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勘探新方法新技术

合集下载

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

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

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地质勘查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于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都具有关键意义。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地质勘查领域也不断涌现出各种新技术,并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为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准确的成果。

一、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1、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通过卫星、飞机等平台获取地表的电磁波信息,经过处理和分析,能够提供大面积、高精度的地质信息。

它可以快速识别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产分布等,为地质勘查提供宏观的指导。

例如,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地层的褶皱和断层,帮助勘查人员确定地质构造的特征和走向。

2、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发展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包括重力勘探、磁法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

这些技术通过测量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推断地下地质结构和矿产分布。

近年来,随着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地球物理勘探的精度和分辨率有了显著提高。

比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能够更清晰地呈现地下地质体的形态和空间分布,为矿产勘查和油气勘探提供了更准确的依据。

3、地质信息系统(GIS)的运用GIS 技术将地质数据进行数字化管理和分析,实现了多源地质数据的整合、可视化和空间分析。

勘查人员可以利用 GIS 软件对地质图、地形图、物化探数据等进行叠加分析,快速筛选出有利的勘查区域,并对勘查成果进行直观展示。

同时,GIS 还能够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与遥感技术结合,实现更高效的地质信息提取和分析。

4、无人机勘查技术的兴起无人机搭载高清相机、多光谱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快速获取勘查区域的高分辨率影像和数据。

相比传统的勘查方法,无人机勘查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灵活性强等优点。

它能够在复杂地形和危险区域进行勘查,为地质勘查提供了新的手段。

例如,在山区的地质勘查中,无人机可以轻松穿越峡谷和陡坡,获取难以到达区域的地质信息。

5、深部探测技术的突破随着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深部地质勘查成为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新进展——第四章 多波地震勘探

地震勘探方法与技术新进展——第四章   多波地震勘探


第三节 多波地震资料采集

多波地震资料采集比单一纵波采集要复杂的多。震
源设备、检波器、观测系统均要有特殊的要求。下面分
别简要概述。
• 一、采集设备
• ⑴首先要产生纵波、横波的震源设备。纵波震源设备 一般比较容易,横波的震源设备一般要产生剪切力,有 专门的产生横波的震源设备,设备笨重、昂贵、野外施 工困难。
(4-1)
• 式中λ为拉梅常数,μ为切变模量,vp为纵波速度。
地震勘探中多年来是利用纵波进行勘探,由于纵波的特点,只需用一个垂直
分量的检波器记录即可(见图4-1(a));另一种是介质中质点振动的方向
与波传播的方向相互垂直的横波,其传播速度vs= (μ/ρ)1/2
(4-2)
式中,vs横波速度。有两种横波,一种是在射线平面以内传播的SH横波,一
• 二、地震各向异性

多年来应用的地震勘探理论都是建立在各
向同性、均匀、完全弹性介质的假设基础上,
各相同性是指假设介质的弹性参数与波的传播
方向无关。实际上,介质的弹性参数与波的传
播方向有关,包括波传播的速度、振幅、偏振
特性等,具有这种性质的介质叫各项异性介质。
实际介质中存在着广泛的各项异性性质,油气
勘探和开发中也是如此。
1.各项异性分类
波的传播速度与与波的传播方向有关,
这叫速度各项异性。在各向异性介质中, 例如波沿着地层水平方向传播速度与沿 着地层垂直方向传播方向传播速度不同。 在地震勘探中,常见的各项异性介质可 简化为两种,一种是横向各相同性(简 称TI介质),它具有一个垂直对称轴, 在垂直于对称轴的平面内,介质是各向 同性的,见图4-3(a),例如周期性的保 护层就属于此类。另一种是方位各向异 性(简称为EDA介质)它是由平行的垂 直裂隙或定向的孔隙所引起的,具有水 平的无限次旋转轴的介质。见图4-3 (b),还有其它的复杂的各项异性介质, 见图4-3(c)、(d)。

地震勘探新方法

地震勘探新方法

地震勘探新方法地震勘探是一种通过研究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规律来探测地下地质构造的方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勘探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法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震勘探新方法:1. 三维地震勘探:三维地震勘探是一种基于二维地震勘探的技术,通过在地下布置多个检波器,可以获取地下的三维数据,能够更加准确地探测地下地质构造。

2. 折射波勘探:折射波勘探是一种利用折射波传播特性进行地震勘探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布置地震仪,可以接收折射波并分析其传播规律,从而确定地下地质构造。

3. 反射波勘探:反射波勘探是一种利用反射波传播特性进行地震勘探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布置地震仪,可以接收反射波并分析其传播规律,从而确定地下地质构造。

4. 共聚焦点源勘探:共聚焦点源勘探是一种利用共聚焦点源进行地震勘探的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布置多个震源,可以产生共聚焦点源,并接收和分析反射波和折射波的传播规律,从而确定地下地质构造。

5. 多分量地震勘探:多分量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多分量检波器进行地震勘探的方法。

通过在地下布置多个分量检波器,可以同时接收多个方向的地震波,从而更加准确地探测地下地质构造。

6. 宽频带地震勘探:宽频带地震勘探是一种利用宽频带地震仪进行地震勘探的方法。

通过使用宽频带地震仪,可以获取更宽频带的地震信号,从而更加准确地探测地下地质构造。

7. 井中地震勘探:井中地震勘探是一种将地震仪放置在钻孔中的地震勘探方法。

通过在钻孔中放置地震仪,可以获取更加准确的地震数据,从而更加准确地探测地下地质构造。

总之,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地震勘探领域也在不断创新,出现了许多新的方法和技术。

这些新方法和技术在提高探测精度、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现代石油勘探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通过人工代替人眼观测,利用各种电磁、声波、重力场、磁场等物理场和成像技术来获取地下信息。

随着勘探深度和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现有的勘探技术逐渐无法满足需求。

因此,高精度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变得愈发重要。

一、海底地震探测技术近年来,随着海洋石油资源勘探逐渐走向深海,海底地震探测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

传统的海底地震勘探技术由于受到水深和气候的影响,数据质量受到了很大限制。

而基于可控源技术的海底地震探测技术采用长时间的低频率震源,能够减小水深和气候的影响,实现了深海高精度地震数据的获取。

此外,还可以将海底地震探测技术与地震学中的共同中心成像技术相结合,提高数据的空间分辨率和精度。

二、天然地震监测技术天然地震监测可以获取到地下的一些物理场数据,使用这些数据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地质模型,有助于降低勘探风险。

近年来,用天然地震监测技术进行勘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天然地震数据的应用需要独特的处理技术,这些技术包括信号处理、数据拾取和成像技术等。

同时,天然地震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处理也需要使用大规模的计算机集群。

三、地震台站网络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地球物理勘探提供了较好的支持。

目前,世界范围内有大量的地震台站分布在不同的地区,构成了一个全球地震监测网络。

利用地震台站来获取地下物质信息,可以实现地震勘探的高精度成像。

地震台站网络技术还可以利用地震波在地球中传播的速度差异,重建地球内部的三维结构模型。

四、重磁电法勘探技术重磁电法勘探技术是常用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之一,它通过测量地表磁场、电场和重力场数据,来获取地下物质分布的信息。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重磁电法勘探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例如,在重磁电场数据处理过程中,在数据质量控制的基础上利用模型综合,进一步提高数据解释的可靠性。

同时,将重磁电法和高精度测量技术等结合,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三维成像。

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案例研究

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案例研究

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案例研究地质勘查是对地质情况进行调查和研究的重要工作,对于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领域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质勘查中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为地质工作带来了更高的效率和更准确的结果。

以下将通过一些具体的案例来探讨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实践。

一、无人机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在过去,地质勘查人员往往需要依靠徒步测量和人工观察来获取地质信息,这种方法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在一些复杂地形和危险区域难以实施。

近年来,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出现为地质勘查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例如,在某山区的矿产勘查项目中,勘查团队使用了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相机和多光谱传感器进行航拍。

无人机可以轻松穿越山区复杂的地形,快速获取大面积的地质影像。

通过对这些影像的处理和分析,地质学家能够清晰地识别出地层的分布、构造的特征以及可能存在的矿化带。

与传统的勘查方法相比,无人机遥感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势:一是大大提高了勘查效率,能够在短时间内覆盖较大的区域;二是获取的影像具有高分辨率和高精度,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地质细节;三是降低了勘查人员的工作风险,避免了在危险区域的作业。

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地球物理勘探是地质勘查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包括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和地震勘探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这些方法的精度和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以地震勘探为例,传统的二维地震勘探只能获取沿测线方向的地质信息,对于复杂地质构造的解析能力有限。

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全方位地获取地下地质体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对地质构造的成像精度。

在某油田的勘探中,采用了三维地震勘探技术。

通过在工区布置密集的观测点,采集大量的地震数据,并运用先进的处理和解释软件,成功地描绘出了地下油藏的分布和形态。

这为油田的开发提供了准确的地质依据,提高了油田的采收率。

此外,还有一些新型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正在不断涌现。

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分析

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分析

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与应用案例分析在当今社会,地质勘查工作对于资源开发、工程建设、环境保护等诸多领域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质勘查技术也在持续创新和发展,为地质工作带来了更高效、更精确的解决方案。

一、地质勘查中的技术创新(一)遥感技术的发展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非接触式手段获取地表信息的技术手段。

近年来,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等技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遥感图像的精度和获取效率。

高分辨率卫星能够提供厘米级甚至毫米级的影像,使得地质工作者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地质构造、地层分布等信息。

而无人机遥感则具有灵活性强、成本低、可快速获取数据等优点,适用于小范围、复杂地形的地质勘查。

(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的突破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包括重力勘探、磁力勘探、电法勘探、地震勘探等多种方法。

在技术创新方面,多参数、多分量的地球物理勘探仪器不断涌现,使得获取的地球物理数据更加丰富和准确。

例如,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能够构建地下地质结构的三维模型,为油气勘探、矿产勘查等提供了更直观、更全面的地质信息。

(三)地质信息系统(GIS)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GIS 技术将地质数据进行空间化管理和分析,实现了地质数据的可视化和综合分析。

结合大数据技术,能够对海量的地质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挖掘,发现潜在的地质规律和勘查目标。

通过建立地质数据库和数据仓库,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了地质勘查的效率和科学性。

(四)钻探技术的改进钻探是获取地下地质样品的直接手段。

新型的钻探技术如定向钻探、超深钻探等不断发展。

定向钻探可以按照预定的方向和轨迹进行钻进,提高了钻探的针对性和效率。

超深钻探则能够突破以往的钻探深度限制,获取深部地质信息,对于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和深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创新的应用案例分析(一)某金属矿勘查案例在某金属矿的勘查中,综合运用了遥感技术、地球物理勘探和地质钻探。

首先,通过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发现了疑似矿化蚀变带的分布范围。

地震勘探新技术发展及其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意义

地震勘探新技术发展及其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意义

地震勘探新技术发展及其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意义地震勘探是一种常用的地质勘探方法,通过测量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速度和特性,以揭示地下地层结构和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震勘探新技术的发展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一、地震勘探新技术发展概述1. 宏观技术发展:近年来,地震勘探技术在硬件装备、数据处理和解释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先进的地震仪器设备、高速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勘探精度和效率大幅提升。

2.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传统的地震勘探主要依赖二维地震数据,不能直观地表现地下地层的三维形态。

而三维地震勘探技术能够获取更全面、准确的地下地层信息,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更准确的地质模型。

3. 长偏移距地震勘探技术:长偏移距地震勘探技术能够提高地震波在地下的穿透深度和分辨率,对于深层地质结构和隐蔽薄层油气的探测能力更强,有助于开发深层油气资源。

4. 增强震源技术:增强震源技术通过提高地震波能量释放和频率带宽,能够在地下产生更强的反射能量,提高地震勘探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它在海上勘探中尤为重要,因为海洋环境下地震波会衰减得迅速,而增强震源技术能够弥补这一不足。

二、地震勘探新技术在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意义1. 提高勘探成功率:地震勘探新技术能够提供更准确、全面的地质信息,帮助勘探人员准确定位油气藏,提高勘探成功率。

通过对地震波的解释和处理,可以预测潜在的油气储量和产能,为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2. 降低勘探成本:地震勘探新技术能够更好地识别目标层位,避免不必要的钻探与开发,从而帮助节约勘探成本。

通过高精度的地震勘探数据,勘探人员可以更好地评估目标层位的地质特征,降低勘探风险。

3. 拓宽勘探范畴:传统的地震勘探方法对于复杂地质结构和深层油气的勘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地震勘探新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难题,拓宽油气勘探的范畴。

比如,在海底深水地区,增强震源技术能够提高地震勘探的效果,帮助勘探人员发现更多的深水油气资源。

地质资源勘探的新技术

地质资源勘探的新技术

地质资源勘探的新技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寻找和开发地质资源的意义也越来越重要。

地质资源勘探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技术,深入了解地下地质构造和矿产资源分布情况,以期找出富含矿产资源的地质构造。

而新技术的发展,为地质资源勘探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性。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地质资源勘探的新技术,以期为大家提供更多关于这个话题的了解。

一、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目前非常热门的勘探方法,它主要依靠高精度的地震探测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已经成为了地震勘探的主要手段之一。

它可以提高地震勘探的精度和有效性,大大缩短勘探时间,降低勘探成本。

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的重点在于获取更加准确的地质信息,并通过模型分析的手段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从而得到更加详尽的矿藏分布和配置情况。

这种技术的出现,必将改变勘探行业的发展走向。

二、地质雷达技术地质雷达技术是一种能够探测到地下结构的雷达技术。

它通过射频信号的反射,可以非常精确地确定地下地层、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

这种技术在勘探行业内应用非常广泛,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它可以针对土壤深度大于20米的地质构造进行高效的探测,精度高、可靠性好、速度快等优点,能够大大缩短勘探周期、提高勘探效率,对勘探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三、光学雷达技术光学雷达技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勘探技术,主要通过激光束的发射,对地下矿藏进行探测。

这种技术主要通过激光束的反射和衍射作用,来测量地下介质的密度和厚度。

通过建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可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地质构造分布以及地下矿藏排布。

这种技术的使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在寻找油气、煤炭的勘探、地下水资源的调查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四、磁波探测技术磁波探测技术是一种基于磁场变化的探测技术,主要用于地下水和矿产资源的勘探。

它通过磁场的变化对矿藏资源和地下水源进行探测。

这种技术可以大幅减少勘探的时间和成本,并且探测效果也非常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SP简介
随钻VSP测量(利用钻头噪声作震源)作为R-VSP技 术的一种,具有资料应用的实时性,可以对钻前 地层进行预测,在钻头尚未钻开地层之前进行标 志层识别、归位,确定层速度,对钻头周围及前 方目标成像,是钻前预测的有力工具。 尽管VSP技术有诸多优点,但占用井场时间长,经 费开支大,接收器组合级数少,叠加次数低,而 且处理流程不完善,三维VSP技术尚未成为常规的 勘探技术方法。进一步提高资料采集效率,降低 成本,开发新的资料处理解释技术,挖掘资料所 蕴涵的实用价值,是VSP技术常规化的基础和前提。
– 井间地震:井中激发、井中接收 – 四维地震:多次采集 – 多波多分量:纵波、横波激发。 – 山地地震: – 高分辨率采集 – 高密度采集
井间地震采集
井间地震记录
井间地震的应用
直接结果:
– 井间的速度分布 – 高分辨率的井间构造像
井间地震的应用
在稠油热采中的应用。监视蒸汽驱(火 驱)前沿,提高采收率。 储层连通性填图(RCM),可以测量和确 定储层的特征:
VSP简介
井区域附近构造及盐丘成像,需要逐步加大偏移 距,因而发展了变偏VSP成像技术。为了克服覆 盖区域上有一定角度限制的缺陷,发展了井周区 域全方位激发的三维VSP技术。三维VSP资料分 辨率高,可以对井眼附近区域地面地震无法成像 的小构造进行成像。三维VSP资料的各向异性信 息丰富,可以实现井周高分辨率三维成像,有利 于岩性特征研究和井位评价。因此,尽管成本比 较高,VSP技术还是成为不可缺少的勘探开发工 具。
–单个河道砂岩 –自然裂隙 –连通性和封堵 –估算垂直渗透性 –垂直裂隙
寻找未圈闭的气藏。 在工程地质中寻找裂隙。
井间地震分辨率
在地震和测井之间起桥梁作用的井间地震方法
– – – – – – – 预处理:解编、道编辑、振幅补偿、观测系统 去噪和静校正 反褶积 速度分析 动校正和叠加 剩余静校 偏移
解释
– 构造解释
地震勘探新方法
采集
– 常规:地面激发、地面接收,主频20-40Hz – VSP:地面激发、井中接收
零偏、非零偏、Walkway、三维
– – – – – – –
地震勘探新方法新技术
由地震勘探讲起
地震勘探
– 是通过人工方法在地面激发地震波,研究地震 波在地层中的传播情况,以查明地下的地质构 造,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勘探目的而服务的一 种物探法。
地震勘探的三个基本环节
– 采集 – 处理 – 解释
常规地震勘探
采集
– 地面激发,地面接收 – 主频20-40Hz
处理
VSP技术的优势
VSP 还可以比较准确地观测质点运动的方 向 , 利用 “ 空间偏振 ” 特性来研究地震波 的性质和地层的岩性。
VSP简介
VSP 是在地震测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80 年代前后 , 国外推广使用 VSP, 促进了 VSP 进入实用阶段 , 主要是零偏移距 VSP 和偏 移距 VSP 。此后出现一些新的观测方法 , 如多震 源、多方位和多偏移距 VSP, 三维 VSP , 时延 VSP 。利用三分量震源三分量 检波器记录 9 个分量的 VSP 旨在研究地 下介质各向异性。还有逆 VSP , 随钻 VSP 等等
VSP应用
识别地面地震记录上的多次波 ,研究多次 波产生的层位和传播的过程。 利用 VSP 改善地面地震记录反褶积的效果 , 提高分辨率。 识别地震反射层的地质层位。 研究井孔附近的地层构造细节。 研究井周围的地震岩性变化。 在开发中 , 利用 VSP 进行综合测井—地震 标定。
VSP应用
利用 VSP 中的纵波和横波得到地层岩性参 数 , 如纵波和横波振幅比、泊松比 , 用这些 参数在有利地区划分岩性和不同的岩相带 , 估算孔隙度 , 评价储层含油特性等。 用井内管波探测地层裂缝。 时延 VSP 直接用于油气开发。 三维 VSP 和各向异性 VSP 的研究成果有 可能近期在生产上使用。
VSP技术的优势
零偏移距 VSP 和偏移距 VSP 都可以接收 到上行波和下行波。若采用三分量检波器 接收信号 , 除了纵波( P 波 )之外 , 还 可接收到横波(SV 波和 SH 波 ) 。 VSP 是在井中观测、研究地质剖面的垂直 变化。同地面地震勘探相比较 , 它对 地震 波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的研究更直 接、更 灵敏。
偏移距VSP成像
VSP 与地面反 射的主要层位 是吻合的。 VSP 偏移剖面 的分辨率比较 高 , 能反映出地 层的细节
三维VSP成像
三维VSP解释
地震勘探新方法
采集
– 常规:地面激发、地面接,主频20-40Hz – VSP:地面激发、井中接收
零偏、非零偏、Walkway、三维、随钻VSP
井间地震:井中激发、井中接收 四维地震:多次采集 随钻VSP:钻头激发 多波多分量:纵波、横波激发。 山地地震: 高分辨率采集 高密度采集
VSP原理
VSP 方法是震源位 于地表激发,在井 中不同深度上观测 地震信号。在井附 近激发 , 井中接收 信号 , 称零偏移距 VSP。离井较远 的 距离激发 , 在井中 接收信号称偏移距 VSP.
VSP技术的优势
VSP 能够在靠近地层界面的井中观测, 可 记录到与介质有关的比较纯的地震子波放 形。地面地震记录的信号是地面激发地震 波传播到地下反射界面 , 再返回地表 , 两次 经过了表层。而 VSP 只一次经过表层 , 可 以减弱干扰。(分辨率高) VSP 可以接收到上行波和下行波 , 这些波 在界面附近可能出现突变 , 便于对地震波的 方向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多次波)
VSP简介
为了提高工作时效、降低施工成本,发展了三维 VSP与三维地震数据采集一体化技术。由于资料 来自同一个震源,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加大了资 料的可对比性,为三维VSP与三维地震数据处理 解释一体化奠定了基础。 为了满足不同的需要,发展了逆VSP ( R-VSP)技 术。逆VSP技术的特点是在井中激发,地面接收, 作业效率有很大的提高。井中激发,地面全方位 接收,扩大了井周附近区域的覆盖范围,增加了 信息量、提高了资料的应用价值,为VSP技术的 发展拓宽了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