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结核的高频彩超诊断探讨

合集下载

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

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

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
刘宇波
【期刊名称】《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年(卷),期】2017(000)008
【摘要】目的:分析在腮腺肿块患者诊断与鉴别中应用高频彩超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腮腺肿块患者93例,全部患者都采取高频彩超进行诊断,观察诊断的情况。

结果:多普勒血流成像的表现主要包含血流的分级、形态、血流的分型、边界的回声、内部的回声、边缘,并且良性肿块与恶性肿块表现相比有明显的差异,P<0.05。

结论:在腮腺肿块患者诊断与鉴别中应用高频彩超诊断能够准确诊断出患者病灶情况,值得应用。

【总页数】2页(P140-141)
【作者】刘宇波
【作者单位】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新城区)超声诊断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1
【相关文献】
1.CT在腮腺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J], 党业天;庞绍衡
2.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J], 刘连凤;李航
3.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腮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 [J], 贺照忠
4.高频彩超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鉴别诊断的价值 [J], 刘宇波
5.高频彩超检查在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与急性阑尾炎进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姚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频超声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研究

高频超声诊断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研究

14762.[4]史学良,罗杰,方秦模,等.胸腔镜亚肺叶切除术治疗肺部疾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3):3675-3676.[5]张海华,张涛.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亚肺叶切除临床研究进展[J].实用肿瘤杂志,2019,34(3):198-201.[6]李志新,隋锡朝,杨帆,等.70岁以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亚肺叶切除与肺叶切除术近远期结果[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16,32(11):645-649.作者简介:张国亮(1973.12.16-),男,硕士,副主任医师,心胸外科.流行性腮腺炎是腮腺炎病毒传染导致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具有高传染性,通常在儿童群体中呈现爆发式流行。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症特点是非化脓性腺体肿大、发烧和疼痛等,不典型病例易被误诊。

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率渐有逐年提升的趋势,为了提升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及时阻断传染,需早期对流行性腮腺炎进行确诊和治疗[1]。

高频超声是当前检查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影像学方式,本文分析检查准确性等相关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4年4月—2019年5月诊治的18例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检查资料。

患者均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符合研究标准;患者家属经过沟通后同意参与本次检查研究,签署知情书。

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腮痛、脸颊部肿胀和发热等。

患者中男性有10例,女性有8例,患者的年龄在4~32岁之间,平均(12.8±0.6)岁。

1.2 检查方法设备型号:使用仪器是东芝Aplio500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5~14MHZ。

在检查前与患者详细沟通,讲解配合注意事项,使患者放松情绪[2]。

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完成检查,将头偏向被检查的一侧,多角度、多切面的观察患者腮腺的大小、回声以及周围淋巴结的情况等[3]。

1.3 效果评价计算高频超声检查的临床确诊率,与患者的确诊数据进行对比;观察高频超声成像的特点。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目的:分析高频彩超鉴别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以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腮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高频彩超检查,观察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进行比较,分析良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征。

结果:60例患者病理诊断良性肿瘤38例,恶性肿瘤22例,高频彩超检出率分别为86.8%、90.9%。

良恶性肿瘤在形态、边界、包膜、钙化上差异明显;良性肿瘤血流分级以0~I级为主,恶性肿瘤以Ⅱ~Ⅲ级为主,且恶性肿瘤的PSV、RI均高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腮腺良恶性肿瘤患者,高频彩超不仅检出率高,依据声像图特征、血流特征还能够准确判断出肿瘤的性质,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标签:高频彩超;腮腺肿瘤;声像图特征;血流分级腮腺是人体中最大的涎腺体,发生肿瘤的概率高,且大多数为上皮肿瘤。

从生理解剖角度来看,腮腺位于外耳道下方,内部含有丰富的脂肪,容易诱发不同类型的肿瘤[1]。

在治疗方面,手术方案具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控制病灶进展,改善生存质量。

由于肿瘤无痛,患者发病后没有明显的特征,容易错过早期治疗时机,超声诊断不仅能够对肿瘤进行定位、定性,也是手术方案的制定依据。

本文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患者进行研究,探讨了高频彩超的应用价值,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腮腺肿瘤患者60例。

其中男34例(56.7%),女26例(43.3%);年龄18~76岁,平均(51.6±2.4)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3.1±0.4)年。

患者均为单发性肿瘤,其中左侧28例(46.7%),右侧32例(53.3%);位于腮腺浅叶45例(75.0%),腮腺深叶15例(25.0%)。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依据《实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患者年龄18~80岁之间,经手术或病理检查后确诊[2];本次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且自愿参与,能够积极配合医师操作。

儿童腮腺的超声诊断方法

儿童腮腺的超声诊断方法

儿童腮腺的超声诊断方法
对儿童腮腺进行超声诊断的方法包括:
1. 使用高频线阵探头,一般选用7-15MHz,可以清晰显示腮腺实质及导管。

2. 儿童取仰卧位,检查者位于患侧,探头置于患侧腮腺区。

3. 轴位扫描,沿腮腺主导管方向扫查,观察结石情况。

4. 探头横断面扫描,观察腮腺实质回声,测量腮腺厚度。

5. 颜色多普勒模式,查看腮腺血流情况,判断炎症反应。

6. 静脉注射微bubbles,观察腮腺导管开放情况。

7. 观察对侧腮腺,作比较。

必要时进行双侧腮腺检查。

8. 联合病史询问和临床检查,综合判断腮腺疾病情况。

9. 定期复查超声结果,评估治疗效果。

10. 儿童要配合检查,避免过度紧张和移动。

高频彩超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高频彩超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高频彩超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丛颖;杨芳;侯兴华;唐军;董宏【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1【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73例腮腺肿瘤的声像图资料。

结果:173例腮腺肿瘤中,良性159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1.1%(113/159),恶性14例,超声诊断符合率71.4%(10/14)。

良性病变常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楚的肿块,以混合瘤居多,其次为腺淋巴瘤;恶性病变常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的肿块,以黏液表皮样癌居多。

良恶性肿瘤在形态、边界、包膜、有无液化(囊实混合)、钙化及CDFI等表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高频彩超是腮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重要方法。

【总页数】3页(P34-36)【作者】丛颖;杨芳;侯兴华;唐军;董宏【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超声科,辽宁鞍山 114001;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超声科,辽宁鞍山 114001;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病理科,辽宁鞍山114001;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超声科,辽宁鞍山 114001;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超声科,辽宁鞍山 114001【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应用高频彩超血流显像和能量图诊断腮腺肿瘤 [J], 朱声荣;王秀丽2.高频彩超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J], 葛艺东;秦信;柯文;杨昕;罗莉莉;耿峰3.腮腺肿瘤的高频彩超诊断 [J], 蒋幼华;岳林先;周果;郭璇妍4.高频彩超诊断腮腺肿瘤对比细针穿刺结果分析 [J], 孙燕双;章瑞5.面颈部结核性肿块高频彩超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探讨 [J], 刘纯红;张玉霞;富秀玉;王桂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频彩超检查对于腮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高频彩超检查对于腮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

高频彩超检查对于腮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摘要:目的:研究高频彩超检查对于腮腺肿块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我院接收的我院接收的78例腮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均高频彩超检查,分析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

结果:78例患者经超声诊断检出恶性病变35例,非恶性病变43例,经病理诊断恶性病变36例,非恶性病变42例,两种方式诊断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对比高频彩超诊断结果和病理诊断结果,超声诊断共有42例患者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相同,诊断结果符合率达到了97.7%。

结论:高频彩超检查应用于腮腺肿块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极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价值,因此,在实际的临床诊断中可联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共同检查,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高频彩超检查;腮腺肿块;诊断;鉴别;价值[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value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arotid masses.Methods:from April 2016 to April 2019,78 patients with parotid masses received by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were examined by high-frequency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The coincidence rate between the diagnosis results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results was analyzed.Results:there were 35 cases of malignant lesions,43 cases of non malignant lesions,36 cases of malignant lesions and 42 cases of non malignant lesions in 78 cases of ultrasound diagnosis.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P > 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high-frequency color ultrasound diagnosis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there were 42 cases of ultrasound diagnosis with the same results of pathological diagnosis,and the coincidence rate reached 97 7%.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HFUS in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arotid masses has a high value of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Therefore,it can be combined with other imaging examinations in the actual clinical diagnosi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clinical diagnosis.[Key words] high frequency ultrasonography;parotid mass;diagnosis;differentiation;value腮腺肿块在临床上有的时候是良性,有的时候是恶性,如果是良性那么相对来说好一些,如果属于恶性,发展速度也非常快,甚至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高频超声在腮腺腺淋巴瘤和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诊断研究

高频超声在腮腺腺淋巴瘤和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诊断研究

高频超声在腮腺腺淋巴瘤和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诊断研究SONG Jing;LIU Li;WANG Lei【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腮腺混合瘤和腮腺腺淋巴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医院收治并经病理活检确诊的40例腮腺混合瘤患者和30例腮腺腺淋巴瘤患者资料,分别将其分为腮腺混合瘤组(40例)和腮腺腺淋巴瘤组(30例).所有患者均经高频超声检验,结合二维分析图像处理软件分析腮腺腺淋巴瘤和腮腺混合瘤的高频超声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经高频超声检查后腮腺混合瘤组的40例患者中38例被确诊为腮腺混合瘤,1例被诊为腮腺腮裂囊肿,1例被诊为腮腺恶性肿瘤,肿块检出率为100.0%,确诊率为95.0%.腮腺腺淋巴瘤组的30例患者中29例被诊为腮腺腺淋巴瘤,1例被诊为腮腺混合瘤,肿块检出率为100.0%,确诊率为96.7%.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形态、囊变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超声对腮腺的良恶性病变确诊率高,对腮腺混合瘤与腮腺腺淋巴瘤的鉴别诊断率高,虽然偶尔会出现将腮腺混合瘤与腮腺腺淋巴瘤相互混淆的误诊问题,但其具有安全、经济、方便等优点,在腮腺腺淋巴瘤和腮腺混合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中国医学装备》【年(卷),期】2019(016)007【总页数】3页(P109-111)【关键词】高频超声;腮腺混合瘤;腮腺腺淋巴瘤;诊断【作者】SONG Jing;LIU Li;WANG Lei【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腮腺混合瘤是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在35~55岁男女群体中均有一定的发生率[1]。

其中,良性肿瘤通常无明显疼痛、瘙痒等症状,具有病程极长、生长缓慢的特点,但若不能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发生恶性病变率可达10.8%,并与病程长度成正比关系。

而腮腺腺淋巴瘤的发生与腮腺组织解剖结构有一定内在联系,据国内统计数据显示,38~68岁的年龄为该病高发期,发病率男性略高于女性,一般无明显特征症状,具有清晰边界,触感光滑、软柔,其大小在4~6 cm,属于腮腺肿瘤中的良性肿瘤[2-4]。

腮腺肿瘤的高频彩超诊断

腮腺肿瘤的高频彩超诊断

Hih fe u n y utao o r p i ig o i fp r t u r. I g r q e c l s n g a hc da n ss o a o i t mo s JANG Y u h a, U i-in ZHOU G o, ta.T e r d o —u Y E Lnxa , u e 1 h
( 四川省人 民医院超声科 , 四川 成都 60 7 ) 10 2
论 著
I 要】 目的 探 讨 高频彩超对腮腺肿瘤诊 断价值 。方 法 回顾 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 实的 15例腮腺 肿瘤的二 摘 9 维声像 图及彩 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特点。结果
难度 。
15例腮腺肿瘤 中,良性肿瘤 13例 , 声诊断 符合率 为 7 . % , 9 6 超n C egu Senn6 0 7 ,hn epe o t i a ,hnd ,i a 10 2 C i pao h h a
【 bt c】 0 j t e o vl tt l g euny o r op r la ng pyit a os fa t A s at r b cv T a a e a e f i fqec l pl ts or h e i ns ri ei e u e h v u oh h r c o d e ur o a n h d g iop od
t mo ;a d i e i u r ,t e C lf r lrt a 8 5 ;t e e w r 2 c s s main n u r , t e c mf rl r t a u r s n n b n g tmos h o o g a e w s 7 . % n n r h r e e 3 a e l a t t mo g s h o o n ae w s 6 . % . n ls o Hi h f q e c oo o p e l a o o r p a r ig o t o rl t n frpe mop i e o 88 Co c u i n g e u n yc lrd p lr t s n g a h h d moe da n si c reai lo r he a n ma 。 u r u r c o o d b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孙晋 发 , 2 李建 柱. 立 军 , 腺 结 核 】 王 腮 7例 报 告 [] 中 国 医刊 ,08 J. 20,
4 ( )4 —4 3 9 :7 8
[ ] 朱威 , 娜. 腺 结 核 5 3 王 腮 7例 临 床 分 析 [] J。口腔 医 学研 究 ,07 2 2 0 ,3
( ): 8— 9 1 8 1
作 者 单位 :1 10 广 东 广 州 医 学 院 附 属 广 州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功 508
能科
探 讨 血 清 总胆 汁 酸 在 新 生 儿 高 胆 红 素 血 症 时 的变 化
林越 蓁
【 中图分 类号] 4 6 1 R 4. 【 献标 识 码】 文 B 胆 汁酸是 胆 汁 中存 在 的一类 胆 烷 酸的 总称 , 是胆 汁 中 的主要 成 分 , 其 生成 代谢 与肝 脏 有 十分密 切 的关 系 。成 为反 映 肝实 质 细胞 损 伤的 敏 感 指 标 之一 _ 。尤 其能 反 映胆 汁 淤积 程度 , 生 儿 高胆 红 素 血 症 是 新 生 儿 时 1 J 新 期 常见 疾 病之 一 。新 生儿 期 血 中胆 红素 增 高 , 出现 皮肤 巩 膜 等黄 染 , 症 重 时可 引起 胆红 素脑 病 即核 黄 疸 , 成严 重 的 中枢 神经 系统 后 遗症 , 至 引 造 甚 起死 亡 。高胆 红 素血 症时 , 可引 起肝 细 胞损 伤 。现对 9 常 6例高 胆 红 素 血 症患 儿血 清总 胆 汁酸 水平 进 行分 析 , 以 观察 血清 总 胆 汁 酸 在 新 生 儿 高 现 胆红素 血 症时 的 变化 。 1 资料 与方 法 11 一 般 资料 : 院 儿科 2 0 年 1 月 至 2 0 年 2月收 治 的 9 . 本 07 1 09 6例 新生儿 高胆 红素 血 症 患儿 ( 诊断 主 要包 括 肺炎 、 败血 症 、 脓性 脑 膜 炎 、 化 围 产期窒 息 、 氧 缺血性 脑 病 、 乳 性 黄 痘 、 血 性 疾 病 等 ) 男 性 5 缺 母 溶 , 7例 , 女 性3 9例 ; 月儿 8 足 9例 . 产 儿 7 ; 早 例 发病 日龄 出生 后 1 h 8 ; 4 一2 d 出生 体 重 < 2 0 g5例 、 5 0 4 0 g 8 50 2 0 - 0 0 5例 , 0 0 >4 0 g6例 。
TB A试 剂盒 由北 京九 强 公 司 提 供 , 作 严 格 按 照 说 明 书 参 数 在 日本 O— 操 L YMP 4 o全 自动生 化 分析 仪上 检 测 。 US AU o 13 统计 学方 法 : 用 t 验 数据 以均数 土 标准 差表 示 。 . 采 检
2 结 果
7 3 6 S 4 8 1 0
腮 腺 区约有 2 个 淋 巴结 , 深 浅 z组 , 淋 巴结 位 于 腮 腺及 其 浅 筋 0 分 浅 膜表 面 , 布 于耳前 区 , 下 区 , 集 同侧颚 区 , 区 , 廓 , 耳 道及 上 下 分 耳 收 额 耳 外 眼 睑外 23的淋 巴回流 。深 淋 巴结 位 于 腮 腺 区 , 面 后 静 脉 与 面神 经 的 / 在 周 围 。浅部 淋 巴结输 出 管道 是沿 胸 镁乳 突 肌前 后 缘 下 行 , 的沿 耳 大 神 有 经下 行 入锁 骨上 窝 淋巴 结【 。因 此 , 腺 区结 核 大 部 分 伴 有颈 部 淋 巴 结 3 ] 腮 核 。在 高频 彩超 上表 现 为上 述部 位 淋 巴结 明显 肿 大 , 珠状 排 列 或 融 合 串 成 团 , 去正 常淋 巴结 的皮 髓 质结 构 。 这对 腮 腺 结 核 的 诊 断提 供 了进 一 失 步 的依 据 。 总之, 由于腮腺 结 核患 者 多缺 乏 明 显 症状 及 体 征 , 断 时存 有 困难 , 诊 为了 提高 诊 断率 , 须详 细询 问 病史 , 必 当患 者 有低 热 盗汗 病史 及结 核 接触 史时 , 均应 考 虑腮腺 结 核的 可能 。尤其 当高 频 彩 超 发 现 腮腺 区 出现 粗 大 钙化斑 , 部多 发淋 巴结 肿大 时 , 颈 更应 联想 到 腮腺 结 核 的可能 性 。当 各种 鉴别 方法 均有 困 难时 , 穿刺 活检 是较 好 的鉴 别 诊 断方法 之 一 。
l 资 料 与 方 法
1 1 一 般资 料 :2例 均 为 我 院住 院患 者 , . 1 并经 手 术或 病 理证 实 。男 9例 , 3例 , 龄 3 — 7 女 年 5 2岁 , 均 5 岁 , 程 2天 一2余 年 , 均 病 程 约 平 1 病 平
1年 。
1 2 仪 器 与 方 法 : 声 仪 器 为 GE L gq0 , 头 频 率 为 7~ . 超 o i70 探 1 MHZ 设疑 浅 表小 器官 条 件 。扫查 方 法 : 者取 仰 卧 位 或健 侧 卧 位 , 0 。 患 充 分暴 露腮 腺 区域 , 纵 横切 面 扫查 , 作 并与 健侧 作 对 比观察 。二维 超 声 观察 腮腺 肿块 的大 小 , 态 , 界 , 形 边 内部 回声 , 邻关 系 , 探 查 周 围 淋 巴结 有 毗 并 无肿 大 。全部 病 例 用 C F 观 察 胂 块 内部 及 周 边 血 流 分 布 情 况 , 用 D I 采 Mat oc的分级 标 准 : 级 : 彩 色 血 流 信 号 ;I : 尔 出 现 短 暂 血 流 ri l ni I 无 I级 偶 信号 或在 其 中心 见到 一 根 血管 ;I级 : II 出现 多 点 彩色 血 流 信 号 或 有 管 壁 清晰 的血 管通 过 肿块 ; 级 : 块 内极 易 见到 大量 的血 流 信号 或大 血 管 。 I V 肿
核 的检 出率 。
【 关键 词】 腮腺 结 核 ; 高额 彩超 【 图分类 号] 4 8 1 中 R 4 . 【 文献 标识 码】 B 【 章编 号] 0 6 9 9 2 1 ) 7 2 7 1 文 1 0 —1 5 (0 0 O —0 6 ~0
超声 诊断 涎腺 结 核较 少见 , 内文 献 报道 亦 甚 少 。涎 腺 结 核 主 要 发 国 生在腮 腺 , 多见 于腮 腺 淋 巴 结核 , 有 原 发 于腮 腺 实 质[] 也 】 。由 于腮 腺 结 核临 床及造 影 表现 既可 为 良性 , 也可 为 恶性 , 临床 诊 断 比较 困难 。尤 其 近 几 年来 结核 发病 率 有上 升 趋势 , 腮 腺结 核 应 引 起 足 够 的 重视 。而 高 频 故 彩超在 诊 断腮腺 结 核方 面 有其 独 到价 值 。现将 本 院 2 0 0 0年 以来 1 2例 经 手术病 理和 细 菌培养 证 实 的病 例 进行 回顾 性 分 析 , 在提 高 对 本 病 在超 旨 声 影像 上 的认识 , 高鉴 别诊 断 能力 。 提
2 结 果
发性 腮 腺实 质结 核 , 另一 类 为 腮 腺 淋 巴结 结 核 , 病 变 突 破 淋 巴结 被膜 当 后 , 发性 地侵 犯腺 实 质 , 继 后者 明 显 多 于 前 者 。其 感 染 途径 有 两 种 : 部 大 分腮 腺结 核是 由 口腔 一鼻 ~扁 桃 体 一咽 淋 巴环 一颈 淋 巴结 一腮腺 内 淋 巴 结 一腮腺 实 质 少部 分结 核杆 菌通 过血 行 至 腮 腺 实 质 , 病 与 否 取决 于 发 结核 菌数 量 、 力 、 体 的反应 状 态三 个方 面 ∞ 。 毒 机 J 日本 岛 田等依 据其 病 程进 展将 其 分 为 5型 . 即① 初 期肿 瘤型 ; 硬化 ② 型; ③浸 润 型 ; ④脓 疡 型 ; ⑤溃 疡 瘘管 型 。 由于 医疗条 件 的改 善 , 目前 较常 见多 为前 两型 。 发病 早期 阶段 , 当患 者无 结 核全 身 中毒 症状 时 , 腺结 核 与腮 腺肿 瘤 腮 尤 其是 良性肿 瘤鉴 别较 为 困难 , 高频 彩 超 仅 表 现 为单 一 光 滑 边 界清 楚 的 形态 规则 肿块 , 流 亦不 丰 富 , 腮 腺混 合 瘤 相 似 , 易 误诊 。当腮 腺 实 血 与 极 质 被结 核 杆 菌破坏 或腺 体 发生 炎症 性 反 应 时 , 高频 彩超 表 现 为 肿块 形 态 不 规则 , 可能 有蟹 足样 浸 润 , 腮腺 导 管 可受 压移 位 , 流信 号 可非 常 丰富 , 血 达到 I V级 , 难于 与腮 腺 恶性 肿瘤 区 分 。随 着 病 程 的进 展 , 伴 有不 同程 当 度 的干 酪 样病 灶时 , 高频 彩超 可表 现 为在 腮腺 病 灶 内出 现粗大 钙 化 斑 , 后 方伴 明显声 影 。这 对腮 腺结 核有 较 高诊 断 价值 。 当病 变进 一步 发展 到 冷 脓 疡形 成 阶段 , 见病 灶 内 出现不 规 则 无 回 声 暗 区 , 部 皮 肤 有 波 动感 , 可 局
破 溃后 形 成瘘 管 。
二维 声像 图 表现见 表 1 。 裘 1 1 2例腮 腺 结核 =维 声 像 固改变
观 察项 目
形态 规 则 肿块 纵横 比>0 7 . 粗 大钙 化 斑 边 界蟹 足 样 后方 回声 衰减 腮腺 淋 巴 结 颈部 淋 巴 结 观察项目
例数( )
郑 仙 娟
【 章编 号】 O 6 9 9 2 1 ) 7 2 7 1 文 1 O ~1 5 【 0 0 O ~O 6 一O 1 2 方法 : . 收集 入 院治 疗前 、 疗 后 第 五 天 的股 静 脉 血 , 离 血清 。 治 分
血清 总胆 红 素( BL) 定 试 剂 盒 由北 京 中生 生 物 工 程 公 司 提 供 。血 清 TI 测
血清 总 胆汁 酸和 总胆 红 素在 治疗 前 后 的变 化见 表 1 。 表 1 总 胆 汁酸 和总 胆红 素 在 治疗 前 后的 比较
( ± s umo/ x d. lL)
( 转 2 9页 ) 下 6

2 7 — 6ຫໍສະໝຸດ 3 讨 论 结 核是 一种 慢 性传 染 病 , 要通 过 呼 吸道传 播 , 体感 染 结 核 菌后 在 主 人 抵抗力 低 下的情 况 下 发病 , 它是 全 身 性 疾 病 , 个 器 官 都 可 侵犯 . 般 以 各 一 肺 结核 多见 , 腺 结核 是 较少 见 的肺 外 结核 。腮 腺 结核 分 两类 : 腮 一类 是 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