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理论 中国国防

合集下载

军事理论2022知识点

军事理论2022知识点

军事理论2022知识点第一章中国国防第一节国防概述一、国防基本要素(一)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而进行的军事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的目的(捍卫国家主权,保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三)捍卫国家主权(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保卫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的安全。

(四)国防的手段军事(主要手段),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侵略扩张型,互助联盟型,中立型,防御自卫型(我国)。

二、我国国防历史(一)古代国防历史秦汉时期的征兵制、三国两晋南北薪对期的世兵制、隋唐时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时期的卫所兵役制。

《武经七书》又名《武学七书》,或简称《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司马法》、《六韬》、《尉缭子》、《三略》、《李卫公问对》。

(二)近代的国防中国近代五次对外战争及战后条约1840 年鸦片战争-中英《南京条约》1856 至1860 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一中英《天津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暖挥条约》1884 年至1885 年中法交战(中法战争中国战役胜利)一《中法新约》1895 年中日甲午战争一《马关条约》1900 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辛丑条约》三元里人民抗英是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武装反侵略斗争。

1971年6月美国公然违背《开罗宣言》将我国钓鱼岛划给日本中国古代国防建设:城池、长城、京杭运河、海防要塞。

(最有代表性的是长城和京杭运河)(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1)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2)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取得突破性的成就;(3)国防科技工业已形成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体系;(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出现可喜局面。

三、主要启示(一)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发展力量做后盾(二)国防的兴衰取决于国家政治的兴衰(三)巩固国防必须建设质量高、数量足的军队(四)武器装备的优劣是决定国防强弱的重要因素(五)只有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才能形成强大的国防(六)国防意识是国防赖以确立的精神根基第二节国防法规一、我国国防法规体系国防法规的特点:①阶级性②权威性③强制性④适用性⑤稳定性二、国防法规在国防建设中的作用(一)国防法规对国防建设的调整作用(二)国防法规对武装力量的调节作用(三)国防法规对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强化作用(四)国防法规是取得未来反侵略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是宪法和国防法规规定的基本任务三、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一)公民的国防义务履行兵役,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保护国防设备,保守国家军事机密,接受国防教育,支持和协助国防运动。

军事理论之第一课中国国防[整理版]

军事理论之第一课中国国防[整理版]

第一课中国国防国防概述一、国防要素二、国防历史三、主要启示一、国防要素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一)国防的主体(二)国防的目的(三)国防的手段(四)国防的对象(五)国防的基本类型(一)国防的主体(二)国防的目的(三)国防的手段1、军事:国防的主要手段。

它最具有威慑性、有效性、最后手段。

2、政治:与军事有关的政治活动。

3、经济:经济是基础,经济制度决定国防活动的性质。

4、外交:军事外交。

(四)国防的对象1、国防要防备和抵抗的是"侵略"。

2、国防应把"武装侵略"作为制止的对象。

(五)国防的基本类型1、侵略扩张型其最大的特点是把本国的所谓的安全建立在别国的屈服与痛苦之上,经常高叫本国的国防安全受到了"威胁",而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干涉他国内政,赤裸裸的对他国进行侵略、颠覆。

如美国、俄罗斯、英国、以色列等。

军事理论课*中国国防2、自卫防御型依靠本国国防力量防御别国的侵略,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尊严。

其宗旨是绝不要别国的一寸土地,不向别国派一兵一卒,但也绝不容许别国侵犯其一寸土地。

如中国、朝鲜、东南亚等国。

3、互助联盟型以联盟形式借助他国的力量进行防卫,以弥补自身力量的不足。

这种类型的国防也有侵略扩张型和防御自卫型两种。

有的联盟形式是以一个大国为主导地位,其余国家为从属地位;有的联盟形式是各国处于平等地位的伙伴关系,共同协商国防防卫大计。

如美国、英国、冰岛、俄罗斯等国家。

4、自主中立型这些国家基本奉行和平、中立和自主的国防政策。

有的是采取完全不设防的方式,在世界事务中实行中立态度;有的采取全民保卫的武装中立,使侵略者感到得不偿失,从而放弃对该国的侵略。

如瑞士、瑞典等国家。

二、国防简史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培育和锤炼了中华民族维护国家和民族统一,勇于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形成了习文尚武、文治武攻的优良传统。

军事理论知识点

军事理论知识点

军事理论第一章中国国防1.国防的含义: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器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2.国防的主体:国家。

国防的对象:侵略,武器颠覆。

国防的目的: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国防的手段:军事活动(主要手段),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 国防的类型:联盟型(韩日美一元化体系,北约多元化体系),自卫型(中国),中立型(瑞士瑞典),扩张型(美国)4. 国防的功能:威慑,实战,增值5. 我国国防历史启示:1)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2)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6.国防教育日:每年九月第三个星期六7. 公民的国防权利:1)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2)制止、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3)国防活动中经济损失取得补偿的权利公民的国防义务:1)兵役义务 2)接受国防教育义务 3)保护国防设施义务4)保守国防秘密义务 5)协助国防活动义务8“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①中国人民解放军:1)现役部队:陆海空和第二炮兵(周恩来命名1966)2)预备役部队②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③民兵9.国防动员的形式:1)武装力量动员2)国民经济动员 3)人民防空动员4)交通战备动员 5)国防教育10.中国七大军区:北京,沈阳,济南,南京,成都,兰州,广州第二章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与军队问题的理性认识1.我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哪些阶段:1)萌芽时期2)形成时期3)成熟时期2.《武经七书》主要指:(三六两法两子一对)三略,六韬,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尉缭子,李卫公问对。

3.《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观点:1)重战、慎战、备战。

2)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3)知其知彼,百战不殆。

4)先胜而后求战。

5)不战而屈人之兵。

4.《孙子兵法》有十三篇,约6000余字。

关于军事理论论文——论中国国防

关于军事理论论文——论中国国防

关于军事理论论文——论中国国防随着国家实力的日益壮大,中国的军事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如何更好地规划和完善国家的国防建设,保卫祖国的安全利益,是中国军事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文将围绕中国国防建设的现状和未来,探讨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军事理论问题。

一、列强军事建设的启示要掌握军事理论,必须从实践中获取经验,以往各个列强军事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对于中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方面,我们可以从美国的武器先进尽善尽美中学习先进制造技术,以及英国军事制度的完善来考虑完善军事部门的专业领导;而另一方面,则可以从俄国军事力量的集团化和韩国总参谋部对于军事信息化的关注中,学习他国的军事指挥体制和技术规划。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认识到,要成为真正强大的国家,不仅需要先进的武器和严密的军事制度,更需要团结一致的全国人民。

二、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国防体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对于军事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中国正在逐步打造一支高度信息化的军事部队。

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网络攻击和防御技术保证国家领土、主权和发展利益的安全;二是以信息化的手段完成对于各类军事行动的指挥、控制和监控。

在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国防体系建设,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

例如,尚需要建立相应的信息化标准,以确保各种信息系统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建立信息化标准,也能够提升信息保密能力。

高度机密信息需采取加密措施,只有标准化后才能更方便地进行管理和协作。

此外,还需要强化信息安全防范,确保不受到恶意程序的攻击和信息泄露的风险。

三、全民国防的实现全民国防是建设现代化国防体系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全民国防工作现状需要我们关注。

由于全民国防的普及和知识水平的不足,一些普通公民对军队的认识局限于披着军装的组织。

在这个背景下,普及军队的国防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

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国防建设,才能够提高人民的国防意识,将国家道义凝聚成为最坚实的战斗力。

军事理论-中国国防

军事理论-中国国防

一、单项选择题(分数:60分)1、2011年我国对《兵役法》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兵役法》规定我国公民合法服兵役的最低年龄限制是()。

A)16岁B)17岁C)18岁D)20岁试题答案:B2、朝鲜停战谈判的最后地点在哪?()A)平壤B)汉城C)板门店D)上甘岭试题答案:C3、国防的类型有扩张型、自卫型、中立型和()。

A)同盟型B)联盟型C)侵略型D)结盟型试题答案:B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颁布于()。

A)1998年B)1999年C)1997年D)1996年试题答案:C5、我国古代军队最早可以追溯到()朝时期。

A)夏B)商C)周D)秦试题答案:A6、()年,我国建立了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

A)1958年B)1960年C)1965年D)1966年试题答案:D7、我国义务兵服役期限为:()。

A)陆军、海军、空军都是2年B)陆军、海军3年,空军4年C)陆军3年,海军、空军4年D)陆军、空军3年,海军4年试题答案:A8、长城是()开始建造的。

A)夏朝B)商朝C)春秋战国时期D)秦朝试题答案:C9、国防教育的对象是()。

A)学生B)符合征兵条件的公民C)全体公民D)全体指战员试题答案:C10、“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地点在()。

A)皇姑屯B)长春C)旅顺D)沈阳试题答案:D11、在我国历史上,城池的建设最早始于()。

A)春秋B)夏朝C)商朝D)周朝试题答案:C1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活动空间的拓展,国家边界除传统的陆上边界、海上边界、空中边界外,()边界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

A)网络B)信息C)水下D)实力试题答案:B13、进行以()为核心的国防教育,正是提高民族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A)爱国主义B)集体主义C)勇于奉献D)民族精神试题答案:A14、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的重要内容。

A)德育B)素质教育C)智育D)国情教育试题答案:B15、自卫型国防的主要目的是()。

军事理论第1章_中国国防

军事理论第1章_中国国防

钓鱼岛撞船事件始末
9月7日 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与中国拖网渔船发生碰 撞。 据日本海上保安厅透露,海上保安厅接报后派出了另两艘巡逻船 “水城”和“波照间”。他们在现场反复发出停船命令并进行追踪。 下午1点前,6名日本海上保安官在日本领海之外的海域登上中国渔船, 使其停止航行。日本海上保安厅7日夜间决定,计划以涉嫌妨碍执行公 务为由,逮捕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同时还以涉嫌违反《渔业法》 (逃避登船检查)为由展开调查。 9月10日 冲绳县石垣简易法院批准拘留船长10天。 9月13日 日本海上保安厅释放14名中国船员 9月19日 日方宣布扣押中国渔船船长时间延长10天 9月24日 日本决定放还所扣押我国渔船船长
中的利益与尊严
•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
群岛行使主权管辖。中国对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
第一章 中国国防
(2)中俄关系特点:
A.中俄关系的三个层面:双边关系 (能源合作、联合军演)、地区合作、国 际战略协作。 B.中俄关系的性质:不结盟、不对抗、 不意识形态化;不针对第三国。 C.中俄关系的现实定位:战略协作伙 伴关系。
第一章 中国国防
2.西部、西南部邻邦
与我国西部、西南部接壤的邻国包括阿富汗、 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五个国家。 西部有着众多的伊斯兰教国家,其国内的不 稳定因素会影响到我国。 西南有与我们有领土纠纷的印度,这是个正 在崛起的大国,其对我国将形成政治、经济、军 事等方面的竞争。 1962年10月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
• 中国是亚洲诸国中邻国最多、地缘矛盾最多、最复杂的战 略主体,也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实现统一的大国。中国 14个邻国(俄、朝、蒙、哈、塔、吉、阿、巴、印、尼、 不、 缅、老、越) ,邻国众多,这是中国周边地缘环境 最突出的一个特点。 • 中国及其周边地区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经济社会发展最 不平衡的地区,又是世界各主要大国利益交汇之地,周边 国家一举一动都与我国安全存在千丝万缕之联系。同时, 周边强国大都拥有核武器或有此能力。利益复杂化是我国 周边地缘环境的另一个特点。 • 因此,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是未来中国外交和国际战略 的重点。

军事理论

军事理论

第一章中国国防一、国防概述(1)国防出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2)国防定义:国防是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3)国防要素:a.主体: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

b.对象: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

c.目的: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是中国国防的基本目的。

d.手段:国防的手段,是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4)国防历史a.古代:中国古代的国防,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大约经历了4000年。

b.近代: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是中国的近代历史时期。

c.民国时期:1911爆发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彻底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并没有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

(5)主要启示:a.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b.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c.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二、国防法规(1)国防法规的特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应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2)国防法规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动员法》(3)公民的国防义务和权利(义务、权利、义务和权利的关系)a.义务:兵役义务、接受国防教育的义务、保护国防设施的义务、保护国防秘密的义务、协助国防活动的义务b.权利:对国防建设提出建议的权利、制止和检举危害国防行为的权利、国防活动重经济损失补偿的权利c.国防义务和权利的关系:国防义务与国防权利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所谓的对立,是指两者各有不同的含义,有质的不同。

权利是主动的,义务是被动的;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所谓统一,是指两者同时产生、密切联系、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具有一致性。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注军事问题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并提出了军事斗争的客观规律。

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是建立一支强大的国防军队,以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在这一进程中,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指导着中国军事战略的制定。

根据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保持战略稳定和战略定力。

同时,根据中国国家特点和战略需求,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使中国能够根据自身利益确定军事战略的重点和方向,从而为国家防御和战略发展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其次,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关注军队建设的科学性和人民性。

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追求军队的科学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发展,确保军队保持强大的战斗力和作战能力。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强调军队建设要以科学技术为基础,注重军队的装备更新和军事科研的创新。

同时,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强调军队的人民性,要求军队在训练和行动中始终坚持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坚决维护人民的利益和权益。

此外,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指导原则和发展路径。

根据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指导,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军事发展道路,强调集中力量办大事,坚持国防和经济建设的统一,注重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化作战能力,提高军事力量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指导性原则融入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每一个环节,确保了建设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为中国军队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和理论支持。

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指导和引领,只有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研究和运用,中国国防现代化建设才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就。

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指导,使中国军队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声誉和尊重,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625万人 兵力: 常规军 3500人
48小时可动员50万人



瑞 士


瑞 士
四、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多种斗争的角逐 2、战争潜力的转化 3、综合国力的抗衡 4、质量建设的道路 5、威慑作用的功能
四、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多种斗争的角逐
政治斗争、经济斗争、 科技斗争、心理斗争、外交 谈判、军备控制等。
人力,经济力,自然 资源力,政治力,科技力, 精神力,国防力等组成。
民族凝聚力
灵魂
综合国力
基础
支柱
经济实力
国防实力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多种斗争的角逐 2、战争潜力的转化 3、综合国力的抗大的标志
随着科技的发展
已经打破的观念 —— “兵多必胜”
第 一 次 鸦 片 战 争 图
1840.6 — 1842.8
《南京条约》
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赔偿 2100 万 银元;
……
南京
香港
主权问题不 是一个可以讨 论的问题。
1997年中国 将收回香港。
1982 . 9 .24
1997 .7 .1
二、国防的目的(职能)
2、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国家领土是指在一国主权下的区域。 包括一国的陆地、水域及其上空和底土。 领土和国家一样都是历史的产物。是一 个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本条 件。保卫国家领土不受侵犯,必须不断 强化国防力量。
二、国防的目的(职能)
1、捍卫国家主权 2、保卫国家领土完整 3、维护国家安全 4、保障国家发展
二、国防的目的(职能)
1、捍卫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是指国家独立自主地处理自 己对内对外事务的最高权力,享有自主权、 平等权和自保权。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的 标志。因此,捍卫国家主权,始终是国防 的最主要的(第一位的)职能。
沈阳
北京



济南

南京

中 国
广州
我国的国防
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 则基础上,为了保卫国家 主权和安全以及领土完整 的自卫型国防。
北约(NATO)
— 政治军事组织
总人口8.199亿
军队475万
面积2397.98万平方公里



国 防
北 约
美国
一元体

日本
韩国

多元体 俄罗斯 乌克兰 哈萨克
面积:41300平方公里
2000’我国的兵员潜力
18 — 25周岁 150,000,000
男 性 公 民:
二 次 大 战 110,000,000
61 个参战国:
要把进攻中 国列为世界的一 大禁忌。你们打 中国,打进去就 出不来。
—— 蒙哥马利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多种斗争的角逐 2、战争潜力的转化 3、综合国力的抗衡
1.国防的主体
国 家 与 国 防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1.国防的主体
(1)有国才有防 (2)有国必有防
2.国防的对象
(1)侵略(武装侵略和非武装侵略) (2)武装颠覆
3.国防的目的
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4.国防的手段
军事活动,及与军事有 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 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我国领土总面积: 960+300=1260(万平方公里)
中国新型导弹驱逐舰
12海里领海 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二、国防的目的(职能)
3、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对国家生存与发展受到 威胁的状态的一种界定。
冷战以前——传统安全观 冷战以后——综合安全观
二、国防的目的(职能)
4、保障国家发展
为国家的发展提供稳定的内外 环境。
国 防 贫 弱 的 无 奈
(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多种斗争的角逐 2、战争潜力的转化 3、综合国力的抗衡 4、质量建设的道路 5、威慑作用的功能
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
—— 孙子
威慑 —— 和平时期国防的主要功能
全民旨兵 —— 瑞士
面积:41300平方公里 人口:625万人 兵力: 常规军 3500人 48小时可动员50万人
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了解国防 的基本要素、简史、法规,掌握我国国 防政策和国防建设的理论,明确国防动 员的意义,树立大国防观念,增强为国 防建设尽义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国防概述 第二节:我国国防简史 第三节:新中国国防建设 第四节:国防法规 第五节:我国武装力量
参考书目
1、2008年中国国防白皮书 2、跨世纪的国防建设教程,刘精松、王祖训 主编,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3、东方巨响:中国核武器实验纪实,彭继超 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5 4、发达国家战争动员制度,陈建民、李晓著, 时事出版社,2001
北约空袭南联盟示意图
显 示 能 力
施加压力
美军战俘
增 强 凝 聚 力
现代国防,是以军 事力量对抗为主,多种 斗争形式融为一体的综 合角逐。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1、多种斗争的角逐 2、战争潜力的转化
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自然资源, 人口数量与质量,地形气候,生产 能力、科技和文化水平,交通运输, 邮电通讯,军事力量,社会制度, 国家政策,国际关系,国家地位等。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一、 的含义
“国防”含义的四要素
▪ 一是主体要素,国防的主体是国家; ▪ 二是对象要素,对象是外敌侵略和武装颠覆; ▪ 三是目的要素,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的主
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 四是手段要素, 国防的手段是军事活动以及
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 育等方面的活动。
三、现代国防的类型
1、扩张型 实行霸权主义政策 2、自卫型 以防止外敌入侵为目的 3、联盟型 以结盟的形式联合他国进行防卫 4、中立型 坚持和平中立
美军六大战区




非 洲





美国在世界各地建有300多个军事基地
军事力量“前沿存在”,侵犯 他国主权和领土、干涉其内政
中国七大军区
兰州 成都
瑞士
600年无战争,成为最富的国家
俄罗斯拥有当今世界上独一无 二的、可以在半小时内摧毁美国 全境的军事实力和战争手段。
思考题
1.什么是国防,国防的四要素是什么? 2.国防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3.我国国防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4.现代国防的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