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信息化建设典型事例

校园信息化建设典型事例
校园信息化建设典型事例

校园信息化建设典型案例

一、实施背景

职业教育中心自1999年建校以来,倡导培养德、技兼备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社会培养大量实用性技能型人才。但是多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根据第二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内容,为加快学校信息化,提升教学现代化、信息化,我校将校园信息化建设作为示范校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思路来源以下两方面:

(一)政策推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战略部署,切实推进职业教育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电子政务能力、数字校园水平和人才信息素养,全面加强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以先进教育技术改造传统教育教学,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二)现实需要

社会在发展,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如何保持学校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单纯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专业技能知识的需求。终身教育的发展趋势,网络的方便高效快捷,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信息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信息技术进入校园是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必要条件,因此学校非常重视校园信息化的建设。

二、主要目标

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等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并科学规范地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和集成,构建一个集管理、教学、沟通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最终实现教育信息资源合理配置,教育管理、教学过程的全面信息化,构建数字时代新的学校教育。

预期成果

(一)加强基础设施和管理平台建设,构建信息网络。

1、不断完善基础建设:一方面建设和完善学校校园网,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校园网服务器、核心交换机等硬件设施,建设好学校的网络硬件环境;

2、加强软件平台建设:建设和完善学校的门户网站,及时发布学校的各类信息,服务校内师生和社会公众;建设集办公OA、教育教学管理、后勤保障为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实现网上办公和提供多种信息服务;

(二)通过数字化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教研的效益,造就一批创新型的教师。

1.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提升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教师信息化水平的运用能力。

2.推进校内办公和应用服务,促进网络教研。

3.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培养研究型教师,丰富教师的学习体验,改变教师的思维模式,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通过开辟论坛、博客等落实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培养。

(三)通过数字化的校园的应用,培养一群富有信息素养和新型学习方式的学生。

1.利用数字信息化教育,加强学生道德文化建设力度: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相关的道德文化教育,文明上网,合理利用网络,鼓励学生远离网络游戏;

2.加强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提高学生的信息化应用能力:指导学生通过博客,校园网站等平台,利用计算机课程的教育契机,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层面上的能力;

3.探索现代化教育形式下,学生的发展: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指导下,让

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信息技术教育的帮助,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出发,建立起适应学生发展的创新型的学习模式。

创新点

三、工作过程

(一)思路

校园信息化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校园网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和教育活动进行数字化整合而构建的信息化环境。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思路是:以“数字化校园软件管理平台”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学校信息化基础平台的水平和信息化综合服务能力,积极参与教学资源库的开发建设,不断加强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果,强化信息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条件与服务保障。

(二)方法

根据学校专业特色和发展规划,着重加强基础数据建立、信息标准制定、核心应用及系统集成等方面。通过“211”来实现,即:“两张网(校园网及教学资源网)、一个平台(信息化平台)、一个库(精品课程库)”。我校目前已经全部完成任务。

(三)程序

根据学校校园信息化建设任务书,学校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应用平台、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几个方面进行建设。学校成立示范校校园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的工作。

1.是基础设施方面。学校首先对现有网络进行摸底,弄清楚现有网络的布局。对照任务书,学校对信息中心进行升级改造。硬件方面,学校定位实用性、扩展性。先后和几家硬件公司座谈,听取关于对校园信息化硬件名称、参数、价位的介绍。通过和政府采购中心联系确立招投标的方式。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供

应商。经过紧张的施工,校园信息化硬件部分主要包括服务器、防火墙、核心交换机、光纤、上网管理行为等安装到位,校园内监控设施同时维护到位。

2.校园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主要是利用现代网络,架设管理应用平台。根据任务书,主要建设校园网、教务管理平台、网络教学平台等。学校先后和多家国内知名软件开发公司座谈,听取关于校园信息化建设情况的相关介绍。经过学校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调研,最终经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立了信息化应用管理平台的建设单位。现在平台搭建工作已经完成,所有数据正在完善中。

3.精品课程库。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四个重点建设专业密切配合,借助校园网这个平台,通过专业视频录播软件,让老师制作精品课程的视频课件。

四、条件保障

为保证建设质量,学校成立了示范校校园网建设领导小组,校长邓建强亲自任组长,成员包括王海瑛、朱小强、杨永钊、赵保卫、高涛、翟枭、吴昊及计算机专业教研组所有教师和各科室信息员。所有建设项目都按照方案的要求组织实施;软硬件系统建成后都通过了测试;各技术文档和验收材料完备,符合方案要求及附件规定的其他验收条件。

五、实际成果、成效及推广情况

目前我校信息化已经实现师生基于教室、实训室和网络开展混合式教学;实现主要办公自动化、管理流程、公共服务和校园文化生活的数字化,能够对社会提供网络化的教学与培训,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特别能够是第三年校外顶岗实习所建的网络师生联系、校企联系、家教联系。教育教学方面,学校每年组织教师基本功大赛,举办课件制作、说课比赛、信息化教学比赛,使全体专业教师掌握必备的多媒体知识,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六、体会与思考

创建信息化校园,管理是关键、培训是前提、学习是根本、建设是保障、

研究是动力、应用是核心,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以教育的信息化促进教育的现代化。我校将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地进行校园信息化建设,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更新、发展,实现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示范性的办学目标。教师要改变传统办公、教学模式的转变,积极适应信息化教学模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