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卷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卷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卷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下列四种情况中,水循环不够活跃的是()

A、赤道附近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东海海域

D、沙漠地区

2、对密度定义式ρ= m/v 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3、关于右图液体中a、b、c三点压强的说法正确的是(盐水的密度为1.03×l03千克/

米3)()

A、a点向下压强比向上压强大

B、a、b两点的压强相等

C、b点压强比c点压强小

D、b、c两点的压强相等

4、关于气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A、火车站的站台上划有一条横线,是为了使车站站台美观

B、气体的压强会随流速的增大而增大

C、火车站的站台上划一条横线,是为了防止火车行驰时,周围气体由于快速流动压

强变小而对旅客的安全造成威胁而设置的

D、气体的压强与流速无关

5、台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温州前夕,我市非常重视防台工作,因为台风会带来()

A、寒潮

B、狂风暴雨

C、地震

D、沙尘暴

6、关于水的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

B、水电解实验是化学变化

C、在水通直流电后,在正极产生体积较大的气体

D、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混合物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7、图中所示物体A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8、在影视中常见“房屋”倒塌、“重物”落下,将演员砸成“重伤”的镜头,这些“重物”是用 ( )

A 、密度比实物大的材料做成的

B 、密度比实物小的材料做成的

C 、密度与实物相等的材料做成的

D 、密度与实物相近的材料做成的

9、天然水需经净化才能饮用,下面是自来水厂净水流程示意图:

自来水消毒剂吸附过滤沉降加絮凝剂天然水???→?????→?→→,其中常用的絮凝剂是( )

A. 氯气

B. 熟石灰

C. 明矾

D. 漂白粉

10、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 、赶快向岸边跑

B 、立即改成单脚站立

C 、就地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爬行

D 、原地站立不动等待救援

1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操作可按溶解、过滤、蒸发溶剂的顺序进行的是 ( )

A 、硝酸钾、氯化钠

B 、铜粉、铁粉

C 、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D 、大理石粉末和食盐

12、使用高压锅来煮食物时,它能够 ( )

A 、减小锅内压强,降低沸点

B 、减小锅内压强,升高沸点

C 、增大锅内压强,降低沸点

D 、增大锅内压强,升高沸点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

B 、降水能给地表生物带来水分,所以降水越多越好

C 、空气中的水珠或小冰晶随着温度降低和水汽增多而增大到一定程度会形成降水

D 、冰雹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而成

14、下列做法能改变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 )

A 、增加溶质

B 、升高温度

C 、增加溶剂

D 、增大压强

15、吃火锅时,我们虽然没有往锅内继续放盐,但汤吃起来越吃越咸,这是因为( )

A 、汤的上部淡、下部咸

B 、汤内锅底的盐没溶解

C 、汤内盐的质量分数随着水分的蒸发而增大

D 、其他原因

16、.如右图所示,一铅块用细线挂在一个充气的小气球的下面,

把它放入水中某处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如果往池中缓慢注人一

些水,则铅块及气球 ( )

(A) (B) (C) (D)

A 、仍能静止

B 、向下运动

C 、向上运动

D 、静止、向上或向下运动都有可能

17、下列哪个现象可以表明大气压的存在 ( )

A 、高压锅爆炸

B 、开水沸腾时水中会形成大量气泡

C 、真空包装的食品袋紧贴在食品上

D 、医生给病人注射药液要推活塞

18、20℃时,向一盛有40 g 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 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 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 g

B 、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

C 、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D 、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9、如图所示,在木棍的下端粘一块橡皮泥,将它分别放入密度不同的A 、B 、C 三种液

体中,它竖直在液体中的情况如图。则 ( )

A 、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

B 液体密度最大

B 、木棍受到的浮力相同,

C 液体的密度最大

C 、木棍在B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C 液体密度最大

D 、木棍在C 液体中受到的浮力最大,B 液体密度最大

20、为了方便盲人出行,许多城市在马路的人行道上铺设了盲道

(盲道上有一些凸起的很窄的平台,其截面如图5所示)。那么盲

人站在盲道上与站在普通人行道上相比,站在盲道上对地面的

( )

A 、压力较大

B 、压力较小

C 、压强较大

D 、压强较小

21、下列现象可能出现在低气压区的是:……………………………………………( )

A 、一般无云

B 、蜻蜒飞得较高

C 、空气从下往上流动

D 、晴朗干燥

22、如图,在甲、乙、丙三个容器中盛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将三个相同的铁球分别沉入容器底部,当铁球静止时,容器底部所受铁球的压力是

( )

A 、甲最大

B 、乙最大

C 、丙最大

D 、一样大

三、填空、分析题(23~25题每空1分,24~30题每空2

分共37分)

23、纯水的密度为 千克/米3,表示 。随着人们节水意识的日益提高,节水型洁具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每一次耗水量在6升以内的洁具。某家庭新安装了一套每次耗水量为5升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9升。若该家庭平均每天使用洁具10次,每月以30天计算,那

盲道截面图

么每月可节约用水_______千克, 这些节约的水又可供这套节水型洁具冲洗_______次.为了进一步节约用水,请提出你对生产或生活中的节水建议 , (至少两条)。

24、把少量的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里振荡后,形成溶液的有____________,形成悬浊液的有__________,形成乳浊液的有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a. 白糖

b.食用调和油

c.面粉

d.味精

e.食盐

f.汽油

25

该地处于 控制,天气为 ,本日该地的气温日较差为 ,旗杆上的国旗会飘向 方向。

26、如图所示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上有一圆孔用薄膜封闭。 (1)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相同

的液体,右侧的液面比左侧的液面高,薄膜向左突起,由此说明液体

的压强与 因素有关。

(2)若容器左右两部分分别注入密度不同的液体,右侧的液面与左

侧的液面等高,薄膜发生形变,由此说明液体压强与 因素

有关。

27、在学完物质在水中的分散后,小明还有点疑问,回家后小明做了

一个实验:将少量的食盐溶解在凉开水中,静置一个小时后,小明用

吸管分别尝了上层、中层和下层的溶液的味道,你觉得小明会感觉到 (选填:“上层最咸”、“下层最咸”、“中层最咸”、“一样咸”),这个实验说明了 。

28、某天干湿球温度计的读数如下图所示, 则该天空气的相对湿度为___________

29

、据此例的方式回答下面的问题:例:钢笔能吸上墨水,是由于捏笔胆时排出了笔胆内 的一些空气,使笔胆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这样大气压就把墨水压入笔胆内。 问题:①空盒气压计可改装成高度计,是由于 的原因。

② 离心式水泵能能使水源的水进入泵中,是由于 。 ③ 熬糖时为保证糖能熬干又不至于熬焦,就制成

低压锅来熬糖,这是利用 的原理。

30、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

①A 点表示的意义是 。

②要从甲物质的溶液中,把甲物质提取出来,适用

于 的方法。

③要把丙物质从其溶液中提取出来,适

用 的方法。

④据图知,t 温度时,乙的溶质量分数最大值

为 。

四、实验探究题(共30分)

31、(5分)据图所示,请将各仪器的测量值写在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内,并计算岩石的密度。

32、(6分)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将一挂在弹簧

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h 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F

(1)分析表中哪 次数据可知同种液体中,浮力的大小与该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2)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重 N ,

第33题 h

(3) 第4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N。

(1)漏斗中的液面应(填“高”或“低”)于滤纸边缘。

(2)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粗盐提纯时正确顺序是()

A、溶解、蒸发、过滤

B、过滤、蒸发

C、溶解、过滤、冷却

D、溶解、过滤、蒸发

(4)某学生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

为克,水为克。

第40题

34、(6分)请你阅读下面的文章:

小丽在研究一定质量的气体的压强时,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将这些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它的压强会不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呢?

针对这一问题,她经过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1)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2)这些气体在体积不变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小。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丽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在烧瓶中封入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将烧瓶放入水中,利用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如图)。给水槽中的水加热,通

过不断调整压强计以保持瓶中气体的体积不变,并利用温度计和压强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

瓶中气体的温度值及相应的压强值。经过一段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小丽对上述数据进行了归纳分析,看出了在这种情况下,气体的压强与温度的某种关

系。

小丽经过进一步思考,得出了一个初步的结论,并验证了自己哪种猜想是正确的。

根据你刚才的阅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丽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一定质量的气体,在_______保持不变时,____________。

(2)在夏天,小宝将自行车车胎中的气打得足足的,准备出去游玩。路上遇到同学

小周,于是他就将自行车停放在烈日下,与小周聊天。正聊在兴头上,猛听见“砰”的一

声巨响,车胎爆裂!这是怎么回事?请你用刚才探究出的结论解释一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35、(7分)高度相同的实心圆柱体A、正方体B和长方体C铁块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正方体铁块最重,长方体铁块底面积最小.针对“这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哪一块最大”的问题,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三种猜想:

猜想一:正方体铁块最重,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二:长方体铁块的底面积最小,所以它对桌面的压强最大.

猜想三:三铁块高度相同,所以三铁块对桌面的压强一样大.

(1)以图中的长方体C 为研究对象,推

导它对桌面的压强大小的表达式(已知铁的密

度为ρ,长方体铁块的高度为h ,底面积为

S ).根据表达式判断上述哪一个猜想是正确

的.

(2)利用细砂等简易器材,设计一个实验粗略验证这种猜想的正确性(简要写出实验步骤及判断方法).

五、分析计算题(共28分)

36、(6分)小明的爸爸用科学方法种植马钤薯喜获丰收,共收了15吨,并准备将这些以钤薯卖给淀粉厂,淀粉加工厂根椐马钤薯的密度确定收购价格。小明用所学的知识测定马钤薯的密度,他先用天平称出一些马钤薯的质量58.2克,再将这些马钤薯倒入盛有40毫升 水的量筒,量筒中的水面升到92毫升。问:

⑴小明家种植马铃薯的密度多大?

⑵分析厂方收购马铃薯的价格表, 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⑶小明家卖掉这些马铃薯将有多 少收入?

37、(6分)生产上要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密度为1.07克/厘米3)来清洗钢材,配制500克这样的稀硫酸,需要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浓硫酸密度为1.84克/厘米3)?需水多少毫升?

38、(6分)在高速公路上,一些司机为了降低营运成本,肆意超载,带来极大的危害.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 以内.有一辆自重2000kg 的6轮汽车,已知该车在某次实际营运中装货10t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 2.

求:(1)这辆汽车对路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行业标准?

(2)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这辆汽车最多装多少吨货?(设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计算中g 取10N /kg)

39、(10分)一个实心正方体,体积为1.2×10-3米3,重10牛.用细绳吊着浸入盛水的容器中,有1/3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容器中水面的高度为30厘米(如图).求:

(1) 物体受到的浮力;(2)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绳子的拉力;(4) 剪断绳子后,物体最终是沉在水底、悬浮在水中还是漂浮在水面?(g 取10N/kg)

六、实验探究题(13分)

40、探究“硬币起飞”的条件。

(一)查寻规律:在地面附近同一高度或高度差不显著的情况下,空气流速v 与压强p 的关系可表示为

ρ2

1v 2+p = C 式中C 是常量,ρ表示空气密度。根据上述关系式可知

(1)空气流速越大,压强 ;空气流速越小,压强 。

(2)常量C 表示空气流速为0时的 。

(二)设计实验:本研究需要知道硬币的质量m (或重力G )和硬币上(或下)表面面积S 。

(3)某同学采用图16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上(或下)表面面积。

= cm.

② 根据数学公式S =πD 2/4即可算出硬币上(或下)表面面积。

(4)请你设计一个测定硬币质量(或重力)的实验方案。

(三)探究条件:如图17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硬币并沿箭头所示方向吹气,气流通过硬币上部,由于硬币下面没有气流通过,从而 产生压力差,给硬币一个向上的动力。

(5)根据上述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式可知,硬

币下方空气压强p 下= 。

(6)刚好将硬币吹起时,硬币上、下表面的

压力差?F = 。

(四)得出结论:

(7)请导出刚好将硬币吹起时吹气速度v 的表达式(用ρ、S 、m 或G 表示)。

v

图17 图16

23、1.0×103 , 每立方米的水质量为1.0×103千克 ,1200 , 240 ,

农业生产采用喷灌或滴灌技术 ;家庭可采用循环用水,如用洗衣水冲厕所

24、 a.d.e ; c ; b.f ;

25、 高气压 , 晴朗干燥 , 8°C , 东北 。

26、 液体深度 , 液体密度 。 27、一样咸 , 溶液具有均一性 。 28、 76%

29、① 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

② 水泵的叶轮旋转时把水甩出后压强减小 ; ③气压降低液体的沸点也降低 ;

30、① 温度为t 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 。 ② 冷却热饱和溶液 , ③ 蒸发溶剂 , ④ 28.6% 。

四、实验探究题(共30分) 31、(5分)

32、(6分)(1) 5、6、7 (2) 3 (3) 0.45 。

33、(6分)(1) 低 (2) 引流 (3) D (4) 2.5 47.5 。

34、(6分)(1) 体积 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2) 烈日下温度高,气体压强增大,当气体压强大于车胎的承受能力时,车胎爆裂 。

35、(7分)(1)P =S F =S mg =S Vg ρ=S

Shg ρ=ρg h (3分)

由上式知,猜想三正确 (1分)

(2)①取一容器(如水槽)装适量细砂,将容器内的砂摇匀、铲平,轻轻地将圆柱体A 铁块放入砂中,静止后轻轻取出,测量砂陷入的深度h a (或不取出A ,测量A 露出

砂面上的高度h a ′,则 h a =h -h a ′);②同理,依次测量B 、C 产生的砂洞深度h b 、h c ;③比

较h a 、h b 、h c ,深度越深,对接触面的压强越大,可验证猜想的正确性。 (3分)

五、分析计算题(第36、37、38题各6分,第39题各10分,共28分)

36、解:

①ρ=m/v=58.2g/(92-40) 厘米3=1.12克/厘米3。 (2分)

② 马钤薯密度越大,马钤薯中淀粉的质量分数就越高 ,价格就越高。(2分)

③ 15000千克×0.7元/千克=10500元 。(2分)

37、解:设需要98%的浓硫酸x 毫升,需水y 毫升

500克×10%=x×1.84克/厘米3×98% (2分)

x=27.7毫升 (2分)

需水y=(500克-27.7毫升×1.84克/厘米3)/1克/厘米3=449毫升 (2分)

38、解:(1)P =S F =S

mg =(10000+2000)千克×10N /kg/6×0.02 m 2=1.0×106 Pa>7×105Pa (3分)超过行业标准 (1分)

(2)6400Kg (2分)

39、解:(1)F 浮=8N; (3分)(2)P 底=3000Pa; (2分)

(3)F 拉=2N; (2分)(4)漂浮 (3分)

六、实验探究题(13分)

40、(1)越小……1分 越大……1分 (2)压强或P ……1分(3)1.85………2分

(4)先利用天平(或弹簧秤)称出多个硬币的总质量(或总重力),然后计算出单个硬币的质量(或重力)。………………………………………………………………………2分

(5)C ……1分 (6)mg (G 或ρ2

1S v 2) ………1分

(7)刚好将硬币吹起时,硬币上、下表面的压强差 ?P =ρ21v 2……………………………………………………………………1分

硬币吹起时,应满足

?P ·S = mg ……………………………………………………………………1分

解以上两式得

v =

ρS m g 2(或v )………………………………………………1分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知识了吧?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标志中,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是( ) 2.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 ) A.海洋水B.河流水C.冰川水D.大气水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泥水 C.肥皂水 D. 食盐水 4.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C.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D.对流层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复杂多变 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一种物质①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①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①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① 6.温瑞塘河的水经过下列哪种方法处理后,你会放心地饮用?( ) A、过滤法 B、沉淀法 C、蒸馏法 D、煮到沸腾 A B C D

7.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将能悬浮在水中,如图,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大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浮力相同,压强相同 B. 浮力木球大,压强铁球相同 C.浮力铁球大,压强铁球小 D. 浮力相同,压强铁球大 8.温州山青水秀,气候宜人。下列描述温州气候的是( ) A.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今天最高气温24① C.今天市区空气质量①级D.明天阴转多云 9.氨常用来生产化肥,氨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右图表示的是不同温度和大气压下等量氮气与氢气混合后生成氨的百分比。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 ) A、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B、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C、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D、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10.瑞安市应征入伍赴藏的青年,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 A.高原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B.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C.高原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D.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11.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操作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而使

八年级科学上期中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八年级科学期中试卷 本卷g 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24×2分=48分) 1.近段时间,为切实做好秋冬季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我们应定时做好体温的测量工作。在测量体温时,体温计内水银的哪个量是保持不变的( ) A.密度 B.质量 C.温度 D.体积 2.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水是由氧气与氢气组成的 B .水是一种良好溶剂,能溶解所有物质 C .被污染的水经过过滤就可饮用 D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3.高空走钢丝是一项惊险的杂技运动,表演者常穿一双底部柔软的鞋,这样的好处是( ) A.减小钢丝对脚的压强 B.为了减少钢丝对脚的支撑力 C.增加脚对钢丝的压力 D.为了增大脚对钢丝的压强 4.据美联社报道,“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由于车轮陷入到细沙中而被困在火星表面的一个沙丘上,一直动弹不得,这与沙丘能够承受的压强较小有关。如果你是火星探测器的设计者,为了减小探测器对地面的压强,可行的改进方法是( ) A .增大探测器的质量 B .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C .减小车轮表面的粗糙程度 D .减少车轮的个数 5.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有以下描述:①向水中加入少量 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 约为2:1 ③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④乙试管内产生的气体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以上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6.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那存在的是( ) A. 火山喷发 B. 碧海蓝天 C. 狂风暴雨 D.雷电交加 7.图中所示物体A 对支持面压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8.2009第8号台风“莫拉克”于8月8日在苍南登陆,中心气压985百帕,这“百帕”是哪一个科学量的单位?( ) A.压力 B.距离 C.压强 D.速度 (A) (B) (C) (D)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8下2-4章)C卷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8下2-4章)C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共15题;共45分) 1. (3分)浓硝酸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NO34X↑+O2↑+2H2O,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 浓硝酸应密封保存在阴冷处 B . X的化学式为NO C . 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不变 D .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2. (3分)小科同学与父母去天目山旅游,他在游览时对山上的“红土”很好奇,他想“红土”与“黑土”相比,除颜色不一样外,其他性状还有什么不一样呢?于是他将采集的样品带回家,并做了如下实验。从图中的对照实验可以看出,他在探究两种土壤中的() A . 有机物含量 B . 空气体积分数 C . 土壤生物数量 D . 无机盐含量 3. (3分)小明同学的笔记中,对下列符号中“2”的意义描述有如下记载,其中错误的是() A . H2中的“2”表示:一个氢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 B . 2SO3中的“2”表示:两个三氧化硫分子

C . 3 中的“2”表示:三个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2 D . (碳酸)中的“2”表示:碳酸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4. (3分)为完全中和某盐酸溶液,需a克质量分数为4%的NaOH溶液。如果改用a克质量分数为4%的KOH溶液,反应后溶液的PH() A . 大于7 B . 小于7 C . 等于7 D . 无法判断 5. (3分)做土壤渗水实验时,必须控制条件相同的是() ①取用砂粒和黏粒的体积相同②加入的水量一定要相同③漏斗的形状要完全相同 ④漏斗里放入的脱脂棉花要一样多⑤锥形瓶的大小应完全相同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⑤ 6. (3分)钚是一种放射性物质,也是制造核武器的原料。一种钚原子核电荷数为 94,中子数为 145,下列关于钚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145 B . 钚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 239 C . 钚原子的质子数为 239 D . 钚原子带 145 单位正电荷 7. (3分)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器官是()

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分析

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分析 学科:科学姓名:杜雨霞日期:2013、5、6 一、试卷特点: (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考查的都是学生基础掌握情况,是通过实际应用考察学生计算能力。; (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3)重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考查。 联系实际,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创设情境。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不过关,作光路图能力太差,应对凸透镜、凹透镜作光路图方面增加练习。 (2)运用语言叙述实验过程的能力较差,物理语言的连贯性较差,物理语言的使用较差,分不清大、小、高、低的含义。 (3)解答表格、图像题、总结能力较差,曲解了题目的意思。 1、答题错误较多的题是:选择题11 、14 、16、29,填空题34、38、41。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对实验题不能很好地理解,不能灵活运用知识。 2、填空题中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具体分析,说明学生不能真正理解所学知识和概念,实际应用能力也较差,特别是电路图的识别。 3、探究、实验与设计题出现的错误主要是学生对实验还停留在书本上不能自主进行实验探究的设计,不能很好的理解实验的目的和操作,以至于大面积丢分。 4、作图题,部分学生在作图过程中不能够认真完成,所知道怎么作图但是不是少这就是少那。 三、今后教学建议 从成绩来看优秀率和平均分偏低,由此暴露出我们教学中的不足,我们知道处于优秀线和及格线之间的学生提升最有潜力;处于及格线以下的学生是下阶段教学的关键和难点。在摸清学生分布状况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进行培优补差,总结经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和答案 2套

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2019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A.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 B.农业生产中应提倡喷灌或滴灌 C.水体有自净能力,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2.下列物质依次为悬浊液、乳浊液、溶液的一组是() A.牛奶、汽水、石灰水B.矿泉水、自来水、汽油和水的混合物C.浑浊的江水、肥皂水、碘酒D.酒精、泥浆、汽水 3.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冬季我国的最低气温出现在我国纬度最高的黑龙江漠河 C.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点 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4.春节期间,哈尔滨冰天雪地,广州却是鲜花盛开。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5.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6.2018年10月17日(农历9月初9)是重阳节,民间有重阳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在登山过程中,随着高度的上升,下列情况不符合事实的是() A.大气的密度逐渐增大B.大气压强逐渐减小 C.水的沸点逐渐降低D.大气的温度逐渐降低

7.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8.如图,4个位置中天气最晴朗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近些年来,北京地区的沙尘暴越来越严重。起初,许多专家都认为北方沙漠中的沙是北京沙尘的主要来源。最近,经科学家实地测量了沙漠中沙粒的大小与形状、沙尘暴中沙粒的大小与形状以及北京本地沙粒的大小与形状后,认定北京的沙尘主要来源于本地干涸的河床以及地表裸露的沙土。上述案例表明() A.科学家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 B.环境污染会加剧土地的沙漠化 C.没有实验证实以前,猜想是不必要的 D.要解决北京的沙尘暴问题,应着眼于北京本地的植被建设 10.现有一杯水和一杯酒精,用以下四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其中不能用来区别两者的实验组合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2015新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试卷[1]

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知识了 吧?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 ,共40分) 1.下列标志中,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是( ) 2.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 ) A .海洋水 B .河流水 C .冰川水 D . 大气水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 . 牛奶 B . 泥水 C.肥皂水 D. 食盐水 4.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 .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C .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D .对流层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复杂多变 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一种物质 ②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③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 ④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6.温瑞塘河的水经过下列哪种方法处理后,你会放心地饮用?( ) A 、过滤法 B 、沉淀法 C 、蒸馏法 D 、煮到沸腾 7.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将能悬浮在水中,如图, 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大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浮力相同,压强相同 B. 浮力木球大,压强铁球相同 C .浮力铁球大,压强铁球小 D. 浮力相同,压强铁球大 8.温州山青水秀,气候宜人。下列描述温州气候的是( ) A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B .今天最高气温24℃ C .今天市区空气质量Ⅱ级 D .明天阴转多云 9.氨常用来生产化肥,氨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右图表示的 是不同温度和大气压下等量氮气与氢气混合后生成氨的百分比。由图 A B C D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卷(附答案)

浙教版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检测 科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班级、姓名、座位号等。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试题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7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下列关于水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在空间上分配不均匀,但在时间上分配均匀 B.南水北调工程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水汽输送环节 C.要全面推行河长制,因为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D.台风可以缓解局部地区的高温和干旱天气 2.如图所示为电解水实验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B.若产生氢气质量为2克,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1克 C.试管B中的气体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水电解时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 3.下列混合物的分离所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硝酸钾溶液中混有少量氯化钠(降温结晶) B.酒精和水(蒸馏) C.糖和食盐(过滤) D.泥沙和食盐(过滤) 4.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 C.我国冬季的最低气温出现在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 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5.将水平桌面上的大烧杯装满水,然后往杯中轻放入一小球,溢出的水共100g,g取10N/kg,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对烧杯底的压强会增大B.小球的质量等于100g C.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100cm3D.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1N 6.下列做法能改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将氯化铵的饱和溶液降温B.将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升温 C.把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D.在蔗糖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少量蔗糖7.在进行硝酸钾与氯化钠溶解性比较的实验时,下列条件必须控制的是(▲)

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真题

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一种物质②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③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④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2. 据英国媒体《BBC》报道,奥地利著名极限运动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从39 04 3.9米纵身跃下并成功着陆,成为这个星球上首位成功完成超音速自由落体的跳伞运动员。这一高度属于大气层中哪一层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中间层 D . 暖层 3. 通过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 配制蔗糖溶液 B . 获取纯净水 C . 获取氯化钠晶体 D . 配制10%的食盐水 4. 气温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很多动物行为与气温有关。下列行为与气温无关的是 A . 青蛙冬眠 B . 小狗吐舌 C . 金蝉脱壳 D . 候鸟迁徙 5. 如表是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温度/ ℃ 10 2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克氯化钠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38.4 硝酸钾13.3 20.9 31.6 45.8 63.9

110 138 169 A . 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大 B .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 20 ℃~30 ℃之间C .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D . 60 ℃时,将11克硝酸钾加入10克水中充分溶解,溶液刚好饱和 6.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满水,然后将甲、乙两球分别放入两个杯子中,甲球浮在水面,而乙球可以停在水中的任何位置,则三个杯子的总重量哪个大 A . 放甲球的杯子最大 B . 放乙球的杯子最大 C . 没放球的杯子最大 D . 三个杯子一样大 7. 下列降水量的年分布图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A . B . C . D . 8. 下图为气温垂直分布图,对照该图,分析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2019华师大版科学八年级上期末考试试题卷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科学试题卷 本试卷满分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人类对力与运动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下面是三位不同时代科学家的主要观点,这三种观点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 2.骑自行车是一种健康又低碳的出行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惯性来增大速度 C.下坡时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的坐垫是运动的 D.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3. 为减少病人疼痛,手术前通常要给病人麻醉,有一种气体麻醉剂通过盖着口鼻的面罩传输给病人。下列哪个系统不参与麻醉过程?() A.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C.循环系统D.神经系统 4. 垫排球是我市一项体育测试项目,下列对排球离开手后继续上升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速度越来越小B.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C.到达最高点时受力平衡D.球受到惯性作用 5.生物体的许多生命活动过程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水分在植物体内运输:根→茎→叶 B.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C.尿液的形成:血液→肾小管→原尿→肾小球→尿液 D.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食物→口腔→咽→食道→小肠→胃→大肠→肛门 6. 新型膨胀式安全带紧缚力达到一定的值,藏在安全带里的气囊就会快速充气,迅速形成气囊带,对驾乘人员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下列关于膨胀式安全带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安全带会使人的惯性减小 B.该安全带可以使人承受的力减小 C.当车加速时,该安全带就会自动充气 D.该安全带充气后增大与人体的接触面积,减小压强,可避免人被勒伤 7. 图中的实验中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验是()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 ,共40分) 1.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节约保护水资源,大力建设生态文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B.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C.工业废渣的任意排放,不会污染水体 D.城市浇花,使用喷灌、滴灌技术 2.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 ) A.海洋水 B.河流水 C.冰川水 D.大气水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A.牛奶 B.泥水 C.肥皂水 D. 碘酒 4.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C.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D.对流层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复杂多变 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一种物质②水分子电解生成氧分子和氢分子 ③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构成④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浦阳江的水经过下列哪种方法处理后,你会放心地饮用?( )A.过滤法 B.沉淀法 C.蒸馏法 D.煮到沸腾7.端午节那天,小明发现煮熟的咸鸭蛋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如图所示)。若甲的体积比乙小,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甲的质量比乙大 B.乙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C.甲的密度比乙大 D.乙受到的浮力大于甲受到的浮力 8.我市山清水秀、气候宜人。下列描述我市气候的是 ( ) A.冬天寒冷干燥 B.明天多云转阴C.今天市区空气质量为Ⅱ级 D.今天最高气温25℃ 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10.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C.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11.下列都是《科学》课本中的实验,不能用来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A.瓶中取袋 B.筷子提米 C.牛奶盒的变化 D.吸饮料 12.同一物块分别静止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如图所示。则物块在甲、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和液体密度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ρ甲=ρ乙B.F甲>F乙,ρ甲>ρ乙C.F甲<F乙,ρ甲>ρ乙D.F甲=F乙,ρ甲<ρ乙 13.中国航母“辽宁舰”10月30日上午完成为期18天的海试,这次海试期间网民们猜测“辽宁舰”很 可能进行了更进一步的舰载机起降测试。下图为“辽宁舰”的舰载机在航母上降落时的情景,当飞机降 落在航母上后,则有( ) A.航母将上浮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B.航母将下沉一些,所受浮力增大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题卷.doc

A、物质的 P与m 成正比 C、V不同,P 一定不同 6、以下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D A、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八年级(上)科学期中考试试题卷2006、n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关于水的电解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这个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 B、水电解时,阴极产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C、水通直流电后,阳极产生体积较大的气体 D、实验证明水是一种混合物 2、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口常生活中有人喜欢喝纯净水,市场出偿的纯净水中有一些是蒸偶水。 有关这类蒸偏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 A、它是纯天然饮品,是最有利于健康的水 B、它含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 C、它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D、瓶装纯净水在生产、使用、存储过程中不会受到污染,可以放心使用 3、实验室里配制50克含氯化钠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下列仪器不需要用到的是(C ) (1)酒精灯(2)天平(3)烧杯(4)量筒(5)胶头滴管(6)玻璃棒 A、(2)(6) B、(3)(4) C、只有(1) D、(1)(5) 4、如图所示的容器,灌满水,容器内a、b、c三点,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 为(C ) A、a点最大 B、b点最大 C、c点最大 D、三点一样大 5、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P=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物质的P与m成正比,与V成反比 D、物质的P与m、V无关 B、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同体冰川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7、为提醒广大公民注意节约用水,国家制定了“节水徽记”,下列哪个图案是“节水徽记” (B ) 8、2005年12月我市某校初三同学到潘桥青少年活动中心参加劳动技能测试,某同学在煮饺子时,发现 饺 了煮熟后,就浮上来。下列对“饺了普在本四上吵”解释合理的是(C ) A.饺子所受浮力大于其重力 B.饺子所受浮力小于其重力 C.饺了所受浮力等于其重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9、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离操作可按溶解、过滤、蒸发溶剂的顺序进行的是(D ) A、硝酸钾、氯化钠 B、铜粉、铁粉 C、水和酒精的混合物 D、沙了和食盐 10、据美联社报道,从2005年4月26日起,“机遇号”火星探测器由于车轮陷入到细沙中而被困在火星表面的一个沙丘上,一直动弹不得,这与沙丘能够承受的压强较小有关。如果你是火星探测器的设计者,为了减小探测器对地面的压强,可行的改进方法是(B ) A.增大探测器的质量 B.增大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C.减小车轮表面的粗糙程度 D.减少车轮的个数 11、某同学用三块相同的海绵和几块相同的砖做了一次实验,从中探索压强跟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最能说明压强跟受力面积关系的两个图是(B ) A、(甲)和(乙)图 B、(甲)和(丙)图 C、(乙)和(丙)图 D、任意两图均可 A C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 取用固体粉末 B . 加热液体 C . 过滤 D . 倾倒液体 2. 2018年11月5日,我国已正式启动“天河工程”卫星和火箭工程研制,“天河工程”项目旨在科学分析大气中存在的水汽分布与输送格局,进而采取人工干预手法,实现不同地域间大气、地表水资源再分配。“天河工程”计划对水循环的哪一环节进行干预 A .水汽输送 B . 蒸发 C . 降水 D . 径流 3. 将红砂糖倒入一杯开水中,充分溶解。能作为判断砂糖水是饱和溶液的依据是 A . 砂糖水颜色很深 B . 砂糖水味道很甜 C . 砂糖溶解得很快 D . 砂糖固体有剩余 4. 根据水电解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B . 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 C .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拆分成原子 D . 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5. 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 B . 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正午 C . 同一纬度,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D . 百叶箱内温度与百叶箱外阳光直接照射下的温度相比,

箱内平均值低,数值变化小 6. 小贺用一个玻璃瓶装上写有祝福的纸片,然后盖上盖子并密封,投入江中,就能漂浮在水面上,成为“漂流瓶”。如果漂流瓶从长江漂入大海,漂流瓶所受到的浮力及它露出水面的体积变化情况是 A . 浮力变大,露出水面体积不变 B .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C . 浮力不变,露出水面体积变小 D . 浮力变小,露出水面体积变大 7. 如表是某同学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质 碘 高锰酸钾 溶剂 水 汽油 酒精 水 汽油 溶解性 不溶 易溶 可溶 易溶 不溶 A . 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 B . 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能力相同 C . 同

八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检测考试试题

宁波十九中八年级上科学期中测试卷 命题人:姚辉审题人:黄翠娣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在人类对科学奥秘的探索之路上,众多的科学巨人为我们后人留下了宝贵财富。 其中属于牛顿发现的是 ( ) A、分子运动论 B、氧气 C、牛顿的第一定律 D、日心说 2、下列各种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地球绕太阳公转 B、人体的生命活动 C、运动员在赛道上奔跑 D、城际大巴从宁波开到杭州 3、在国际单位中,力的单位是() A、千克 B、帕斯卡 C、牛顿 D、米/秒 4、根据图汽车中乘客的反应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现在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 A、突然开动 B、匀速行驶 C、突然刹车 D、加速行驶 5、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哪个基本符合实际 情况的是() A、教室地面到天花板的高度大约为30m B、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C、一般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D、用手托起2个鸡蛋的力约为20N 6、跳水项目是中国的强项。在跳板跳水中,运动员通过蹬板使跳板发生弯曲,这一现象说 明:() A、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质量 D、跳板没有受到力 7、赵强同学学了物理后,养成了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他发现好多药瓶瓶盖的侧面 都做成密集的竖条纹,如图,你分析一下,这样做的目的是() A、坚固耐用 B、增大摩擦 C、便于运输 D、节约材料 8、在刚刚结束的我校第38届校运会上,初三(6)班的陈开俊同学以14.15米的成绩打破 了铅球项目的校记录。请分析:不计空气阻力,在铅球从手中推出以后,它的受力情况是() A、只受到手对球的推力 B、只受到重力 C、同时受到重力和手对球的推力 D、球受到重力和惯性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最新

八年级科学下册期中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K—39 Fe—56 Mn—55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选项不属于模型的是(▲) A.警告标志 B.足球烯 C.地球仪 D.玩具机器人 2、下列元素符号中书写正确的是(▲) A.MG B.CA C.Fe D.f 3、实验室用分解过氧化氢法制氧气时,加入的少量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 A.质量减少 B.质量增加 C.化学性质改变 D.化学性质不变 4、下图是研究动物呼吸的装置,该装置放在室温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着色水滴将(▲) A.向试管方向移动 B.向远离试管的方向移动 C.先移向试管后远离试管 D.保持不动 5、同种元素的原子都具有相同的(▲) A.电子数B.中子数C.质子数和中子数 D.核电荷数 6、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 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 A.氮气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稀有气体 7、下列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钙(OCa)B.氧化镁(MgO2)

C.三氧化二铁(Fe3O2) D.氯化钡(BaCl2) 8、如图(甲)是在有光照条件下,验证O2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装置;(乙)和(丙)是另外两个装置,通常可作为甲的对照实验的装置是(▲) A.只有乙 B.只有丙 C.乙和丙都是 D.乙和丙都不是 9、下列符号,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的是(▲) A.H B.H2 C.2H D.2H2 10、下列方法均可以制取氧气,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加热高锰酸钾 B.分离液态空气 C.电解水 D.分解过氧化氢 11、纳米碳化硅(SiC)与金刚石都是正八面体结构,具有高硬度、高强度、强耐磨性,且透明有光泽 等性能,可用于制作人造金刚石。纳米碳化硅属于(▲) A. 混合物 B.氧化物 C. 单质 D. 化合物 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 + Cl点燃NaCl B.P + O2 点燃P2O5 C.2KMnO4 加热K2MnO4 + MnO2 + O2↑ D.C + O2 点燃CO2↑ 13、美国科学家通过“勇气”号太空车探测出火星大气中含有一种硫化羰(化学式为COS)的物质,已 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硫化羰可用作灭火剂 B.硫化羰由三种元素组成 C.硫化羰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会生成CO2、SO2 和H2O D.硫化羰是一种氧化物 14、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 ...的是( ▲) 15、如图所示分别是地球和火星的大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八年级科学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叙述,描述天气的有------------------------------------------------------------------------( ) ①广州昨日狂风暴雨,台风施虐②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 ③北京春季多风沙,秋季凉爽④夜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A.①②B.②③.③④D①④ 2、今年月8日,“祥云”火炬成功登上了“世界第三极”——珠穆朗玛峰,成为奥运火炬传递史上的一大创举。下列哪项不属于火炬在登顶时需要克服的困难() A气压低B气压高重力小D氧气少 3、某校组织学生进行水资状况调查,调查报告中的下述观点错误的是( )。 A 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利用的淡水资十分丰富 B 水的污染加重了淡水危机 可以考虑海水淡化解决淡水危机,蒸馏法是海水淡化的方法之一 D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4、如图,“豪克号”与“奥林匹克”号相撞的原因是---------------------------- ( )

A.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大, B.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小,压强比乙、丙处小 .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小 D.甲处流速比乙、丙处大,压强比乙、丙处大 、“094型”潜艇是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潜艇,其从深海中上浮而未露出水面的过程中,受到海水的: A.压强减小,浮力不变B.压强和浮力都不变 .压强减小,浮力减小D.压强增大,浮力增大 6、两只底面积相等的量筒和量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放在水平桌面上。则水对量筒和量杯底的压强是() A量筒大B量杯大一样大D无法比较7、在制糖工业中,要用沸腾的方法除去糖汁中的水分。为了使糖在沸腾的时候不变质,沸腾的温度要低于100℃,下列方法中可以采用的---------------------------------------() A用减小压强的方法除水B用增大压强的方法除水 添加催化剂D让太阳晒干 8、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是大气压的作用而进行的是() A炒螺丝时要剪去尾部B利用针管吸药液 氢气球松手后会上升D茶壶盖上要开一个小孔 9、一间普通教室里的空气质量大约是(标准状况下ρ空气=129g/3) A 300多毫克 B 300多克300多千克D 300多吨 10、水既是可再生能,也是我国的第三大能。由于太阳的作用,水不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

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 一、单选题(共20 题,每题2 分,共40 分) 1. 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水的电解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本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 本实验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减弱水的导电能力 C . 试管b 中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D . 本实验说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其体积比为1∶2 2. 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B . 1 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 1.013×10 5 帕(760mm 汞柱)C . 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 . 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有关 3. 据文字记载,我们的祖先在神农氏时代就开始利用海水晒盐。海水晒盐的原理是 A . 日晒风吹使海水中的氯化钠蒸发 B . 日晒风吹使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C . 日晒风吹使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 . 日晒风吹使水分蒸发晶体析出

4. 四川泡菜味道咸酸,口感脆生,色泽鲜亮,香味扑鼻,开胃提神,醒酒去腻,老少适宜,是居家过日子常备的小菜,是中国四川家喻户晓的一种佐餐菜肴。四川泡菜制作简单,易于储存,食用方便。适合制作泡菜的食盐水浓度是4%,在配制4%的食盐水时,下列操作会导致溶液浓度偏小的是 ①称量好的食盐倒入烧杯时,有少许洒出②量水的体积时,俯视量筒③溶解食盐的烧杯内壁是潮湿的④用4g 食盐和100g 水配制溶液⑤用生锈的砝码称取 A . ②⑤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5. 装有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容器内液面恰好相平,如图所示。若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p甲<p乙,F甲=F乙 B . p甲>p乙,F甲=F乙 C . p甲=p乙,F甲<F乙 D . p甲=p乙,F甲>F乙 6. 读“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③的影响 B . 人工增雨会改变④的时空分布 C . 图中①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 D . 植树造林种草会造成⑥的减少 7. 下列四幅图中的现象,不能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A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20分) 1. (1分)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 . 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C . 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可用于制备氧气 D . 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2. (1分)在大气成分中既有保温作用,又是植物光合作用重要原料的是() A . 氧气 B . 氮气 C . 二氧化碳 D . 臭氧 3. (1分)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40℃和85℃时,该物质的溶解度均为40g B . 该物质在60℃时的溶解度比40℃时的溶解度大 C . 40℃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 . 将85℃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此过程中不会析出晶体

4. (1分)寒冷的冬天来临,导致北极狐换上了白色的厚绒毛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 . 温度 B . 阳光 C . 水 D . 空气 5. (1分)0℃时,在三个各盛有 100g 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 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甲乙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703 A . 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B . 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丙>甲 C . 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D . 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都会改变 6. (1分)小陈泡脚时,双脚感受到水的浮力。不禁好奇,盆内起按摩作用的凸起A、B(如图所示)是否也受浮力作用。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 . A,B受到浮力作用 B . A,B不受浮力作用 C . A受浮力作用,B不受浮力作用 D . A不受浮力作用, B受浮力作用 7. (1分)我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很大。如图是上海和乌鲁木齐两地的气温曲

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解析版

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 一、单选题(共15 题,共30 分) 1.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 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 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2.下列4 种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蒙牛”纯牛奶 B. “娃哈哈”矿泉水 C. “祖名”豆浆 D. “妙恋”果粒多 3.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主要环节的是() A. 蒸发 B. 径流 C. 太阳辐射 D. 水汽输送 4.下列关于水的电解实验(如图所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本实验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减弱水的导电能力 C. 试管b 中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D. 本实验说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其体积比为1∶2 5.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 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 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6.如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能正确反映14 时的气温状况的是( )

A. A B. B C. C D. D 7.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A.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B.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则e点对应c 点的浓度 C.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D.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则e点对应a 点的浓度 8.如图所示一个封闭的三角形玻璃管内装满水,水中悬浮着一些固体小颗粒,当在某处加热时,发现小颗粒运动方向是Q→H→P→Q,则加热的部位一定是() A. Q B. H C. P D. 无法确定 9.丽水机场是浙江省内唯一新增的机场,规划在2020 年前建成。从丽水飞往北京的客机,根据飞行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 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B. 对流层→暖层→对流层 C. 对流层→外层→对流层 D.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10.当雨水滴在含羞草的小叶上时,小叶会逐渐合拢,我们把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与植物感应性不同的是( ) A. 叶逐渐长大 B. 根向水生长 C. 茎背地生长 D. 茎向窗外生长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期中考试试卷

2011学年第二学期初二年级科学学科期中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C :12 H :1 O :16 N :14 Cl :35.5 S:32 Ca :40 一.选择题(每题仅一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选项属于符号的是( ) 2.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的组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电后两电极都有气体放出,经检验甲试管里的气体能燃烧,乙试管里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氧原子模型用“●”表示,氢原子模型,用“○”表示,则构成甲试管中气体微粒的模型可表示为( ) 3.张明同学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的物质与条件,他选择了健康植株上正常生长的两片叶子,将其中一片的主叶脉切断(如图中甲),另一片中间部位的正反两面都贴上不透明的锡箔纸(如图中乙),然后在暗室中放置24小时,再在太阳光下照6小时。取下两叶片经脱色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 部位呈棕褐色,B 部位呈蓝色,C 部位不呈蓝色。以上实验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 .光合作用需要水和二氧化碳 B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阳光 C .光合作用需要水和阳光 D .光合作用需要阳光 4.据报道.美国宇航局的专家发明了“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使月球土壤发生化学反应制取氧气(O 2).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 ) A .氧元素 B .氧气 C .水 D .氯酸钾 5.下列符号既可表示一个原子,又可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 A 、N B 、O C 、Hg D 、H 2 6.为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交警常用装有重铬酸钾(K 2Cr 2O 7)的仪器检测司机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酒精分子,因为酒精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 2 (SO 4) 3]。重铬酸钾和硫酸铬中铬的化合价分别是 ( ) A 、+3,+5 B 、+5,+3 C 、+3,+6 D 、+6,+3 7.重水的主要用途是作为核反应堆的减速剂。一个重水分子是由两个重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重 氢原子的核电荷数是l ,相对原子质量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氢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 B .重氢离子核内有一个质子 C .重水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 D .氢原子和重氢原子化学性质不一样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若无二氧化锰,可以用少量高锰酸钾代替 B .工业上可以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和氮气,这个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C .仅由两种物质结合成一种新的物质的变化才是化合反应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9.a 克氢气b 克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后点燃,生成的水的质量 ( ) A .一定等于(a+b )克 B 一定大于(a+b )克 C .一定小于(a+b )克 D.一定不大于(a+b )克 10.物质X 和物质Y (构成它们的微粒分别用“□”和“○”表示)的反应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描述,下列反应方程正确的是( ) A .X +2Y =XY 2 B .3X +6Y =X 3Y 6 C .3X +8Y =3XY 2+2Y D .3X +8Y =X 3Y 8 11.根据维生素 C 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 , 应用右图实验可以 测定果汁中维生 素 C 含量的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 , 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 ) A. 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 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 烧杯中淀粉-碘溶液的浓度 D. 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12.氧化汞受热时的变化可用下图表示(图中大圆圈表示汞原子,小圆圈表示氧原子)。据图得出的错误结论是( ) A 、氧化汞受热时能分解成汞和氧气 B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D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13.吴宇森主导的电影《赤壁》中有这样的一个场面:吴蜀联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宛如火龙一样冲向连在一起的 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下列关于火海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14.X 、Y 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7∶2 ,X 与Y 形成的化合物中,X 、Y 两元素的质量之比为21∶8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 A 、X 3Y 2 B 、X 3Y 4 C 、X 2Y 3 D 、XY 15.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 物质 a b c d D . 月份 销量 2005年产品销售曲线 B .S=vt C .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