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简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专业:会计二班姓名:徐蔚洁学号:12906215

从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历史来看,当时的中国完全有能力成为世界上的海上强国,从而使资本主义和近代科学技术首先在中华帝国建立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的确曾经选择了中国。但遗憾的是,中国却没有选择历史。为何郑和远航未能使中国称雄世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如何以此为鉴?

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并不是为了去称雄,在儒家文化影响下给出的官方原因是和友邦搞好关系,扬我国威,还有野史提出是为了寻找被朱棣赶跑的建文帝,那么不管出于哪种原因,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为了征服和扩张,所以未能称雄。其二:郑和下西洋未能真正的进行贸易,支出非常大,盈利相对于指出来说微不足道,七下西洋给明朝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明朝廷本就重农抑商,自认为地大物博,无所不有,再加上相对发达的自然经济能基本保持自给自足,对海外贸易需求不大,所以没有认识到海外贸易的重要性,影响未能扩大。其三:与统治者的统治思想有巨大的关系,怕由此引入外来文化影响其统治基础,顾不愿意与外国通商,所以长期闭关锁国,失去了领先世界的机会!另外明朝的海禁,倭寇之患在明初就有,明王朝短期的开放过国门,可是很快就实施海禁。郑和的航海其实对于中国的海上贸易是很有意义的,他一方面开拓了海路,扫清了大规模的海盗集团;同时还积累了更丰富的航海经验。另一方面,他还发展了与海外诸国的关系,为明朝的商旅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政治环境。可惜这些资源或者条件,明朝的商人们没有机会去享用。闭关锁国是明朝未能走向海洋的重要原因。还有就是,明朝的经济非常发达,内需旺盛,没有足够的经济动力推动明朝走向世界或者说狭义一点就是走向海洋。这是历史的原因,并不能全部归罪于明朝政府。理念也是不一样的,永乐皇帝发动政变把建文皇帝赶下台,很多时候觉得要创造出非常辉煌的景象来证明自己。比如万国来朝、郑和下西洋,不是去称雄争霸的。在这样的理念影响下,那时没有称雄世界。说两件事,一个是南洋(东南亚)有个汉族海盗,纵横各国,无能抗者。要是沙俄等国家,会把他招安,或任命他为当地总督,把那里变成殖民地。那个汉族海盗也愿意招安。但是,应南洋一些国家不断恳请,明朝发兵把他灭了。还有就是今天印尼有两个小国开战,郑和的先头船队不知道正好上岸,被杀几百人。可把那里两个小国吓坏了,准备了几艘装满黄金的船来请罪,明朝没有要他们的黄金,而是原谅了他们。那时和很多小国都向明朝朝拜,类似中国曾经的周王朝一样。很多国家也把明朝皇帝的册封当作金字招牌来执行,地位和身份都不一样,决定更正统一些。中国特色的“郑和下西洋”,则为谨遵皇命,宣扬国威,大把花钱,“俾天子声灵旁达于天外”,妆点朝贡队伍纷至沓来,威德遐被,四方宾服,“际天极地皆王臣”的盛世门面;纯属封闭性的钦差任务,基本上沿袭一些成熟的航路,既无发展经贸的明确意图,也没有长远的外交政治目标;如果郑和冒险去开拓新航线、探索新境界,是有违使命,不可想象的。因此即便“下西洋”再重复七次、七十次,即便早上一千年,即便真的到过欧洲、澳洲、美洲和南北极,除了劳民伤财,徒费国力,何尝能够富民强国、促进社会变革和发展。

“下西洋”不仅经济效益阕如,政治上也没有明确有效的建立长远外交关系目标。郑和航海停止后,海外诸国与中国的关系马上就疏远了,“外藩贡使多不至”。

“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其中的质疑词“算”字讲得好极了。很多人以为“郑和下西洋”是开放的标志,如果不停下来,中国最可能保持海上先进势头,早早进入资本主义,成为走在世界前列的强国;其实是个大误会!“郑和下西洋”和欧洲十五、六世纪走向海洋的热潮,是两类不同背景、不同意图、不同性质的航海事业。表面上可以比较高下,但内涵实质大相径庭,不可同日而语。

当时欧洲的航海热,因应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而起,在追逐商贸效果的利益驱动机制作用下,具有自由发展的创造性开拓功能,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

用经济学的语言来说,西欧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是发展海上贸易的根本推动力;目标在于寻求新的财源,满足国库和社会的需要,特别是为新兴资产阶级事业开辟广阔的活动场所。船队所消耗的财富,必然转嫁到人民的税收头上,中国本土经济包括最富饶的江南地区的发展被极其严酷的高税率所抑制;成为明朝政府和人民的沉重负担。由于国家支出过大,赋役征派繁重,有些地区农民揭竿造反了;如此大规模消耗性的郑和航海活动根本不可能无休无止地持续下去,注定要招来皇帝反悔和统治集团内部纷纷指责,无以为继,沦为绝响。

非同凡响的“郑和下西洋”,毕竟显示了中国人的高度智慧和能力;但无论从国家、民族,以至郑和本人和全体航海勇士们的命运看来,皆以沉痛不堪的历史性悲剧收场;如同一部华丽壮阔、凄美浪漫的史诗长卷,诉不尽神州中

华反人性、不长进的自作之孽大格局中任谁也躲不过去的沉沦厄运。在今后,我们要时刻以此为戒,不能自以为是,高看自己低看他人。

试比较中国封建时代科学与古希腊科学的异同

一、从特点方面进行分析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1)发展的延续性:在中国这块疆土上产生的古代科学技术,几千年来一直在延续地发展着,总的进程

未曾中断,受到外来的影响不多,在这方面与其他国家的古代科技文明不甚相同。古代埃及、两河流域、

古印度和古希腊,在奴隶社会都创造过辉煌的科技成就,但都在外族入侵或不明的原因下中断,未能在

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延续。古代阿拉伯则是在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科学技术。而古代中国的科学

技术发端于本国的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后,虽时缓时速,但一直在继续发展,直至近代西方科学技

术传入后才逐渐衰落。其延续发展的时间跨度之大,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

(2)与封建社会同兴衰: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产生于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约春秋战国

时期奠定基础,至秦汉时期形成体系,此后伴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而进步,在封建社会鼎盛期的宋

代出现了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峰。到明清以后,又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败,科学技术的许多学科和门类日渐

停滞。尤其是在欧洲崛起的近代科学技术面前,逐渐相形见绌。可见,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体部分是

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它的形成、发展以至衰落,是同封建社会的总进程休戚相关的。在这方面,恰与

欧洲中世纪封建社会几乎没有任何科学技术上的落后状况形成鲜明对照。

(3)注重实用,理论薄弱:古希腊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天文学,理论性较强,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这些正是古代中国科学所欠缺的。中国古代科学基本上都是实用性的。如农学,

大体上都是各种农业生产具体经验的记载,很少有理论的概括和总结。天文学基本上就是为制定历法服

务的,虽然天象观测上有许多成果,却极少探讨理论问题,更未深入研究宇宙结构模型。数学始终是以

计算见长,注重解释实际问题,理论性的研究相当的薄弱。医学是个例外,中医有较深厚的基础理论。

西方近代科技传入后,传统科学各学科逐步为其所取代,唯有医学依然保持着强大生命力,继续为人类

造福,这与它的理论性强不无关系。

古希腊科学的特点:

古希腊科学是哲学的一个方面,所以它一开始就有重视理论思维、重视理性探索的特征,具有朴素辩证

法的思想和物活论的色彩。由于毕达哥拉斯主义和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古希腊科学中含有特别重的数学

尤其几何学的成分。公理化和演绎推理的方法被运用到各门学科中去。在科学研究方法上,在希腊化时代

的阿基米德那里,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逻辑推理的方法、严格定量的数学方法都已趋成熟,实

验的方法也初露端倪。这些都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做好了准备。近代自然科学就是从古希腊自然科学

演进而生。

二、科学研究

(1)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目的。中国经验实用型科学技术模式具有极其鲜明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古希腊

逻辑数理型科学技术模式则具有“为科学而科学、以科学认识本身为目的”的非功利性色彩。

(2)关于科学研究的方向和范围。正由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模式具有极端的实用性特征,所以与人类生

活直接相关的学科得到了超常发展。但是在与人类生活看似关系不大的逻辑学和理论物理上则没有多少

成就,甚至可以说我国古代没有逻辑学。而古希腊科学家正是对这些看似与人类社会生活没有直接关系

的自然哲学、基础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和地理学付出了极大的热情。我国古代突出发展了技术应用的

方面,而古希腊则主要发展了科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方面。前者更多地考虑了“经世致用”,后者则更

多地考虑了回答世界“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

(3)关于科学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经验直观与抽象推理的对立:我国古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主要考

虑从经验和直观出发,强调“格物致知”。而古希腊则更重视事物的“理念”。 科学数学化上的对立:

在我国古代各学科门类的发展中,数学没有起基础性的作用,没有将数学引入数学以外的科学;而古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