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牛皮蝇病.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生活史 雌雄皮蝇交配产卵:在夏季天气晴朗炎热时,雌雄皮
蝇交配后,雄蝇死亡。雌蝇飞向牛体产卵,雌蝇产完卵后 也死亡。卵经4一7天孵化出第一期幼虫。牛皮蝇的第一期 幼虫钻入皮下移行最后发育成第三期幼虫到达背部皮下。 纹皮蝇的第一期幼虫钻入皮下移行,在感染后的2.5个月 可在咽头和食道部发现第二期幼虫。
三、致病作用及症状 ➢ 雌蝇飞翔产卵时,常引起牛只不安,喷鼻蹴踢,竖尾奔逃
,影响采食,有些牛只奔逃时受外伤,甚至发生流产。 ➢ 幼虫钻入皮肤时,引起动物瘙痒、不安和局部疼痛。幼虫
在体内长时间移行,使组织受损伤,在咽头、食道部移行 时引起咽头、食道壁的炎症。
➢ 幼虫分泌的毒素对牛有一定的毒害,常使患畜消瘦、产乳 量下降、幼畜贫血和发育不良。
月底进行,每隔30天处理一次,共处理2次。
➢ 消灭尚未到达牛背部皮下的幼虫: (1)10 % 或15%的敌百虫溶液,0.1~0.2毫升/千克,于10
月中旬和翌年1月下旬,给牛进行两次臀部肌肉注射。 (2)倍硫磷,7毫克/千克肌肉注射,注射应在11~12月份
进行,或每头牛用1%溶液170毫升浇洒。 (3)每年蚊虫活动季节一结束,用伊维菌素或爱比菌素,
0.2毫克/千克,一次皮下注射可有效地预防牛皮蝇蛆病。
第二期幼虫:在食道壁停留5个月,最后也移行到牛 背部下,发育成第三期幼虫。幼虫到达牛背部皮下时,在 局部出现瘤状隆起,并出现绿豆大的小孔,幼虫以其气孔 板朝向小孔。在牛背部皮下,第三期幼虫约寄生2~2.5个 月。随着生长过程,幼虫颜色逐渐变成褐色,同时皮肤上 小孔的口径也随之增大。成熟后的幼虫经皮孔逸出,落入 土中和厩肥内变成蛹,再经1~2个月后,羽化为成蝇。幼 虫在牛体内寄生约10~11个月,整个发育过程约1年。
纹皮蝇:体长只有13毫米,虫卵产在牛后腿的 后下方和前腿部分,一根毛上可固着成排的虫卵。纹 皮蝇的第三期幼虫与牛皮蝇的相似,体长2~6毫米, 主体最后一节无小刺,第10节的腹面只后缘有刺,气 孔板较平。
牛皮蝇和纹皮蝇:形态相似,纹皮蝇比牛皮蝇 小,发育史基本相同,分卵、幼虫、蛹和蝇四个阶 段。皮蝇在自然界生活的时间只5~6天。
牛皮蝇病
牛皮蝇病
牛皮蝇蛆病是由皮蝇科皮蝇属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 寄生于牛的皮下组织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牛只严重感染 牛皮蝇蛆时,常表现消瘦,产乳量降低,皮革质量受损。幼 年牛发育受到影响,造成经济上的损失。
一、病原体形态特征 牛皮蝇:外形像蜜蜂,体表被有绒毛,触角分3节,
口器已退化,不能采食,亦不能螫咬牛只。牛皮蝇体长 约15毫米,虫卵产在牛的四肢上部、腹部、乳房区和体 侧的被毛上,单个地粘着于被毛上。第三期幼虫寄生于 牛背部皮下组织中。
➢ 幼虫寄生于牛背部皮下时其寄生部位往往发生血肿和蜂窝 组织炎。
➢ 感染化脓菌时,常形成瘘管,经常流出脓液,直到幼虫逸 出后,瘘管才逐渐愈合,形成瘢痕,影响皮革质量。
四、诊 断 ➢ 临床症状 ➢ 病理变化 ➢ 流行病学
五、百度文库 治
➢ 消灭牛背部皮下的幼虫: (1)1%~2%的敌百虫溶液涂擦, (2)0.5%~0.7%的蝇毒磷溶液喷洒牛背部。一般于3月中旬至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