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说课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塘月色》说课稿

一、说教材

《荷塘月色》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为写景状物散文单元,学习重点是学习散文名家优美隽永的语言,感受作者心灵的搏动,体会作者描绘的美景,从而进入到一种审美境界。编者将本课编为单元的第一课,可见其具有的重要意义:其一,它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能充分体现朱自清散文的绘画美与情趣美完美统一的艺术特色;

其二,本文语言生动流畅,意境静谧优美,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范例,并使人获得审美的愉悦,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散文的鉴赏能力和对美的感悟力。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作出如下设计:

1.知识能力目标

欣赏作者笔下的美景,赏析文中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摹;学习文中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领悟作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打算采用“初读-精读-研读”三步阅读的步骤,贯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为学生搭建各种展示平台,使学生学会赏析散文,正确理解作品中的情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三、学习重难点

重点:赏析本文精彩语段,品味优美的语言,学习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的复杂情感。

四、教法探讨

为了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阅读个性,这节课我主要采用“设疑导学,读评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是: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精心设计问题,适时抛出疑问,引导学生关注阅读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并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满足他们对个性阅读的需求,这也符合新课标中倡导开放有序的课堂教学的要求。

五、学法指导

1.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普通对散文类作品有较浓的兴趣,但缺乏必要的阅读方法,对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掌握会出现较大的偏

差。

2.学法指导:在课堂上,采用“解题释疑、想象代入、个性解读”等方法,让学生在体会美景基础上,领悟作者的真情,这些方法,既发展了学生阅读鉴赏能力,又彰

显了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六、教学过程

1.以已学的朱自清的名句导入,符合认知规律,便于营造课堂氛围。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朱自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万物勃发的春之画卷;今天让

我们来欣赏他的另一篇美文《荷塘月色》,感受他笔下的宁静淡雅的夏之华章。

2.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体现教学中“自主”理念,凭借自身能力初步掌握课文内容,积累基本字词,形成对课文的第一印象,为后面的深入研讨做好准备。

○1易读错字:煤屑.独处.脉.脉.梵.

○2画出作者行走路线:环形路线(从起点出发复归起点,作者从出门不宁静

到途中求静、得静到最后复归现实的不宁静,为后文分析作者情感作了铺垫。)3.精读鉴赏

(1)在精读环节,要紧紧抓住本文画面美、意境美的特点,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基础上,关注全文最具美感的经典段落文字,从而实现美文美教的目标。我组

织学生思考“题目中的秘密”,启发学生从题目“荷”中发现本文描写的主

体和重点是“月色”,环境是“荷塘”,二者共同营造出的静谧优美的统一

意境,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文中的4、5两段来。通过“找景物拼画面”

环节,让学生分别找出两段描摹的主要景物。4段:荷叶、荷花、荷香、荷

波;5段:月之光、天之云、树之影。学生不难发现,两段虽同为写景段,

但侧重点不同,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5段写“荷塘中的月色”。以上环

节,锻炼了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提取和概括能力,加深了他们对重点段落的理

解,有助于学生养成细腻善思的习惯。

(2)这两段历来是写景状物的经典文字,作者生动的文笔和细致的观察在其中有充分的体现,为了使学生深刻地体会以上特点,我精心设计了一个问题:众所

周知,荷花以红、白二色为主,但为何在文中作者只写到了白花?通过讨论,

学生最终领悟到“白”字正好体现了月光下景物的视觉特点,堪称一字传神。

在学生为此发现击节欢欣之际,我又提醒学生注意文中的比喻的妙处:明珠、

星星、美人,小睡与酣眠。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深入探究

使学生体会到了朱自清散文“平凡中现精彩”的艺术魅力,让学生懂得了文

章“因真实而美丽,因朴实而感人”的道理。

4.研读探究

领悟了本文的语言美、意境美,就已基本完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内容,但“体会作者复杂情感”的难点尚未完全解决。作者的情感含而不露,文中多以曲笔抒写流露,这是学生所不易掌握的。同时为了摆脱以往语文教学中倾向将教材解读政治化的旧模式,我在研读环节没有直接向学生灌输所谓的专家解读,而是鼓励学生抓住文章本身这一素材,发掘文中曲折传情或以景传情的句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会设身处地地思考,力争“原生态”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第3段:经历了白天的喧嚣,想一人独处的希望(人之常情)

第4、5段:面对美景,陶然而乐

第6段:喧闹蛙鸣,渴睡人般的路灯,映衬内心孤独冷寂

第7-9:“忆江南”既是观荷后的自然联想,又是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曲笔。综上所述,学生可以体会到本文的情感是“力求超脱,终将无奈面对,忧喜交织,却又含而不露”。

这一环节,是想把阅读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把思考的空间提供给学生,让他们在不受干扰的环境下读出文章的真情实感,让他们去享受原汁原味的文学,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品味。

5.结束语

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让我们心向神往,他向我们描绘了美景,他让我们品味了真情,“美丑万物皆可入我文章,忧喜真情亦足动人心肠”,上天给了我们一双黑色的眼睛,我们用它去发现美丽。同学们,让我们用真心地发现美,用真情去表达美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