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1、如何建设美丽中国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提出的宏伟目标。12月8日,一场大雾笼罩了大半个中国,人们不得不面对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麻烦。经济发展虽然带来了物质的充裕,也引发了环境的污染和恶化。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关乎每个人的福祉,根治污染势在必行。

我认为,要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中国,首先必须端正认识。牢记人民是发展的推动者,是生产力的创造者,而只有还原天蓝、地绿、水清新这样的环境,让人民健康幸福生活,真正享受发展成果,人民才会真心实意的支持发展、支持改革,这样的发展才能长久,才有意义。

其次是强化责任。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小康,既有殷实富裕的生活,又有山清水秀的环境。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必须发挥污染治理的主导作用,真正将保护环境作为政府施政的主要内容,避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最后是加强引导。我们看到中央出台新的政绩考核办法,规定今后对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各类考核考察,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这就为打破过去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观打下了基础。但要真正让地方政府重潜绩轻显绩,打基础利长远,还需要科学测算,设定环保等社会事业所占比重,明确地方政府责任界限。同时,要进一步简政放权,放宽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建立服务型政府。果真如此,那么再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便指日可待了。

2、如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坏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常规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觉得要着重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形成全社会节能的好风尚。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加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抓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同时要形成全社会节能的良好风尚,人人树立从我做起,提高节能减排意识,使生态文明观念成为13亿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自觉行动。

第二,加快污染防治,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好转。加强环境保护,全面实施污染防治重点工程,积极推进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及城镇污水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等工作。总之,多方面来推进污染综合防治,使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好转。

第三,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要紧紧围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加快发展引导和实现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的技术、保护与利用各种自然资源的技术、可使生态环境质量加快改善的综合治理技术和绿色过程的技术、生态微生物工程、环境友好工业等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

第四,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我国环境法制建设起步较晚,还存在许多问题,要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国情,重新确立知道思想,按照防治与保护并重的方针,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确立生态文明地位。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完善现有环境法律体系,加快环境法制建设。

3、如何理解我国国家安全委员会设立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国家设立安全委员会,从国家层面上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进行国家安全战略的顶层设计,能够更加有效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确保人民和平劳动和安宁生活,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被打断、少受影响。

目前,中国正处在发展的极其关键时期,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背景下,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海上利益争端和矛盾日益凸显。从战略角度看待一些岛屿争端或地区局势,或许这是作为一个大国崛起所必须要经历阵痛。作为日益走向成熟的大国,面对重大危机处理,国家安全委员会可以更加有效整合各个部门的力量,更加有力地进行协调。这将有利于国家安全工作的整体规划,统一协调行动。

从战术的角度来看,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已经引起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嫉妒、疑虑。他们千方百计对中国进行遏制和防范。诸如搅乱地区局势,制造反华舆论,诋毁中国形象,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中国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协调和统筹外交、国防、内政治安、情报等各相关部门的安全事务,集采众家智慧之长、群策群力,确保国家安全与外交决策的正确性、战略性、主动性和长远性,确保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国家利益不受侵犯。

从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角度来说,非传统安全问题比传统安全问题具有更强的社会性、多样性、突发性和全球性。非传统安全威胁虽然看上去不像战争那样硝烟弥漫,但危害程度不亚于战争。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设立无疑将增强国家的风险防范与危机应对的综合能力,继而完善国家危机处理机制和安全体系,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总而言之,国家安全委员会可以说是协助国家相关部门制订长期国家政策的思想库,也是支撑国家安全与对外决策的中枢机构,也只有这样一个机构才能够担当全方位制定、协调和实施国家安全与对外决策的角色。

4、如何理解“棱镜”事件折射美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隐私

“棱镜”事件是对美国所谓“人权高于一切”的反讽。一方面,斯诺登是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观培养出来的向“普世价值”观的捍卫者挑战的斗士;另一方面,斯诺登是西方科

技文明培养出来的向科技文明的倡导者挑战的斗士。一句话,因为美国政府的言行不一,美国政府培养了向自己挑战的对手。斯诺登的揭露无情地撕破了美国所谓“民主、人权”的虚伪嘴脸,让我们看到了美国政府说一套做一套、言行不一的伪善,揭露了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本质。

自互联网诞生以来,世界各国都面临如何监管互联网的问题。由于互联网的大部分技术源自西方,其他国家对互联网的管理受到技术的制约。如何防止别国政府的监控和侵犯,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利益的大问题。一方面,必须积极参与国际互联网的建设,在国际互联网管理方面发出自己的声音;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走自主创新之路,开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加强互联网管理队伍的建设,从而真正确保自身互联网安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