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水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电解水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电解水知识点总结

中考化学电解水知识点总结1. 电解水的原理和过程电解水是利用电流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H2O)在电流的作用下发生分解,产生氢气(H2)和氧气(O2),化学方程式为:2H2O → 2H2 + O2。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需要使用电解设备和电源,电解设备主要包括电解槽、电极和电解液。

通常情况下,电解水使用的电解液是盐溶液或酸碱溶液。

2. 电解水的条件电解水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够进行。

首先,需要有电源供应电流,通常可以使用直流电源或者电池;其次,需要有适当的电解设备和电解液;另外,还需要有适当的电极材料,通常可以使用铜电极或者铂电极等。

3. 电解水的影响因素电解水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电流强度、电极材料、电解液浓度和温度等。

电流强度是影响电解水速率的重要因素,通常情况下,电流强度越大,电解速率越快;电解液的浓度也会对电解水的速率产生影响,一般来说,浓度越高,电解速率越快;温度对电解水也有影响,一般来说,温度越高,电解速率越快。

4. 电解水的应用电解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现象,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首先,电解水可以用来制备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都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以用来制备水燃料电池、氢能源等;其次,电解水也可以用来制备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另外,电解水还可以用来制备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等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在工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5. 电解水的危害与防控虽然电解水在工业制备气体和化学物质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电解水也可能带来危害。

首先,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具有易燃性,如果不加以控制,可能发生爆炸事故;其次,电解液中的溶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在进行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综上所述,电解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现象,对于我们理解氢氧化学性质和水的电化学性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考化学中,考生需要对电解水的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包括电解水的原理和过程、条件、影响因素、应用和危害与防控等方面的内容。

化学电解水的知识点总结

化学电解水的知识点总结

化学电解水的知识点总结电解水是指将水溶液加入电解质,然后通电,通过电流的作用使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电离,并且氢气和氧气在电极上分别析出,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可以表示为:2H2O(l) → 2H2(g) + O2(g)这个过程可以通过电解池来进行,电解池由两个电极(阴极和阳极)和电解液组成。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电解质的种类、电流密度、温度等因素都会对反应过程产生影响。

下面将从电解水的基本原理、电解水的影响因素以及电解水的应用进行详细介绍。

电解水的基本原理电解水是一种电化学反应,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外加电流对净离子进行电解。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电场作用于水分子,使得水分子发生了电解,产生了氢离子和氢氧化根离子:2H2O(l) → 2H+(aq) + 2OH-(aq)然后,氢离子和氢氧化根离子在阳极和阴极上分别发生了还原和氧化反应,产生了氢气和氧气:2H+(aq) + 2e- → H2(g)4OH-(aq) → O2(g) + 2H2O(l) + 4e-这两个反应共同构成了水的电解反应,整个过程可以表示为:2H2O(l) → 2H2(g) + O2(g)电解水的反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电化学反应,也是很多其他电化学反应的基础。

通过电解水的反应,我们可以制备氢气和氧气,这些气体可以用于多种工业和实验室应用。

电解水的影响因素1. 电解质的种类电解水需要加入电解质,通常使用的电解质有盐、酸、碱等。

不同的电解质会对电解水的反应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强电解质会使电解反应更容易进行,而弱电解质则会使反应速度变慢。

此外,电解质的种类也会影响氢气和氧气的产量和纯度。

2. 电流密度电流密度是指单位电极表面积上的电流强度。

电流密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适当增加电流密度可以提高氢气和氧气的产量。

3. 温度温度对电解水的反应也有一定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提高氢气和氧气的产量。

电解水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电解水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电解水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施加电流,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以下的两个半反应来表示:2H2O(l) → 2H2(g) + O2(g) (氢气半反应)4OH-(aq) → 2H2O(l) + O2(g) + 4e- (氧气半反应)在这个方程式中,左边是反应物,右边是产物。

方程式中的“(l)”表示物质是液体状态,“(g)”表示物质是气体状态,“(aq)”表示物质是溶液状态,“e-”表示电子。

在氢气半反应中,两个水分子分解成两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气分子。

在氧气半反应中,氢氧根离子(OH-)失去4个电子,生成一个水分子和一个氧气分子。

整个电解水的过程可以看作是氢气半反应和氧气半反应同时进行的结果。

通过施加电流,电解质溶液中的正离子会向阴极移动,负离子会向阳极移动。

在阴极上,氢气半反应发生,氢离子(H+)被还原成氢气(H2)。

在阳极上,氧气半反应发生,水分子被氧离子(O2-)氧化成氧气(O2)。

电解水的过程还涉及到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移动。

正离子向阴极移动,负离子向阳极移动。

这个过程被称为电解质溶液的离子迁移。

在电解水中,常用的电解质是酸和碱。

酸性电解质会释放出氢离子,碱性电解质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

这些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移动使得电解水的反应发生。

电解水是一种重要的实验现象,在实际应用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制取氢气和氧气。

氢气和氧气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可以用于发电、燃料电池、氢燃料汽车等。

电解水还可以用于水处理和环境保护。

通过电解水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净化水质。

电解水还有一些其他的应用,例如电镀、电解析等。

在电镀过程中,电解水可以提供氢离子和氧离子,用于金属的电镀。

在电解析过程中,电解水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用于分析和检测。

总结一下,电解水是指在电解质溶液中施加电流,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两个半反应来表示,分别是氢气半反应和氧气半反应。

电解水是什么水电解水原理是什么

电解水是什么水电解水原理是什么

电解水是什么水电解水原理是什么
电解水简介
电解水依其电解方式分为隔膜式与无隔膜式,依其作用又可分为强电解水与弱电解水。

电解产出水分为两股,分别是酸性水与碱性水,各有不同的用途。

大致上可区分如下:1。

碱性离子水(pH=9~11):根据厂商之使用建议,主要为生饮、解宿醉、冲茶,咖啡、调酒、冲泡奶粉、煮饭、烹调用水、清洗蔬菜、植物浇灌等。

电解水原理
电解普遍采用直流电,即在反应体系一端连接正极,一端连接负极,通过外电路向反应体系输出电流(即提供能量)从而产生一系列独特的化学反应。

学化学应该知道的一点化学思想是:自然界中的化学反应总是会自发地向着反应体系总能量减小的方向进行,这是自然界的规律,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解释,有兴趣可以去了解一下热力学上的吉布斯自由能以及焓和熵的概念。

在这里还是以氢气和氧气的反应为例,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迅速生成水,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这是一个体系能量减小的反应,可以自发进行,反之,由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则是个体系总能量增加的反应,不可以自发进行,如果需要发生,则需要外加能量提供给整个反应体系,而电解,就可以通过向反应体系提供能量来促使这类本身不自发的反应发生。

以上就是一些电解水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解水概念

电解水概念

电解水概念一、电解水的概念电解水的原理是:用导线将两个不同金属的环连接起来,形成闭合回路。

当电流通过时,在闭合回路中形成磁场。

当闭合回路的磁场强度达到某一数值时,金属环A、 B便会被磁化,A环因磁性强烈增加而带正电, B环因磁性减弱而带负电,最终形成相互吸引的现象,即正负离子分别向金属环的阴、阳极移动,彼此结合而沉淀,再通过排水法收集,最后利用氯化钠溶液进行检验和纯化。

首先,我们需要掌握什么是电解?大家都知道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那么电解水又是什么意思呢?下面,就让我给大家讲一讲吧!水的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NaH=通电=2Na+2H2O,化学方程式表明,在通电的情况下,水可以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氢气和氧气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氢气的质量比氧气的质量多,所以氧气比氢气更轻,两者接触后,氢气能够轻松地跑出来,这就是电解的原理。

生活中的化学,是一门科学。

它涉及到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用途等内容。

从本质上来说,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旧的化学物质(或者叫做反应物)被破坏,新的化学物质(或者叫做生成物)被生成的过程。

化学知识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无论你将来想要干什么,都离不开它。

为了帮助你更好的学习化学,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赶快来看看吧!化学,它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无论你将来想要干什么,都离不开它。

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点,赶快来看看吧!在初中阶段,化学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制备和用途等,并运用化学原理对物质进行加工和转换,从而创造新物质,以及应用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过程。

学习化学的过程就是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

学习化学就是从一个一个小的物质组成开始的,再慢慢深入到其他的物质组成,最终就会了解物质世界的奥秘,了解物质与物质之间的规律。

学习化学是很有乐趣的。

当你学习化学时,你会感觉到在每一次试验里面,化学就像一个朋友,与你一起玩耍、探险,还会经常跟你开开玩笑。

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

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

电解水的原理和方法一、电解水是咋回事呢。

1.1 首先得知道,电解水啊,就像是给水分子来一场“大改造”。

水呢,是由氢和氧组成的,化学式是H₂O。

这电解水啊,就是利用电流把水给分解开,让它变成氢气和氧气。

这就好比把一对好伙伴硬生生地给拆开,有点“棒打鸳鸯”的感觉,不过这是为了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嘛。

1.2 从微观角度看呢,水分子就像一个个小家庭。

在没有通电的时候,它们安安稳稳地待着。

可是一旦通上电,就像是来了个“外力破坏者”。

这个电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水分子结构的锁,把氢原子和氧原子分开,让它们各自重新组合,氢原子们抱成团变成氢气,氧原子们也凑一块儿变成氧气。

二、电解水的方法有啥讲究。

2.1 电解水需要特殊的装置。

这装置就像一个小工厂,有正极和负极,就像工厂里不同的工作岗位。

我们把要电解的水放到这个装置里,就像把原材料送进工厂。

一般来说,这个装置得用能导电的材料做电极,常见的像石墨电极之类的。

这电极就像是小工厂里的工人,在电流的驱使下开始对水进行“加工”。

2.2 电源也很重要。

这电源就像是小工厂的动力源。

电压得合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要是电压太高,就像给这个小工厂开了个超大功率的发动机,容易出问题,可能会把电极或者装置给弄坏,这就叫“过犹不及”。

要是电压太低呢,就像动力不足,水分子分解得就很慢,效率低得像乌龟爬,那可不行。

2.3 水的纯度也有影响。

这就好比原材料的质量。

如果水里面杂质太多,就像原材料里面混进了很多“捣乱分子”。

这些杂质可能会在电解的时候产生一些其他的反应,干扰正常的电解过程。

所以啊,一般电解水的时候,要是能用纯度比较高的水,就像用质量上乘的原材料,那电解的效果就会好很多。

三、电解水的意义可不小。

3.1 在科学研究方面,电解水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研究物质组成和化学反应的大门。

通过电解水,科学家们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原子和分子之间的关系,就像侦探通过蛛丝马迹了解案件的真相一样。

这对整个化学学科的发展那可是相当重要的,是化学发展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

电解水方式

电解水方式

电解水方式电解水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方法,通过电流通过水溶液,使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的过程。

这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也是电化学领域的基础知识。

电解水的实验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电流通过水溶液,使水发生电解反应。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使用一个电解槽,将两个电极(一个是阴极,另一个是阳极)分别插入水中。

接下来,我们需要连接一个电源,将正极与阳极连接,负极与阴极连接。

当电流通过水溶液时,水分子会发生电解反应。

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H2O(l) → 2H2(g) + O2(g)根据这个反应方程式,我们可以看到,经过电解水后,水分子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其中,氢气会在阴极上生成,而氧气则会在阳极上生成。

这是因为在电解过程中,阴极会吸引带正电的离子,而阳极则会吸引带负电的离子。

在水分子中,氢离子是带正电的,因此会向阴极移动;而氧离子则是带负电的,因此会向阳极移动。

在电解水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一些现象。

首先,阴极上会出现气泡,这些气泡就是由于氢气的生成而产生的。

同时,阳极上也会出现气泡,这些气泡则是由于氧气的生成而产生的。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实验现象来判断电解水的进行情况,比如电解槽中的水会发生颜色变化,这是因为水中的溶解物会与电流发生反应而产生新的物质。

电解水的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的分解反应,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的现象和规律。

通过电解水实验,我们可以探索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方式以及电流对于化学物质的影响。

这对于我们理解电化学现象和应用电化学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实验研究,电解水在实际应用中也有一些重要的用途。

例如,电解水可以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的生产方法,通过电解水来制取氢气,可以用来作为燃料电池的燃料。

另外,电解水还可以用于金属电镀、电解污水处理、电解制氯等工业过程中。

电解水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法,通过电流通过水溶液,使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

这种实验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水的分解反应和电化学现象,还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电解水知识点

电解水知识点

电解水知识点1. 什么是电解水?电解水是指通过电解过程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

在电解水中,分子中的氢原子被还原为氢气,氧原子被氧化为氧气。

这个化学反应可以通过使用电解设备来实现,该设备通常由电解槽、电极和电源组成。

2. 电解水的原理电解水的原理基于电解质溶液的电离性。

当电解质溶液中添加了足够的离子,如盐或酸,水分子会形成带电离子。

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正极吸引阴离子,负极吸引阳离子。

这些离子在电极上吸收和释放电子,从而形成氢气和氧气。

3. 电解水的反应方程式水的电解反应方程式如下:2H2O(l) → 2H2(g) + O2(g)这个反应方程式显示了两个水分子分解成两个氢气分子和一个氧气分子。

4. 电解水的应用4.1 氢气生产电解水是生产氢气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电解水,可以从水中释放出氢气。

由于氢气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环境影响,电解水生产氢气被广泛用于燃料电池和其他氢能应用领域。

4.2 氧气生产电解水也可以用于生产氧气。

在某些工业过程中,需要纯净的氧气供应。

通过电解水可以高效地生产氧气。

4.3 金属电镀电解水还可以用于金属电镀。

在金属电镀过程中,金属离子从电解液中被还原到金属表面。

电解水可以作为电解液中的电解质,提供所需的离子。

4.4 水的分离和纯化电解水还可以用于水的分离和纯化。

通过电解水,可以将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并获得纯净的水。

5. 电解水的影响因素5.1 电解质浓度电解质浓度是影响电解水效果的重要因素。

较高的电解质浓度可以提供更多的离子,促进反应进行。

5.2 电流密度电流密度是电流通过单位面积的测量。

较高的电流密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但也可能增加能量消耗和反应的副产品。

5.3 电解槽的材料电解槽的材料选择也会影响电解水的效果。

一些材料可能会与电解产物发生反应或腐蚀,导致反应效率降低。

结论电解水是一种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反应。

通过电解水,可以生产氢气和氧气,用于燃料电池、金属电镀等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氢能是高密度、洁净、可再生的二次能源,发展氢能己成为缓解我国能源供应压力、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环境保护的能源战略之一。

目前,氢能大规模商业应用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高效地制备大量廉价的氢气。

由于制氢技术的多样性和整体发展的不均性,迫切需要开展与氢能系统评价相关的研究。

本文详细介绍了碱性电解水制氢、固体聚合物电解水制氢、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三种电解水制氢技术的特点、研究水平及应用现状等,并对其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光伏发电及太阳能光热发电领域应用的适宜性进行了分析评价。

关键词:制氢技术; 可再生能源发电。

1.引言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能源短缺以及化石能源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尖锐。

新能源资源潜力大,可持续利用,在满足能源需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在能源安全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下,技术相对成熟、具备规模化开发条件的风力发电、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飞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风力发电的产业规模和市场化程度逐年提高。

截至 2012 年底,我国新增风电装机 1404.9 万千瓦(吊装容量),我国累计风电装机量超过 7000 万千瓦。

由于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自身特点决定了风电是典型的随机性、间歇性电源。

其大规模并网发电对电网的安全稳定和运行调度等诸多方面均有很大影响。

特别是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的不断扩大,对电网的影响将更加显著,这已成为制约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化发展的严重障碍。

风电是目前装机规模最大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目前由于风电并网难题,全国风电场普遍存在弃风问题,其比例甚至可达 1/3。

如何充分利用这部分弃风电能成为我国各风力发电企业关注的重点。

电解水制氢是一种高效、清洁的制氢技术,其制氢工艺简单,产品纯度高,氢气、氧气纯度一般可达 99.9%,是最有潜力的大规模制氢技术。

特别是随着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日益增长,氢气将成为电能存储的理想载体。

通过将可再生能源发电经过电解水制氢技术,将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转化为氢能进行储存,并且根据实际需要,还可通过后续化工过程将氢能转化为甲烷、甲醇及其他液态燃料等。

目前我国氢气年产量已逾千万吨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工业规模的制氢方法主要包括甲烷蒸汽重整和电解水制氢,其中电解水制氢的产量约占世界氢气总产量 4%。

尽管甲烷蒸汽重整是目前最经济的制氢方法,但其在生产过程中不仅消耗大量化石燃料,而且产生大量二氧化碳。

电解水制氢工艺过程简单,产品纯度高,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能量来源,可现氢气的高效、清洁、大规模制备,该技术也可以用于CO2的减排和转化,具有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的电解水制氢方法主要有三种:碱性电解水制氢,固体聚合物电解水制氢,及高温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

碱性电解水制氢是目前非常成熟的制氢方法,目前为止,工业上大规模的电解水制氢基本上都是采用碱性电解制氢技术,该方法工艺过程简单,易于操作。

电解制氢的主要能耗为电能,每立方米氢气电耗约为4.5~5.5kWh,电费占整个电解制氢生产成本的 80%左右。

因此,电解水制氢技术特别适用于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能源载体。

2.电解水制氢原理水电解制氢是实现工业化廉价制备 H2的重要手段,可制得纯度为 99%~99.9%的产品。

每年我国在水电解制氢上的电能消耗达到(1.5×107)kW·h以上。

当电流从电极间通过时,在阴极上产生氢气,在阳极上产生氧气,水被电解掉。

水电解制氢设备中的核心部分是电解槽,电极材料又是电解槽的关键所在。

电极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水电解的槽电压高低及能耗大小,并直接影响成本。

提供电能使水分解制得氢气的效率一般在 75%~85%,其工艺过程简单,无污染,但电耗大,因此起应用收到一定的限制。

电解水反应是在电解槽中进行的,电解槽内充满电解质,用隔膜将电解槽分为阳极室和阴极室,各室内分别置有电极。

由于水的导电性很小,故用加入电解质的水溶液(浓度约为 15%)。

当在一定电压下电流从电极间通过时,则在阴极上产生氢气,在阳极上产生氧气,从而达到水的电解。

理论上来说,铂系金属是作为电解水电极的最理想金属,但实际中为了降低设备和生产成本,常采用镀镍的铁电极。

进行电解水时,电极反应式如下。

酸性溶液中,阴极反应:4H++4e=2H2ϕ0=0V阳极反应:2H2O=4H++O2+4e ϕ0=1.23V碱性溶液中,阴极反应:4H2O+4e=2H2+4OH-ϕ0=-0.828V阳极反应:4OH-=2H2O+O2+4e ϕ0=0.401V从上式可以看出,不论在酸性还是碱性溶液中,水电解的总反应都是如下。

2H2O=2H2+O2水的理论分解电压与 pH 值无关,因而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都可作为电解液。

但从电解槽结构及材料的选择方面来看,使用酸性容易出各种故障。

故现在工业上都采用碱性溶液。

水的理论分解电压与 pH 值无关,因而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都可作为电解液。

但从电解槽结构及材料的选择方面来看,使用酸性容易出各种故障。

故现在工业上都采用碱性溶液。

碱性水电解制氢是目前制备氢气比较常用而且也是发展比较成熟的方法。

该法对设备的要求不高,投资主要集中在设备;制得的氢纯度高,但效率不是很高。

其工艺过程也相对环保无污染,但是消耗大量电能,因此受到一定的限制。

工业上电解水的压力一般在 1.65~2.2V。

评价碱性水电解电极材料的优良与否,电极材料的使用寿命和水电解能耗是关键因素。

当电流密度不大时,主要影响因素是过电位;电流密度增大后,过电位和电阻电压将成为主要能耗的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工业电极应具有以下几点:(1)高表面积;(2)高导电性;(3)良好的电催化活性;(4)长期的机械和化学稳定性;(5)小气泡析出;(6)高选择性;(7)易得到和低费用;(8)安全性。

水电解制氢往往要求采用较大的电流密度(4000 A/m2以上),因此第 2 和第 4 点显得更加重要。

因为高导电性可以降低欧姆极化所引起的能量损失,高稳定性保证电极材料的长寿命。

而 1 和 3 则是降低析氢、析氧过电位的要求,也是评价电极性能的重要指标。

早期电解水制氢的阴极材料主要以 Pt、Pd 及其合金为主,这类金属合金虽然有很低的析氢过电位,但价格比较昂贵,无法大量推广。

因此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廉价的、具有低析氢过电位非贵金属合金。

目前大多数研究学者报道的各种非金属的活性合金,分为三种,具体如下。

(1)Raney 镍型。

这类合金主要由镍和锌或铝元素构成。

(2)镍基过度元素合金。

如 Ni-Mo、Ni-Mo-Fe、Ni-S 等。

这类合金在碱性介质中化学稳定性好、析氢反应活性高,因此对其研究最为广泛。

(3)其它过渡元素合金。

它们在碱性电解水制氢方面均显示出极高的电催化活性。

提高阴极析氢活性的方法如下(1)析氢阴极的表面修饰。

具体的可分为:a电镀、复合镀和化学镀法;b热分解法;c物理法。

各方法可以综合使用,这样往往能弥补单一方法所存在的缺点,带来更好的效果。

而先进的水电槽采用活性涂层阴极,但由于存在稳定性差等缺点。

这项技术还处于开发阶段。

(2)在阴极电解液中添加催化作用的物质。

此技术降低水电解能耗是国内外近年来开辟的降低析氢过电位的技术途径。

阳极材料必须具有优良的导电性、足够的电化学惰性、良好的机械稳定性、可加工性、高比表面积、高的电催化性活性、良好的导热性以及耐电解质的腐蚀性,此外还需考虑价格是否可以接受。

在选择用于水电解过程的阳极时,首先要考虑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质,即在指定条件下的电极反应速度、析氧反应的电流效率以及电极材料本身的耐碱性等。

目前阳极材料基本为一下几种。

(1)金属与合金材料。

除贵金属以外,以钴锆铌镍等金属具有较高的析氧催化活性。

其中以镍的应用最广。

镍在碱性介质中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价格也相对便宜,同时在金属元素中镍的析氧过电位不太高,并有相当高的析氧效率,所以镍被广泛用作为碱性水电解阳极材料。

合金电极中,有Ni-Fe, Ni-Co 及 Ni-Ir 合金等。

(2)贵金属氧化物。

贵金属氧化物中 RuO2、IrO2和 RhO2等都具有较好的析氧催化活性,在ABO2型金属氧化物电极中,如 PtCoO2有着较好的析氧催化活性。

但由于这些氧化物在碱性介质中耐腐蚀性较差,而且更适用于酸性介质,但最主要的是价格昂贵。

(3)Co3O4氧化物。

具有尖晶石结构的 Co3O4具有很好的电催化活性,Co3O4属于反尖晶石结构,是氧化亚钴和三氧化二钴的混合物。

(4)AB2O4型尖晶石型氧化物。

在 AB2O4氧化物中,NiCo2O4由于析氧活性高、在碱性介质中耐腐蚀以其成本相对廉价等优点,目前被认为是最具前景的碱性水电解演技材料。

(5)ABO3钙钛矿型氧化物。

钙钛矿型氧化物中 LaNiO3的研究最为广泛,LaNiO3是一种非化学计量的化合物,三价、二价镍离子和氧空穴共存,高密度的氧空穴使 LaNiO3具有导电性。

采用冻干真空热分解法和有机酸辅助法可以在相对低的温度下制备出有较高比表面的均相的钙钛矿型氧化物,大大提高了阳极材料的催化活性。

(6)复合镀层膜电极。

金属、氧化物粉末复合镀层电极主要是用来制备性能优异的电极材料。

提高阳极析氧活性的方法(1)降低阳极材料过电位:提高电解温度,增加电化学活性表面积,采用新型阳极电催化剂。

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将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2)析氧阳极的表面修饰。

利用金属氧化物或者其它物质制备电极活性涂层与阳极基体复合,可以提高电极析氧效率。

当氧气析出时,金属阳极表面将形成一定的氧化物层或者吸附氧层,而氧化物层的电化学稳定性及导电性等是影响氧气析出电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

除了氧化物活性层之外,还有阳极活性涂层的各种运用。

3.缓冲储能装置的提出风力发电受天气情况影响很大,电源输出的功率具有脉动性,不稳定性和不可预测性,通过分析, 需要配置一定容量的缓冲储能装置来确保对负载供电的持续性和可靠性。

蓄电池是风力发电系统的重要部件,它有能量密度大和价格低的优点,但却有寿命短,功率密度低,需定期维护和造成环境污染的缺点。

与蓄电池相反,超级电容器具有循环寿命长,功率密度高,充放电速度快和免维护等优点,而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缺点。

若把超级电容器与蓄电池混合应用于风力发电系统中,既能发挥蓄电池能量密度大和超级电容器功率密度大的优点,又能提升缓冲储能系统的性能和减少蓄电池充放电次数而延长蓄电池的寿命。

4.电解水4.1低过电位析氢,析氧电极材料传统电解制氢技术制氢效率低,能耗大的主要原因是电极超电势和电阻电压降的存在。

电极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水电解过程的能耗与成本。

Pt,Pd虽具有很低的析氢过电位,但是价格昂贵,因此开发具有低析氢过电位的非贵金属合金材料更有应用前景,如 Ni-Fe,Ni-Mo-Fe 和 NiS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