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刚教授专著《神经语言学》评介
神经语言学

条件反射学说与 第一信息系统
石百慧 汉教141 2014191039
巴甫洛夫学说 :
俄国生理学家I.P.巴甫洛夫(Ivan Petrovich Pavlov,1849-1936)创立的研究高级神经活动的学 说。其核心思想是条件反射学说。巴甫洛夫把意识 和行为看作“反射”,即机体通过中枢神经系统, 对作用于感受器的外界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反应。 机体生来具有的、对保存生命具有根本意义的反射 称作无条件反射;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后天习得 的反射则称作条件反射。
二 大脑皮层四个语言区的名称
• 1 运动性语言中枢 • 2 听觉性语言中枢 • 3 视觉性语言中枢 • 4 视运动语言中枢
三 神经语言学的任务
• 1 言语生成的神经机制分析 • 2 言语理解的神经机制分析 • 3 言语交际的神经机制分析 • 4 语言掌握的神经机制分析 • 5 有关语言和言语的其它神经机制分析
区别:
第一信号系统是人类和动物共有的,而第 二信号系统则是皮层进化到人类阶段所特 有的产物,是人类大脑才能实现的条件反 射。
THANK YOU
LOREM IPSUM DOLOR
言语交际的神经机制
一 言语交际的基本原则
•1 满足交际的目的 •2 适应语言环境 •3 坚持不断创新 •4 注意语言规范
神经语言学的 研究方法
[4]
WHO
研究神经语言学的基本方法
发生学实验方法 病理学实验方法
[4]
HOW
研究神经语言学新方法
脑电图描记法
测试大脑半球言语功能的方法
正电子放射横断面层X射线 摄影法
[4]
HOW
20
研究神经语言学新方法
脑电图描记法
测试大脑半球言语功能的方法
言语产生模式的计算机模拟

言语产生模式的计算机模拟
崔刚;段军
【期刊名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3(000)0S1
【摘要】本文根据心理语言学关于言语产生理论的基本框架,介绍了计算心理语言学对语篇计划、句法编码以及词素调取等三个环节进行计算机模拟的代表性模式,包括语篇模型、灵活增量句法产生模型和扩展性激活网络模型。
【总页数】5页(P)
【作者】崔刚;段军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外语系;清华大学外语系;北京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8
【相关文献】
1.维-汉双语者在言语产生和言语理解过程中的语码切换研究
2.计算机模拟升降法试验随机序列产生与统计检验
3.低能高电荷态离子Uq+在金属Al(111)表面掠射产生沟道效应的计算机模拟
4.非均匀分布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计算机模拟研究中的应用
5.用计算机模拟交流电产生的规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认知神经科学、教育与语言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名家论坛General Serial No.1022019No.5认知神经科学、教育与语言教学1崔刚(1966-),男,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心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与外语教学崔刚1(清华大学外文系,北京100084)摘要: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人类活动的脑神经基础,它对于我们认识包括语言学习在内的人类学习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包括语言教学在内的教育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价值。
在本文中,笔者简要地介绍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结合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介绍与讨论认知神经科学在语言教学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认知神经科学;教育;语言教学1.引言认知神经科学是一门在上个世纪70年代诞生的、介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其研究目标在于揭示人类认知的生物学过程,尤其关注参与这一过程的脑神经机制,探究脑神经网络以及其中的神经回路是如何影响或者控制人类认知活动的。
学习是人类最为基本的认知活动,其根本的生物学基础就是脑及其神经机制。
因此,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对于我们从根本上认识包括语言学习在内的各种学习行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使得我们在认识学习本质的基础上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一直努力把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就成果应用于包括语言教学在内的教育领域之中,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本文中,笔者拟简要地介绍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结合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介绍与讨论认知神经科学在语言教学领域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2.认知神经科学与教育人脑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物质,它的重量只有1.6千克左右,平均占人类体重的2%左右,却消耗了人体20%左右的能量。
人脑无时无刻不在工作,即使是人在熟睡的时候,它也不会停止工作。
不包括人脑的其它部位,仅大脑中就包含有300亿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又相互结合构成了1000万亿个突触联结,如果从现在开始数这些联结的数量,按照每秒一次的速度,需要320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计算(Edelman ,2004:15-16)。
神经语言学研究综述

神经语言学研究综述1 引言神经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的一门新兴边缘性学科。
集语言学、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为一体,探索人类语言习得、生成、理解等一系列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
神经语言学主要是研究大脑对语言信息如何进行加工、提取、编码,进而从这一系列过程中探索出人类语言与大脑的关系。
神经语言学的研究将神经科学与语言学综合交叉进行研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充满活力的未来。
近二十年来,在转换生成理论的冲击下,关于语言的内部结构和研究理论开始层出不穷。
分化出了诸如人类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计算语言学等令人目不暇接的新分支,而神经语言学也是这些分支中的一种。
但从现实观察来看,人类大脑的活动本身是一种微观活动,而人类的语言交际行为却是一种宏观行为,所以近年来神经语言学研究就是从这个看似矛盾的角度出发来研究和探寻语言与支撑语言的神经载体之间的内在关系的。
2 神经语言学国内外研究现状2.1 国外神经语言学研究历史与现状国外对神经语言学的研究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最早对语言学的研究是对失语症的研究。
19世纪80年代,以布洛卡和威尼克为代表的两位神经科学家通过临床观察,分别发现了大脑左半球额下回后部的布洛卡区和大脑左上回颞上回后部的威尼克区对语言功能的影响。
进而研究出了两个部位的病变将会分别导致布洛卡失语和威尼克失语。
这一时期被称为神经语言学的萌芽时期。
19世纪90年代是神经语言学的独立时期。
这一时期对对失语症的研究开始有了比较系统的语言学理论的支撑。
这一时期的标志就是在失语症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语言学理论,即研究目的发生了变化,有了语言学的内容。
其中比较著名的神经语言学家包括索绪尔和雅克布逊。
其中,索绪尔为了探索失语症在语言习得中的生理基础,专门发表了《儿童语言、失语症和语音的普遍现象》。
雅克布逊为了把结构主义音位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儿童学习语言,以及语言在一定情况下遭受干扰以至丧失的规律。
专门发表了《儿童语言、失语症和语音的普遍现象》专著。
中国神经语言学的回顾与前瞻_梁丹丹

5当代语言学6第6卷2004年第2期139-153页,北京中国神经语言学的回顾与前瞻X梁丹丹 南京师范大学提要 神经语言学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心理学界和语言学界。
中国神经心理学界的研究起步较早,在汉语字词识别和失语症等研究上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他们的研究目的决定了他们从事的不可能是真正的神经语言学研究。
以汉语语料为特征的中国神经语言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形成,成果分两个方面,一是中文大脑词库研究,再是基于当代句法理论的神经语言学研究。
与语法理论相结合的中文大脑词库研究和基于当代句法理论的神经语言学研究促成了神经语言学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的初步形成。
今后我国神经语言学将在学科合作、研究队伍的培养、新方法的运用和研究领域、应用领域的拓宽等方面得到加强。
关键词 中国神经语言学回顾前瞻1.神经语言学的性质与方法1.1神经语言学的性质神经语言学研究语言与大脑的关系。
它的目标是探索人类语言习得和掌握、言语生成和理解时的神经基础和神经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解释、验证语言学的某些理论观点,促进语言学理论的建设,最终建立符合人的神经认知特点的语言学理论。
在语言学内部的分支学科中,神经语言学与心理语言学关系最为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前者其实脱胎于后者。
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神经语言学需要运用特有的方法和手段,探测与语言有关的神经机制,而心理语言学未必论及脑机制问题。
心理语言学的研究目标是研究人们语言习得和掌握、言语生成和理解时的心理机制,神经语言学则将心理机制推进到神经机制。
心理机制和神经机制是有联系的,因此,在心理学和神经学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二者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比如神经心理学就有着较长的研究历史,它使用神经心理学测验和神经检查的方法,研究脑损伤患者心理障碍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从而揭示心理活动的脑解剖学基础。
其中,研究语言障碍与脑损伤部位的关系即失语症的研究是神经心理学一个重要内容。
神经语言学家通常也认为是以失语症的研究为发端,因此神经心理学与神经语言学之间存在部分重叠领域。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母语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作者:江银菊来源:《陕西教育·教学》2007年第11期“整节课都非常出色,唯一不足之处在结尾时用中文做了总结。
”这是老师们观摩了一节英语课之后做出的评价。
在这英语课堂上,任课教师尽可能地使用了全英语来教学。
毋庸质疑,当今教学法提倡教师在45分钟内全部用英语进行授课,以此为学生创造“全英语”的课堂氛围。
本人在一次参加英语教材程培训的时候,有幸听了由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崔刚教授主讲的讲座—《语言学习理论的基本共识与英语教学》,对他提到的“母语在英语教学中起着很大的作用”观点非常赞同,在讲座中他提到,“由于当今教学法提倡教师在45分钟内全部用英语进行授课,因此大部分的英语老师在选择上观摩课的讲授内容的时候,尽量避免讲语法,都选一些听说内容来上,因为他们也深深知道,讲语法不用母语学生根本听不懂。
”那么,能不能借助母语来提高英语的教、学效率呢?(一) 理论上论证使用母语辅助英语教学的可行性本人在语言迁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法和实验法,得到以下结论:在英语课堂上,使用母语进行辅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将比单纯使用英语进行教学的效果好。
首先,母语的迁移作用中的正迁移将帮助学生轻松学得相关的外语知识。
而母语的负迁移,并不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犯错误的主要原因,并且由母语干扰造成的错误可以用母语和外语对比的方法解决。
其次,从母语思维对外语思维的影响这个角度来说,用母语辅助教学也不会对培养初学者的英语思维能力构成阻碍。
因为学生在初学外语时,用母语思维是不可避免的。
此时的母语思维有助于学生构建外语的知识体系,而用母语思维则可以使他们更好地吸收外语知识。
当然,随着外语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们的思维方式也将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因此,教师没有必要强迫学生在课堂上用外语进行思维。
第三,学生的学习特点也决定了其可行性。
一年级阶段的学生尚未系统地学习过英语,要想使他们对英语课的内容,特别是语法能理解透彻,教师至少要在英语解释的基础上,用汉语再解释一遍。
神经语言学的发展与回顾

2332019年17期总第457期ENGLISH ON CAMPUS神经语言学的发展与回顾文/张紫薇【摘要】神经语言学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分支之一,是一门集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心理学为一体的新兴边缘学科,主要探讨人类大脑与人类语言的习得,生成以及理解之间的相互关系。
神经语言学的发展经历了数个重要发展阶段才得以茁壮的成长。
布洛卡和雅克布逊为推动神经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较于西方语言学家对于神经语言学的探究,国内在此学科的发展上起步较晚。
直至20世纪90年代,神经语言学才在国内引起语言学家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神经语言学;边缘学科;国内发展;人类大脑;人类语言【Abstract】As a branch of modern linguistics, neurolinguistics is a newly-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which combines the neuroscience, cognitive science and psychology. The main focus is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between the human brain and the generation , understanding and acquisition of human language. The development of Neurolinguistics has experienced several important periods before it thrives . Broca and Jackobson has exerted major influence on its development.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linguistics, domestics linguistics started relatively slow in exploring neurolinguistics. Until the 90s of the 20th century, neurolinguistics has drawn wide attention of linguists at home.【Key words】neurolinguistics;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domestics development; human brain; human language 【作者简介】张紫薇,南京师范大学。
布洛卡氏失语症患者句子理解障碍的理论阐释

失语症研究专栏(主持人:崔刚)失语症的语言学研究是认知神经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为我们探讨语言和大脑之间的关系以及语言处理的心理过程提供可靠的依据,而且还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失语症的本质,从而为患者语言功能的康复提供理论基础。
本栏收入了三篇文章,崔刚的论文以布洛卡氏失语症患者的句子理解障碍为研究对象,对目前的各种理论阐释进行了全面的梳理与评价,并以此为基础从句子理解的过程及其所需认知资源的角度,尝试提出了一个综合性的理论阐释框架。
王海燕等人对一例失语患者进行了5个月的跟踪研究,集中分析了汉语中“着”“了”“过”“在”等四个时间标志词的恢复情况,并借此探讨了汉语中的时态问题。
虽然仅凭一个个案的研究我们很难得出具有颇具说服力的结论,但是该论文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充分体现了失语症研究对于语言学理论的反哺作用。
周统权等人的论文对原发性进行性失语症进行了介绍,由此读者可以对该类失语症的分类、语言特征及其康复治疗手段获得一个全面的认识。
本专栏应该是国内第一个有关失语症语言研究的专栏,具有特别的意义,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后续研究问世。
布洛卡氏失语症患者句子理解障碍的理论阐释崔 刚摘 要:布洛卡氏失语症患者的句子理解障碍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神经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各种理论假设来解释患者理解障碍产生的原因,但是它们都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
以句法学为基础的理论可以准确地确定患者的障碍,但是只能解释一部分现象;虽然从语言处理角度所提出的各种理论解释力较强,但是比较笼统和模糊,我们无法据此对患者的句子理解障碍作出准确的判断。
我们认为,目前各种理论之间并不存在根本性的冲突,它们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失语症患者的句子理解障碍进行了阐释。
从根本上来讲,句子理解的障碍来源于患者认知资源的问题,句子理解过程的具体问题是由认知处理障碍的严重程度差异所造成的。
因此,本文在全面梳理各种理论的基础上,从句子理解的过程及其所需认知资源的角度,尝试提出一个综合性的理论阐释框架,以期对布洛卡氏失语症患者的句子理解障碍作出更为全面、更加合理的理论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