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I》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I

英文名称:Mandarin Pronunciation and Broadcasting V ocalization I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90学时

学分:6学分

适用对象: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Ⅰ》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年级开设的专业基

础课。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必修课。本课程通过讲授和有针对

性的训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熟练规范地运用普通话,

认识和理解播音发声理论知识,逐步掌握并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做到发音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达到艺术语言表达的要求,以适应播音主持创

作的需要。为他们进一步学好《播音创作基础》《文艺作品演播》等课程打下

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等。

This is a basic course for freshmen majoring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 It is compulsory for all who wish to qualify as an announcer and TV anchor. Through lectures and targeted trainings, students can have command of mandarin pronunciation theories, use mandarin proficiently and correctly, and understand broadcasting vocalization theories. Besides, students would gradually master and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vocalizing methods, pronounce in an accurate, clear, mellow, concentrated and fluent way to meet the request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satisfy the need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creation. It also build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courses such as Broadcasting Creation Fundamentals and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Broadcasting. The course mainly covers the initial consonants, simple or compound vowels, tones, flows and phonetics changes, etc..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I》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包括掌握普通话语音的特点和性质、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普通话声调和语流音变、普通话音节结构和声韵拼合关系等基本理论,并通过练习克服方言问题和其他语音问题,达到语音的标准纯正,熟练规范地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为接下来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同时通过播音主持相关稿件与节目训练,不仅训练学生基础性的处稿能力,也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培养

学生正向价值观。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普通话语音概说

一 . 目的和要求

1. 通过理论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学习普通话语音的重要性。

2.了解普通话语音的特点和物理基础。

3.掌握普通话语音的相关概念。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1.主要内容

(1)什么是普通话(强调普通话的重要功能,普通话以及汉字的美感,语言文字的通用对于祖国统一的重要作用)

(2)普通话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3)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4)我国的七大方言区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普通话的概念

母语和第一语言、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3. 问题与应用

熟练掌握普通话的概念,并能以此概念为标准,在普通话训练中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做好语音的规范使用。

第二节语音的特性

1. 主要内容

(1)语音的物理基础

(2)语音的生理基础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音高、音强、音长、音色(音质)

男女声带结构的差异

3. 问题和应用

通过了解语音的物理和生理基础,可以做到自觉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汉语普通话语音的训练。

第三节语音基本概念

1. 主要内容

(1)音节、音素、音位

(2)音位变体

(3)音节的构成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音节、音素、音位、音节、元音、舌面元音、一般单纯元音

3. 问题和应用

本节主要是集中了解一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运用到到语音学基本概念,通过对概念对学习,要求学生对语音的相关概念有清晰的了解,并能将其运用到学习和专业训练中。

三. 思考与实践

思考:

1.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的语音特点是怎样的?

2.画出普通话舌面元音舌位图。

3.画出普通话辅音发音的要领表。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

第二章声母

一.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辅音的概念。

2.了解辅音的发音过程、发音条件。

3.通过练习掌握辅音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并能准确地发音。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辅音的特点

1. 主要内容

(1)气流突破阻碍(b f n)

(2)辅音在气流较强

(3)口腔肌肉部分紧张

(4)大部分辅音发声时声带不颤动,声音不响亮,只有5个浊辅音例外2. 主要概念和知识点

辅音发音的特点

3. 问题和应用

掌握辅音发音的特点,并通过对比元音发音的特点进行理解和记忆。按照发音特点的要求进行辅音发音训练。

第二节声母的发音条件

1.主要内容

(1)发音部位(7个)

(2)发音方法(5种)

(3)普通话声母发音对播音的影响

(4)声母练习

辅音声母发音训练

零声母音节发音训练

声母辨读发音训练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成阻、持阻、除阻,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清音、浊音

双唇阻、唇齿阻、舌尖前音、舌尖中音、舌尖后音、舌根音、舌面音

3. 问题和应用

分清辅音声母的7个发音部位和5中发音方法,掌握发音要领,并能按照发音要领对照有问题的音进行矫正。

三. 思考与实践

思考:

1.什么叫声母?辅音声母依据发音条件如何分类?

2.分析自己在声母学习中的问题所在,准备如何解决?

实践:

实践项目名称:声母训练

实践项目名称:观看国家宝藏、故事里的中国、上新了故宫等节目,并写感受与收获。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第三章韵母

一. 目的和要求

1.掌握元音的发音条件

2.掌握韵母的分类

3.熟练掌握韵母的发音要领并能正确发音。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韵母与韵母的分类

1. 主要内容

1.什么是韵母

2.韵母的分类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韵母、单元音韵母、复合元音韵母、鼻韵母

3. 问题和应用

掌握韵母的概念和分类,为韵母发音训练打好基础。

第二节韵母基础知识及发音特点

1. 主要内容

(1)单韵母基础知识

(2)复韵母发音特点

(3)鼻韵母发音特点

(4)韵母发音练习

单韵母发音练习

复韵母发音练习

鼻韵母发音练习

四呼练习

韵母辨正练习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四呼、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呼

3. 问题与应用

韵母发音存在问题较多,根据学生所在方言区和个人发音的特点,会出现不同的问题。有部分韵母问题较为集中,如鼻韵母:in、ing、an、en。练好韵母对普通话发音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 思考与实践

思考:

1.什么是韵母?韵母如何分类?

2.简述复韵母发音的特点。

3.简述鼻韵母发音的特点。

4.分析自己在韵母学习中的难点,并找出解决办法。

实践:

实践项目名称:韵母

实践项目名称:诗词诵读训练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第四章声调

一. 目的与要求

1.学生体会声调的发音特点和气息运用方式。

2. 克服方言发音和不良的声调发音习惯,达到发音的纯正标准。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声调和声调的作用

1. 主要内容

(1)声调语言

(2)声调及作用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声调、声调的特点、声调口诀

3. 问题和应用

主要了解声调为什么被称作“字神”,声调发音的准确对于普通话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方言区语音特点分析自己声调发音存在的问题,明确声调训练的方向。

第二节调值和调类

1. 主要内容

(1)调值

(2)调类

(3)调值的标记法

(4)声调的把握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调值、调类、调型、五度标记法

3. 问题和应用

声调发音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调值不够。表现为:阴平不到位、阳平拐弯、上声下不去或上不来、去声起调不够或发的不完全。学生明确自己的问

题后可以目标明确的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第三节普通话声调练习

1. 主要内容

(1)同声韵音节四声发音训练

(2)双音节词语四声不同组合发音训练

(3)三音节词语四声不同组合发音训练

(4)按顺序排列四音节词语声调发音训练

(5)四声混合四音节词语发音训练

(6)声调综合训练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本节为练习。

3. 问题和应用

通过对普通话声调的练习,可以训练学生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配合。

声调问题的出现有很大部分原因和气息问题相关,可以对于气息问

题给出基础训练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克服声调问题。

三. 思考与实践

思考:

1.什么是声调?声调的性质和特点是怎样的?

2.什么是调值?什么是调类?普通话声调分哪几种调类?调值是怎样

的?

3.声调在语言传播中起什么作用?

4.你学习普通话语言,在声调这一部分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实践:

实践项目名称:声调

实践项目名称:做一档反映爱国主义精神的节目。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第五章语流音变

一. 目的和要求

1.掌握语流音变的概念和几种情况、词的轻重格式。

2.能够按照语流音变的规律正确发音。

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语流音变及变调

1.主要内容

(1)什么叫语流音变

(2)什么是变调

(3)上声变调规律及练习

(4)“一”“不”变调规律及练习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语流音变、变调

上声、“一”“不”变调规律

3.问题和应用

对于变调规律的掌握有助于解决学生对于普通话变调问题困惑,有助于普通话发音的规范性。

第二节轻声

1. 主要内容

(1)什么是轻声

(2)轻声的作用

(3)轻声的规律

(4)轻声的发音要领

(5)轻声练习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轻声

轻声的规律

3.问题和应用

轻声对于北方方言区的学生而言一般不存在问题,对于这部分学生主

要是按照轻声发音规律进行进一步规范。训练的重点集中在粤方言区

的学生。不仅仅要发音准确还要解决辨读的问题,明确哪些词语需要

读轻声。

第三节儿化

1. 主要内容

(1)什么是儿化

(2)儿化的作用

(3)儿化的发音要领

(4)儿化练习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儿化

儿化的作用

3. 问题和应用

和轻声一样,儿化的训练重点在粤方言区的同学。对于其中一部分同学而言儿化韵本身就很难读准确,同时还存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儿化

什么时候不儿化的问题。

第四节词的轻重格式

1. 主要内容

(1)什么是词的轻重格式

(2)双音节词轻重格式及练习

(3)三音节词轻重格式及练习

(4)四音节词轻重格式及练习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轻重格式

双音节、三音节、四音节词的轻重格式有哪些?

3. 问题和应用

轻重格式的问题对于普通话语音面貌的影响非常大。这部分练习需要学生进行较好大掌握。对于湘方言区和粤方言区的学生而言,比

较容易出现问题,应重点训练。

第五节语气词“啊”的发音变化规律

1.主要内容

语气词“啊”的发音变化规律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啊”的变调规律

3.问题和思考

语气词“啊”的变调规律比较多,专业性较强,只要学生掌握“就近省劲”的原则一般来讲不难掌握。这组变调规律的掌握和应用可以体现出语音变调运用的专业性。

三. 思考与实践

思考:

1.什么叫语流音变?普通话中语流音变现象主要有哪些?

2.什么叫轻声?轻声的作用是什么?

3.什么叫儿化?儿化的作用是什么?

实践:

实践项目名称:语流音变

实践项目名称:新闻联播稿件国内联播快讯(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训练

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为主,结合讨论,课堂实践,录音作业。

六、课程考核

(一)考核方式

采用考查口试方式,考试内容主要围绕双音节字词、四音节字词、绕口令、作品播读等内容展开,考察学生普通话语音的标准程度以及基本的发声技巧,

试题中作品播读会选择国内经典散文、优秀的文学作品等,综合性考查学生的

专业能力、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成绩构成

平时成绩占比:40% 期末考试占比:60%

(三)成绩考核标准

按照试题参考答案评分,其中作品播读的正确理解和表达是评分标准之一。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推荐教材:

贾毅,钟妍,叔翼健.普通话语音与科学发声训练教程[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参考书目:

1.吴弘毅. 实用播音教程第1册——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

2.

2.张颂. 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

3.

八、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修订日期:2020.12

大纲审定人:审定日期:2020.12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普通话是以汉语文授课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用语,是以汉语传送的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汉语电影、电视剧、话剧必须使用的规范用语,是我国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干部在工作中必须使用的公务用语,是不同方言区以及国内不同民族之间人们的交际用语。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普通话》是高等学校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更是文秘、英语、管理等专业的一门必修课。 主要任务: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系统地讲授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实施普通话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达到国家普通话测试等级的规定级别。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从事各种类型的职业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绪论 简要地讲述普通话发展的概况,新时期语言工作的方针和任务,使学生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内容、特点及其地位、作用和任务;并明确普通话水平测试的要求和方法。 第二部分作为本课程的主要部分,讲授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现代汉语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表现在口头上,汉语以一定的语音表达一定的意义。普通话即是汉语语音表达的方式。普通话语音系统主要包括声母、韵母、声

调、音节、以及变调、轻声、儿化、语调等。具体说来,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章节: 第一章声母 讲授声母的组成、声母的发音及声母的辨正。普通话的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共22个。声母可按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不同的分类。这部分内容在理论上要掌握唇音、舌尖音、舌面音、塞音、鼻音、擦音、边音、塞擦音等概念;实际操作上,要能辨析n和l,zhi、chi、shi和z、c、s,f和h,清声母和浊声母,读出正确的发音。 第二章韵母 讲授韵母的组成、韵母的发音及韵母的辨正。普通话的韵母共39个,其中10个单韵母、13个复韵母、16个鼻韵母。这部分内容在理论上要掌握开口呼、合口呼、撮口呼、齐齿呼等概念,实践上要能辨析出前后鼻音的区分,掌握所有韵母的正确发音方法。 第三章声调 这部分内容理论上要掌握什么是声调、什么是调值和调类、普通话的声调组成等概念,对古今调类要能进行比较;在实践上要能辨析出正确的声调发音,从而克服方言,读出正确的调值。 第四章音节 这部分内容要弄清音节的概念,掌握音节的结构、音节的拼合及音节的拼写规则。 第五章变调

07178《普通话语音与发声》自考教学大纲

07178《普通话语音与发声》自考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普通话语音和发声》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本科)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必修课,也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较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的理论知识,熟练、规范地运用普通话,认识和纠正自己在语音和发声中存在的问题,逐步掌握和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以适应播音主持创作工作的需要。 本课程注重理论授课与训练实践相结合,小课教学针对学生的个别情况,细化讲解理论、耐心辅导个体表达,训练、讲解、示范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水平,同时强化理论认识。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理论讲授、小课辅导以及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的理论知识,解决自己在普通话语音中存在的问题,准确、熟练、规范的运用普通话;了解播音发声的基本特点,矫正不良发声习惯,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具备较好的声音控制使用能力,为今后的业务学习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本科)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播音专业学生最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应使学生在后续的播音基础课程学习之前已经基本解决语音和发声问题。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上篇普通话语音 第一章普通话语音概说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了解什么是普通话,熟悉普通话语音的特点,并能准确阐述语音的相关重要概念。要求能画出舌面元音舌位图和普通话辅导发音要领表。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什么是普通话(次重点) 识记:普通话的概念 (二)普通话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一般) 识记:汉语的七大方言区 (三)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次重点) 理解: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四)语音的物理、生理及心理基础(一般) 识记:语音的物理、生理及心理基础 (五)语音基本概念(重点) 识记:音节、音素、音系、音位、一般单纯元音、特殊元音、舌尖元音、卷舌元音、复合音、复合元音、复合鼻尾音的概念;

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

播音发声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必修课。通过讲授及有针对性的训练,应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播音发声学的理论知识,逐渐掌握、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以适应接下来语言表达基础学习的需要。 本课程分别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及共鸣控制、声音的弹性和情、声、气的结合等部分讲述发声的原理和艺术语言发声的要求及需要掌握的要领,并配有较充分的练习材料。通过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掌握发声的基本理论,运用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方法逐步改变、纠正不正确的、不科学的发声习惯,从而达到气息通畅,有一定控制能力,声音清晰、集中、圆润、明朗、朴实、大方,运用声音弹性的变化能够做到情、声、气结合以适应不同语言环境语言表达的需要。 第一单元播音发声概说 一、学习播音发声的意义与方法 播音员和主持人(尤其是电台播音员)主要是用声音进行工作的,有声语言是播音创作的重要手段,播音创作必须通过声音来体现。我们要求 播音员和主持人有一幅好嗓子,声音应讲究艺术性,讲究美感。所以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该客观的认识评价自己的声音,注意锻炼自己的声音,并且还要学会驾驭自己的声音,使之成为得心应口的创作手段。发声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一项基本功,会直接影响节目的质量,而错误的用声方法甚至会影响播音寿命,因此我们应该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勤于磨练,扎实的掌握用声技巧。播音发声和生活当中的口语以及其它艺术语言发声相比,由于声音的传递手段不同、语言交流方式不同、播讲者的身份不同,同时呢,受众的审美要求也不同,所以具有自己的特点。播音是新闻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求播音员用声一般应该在自然音域内,中声区偏低的部分运用的比较多,同时音色要大方、明朗、干净,艺术夸张装饰的成份比较少,很少使用假声。 二、播音对声音的基本要求 播音工作对吐字的要求可以归纳成这么几个内容: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准确,指的是字音准确、规范,也就是字正,这是我们必须做到的。我们要按照汉语普通话语音规律吐字发音,只能在符合语音规律的前提下,把字音发得更完美,更悦耳,而不能违反语音规律,比如像声母 \"j,q,x\", 就不能发成带尖音的\"jei,chei,shei\" 。再比如破“坏”的破“” ,我们就不能发成“pe\",因为汉语普通话当中声母\"b,p,m,f\"和 e 是没有拼合关系的。 再一个要求是清晰,清晰指的是字音清晰,这也是播音发音的一大特点,因为我们是要通过有声语言把思想感情和各种信息传达给听众、观众,宣传效果和有声语言的质量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比如像声母 1

39.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科目三《普通话语音与发声》考试大纲

福建师范大学申请成人高等教育学士学位考试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课程考试大纲 考试形式:开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标 要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和吐字归音、用气发声的专业技能,并能够熟练、规范地说好普通话,逐步掌握、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为播音、主持创作阶段的学习和训练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参考教材(考生自备) 付程总主编《实用播音教程第一册——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版 三、课程纲要 上篇普通话语音 第一单元:普通话语音概说 普通话基本概念 语音的物理属性 现代汉语的主要方言及其分布区域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语音的基本概念 第二单元:声母 声母基本概念 声母的分类: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第二单元:韵母 韵母基本概念 元音的发音条件 韵母的分类

第四单元:声调 声调基本概念 普通话的调值、调类及其记录方法“五度标记法” 汉语语音学“四呼”原理 第六单元: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基本概念 语流音变主要表现哪些方面? 轻声的性质和作用、儿化的性质、作用和读音规律、上声变调种类、“一”“不”变调的规律、语气词“啊”的变读规律 下篇:播音发声 第一单元:播音发声概说 本单元着重掌握播音发声的特点和总体感觉。 第二单元:呼吸控制 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原理、要领、综合感觉。 胸腹联合式呼吸法与其他呼吸方式的比较优势。 播音呼吸控制具有哪些特点? 如何掌握呼吸控制的进程? 第三单元:口腔控制 播音发声对吐字的基本要求? 我国民间说唱艺术对吐字的基本概括是什么? 吐字归音基本要求是什么? 吐字归音的要领是什么? 吐字归音的规范要求是什么?可以概括为哪几句话? “枣核形”对汉字音节的不同结构的发音要求是什么? “枣核形”涉及吐字归音的哪些方面? 播音发声为什么要打开口腔?这种状态是通过哪些环节实现的? 声音散、缺乏力度、字音含混不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播音发声的声音走向和字音着力位置的综合感觉是什么? 第四单元:喉部控制 本单元主要了解喉的结构、制声原理和喉部控制要领,但考试不作要求。 第五单元:共鸣控制 共鸣器官的构成。 共鸣的作用。 播音发声共鸣的特点与共鸣控制。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II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I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II 英文名称:Mandarin pronunciation and broadcast voice ii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128学时 学分:8学分 适用对象: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I》 二、课程简介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II》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必修课。通过讲授及有针对性的训练,应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播音发声学的理论知识,逐渐掌握、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以适应接下来语言表达基础学习的需要。 本课程分别从呼吸控制、口腔控制、喉部及共鸣控制、声音的弹性和情、声、气的结合等部分讲述发声的原理和艺术语言发声的要求及需要掌握的要领,并配合充分的练习材料。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是需要在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一门课程,因此采用理论讲授、技巧示范和录音练习为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英文课程简介】 The mandarin pronunciation and broadcast voice II "is the broadcast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art a specialized fundamental course, is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fied announcer, presenters required courses. Through lectures and targeted training, should make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broadcast systematically voice theory knowledge, and

普通话语音教学大纲

普通话语音教学大纲 《普通话语音》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普通话语音 英文名称:Pronunciation of Standardchinese 学时:16(理论)+32(实践)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 一、课程教学目标 普通话语音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专业学习的启蒙课,主要解决播音主持创作的“硬件”问题,将贯穿播音主持创作学习的全过程。开设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系统地了解普通话语音体系,掌握普通话语音发音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能运用普通话语音发音技巧,改进不正确的语音和不好的语音习惯,从而达到播音员、主持人必须具备的普通话语音水平。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普通话语音概说 1、什么是普通话 汉语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普通话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汉语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语言之一,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革新,使推广普通话的紧迫性日益突出。 普通话的规范指的是现代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的规范。 汉语方言复杂,有七大方言区,即:北方方言区、吴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客家方言区、闽方言区和粤方言区。 3、普通话语音特点 普通话语音特点是简单、清楚、表达力强。主要表现在:音系比较简单,音节结构形式较少;音节中元音占优势,听觉感觉清脆、响亮;声调系统比较简单;音节之间区分鲜明,具有节奏感;词汇多为双音节。

4、语音的物理、生理及心理基础 语音也是一种声音,因此它具有声音的物理属性。可以通过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 四要素进行分析。 语音是人类通过发音器官振动与调节发出的。 江西·宜春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19级教学档案罗霄 1 语音的产生和接收理解的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5、语音基本概念 音节:用听觉可以区分的语音结构基本单位。音素:语音的最小单位。 声母:把一个汉语音节起头的辅音叫做声母。普通话有21个辅音声母。韵母:把汉 语音节中声母以后的部分叫韵母。普通话中有39个韵母。声调:汉语音节所固有的,可 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和升降。 语流音变:在语流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音素的影响,一些音节中的声母、韵母、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称之为语流音变。 汉语拼音方案:一个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语音的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 母表、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 第二单元声母 1、什么是声母 它指的是一个汉语音节起头的辅音。我们把没有辅音声母的音节叫零声母音节,把没 有辅音声母叫零声母。 2、声母的分类 普通话声母按发音部位可分为七类: (1)双唇阻:b 、p 、m (2)唇齿阻:f (3)舌尖前阻:z、c 、s (4)舌尖中阻:d 、t 、n 、l (5)舌尖后阻:zh 、ch 、sh 、r (6)舌面阻:j 、q 、x (7)舌根阻:g 、k 、h 普通话声母按发音方法进行分类可分为五种: (1)塞音:b 、p 、d 、t 、g 、k (2)擦音:f 、h 、x 、s 、sh 、r (3)塞 擦音:j 、q 、zh 、ch 、z 、c (4)鼻音:m 、n (5)边音:l 3、声母练习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I》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I》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I 英文名称:Mandarin Pronunciation and Broadcasting V ocalization I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90学时 学分:6学分 适用对象: 播音与主持艺术本科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Ⅰ》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一年级开设的专业基 础课。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必修课。本课程通过讲授和有针对 性的训练,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熟练规范地运用普通话, 认识和理解播音发声理论知识,逐步掌握并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做到发音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达到艺术语言表达的要求,以适应播音主持创 作的需要。为他们进一步学好《播音创作基础》《文艺作品演播》等课程打下 坚实的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普通话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等。 This is a basic course for freshmen majoring in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Art. It is compulsory for all who wish to qualify as an announcer and TV anchor. Through lectures and targeted trainings, students can have command of mandarin pronunciation theories, use mandarin proficiently and correctly, and understand broadcasting vocalization theories. Besides, students would gradually master and practice the scientific vocalizing methods, pronounce in an accurate, clear, mellow, concentrated and fluent way to meet the request of artistic expression and satisfy the need of broadcasting and hosting creation. It also builds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ubsequent courses such as Broadcasting Creation Fundamentals and 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 Broadcasting. The course mainly covers the initial consonants, simple or compound vowels, tones, flows and phonetics changes, etc..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I》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也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旨在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训练,使学生包括掌握普通话语音的特点和性质、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普通话声调和语流音变、普通话音节结构和声韵拼合关系等基本理论,并通过练习克服方言问题和其他语音问题,达到语音的标准纯正,熟练规范地使用一定水平的普通话,为接下来的专业课程打好基础。同时通过播音主持相关稿件与节目训练,不仅训练学生基础性的处稿能力,也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培养

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提纲

第一单元 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250-253 发声的物理基础: 音高:指声音的高低,决定于声波的频率,频率高,声音就高,频率低,声音就低,(人耳听力10赫兹—24K赫兹)也与音域有关;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是由声波振幅大小决定的,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音长:指声音的长短,即声音的时值,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音色:也叫音质或音品,指声音的特色和本质,决定于声波的含量。250 不同音色产生的因素有:发声体的不同、发声方法的不同、共鸣器形状不同 发声的生理基础是:动力系统、声源系统、成音系统 动力系统:主要由肺、气管、胸廓以及膈肌、腹肌等器官和相关肌肉组成; 声源系统:主要指喉和声带; 成音系统:主要有喉腔、咽腔与鼻腔、胸腔。 自然音域:一般人的音域范围大约在一个半到两个八度之间 声源系统自如声区:在自然音域中,除去最高和最低的几个发得不自如的音之外,中间的一段叫做自如声区。258 播音发声的特点:是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音清晰圆润;声音变化幅度不大,但层次丰富,表情达意准确;接近口语用声,状态自如,声音流畅。257 播音发声中发音吐字的综合感觉是:声音像一条弹性的带子,下端从小腹拉出,垂直向上,至口咽腔,沿上腭中纵线前行,受口腔的节制,形成字音,字音好像被“吸着”而挂在硬腭前部,由上门齿处弹出,流动向前。259 第二单元 呼吸方法一般分为: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法 简述胸腹式合式呼吸法的呼吸原理:一是气压差原理、二是呼吸肌抗衡控制原理(具体262页) 胸腹式呼吸方法的要领:随着气流从口鼻同时吸入,两肋向两侧扩张,同时腰带感觉渐紧,以牵制膈肌与两肋使其不能回弹,随着气流的缓缓呼出,小腹逐渐放松,但最后仍要有控制的感觉,而膈肌和两肋在这种控制的感觉下,逐渐恢复自然状态。 换气的要领:换气时口鼻同时进气;进气应无声;两句话中换气应该在下句话的开头,避免憋气;进气量多少取决于表达的需要。

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完美版)

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 教案 课程名称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 授课对象播音主持专业 授课教师李静、段纳、薛天、娄艳阁、刘临春、李硕职称教授 教材版本吴弘毅《实用播音教程》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上篇普通话语音 第一单元普通话语音概说 教学目的要求: 明确普通话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动力,掌握学习普通话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教学重点: 1、明确普通话的内涵。 2、认识理论指导语言实践的重要性,克服生理、心理障碍, 改进学习普通话方法。 教学难点: 语音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教学内容: 《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是播音与主持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是培养合格的播音员主持人的必修课。 本课程通过讲授和有针对性的训练,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熟练规范地运用普通话,较系统地掌握播音发声学的理论知识,逐步掌握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适应播音主持创作的需要。 播音发声对声音的要求:准确、清晰、圆润、集中、流畅。 声音美的第一步,就是准确,在准确的基础上,再达到更好的层次。准确有两个含义: 一是字音正确无误,不读错字、白字。 二是发音方法、部位准确,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字调、语调更加符合普通话的标准规范。例如“女国音”问题、儿化、轻声问题,这需要我们系统地了解普通话的语音知识。

第一单元普通话语音概说 一、什么是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法定的通用的共同语。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一)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 语音方面: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去除北京音中的土音成分。北京话≠普通话 词汇方面: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以北方方言词汇为主,去除过于土俗的词语,适当吸收其他方言有用的词语。 语法方面: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是指典范的现 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用例。 在一个方言的基础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形成规范,成为标准语,是法定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和发展 汉语方言众多而复杂,有七大方言区。 北方方言区、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粤方言。 北方方言和闽方言内部比较复杂,均有次方言。与普通话最接近的是北方方言,其次为湘方言和赣方言。 方言与普通话、方言与方言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其次表现在词汇上,语法方面的差别较小。 (三)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 方言在共同语形成之前,是形成共同语的基础,在共同语形成之后,是共同语的分支或变体。 一个字音的错误很容易得到纠正,而由于方言语音系统问题而产生的错误不容易纠正,要下苦功夫。例如,n、l不分,h、f 不分(信阳地区),前后鼻音不分、平翘不分等等。要重视这个问题。掌握一定的方法。运用方言与共同语在语音上存在一定的对应规律。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 (共10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普通话》课程教学 大纲 2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普通话》是高等院校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本课程根据马克思主义语言学理论,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为依据,系统讲授普通话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及其它口语交际,为将来从事教学工作以及现代汉语的科学研究工作打好基础。同时,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把握应试要领,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测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即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和普通话语音训练两部分。 第一部分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汉语普通话语音系统有一个系统而完整的认识,掌握汉语拼音,能给汉字注音,能识读音节,会说普通话。 第二部分普通话语音训练的教学任务和目的是:把普通话的声、韵、调贯穿始终,把贵州方音的辨正贯穿始终,并且突出贵州方音的辨正。 本课程是一门在理论的指导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训练和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教学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示范和自我训练相结合、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以理论为指导,以训练为主导。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普通话概说 (一)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普通话的内涵;了解普通话与汉语方言的关系以及普通话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和工作重点;掌握普通话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 重点:什么是普通话;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为什么要推广普通话。 难点:普通话水平测试概要;怎样学好普通话。 第一节什么是普通话(课堂讲授) 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二、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三、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第二节汉语方言(课堂讲授) 一、什么是方言 二、方言形成的原因 三、方言与普通话的关系

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与播音发声教程

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与播音发声教程播音与主持是一种通过语音传递信息、引导观众的沟通方式。在广播、电视、网络直播等媒体中,播音与主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掌握 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以及掌握一定的播音发声技巧是非常必要的。本 文将介绍一些关于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以及播音发声的教程。 一、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 1.语音基础知识 语音是指人们通过声音来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语音具有四大要素,分别是音调、音量、语速和语气。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变化;音量是指声 音的大小;语速是指说话的快慢;语气是指语音所表达的情感和情绪。在 播音与主持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场合,灵活运用这些要素。 2.发音基础知识 发音是播音与主持的基本功之一、正确的发音能够使语音清晰、准确 地传达给听众。在发音方面,需要注意音节的划分,正确发音字母、音节、单词和句子。此外,还需要注意语音的抑扬顿挫、语势的起伏和停顿的适 度等。 3.腔调与语调 腔调是指地域性的语音特征,可以通过音调、声调和语音节奏表现出来。在播音与主持中,需要注意收听者的语言习惯与腔调特点,以便贴近 听众。 4.声音和嗓音的保养 1.基本姿势

第一步是保持良好的站姿或坐姿,挺胸收腹,使身体放松舒展,以便 呼吸顺畅。同时,保持胸肌的发声稳定性,以准确发出清晰的声音。 2.呼吸方法 深吸气是一种很好的呼吸方法,可以增加声音的质量和音量。先放松 肩膀和腹部,用鼻子缓慢而均匀地吸气,同时把气息往腹部引导,使腹部 充分膨胀。然后缓慢地将气息通过口腔排出,并保持持久且均匀的力度。 3.声音练习 通过一些声音练习来提升声音的质量和音域。比如,可以大声地说“啊”、“呵”、“哈”等发声练习。同时,也可以进行一些喉咙按摩和 颈部运动来增加声音的灵活性。 4.语音表达技巧 在播音与主持中,良好的语音表达技巧可以使语音更具有吸引力和感 染力。比如,注意语速的把控,避免过快或过慢的语速;注意语调的变化,使语音更生动活泼;注意停顿的运用,使语音更连贯流畅等。 总结起来,播音与主持语音基础知识包括语音基础知识、发音基础知识、腔调与语调以及声音和嗓音的保养。而在播音发声教程中,需要注意 基本姿势、呼吸方法、声音练习和语音表达技巧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通 过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和教程,可以提升自身在播音与主持领域的能力,使 语音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并更好地与观众进行沟通和交流。

《普通话》课程简介和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010020 课程名称:《普通话》 课程名称(英文):Mandarin 适用专业:本科院校各专业 学时:36 学分:2 教学层次:本科 课程简介:《普通话》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和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及有关规定,并 在重点讲授语音、朗读和说话等方面知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训练, 逐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从而使学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达到国 家规定的等级标准,为其今后从事教学及其他工作打下坚实的普通话 口语表达基础。 教材:《贵州省普通话培训测试指导用书》 参考书目: 1、《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国家语委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商务印书馆2003年。 2、《教师普通话口语训练》孙琳,西南师大音像出版社,2003年。 3、《现代汉语》增订三版,黄伯荣,廖序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考核方式:考查 成绩评定:《普通话》课是一门口语课,主要以口头训练为主,间以适当的书面作业。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查成绩70%,并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进行评定。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10020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学时数:36 学分数:2

执笔人:胡赤兵编写时间:2009年9月 修订时间:2012年9月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普通话》是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以现代汉语语音学和方言学为理论基础,以国家的语言文字政策法规为依据,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指导原则,教授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的基本语音知识,并重在进行普通话的语音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能力,使学生最终能熟练而准确地运用普通话以适应将来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需要。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普通话》旨在培养大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大学生普通话口语表达水平。它是一门在理论指导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课程教学,教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积极主动地宣传贯彻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政策;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基本知识和普通话声、韵、调、音变的发音要领;具备较强的方音辨正能力和自我训练能力;能用规范标准或比较规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朗读、说话、演讲及其它口语交际。同时,针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把握应试要领,使学生能顺利地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并达到相应的等级标准。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 绪论(总学时2) (一)教学要求 1、掌握普通话的概念 2、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等级标准 3、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内容及其评分标准 4、了解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程序及应试准备 5、了解学习和提高普通话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普通话的概念 2、普通话水平测试三级六等的要求及其对应的分数 3、普通话水平测试各项内容举例 (三)教学内容 第一节普通话水平测试概 述

实用播音教程普通话语音和播音发声 第六章语流音变

第六章语流音变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音变和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掌握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的范围或条件以及词的轻重格式。 【教学内容】:1、轻声 2、变调 3、儿化 4、语气词“啊”的音变 5、词的轻重格式 【知识点】:语流音变、普通话语流音变的主要类型、轻声的范围及作用、变调的类型及条件、儿化的范围及作用、“啊”的音变、词的轻重格式。 【重点】:轻声、变调、儿化、“啊”的音变、词的轻重格式 【难点】:普通话语流音变的范围或条件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示范 【课时】: 一、语流音变的定义、类型 语流中,连着读的音素、音节和声调,由于受邻近音、语速及声音高低强弱等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一些物理性质上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语流音变。 一般常见的语流音变有:同化、异化、增音、减音(弱化)、合音(脱落)、换位等现象。不相同的音在语流中相互影响变得发音相同或相似,这种音变称为同化作用。比如前一音节的末尾和后一音节的开头,最容易产生辅音的同化作用。和同化作用相对的是语音的异化作用。相同或相似的音在语流接近时,发音容易拗口,于是产生异化作用,变得发音不同和不相似。另外,语流中两个音之间增添一个音进去称为“增音”。北京话“这儿”说成“这和儿”。语流中某些应该有的音没有发出声音来称为“减音”。北京话“不知道”说快时“知”就可能说没了。另外两个音或两个音节在语流中合成一个音或一个音节称为“合音”。如“木头”“头”读轻音,韵母ou成[ o ]。还有两个音在语流中互换位置的现象,叫换位。如老北京话“言语”“yanyu”说成“yanyi”。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变调、语气词“啊”的变读、轻声、儿化、词的轻重音格式的变化。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普通话》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普通话教程 学时:15学时 适用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英语专业 开课部门:旅游系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本学期共计15学时的语言教学学习,提高学生的普通话能力。该课程的设计,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出发,注重普通话和方言的对比,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尤其强调语言实践,要求学员在课上和课外都说普通话。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获得真正使用普通话的感觉,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听说普通话的语感,全面提高学员普通话的听说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知识点:人类沟通方式的发展历史、普通话与汉语方言 教学要求:了解语言产生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了解普通话的基本特点及其 与汉语方言的区别。 第一章语音概说 知识点:语音的性质、基本概念;普通话语音的特点 教学要求:了解语音的重要作用;了解普通话的语音特点。 第二章基础发音(重点章) 知识点:声调、元音、辅音 教学要求:掌握发音的理论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练习巩固

第三章语流发音(难点章节) 知识点:变调、轻重音、啊的发音、儿化音 教学要求:掌握概念,加大练习力度 第四章语汇、语法辨证 知识点:普通话语方言的差异 教学要求:通过练习,既能自如说方言,又能准确地用普通话表达 第五章发声 知识点:发声、共鸣、吐字发音 教学要求:了解正确运用气息的好处,并能基本掌握有控制的胸腹联合呼吸方式;了解产生共鸣的器官,发声共鸣的方法,并能基本做到“三腔共鸣”。 第六章朗读 知识点:朗读技巧 教学要求:了解朗读技巧:停连、重音、情景再现、内在语等,提高阅读、朗诵的能力和水平。 第七章基础训练 第八章朗读演练 第九章词语演练 第十章普通话水平测试 以上四章为联系章节,这几章的授课主要以小课单独辅导的方式进行,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三、教学模式 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本课程始终按照普通话基本要求,进行针对性地训练;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大课教案

《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大课教案 第一章语音概说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语音的性质,准确理解和掌握语音单位的内容 【主要教学内容】:1、语音的性质 2、语音单位 【知识点】:语音的性质及相关概念,音素、音节、元音、辅音、音位等语音单位的概念,汉语拼音方案 【重点】:语音单位的内容、基本概念、音节的结构、普通话声韵拼合规律和音节的拼合规律 【难点】:音素、音位、音节结构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为主 【课时】: 一、语音 1、定义:语音是语言的物质材料,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 首先,语音是一种声音,如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因此它具有物理性质。 其次,语音不是一般的声音,有别于风声、雨声、铃声、琴声等,它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因此它还具有生理性质。 最后,语音不仅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还因是有一定意义的声音,这个“一定意义”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因此语音还具有社会性质。 语音的社会属性是使语音从根本上与一般声音区别开来的本质属性。2、语音的性质 1)语音的物理性质 大凡声音均具有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色四个要素,语音是声音的一种,当然也不例外。 A.音高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小的、细的、薄的、短的、紧的物体振动快,声音高,而大的、粗的、厚的、长的、松的物体振动慢,

声音就低。这就是为什么女人的声音高而男人的声音低的缘由,前者声带短而薄,后者声带长而厚。音高是汉语形成声调的基础。 B.音强 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幅度的大小,而振动的大小有取决于发音时用力的大小。用力大,振幅大,声音就强;用力小,振幅小,声音就弱。 音强是汉语形成轻声的基础。 C.音长 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久暂。振动时间持续久,声音就长,振动时间持续短,声音就短。音长是形成英语中长音、短音的基础,如eat(吃)就读作[i:t],it(它)就读作[it],前者为长音,后者为短音。 D.音色 音色指的是声音的特色,也可以说是声音的本质,所以又叫音质,也叫音品。 音色的不同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a.发音体不同。 发音体质料的不同会带来音色的不同。如钢琴的音色不同于口琴,是因为前者的发音体是钢丝弦,而后者的发音体为小簧片。不同的人发同一个音音色有别,那是因为两人的声带等发音体不同。 b 发音方法不同。 同样的发音体,若发音方法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如小提琴,用手指弹奏的音色同用弓演奏的音色就有区别。普通话辅音声母中b和p、d和t、g 和k、j和q等等的不同,均是因发音方法略有差异所致,b、d、g、j类发音时不送气,而p、t、k、q类发音时送气。 c发音时共鸣器形状不同。 同样的发音体,同样的发音方法,若共鸣器形状不同,也会造成音色的不同。如小提琴、二胡同是弦乐器,同是用弓演奏,但由于共鸣器形状不同,两者的音色不同,我们一听就能分辨出哪个是小提琴声,哪个是二胡声。普通话舌面

《语音与发声》课程标准

《语音与发声》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建议课时数:96 学分:8 适用专业:主持与播音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语言表达、节目策划与主持、节目编辑与制作 一、前言 1.课程的性质 语音与发声是五年制高职主持与播音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程,该门课程是播音专业学生专业学习的入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的发声方法,掌握普通话语音理论知识,熟练、规范地运用普通话,达到在话筒前和镜头前进行语言创作对语音、发声的基本要求,为主持与播音专业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2.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依据主持与播音专业教学大纲、整体学习要求而设置的,主持与播音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系统正确的吐字发声方法、普通话正确的语音,并在此基础上掌握语言表达、各类型节目主持等专业技能,从而适应未来职业需求。作为专业主干课程中的基础课程,该门课程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了学生的发声和语音的实训练习,旨在通过单字、词语、绕口令、诗歌、短文等系统的训练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良好专业基础。本课程分为发声和语音两大部分,在学生掌握呼吸、喉部控制、口腔控制、共鸣控制等发声技巧的基础上,练习掌握各声母、韵母的正确语音,掌握声调、语流音变技巧。发声部分学习约40课时,语音部分约216课时。教学效果评价采取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普通话、语音的基本概念;认识各发声器官、发声原理,掌握正确的吐字、发声方法;了解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声母、韵母、各声调、语流音变的正确语音。 2.能力目标:学会播音中正确的呼吸方式、喉部控制、共鸣控制、口腔控制方法;能够熟练、正确地对普通话各声母、韵母、声调、语流音变进行发音。 3.素质目标:养成良好的播音发声练声习惯,形成初步的播音主持素养。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1.学科性为主的课程

《播音》课程标准

《普通话与播音发声》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60 课程学分:4分 开设时间:第1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一、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 《普通话与播音发声》课程是我系主持与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传授普通话与发声的基本知识,进行讲、说活动中的能力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播音与主持能力,使学生基本上能用相应的语体表达不同体裁的稿件、不同形式的节目。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为学生毕业后从事企事业文化活动、电视台主持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主要由普通话语音和发声基础训练、绕口令训练、文学作品朗读、新闻稿件播报等部分构成。教学过程注重实用性,理论教授与学生实践训练相结合,典型案例鉴赏与实际训练相结合。本课程以理论讲授、课程实训、案例教学、互动教学、基于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掌握播音主持艺术的技巧、培养学生运用有声语言的能力。为了切实达成教学目标,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实操激情,培养实际播音与主持能力。总课时60学时,4学分。 2.设计思路 (1)按照“行业需求、岗位适用、技能为主”的原则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内容; (2)建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思路; (3)注重学生实用技能的评价,将普通话证书和主持人证书等相关认证考试有机地纳入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二、课程培养目标 (一)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播音主持的基本特征和要求,理解不同文体的语体特征及播音主持的语境。 2. 掌握普通话语音的发音要领,具备标准普通话语音能力;能够正确发声,正确 运用气息、共鸣等发声技巧,美化声音。

(二)社会能力目标 1.理解各类不同语境主持人的不同风格,能够熟练进行各类新闻稿件朗读与播报。 2.正确理解主持人综合素质与播音主持个性风格,理解主持人在不同语境中的语体特征,让学生了解主持人在什么场合应说什么话、该怎么说话,如何应用语言发挥最大的播音主持效果。 (三)素质目标 1.在播音主持过程中能够字正腔圆、声情并茂。 2.初步掌握电视纪录片解说的技能。 3.能够模拟电台、广播节目的播音与主持。 4.着重训练学生各类活动主持中的播音主持技能,为毕业后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普通话与播音发声》是我系主持与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与后续课程《语言表达》、《主持人综合训练》、《影视配音》等课程相衔接,为其打下了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本课程依据专业教学计划于第一学期开设,开设一学期,计划学时64学时。采取课堂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方式授课。具体内容及课时安排如下: 教学单元一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基本功基础教程1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基本功基础教程1

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基本功基础教程1 《教学大纲》 一、普通话语音 二、口腔肌肉群组学习与训练 三、不正确发声方式与纠正 四、站姿、表情、态度、眼神与发声的配合 五、吐字归音训练 六、用声与嗓音保护 七、气息学习与控制训练 八、共鸣学习与共鸣腔控制训练 九、声音弹性训练(包含简易朗诵技巧) 播音与主持专业知识博大精深,非一时一日而就,需要长久的学习、 锻炼与积累,望诸位秉承一丝不苟之态度,认真对待!!! 第一章普通话语音学习

B 双唇紧闭,气流经口腔破唇而出,但不是用力送气,如“玻””字开始的发音。 P 部位、方法同上,但要将气用力尽量送出。 m 鼻音。紧闭双唇,嗓子用力,气流经过鼻腔,由鼻孔透出。 /b、p、m/ 的练习: 双唇音在播音员的口中一般不会发生发音部位的错误。只是大部分人发这三个音时,唇显得无力; 有的播音员在播音时,咧嘴唇,影响了口腔开度,同时力量也会分散,其结果双唇的爆发力必然减弱,字音的清晰度下降; 声母/m/的发音力量不够,鼻音色彩就会加重,字音闷暗。有人发音时双唇抿起,影响了音准,延缓了发音动程,语句也不会流畅; 声母/p/的发音,气流太强,则会产生噪音,话筒传出“噗噗”的声音; 生活中这三个音不用太讲究,但是播音中要求字音准确,清晰响亮,必须加强这三个音的力度; 注意:唇部收紧,接触有力,小腹要有控制,气流集中,力量集中在双唇部,这样声音也就集中了; 还要注意:双唇后面带的圆唇韵母/o/,而不是/e/,有的播音员因为受了方音影响把广播—— guang bo 读成了 guang be ; 练习双唇音的办法很多,如何练习双唇打响;音节表中双唇声母和韵母相拼音节,还有变换四声的练习,两字词,绕口令等。 一、字的练习 b -- 巴、播、掰、杯、班、奔、帮、崩、编 P -- 趴、坡、拍、胚、潘、喷、乒、剖、批 m -- 妈、摸、埋、眉、瞒、闷、盲、蒙、面 二、词的练习 b(双唇不送气轻塞音)例如: 碧波bìbō壁报bìbào 奔波bēnbō 冰雹bīnɡbáo 报表bàobiǎo 褒贬bāobiǎn 辨别biànbié标本biāoběn p (双唇送气清塞音) 例如: 批评pīpínɡ乒乓pīnɡpānɡ偏旁piānpánɡ 琵琶pípá排炮páipào 澎湃pénɡpài 瓢泼piáopō评判pínɡpàn m (双唇浊鼻音) 例如: 面貌miànmào 美满měimǎn 麦苗màimiáo 埋没máimò盲目mánɡmù描摹miáomó 弥漫mímàn 明媚mínɡmèi 三、混合练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