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地址管理工具——IPmaster

ip地址管理工具——IPmaster
ip地址管理工具——IPmaster

Ipmaster使用手册及使用报告

Ipmaster是进行ip地址管理的工具软件,提供了ip地址分配,子网计算、掩码计算、子网划分、网段扫描、扫描主机及监控、ping、traceroute、telnet、netsend 等功能。

1、先新建管理网段

单击【菜单】【文件】【新建管理网段】

输入具体的信息如下图,输完之后,单击【确定】按钮,进入下一步

2、子网的自动划分

右击【新建的网段地址】,选择划分

选择自动划分

输入你需要的信息,单击【下一步】

单击【下一步】,这就是网络中存在的子网,单击【确定】

右击【新建的网络管理地址】单击选择【扫描】

最后会显示ip地址所对应的主机名mac地址等的数据资料

3、网络测试,在信息栏中显示的数据,我们可以右击信息栏的ip主机信息进行ping 、

traceroute、telnet、netsend等的功能,现象信息会出来在屏幕的中下方

4、导出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菜单】上【文件】【输出】来进行监控信息的保留,可以以excel形式保存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

IP地址和子网掩码的基础知识 IP地址的概念 1.IP地址组成 IP地址源于Internet,是一种层次结构的地址,适合于众多的互联网。Internet中每一台主机至少有一个IP地址,且这个IP地址必须是全网唯一的。一个IP地址标识一个网络和与此网络相连的一台主机。IP地址由4个字节32位二进制数组成,使用点分十进制数表示。4个字节的IP地址分为两个层次部分:网络号(Network ID)和主机号(Host ID),如202.93.120.44。 在网络寻址时只需要网络号,从网络中经过多个网络(网关)最终到达目的网络,用网络号即能判断是否到达目的网络,与主机号无关,主机号用于在目的网络中区分某台主机。 一个基本的地址分配原则:要为同一网络的所有主机分配相同的网络标识号,同一网络内不同主机必须分配不同的主机标识号(主机号)以区分主机。不同网络内的每台主机必须有不同的网络标识号。 要使自己的主机加入Internet,为了避免IP地址与其他网络相冲突,必须向Internet NIC (网络信息中心)获得IP地址和域名。 2.IP地址的类别 因特网标准定义了五种类型的IP地址。三种基本种类是A类、B类和C类。如表1-1所示: 种类IP地址网络ID 主机ID A W.X.Y.Z W X.Y.Z B W.X.Y.Z W.X Y.Z C W.X.Y.Z W.X.Y Z 表1-1 IP地址的八位组 图1-1显示了根据地址种类划分网络ID和主机ID的情况。A类网络地址为主机ID分配了24位,为网络设备提供了更多可用的主机ID;B类网络地址提供的网络ID数与每个网络ID 的主机ID数目是一样的,使管理员能够配置大量的网络,但每个网络允许拥有较少的主机数;C类网络地址提供的网络ID较多,但允许每个网络ID拥有的主机数目很少。 (1)A类地址:一个字节的网络地址,最高位为0,允许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中用3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能够容纳多达16 777 214个主机ID。其格式如表1-2所示。使用A 类地址时可分配的网络ID范围是:1.X.Y.Z~126.X.Y.Z。A类地址适合大型网络。 网络ID 主机ID 0 8 16 24 32 表1-2 A类地址格式

IP地址基础知识详解

IP地址基础知识详解 随着电脑技术的普及和因特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因特网已作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而深入到寻常百姓家。谈到因特网,IP地址就不能不提,因为无论是从学习还是使用因特网的角度来看,IP地址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INTER NET的许多服务和特点都是通过IP地址体现出来的。 一、IP地址的概念 我们知道因特网是全世界范围内的计算机联为一体而构成的通信网络的总称。联在某个网络上的两台计算机之间在相互通信时,在它们所传送的数据包里都会含有某些附加信息,这些附加信息就是发送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和接受数据的计算机的地址。象这样,人们为了通信的方便给每一台计算机都事先分配一个类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一样的标识地址,该标识地址就是我们今天所要介绍的IP地址。根据TCP/IP协议规定,IP地址是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而且在INTERNET 范围内是唯一的。例如,某台联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的IP地址为: 11010010 01001001 10001100 00000010 很明显,这些数字对于人来说不太好记忆。人们为了方便记忆,就将组成计算机的IP地址的32位二进制分成四段,每段8位,中间用小数点隔开,然后将每八位二进制转换成十进制数,这样上述计算机的IP地址就变成了:210.73.140.2。 二、IP地址的分类 我们说过因特网是把全世界的无数个网络连接起来的一个庞大的网间网,每个网络中的计算机通过其自身的IP地址而被唯一标识的,据此我们也可以设想,在INTERNET上这个庞大的网间网中,每个网络也有自己的标识符。这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话号码很相像,例如有一个电话号码为0515163,这个号码中的前四位表示该电话是属于哪个地区的,后面的数字表示该地区的某个电话号码。与上面的例子类似,我们把计算机的IP地址也分成两部分,分别为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用同一个网络标识,网络上的一个主机(包括网络上工作站、服务器和路由器等)都有一个主机标识与其对应?IP地址的4个字节划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用以标明具体的网络段,即网络标识;另一部分用以标明具体的节点,即主机标识,也就是说某个网络中的特定的计算机号码。例如,盐城市信息网络中心的服务器的IP地址为2 10.73.140.2,对于该IP地址,我们可以把它分成网络标识和主机标识两部分,这样上述的IP地址就可以写成: 网络标识:210.73.140.0 主机标识:2 合起来写:210.73.140.2 由于网络中包含的计算机有可能不一样多,有的网络可能含有较多的计算机,也有的网络包含较少的计算机,于是人们按照网络规模的大小,把32位地址信息设成三种定位的划分方式,这三种划分方法分别对应于A类、B类、C类IP地址。 1.A类IP地址 一个A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第一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三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用二进制表示IP地址的话,A类IP地址就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A 类IP地址中网络的标识长度为7位,主机标识的长度为24位,A类网络地址数量较少,可以用于主机数达1600多万台的大型网络。 2.B类IP地址 一个B类IP地址是指,在IP地址的四段号码中,前两段号码为网络号码,剩下的两段号码为本地计算机的号码。如果

IP地址及其管理教学设计

IP地址及其管理 一、背景信息 1.模块:高中网络技术技术应用 2.年级:高中一年级 非上机时间20 分钟,上机操作时间20 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IP地址的概念、格式、分类。 (2)掌握子网掩码的作用。 (3)了解IP地址的管理方式及IP地址资源的分配情况。 2、过程与方法: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以IP的概念为主线,再逐步深入到与IP相关的 理论知识的研究,如子网掩码、IP地址的分配等,可谓由表及里,由浅和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畏难情绪,体会到学习理论的快乐,为以后学习理论知识找到合适的方法。 (2)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民族的危机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难点: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子网掩码的作用 (三)学生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二、十进制的转换,初步的网络应用能力。对于IP地址有些同学只是听说过有这个概念,大部分学生很多没有真正在计算机上打开IP设置的页面,因此对于学生来说IP地址是个相对来说比较陌生而有带有新鲜感的名词。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体验探究法 (2)网络探究教学法 (3)协作式学习法。 (五)课前准备:任务单、相应素材准备 三、教学过程(注每个小部分有相应的教学效果,最后有一个总的效果总结) 引入: 播放一段网上的一段新闻视频:骗子网上现形,查IP将其抓获。 【师生互动】提问:失主通过什么方法找到犯罪嫌疑人的,并通知警方将其抓获的? 学生观看后回答:IP地址 【教学效果】此部分引入学生对视频比较感兴趣,很多学生对警方的破案能力赞叹之时,由此提起了学生对IP地址的兴趣,学生踊跃发言参与话题的讨论,此时虽然学生对IP地址这个概念有点陌生,但开始渐渐关注起来,这样对于学生学习IP地址有很好的启发引导作用。 新授: (一)什么是IP地址?

最新1.IP基础知识练习

IP基础知识 试题讲解: 1. 中国移动IP承载网整体网络规划定位于核心、汇聚和接入3层结构,包括的设备是()。 A、核心节点部署核心路由器(CR) B、汇聚节点部署汇聚路由器(BR) C、接入节点部署接入路由器(AR) D、以上均是 答案:D 2. 中国移动IP承载网网管系统暂采用集中设置的原则进行组织,其主要管理功能包括() A、网元层管理功能 B、网络层管理功能 C、MPLS VPN业务管理功能 D、以上都是 答案:D 3. 在一个局域网中A主机通信初始化时将通过()方式在网络上询问某个IP地址对应的MAC 地址是什么. A、组播 B、广播 C、单播 D、点对点 答案:B 4. 在一个C类地址的网段中要划分出15个子网,下面那个子网掩码比较适合( ) A、255.255.255.252 B、255.255.255.248 C、255.255.255.240 D、255.255.255.255 答案:C 5. 在路由器中,如果去往同一目的地有多条路由,则决定最佳路由的因素有( ) A、路由的优先级 B、路由的发布者 C、路由的cost值 D、路由的生存时间 答案:A 6. 在OSI分层模型中,时钟同步是在哪一层实现的( ) A、应用层 B、物理层 C、数据链路层 D、会话层 答案:B 7. 有5类IP地址,下面哪一类地址是组播使用的( ) A、B B、C C、D D、E

答案:C 8. 以下哪些内容是路由信息中所不包含的( ) A、源地址 B、下一跳 C、目标网络 D、路由权值 答案:A 9. 以下哪些哪些组播地址被预留( ) A、10.0.0.0~10.255.255.255 B、239.0.0.0~239.255.255.255 C、224.0.0.0~239.255.255.255 D、224.0.0.0~224.0.0.255 答案:D 10. 以下不属于中国移动IP承载网接入节点设置原则是() A、原则上按照成对方式在每个网络覆盖城市进行部署 B、尽可能控制业务接入城市的接入路由器(AR)的设置数量 C、考虑RAN部分的接入和承载 D、覆盖3G核心网网元和其它相关业务(2G GPRS核心网、BOSS、网管、OA等)的接入需求 答案:C 11. 选出基于TCP协议的应用程序() A、PING B、TFTP C、TELNET D、OSPF 答案:C 12. 下列应用层协议基于UDP的是( ) A、FTP B、Telnet C、TFTP D、HTTP 答案:C 13. 下列关于IPv6协议优点的描述中,最准确的是 A、IPv6协议支持光纤通信 B、IPv6协议支持通过卫星链路的Internet连接 C、IPv6协议具有128个地址空间,允许全局IP地址出现重复 D、IPv6协议解决了IP地址短缺的问题 答案:D 14. 下列关于HTTP协议论述正确的是( ) A HTTP是面向连接的、无状态的、面向记录的协议 B HTTP是无连接的、无状态、面向对象的协议 C HTTP是面向连接、无状态的、面向对象的协议 D HTTP是面向连接、有状态的、面向对象的协议 答案:C

《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

七、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故事引入:来灌南之前,我在忙一件大事,什么事呢?我朋友丢了,我到处贴寻人启事!同学们帮我看看!贴了好几天,没有音信。有人告诉我说,你得贴张照片,我照做了。可是一段日子,还是没有结果,有人又给我出主意,你得报案那,我去派出所,他说你得有身份证,我们用身份证号码来登记。 身份证号码是标识我们公民最重要的依据!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创设情景,引发学生的思考,并由此引出IP 地址。 (二)新课教学 在日常生活中,我么借助于身份证号码,可以轻松的查找到一个人。同样,Internet是一个庞大的网络,上面有成千上万台主机,要找到其中某一台主机并进行信息交换,其基本要求是要有一个唯一可标识的主机地址。 教师:这个标识我们称之为什么? 学生:ip地址。 1、IP地址概念 概念:就象用身份证号码来区分我们每个人一样,为了区别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我们给因特网上的每一台计算机一个唯一的编号,我们把它称为该计算机的IP地址。见书本35页设疑:如何查找你正在使用的计算机IP地址? 教师演示:本机IP地址查看方法、计算机名查看方法。(首先请同学演示,如果学生不会,教师再演示) 查看本机IP地址的方法: 方法一: (1)右击“网上邻居”→属性→右击“本地连接” →属性 (2)双击TCP/IP协议,查看自己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和DNS 方法二: (1)开始→运行 (2)输入命令:cmd (3)在DOS命令窗口中输入:ipconfig/all 查看本机计算机名的方法: (1)右击“网上邻居”→属性→右击“本地连接” →属性 (2)单击菜单“高级”,选择网络标识。 ipconfig命令以字符的形式显示IP协议的具体配置信息,命令可以显示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还可以查看主机名、DNS服务器、节点类型等相关信息。其中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在检测网络错误时非常有用。 命令格式:ipconfig [/?] [/all] 参数含义:/all 显示所有的有关IP地址的配置信息 任务一:查一查(完成课堂活动1) 根据老师刚才的演示,查看你正在使用的计算机IP地址,查一查IP地址的格式特点,分析总结IP地址的格式。 任务二:比一比(完成课堂活动2) 观察自己所使用的计算机IP地址并与相邻同学的计算机IP地址进行比较,比较相邻同学IP地址的异同点,完成书本36页实践题。 【设计思想】:

IP地址及其管理

IP地址及其管理 一、教材分析。 IP地址是计算机的网络身份证,是一台单机能上网的必要条件。而IP地址必须在子网掩码的配合下才能表明一台主机所在的子网与其他子网的关系,使网络正常工作,所以IP地址与子网掩码犹如一对形影不离的兄弟,联系异常紧密。鉴于此在选择授课内容时,我对教材原有结构进行了调整,不仅仅讲2.2IP地址及其管理,还将2.3节涉及到IP地址和子网掩码、IP地址的动、静态管理这部分内容巧妙地溶入了本节,这样原来割裂的两部分内容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学生觉得的IP地址有关的知识变得完整丰富。 二、学情分析。 学习第一章时,学生有很多机会上网享受网络冲浪带来的乐趣,学习效果不错;可进入第二章后,较多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学习本模块的热情一点点被减淡。再者前面一节所学的域名是由一些有意义的单词或中文组成,学生容易记忆和理解,而本节IP地址是一串没有特定意义的数字,又分成ABC三类,还有与之配套使用的子网掩码等,情况较为复杂,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困难。如果教师如果继续把理论照本宣科,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情绪低落。故教师采取的积极应对措施就是尽量举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把道理讲得尽量通俗易懂,再结合高一学生具备一定的对数字的理解分析能力,使课堂效率得以提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IP地址的概念、格式、分类。 (2)掌握子网掩码的作用,IP地址的动、静态分配。 (3)了解IP地址的管理方式及IP地址资源的分配情况。 2、过程与方法 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以IP的概念为主线,再逐步深入到与IP相关的理论知识的研究,如子网掩码、IP地址的分配等,可谓由表及里,由浅和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畏难情绪,体会到学习理论的快乐,为以后学习理论知识找到合适的方法。

TCPIP基础知识分析

OSI模型包含许多被分割成层的组件。在网络数据通信的过程中,每一层完成一个特定的任务。当传输数据的时候,每一层接收到上面层格式化后的数据,对数据进行操作,然后把它传给下面的层。当接收数据的时候,每一层接收到下面层传过来的数据,对数据进行解包,然后把它传给上一层。

虚电路结构增强了OSI模型每一层的模块性;实现每一层的软件可以被栈的开发人员和工作站的管理人员移走、替代和更新而是影响它上面和下面的层。这允许灵活地改变网络类型和更新层来处理错误和增加新特性。每一层都利用其上层和下层的服务来维持它和远地主机上对应层的虚电路。

第二课 TCP/IP协议 一.Internet的现状 1. TCP/IP的发展过程及组织 ISOC(Internet Society) 应用软件 IAB IETF IANA IRTF 2.说明TCP/IP的重要性 连接不同系统的技术 开放系统,可通过Request for comments开发自己的TCP/IP解法 与Internet连接:节省资金 提供强有力的WAN连接:可路由,为广域网设计的 二.TCP/IP协议族 1.TCP/IP协议族 英文全称: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中文全称: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TCP/IP实际上是一族协议,不是单一的协议,详见【附图一】 ◇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 ◇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逆向地址解析协议 如果一台IP机器不带磁盘,启动时无法知道其IP地址。但它知道它的MAC地址。RARP协议是丢失灵魂者的精神病分析家。它发出一个分组,其中包括其MAC地址,要求回答这一MAC地址的IP地址。一个称为RARP服务器的特定机器作出响应并回答。至此,这一身份危机就获得解决。像一位优秀的分析家一样RARP使用已知信息,即机器的MAC地址,求得其IP地址完成机器ID的确定。 ◇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信息协议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nternet组管理协议

IP地址及其管理_袁庆

2.2 IP地址及其管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域名的知识,知道域名只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方便、快捷地使用因特网而采取的一种命名方式,其实计算机真正的身份标识是——IP地址。 下面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实践一:】打开两个浏览器窗口,在地址栏中, 分别输入:https://www.360docs.net/doc/c916224757.html,202.102.112.49,看看会出现什么情况? 我们发现这两个不同的地址打开了相同的页面,这是怎么回事? 生:我们输入的第一个地址是域名,第二个应该是IP地址。 师:非常好,202.102.112.49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IP地址。 【板书:】2.2 IP地址及其管理 二、IP地址的含义 请同学们阅读P35材料,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板书:】一、IP地址的含义

1、什么叫IP地址? 2、连入网络的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可以相同吗? 3、查看本机IP地址,比较与周围同学的异同,填写P36表2-7 师:通过阅读课本,我们请两位同学回答一下第一和第二两个问题。 生1:IP地址是网络中计算机的身份标识,它能唯一地标识出主机所在的网络及其在网络中的位置编号。 生2:连入网络的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不可以相同。 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么我们刚才查看了自己和同学的IP地址之后,有没有发现它们有一些特点呢? 生3:都由4段数字构成,前三段都是192.168.6,只有最后一个数字不一样,最后一个数字是我们的机器号。 师:很好,那我们下面就来看一下IP地址的格式特点。 【板书:】二、IP地址的格式 三、IP地址的格式: 阅读P36,并观察一下IP地址“202.102.112.49”的格式特点,分析总结IP地址的格式 【板书:】格式特点: ①由段数字构成。 ②每个字符之间用隔开。 ③每个数字的范围是。 师:我请一位同学来总结一下IP地址的格式特点。 ①由4 段数字构成。 ②每个字符之间用圆点隔开。 ③每个数字的范围是0-255 。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可为什么IP地址中每一段数字范围要在0-255之间?下面老师给大家解释一下原因: 【幻灯展示计算机内部数据处理原理。】 师:原来计算机只能处理二进制数据,那我们学的IP地址当然也只能是二进制数据。二进制是由0和1构成的一组数据。我们平时看到的IP地址应该写成这样的格式: 【板书】11001010.01100110.01110000.00110001 每段用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来表示。那么一个8位的二进制数所表示的数的范围是多少呢?最小的数即是各个位上都是0,8个0对应的十进制数还是0;最大的数即是各个位上都是1,8个1对应的十进制数是255。所以0-255,共256个数。考虑到二进制不方便人的记忆和书写,我们在日常使用的时候采用十进制来表示。我们黑板上的这个IP地址转换成十进制就是202.102.112.49。 师:刚才大家查看了所用计算机的IP地址中前三段都相同,都是192.168.6,最后一段是自己计算机的编号。这是怎么来划分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IP地址的分类。 【板书】三、IP地址的分类 四、IP地址的分类: 为了适应不同的网络规模,人们将IP地址划分为A、B、C、D、E五大类。划分的依据就是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号所占分段数目的不同。

防火等级IP的基本知识

防火等级IP的基本知识(2008/11/14 11:30) IP等级 IP是Ingress Protection的缩写,IP等级是针对电气设备外壳对异物侵入的防护等级,来源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IEC 60529,这个标准在2004年也被采用为美国国家标准。在这个标准中,针对电气设备外壳对异物的防护,IP等级的格式为IPXX,其中XX为两个阿拉伯数字,第一标记数字表示接触保护和外来物保护等级,第二标记数字表示防水保护等级,具体的防护等级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 IP是国际用来认定防护等级的代号Ip等级由两个数字所组成,第一个数字表示防尘;第二个数字由表示防水,数字越大表示其防护等组长越佳。 防尘等级 号码防护程度定义 0 无防护无特殊的防护 1 防止大于50mm之物体侵入防止人体因不慎碰到灯具内部零件防止直径大于50mm 之物体侵入 2 防止大于12mm之物体侵入防止手指碰到灯具内部零件 3 防止大于2.5mm之物全侵入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工具,电线或物体侵入 4 防止大于1.0mm之物体侵入防止直径大于1.0的蚊蝇、昆虫或物体侵入 5 防尘无法完全防止灰尘侵入,但侵入灰尘量不会影响灯具正常运作 6 防尘完全防止灰尘侵入 防水等级 号码防护程度定义 0 无防护无特殊的防护 1 防止滴水侵入防止垂直滴下之水滴 2 倾斜15度时仍防止滴水侵入当灯具倾斜15度时,仍可防止滴水 3 防止喷射的水侵入防止雨水、或垂直入夹角小于50度方向所喷射之水 4 防止飞溅的水侵入防止各方向飞溅而来的水侵入 5 防止大浪的水侵入防止大浪或喷水孔急速喷出的水侵入 6 防止大浪的水侵入灯具侵入水中在一定时间或水压的条件下,仍可确保灯具正常运作 7 防止侵水的水侵入灯具无期限的沉没水中在一定水压的条件下,及可确保灯具正常运作 8 防止沉没的影响

IP地址管理常见功能解析

IP地址管理常见功能解析 网络以及IT设施(例如VoIP、云计算、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IPv6和服务自动化等)复杂性的增加使网络团队不得不使用自动化IP地址管理(IPAM)的工具,自动化IP地址管理工具可以让管理员分配子网、分配/追踪/回收IP地址以及提供对网络的可视性。 以下是IP地址管理常见的功能: 为新的分支机构创建子网 向新打印机分配新的静态IP地址 旧服务器报废后,回收IP地址 保存IP地址分配和相关数据(例如MAC地址、操作系统类型和交换机端口连接等)的准确记录。发现网络中的设备以及更新数据 大多数企业使用手动电子表格或者本地工具来完成上述工作。IP地址管理解决方案可以说是对现状的重大改进,采购的便利以及定价将成为首要决定因素。IP地址管理用户将会发现,自动化IP地址管理系统正在逐渐成为最重要的IT措施。强大的IP地址管理自动化解决方案将为日趋复杂的IT环境开辟一条新路。 IP地址管理必须具备的属性 以下是IP地址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的属性列表: (1) 发现和报告终端设备、基础设施以及两者间的联系 一个良好的IP地址管理自动化解决方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捕捉信息,包括来自DHCP服务器和静态IP分配的数据导入、租赁信息,而在这么多方法中,自动发现是最有效的方法。以下是在对比各种解决方案的发现能力的时候需要注意的问题: 发现的数据的丰富程度:IP地址管理系统是否捕捉这些属性:设备操作系统、连接的交换机端口、VLAN等。 在需要时报告和查看数据的能力:你的IP地址管理系统能否生成报告,例如在VLAN 2上运行的连接到4号交换机上的所有windows设备?所有打印机是否按照它们所在的楼层分类好?在解决困难问题时,这些类型的问题都是需要回答的。 广泛的供应商支持:这是经常被忽视的一个方面。大多数IP地址管理供应商支持对思科设备的发现。然而,网络包含来自多个网络供应商的基础设施组件,不被支持的网络设备将会在你的IP地址管理数据库中留下漏洞。在对比各个供应商时,请确保你选择的供应商能够支持大部分网络供应商的交换机和路由器。 (2) 对物理和虚拟基础设施的单窗格视图 虚拟化环境和云计算环境的动态本质可能会对日常IT工作造成影响。具体来说,我们很难追踪虚拟机器之间和物理网络基础设施之间的连接性。一个强大的IP地址管理解决方案应该要能够追踪虚拟机器和物理基础设施间的联系,例如在创建、转移和关闭时。如果你的IP地址管理系统提供这种信息,你将能够进行以下操作: 1. 当顶层机架交换机因为更新而被关闭时,你能够确定哪些虚拟机(和相关应用程序)会受到影响。 2. 确定虚拟机在迁移到ESX服务器(连接较慢交换机端口)时是否会面临性能问题。 3. 追踪虚拟器桌面用户从数据库中心到桌面的整个网络性能问题 (3)历史连接性数据和报告 一个良好的IP地址管理解决方案应该保存历史连接数据,当你试图调查安全问题或合规问题时,这些历史数据就可以派上用场。具体来说,IP地址管理系统应该要能够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例如:哪个设备昨天使用这个IP地址?在安全泄漏事故发生当天,哪些设备连接到了数据中心4号交换机?已经连接到我们公司网络的特定设备的位置?

ip地址基础入门知识

一、简介 在生活中我们使用具有上网功能的电子设备都有IP地址,就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一样。IP地址分为IPV4 IPV6,我们所说的的IP地址指的是IPV4的地址。 IPV4(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4 )互联协议版本4,有版本V4之前就有IPV1 IPV2IPV3,同样有IPV5 IPV6,IPV5在实验中已经夭折,替代IPV4的将是IPV6。(IPV4地址比如:192.168.1.1、114.114.114.114,IPV6地址比如:2001::1) 注:接下来我们讲的IP指的是IPV4地址 1、IP是电子设备间的名字。

互联网的三大巨头通过IP把设备和设备,人和人连接起来。 二、什么是IP地址? 我们常见的是IP地址是十进制的,我们在小学学到的十进制缝十进一,说的就是十进制。

真正的IP地址到底怎样呢?IP地址是由二进制组成的,但为了方便人的记忆转换为十进制。 题外话:为什么人要用十进制,机器使用二进制的,在小的时候数数掰着手指数,当手指不够数的时候拿东西标记下,而人的手指头只有十根,这样就造就了十进制,而机器使用“开”“关”电路的方式,正好表示0或1,进而形成了二进制。 1.十进制的计算方式 (1010)10 =1×103+0×102+1×101+0×100 2.二进制的计算方式 (1010)2 =1×23+0 ×22+1×21+0 ×20 3.二进制转换十进制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组成,转换为十进制的方式让人更容易记忆。 4.IP地址的组成 IP地址是由两部分组成的,网络部分和主机部分,比如:

网络部分如果一样代表在同一个网段(主机部分可以不一样)。什么叫同一个网段(同一个广播域)呢?好比在同一房间的人一样,他们之间通讯可以基本靠吼,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广播。不同网段的好比不同房间的他们之间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讯。 IP地址分为4组,8bit(8个二进制)一组,4个组组成了32个二进制。 二进制1111 1111转换为十进制为255 二进制 1111 1111 十进制

IP地址及其管理教案

2.2 IP地址及其管理 一、背景信息 1.模块:高中网络技术技术应用 2.年级:高中二年级 非上机时间15分钟,上机操作时间30分钟,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IP地址的概念、格式、分类。 (2)了解子网掩码、网关和DNS服务器的作用。 (3)了解IP地址的管理方式及IP地址资源的分配情况。 2、过程与方法: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以IP地址的实际应用为主线,再逐步深入到与IP 地址相关的理论知识的研究,如IP地址的分类、IP地址的配置等,由表及里, 由浅和深。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网络技术应用选修模块相对枯燥,因此本节课尽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克服畏难情绪,体会到学习网络技术相关理论的快乐,为以后学习理论知识找到合适的方法。 (2)让学生认识到IP地址资源的有限及分配的不平衡,体验IP地址资源短缺的危机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IP地址的格式及分类 难点:IP地址的格式和分类、子网掩码的作用 (三)学生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学过域名的基本知识,初步的网络应用能力。对于IP地址有些同学只是听说过有这个概念,大部分学生很多没有真正在计算机上打开IP设置的页面,并且多数学生对二、十进制的转换也接触不多,因此对于学生来说IP地址是个相对来说比较陌生而有带有新鲜感的名词。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 (1)任务驱动—体验探究法 (2)网络探究教学法 (3)小组协作式学习。 (五)课前准备:任务单、相应素材准备 三、教学过程 引入: 通过校园安全巡查工作提出问题,借助网络技术访问远程的网络摄像头,现场程序给学生远程的监控画面:通过IP地址访问互联网上的终端设备。 【师生互动】提问:教师是通过什么手段访问到千里之外的网络摄像头的 引导学生观看后回答:IP地址

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

安徽教师资格面试高中信息技术《IP地址及其管理》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准确说出IP地址概念;完整复述IP地址格式及分类方法,能通过计算分辨出IP 地址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生活实例直观感受IP地址的作用和便捷;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掌握IP地址的分类形式,并能正确辨别IP地址类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体验通过计算识别IP地址类型的学习乐趣,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勇于克服困难,同时提高对网络技术应用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够理解IP地址的概念,熟记IP地址的格式组成和分类方法。 【难点】 能进行IP地址类型识别。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老师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内容是关于我国首例利用因特网破获聚众赌博案件 (1)学生观看视频 (2)学生概括视频主要内容 2.设置疑问:公安机关根据什么线索进行破案的?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入IP地址的概念。 环节二、新知探究 任务一、答一答 (1)学生自习课本上关于IP地址概念的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什么是IP地址”,老师做补充总结。 任务书二、查一查 1.设置小竞赛,根据查看本机IP地址的方法,学生动手操作查看自己计算机的IP地址。 2.请较快完成的同学说出自己的IP地址,老师在黑板上记录。 任务三、说一说

1.学生利用2分钟自习书上内容,讨论IP地址的组成特点。 2.教师带领学生结合黑板上记录的IP地址,总结IP地址组成特点,包括点分十进制的表示方法及网络标识、主机标识;并通过对网络号和主机号的讨论,引入IP地址分类的概念。 任务四、辨一辨 1.学生们花5分钟时间自习书上内容,小组IP地址划分的依据和规律,小组代表进行回答,老师作总结补充。 2.设置疑问:根据IP地址分类的特点,分析IP地址每个字节能表示的最大数值,同时总结IP地址对应的第一字节表示的数值的范围。 3.设置疑问:根据黑板上记录的IP地址,判断其IP地址类型,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IP 地址判断分类的方法,并介绍记忆分类方式的便捷方式。 环节三、巩固提高 根据之前学习的内容,完成巩固训练习题: 1.请学生随机说出一个IP地址,设置纠错环节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IP地址组成特点。 2.进一步训练学生辨别IP地址类型的能力,突破难点。 环节四、小结作业 1.简单回顾本节课所学要点。 2.首尾呼应,回顾上课播放的视频,请同学们思考警察到底是如何根据IP地址查获罪犯,根据网络号和主机对应进行分析。 3.通过上一个问题引出关于IP地址管理的问题,请同学们课后去查资料,下节上课时请同学们分享。 四、板书设计 IP地址及其管理 一、概念 二、IP地址格式(点分十进制)

IP地址管理办法

安技中心IP地址管理办法 为加强安技中心局域网的统一管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正常运行,做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充分发挥IP地址资源的作用,防止IP地址滥用和盗用的发生。依据我中心计算机网络结构、设备和应用等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制定本办法的目的:提高网络安全;确保IP地址管理符合行业规范;实现统一规划,分级管理。 第二条信息化管理办公室统一负责安技中心IP地址的总体规划、设计、分配、管理。并负责对下属各单位及部室计算机检查、督导和管理;下属单位信息员负责本单位的IP地址管理维护工作。中心所有IP地址的使用须向信息化管理办公室申请,填写IP登记表,并签订《安技中心网络安全管理协议》,各部门的IP地址申请由部门统一汇总使用需求,统一申请、登记。 第三条中心局域网实行静态IP管理,任何需接入局域网的电脑均应按照本规定办理相关的手续,由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分配合法有效的唯一的IP地址后方可接入局域网。 第四条办公地址改变、更换电脑、网卡或其它原因需要变更IP的,由信息员报信息化管理中心为其绑定新的MAC地址,由网络维护人员负责进行地址变更、配置。 第五条IP地址是一种重要的网络资源,用户如有不再使用的IP地址应及时通知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以便对其IP地址进行登

记、处理、回收,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过多的IP资源。否则,由此IP地址上网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由使用者承担。 第六条禁止私设IP地址;禁止盗用他人IP地址。对私设和盗用他人IP地址的办公用户造成IP地址冲突的,信息化管理办公室有责任进行相应调查,一经查实,将中断其网络,收回其IP地址,待其所在单位或部室负责人签字后给予开通。 第七条不得利用IP地址从事违法犯罪行为,如触犯国家法律及相关规定,一经查实,将交与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处理。 2014年9月3日 信息化管理办公室

2.2IP地址及其管理(通用)

习题 一、选择题 【第1题】一个C类计算机网络中最多能容纳的主机数是( ) A、 65534 B 、 254 C 、 128 D 、1677214 【第2题】某公司网络管理员在设置服务器IP地址时,系统自动填充其子网掩码为255.255.0.0,请问该服务器设置的IP地址属于() A 、 A类 B、 B类 C、 C类 D 、 D类 【第3题】为了避免IP地址的浪费,需要对IP地址中的主机号部分进行再次划分,再次划分后的IP地址的网络号部分和主机号部分使用什么来区分?() A、IP地址 B、网络号 C、子网掩码 D、主机号 【第4题】 下列IP地址中属于B类地址的是() A、10.127.63.3 B、192.127.63.10 C、161.27.63.3 D、127.0.0.1 【第5题】在主机IP地址为172 .168. 1. 3、子网掩码为255.255 .0. 0的机器中,代表网络标识的是() A 、 172 B 、 172.168.1.100 C 、172.168.1 D 、172.168 【第6题】IP地址11000000101010000000000100000011一般写成() A 192.168.1.2 B 192.168.1.3 C 192.168.1.0 D 192.168.0.4 【第7题】下列连接在Internet上的主机的IP地址,正确的是() A 、202 .110.139.0 B、 120.134.0.180 C 、10.258.133.48 D 、127.0.0.1 【第8题】计算机中信息的存放形式是:() A、二进制

B、八进制 C、十进制 D、十六进制 【第9题】小王的电脑无法访问Internet网,检查后发现是TCP/IP属性设置有错误,他使用的电脑IF设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那个改正方法是正确的是:() A 、IP地址改为192.168.0.1,默认网关改为192.168. 0. 201,其它不变 B、默认网关改为192.168. 0. 201,子网掩码改为255. 255. 255. 0,其它不变 C、子网掩码改为192. 168.10 .1,默认网关改为192. 168 .0 .1,其它不变 D、默认网关改为192. 168. 0.1,子网掩码改为255. 255 .255 .0,其它不变【第10题】子网掩码设置为“255.255.255.0”时,就可知道此网中计算机数最多是() A、254台 B、256台 C、128台 D、64台 二.操作题:学校的绿网教室有一台电脑没有配置IP地址,不能上网。请你正确配置这台电脑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地址。 设置计算机的IP地址为“192.168.1.33” 默认网关为“255.255.255.0” 首选DNS服务器为“202.18.13.54” 备选DNS服务器为“202.68.66.33”

IP地址及管理

说课课题:《IP地址及管理》 说课者:洋浦实验学校蕾 课时:1课时 一、说课标:理解IP地址的格式与分类;知道IP地址的管理办法及重要管理机构。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节容是网络技术应用(选修)第二章第二节容。在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了解了什么是二进制。前一课的教学,又使学生掌握了域名及其管理的一般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理解IP地址的作用、格式、分类、及IP地址管理的方式,并能利用IP 地址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时,本课容为后续章节中子网掩码、网关、DNS服务器等的学习也起着铺垫作用,更为今后深入学习网络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观察类比及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对IP地址有直观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实现概念和实践的衔接。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会IP地址在网络中的重要地位;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加强学生的甄别信息、自我保护意识。 加强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意识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新课程注重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综合素质,课标是使学生掌握网络基础知识、提高能力。)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本课把重、难点定为: 重点:IP地址格式(所有环节都在IP格式基础上展开。) 难点:判断IP地址类别;使用IP地址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说学情:高二的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已经有很大发展,他们能从不同方面运用多种方法思考问题,迁移能力增强。IP地址概念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还是一个抽象的新鲜概念。但也有个别学生在课前就使用过IP技术解决问题。 四、说教法:从高中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影响因素来看,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生创造力发展的在动机。怎样把“网络的IP地址”这个抽象的概念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使它不再枯燥,是教师在上课时首要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我首先用“网络故事”引题,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索欲望。“IP地址”概念教学中,采用课件演示、类比的方法,使抽象概念尽可能通俗易懂;再安排恰当的课堂练习、实践操作让学生分析、探究,更进一步的加深理解,自觉运用。 课堂上,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给个别学生增设“能力提升”实践题目。五、说学法: 充分地感知教师创设的具体情境,并通过分析、比较法、抽象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形成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IP地址的分类、管理”部分,用自学法,培养他们对未知知识的探索能力;

ip地址管理与规划

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 IP地址 IP地址的类型 1.什么是IP地址 2.IP地址的分类 下面是常用A、B、C三类地址的总结表: 表6-2 网络类别、网络地址和主机编号字段的取值范围 表6-3归纳了A、B、C三类网络IP地址W段的取值范围、网络个数及主机个数。 表6-3 A、B、C三类网络的特性参数取值范围 3.IP地址中网络地址的使用规则 无论在Internet上还是在局域网上,分配网络地址(即网络ID)时,常用的A、B和C三类网络的取值范围如表6-4所示,配置和使用IP地址时,应遵循以下规则: ①网络地址必须惟一。 ②网络地址不能以127开头。因为127保留给诊断用的回送函数使用。 ③网络地址中的各位不能全为“0”,0表示本地主机,不能传送。 ④网络地址的各位不能全为“1” 即,十进制的255),全为1时,仅在本网络上进行广 播,各路由器均不转发。 表6-4 A、B、C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取值范围

网络类别网络地址始值网络地址终 值主机编号始 值 主机编号终值 A 4.地址中-主机地址的使用规则 ①在网络地址相同时,即在同一网络中,主机地址(编号)必须惟一。即I P地址中主机编号相对于网络编号来说必须惟一。例如:在这个C类网络中,只能有一台主机的编号为“8”。 ②IP地址中主机编号的各位不能全为0,主机号全0表示该网的IP地址,例如,。 ③IP地址中主机编号的各位不能全为“1”,主机号全1的地址是本网的广播地址,因此,255不能用做主机的编号。例如:或。 ④代表本地主机的IP地址,用于测试;因此,该地址不能分配给网络上的任何计算机使用。 5.IP地址的表示规则 ①在主机或路由器中存放的IP地址都是32 bit的二进制代码。为了提高可读性,在写出 给人看的IP地址时,往往每隔8 bit插入一个空格。但这样还是不方便。于是我们常常将32 bit的IP地址中的每8 bit用其等效的十进制数字表示,并且在这些数字之间加上一个点。这就叫做点分十进制记法(dotted decimal notation)。下图7-8表示了这种方法,这是一个B类IP地址。 ②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IP地址,其 网络号net-id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归宿主机(multihomed host),或多接口主机。 ③按照因特网的观点,用转发器、网桥或传统交换机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 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net-id。 ④在IP地址中,所有分配到网络号net-id的网络都是平等的。 ⑤互联网中设备及IP地址:路由器连接的是IP子网,因此,它总会具有两个或两个以 上的IP地址,这些IP地址通常具有不同的网络编号或子网编号。图7-9画出了3个局域网(LAN1, LAN2和LAN3)通过3个路由器(R1, R2和R3)互连起来所构成的一个互联网(此互联网用虚线圆角方框表示)。 应当注意到下述问题: 在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中的网络号必须是一样的。 用网桥(它只在链路层工作)互连的网段仍然是一个局域网,只能有一个网络号。 路由器总是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IP地址。 当两个路由器直接相连时,在连线两端的接口处,可以指明也可以不指明IP地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