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里格地区低渗透砂岩气藏多波地震勘探技术及应用

合集下载

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新进展——第四章 多波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新进展——第四章   多波地震勘探


第三节 多波地震资料采集

多波地震资料采集比单一纵波采集要复杂的多。震
源设备、检波器、观测系统均要有特殊的要求。下面分
别简要概述。
• 一、采集设备
• ⑴首先要产生纵波、横波的震源设备。纵波震源设备 一般比较容易,横波的震源设备一般要产生剪切力,有 专门的产生横波的震源设备,设备笨重、昂贵、野外施 工困难。
(4-1)
• 式中λ为拉梅常数,μ为切变模量,vp为纵波速度。
地震勘探中多年来是利用纵波进行勘探,由于纵波的特点,只需用一个垂直
分量的检波器记录即可(见图4-1(a));另一种是介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
与波传播的方向相互垂直的横波,其传播速度vs= (μ/ρ)1/2
(4-2)
式中,vs横波速度。有两种横波,一种是在射线平面以内传播的SH横波,一
• 二、地震各向异性

多年来应用的地震勘探理论都是建立在各
向同性、均匀、完全弹性介质的假设基础上,
各相同性是指假设介质的弹性参数与波的传播
方向无关。实际上,介质的弹性参数与波的传
播方向有关,包括波传播的速度、振幅、偏振
特性等,具有这种性质的介质叫各项异性介质。
实际介质中存在着广泛的各项异性性质,油气
勘探和开发中也是如此。
1.各项异性分类
波的传播速度与与波的传播方向有关,
这叫速度各项异性。在各向异性介质中, 例如波沿着地层水平方向传播速度与沿 着地层垂直方向传播方向传播速度不同。 在地震勘探中,常见的各项异性介质可 简化为两种,一种是横向各相同性(简 称TI介质),它具有一个垂直对称轴, 在垂直于对称轴的平面内,介质是各向 同性的,见图4-3(a),例如周期性的保 护层就属于此类。另一种是方位各向异 性(简称为EDA介质)它是由平行的垂 直裂隙或定向的孔隙所引起的,具有水 平的无限次旋转轴的介质。见图4-3 (b),还有其它的复杂的各项异性介质, 见图4-3(c)、(d)。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地震转换波解释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地震转换波解释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地震转换波解释郭晓龙;欧阳永林;耿晶;许晶【期刊名称】《天然气地球科学》【年(卷),期】2005(16)5【摘要】钻井表明高能水道的分布是控制苏里格气田有效储层分布的最主要因素。

指出由于高能水道沉积的粗砂岩具有较高的横波速度,且与泥岩的横波速度差较大,使得转换波剖面出现较强的反射振幅,故利用转换波资料可以很好地刻画高能水道的分布,这是在苏里格气田利用多波多分量解释气层最为重要的基础。

利用模型证明含气砂岩和泥岩的转换波反射系数是致密砂岩和泥岩反射系数的4倍左右,同时还证明在苏里格地区纵波和转换波具有180°的相位差,认为在解释时应把转换波剖面相位调整到和纵波剖面一致,这样解释的结果与井的吻合度较高。

【总页数】4页(P650-653)【关键词】转换波;转换波反射系数;转换波剖面;转换波解释【作者】郭晓龙;欧阳永林;耿晶;许晶【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华北油田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4【相关文献】1.大型致密砂岩气田气水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区为例 [J], 孟德伟;贾爱林;冀光;何东博2.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二维多波地震技术 [J], 史松群;赵玉华;程思检;辛可峰;邹新宁3.大型致密砂岩气田有效开发与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策——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例 [J], 冀光;贾爱林;孟德伟;郭智;王国亭;程立华;赵昕4.苏里格气田多波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及应用效果 [J], 郭亚斌;肖文霞;蒋加钰5.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高精度全数字开发地震技术 [J], 潘玉;崔晓杰;史松群;张盟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南部致密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对成藏的制约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南部致密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对成藏的制约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南部致密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及对成藏的制约崔明明;李进步;李莹;李义军【期刊名称】《地质学报》【年(卷),期】2024(98)1【摘要】致密砂岩气藏是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其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影响了致密气成藏和甜点区优选,进而制约了气田高效开发。

为进一步揭示储层非均质性成因及对致密气成藏的影响,选取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西南部山1段和盒8段致密储层为例,通过岩芯观察、扫描电镜、薄片鉴定、生产和测井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储层非均质特征,探讨沉积作用和微观孔隙演化对非均质性和成藏的影响。

结果表明,储层非均质性多表现为层内粒度的垂向韵律性、夹层的不均匀分布、渗透率的平面分布差异等;储层非均质性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共同影响,沉积作用控制了水动力条件、砂体展布、厚度和砂体构型,储层微观非均质性受岩矿组构和孔隙演化影响;不同厚度和构型的复合砂体,多样的矿物组分、孔隙结构,致密气的选择性充注,共同造成了苏里格地区致密储层的非均质性及含气性差异。

复合砂体的高孔渗部位是致密气开采的甜点区,但是在优选有利区时不应只关注这些厚层的高孔渗砂体,也应关注规模小、非均质性稍强的透镜状砂体,需要充分考虑到储层非均质性对致密气成藏的影响。

【总页数】17页(P214-230)【作者】崔明明;李进步;李莹;李义军【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以苏里格气田桃2区块为例2.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成岩作用及成岩相——以苏里格气田桃X区块为例3.致密砂岩气藏黏土矿物特征及其对储层性质的影响\r——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为例4.储层非均质性对低渗透气藏富集规律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X区盒8段为例5.苏里格气田苏49区块盒8下亚段致密储层非均质性特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岩溶风化壳气藏有利勘探区地震预测技术

岩溶风化壳气藏有利勘探区地震预测技术

苏里格气田位 于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中 北 部,南 邻 靖
边气田,行 政 区 属 内 蒙 古 自 治 区 鄂 尔 多 斯 市 乌 审
旗,区域构 造 处 于 伊 陕 斜 坡 西 北 部,南 北 长 196 公
里,东西宽 100km,研 究 区 苏 5 区 块 位 于 苏 里 格 气
田中区的毛乌素沙 漠 腹 地,三 维 地 震 勘 探 面 积 约 为
2 储层解释技术及方法
梳理前人 对 于 鄂 尔 多 斯 盆 地 风 化 壳 储 层 控 制
因素的认识
,再结合本区已 钻 井的 取 心 资 料、薄
[
5~8]
片鉴定资料及测井 解 释 成 果,确 定 研 究 区 油 气 富 集
的主控因素有以下 3 个:即 沉 积 作 用 是 形 成 储 层 的
先决条件,古 地 貌 决 定 了 岩 溶 发 育 程 度,微 幅 构 造
2
765.
5km (见图 1),地形起伏不大,但低降速带厚度
变化大,表层结构复杂,地表岩性多变。
苏里格气 田 奥 陶 系 马 家 沟 组 马 五 段 主 要 发 育
一套白云岩储层,上 覆 上 古 生 界 石 炭 - 二 叠 系 煤 系
地层,为下伏奥陶系 碳 酸 盐 岩 成 藏 提 供 了 丰 富 的 气
为储层厚度薄,非 均 值 性 强,主 控 因 素 复 杂,且 研 究
了天然气聚集的有 利 场 所,从 而 确 定 分 别 从 储 集 空
区地震 资 料 目 的 层 段 主 频 较 低,纵 向 分 辨 率 有 限
间预测、古地貌恢复、微幅构造分析 3 个方面开展研
(见图 2),储 层 预 测 难 度 非 常 大。 由 于 储 层 薄 且 小

地震岩石物理建模技术在迪北阿合组致密砂岩气中的应用

地震岩石物理建模技术在迪北阿合组致密砂岩气中的应用

地震岩石物理建模技术在迪北阿合组致密砂岩气中的应用陈强;彭盛强;赵光亮;皮学军;谭杨;王鑫【期刊名称】《物探化探计算技术》【年(卷),期】2024(46)3【摘要】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迪北地区侏罗系阿合组低孔低渗砂岩是迪北气田的主要储集层,石油地质条件优越,已有多口井的油气发现。

由于本区阿合组砂岩裂缝较发育,储层孔隙结构复杂,孔速关系不单一,常规的单一砂岩孔隙结构的Xu-White 岩石物理建模预测的横波精度较低。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了砂岩变孔隙结构的Xu-white岩石物理建模方法,首先基于微分有效介质模型,对砂岩孔隙宽长比进行了正演模拟,建立了模拟结果与孔隙度的拟合关系得到砂岩孔隙结构曲线;然后利用砂岩变孔隙结构Xu-White岩石物理模型对阿合组地层进行弹性曲线正演,对比单一砂岩孔隙结构的正演结果,其模型预测精度有所改善;最后基于建模后测井曲线和岩石物理解释图版对阿合组致密气层进行了识别,建模后气层的弹性响应特征更明显,泊松比明显小于0.18,体积模量小于3.0×10^(4) MPa,同时建立了阿合组地震岩石物理图版,考察不同“干”岩石骨架下,不同流体饱和度条件下地层弹性响应的变化规律,基本框定了气层的弹性响应窗口,这为后续的地震储层和流体定量预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总页数】9页(P315-323)【作者】陈强;彭盛强;赵光亮;皮学军;谭杨;王鑫【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地球物理所;北京奥意尔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13【相关文献】1.基于全方位OVT地震数据的各向异性裂缝预测技术在迪北致密砂岩研究中的应用2.地震岩石物理分析在致密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3.岩石物理建模技术在致密砂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北部H区块为例4.流体饱和致密砂岩的实验测量与岩石物理建模应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苏里格南部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苏里格南部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

苏里格南部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及勘探潜力韩会平;武春英;季海琨;陈鹏;秦百平【摘要】苏里格地区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在其北部和东部已发现大型气田,而苏里格南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却一直没有突破.通过化验分析样品数据,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苏里格南部地区生烃条件、储层物性、储盖组合配置、成藏输导介质和运移运聚等地质条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表明,苏里格南部地区上古生界具有有利的天然气成藏条件,发育良好的广覆式煤系烃源岩、大面积近北西向至南东向展布的带状砂体、广厚的区域盖层和直接盖层,在空间上构成了理想的生、储、盖组合;良好的输导介质和有效的天然气近距离运聚为天然气气藏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靖边—高桥、安边—吴起、定边—铁边城和盐池—姬塬地区为研究区有利的天然气勘探目标区.【期刊名称】《油气地质与采收率》【年(卷),期】2014(021)004【总页数】4页(P33-36)【关键词】天然气;成藏条件;勘探潜力;上古生界;苏里格南部地区【作者】韩会平;武春英;季海琨;陈鹏;秦百平【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18;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18;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西安710018;低渗透油气田勘探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2.3鄂尔多斯盆地为中国第2大多旋回沉积盆地,勘探面积为25×104km2,是一个由古生代地台和中新生代内陆坳陷叠合而成的克拉通盆地[1-5]。

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南部地区有效砂体预测

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南部地区有效砂体预测

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南部地区有效砂体预测
李明波
【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
【年(卷),期】2013(033)008
【摘要】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勘探开发的主力层位为下二叠统石盒子组8段和下二叠统山西组1段,为确定该区块总体低渗透背景下相对高渗透储集砂体的分布规律、优选出天然气相对富集区,在综合利用气藏勘探、开发过程中获得的地震、地质、测井、钻井以及开发动态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相控条件随机模拟方法建立了定量的储层地质模型(包括单砂体模型和物性参数模型,其中物性参数模型又包括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和含气饱和度模型),对该区块南部地区大面积低渗透、低丰度背景下有效储集砂体的展布规律及井间储层参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①该区块有效储层主要分布在中南部和西部,以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为主,其分布受沉积相控制明显,以河道砂为主的有效储层孔隙度明显高于其他岩性储层;
②相对高孔隙度、高渗透率储层在侧向上和纵向均被相对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储层所分隔,孔隙度、渗透率井间差异较大.
【总页数】5页(P20-24)
【作者】李明波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苏里格气田项目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以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为例 [J], 董建辉
2.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在苏里格气田开发中的应用--以苏10和苏53区块为例 [J],
3.苏里格气田苏53区块工厂化作业实践 [J], 刘乃震;柳明
4.苏里格气田压裂水平井裂缝参数优化——以苏53区块为例 [J], 叶成林
5.地应力在苏里格气田水平井方位设计中的应用——以苏53区块为例 [J], 叶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苏里格气田致密气的特征和成因

鄂尔多斯盆地古生代苏里格气田致密气的特征和成因
1.3.2 研究区范围
本论文主要研究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苏里格气田,该气田致密气探明地质储量5378×108m3,含气面积5715.9km2[1],近两年苏里格气田又建成了部分上、下古生界气藏合采的气井,气质中H2S含量可达199.28mg/m3,无阻流量可达122×104m3/d,是我国重要的致密气聚集区之一,同时也成为长庆油田致密气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内发育油、气、煤等大型矿产资源,是中国西北部地区重点勘探和开发的主要地区,该盆地是古生代华北地台西端残余的克拉通盆地[9],根据具体位置、现今构造形态和盆地构造演化史,可分为5个演化阶段,即前寒武纪拗拉原,早古生代古海,晚元古代沿海平原,中生代内陆盆地和新生代周缘断陷(图2)。
盆地上古生界为石炭系本溪组,太原组,上二叠系山西组,太原组,上石盒子组,二叠系组和石千峰组的过渡性和陆相相沉积。本溪组,太原组和山西组含煤地层为主要烃源岩,山西的河流三角洲砂岩和上石河子和石千峰组厚的湖相泥岩为区域盖层。苏里格,榆林,大牛地等大型气田已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发现。其中,苏里格气田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典型致密砂岩气层,其东南地区含气层位为下石盒子组的盒8段和山西组山1、山2段,主力产气层位为盒8段,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气田[9]。
上古生界苏里格气藏的砂岩储层(下二叠统山西组山1段和下石盒组盒8段)岩性致密,非均质性强,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骨架颗粒的溶蚀作用,是形成低孔、低渗储层的主要原因[4],盆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气藏含气面积大、资源总量大,但是丰度低、物性差,开发难度较大。其储层砂体多以透镜状、河道条带状或叠置形态不稳定发育,不同部位的物性具有差异性,加之烃源岩的分布、生排烃强度等在全区并不一致,导致气藏的含气特征十分复杂[7]。产层为二叠系石盒子组盒8段和山西组山1段,气层压力为27~32MPa,气层埋深在3200~3410m,压力系数一般在0.83~0.89。对苏6井区进行的试采和开发前期评价初步结果表明,气层厚度较薄,平均气层厚度为8~20m;气层连续性差,单个含气砂体规模小,一般长为1000~2500m,宽为100~250m;单井产能变化较大,产量为(30~1)×104m3/d,在试气和试采过程中,地层压力下降快,后期压力恢复慢,这严重制约了该区致密气的规模开发[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