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译本对比 最终版共23页

合集下载

红楼梦 英译本 对比翻译

红楼梦 英译本 对比翻译

原文:…不过赖祖父之旧情分,户部挂虚名,支领钱粮,…
H:…for his father’s and grandfather’s sake, he was allowed to register at the Ministry and receive regular payments of grain and money,… Y: …but prevailed on his grandfather’s old connections to find him a well-paid sinecure in the board of revenue… 分析: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为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六部之一, 长官为户部尚书,曾称地官、大司徒、计相、大司农等。 这个官职比较大,在清代是从二品。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部副部长。 So its payment should be well-paid, which is much appropriate.
原文:且家中有百万之富,现领着内帑钱粮,采办杂料。
H:The family was immensely wealthy. As one of the official Court Purveyors they received money from the Privy Purse with which to make purchases for the Imperial Household. Y: For they were millionaires, in receipt of an income from the State Treasury as Purveyors for the Imperial Household
原文:各省中所有的卖买承局、总管、伙计人等,见薛蟠年轻不 谙世事,便趁时拐骗起来,京都中几处生意,渐亦消耗。

杨宪益与霍克斯《红楼梦》译本比较-精选资料

杨宪益与霍克斯《红楼梦》译本比较-精选资料

杨宪益与霍克斯《红楼梦》译本比较《红楼梦》在传入西方不久就被译为英文,在我国对《红楼梦》的翻译也起步很早。

其中最有影响的英译本有两个,其中一个版本由杨宪益夫妇所译,即《红楼梦》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另一个版本由英国译者大卫霍克斯所译,即《石头记》The Story of the Stone 。

正如《红楼梦》这部小说在古今中外掀起的热浪一样,关于杨霍二译本孰优孰劣的争论也从未停息过。

本文将从人口数量,国民观念,国家体制等方面进行分析,以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分别从政府和人民的角度提出几点建议。

1. 两个译本对人物称谓的不同处理方式。

《红楼梦》中人物众多,身份各异,即使是国内的读者,在首次阅读这部巨著时也难免将其中的人物混淆,遑论外国人。

因此,小说中人物名字和称谓的翻译对有心的译者来说就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称谓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地体现着民族文化的特点,对于中国这个封建历史悠久、宗族观念浓厚的国家尤为如此。

而《红楼梦》涉及到的九百多个人物当中君臣、主仆、同僚、亲戚等关系错综复杂。

在中国封建大家族中,几代同堂,人员之间关系复杂,为彼此区分,亲属间称谓词语数量众多,语义明晰,且长幼有序,如“大姨”、“二叔”、“三侄”、“四弟”等;而西方人家庭成员居住较分散,流动性相对较大,特别是家庭内部,子女一旦成年就独立门户,各自谋生,人们崇尚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因此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在家庭内部,血缘观念比较淡薄,亲属关系松散。

这一点可从下面列举的两个例证中看出来。

①当下贾母一一指与黛玉:“这是你大舅母,这是你二舅霍译:“ This is your Uncle Zheng ' s wife , AuntWang ⋯⋯”杨译:“ This is your second uncle ' s wife ⋯⋯”杨宪益深受中国古典文化熏陶,他认为,我国人民应该知道外国的文化遗产,而外国也应该了解中国有多么丰富的文化遗产,因此将“二舅母”翻译为“序数词+ 亲属词”的格式。

红楼梦 英译本 对比分析 英汉互译

红楼梦 英译本 对比分析 英汉互译

原词:梨香园 Y: Pear Fragrance Court H: Pear Tree Court
杨译:Fragrance的意思是香气 霍译:直接将其译成了梨园 观点:杨的版本比较好,表现出了香,毕竟后来 这作为薛宝钗的住所,霍的版本直接译成梨园, 缺少女孩子的文气。
《红楼梦》两英译本比较之 ——句子
《红楼梦》两英译本比较之 ——文化
原句 薛蟠心中暗喜道:“……可知天从人愿。”
Y: It shows Heaven is kind . H:Fortune is on my side.
杨译:用Heaven表示天。 霍译:直接将这句话用理解的意思表达。
观点:明显这句话是霍的版本比较好。 杨的版本着重于对中国文化的表示,选择了 直译,因此语言的弹性受到了限制,用 Heaven表现天,为了让外国人理解天对中 国古代人民的重要性。 而霍的版本则更注重语言的功能对等。天从 人愿的意思就是自己想的能够实现,就是幸 运,所以他的版本在读起来的时候更为通顺 易懂。
《红楼梦》两英译本比较之 ——称谓
原词:贾母
H:Grandmother Jia Y:The lady Dowager(贵妇、继承亡夫爵位的遗孀) 霍译:考虑到了贾母王夫人和薛蟠的血缘关系
杨译:更加注重老太太在此语境的尊重之意
观点:虽然是简单的称谓也要考虑到深厚的内涵意义,都从某 一角度恰当的表达了文章的含义。
杨译: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旨在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读者。
霍译:只用”years“泛化的译了”春秋',采用了规划的翻译策略, 使原文的文化色彩在译文中变得浅淡,这样更利于西方读者的理解 和接受。 观点: 杨译保留了中国的文化信息,霍译在文化信息的传达上有所亏损, 但英语语言的表达更地道。各有千秋,难分伯仲。

《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文化翻译比较.1999

《红楼梦》三个英译本的文化翻译比较.1999

读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说不完的莎士比亚,译不完的《红楼梦》。

据胡文彬先生《红楼梦在国外》一书附录《(红楼梦)外文译本一览表》介绍,《红楼梦》摘译本有7种文字,17种版本;节译本12种文字,26种版本;全译本9种文字,19种版本。

总共17种文字,62种版本。

这还只是1991年前的统计,近十几年来新增加的《红楼梦》译本尚未包括在内,但仅此即可看出《红楼梦》不朽的魅力所在。

由于《红楼梦》向来有中华古典文化的百科全书的美誉,翻译工作者们乐此不疲地重译这部不朽之作,对于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起了直接推动作用。

至于英译本,据统计,共有三个零星章节译本,三个节译本,一个前56回译本和两个全译本。

这两个全译本,大家都比较熟悉。

一个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的分译合成本(ne Story of the Stone)(霍克斯译前八十回,闵福德译剩余部分,以下简称霍译本);另一个是中国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的合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以下简称杨译本)。

前56回本由英国驻澳门副领事H.Bencraft Joly译成,书名为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以下简称Joly译本)。

因手头有这三个译本,时常品读比较,倒也发现一些趣味。

其中关于“乌龟”和“忘八”的翻译涉及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其翻译颇见功力。

三个译本各有章法,足可借鉴。

不敢独享,愿列出一二,与大家一起赏析。

一、《红楼梦》三个英译本中一些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比较分析。

在《红楼梦》第28回中,有这样一段文字:1.薛蟠道:“我可要说了:女儿悲——”说了半日,不见说底下的。

冯紫英笑道:“悲什么?快说来。

”薛蟠登时急的眼睛铃铛一般,瞪了半日,才说道:“女儿悲——”又咳嗽了两声,说道:“女儿悲,嫁了个男人是乌龟。

”众人听了都大笑起来。

红楼梦英译本 对比

红楼梦英译本 对比

Delightedly she hurried with her women to the entrance of the main reception hall and conducted Aunt Xue and her party inside.
喜的王夫人忙带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厅,将 薛姨娘等接了进去。
Though an Imperial Purveyor,he was wholly innocent of business skill and savior-faire,for his father’s and grandfather’s sake, he was allowed to register at the Ministry and receive regular payments of grain and money, everything else was looked after for him by clerks and factors of the family business.
杨宪益

霍克斯

Lady Wang took them in to pay their respects to the Lady Dowager, and they distributed the gifts they had brought.
Aftrer they had been taken to see Grandmother Jia and made their reverence to her, and after the gifts of Nanking produce had been presented …
我和你姨娘,——姊妹们别了这几年,却要厮守几日。

红楼梦英译本对比翻译分析

红楼梦英译本对比翻译分析
H: Bao-chai
原文:英莲 译文 Y: Ying-lien
H:Ying-lian
原文:贾政 译文 Y: Chia Cheng
H: Jia Zheng
原文:王子腾 译文 Y:Wang Tzu-teng
H: Wang Zi-teng
人名-称谓
原文:贾母 译文 Y: Lady Dowager
H: Grandmother Jia
错译
• 贾母王氏……今年方四十上下年 纪,……(Para2,line4)
• 霍克斯:...she was now around fifty ...(Para3,line4)
• 杨宪益:she was about forty years of age...(Para3,line4)
错译
• 人命官司一事,他竟视为儿戏,自为花上 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Para3,last line)
地名
原文: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
译文 Y: Lady Wang's main apartment H: Lady Wang's compound
解释:apartment ; compound 理由:王夫人、别院;compound虽有院子意思,但不贴切,apartment更符合 王夫人身份 分析:正房、四合院,H想表达却没能表达好
——H
Meanwhile Lady Wang ,who had learned with relief of the dismissal thanks to Yu-tsun of the charge against Hsueh Pan,had been dismayed again by her brother's promotion to a frontier post,for this confronted her with the lonely prospect of having none of her own family to visit.

红楼梦杨译本与霍译本比较

红楼梦杨译本与霍译本比较

二、霍译《红楼梦》与杨译《红楼梦》之比较霍氏译本与杨氏译本在历经了30多年的大量传阅之后,都被认为是传世之作。

(1)两个版本中的人物姓名的不同翻译杨氏版《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采用的是威式拼法,大多数名字都是译音。

如:贾政(Chia Cheng),宝玉(Pao-yu),黛玉(Tai-yu)等。

威氏拼写法沿用的是英语拼写的规律,由于英语发音与拼写之间并无规律可循,因此常出现一种拼法多种读法的现象,如作品第十回中出现的金荣与秦钟二人被分别译为Chin Jung 和Chin Chung,两个不同姓氏的人居然变成了同一姓氏,不利于读者对作品的理解。

霍氏版《红楼梦》中的人名翻译采用译音法与译意法相结合的策略,且译音法使用的标准是《汉语拼音方案》。

对于作品中拥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物,霍克斯大多采用的是译音法进行翻译。

如:贾政(Jia Zheng),宝玉(Bao-yu),黛玉(Dai-yu)等。

借助汉语拼音可以使原著中人物名称做到一人一音,避免混淆。

霍克斯深谙中国文化,他对作品中的一些下层群体的人物名称还采用了译意法。

这些汉语名有的反映出其主人的显赫地位,如:琥珀(Amber),珍珠(Pearl)等;有的则体现出主人的高雅情趣,如:袭人(Aroma),晴雯(Skybright)等。

不同的译名法在作品中会产生不同的作用。

杨氏译本采用的译音法更为广大英语国家的读者熟悉,符合西方人取名发音的习惯,但在艺术气质的表现力上却有所欠缺,无法完全传达出曹雪芹原作中要表达的一些信息。

霍氏译本把译音法与译意法相结合,虽然不为大多数西方读者所熟悉,但是具有一定的新意并增添了作品的艺术性。

(2)典故与双关的不同翻译在文学作品中,典故和双关是两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更是被众多作家所采用,它们能够生动地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底蕴。

而在翻译文学作品时,典故与双关又是一个难点,既要让读者能够理解其含义,又不失作品原有的文化内涵。

红楼梦英译本对比翻译分析-PPT精选文档

红楼梦英译本对比翻译分析-PPT精选文档

分析:H作为外国人理解红楼梦难有Y精准,H译基于“贾母”的基础,Y翻译基于
“Grandmother Jia”的基础
人名
原文:薛公子学名薛蟠,表字文起 译文 Y: Young Hsueh's name was Pan, his courtesy name Wen-chi H: Xue Pan, to give him his full name 解释:Young; courtesy name
漏译
• 这薛公子学名薛蟠,表字文起,…… (Para2,line1) • 霍克斯:Young Huseh's name was Pan, his courtesy name Wen-chi,...(Para2,line1) • 杨宪益:Xue Pan, to give him his full name,...(Para2,line1)
理由: courtesy name 尊重原文,Young 译出薛蟠年轻气盛的性格特点,形象
分析:H国哪里知道啥叫“表”啥叫“字”,H还没修炼到家
地 名
原文:出夹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东边了 译文 Y: Lady Wang's main apartment H: Lady Wang's compound 解释:apartment ; compound 理由:王夫人、别院;compound虽有院子意思,但不贴切,apartment更符合 王夫人身份 分析:正房、四合院,H想表达却没能表达好
文化差异
薛蟠道:“如今舅舅正升了外省去,家里自然忙乱起身, 咱们这功夫一窝一拖的奔了去,岂不没眼色。”⑷
Y: "But uncle's just been promoted and is going to the provinces, so his place is bound to be upside down. If we descend on him like a swarm of bees, it will look most inconsiderate." ⑿ H: 'But Uncle's just been promoted to the Northern Province,' Xue Pan expostulated.'They will be making frantic preparations for him to go. What sort of stupid idiots shall we look like if we come scooting along with all our bag and baggage just at the very moment when he wants to leave? ⒀ 解释:upside down 颠倒的,混乱的 frantic 狂乱的,疯狂的 like a swarm of bees 一窝蜂地 along with all our bag and baggage 带着所有的行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