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现状分析.docx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现状分析.docx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现状分析.docx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现状分析

一、我国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

目前,基本养老保险是我国养老金体系的核心,也是退休人员收入的主要来源。基本养老保险主要由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两部分组成,20XX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接近65%,参保人数达8.88亿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与人数为3.79亿,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与人数为5.08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86万亿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0.54万亿元。20XX年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28万亿元,比上年增加了8261.9亿元,同比增长23.93%。20XX 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增长迅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7.5%。20XX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5.12亿人,基金支出2398.7亿元,收入3288亿元。这些成绩对人民生活有着更好的保障,合理调节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基本养老保险难以满足养老需求

(一)人口老龄化下现收现付制的不可持续性对于基本养老保险来说,采用现收现付制还是基金积累制一直以来饱受争议,通常来说在社会年龄结构整体较为年轻、工资收入增速较高、经济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采用现收现付制具有优势,很好的避免了经济波动的风险,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人口结构老龄化的过程中存在扭曲税收、筹资困难等情况,退休早的人付出的相对较少但获得相同的收益,而且现收现付制没有长期的资金运作,不能获得收益;基金积累制对基

金管理有着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不能实现收入的再分配,但在改善养老保障能力和促进养老金的可持续等方面具有优势。就目前来看,现收现付制虽然能够使资金进行代际转移支付并且达到收入再分配,但是其不可持续性的弊端也暴露无遗。从20XX年以来,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收入和支出差额就为负值并且其中缺口赤字不断扩大;随着养老保险领取的人数占比不断提升,赡养率(参保离退休人员/参保职工数)进而不断提升,并且由于经济整体下行、过度扩面等原因,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人数的实际缴费率只有80%左右,这些情况更加加剧了其不可持续性。

(二)缴费基数不实,缴费率较高降低了企业活力就目前我国基本养老保险构成比例中,企业缴费为20%,企业个人缴费为8%,这一比例是较为高的,但过高的缴费比率一方面减少企业的活动资金从而降低了企业的活力,同时也影响了企业员工个人的当期收入。同时又由于缴费基数为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从而造成了大量企业以最低水平来确定缴费的基数,这样一来缴费基数的不切实对冲了较高的缴费率,进而对养老金的筹集产生了影响。

(三)基本养老保险保障力度不足,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方面保障力度不足尤为明显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的目标替代率在60%左右,同时世界银行的养老金的替代率70%以上还有很大差距,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却一直是不断的下降,大约只有40%左右,并不能很好的满足退休群体的养老需求,而企业的年金覆盖范围较小,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又尚未成熟,因

此我国目前的养老体系的保障力度较为有限。

(四)养老基金的筹资范围窄我国已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为了能够使越来越多的老龄人口的生活得到足够保障,当前最为迫切的是怎样筹集到更多的资金以支撑整个养老体系。19XX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指出建立资金来源多渠道的养老保障体系是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但我国目前的养老保险基金筹资面不够宽泛,主要的来源依然是靠国家预算和企业营业外的生产性收益。

(五)行政管理体制与养老金制度不相匹配目前我国社会养老保险统筹层次较低,是因为我国对养老保险的管理模式是以地区划分,归地区管理,即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由当地政F统筹管理,所以养老保险经办机构必然会成为地方政F利益的首选目标。地方政F的职能是综合平衡全省各地方、各行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所以造就了省级养老保险单位和市、县级养老保险单位之间的利益冲突,虽然我国在社会养老保险金在总量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分级行政管理体制使得难以实现“质”的飞跃。并且,由于养老保险的征收、支出、管理全部由社保部门负责,造成了行政工作人员的浪费。我国目前关社会养老保险的政策的制定、费用的收缴、资金的投资运作以及相关的监管查处都是由社保部门负责。社会保障局通过组织专业人士对企业进行财务核算、监控企业员工工资对各个企业进行调查、收缴。这些过程造成了社保基金的额外支出,甚至有些地方的社保基金里面有40%以上被当作行政费用给浪费了。结语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已经完成了从无到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