核查 3、样品检测 4、质检总局公示、颁发证书证书有效期5年(食品生产许可证3年),每年年检。 办理时限:一般办理时间是受理后3个月(条件符合,相关部门受理后开始计算时间)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好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实施,对促进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力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净化了市场环境。 联系我们:如需进一步查询,欢迎随时拨打一庆电话咨询-----------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制药工艺学期末试题

1,制药工艺学是药物研究和大规模生产的中间环节。 2,目标分子碳骨架的转化包括分拆、连接、重排等类型。 3,路线设计是药物合成工作的起始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4,试验设计的三要素即受试对象、处理因素、试验效应。 5,制药工艺的研究一般可分为实验室工艺研究(小试)、中试放大研究、工业化生产3 个阶段。 6,中试放大车间一般具有各种规格的中小型反应罐和后处理设备。 7,化工过程开发的难点是化学反应器的放大。 8,常用的浸提辅助剂有酸、碱、表面活性剂等。 9,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的生物药物品种繁多,通常是重组基因的表达产物或基因本身。 10,超过半数的已获批准的生物药物是利用微生物制造的,而其余的生物药物大多由通过培养哺乳动物细胞生产。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 分,共10分) 1,把“三废”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在 D ,是防止工业污染的根本途径。 A.放大生产阶段B. 预生产阶段C.生产后处理D. 生产过程中 2,通常不是目标分子优先考虑的拆键部位是 B 。 A.C-N B. C-C C .C-S D. C-O 3 ,下列哪项属于质子性溶剂D 。 A.醚类B. 卤代烷化合物C.酮类D. 水 4,病人与研究者都不知道分到哪个组称为 C 。 A.不盲B. 单盲C.双盲 D. 三盲 5,当药物工艺研究的小试阶段任务完成后,一般都需要经过一个将小型试验规模 C 倍的中试放大。 A.10~50 B. 30~50 C .50~100 D. 100~200 6,酶提取技术应用于中药提取较多的是 C 。 A.蛋白酶B. 果胶酶C.纤维素酶D. 聚糖酶 7 ,浓缩药液的重要手段是 C 。 A.干燥B. 纯化C.蒸发D. 粉碎 8,用于生产生物药物的生物制药原料资源是非常丰富的,通常以 A 为主。 A.天然的生物材料B. 人工合成的生物材料C.半合成的生物材料D. 全合成的生物材料

工业冷水机说明书 2

. 目录 中文 一、安装要求 (1) 二、开机准备 (1) 三、操作顺序 (2) 四、面板示意图及操作说明 (2) 五、修改参数操作说明 (3) 六、参数设置表 (5) 七、故障代码说明 (6) 八、操作注意事项 (6) 九、维护与保养 (8) 十、故障排除方法 (9) 十一、电器连接示意图 (10) 十二、风冷式冷冻机内部结构示图 (11) 十三、水冷式冷冻机内部结构示意图 (12) 十四、风冷式冷水机安装示意图 (13) 十五、水冷式冷水机安装示意图 (14)

感谢您选用“亨瑞达”冷冻机,为了您能正确高效的使用,请详细阅读说明'. . 。书。注意:温度过低时,防止冷冻介质在设备中结冰损坏冷冻机 一、安装要求: 1、冷冻机安装前请选择地基平稳,四周空旷,畅通及避免腐蚀、污染、日晒、雨淋,方便安装维修之场所; 2、水冷式冷冻机,根据冷冻机制冷量选用匹配的冷却水塔。冷水机管路配管,请根据机身管路尺寸进行安装,切勿将冷却水管尺寸缩小,

这样会引起高压超载,影响制冷效果及增加耗电量; 3、风冷式冷冻机,请必须安装在距离墙壁一米以上空间位置,以免 造成散热不良引起高压过载影响制冷效果及增加耗电量。 注:(1)电源负载及接地部分,请依照相关法规施工! (2)新安装的冷冻机冷冻水管必须包保温层! 二、开机准备 首次运转冷冻机必须先检查下列事项是否正确: 1、电源电压及相数是否符合型号规格,请对照铭牌所示。[注:三相电源相位线分别为R、S、T,中性线(零线)N,接地导线为双色线用E表示;机内设有错、缺相保护器,当在第一次开机时出现电源故障报警时,可能出现错相保护,可将相线任意两相对换接妥后合上开关即可;单相电源相线为L,中线为N,地线为E。] 2、检查冷冻水管及冷却循环水管是否接通管路,并保持阀门打开;(请参考安装示意图) 3、先将冷冻水箱加满水或其它冷冻介质后方可启动水泵;(注:请根据要求来配用冷冻介质) 4、水冷式检查冷却水泵运行方向及水塔风机是否逆转(如水泵是三相,逆转须将电源相位线中任意二相对换,接妥后再把开关合上即可)。 '. . 三、操作顺序

化学制药工艺学期末复习资料-

清洁技术用化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来减少或消除对环境有害的原辅材料、催化剂、溶剂、副产物;设计并采用更有效、更安全、对环境无害的生 产工艺和技术。 全合成药物由简单原料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途径。半合成药物由一定基本结构的天然产物经化学结构改造和物理处理过程制得的途径。 类型反应法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药物合成设计的思考方法。 分子对称法具有分子对称性的药物可由分子中两个相同的分子合成制得的思考方法。 追溯求源法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逐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思考方法。 模拟类推法对化学结构复杂、合成路线设计困难的药物,可模拟类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 一勺烩(一锅合成) 在合成步骤变革中,若一个反应所用的溶剂和产生的副产物对下一 步反应影响不大时,可将两步或几步反应按顺序,不经分离,在同 一反应罐中进行。 简单反应由一个基元反应组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简单反应。 复杂反应两个和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则称为复杂反应 单分子反应只有一分子参与的基元反应。 双分子反应当相同或不同的两分子碰撞时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反应。 零级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无关,仅受其他因素影响的反应。 可逆反应两个方向相反的反应同时进行的复杂反应。 平行反应反应物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化学反应 溶剂化效应指每一个溶解的分子或离子,被一层溶剂分子疏密程度不同地包围着的现象。 催化剂某一种物质在化学反应系统中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没有变化,这种物质称之为催化剂。 固定化酶将酶制剂制成既能保持其原有的催化活性、性能稳定、又不溶于水的固形物。 外消旋化合物其晶体是R、S两种构型对映体分子的完美有序的排列,每个晶核包含等量的两种对映异构体。 外消旋混合物等量的两种对映异构体晶体的机械混合物,总体上没有光学活性,每个晶核仅包含一种对映异构体。 原子经济反应使原料中的每一个原子都转化成产品,不产生任何废弃物和副产品,实现“零“排放。 清污分流指将清水与废水分别用不同的管路或渠道输送、排放、贮留,以利于清水的循环套用和废水的处理。 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是由好氧微生物及其代谢和吸附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生物絮凝体。

人造板工艺流程

人造板工艺流程 各种人造板的制造过程都包括下述5个主要工艺。 切削加工原材料处理和产品最终加工,都要应用切削工艺,如单板的旋切、刨切,木片、刨花的切削,纤维的研磨分离,以及最终加工中的锯截、砂磨等。将木材切削成不同形状的单元,按一定方式重新组合为各种板材,可以改善木材的某些性质,如各向异性、不均质性、湿胀及干缩性等。大单元组成的板材力学强度较高,小单元组成的板材均质性较好。精确控制旋切单板的厚度误差,可提高出材率2~3%。切削出的刨花形态影响刨花板的全部物理力学性能;纤维形态对纤维板的强度同样有密切关系。板材最终的锯切、磨削等也影响产品的规格质量。 干燥包括单板干燥、刨花干燥、干法纤维板工艺中的纤维干燥,及湿法纤维板的热处理。干燥的工艺和过程控制与成材干燥有所不同。成材干燥的过程控制是以干燥介质的相对湿度为准,必须注意防止干燥应力的产生;而人造板所用片状、粒状材料的干燥则是在相对高温、高速和连续化条件下进行的,加热阶段终了立即转入减速干燥阶段。单板及刨花等材料薄,表面积大,干燥应力的影响甚小或者不存在。加之在切削过程中木材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松弛,水分扩散阻力小,木材内部水分扩散规律对单板、刨花等就失去意义 干燥的热源,大都是用蒸气或燃烧气体。红外线干燥能量消耗太大,每蒸发1千克水需要5500~18000千焦;而蒸气干燥仅需4200~5000 千焦。高频干燥优点是被干物料含水率高时的干燥速度快、终含水率均匀,但干燥成本过高。若与蒸气联合使用实现复式加热则有利的。真空干燥不仅费用大,生产效率也低。当以蒸气为热源时,每蒸发1千克水分,单板干燥需1.75~2千克蒸气,刨花干燥需1.8千克左右的蒸气,软质纤维板坯干燥需1.6~1.8千克蒸气。 施胶包括单板涂胶、刨花及纤维施胶。单板涂胶在欧洲仍沿用传统的滚筒涂胶,美国自70年代起许多胶合板厂已改用淋胶。中国胶合板厂也用滚筒涂胶。淋胶方法适宜于整张化中板和自动化组坯的工艺过程。刨花及纤维施胶现在主要用喷胶方法。 成型和加压胶合板的组坯,刨花板纤维板的板坯成型和加压都属于人造板制造的成型工艺。木材学对木材构造的研究揭示了木纤维在天然木材中的排列方式有层次性和方向性,因而能承受自然界对木材所施加的一定限度的外力。人造板制造工艺的演变,无疑受到这一认识的影响:刨花板、纤维板板坯层次由单层改变为3层及多层结构;板坯中刨花及纤维的排列也由随机型趋向于定向型;而胶合板的相邻层纤维方向互相垂直排列则改善了木材在自然生长条件下形成的各向异性缺点,提高了尺寸稳定性。

制药工艺学期末复习题目及答案

制药工艺学期末复习 题目及答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制药工艺学》习题 院系: 化学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任课教师:李谷才 习题一(名词解释部分) 1. 药物:指能影响机体、生化和过程,用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的化学物质。 2. 制药工艺学:是研究各类药物生产制备的一门学科;它是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研究、设计和选择最安全、最经济、最简便和先进的药物工业生产途径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3.药物工艺路线: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合成途径,称为药物的工艺路线或技术路线。 4. 类型反应法 :是指利用常见的典型有机化学反应与合成方法进行药物合成设计的思考方法。包括各类化学结构的有机合成物的通用合成法,功能基的形成、转换、保护的合成反应单元等等。对于有明显类型结构特点和功能基的化合物,常常采用此种方法进行设计。 5.追溯求源法 :从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出发,将其化学合成过程一步一步逆向推导,进行寻源的方法称为追溯求源法。 6.模拟类推法:对于化学结构复杂、合成路线设计困难的药物可以类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进行合成路线设计。如杜鹃素可以模拟二氢黄酮的合成途径进行工艺路线设计。 7. 平行反应:又称为竞争性反应,反应物同时进行几种不同的反应;在生产上将所需要的反应称为主反应,其余为副反应。例如甲苯的硝化反应可以得到邻位和对位两种产物。 8. 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为一种常见的复杂反应,方向相反的反应同时进行,对于正反方向的反应质量作用定律都适用;例如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 9. “清污”分流:清污分流,是将高污染水和未污染或低污染水分开,分质处理,减少外排污染物量,降低水处理成本。

《人造板实用工艺学》

一、名词解释 细木工板——由木条组成的拼板或木框结构外覆单板、胶合板或其他材料而制成的板材。 E1级刨花板——甲醛释放量低于10 mg/100g的刨花板。 纤维分离度——纤维分离的程度,通常利用滤水性能的快慢,间接反映纤维的粗细程度。 刨花板施胶量——在刨花拌胶过程中,加入的胶粘剂绝干质量与绝干木材质量的百分比。 预固化层——人造板板面胶粘剂提前固化形成的疏松层。 人造板:人造板是以木材或其他纤维植物为原料,通过专门的工艺加工成单板、纤维或刨花,施加或不加胶粘剂,经过成型(或组坯)、热(冷)压所制成的一类板材。 胶合板:把由原木旋切或刨切成的单板按一定规则胶合起来形成的板材。 单板层积材(LVL):将单板基本按对称原则和沿长度方向顺纹排列的原则胶合而成的板材。 纤维板:以木材或其它非木材植物纤维原料,经分离纤维、干燥、铺装、热压而制成的板材。 刨花板、碎料板:以小径木、间伐材、人工速生林为原料,通过刨片机加工成刨花,然后经过干燥、施胶、铺装板坯、热压制成的板材。 华夫板:用扁平大片刨花胶合而成的板材。 胶合板的比强度:比强度是强度与密度的比值。该比值反映了某些运动构件材料的重要特性。 11、集成材(Glued Laminated Timber):是一种沿板材或枋材平行纤维方向,用胶粘剂沿其长度、宽度或厚度方向胶合而成的实木板枋材。 人造板结构组成的三个基本原则是对称原则,层间纹理排列原则,奇数层原则衡量旋切单板质量的主要指标有厚度偏差背面裂隙横纹抗拉强度表面光洁度 旋切机上压尺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消除)超前裂缝,提高单板表面质量和光洁度,同时降低单板含水率。 16.生产中施胶量的表示方法为:胶合板单位面积上所需的胶液质量; 刨花板固体树脂与绝干刨花的质量百分比; 纤维板固体树脂与绝干纤维的质量百分比。 17.MDF制造过程中,通常用立式贮存木片,用卧式贮存干纤维。 18.刨花板、纤维板板坯常用的成型方法有机械成型和气流成型。

(完整版)制药工艺学元英进课后答案

第一章论绪 第二章1-1:分析制药工艺在整个制药链中的地位与作用。 答:制药工艺学的工程性和实用性较强,加之药品种类繁多,生产工艺流程多样,过程复杂。即使进行通用药物的生产,也必须避开已有专利保护,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艺。制药工艺作为把药物产品化的一种技术过程是现代医药行业的关键技术领域,在新药的产业化方面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制药工艺学是研究药的生产过程的共性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包括制配原理,工艺路线和质量控制,制药工艺是药物产业化的桥梁与瓶颈,对工艺的研究是加速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1-2.提取制药、化学制药、生物技术制药的工艺特点是什么,应用的厂品范围是什么? 答:提取制药工艺的特点:以化工分离提取单元操作组合为主,直接从天然原料中用分离纯化等技术制配药物;应用的产品范围包括:氨基酸、维生素、酶、血液制品、激素糖类、脂类、生物碱。 化学制药工艺的特点:生产分子量较小的化学合成药物为主,连续多步化学合成反应,随即分离纯化过程;应用产品范围包括;全合成药物氯霉素,半合成药物多烯紫杉醇,头孢菌素C等。 生物技术制药工艺特点:生产生物技术制药、包括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核酸等药物。化学难以合成的或高成本的小分子量药物。生物合成反应(反应器,一步)生成产物,随后生物分离纯化过程;应用的产品范围包括:重组蛋白质、单元隆抗体、多肽蛋白质、基因药物、核苷酸、多肽、抗生素等。 1-3化学制药产品一定申报化学制药吗?生物技术制药产品一定申报生物制药吗?为什么?举例说明。 答:化学制药产品和生物制药产品均不一定申报化学药物和生物制药制品:

有些药物的生产工艺是由化学只要和生物技术制药相互链接有机组成的。如两步法生产维生素C,首先是化学合成工艺,之后是发酵工艺,最后是化学合成工艺;有些药物经过化学合成工艺,最后是生物发酵工艺,如氢化可的松。 1-4从重磅炸弹药物出发,分析未来制药工艺的趋势。 答:重磅炸弹药物是指年销售收入达到一定标注,对医药产业具有特殊贡献的一类药物。未来制药工艺的趋势:(1)主要药物的类型将会增加(2)研发投入加大(3)企业并购与重组讲促进未来只要工艺的统一化(4)重磅炸弹药药物数量增加,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 1-5世界销售收入排前十位的制药是什么?它们属于哪类药物?采取的制药工艺是什么? 答:(1)抗溃疡药物(219亿美元),属于内分泌系统药物,采取化学制药工艺,(2)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药物(217亿美元),属于生物合成药物,采取生物技术制药工艺.(3)抗抑郁药物(170亿美元)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采用化学制药工艺(4)非甾体固醇抗风湿药物(113亿美元)属于生物制品,采用生物制药工艺(5)钙拮抗药物(99亿美元)属于化学合成药物,采用化学合成工艺(6)抗精神病药物(95亿美元)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化学制药工艺(7)细胞生成素(80亿美元)血液和造血系统药物,化学制药工艺(8)口服抗糖尿病药物(80亿美元)生物制药,生物制药工艺(9)ACE抑制药(78亿美元)化学合成药物,化学制药工艺(10)头孢菌素及其组合(76亿美元)生物制品,提取制药工艺 1-6列举出现频率较高的制药工艺技术 答:生物制药技术发展迅速,出现频率较高,该工艺包括微生物发酵制药,酶工程技术制药,细胞培养技术制药 1-7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今年来增长情况怎样? 答:随着现代科技技术改造和发展,世界正处于开发新药过程中,而化学药物,生物药物,中药今年来增长依然迅速,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生物药物为人

lk-2中文说明书

安 全 该机电设备是在工业强电流的条件下使用的。在操 作中,该设备上有些裸露零件带电,同时有些零件 能够运动或转动,都是很危险的。因此,未经许可 拆下所需的罩盖,不合理的使用,不正确的操作或不合适的维护,均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或损坏设备性能。为了设备的安全,必须保证: ——仅允许有资格的人员对这些机械和设备进行作业。 ——无论何时,在上述有资格的人员对该机械和设备进行作业时,他们都应备有这些机械和设备的操作说明书或其它产品文件,以便按说明书的要求执行。 ——严禁没有资格的人员对该机械和设备进行作业或在其附近进行作业。

目录 一、概述 (1) 二、主要技术参数 (1) 三、操作 (1) 四、调整 (1) 五、注意事项 (2)

一、概述 整体控制式电动执行机构(以下简称LK)是在2SA30开关型电动执行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电气控制部分,即LK-2型功率控制部分,将机械传动与电气控制集为一体而构成的,具有现场操作和远方操作控制等功能,现场调试极为方便,适用于对开环控制系统中各类阀门进行开关操作和控制。 电控部分由薄膜按键面板、功能板、电源及插件板和交流接触器等组成,电控部分通过插件及紧固螺栓和电动执行机构连接,可方便拆卸或更换;也可实现分体控制。 二、主要技术参数 电源:AC 380V 50Hz 三相三线制 阀位信号:输出4~20mA(或0~20mA) 防护等级:IP67 环境温度:-20℃~+60℃ 输出功率:0.030~15kW 三、操作 LK可分别在“远方”或“就地”状态下操作,当每次接通电源后均处于“远方”状态,“就地”操作按键不起作用,如果需要进行“就地”操作时,需将面板的下部盖板打开,按一下“就地”按键,将“远方”状态切换至“就地”状态,此时,“远方”状态指示的绿色发光管熄灭,“就地”状态指示的红色发光管亮,在远方控制室内,“远方操作指示灯”熄灭,远方操作的“开、关、停”按键不起作用,只能在就地操作面板上操作“开、关、停”按键。 在“就地”或“远方”操作时,操作面板的高亮度发光管和远方操作盘上的指示灯同时显示阀门开关位置或工作状态: 在开启阀门过程中,红灯闪,绿灯亮 在关闭阀门过程中,绿灯闪,红灯亮 阀门处于“全开”位置,红灯亮,绿灯灭 阀门处于“全关”位置,绿灯亮,红灯灭 “就地”操作结束后,应按一下“远方”按键切换至“远方”操作状态,并将面板盖上,以防误操作。 电动执行机构的调整可参照《2SA3多回转电动执行机构使用说明书》,电气接线见LK-2接线图。 四、调整 在调整阀位信号时需注意:LK的阀位指示信号,一般选用电位器(POT)作为信号传感元件。在实际调试过程中,由于信号齿轮组件的行程范围设置不同,使得电位器(POT)的旋转方向有顺时针为关或逆时针为关两种状况,在阀门调整过程中,手动或电动操作执行机构至“全关”位置,并观察电位器POT的旋转方向,此时若电位器未到终端位置,可将电位器按上面所观察到的旋转方向旋转至终端位置,如果此时开度电流表显示的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