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作品中美国梦的演绎过程给“中国梦”的启示

合集下载

美国华裔女作家文学作品中“美国梦”主题的演变——以作品《华女阿五》、《女勇士》、《喜福会》为例

美国华裔女作家文学作品中“美国梦”主题的演变——以作品《华女阿五》、《女勇士》、《喜福会》为例

美国华裔女作家文学作品中“美国梦”主题的演变——以作品《华女阿五》、《女勇士》、《喜福会》为例
黄洁
【期刊名称】《语文建设》
【年(卷),期】2012(0)08X
【摘要】本文选取美国华裔文学不同历史时期的三位代表作家黄玉雪、汤亭亭、谭恩美,结合她们所处的不同历史背景,分析其主要代表作中主人公各自追逐的"美国梦",力图阐述不同时代美国华裔女作家在其文学作品中诠释这一主题的变化,理清其发展脉络和成因。

【总页数】2页(P37-38)
【关键词】美国梦;美国华裔文学;美国文化
【作者】黄洁
【作者单位】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712.074
【相关文献】
1.美国华裔文学作品《女勇士》与《喜福会》主题比较 [J], 韦善贞;
2.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女权意识--以《女勇士》《喜福会》《典型的美国佬》《雪花秘扇》为例 [J], 胡严艳
3.美国华裔女性文学中的女权意识——以《女勇士》《喜福会》《典型的美国佬》
《雪花秘扇》为例 [J], 胡严艳
4.美国华裔女作家作品中的沉默主题探析——以《女勇士》和《灶神之妻》为例[J], 郭海霞
5.美国华裔文学中女性身份的建构——以《女勇士》和《喜福会》为例 [J], 张丽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梦的特色及其对大学生中国梦的启示

美国梦的特色及其对大学生中国梦的启示

美国梦的特色及其对大学生中国梦的启示作者:王继承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10期摘要:美国梦集中体现了美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美国梦的若干特色长期以来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美国梦在受众对象上既包括美国人民,还包括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成功激励憧憬美好未来的人民追求幸福,造就了无数属于美国这片热土才能成就的奇迹。

大学生中国梦方兴未艾,美国梦的若干特色对大学生中国梦圆梦有所启示。

关键词:美国梦;大学生;中国梦;圆梦;启示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0-0029-02引言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参观《复兴之路》展览首次阐明“中国梦”的深厚内涵,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1]中国梦自此响彻神州大地,大学生中国梦也由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北大举行的庆祝五四95周年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勉励全国各族大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大学生中国梦再次备受社会瞩目。

当前我国大学生正意气风发地实现伟大中国梦,但少数大学生也出现了“大学生中国梦疏离性”的特征。

“大学生中国梦疏离性”是指“在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某些大学生国家集体利益意识日益淡薄,与传统家国一体梦、集体主义观和群体社会关系渐行渐远,失去家国责任,疏离国家梦、民族梦、社会梦,却只为个人梦而努力”[2]。

美国梦历史悠久,借鉴美国梦的些许有益之处为实现大学生中国梦提供积极支持,对克服“大学生中国梦疏离性”,助推大学生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美国梦的主要特色美国梦的历史嬗变见证了一个大国崛起的奇迹,演绎了人类历史上的壮丽诗篇。

美国梦先于美国这个国家而存在,它的形成与美国一致,都是得益于移民文化。

美国梦“至少可以追溯到1620年102名英国清教徒乘…五月花‟号木帆船登上美洲新大陆的十年之后,温思罗普关于清教徒对…山巅之城‟即…希望之乡‟的寻找的布道文”[3]。

“美国梦”对“中国梦”的启示

“美国梦”对“中国梦”的启示
“ 美 国梦” 的 内 容 不 断 变 化 。在 过
广 义 和狭 义 两 个 方 面 来 理 解 。“ 广
义上 , ‘ 美 国梦 ’ 指 的是实现 民主 、
平等、 自 由的 国家 理 想 ; 从 狭 义 的 方 面 来 讲 ,它 指 的 是 个 人 通 过 自
我奋斗而拥有 财富 、 社会地 位 、 幸
梦” 与 强 国强 军 , “ 中 国梦 ” 与 党 的 建设 、 反 腐 败 等 。2 0 1 3 年3 月1 7日 习近 平 当 选 国家 主 席 后 在 第 十 二
去2 0 0多 年 的 时 间 里 , “ 美 国梦” 创
福的家庭生 活等。” 1 3 1 “ 美国梦” 的 核 心 意 义 指 的 是 每 个 人 无 论他 的
出身和 家境如何 ,通 过个人 的努
力 都有 可 能 获得 成功 。 我 们 能 够从 “ 美 国梦 ” 中 寻 求
到 的积极 因素至 少有 这样 两个 :
外 的 强 烈 关 注 ,也 进 而 成 为 关 注
度 非 常 高 的年 度 热 词 。
纪的英格 兰清教徒 、德 国的破 产
届全 国人 民代表大 会第一次 会议
上_ 义全 面 系 统 地 阐 述 了 “ 中 国 梦” 。从 此 , “ 中国梦 ” 引起 了国 内
造 了许多奇 迹 ,无数人靠 着这个
梦 想 的 支 撑 来 到 美 国 ,在 美 国扎
根 生 长 ,并 通 过 自己 的 勤 劳 努 力 创 造 了 富裕 的 生 活 。 无 论 是 1 8 世

百出, 但 目前 仍 然 是 最 有 影 响 力 的 梦 。” [ 1 1 而 当“ 中 国梦 ” 这 个 概念 被 广 泛 传 播 之 后 ,人 们 无 疑 就 会 联

在中美文学作品中对比“美国梦”与“中国梦”

在中美文学作品中对比“美国梦”与“中国梦”

在中美文学作品中对比“美国梦”与“中国梦”在中美文学作品中对比“美国梦”与“中国梦”一、“梦”的含义自18世纪以来,富有激情、饱含理想的美国人都坚信着,只要经过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也就是说人们依靠自己的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获得成功,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或他人的援助。

“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

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的“实力特征”;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

“中国梦”超越以个人成功为标准的“美国梦”,以个人成功与人们共同幸福为目标,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追求。

早日实现“中国梦”,意义深远。

二、“美国梦”为何破灭我们首先来探究“美国梦”是如何形成的。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美国梦”就是由于对财富的渴求和追逐而产生的。

康涅狄格州立大学历史学教授马修·沃肖尔指出:“对金钱的追求,是‘美国梦’中不变的成分”。

然而,“恰恰是对财富的过度追逐,使‘美国梦’也在变味,逐步丧失了对世界各地人们的吸引力。

”我们可以说早期的美国人还提倡“诚实和勤奋”来致富,可如今则是越来越热衷于寻求“快速致富”。

例如,现在美国人最推崇的致富方式是:去拉斯维加斯赌博或买彩票、与大企业打赔偿官司以及参加有奖电视竞赛节目。

通过成功解构“美国梦”的不朽之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我们再来分析,是什么原因使得盖茨比的梦想破灭呢?作者菲茨杰拉德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及“爵士乐时代”的创说人,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笔下的众多人物为人们剖析了以“财富梦”、“出人头地梦”、“爱情梦”为主体的美国梦在逐渐解体和崩溃。

以盖茨比为例,不管他怎样开晚会,更换名字和汽车,他还是来自社会下层的人物,不具备有权有势的家庭为他撑腰,他总是受到攻击和排斥。

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分析

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分析

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分析作者:张艳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09期摘要:“美国梦”指的是在美国一定的社会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具有普遍的吸引力的一种理想和追求。

开始是一种宗教的信念,后来发展成为美国人心中的一种理想。

在美国梦的影响下,人们认为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获得成功,可以步入到上流社会中。

在很多的美国作品中,也有美国梦的体现。

关键词:美国梦;美国文学作品;含义;体现[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9-0-01一、美国梦的起源以及含义美国梦的产生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在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之后,人们就开始在无限的土地上进行建设和发展,无限的土地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机会。

很多贫穷的欧洲农民到新大陆之后无需奋斗很久就可以有自己的土地,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西部的荒地也在召唤着人们去开垦,在大战结束之后,石油、金矿等资源的被发掘,使得人们看到了更多财富的希望,这些发达的机会接踵而至,让很多做着美国梦的人蜂拥而至,一度认为在这里可以获得成功,获得财富。

这些社会现象将美国打造成为一个丰富滋润的国度,美国梦形成的自然基础就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人们认为人人都是平等的,只要凭借自己的努力就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幸福和权利。

在很多移民的努力下,美国开始迅速发展,从而吸引了更多移民的进入和定居,这种循环作用使得美国梦得以更加迅猛的发展。

在当时的欧洲社会中,灰姑娘只是童话,而在美国就可以从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变成百万富翁,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人们认为只要抓住了机会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因此在美国文学中,对美国梦进行表现的一个永恒主题也在于此。

归根结底,美国梦就是一种理想精神,是被很多美国人所崇尚的一种信念,相信上天给的机会是均等的,只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可以从社会阶级的最底层一跃而上,进入到贵族的行列中。

这也是美国梦给予美国人民的一种信念支持。

_美国梦_对_中国梦_的启示

_美国梦_对_中国梦_的启示
商业文化
“美国梦” 对 “中国梦” 的启示
李林峰 李桂芳
管理视窗
摘 要: 目前,“中国梦” 引起了从理论学者到普通大众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 “中国梦” 与 “美国梦” 的介绍, “中国梦” 与 “美国梦” 差异之处的比较,以图从 “美国梦” 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我国建设 “中国梦” 服务。
关键词: 中国梦; 美国梦; 启示
美国人的思维特征是两极对立, “美国人经常被刻板地视为是易于 以黑白两色、以有争议的绝对性处理问题的人” ( 哈罗德·伊罗生: 《美国的中国形象》,中华书局 2006 年版,第 43 页. ) ,非白即黑,是美 国人思维方式的基本特征,这种思维决定了美国对世界的认识,即世界 是对立的、分裂的、冲突的,而不是和谐统一的。这种世界观,决定了 “美国梦” 具有明显的扩张和征服特性,维护美国在全球的霸权是 “美 国梦” 的重要使命。
三是道路不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梦想,都有为实现这个梦想而 采取的措施。“中国梦” 追求的是和平发展, “美国梦” 始终与战争结 缘。习总书记的 “中国梦”,是基于集体主义文化传统,梦的次序是先 国家、民族,后个人; 而 “美国梦” 是基于个人主义,首先强调个人成 功,而后是国家强大。习总书记的 “中国梦”,强调个人承担民族复兴 的责任,是精神和物质的统一; 而 “美国梦” 则更注重物质化、消费主 义。
改革开放以后,பைடு நூலகம்二代领导集体基于对国际形势的研判,果断调整 发展策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确定了 “三步 走” 的发展战略,明确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 国家。从这时起中国的经济开始腾飞,人民也逐渐的富裕起来。所以这 一时期 “中国梦” 的主线是国富民富。
21 世纪初,经过 20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 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普遍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003 年,中国改革开 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首次提出 “中国和平崛起” 这一 论题。他说: “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后兴大国的崛起,往往 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这里一个重要原 因,就是后兴大国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打破原有国际体系,实行 对外扩张以争夺霸权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告终。” 面对 这种情况,他认为中国的选择是: 我们只有 “奋力崛起,而且是和平的 崛起。也就是下定决心,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 ……”。随后, 国家高层也在不同场合对中国和平崛起进行了论述。总而言之,这一阶 段对 “中国梦” 的认识是把中国的和平崛起当作民族复兴的道路选择。

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中的体现 中文 熊斌 张兆瑜 湖北大学0705班

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中的体现 中文 熊斌 张兆瑜 湖北大学0705班

湖北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的体现姓名张兆瑜学号 **************** 专业年级英语2007级指导教师常娟职称讲师二〇一〇年四月二十日The Reflection of American Dream in the Literature2)英文摘要与关键词Abstract:Key words:3)中文摘要与关键词摘要: 文学既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现实。

美国文学中一个个的文学形象代表了各种各样的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梦就以不同的主题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来。

本文选取《愤怒的葡萄》、《红字》、《穷小子狄克》、《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些作品分析了美国历史上不同阶段美国梦的表现形式,解释了美国梦从兴起走向衰落的原因,剖析了美国梦的本质内涵。

而本文则从论述美国文学中美国梦的演变过程入手,以不同时期的美国文学作品为对象,论述了”美国梦”在美国文学中的不同表现,旨在对美国文学中体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梦进行分析,使得我们对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American Dream; literature; Reflection;1. 引言Introduction:在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和不同族裔中,”美国梦”有着不同的表现,它是始终贯穿于美国文学之中的一个永恒的主题,即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奋斗达到成功。

文学既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深刻地反映着社会现实:有的作品反映美国梦的开拓精神,有的体现美国梦的实现,有的体现了美国梦的幻灭,有的是在解构美国梦。

美国不同文学作品中的文学形象体现出不同时期的美国梦,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美国文化。

美国文学中的美国梦从产生到当代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而这种变化又是与美国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的。

研究不同时段美国梦变化的原因以及它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和揭示美国梦的本质,从而了解美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特征。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成功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成功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成功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的一部经典小说,描绘了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社会的繁荣与道德堕落。

这部小说以富裕的社会名流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盖茨比的一生,深刻探讨了美国梦的意义和成功的真正含义。

美国梦作为一个社会现象,是自美国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的。

它是指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努力工作和奋斗来实现人生的自由与幸福。

然而,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对美国梦进行了重新解读,指出成功并非仅仅是财富与社会地位的达成,而是内心的满足和对自我实现的追求。

首先,小说通过盖茨比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对物质财富的无限追求背后的空虚。

盖茨比是一个富有的社会名流,他通过各种手段追求所谓的美国梦,但最终却无法获得真正的幸福。

他的财富虽然给他带来了物质享受和社会地位,却无法填补内心的空虚和孤独。

这告诉我们,成功不仅仅是追求物质上的丰富,更应该关注人的内心需求和精神层面的满足。

其次,小说中的盖茨比也表达了追求爱情与真实自我实现的渴望。

盖茨比对戴茜的爱情是他实现美国梦成功的动力之一,他渴望通过财富和地位吸引戴茜的注意。

然而,他最终发现,金钱和社会地位并不能真正赢得戴茜的爱情和尊重。

这告诉我们,成功的含义在于找到真正重要的事物并为之奋斗,而不是仅仅追逐外在的物质。

此外,在小说中,菲茨杰拉德通过对那些通过合法和非法手段获得成功的人的描绘,质疑了美国梦的可行性和道德问题。

例如,盖茨比通过非法手段积累了财富,而布坎南则通过婚姻得到了社会地位。

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力地揭示了美国梦中的不正当手段以及以成功为唯一追求的短视。

成功的真正含义应该建立在诚实和道德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

综上所述,《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通过盖茨比的生活故事以及其他人物的描绘,表达了美国梦成功的真正含义。

成功不仅仅是物质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追寻内心的满足、追求真实的爱情和实现个人的价值。

菲茨杰拉德通过小说深入剖析了美国梦的本质,向读者发出了思考人生意义和奋斗方向的邀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0卷 第 1 期
Vo l _ 3 0
No.1
兰州教 育 学院 学报
J O URNAL OF L ANZ HOU I NS T I T UT E OF ED UCA T I ON
2 0 1 4年 1月
J a n .2 0 1 4
美国文学作 品中美 国梦 的演绎过程给 “ 中 国梦 " 的启示
自己的成长经历 , 写成 了一本《 自传》 _ 1 ] , 借助真实故 治变 成 了“ 华盛 顿将 军 ” 。瑞 普终 于知 道 , 他 现 在 已 由
事, 给所 有 美 国人树 立 了一座 丰 碑 。 自传 生 动地 讲 述 英 王 的臣 民变为 “ 合 众 国 的 一 个 自 由的公 民 ” 。这 种
信 雅 玲
( 北 方 工 业 学 校 ,辽 宁 盘锦 1 2 4 0 2 1 )
[ 摘
要]2 0 0多年的美 国文学史 , 涌现 出许许 多多世 界级 的作品 , 这 些作 品不 管是 小说 , 还 是诗歌 , 亦或是 电影剧本 ,
都有条 不紊地 演绎 着 美国人追求 美国梦的过程 。本文作者通过 对美国文学史 中各个不 同阶段经典作品的 分析 , 详 细地
解析 了美国梦在 美国文学 史中的演绎过程 , 而这个演绎过程将成为众 多中国人 实现 中国梦的一面镜子。
[ 关键 词]美国文学作 品; 美国梦 ; 演绎过程 ; 中国梦 [ 中图分类号]I 1 0 6 . 4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5 8 2 3 ( 2 0 1 4 ) 0 1 - 0 0 1 3 - 0 2 [ 收稿 日期 ]2 0 1个 美 国人 , 只要 抓住 机会 , 都会 梦 想成 真 。
三、 惠特 曼 、 欧文 的 自由 民主梦
至融 入 了美 国的 上 流 社会 。这 是 他 们 在 原 先 的 旧世
界想 都不 敢想 的 。这个 时期 的美 国文 学 , 作 家们 更 注
美 国文 学到 了浪 漫主 义 时期 , 正 值 独立 战争 胜利 重生 活 的观察 和体 验 , 力 求 使艺 术 描 写符 合 生 活 的逻

凡 ・ 温克尔》 中得到了最有效的验证。荷兰殖民地
学 几个 阶段 发展 后 , 每一个 阶段 都涌 现 出 了许 许 多 多 时期 的美 国乡 村 , 瑞普为人热心, 靠 耕 种一 小 块 贫 瘠 经 典 的作 品 。在 这些 作 品 中 , 虽然 表 现 了各 个 时 期不 的土地养家糊 口。有一天 , 他 为了躲避 凶悍的妻子 , 同的主 题 , 但 是美 国人追求 的“ 美 国梦” 却 成 了整 个 文 独 自到 附近 的赫 德 森 河 畔 兹 吉 尔 山上 去 打 猎 。他 遇
四、 德莱 塞 、 阿尔杰 的 扩张发 迹梦
到 了现实 主义 时期 的美 国文学 , 正 处 于美 国 内战
基础 的话 , 那 么托 马斯 ・ 杰 斐逊 《 独立 宣 言》 的发 表便 前后 , 美国人 民完成 了政治 、 经济上 的统一。 良好 的 使 许 多美 国 人有 了 实 现美 国 梦 的思 想 依 据 。托 马 斯 政治 制 度 , 优越 的 自然 条 件 , 给 美 国人 民带 来 了实 实
后, 民主与 自由成 了这 个 时期 所有 美 国人 追 逐 的不 可 辑。作品更 注重 典型化方法 。作家一般 不在作 品中
动摇的神话。人 们的愉快心 情通过惠特曼 的《 草 叶 直抒感 情 , 而是 把 自己的思 想倾 向隐 藏在 作 品 中。更 集》 表现出来 。惠特曼在解释诗集为什 么命名为《 草 贴近广 大人 民的生 活, 诚实、 大胆 、 充满 了生 活的激 叶集》 时说道 : “ 我相信一片草叶就和星球运转一样。 ” 情 。让我们 来 看看 德 莱 塞 《 嘉莉妹妹》 以及 阿尔 杰 的
了一个 从一 无所 有 、 到通 过个 人 勤奋 努 力 一 步步 走 向 故事 把美 国人 意 识 形 态 中 的 民 主 自由之 梦 淋 漓 尽 致
成功 、 最 后 成为 了美 国 的第一 任 总统—— 也成 为 美 国 地表 现 了 出来 。 的开 国元勋 的作 家本 人 。如果 说 , 得 天 独 厚 的 自然 条 件 给 以富兰 克 林 为 代 表 的 美 国追 梦人 奠 定 了 良好 的

杰斐逊在 《 独立宣 言》 中, 不仅 宣布 了人 “ 生 而平 在在 的 实惠 。到 1 9世 纪末 , 美 国 已经 成 为 世 界 第 一
等” , 还 将每 个美 国人 追 求 幸 福 规 定 为 不 可 剥夺 的 经济 强 国 。国家 的强 大 , 也 吸 引 了世 界 各 地 人 民 , 移
学 史发 展过 程 中一个 永恒 的话 题 。 二、 富 兰克 林 、 杰 弗逊 的独 立 自主梦
到 当年 发现这 条河 的赫 德 森船 长及 其 伙伴 , 在 喝 了他
们的仙酒后 , 睡了一觉 。醒后 下山 回家 , 才发现时 间
处 于殖 民时期和 独立 革命 时期 的美 国文 学 , 最 有 已过 了整 整 2 0年 。原 来 的小 山村 现 在 一 片 沸 腾 , 演 代 表性 、 最杰 出的作 家 当属本 杰 明 ・富兰 克林 。他把 说 、 传单 、 竞选 。恍 惚 中 , 瑞普 发 现酒 店 招 牌上 英 王 乔
天 赋人 权 。这 个 时期 的 美 国 , 白手 起 家 、 从 破 衣 烂 衫 居到 这个 方兴 未艾 的 国家 。那 些原 本 不 名一 文 的人 ,
到腰 缠万 贯 的大 亨 比 比 皆是 。这是 一 个 尚未 定 型 的 在美 国通 过 个人 的 不懈 努 力 , 拥 有 了 自己的 家 园 , 甚


引 言
生长。 ” 这种 对 自由与 民主 的 歌颂 在此 表 现 得 淋 漓
美 国文 学 史经 历 了殖 民地 时期 及 独 立 革 命 时 期 尽致 。而这种 浪 漫情结 在美 国作 家 欧文 创 作 的《 瑞 普 文学 、 浪 漫 主义 时期 文学 、 现实 主义 时期 文 学 、 当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