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 计算题25分钟限时训练(三)

高三物理 计算题25分钟限时训练(三)
高三物理 计算题25分钟限时训练(三)

高三物理计算题25分钟限时训练三

1.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获得了圆满成功,我国航天员首次成功实施空间出舱活动、飞船首次成功实施释放小伴星的实验,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已知飞船在地球上空的圆轨道上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 .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求飞船在该圆轨道上运行时:(1)速度v 的大小.(2)速度v 与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

解:(1)用M 表示地球质量,m 表示飞船质量,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定律得 h R v m h R Mm

G +=+2

2)( 地球表面质量为m 0的物体,有g m R Mm G 020= 解得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h

R gR v +=2

(2)第一宇宙速度v 1满足mg R

v m =21 因此飞船在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与第一宇宙速度的比值h

R R v v +=1 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的电子从坐标原点O 处沿xOy 平面射入第一象限内,射入时的速度方向不同,但大小均为v 0.现在某一区域内加一方向向外且垂直于xOy 平面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若这些电子穿过磁场后都能垂直地射到与y 轴平行的荧光屏MN 上。求:(1)电子从y 轴穿过的范围;(2)荧光屏上光斑的长度;(3)所加磁场范围的最小面积。

解:(1)设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为R ,牛顿第二定律得:

电子从y 轴穿过的范围 (2)如图所示,初速度沿x 轴正方向的电子沿弧OA 运动到荧光屏MN 上的P 点,

初速度沿y 轴正方向的电子沿弧OC 运动到荧光屏MN 上的Q 点

由几何知识可得

(3)取与x 轴正方向成θ角的方向射入的电子为研究对象,

其射出磁场的点为E(x,y),因其射出后能垂直打到荧光屏MN 上,故有:

x=-Rsin θ y=R+Rcos θ 即x 2+(y-R)2=R 2

又因为电子沿x 轴正方向射入时,射出的边界点为A 点;

沿y 轴正方向射入时,射出的边界点为C 点,

故所加最小面积的磁场的边界是以(0,R)为圆心、R 为半径的圆的一部分,

如图中实线圆弧所围区域,所以磁场范围的最小面积为:

3.相距L =1.5m 的足够长金属导轨竖直放置,质量为m 1=1kg 的金属棒ab 和质量为m 2=0.27kg 的金属棒cd 均通过棒两端的套环水平地套在金属导轨上,如图(a )所示,虚线上方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虚线下方磁场方向竖直向下,两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ab

棒光滑,cd 棒与导轨间动摩擦因数为μ=0.75,两棒总电阻为1.8Ω,导轨电阻不计。ab 棒在方向竖直向上,大小按图(b )所示规律变化的外力F 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导轨匀加速运动,同时cd 棒也由静止释放。则:(1)求出磁感应强度B 的大小和ab 棒加速度大小;

(2)已知在2s 内外力F 做功26.8J ,求这一过程中两金属棒产生的总焦耳热;(3)求出cd 棒达到最大速度所需的时间t 0,并在图(c )中定性画出cd 棒所受摩擦力cd f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解:(1)经过时间t ,金属棒ab 的速率 v =at 此时,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 R

BLv R E I == 对金属棒ab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 m g m BIL F 11=--

由以上各式整理得: at R

L B g m a m F 2

211++= 在图线上取两点: t 1=0,F 1=11N ; t 2=2s ,F 2=14.6N 代入上式得:a =1m/s 2 B =1.2T

(2)在2s 末金属棒ab 的速率:v =at =2m/s 所发生的位移 m at S 2212==

由动能定律得 2112

1t F v m W gS m W =--安 又 Q =W 安 联立以上方程,解得Q =4.8J

(3)cd 棒先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当cd 棒所受重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时,速度达到最大;然后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最后停止运动。

当cd 棒速度达到最大时,对cd 棒有:mg =μF N 又 安F F N = BIL =安F 整理解得 BIL g m μ=2 对abcd 回路: R

BLv R E I m ==

解得 s m L B gR m v m /25.12.175.08

.11027.022222=????==?μ

v m =at 0 得 t 0=2s

f cd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c )所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