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平果县大隆铝土矿成矿机理及找矿标志

合集下载

广西又探明一特大型铝土矿床

广西又探明一特大型铝土矿床

(2)在测定时,必须预先加入SnCl2溶液,把残留在发生器中的汞首先还原成汞蒸气,在下一个样品测定前先行抽走,消除仪器的记忆效应,从而不影响下一个样品的测定。

这样一来,就无需用蒸馏水洗涤发生器。

不但节约了水也节省了测定时间。

(3)加入试样溶液时,必须先看记录仪上的基线是否回零。

如果基线回零,说明发生器中已无残留下来的汞,即可加入试液进行测定,否则精度变差。

(4)微量的汞在测定过程中极易受污染。

所以要注意环境、试剂、器皿可能带入的污染,特别要注意器皿清洗干净。

(5)每批样品测定应同时做空白,并用固定的比色管做空白试验。

(6)测汞的化探样品不能烘。

DETERMINATION OF MERCUR Y IN GEOCH MICAL EXPLORATION SAMPL ESB Y SnCl2RED UCTION AN D COLD-AT OMEC ABSORPTION SPECTR OPH OT OMETR YXU Yu-lianGuangxi Geology and Mi nerals A nalysis and St udy Center,N anni ng530023,Chi na)Abstract:Samples are fused with chlorazotic acid,then,SnCl2reduced,Hg absorption peak value is determined under optimum instrument conditions.This method is simple,fast,cheap,it is suitable for geochmical explo2 ration samples.K ey Words:chlorazotic acid;SnCl2;samples;Hg determining device广西又探明一特大型铝土矿床广西有色地质勘查局勘查总院提交的《广西靖西县新圩铝土矿Ⅰ、Ⅱ、Ⅲ、Ⅳ号矿体群详查报告》和《广西靖西县新圩铝土矿Ⅴ、Ⅵ、Ⅶ号矿体普查报告》于2月9日通过了国土资源部储量评审中心评审。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探讨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探讨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铝土矿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探讨刘 华摘要:铝土矿是铝工业的基石,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铝土矿的供应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

在我国,尽管铝土矿资源丰富,但随着多年的开采,浅层资源日益减少,找矿难度逐步加大。

因此,了解铝土矿的成因以及如何识别找矿标志变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铝土矿;矿床成因;找矿标志铝土矿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地质过程,涉及多种地质作用。

岩浆活动作为最初始的成因,当富含铝硅酸盐的岩浆从地球深处上升至地表时,经过冷却和凝固,形成了原始的铝土岩。

然而,这些岩石要经过无数年的风化、侵蚀和搬运,才能在特定的气候、地形和土壤条件下富集成形。

在这个过程中,沉积作用起到了关键作用,它使分散的铝土物质逐渐聚集,最终形成具有工业价值的铝土矿。

另外,一些早期的沉积型铝土矿,在后来的地质变动中,经过高温高压的作用,会发生变质,形成更加致密的铝土矿床。

1 铝土矿矿床成因分析铝土矿矿床的形成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是极为复杂且精细的。

其成因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和堆积型铝土矿矿床。

这两种类型的形成过程各有特点,但都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年代。

1.1 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古风化壳型铝土矿矿床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有序的过程。

在陆生阶段,风化作用将母岩逐渐分解,形成了富含铝的物质,这些物质经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和物理作用,逐渐形成了富铝的风化壳物质,如钙红土层、红土层或红土铝土矿。

富铝风化壳物质经过海水的淹没和成岩后生作用,逐渐演变改造,最终形成了原始的铝土矿层,这个过程需要数百万年的时间,是地质年代中的一瞬间。

在表生富集阶段,随着地壳的抬升,原始铝土矿层逐渐被带到地表浅部。

此时,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改造能力开始发挥作用,它们不断地冲刷和淋滤,使得硅质被淋失、铝质得以富集,这个过程进一步加速了铝土矿的形成,并使其品位变得更加富集。

经过数百万年的地质作用,最终形成了具有工业价值的铝土矿矿床。

广西平果原生铝土矿的物源多样性

广西平果原生铝土矿的物源多样性
第2 8卷 第 3期 2 0 1 3年 9月
矿 业 工 程 研 究
Mi n e r a l En g i n e e r i n g Re s e a r c h
V0 1 . 2 8 No . 3 S e p t .2 01 3
广 西 平 果 原 生 铝 土 矿 的 物 源 多样 性
Hale Waihona Puke 表 2 平果原生铝土矿及周边地 区岩石 A 1 / T i 值
T a b . 2 A 1 / Ti o f r o c k s i n P i n g g u o p r i ma r y b a u x i t e a n d i t s s u r r o u n d i n g K l  ̄ t a s
对平 果 原生 铝 土矿 的物 源 进 行 识 别 , 可 以 明确 成
区域构造运动具有多旋回的特点 , 褶皱、 断裂发育.
区内褶皱 比较 平缓 , 地层 倾 角一 般 1 O 。~ 2 0 。 . 主 要 的褶
皱 有北西 向的太平 向斜 、 那 豆背斜 、 果化 向斜. 区内发育
数条 北西 向的断裂 , 主要倾 向北东 , 倾角 6 o 。 ~ 8 0 。 , 局 部
倾向南西, 均以逆冲断层为主, 组成宽 5— 1 0 k m的断裂
带. 区域 内的构造特 征控制 了原 生铝土矿 的分 布.
2 古地理格局决定 了物源 多样性
平果 原生 铝土 矿形 成于 晚二叠 世 . 成矿时, 平果 原
生铝土矿位于黔桂坳 陷盆地 , 盆地的南边为越北古陆 、 大新古陆 、 云开古陆 , 东边为大明山古 陆, 东北为江南
源端 元的差距较大. 综上 认为平果原生铝土矿是 来 自各不 同物源 的沉积物经过复杂混合 的结果 , 表明平果铝土矿具有物源 多样性.

广西平果县龙律—果化堆积型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广西平果县龙律—果化堆积型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广西平果县龙律—果化堆积型铝土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陈泰【摘要】广西龙律—果化铝土矿属堆积型铝土矿主要分布在以上泥盆统融县组、石炭系、中二叠统为基底的岩溶洼、谷地、坡地中.矿体的形成、规模、含矿率、矿石质量与矿源层、所处位置及岩溶洼地规模、地形地貌关系密切;矿物、化学成分及结构构造等基本上保持了矿源层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后期改造的特征.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总结了区内主要矿化富集规律和建立找矿标志,为矿区下一步地质找矿指明方向.【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年(卷),期】2019(033)002【总页数】6页(P264-269)【关键词】堆积型铝土矿;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找矿标志;平果县;广西【作者】陈泰【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四地质队,广西北海536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50 引言广西平果县龙律—果化矿区属低品位铝土矿区。

自2008年7月,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向国土资源部申请取得该矿区的普查探矿权后,为了优化平果铝土矿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延长中国铝业广西分公司铝土矿山的服务年限,开采果化—龙律铝土矿低品位矿体作为接替矿山已迫在眉睫。

到2018年7月止,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四地质队累计查明低品位铝土矿净矿石量大于600万吨,达到中型矿床。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1-2],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进一步总结龙律—果化铝土矿堆积型铝土矿矿化富集规律和建立找矿标志。

1 区域背景平果县龙律—果化铝土矿区位于广西平果县果化镇以南,区域处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右江印支褶皱带靖西—田东隆起的东南端。

褶皱的基底为寒武系,盖层为泥盆系—三叠系的碳酸盐岩及陆源碎屑岩[1]。

受印支运动、喜山运动影响,褶皱和断裂构造比较发育。

构造体系以轴向NW向为主的格局。

其中褶皱构造以NW向为主,次为NE向。

断裂构造以右江大断裂为主体,并发育一系列与褶皱轴向平行的次级断裂[3](图1)。

2 矿区地质2.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依次有上泥盆统融县组(D3r)灰岩,石炭系英塘组(C1yt)灰岩、都安组(C1-2d)灰岩、大埔组(C2d)灰岩、黄龙组(C2h)灰岩、马平组(C2mp)白云岩,二叠系栖霞组(P2q)、茅口组(P2m)白云岩、合山组(P3h)碳质泥岩,下三叠统北四组(T1b)白云岩、马脚岭组(T1m)灰岩及中三叠统果化组(T2g)白云岩,第四系更新统(Qp)松散层。

平果铝 二级矿量 -回复

平果铝 二级矿量 -回复

平果铝二级矿量-回复关于“平果铝二级矿量”的主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一步一步进行回答。

第一步,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平果铝”的背景和原料。

平果铝是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的一座铝矿。

铝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具有轻便、导热、导电等优良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建筑等领域。

铝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料,主要来源于铝矿石。

第二步,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二级矿量”。

在铝矿开采过程中,有一些矿石的品质较低,含铝量相对较少,难以直接用于铝的生产。

这些矿石称为“二级矿量”。

一般情况下,二级矿量需要进行专门的处理,提取出其中的有用成分,再进行后续的冶炼和加工,才能得到高纯度的铝产品。

第三步,我们来了解一下平果铝二级矿量的情况。

平果铝的二级矿量指的是在平果铝矿中所含有的品质较低的铝矿石。

由于二级矿量含铝量较低,不能直接进行冶炼,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工艺,例如破碎、磨矿、浮选等,才能获得可用于炼铝的高品质铝矿石。

第四步,我们来了解一下二级矿量的处理过程。

处理平果铝二级矿量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矿石破碎:首先将矿石通过破碎设备进行碎石处理,将较大的矿石块破碎成适合进一步处理的小颗粒。

2. 磨矿:将破碎后的矿石进行磨矿处理,通过球磨机等设备使颗粒细化,增加矿石的表面积,方便后续的浮选工艺。

3. 浮选:采用浮选法将磨矿后的矿石进行分选。

一般情况下,利用水和药剂,通过气泡作用使不同密度的矿石颗粒分离,将含铝量较高的颗粒浮在上层,较低的颗粒沉入底部。

4. 精矿提取:通过浮选后,获得含铝量较高的精矿。

对精矿进行加热、反应、过滤等处理,将其中的有用成分进行提取。

5. 冶炼和加工:最后,将提取到的有用成分进行冶炼和加工处理,得到高纯度的铝产品,可以用于各种领域的生产和应用。

第五步,我们来探讨一下平果铝二级矿量的意义和应用。

平果铝的二级矿量虽然品质较低,但经过处理后仍能提取出铝成分,可以继续用于铝的生产。

这对于平果铝矿的利用意义重大。

铝土矿富集规律及进一步找矿方向分析

铝土矿富集规律及进一步找矿方向分析

121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铝土矿富集规律及进一步找矿方向分析王文斌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贵州总队,贵州 贵阳 550000摘 要:我国工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对铝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因此近年来,对铝土矿的勘探研究已普遍出现在社会各个领域。

要想对找矿进行适当的改良,就必须弄清楚铝土矿的生成与富集规律,使这些基本元素得到控制,同时必须根据以往的找矿经验,总结在寻找铝土矿中可以使用的条件,充分利用地层、民采、岩石三大标志。

此外,在寻找铝土矿时,应考虑铝土矿与其他矿产的关系,以提高铝土矿勘查效率。

关键词:铝土矿;富集规律;找矿方向;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2-0121-3Analysis of the enrichment patterns of bauxite and further exploration directionsWANG Wen-binGuizhou General Team of China Construction Materials Industr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enter,Guiyang 550000,ChinaAbstract: The scale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China is gradually expanding, and the demand for aluminum is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refore, in recent years,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n bauxite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of society. To make appropriate improvements in prospecting,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the generation and enrichment laws of bauxite, so as to control these basic elements. At the same time, based on past prospecting experience, it is necessary to summarize the conditions that can be used in searching for bauxite, and fully utilize the three major indicators of strata, mining, and rock. In addition, when searching for bauxi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uxite and other minerals should be consider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auxite exploration.Keywords: bauxite; Enrichment pattern; Exploration direction; analysis收稿日期:2023-11作者简介:王文斌,生于1991年,汉族,本科,青海互助人,研究方向:地质找矿(铝土矿、方解石矿、锑矿)。

广西平果铝土矿实习报告

广西平果铝土矿实习报告

一区域地质简介太平矿区沉积型铝土矿位于广西南宁市西北126公里处,属平果县太平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070 21' 00'‘一1070 39' 06",北纬230 18' 30“-230 38。

矿区内有公路到达平果县城,交通方便(图1-1 )。

平果县城有324国道(滇桂公路)、南昆铁路及南昆高速公路通过,西至百色121km,东至南宁129km;矿区内各村庄均有简易公路相通;此外,右江流经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总部所在地至南宁段。

二矿区地质概要1矿区出露地层及其岩性特征与区域地层相同,由新至老描述如下:第四系(QP):一般为黄褐色或褐红色粘土及堆积型铝土矿,厚0-22mo三叠系下统北泅组(T, b ):顶部为深灰色中厚层含隧石团块或条带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为浅灰色中厚一厚层、粉一细晶白云岩夹薄层微晶灰岩和二层凝灰岩;下部为灰色中厚一厚层鲡粒灰岩夹薄层生物碎屑灰岩,产沃氏螺化石。

厚498-541mo 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I O):上段为深灰色薄层至中厚层生物碎屑微晶灰岩,或叶片状泥质灰岩及蠕虫状、扁豆状灰岩;下段为灰色叶片状含泥微晶灰岩夹中厚一薄层泥质灰岩、钙质页岩、页岩或泥岩,底部夹数层白云质灰岩,产格氏克氏蛤化石,厚约177m,该层在矿区内由SE往NW有泥质成分增多的趋势。

二叠系上统合山组(PZh ):上段为灰、浅灰色巨厚层鲡粒灰岩,中厚层疤痕灰岩,深灰色薄层微晶灰岩;下段为灰色花斑状细晶白云岩、灰黑色含隧石结核生物屑灰岩,产南京蜓、梁山珊瑚、古纺锤蜓、拉贝尔蜓等化石。

底部为铝土矿层、炭质页岩夹煤层,厚105--160m。

该层为铝土矿含矿岩层。

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Im):浅灰一深灰色厚层生物碎屑灰岩、白云质灰岩。

部分地段底部夹一厚层状白云岩。

产新希瓦格蜓、费伯克蜓。

群体珊瑚等化石。

厚200-350mo 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q):灰、深灰色中厚层夹薄层或厚层粉一微晶灰岩,局部夹泥质条带,中、上部夹中一厚层白云岩或白云质结核。

全国最大铝土矿是这样发现的

全国最大铝土矿是这样发现的

全国最大铝土矿是这样发现的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包装等领域,而铝土矿是铝的重要来源之一。

全国最大的铝土矿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这里将从铝土矿的形成过程、勘探发现和开采历程等方面进行介绍。

铝土矿是指含铝矿物为主要矿物组成的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铝和水铝硅酸盐矿物。

铝土矿在地球上广泛分布,主要产于火山岩、花岗岩、片麻岩等岩石中,也分布于砂岩、泥质岩等地层中。

铝土矿的形成与地壳演化、构造运动等密切相关,通常形成于地层的改变、矿床的溶蚀等地质作用过程中。

在地球深层深部形成的铝土矿一般含有较高的铝氧化物,因此具有较高的铝含量,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之一。

在中国,全国最大的铝土矿资源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这里是中国铝土矿产量最大的地区之一。

广西在20世纪50年代即开展了铝土矿的勘探工作,经过多年的勘探和开采,发现了一系列大型的铝土矿矿床,其中包括了全国最大的铝土矿矿床。

全国最大的铝土矿矿床位于广西北部的白色镇附近,这里的铝土矿蕴藏量巨大,被认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铝土矿矿床之一。

白色镇铝土矿矿床的发现经过了一段复杂的历程,涉及到地质勘探、地质勘测、地质研究等多个环节。

铝土矿矿床的发现与地质勘探密不可分。

地质勘探是指通过地质勘探方法,寻找地下矿产资源的过程。

在白色镇的铝土矿矿床的发现之前,中国地质勘探单位对该地区的地质背景、地质构造、地质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研究。

通过地质勘探,确定了这一地区含铝土矿的可能性,并开始了针对性的勘探工作。

通过对地质研究的成果和地质勘探、地质勘测的数据进行分析,地质工作者最终在该地区发现了巨大的铝土矿矿床。

这一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国铝土矿资源的空白,也为中国的铝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

这一发现也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国最大的铝土矿是通过多年的地质勘探、地质勘测和地质研究等过程发现的,这一发现为中国的铝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在未来,随着科技和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还会有更多的大型矿床被发现,为中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做出更大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平果县大隆铝土矿成矿机理及找矿标志[摘要]文章通过平果县大隆铝土矿详查工作中收集的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
特征的相关资料,对矿区内已发现铝土矿的成矿机理进行详细的探讨和研究,总结出了上二叠统合山组(P3h)底部的原生沉积铝土矿层是本区堆积型铝土矿的矿源层,第四系更新统(Qp)是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的赋矿层位,同时根据矿区铝土矿的产出特点明确了找矿标志。

达到对今后在本区及地质条件相类似地区寻找同类型铝土矿床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大隆铝土矿成矿机理找矿标志
0前言
矿区位于广西百色市平果县城南西方向新安镇大隆村,范围西起黄腊,东到公秀,北始更越,南止陇碰,为平果县新安镇所辖。

区域上位于南华准地台右江再生地槽靖西—田东隆起东侧,矿区称为大隆背斜。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简称为:中铝广西分公司)近年来由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铝土矿的消耗量也不断增加,为了进一步查清平果铝土矿外围的铝土矿资源,为中铝广西分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提供资源保障,满足企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需求。

我队(简称为:广西第四地质队)受其委托对广西平果县大隆铝土矿进行详查,此项工作为本文提供了详实的地质资料。

1矿区地质特征
1.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有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

其中二叠系和第四系与铝土矿成矿关系密切。

1.2构造
勘查区内褶皱为平果县大隆背斜。

断裂以北西向正断层为主。

沉积型铝土矿体呈零星分布于背斜的倾伏端,堆积型铝土矿体呈不规则零星分布于背斜的轴部和两翼,总体上呈北西-南东向展布。

1.3岩浆岩
勘查区内无岩浆岩侵入。

1.4赋矿层位
(1)上二叠统合山组(P3h)底部古岩溶侵蚀面(平行不整合)上的沉积岩层是沉积型铝土矿的赋矿层位,是本区堆积型铝土矿的矿源层。

(2)第四系更新
统(Qp)为岩溶堆积型铝土矿的赋矿层位,该层位主要分布于大隆背斜的轴部的上石炭统马平组和两翼的中二叠统茅口组(P2m)至栖霞组(P2q)碳酸盐岩为基底的岩溶洼地、坡地及岩溶谷地中(图1)。

2矿床特征
2.1沉积型铝土矿矿体特征
沉积型铝土矿是指沉积形成在上二叠统合山组(P3h)底部的一层原生铝土矿体,通常呈层状、似层状、透镜体产出,沉积矿体的产状与其周围岩层产状基本一致。

本勘查区沉积矿体分布于矿区南东角陇碰、八秀、布银屯一带,产于上二叠统合山组(P3h)底部,地表共出露4处,总体平面形态呈零星弧形不连续分布,各块体之间极不连续,间断距离长。

2.2堆积型铝土矿矿体特征
勘查区内堆积型铝土矿体的形态,产状受其所处洼地、谷地的形态所控制。

平面上形态复杂,规模大的,多呈不规则的长条带状,丫叉状,环带状、港湾状,规模小的,呈短轴状、瘤状、囊状;剖面上多呈简单的缓倾斜的层状、似层状、透镜状。

矿体产状主要受基底侵蚀面的起伏形态制约,其倾向与基底起伏相一致。

一般倾角0~10o,局部11~20o。

矿体规模大小不一,相差悬殊,矿体间极不连续。

2.3矿石组成
(1)矿物成分:本次详查采集了12个铝土矿鉴定样,根据鉴定结果,矿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一水铝石(一水硬铝石和一水软铝石)、胶铝矿,其次为三水铝石、褐铁矿、勃姆铝矿、泥质矿物(高岭石、绢云母)以及金红石、刚玉、绿泥石等。

(2)化学成分:矿石的主要化学组分为Al2O3、SiO2、Fe2O3及灼失量,四者含量之和为93~97%。

Al2O3是矿石中的主要有用组分,矿区平均为49.43%;SiO2是铝土矿的主要有害组分,矿区平均为15.25%;Fe2O3是铝土矿的次要有害组分,矿区平均17.95%;其它微量化学组分有TiO2、MgO、CaO、K2O、MnO、CO2、P2O5、Ga等。

2.4矿石组构
(1)结构:矿石结构主要有砾屑-砂屑结构、豆-鲕粒结构、他形粒状结构、半自形针柱结构、隐晶质-胶体状结构、假象结构等。

(2)构造:矿石的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部分矿石粒屑具定向排列、形成条带状构造或微层状构造;极少部分矿石由于风化程度深,原有的硫化物矿物被淋滤流失后形成蜂窝状、多孔状构造。

2.5矿石类型
(1)矿石自然类型:按结构构造可分为砂屑铝土矿、豆鲕状铝土矿、粒屑(鲕粒-砂屑混合)铝土矿。

各类型矿石分布无规律。

按主要的铝矿物成分划分,属于一水硬铝石型铝土矿,其主要成分由一水硬铝石和少量一水软铝石及三水铝石组成。

根据化学组分含量属高硅高铁铝土矿,分布无规律。

(2)矿石工业类型:
根据矿石的Al2O3含量、A/S值、工业用途、提取氧化铝的方法及本次可溶性实验结果,矿石工业类型为拜尔法生产氧化铝的铝土矿石。

3成矿机理及找矿标志
3.1堆积型铝土矿成矿机理
堆积铝土矿主要由铝土矿块和粘土组成。

铝土矿块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与原生沉积铝土矿基本类似,且具有继承性和因果关系,在矿体的空间分布上,堆积铝土矿分布于沉积铝土矿底板地层上的岩溶堆积层中,主成矿期为第四纪,其矿源层无疑为赋存于上二叠统合山组(P3h)底部的沉积铝土矿层。

3.2矿床成因
区内堆积铝土矿床,是由于岩溶作用,使碳酸盐岩中的原生沉积矿层遭受机械破碎,改造堆积而成的产物,属于岩溶沉积类型的第四纪堆积矿床。

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图2)。

(1)矿源层剥蚀阶段:上二叠统底部的原生沉积铝土矿层及其上部的含煤炭质泥岩、页岩,为本区非可溶性岩层,亦属地下水的隔挡层和溶蚀基准面。

在漫长的岩溶化过程中,侵蚀面不断下移、新生,具强烈侵蚀性的水对碳酸盐岩不断进行溶蚀,形成漏斗、落水洞、溶洞、洞穴,直通达溶蚀基准面,水沿构造裂隙往下渗透,开始形成埋藏岩溶(见图2a)。

地面溶余物作侧向运移或呈悬浮状态带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